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英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英桂(?-1879年),字香岩,赫舍哩氏,滿洲正藍旗人。

生平簡介

應遵前諭,如能隨同立功,仍准一體保奏,以安眾心

道光元年舉人,以中書充軍機章京,晉侍讀。授山東青州知府,遷登萊青道。擢山西按察使,調山東,署布政使。咸豐三年,擢河南巡撫。粵匪擾湖北,英桂 抵南陽籌防,匪踞安徽六安州,馳防汝寧。捻首張洛行竄踞雉河集,命英桂 督三省軍務,疊敗賊於三河尖、潁上,捕獲教匪陳太安王庭貞。遷山西巡撫。同治元年,欽差勝保被逮,多隆河代領其軍,多所裁撤,部將宋景詩復叛。英桂奏言:「勝保舊部雖多烏合降眾,久經戰陣。多隆阿到營旬日,遣歸七起,未免操之過急,窮無所歸,乘機走險。應遵前諭,如能隨同立功,仍准一體保奏,以安眾心。」報聞。遷福州將軍。

「輪船之設,利於巨洋。駕駛之法,迥異長江」

七年,署閩浙總督,奏言:「前督左宗棠議減兵者,為增餉也;議增餉者,為練兵也。應就地勢情形,以定經久之制。浙省依山阻海,馬步水陸額兵三萬七千五十九名,而駐於杭、嘉、湖、寧、溫、紹、台海濱七府者三萬餘名,分駐湖、金、衢、嚴、處五府者七千餘名。海疆偏重,形勢瞭然。加餉為人情所願,減兵又為人情所難。各屬形勢不同,參以變通,庶臻妥善。今擬分別減兵增餉,以本省應裁之餉,加本省應存之兵。至練兵擬照楚、湘兵制,整器械,精技藝,庶兵氣可揚,水師戰船,寬籌經費,期復舊模。」又言:「輪船之設,利於巨洋。駕駛之法,迥異長江。」並擬定外海砲艇章程十二條,上均嘉納。召為內大臣。 十一年,授兵部尚書,兼總管內務府大臣。調吏部,兼步軍統領。光緒元年,協辦大學士。三年,授體仁閣大學士。四年,以病乞休。五年,卒,贈太子太保,諡文勤。 [1]《清史稿》為其立傳。


英家墳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北部。紅廟東鄰,朝陽路北側。過去此地曾有一座墓。墓主叫英桂。此地就叫「英家墳」。 清代名將、武英殿大學士勒保葬地也在英家墳, 嘉靖二十四年去世,詔贈一等侯,諡文襄。勒保受封一等侯,故其墓地又稱「侯爺墳」。原佔地40畝,有石牌坊一座、華表一對、石碑兩座、石獅子一對、寶頂五座、大山子一座及松柏樹若干。1954年紡織研究所幹校徵地,但牌樓、華表、石碑均在文物組協調下保護下來。後石碑運至五塔寺,牌坊運至圓明園。未樹立,現堆放於公園東門外。 英家墳關帝廟,與慈雲寺隔街相對的英家墳小學內,還遺留有的大殿一座,大殿為五開間硬山捲棚、清末民初風格,殿前古柏兩株,前廊後廈被後來改造成檻牆包入,階條石以下被掩埋,勒保、英桂墓地均無專用祭房的可能,而大殿形制與《重修漢壽亭侯關公廟碑》對英家墳村關帝廟描述極為吻合,故推測該大殿為英家墳關帝廟遺存, 解放後設立公交站時採用了英家墳這個地名。1989年2月,英家墳更名為延靜西里,但公交站名未改。路北屬於八里莊街道辦事處延靜里社區。其實,這是歷史遺留問題。[2]


參考文獻

官銜
前任:
宗室載齡
清朝兵部滿尚書
同治十一年六月甲子 - 同治十三年八月癸酉
1872年7月16日 - 1874年9月13日
繼任:
寶鋆
前任:
寶鋆
清朝吏部滿尚書
同治十三年八月癸酉 - 光緒三年正月癸亥
1874年9月13日 - 1877年2月19日
繼任:
宗室載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