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洪秀全 | |||||||||||||||||||||
---|---|---|---|---|---|---|---|---|---|---|---|---|---|---|---|---|---|---|---|---|---|
拜上帝教教主,太平天國天王 | |||||||||||||||||||||
洪秀全 洪秀全畫像(當代) | |||||||||||||||||||||
太平天國天王 | |||||||||||||||||||||
國家 | 太平天囯 | ||||||||||||||||||||
時代 | 19世紀(1814年-1864年) | ||||||||||||||||||||
姓 | 洪姓 | ||||||||||||||||||||
名 | 仁坤 → 秀全 | ||||||||||||||||||||
族裔 | 漢族 | ||||||||||||||||||||
信仰 | 拜上帝會 | ||||||||||||||||||||
籍貫 | 廣東花縣 | ||||||||||||||||||||
祖籍 | 廣東嘉應州 | ||||||||||||||||||||
出生 |
嘉慶十八年十二月十日 ( 1814年1月1日) 大清廣東省花縣福源水村(今廣州花都區) | ||||||||||||||||||||
逝世 |
1864年6月1日 太平天國天京天王府 | (50歲)||||||||||||||||||||
| |||||||||||||||||||||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又名洪日,是清末宗教組織拜上帝會創始人、太平天國運動的民變領袖以及太平天國的建立者。客家人[1]。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人[2]。
洪秀全早年曾接觸基督教思想,創立拜上帝會,主張建立遠古「天下為公」盛世。1851年拜上帝會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兵反抗清朝統治,建立太平天國,洪秀全自稱天王。1853年攻取江寧府(今南京),改名天京,以其作為首都。太平天國占據了江南富庶一帶,撼動清廷稅收來源。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國於其死後旋即滅亡。
目錄
姓名
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又名洪日。在1837年大病痊癒後,聲稱夢見天父著白袍於夢境賜寶劍「雲中雪」、印璽給他[3]。耶和華在中文名為耶火華,天父指他名須避諱,必須用全(全拆字為人王,有自稱君王之意)代替火字(火字乃犯「爺火華」,即今譯之耶和華名諱),又說他有三種改名方法。一是隱匿,自稱洪秀;二是新創,自稱洪全;三也可以使用不犯諱的名字,叫洪秀全,因而得名。
生平
早年
1814年1月1日(清嘉慶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於生於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福源水村。父親洪鏡揚,是耕讀世家,母親王氏。洪秀全還有長兄洪仁發,二兄洪仁達、堂弟洪仁玕。
洪秀全祖先居於今日江蘇,其祖先洪皓是南宋的名臣,與當時的岳飛都是同期的愛國民族英雄,而後南遷閩南,又遷居廣東,在廣州府花縣落腳。
洪秀全7歲起,在村中私塾上學,學習四書五經及其它一些古籍。由於他是兄弟中唯一識字者,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府試都失敗落選,第三次在廣州落選後已經是25歲(1837年,虛歲)了,受此打擊回家以後重病一場,一度昏迷,他本人說病中幻覺有一老人對他說: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間來斬妖除魔。從此洪秀全言語沉默,舉止怪異。
此時洪秀全並不甘心於考試的失敗,在6年後的1843年春天再一次參加了廣州的府試,結果還是以落選告終。這時洪秀全翻閱以前在廣州應試時收到的基督徒梁發的《勸世良言》一書,把書中內容與自己以前大病時的幻覺對比,自認為受上帝之命下凡誅妖,自認上帝的幼子,耶穌的幼弟,並稱上帝耶和華為「天父」,稱耶穌為「天兄」,一氣拋開了孔孟之書,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義,索性把家裡的孔子牌位換成了上帝的牌位。雖然未曾讀過《聖經》,洪秀全卻開始逢人便宣傳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義,稱之為「拜上帝會」。洪秀全說:「人心太壞,政治腐敗,天下將有大災大難,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難。入教之人,無論男女尊貴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洪秀全的「拜上帝會」在教義上模仿基督宗教,太平天國的十誡叫十款天條。[4]
洪秀全最初在廣州附近傳教,但未取得很大成功。1844年洪秀全和馮雲山轉至廣西一帶傳教,洪不久便返回廣東,馮留下發展,在當地的信徒日增。1845年至1846年間,在家鄉的洪秀全寫下《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百正歌》等作品。1847年初,洪秀全來到傳教士羅孝全在廣州的禮拜堂學習了幾個月,曾要求受洗,但羅孝全不同意洪秀全對以前大病時所見「異象」的見解,並認為洪秀全對教義的認識不足夠,拒絕為他施洗。洪秀全4個月後離開。洪其後再到廣西會合馮雲山,並陸續制訂拜上帝會的規條及儀式。
洪秀全的拜上帝會與地方衙門的矛盾日漸加深,洪秀全等人在1850年決定反清,加緊準備,會眾在下半年間陸續前來金田團營。
熱點視頻
太平天國 天王洪秀全看上了東王楊秀清的女人!
太平天國:凡人洪秀全
建立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最早期諸王 | ||
---|---|---|
北王 韋昌輝 |
||
西王 蕭朝貴 |
天王 洪秀全 |
東王 楊秀清 |
南王 馮雲山 |
||
翼王:石達開 |
1851年1月11日在廣西桂平的金田村舉行起義,建號太平天國,洪秀全稱天王;9月攻克永安後,分封東、西、南、北、翼諸王,各王均受東王楊秀清節制;1852年太平軍離開廣西,1853年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在此,正式建立了與清廷對峙的農民政權。洪秀全一面派出軍隊西征北伐,一面頒佈《天朝田畝制度》等政策法規,試圖達到「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太平天國舉行第一次科舉考試時,有史以來特為婦女參加考試設立女科,拔取了女狀元、女進士等。
定都天京後,洪秀全主張把四書五經列為禁書,東王楊秀清不同意,借「天父下凡」迫洪秀全讓步,洪只好同意四書五經在修改後可以刊印流傳,然而直至太平天國滅亡仍未曾刊行。後來洪秀全又修改《聖經》,按照政治上的需要及個人喜惡改動內容,在太平天國內頒行。
天王洪秀全與東王楊秀清的矛盾日漸加深。洪秀全知道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及燕王秦日綱對東王不滿,在1856年詔三人誅東王,9月發生天京事變,東王、北王與燕王先後被誅。翼王石達開在天京主政一段時間,為洪秀全所忌,洪秀全封自己的親兄弟洪仁發、洪仁達為王,以牽制石達開,引起石達開不滿。1857年石帶領大軍出走,脫離天王指揮。自天京事變及翼王出走後,洪秀全雖然掌握了朝政大權,太平天國卻開始走下坡。
晚年
清軍開始進迫天京,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支撐下,太平軍在數年間擋住了清軍的多次攻勢。
1859年族弟洪仁玕抵達天京,洪秀全大喜,封仁玕為軍師、干王,名義上總理天國朝政,卻不肯把軍事權力交給他。由於洪仁玕未有立功而封王,洪秀全怕其他人不服,再次封異姓為王。
1862年英王陳玉成被殺後,形勢急轉直下,天京附近據點逐一陷落。李秀成知道天京難以久守,向洪秀全建議放棄天京,轉戰中原,被洪秀全斥責。
1864年3月,天京遭到包圍後,城內糧食不足,洪秀全帶頭吃「甜露」(草團)充飢,因而致病。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病逝天京。曾國藩卻向清廷報稱洪秀全服毒自盡。[5]洪秀全死後屍體被秘密葬在天王府的後花園內。
1864年7月30日,天京陷落之後,湘軍總兵熊登武得到一個天王府黃姓宮女告密,在她的指引下,曾國荃派人從天王府的大殿內挖出了洪秀全的屍體。8月1日,曾國藩斷然下達了最嚴厲的懲處方式:「戮屍,烈火而焚之!」於是洪秀全的屍體再次被拖了出來,被刀戮、火焚。焚屍後,曾國藩根據湘軍將領李臣典的建議,命人把骨灰和以火藥,裝入炮彈,然後接連發射出去,目的是要讓洪秀全徹底灰飛煙滅,屍骨無存,陰魂無歸,更可以使太平軍的舊部失去了精神象徵[6]。
家庭
洪秀全家族的歷史資料
根據古老的洪氏世系資料編修的家譜,名為《萬派朝宗》,記載了從金田起義前後,一直追溯遠祖自江浙南遷到廣東的過程。洪氏於漢代、三國時世居彭城郡下邳(今江蘇邳縣),西晉永嘉之亂中南遷京口(今鎮江),晉安帝時續遷新安郡遂安縣(今杭州市淳安縣),此後在各種戰亂中,輾轉經由江西、福建而入廣東。洪秀全其祖先洪皓是南宋時期的名臣,洪皓曾孫洪璞出任福建泉州府晉江縣縣尉,舉家遷到泉州。元朝末年社會動盪,唯嶺南較安定,洪璞的第十世孫洪貴生從福建遷往廣東潮州府海陽縣(今日潮安縣)的布心。所以洪貴生是洪氏遷入廣東的始祖。洪秀全便是洪氏遷入廣東後的第十六世孫,也即是遷到花縣官祿布後的第六代。
妻妾
共有妻妾87人,皆稱王娘。以其夢見的「天妻」為元配妻子,稱正月宮,正室賴蓮英稱又正月宮,妃嬪依次有副月宮、又副月宮兩等。妻妾中僅五人有記載身份。
正室:
- 又正月宮賴蓮英,生幼天王
妾:
- 副月宮第四妻余氏
- 副月宮第十二妻陳氏,生洪天光
- 副月宮第十九妻吳氏,生洪天明
- 黃氏
子女
五個兒子,一說六個
- 洪天貴福,尊稱幼主萬歲,封王世子[7],即位為幼天王
- 洪天曾,生於1852-1853年,夭折
- 洪天明,尊稱王三殿下永歲,封明王,生於1854年
- 洪天光,尊稱王四殿下永歲,封光王,生於1854年
- 洪天佑,封幼東王,過繼給楊秀清
女兒,史料不詳,至少有八人
- 長女洪天姣,尊稱天長金,夫婿天二駙馬、金王鍾萬信
- 次女洪氏,尊稱天二金,夫婿列王徐朗
- 三女洪氏
- 四女洪氏,尊稱天四金,夫婿天四駙馬黃棟樑
- 某女洪氏,夫婿天西駙馬黃文勝
- 某女洪氏,夫婿天東駙馬
- 某女洪氏
- 八女洪氏,尊稱天八金,夫婿天八駙馬
著作
- 《斬邪留正詩》
- 《太平詔書》
- 《原道救世歌》
- 《原道醒世訓》
- 《原道覺世訓》
參考資料
-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卷四十二。
- ↑ 韓山文,《太平天國起義記.洪氏之世系》:「洪秀全之祖先由嘉應州遷此,故均用嘉應方言。本地人稱此等客籍民為客家」
- ↑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卷四十二
- ↑ 《洪秀全政治人格之研究》楊碧玉 秀威資訊出版 ISBN 9789862211410.
- ↑ 洪秀全與馮雲山共同制定《十款天條》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2-12.
- ↑ 一得齋主. 曾國藩篡改洪秀全死因是何居心?. 新浪博客. 2015-03-20.
- ↑ 王龍/著.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鋒的十字路口》.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10年02月1日第1版: 352頁. ISBN 978-7-5075-2744-5 (中文(簡體)).
- ↑ 《定營規條十要》
研究書目
- Jonathan D. Spence(史景遷)著,朱慶葆等譯:《天國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中國廣州網:花都洪秀全故居與洪秀全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