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史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國三年(1914年),清史館設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館長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將各卷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1]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將《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來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註 1]或「二十六史」。

編撰過程

民國三年(1914年),經國務院呈文,大總統袁世凱清史館,以趙爾巽為館長,繆荃孫柯劭忞等人為總纂,總領清史修撰工作,參與者先後有一百餘人,沒有固定編制,人員由館長聘用。如趙爾巽曾親自拜訪夏孫桐,請其出面任總纂。[2]

原圖鏈接清史稿

清史館內設有「功課簿」,記載館員分工事宜,如柯劭忞撰〈天文志〉、〈時憲志〉。繆荃孫撰〈儒林傳〉、〈文苑傳〉、〈土司傳〉。吳廷燮撰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五朝〈本紀〉、〈大臣年表〉。吳士鑒撰〈地理志〉貴州、新疆各一卷、〈宗室世系表〉、〈公主表〉、〈皇子世表〉及〈藝文志〉初稿。章鈺撰〈忠義傳〉、〈藝文志〉定稿。

金兆蕃撰太祖、太宗、順治三朝列傳及〈列女傳〉。秦樹聲撰〈地理志〉直隸卷,王大鈞撰嘉慶朝列傳。夏孫桐撰嘉慶、道光朝列傳及〈循吏傳〉、〈藝術傳〉。田應璜撰〈地理志〉山西一卷。羅惇曧撰〈交通志〉,戴錫章撰〈邦交志〉。唐邦治撰〈軍機大臣年表〉。王樹楠撰咸豐、同治朝大臣傳。

葉爾愷撰〈宗教志〉,其中喇嘛教基督教回教各一卷(〈宗教志〉後未被採用)。張采田撰〈地理志〉江蘇卷、〈刑法志〉、〈樂志〉、〈后妃傳〉。吳懷清撰〈地理志〉陝西一卷、〈食貨志〉征榷卷。張書雲撰〈禮志〉,補輯(輿服志)、〈選舉志〉。俞陛雲撰〈兵志〉與部分列傳。馬其昶撰光宣朝臣工列傳,修正〈文苑傳〉。

藍鈺撰〈地理志〉江西一卷。袁嘉穀撰〈地理志〉雲南一卷。朱師轍有言:「列傳撰人甚多,在館諸人,幾人人皆有。以餘論,雖以咸同列傳為主,而康乾以來各朝,皆曾補撰。蓋每朝皆出於眾手,惟每朝有主體撰人;又重修整時,歸何人為主,則其負責為多。」[3]

撰稿期間,往往須請人抄稿,「第一次抄稿,由各人自覓書手繕寫,按千字小洋一角,由館計算」。1920年編成初稿,1926年修訂一次,到1927年大致完稿。

原圖鏈接清史稿

卷次

全書的最初版本共有536卷,包括〈本紀〉25卷、〈〉142卷、〈〉53卷、〈列傳〉316卷。記載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國稱帝(1616年),到辛亥革命結束清朝統治(1911年)共296年的歷史。

原圖鏈接參與整理《清史稿》的部分人員
原圖鏈接清朝人物風情
原圖鏈接清朝人物風情畫

版本

《清史稿》成書之後,海內外先後重印,形成不同版本,有關外本、關內本、東三省第一次改正本、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廣島本、南京本、上海本、中華書局點校本等等,其中以關外本、關內本流傳最早,影響很大。

  • 關外本(關外一次本):1927年書稿漸成形,趙爾巽以「時局多故,年老力衰,亟思告竣,始議發刊。」不久,趙爾巽病逝,柯劭忞清史館館長。柯劭忞未通閱史稿,即交付金梁,金梁隨校隨刻。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紫禁城閉門,這時書稿尚剩下若干未及校刻,金梁遂將其移歸寓所,繼續校刻,趁此機會擅自增改原稿,私開職名,私作校刻記並且自稱「總閱」。共印書一千一百部,其中的四百部被金梁運到山海關外發行,稱為「關外本」(又稱「關外一次本」),這是最早印成並且在沉陽流通的版本。1977年4月,香港益漢書樓將該版本影印出版,平裝三冊,書名定為《清代史料匯編》。[2]
  • 關內本:清史館人員發現金梁擅自改動《清史稿》原稿之後,代館長柯劭忞召集王樹枏夏孫桐金兆豐張書雲戴錫章奭良朱師轍等人討論此事。他們不同意金梁的增刪,乃決定將北京的存書抽換、改動,由朱師轍負責具體執行,該版本稱為「關內本」。關內本和關外本(關外一次本)的版本大小相同,刻本三十字一行,每部一百三十本,目錄一本,共計一百三十一本。關內本成書之後,大多未能發行,存放在清史館內。1928年北伐成功後,清史館被故宮博物院接收,對於《清史稿》,故宮博物院「院中名流僉以此書謬誤甚多,須委託專家重加審定乃得行世」。1929年12月,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呈文行政院報告審查《清史稿》的結果,列舉了「反革命、藐視先烈、不奉民國正朔、例書偽諡、稱揚諸遺老鼓勵復辟、反對漢族、為滿清諱、體例不合、體例不一致、有日無月、人名先後不一致、一人兩傳、目錄與書不合、紀志表傳互相不合、人名錯誤、事跡年月不詳、泥古不化、淺陋、忽略」等十九項缺失,提議將《清史稿》永遠封存,禁止發行。1930年2月,國民政府明令禁售《清史稿》,全部余書分存國立、省立圖書館。《清史稿》書價猛漲,「由百元預約,竟漲到五六百金一部,而不可得書。」[2]
  • 東三省第一次改正本:《清史稿》的關內本、關外本遭禁止發行時,金梁將關外本修正,在中國東北影印發售,世稱「東三省第一次改正本」。該改正本將全書從五百三十六卷減少到五百二十九卷,抽去者包括《公主表·序》和《時憲志》中的「八線對數表」二百十七頁,另外又將張彪傳目刪除。1960年10月,香港文學研究社根據該版本影印出版,平裝二冊,稱「香港本」。[2]
  • 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關外二次本):此後不久,金梁在東三省第一次改正本之基礎上再加修改,在文苑傳二、姚鼎傳之後補入陳黌舉朱筠翁方綱三傳,並且將趙爾巽傳的內容壓縮。該版本稱「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又稱「關外二次本」,在《清史稿》各種版本中流傳最廣,此後許多版本均自該版本而出。[2]
  • 廣島本:日本廣島以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為藍本,改為精印本出版,稱「廣島本」。[2]
  • 南京本:抗日戰爭期間,南京將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割裂影印出版,裝為二大冊,稱「南京本」。[2]
  • 上海本:1942年,上海聯合書店以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為底本,採用鋅版影印分成二部,平裝為二冊出版,稱「上海本」。[2]
  • 中華書局點校本:1950年代,經毛澤東批示,周恩來親自安排,北京中華書局組織中國一百多位文史專家點校「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自1958年開始,至1978年結束。[4]其中1976年7月到1977年12月,北京中華書局以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關外二次本)為工作本,用關內本、關外本(關外一次本)為校勘本,用標點、分段劃分重點,將《清史稿》點校排印出版,內部發行。全書48冊,其中第1冊是目錄,平裝大32開,豎排繁體鉛印。該書對上述三版本的篇目、內容的不同均有附註,錄出異文。對史實錯誤以及同音異譯之人名、地名、部落等名稱通常未予改動,僅在本篇內略加統一。清朝的避諱字儘量改回。對少數民族的名稱,凡是帶侮辱性字樣,除了舊史中常見的泛稱之外,均加改正。對脫字、誤字、衍字、倒字及異體字、古體字等等,也進行了校改。還校正了原文行、段的錯排。對原文文理不通或者人名、地名等脫誤而未查到出處的地方,均保存原狀。為方便查閱,將原總目五卷合併而不再分卷,略加增補。[2]本書的點校由啓功王鍾翰孫毓棠羅爾綱劉大年吳樹平擔任;吳樹平、何英芳對點校稿進行了編輯整理。本書初版印出後,香港學者汪宗衍曾對標點提出一些意見,本書重印時參考其意見進行了若干修改。[5]1998年,中華書局將點校本《清史稿》縮小影印,精裝成四冊出版,又稱「中華書局縮印本」。[2]
  • 清史稿校註:由台灣國史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不更動原文,「以稿校稿、以卷卷」方式,就其取材、撰寫、印校等方面的謬誤,利用存檔的清史館原稿、清國史館歷朝國史稿、清宮檔案及各類官私史料等,進行全面的檢校、查考、補註與訂正。共十五冊,另附索引一冊。1999年台灣商務印書館再版。

版本對比

  • 關內本較之於關外本:[2]
  • 東三省第一次改正本較之於關外本:
    • 刪去《張彪附傳》、《公主表·序》、《時憲志》中的數學「八線對數表」;
    • 增加《陳黌舉傳》、《朱筠傳》、《翁方綱傳》,壓縮了《趙爾巽傳》等個別傳記。
    • 東三省第一次改正本較前兩個版本均少了7卷,僅有529卷。[2]
  • 中華書局點校本較之於上述三個版本
    • 凡前三本篇目、內容不同的地方,都有附註,錄出異文;
    • 關於史實錯誤及同音異譯的人名、地名、官名、部落名稱等,一般不改動,只在本篇內略作統一。清朝避諱字,儘量改回;
    • 少數民族名稱,凡帶有侮辱性的字樣,除舊史中習見的泛稱以外,均加以改正;
    • 史文的脫、誤、衍、倒和異體、古體字等,也作了校改。還有由於行、段的錯排,以致事理不合處,已發現的也經過查對校正。但原文文理不通,或人名、地名等脫誤查不到出處的地方,都維持原狀;
    • 刪去了八線對數表;
    • 合併了總目(原分5卷),不再分卷,並在原來基礎上略作增補,以便檢閱。[2]
原圖鏈接《清史稿•左宗棠傳》讀後感

影響及評價

《清史稿》刊印後,受到各方潮水般的批評。1928年北伐成功後,故宮博物院接收清史館,隨後組織人員對《清史稿》初步檢閱審查,1929年12月14日具呈行政院,稱《清史稿》多有錯謬,「計反革命、反民國、藐視先烈、體例不合、簡陋錯誤等,十有九項」,認為「為今之計,宜將背逆之《清史稿》一書永遠封存,禁其發行。」南京國民政府遂將《清史稿》定為禁書,不准刻印及發售。[2]

編纂者及後人評價

  • 趙爾巽:乃大輅椎輪之先導,並非視為成書也。[6]
  • 金梁:史稿本非定本,望海內通人不吝指教。當別撰校勘記,為將來修正之資,幸甚幸甚。[7]
  • 中華書局:本書雖編成於辛亥革命以後,而編者卻基本上還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場來寫清史的。由於成於眾手,彼此照應不夠,完稿後又未經仔細核改,刊行時校對也不認真,是以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以至年月、事實、人名、地名的錯誤往往可見。[8]
  • 戴逸:纂修者多為清室遺老,眷戀清朝的心態甚重,故書中很多反對革命、誣衊先烈、諛揚清朝之詞。其次,當時清朝的檔案尚未清理,修史者只能根據原國史館中的稿件和有關史籍,不能直接利用原始檔案,故價值較遜。[9]

視頻

注釋

  1. 上海古籍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五史》系列均含有《清史稿》。

參考文獻

引用

  1. 《清史稿校注》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鄒愛蓮、韓永福、盧經. 《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 清史研究. 2007, (01期). 
  3. 《清史述聞》,許師慎輯《有關清史稿編印經過及各方意見匯編》上冊
  4. 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開始修訂,星島環球網,2006-04-06. [201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 
  5. 《清史稿》出版說明,載 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6. 趙爾巽:清史稿發刊綴言
  7. 金梁:清史稿校刻記
  8. 中華書局:《清史稿》出版說明
  9. 戴逸:乖謬百出的《清史稿》

來源

  • 清史稿校注
  • 《有關清史稿編印經過及各方面意見匯編》
  • ISBN 9570516097
    單擊這裡添加你的引用。如果你仍在編輯主頁面文章,你可能需要在一個新窗口打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