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受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杜受田

大清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籍貫 山東濱州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芝農
諡號 文正
出生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山東濱州
逝世 咸豐二年(1852年)
江蘇淮安清江浦
親屬 (父)杜堮
(子)杜翰杜䎗
出身
  • 道光三年癸未科二甲第一名進士出身

杜受田

杜受田(1788年-1852年),字芝農山東濱州舊城人(今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清朝重臣。咸豐帝帝師。

生平

道光三年(1823年),杜受田中會試第一殿試二甲第一(傳臚),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後為山西學政。道光十五年(1835年),進京直上書房,授太子讀書。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充上書房總師傅、實錄總裁咸豐帝登基後,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書,調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平軍起義,杜受田推薦林則徐周天爵等有能力的大臣。咸豐二年(1852年),山東江淮地區受災,親赴災區視察,途中染病,是年七月初九,卒於淮安清江浦,時年六十四歲。咸豐帝十分悲痛,予諡文正

一說杜受田栽培皇四子奕詝,有成就帝業之心,但道光帝有意立皇六子奕訢為太子。[1]杜受田用計使得道光以「皇四子仁孝」為由立奕詝為太子。[2]

人物政績

有一次清道光帝命各位皇子到南苑打獵,實際是試一試皇子們的武藝怎樣。按清朝慣例,皇子讀書時外出須向老師請假。杜受田沉思良久,向四阿哥耳語:"阿哥到獵場中,只坐觀他人騎射,自己千萬不要發一槍一矢,並約束隨從不得捕殺任何生靈。回來時,皇帝一定會問何故,你可以回答:'時方春和,鳥獸孕育,不忍傷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馬一技之長與諸兄弟爭高低。'"

當天狩獵結束,六阿哥奕訢所獲獵物最多,正在顧盼自喜之際,見四哥默坐,隨從也垂手侍立,感到奇怪,就上前問道:"諸兄弟皆滿載而歸,為何四阿哥一無所獲?"四阿哥平靜地回答:"今天身體欠安,不能與諸兄弟馳逐獵場。"天色將晚,諸皇子攜所獲獵物復命。果然皇上詢問緣故,四阿哥就把杜受田教的話說了一遍。清道光帝龍顏大悅,對身邊的大臣說:"這才是君主之度。"

平心而論,四阿哥無論文韜武略,還是健康狀況,都比不上六阿哥。道光帝直到死前仍對傳位之事下不了決心。有一天清道光帝重病在床,自知無回天之術,臨終前最後考察兩位皇子的能力和氣度,決定繼承人。六阿哥的老師授計說:"晉見時,皇上若在病榻上詢問治國安邦大計,你應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杜受田則對四阿哥說:"你若陳條時政,論智力、口才根本比不上六爺,只有一策:皇上若自言病老,將不久於人世,你只管俯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誠而已。"晉見時,清道光帝果然詢問身後治國大事,六阿哥無視皇上痛苦之狀,口若懸河,大談自己治國安邦的見解和抱負;四阿哥則一如師言,面對父皇的垂問,悲傷得涕流滿面,以至於不能作答。清道光帝在病榻上,仔細觀察兩人的言談舉止,最終被四阿哥的舉動所感染,對身邊的大臣說:"皇四子仁孝,可當大任。"第二天清道光帝駕崩,領班大臣宣讀密諭:"着皇四子奕詝繼位。"四阿哥終於擊敗六阿哥,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年號"咸豐"。

咸豐帝即位後,感激老師的擁戴之恩,任命杜受田為吏部尚書兼協辦大學士,遇事言聽計從,奉若生父。清朝協辦大學士相當於明朝的宰相,在朝廷中最有權勢。杜受田也想憑藉咸豐的信任以展自己的治國宏圖。清咸豐帝即位不久,他首先建議起用林則徐、周天爵等在鴉片戰爭中因主戰而被撤職的大臣,以鎮壓剛剛爆發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

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山東、江淮地區受災甚重。杜受田上疏請截留江、廣漕米六十萬石救濟災民,並薦山東、江寧布政使督辦賑務。是年7月9日杜受田在實施賑務途中觸染暑疫,逝世於淮安清江浦,終年66歲。杜受田逝世後,清咸豐帝伏案痛哭流涕,如喪考妣,朱筆寫下了一段極富個人感情的話:

憶昔在書齋,日承清誨,銘切五中。自前歲春,懍承大寶,方冀贊襄帷幄,讜論常聞。詎料永無晤對之期,十七年情懷付與逝水。嗚呼!卿之不幸,實朕之不幸也!(《清史列傳》第11冊,第3202頁。)

他親自帶領兩班大臣前往祭奠,並追贈杜受田為太師大學士,諡號"文正"。"太師大學士"和"文正"是清朝人臣中最高級的一種冊封,清嘉慶帝以來漢族大臣被追封太師大學士者,僅杜受田一人而已。

所獲榮譽

杜受田逝世後,清咸豐帝伏案痛哭流涕,如喪考妣;他親自帶領兩班大臣前往祭奠,並追贈杜受田為太師大學士,諡號"文正"。"太師大學士"和"文正"是清朝人臣中最高級的一種冊封,清嘉慶帝以來漢族大臣被追封太師大學士者,僅杜受田一人而已。有清一代,諡"文正"者僅八人:湯斌、劉統勛、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文正"是諡號的最高待遇。又,清代制度,賜諡須由內閣票擬,再由皇帝欽定。

杜受田的喪事,規格高得異乎尋常:賞陀羅經被、賞銀五千兩、贈太師大學士、命沿途地方官親自照料護送靈柩。咸豐帝還打破常規,不待內閣票擬,自行特諡"文正"。11月15日,咸豐帝親自到杜府奠醊,撫棺灑淚,悲悼實深,在場者無不動容。

杜受田死了,咸豐帝將他不盡的思念轉化為對杜氏家人的隆恩。杜受田的父親身前任禮部侍郎,賞禮部尚書銜,賞食全俸;長子杜翰,時以翰林檢討放湖北學政,15個月就由從五品提升至正二品的侍郎,並進為軍機大臣。

1853年春,咸豐帝到國子監臨雍講學,特派其五弟奕誴祭奠恩師。當日攽下的諭旨明晰地流露其心情:"(杜受田)倘能久在左右,於時事艱虞,多有補救。"(《清史列傳》第11冊,第3204頁。)咸豐帝是多麼希望杜受田能幫助他挽救岌岌可危的朝運。

杜氏故居

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幼年到青少年時代生活、學習的地方。故居本是明朝萬曆年間進士,江西、湖廣左布政使,杜受田的第八世祖"方伯公"杜詩的住宅。因此,這處宅院有"方伯第"之稱。

杜受田故居又叫"相國第"。杜受田協辦大學士,俗稱宰相、相國,大門內懸掛"方伯第""相國第"兩塊牌匾。另外,我們還可以稱這群建築"宰相府""翰林居""軍機大臣第"等等,總之,關於臣子的一切最輝煌的詞彙都適用於這座舊宅。

杜受田故居是濱州杜氏家族的舊居,是杜家眾多名臣的故居,建築風格充分體現了明清魯北民間建築特色。杜受田故居大院占地約20畝,有28個院落,房屋380餘間。這是杜受田的父輩們和眾多的叔兄

弟們的房產,杜受田位居一品,人臣楷模,為官一生地未置一畝,房未增一間。濱州杜家世代輝煌,從他們的故居中,便可找到些許答案。

故居的建築簡單、樸實,顯然不符合主人的身份。杜家大院的奠基人杜詩,位居二品,按照明朝的禮制,他家的大門可以開三門,五架大梁,然而,杜家宅僅一門;他居住的房屋可五間正房,九架大梁,然而,這裡僅三間五架梁。濱州杜家雖有眾多位高權重的朝廷重臣,且擁有眾多府州縣主官,但是,他們的住宅都極為普通,房屋裝飾也異常簡潔。人道是"侯門深似海",而在這裡既沒有高牆大院,也沒有亭台榭閣,更沒有金碧輝煌與雕樑畫棟,不要說王侯將相,就是和一些鄉紳相比也顯得有些寒酸。家產的弱勢與杜家人做人的謙虛低調相映成趣,而他們對功名的低調與為人為官的積極敬業卻又相輔相成。

開放通暢是杜受田故居又一個特點。杜家大院是四合院的形式,也是四合院的內容,但它卻不具備四合院最典型的封閉性。杜家大院是一個基本完整的大四合院,內含28個小四合院,東南西北各個方向不僅有大門,而且有過道,四通八達。大院內,各個小套院之間不僅開後門、開側門,而且有門道相接,有廊廈相連。大院內沒有一處封閉,空間上相對獨立,氛圍上戶戶相通,一種天倫之樂,一種親密無間,一種兄弟妯娌相濡以沫溫馨家庭讓人頓感沉醉。大院的開放和包容鍛造了一大批清官幹吏,從這裡走上政治舞台的人都像這座建築一樣,外圓內方,匠心獨具,進退自如。

走進故居,就會悟出杜受田做人做官

做事的真諦:做人要謙虛正直,人貴有自知之明,切不可張揚自大;做官要愛國恤民,廉潔勤政;做事要"端正、明白、和平、謹慎"。

家族

其父杜堮嘉慶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子杜翰是咸豐帝臨終前任命的顧命八大臣之一。

視頻

帝師宅韻 濱州杜受田故居專題片

注釋

  1. 清史稿·杜受田傳》記載:「文宗門六歲入學,受田朝夕納誨,必以正道,歷十餘年。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長且賢,欲付大業,猶未決。會校獵南苑,諸皇子皆從。恭親王(奕訢)獲禽最多,文宗未發一矢。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悅。」
  2. 此事見於清人筆記《清人逸事》、《清朝野史大觀·文宗得儲位之異辭》。詳見高陽之《清朝的皇帝》。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Template:道光三年癸未科殿試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