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慕天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慕天顏
出生 1696
國籍 所處時代 康熙
別名 拱極
知名作品 《撫吳封事》
《楚黔封事》
《督漕封事》

慕天顏 (mu tian yan)(1624-1696)字拱極,甘肅靜寧人。清代官吏。順治十二年進士。授浙江錢塘知縣,康熙間歷任江蘇布政使、江寧巡撫,請疏浚吳淞江、劉河等,又請免荒田賦額,皆報可,坐事去官,起為湖廣巡撫,終漕運總督,有《撫吳封事》、《楚黔封事》、《督漕封事》。

社會評價

慕天顏先祖為遼西鮮卑族人,複姓慕容,東晉咸康三年(337),慕容氏先祖慕容皝建立

前燕政權。其後慕容族裔流散各地。明初,慕容氏後裔有到平涼為官,遂家靜寧。到慕天顏的父親慕忠以後,便改"慕容"複姓為"慕"。

天顏生性聰穎,自幼喜讀書,且過目能誦,少有大志,胸襟曠達。時靜寧發生大旱,饑荒之年,餓殍浮地,天顏對父說道:"我家藏谷數千石,倉滿屯盈,何不賑濟饑民?"父驚其少小年級,竟有如此胸襟,遂開倉取谷,以濟饑民。天顏15歲補州諸生,在學,天顏求知求學心裡得不到滿足,遂到城郊西岩寺山研讀佛教經典《大藏經》,苦讀經年。後又精讀《四書》,學問日進。順治三年(1646)天顏23歲鄉試中舉,順治十二年(1655)成進士。翌年由吏部派往浙江錢塘縣縣令。自此始便歷經漫長的仕宦生涯,正如他所說:"儒者之學,貴於有為,除大害,興大利,學者分內最切事"。蹬上仕途,便開始施展他兼濟天下的抱負。任錢塘縣令時,正當沿海用兵,準備收復台灣。民眾負擔過重,供應浩繁,加之吏役魚肉百姓,民不聊生。天顏上任,鼎力隔除積弊,減輕了百姓負擔。時大軍駐紮浙省,準備占用民房,天顏堅持應在江岸築營,不可占用民居。後皇帝詔諭:"兵以衛民,何得入城"。人皆服其見識。浙江省從明末來即有盜匪潛藏山中,劫掠兒童為票,勒索贖金,多年此風不息。錢塘有巨盜張八,家資巨大,地方官不能制,天顏設法擒殺,斬其首犯數十人,協從教育釋放,使四境得以安寧。天顏任錢塘縣令七年,興利除弊,民風大變。

軼事典故

清稗類抄》中載,有個縣令叫陸清獻,為人剛正。巡撫慕天顏的生辰,下屬官員爭相獻納奇珍異寶,唯恐禮物不豐厚。只有陸清獻,從袖中拿出一匹布、兩雙鞋,說:"此非取諸民者,為公壽。"巡撫笑了笑,卻沒有收下。沒過多久,陸清獻就因為一點小事被罷了官。

影視形象

2004年《皇太子秘史》李國華飾慕天顏

故事軼事

康熙二年(1663)升河南開封府同知,未及到任,其父去世,歸家守喪,三年期滿,補廣西南寧府同知。任期內,凡全省重大刑獄案,督府盡交天顏辦理。天顏深入瘴癘之地親自調查,凡疑難案件,均得水落石出。在南寧任職八月升為福建興化府(今莆田縣)知府。到任後,在短時內審理了牽連全省數百人的百萬軍需這一重大積案,天顏因此聲振朝野。不久奉詔以兼理太常卿充正使的身份招徠台灣鄭經。鄭經繼父鄭成功掌管台灣後,妄圖獨立,天顏到台灣後,告其古今興亡之理,向背利害之由,勸其回歸祖國,鄭經拒不接受。天顏說:"天朝法網寬大,特命我來宣布德意,你能反正,不動用武力,是為保全台灣人民的生命財產,何去何從,你想一想,可不要做後悔的事情。"經不從,天顏嚴詞告經:"你父,祖父皆我中國之臣民,豈有中國臣民的子孫不隸我版籍者,天朝皇帝仁覆萬方,不忍以中國臣民流於外化,我今來是招我中國臣民回歸祖國,不是招外國人和外國土地,這是理之必然,誰也抗拒不了"。天嚴的義正嚴詞,大義凜然震撼了台灣民眾。天顏對途經島嶼,扼塞險易具詳細觀察繪圖,入奏朝廷,並對兵力部署和進兵方略提出詳細建議,對康熙二十二年(1683)統一台灣起了重要作用。

2003年電視劇《皇太子秘史》:李國華飾演慕天顏

主要為官經歷

康熙九年(1670)升湖廣上荊南道,因閩浙總督劉兆麒上奏雲:慕天顏深諳邊疆海域政事,請調福建興泉道。還未曾赴任,恰遇江蘇布政使出缺,吏部循資以請,康熙以江蘇財賦重地,非賢能不足以當此重任。遂授天顏為江蘇布政使。上任時,前任移交全省財政庫銀一萬八千兩,任職後,正當用兵之際,開銷巨大,到離任時,庫存銀一百二十九萬七千多兩,項項清楚,款款分明。康熙嘉獎到:"蘇,松財賦浩繁,向來挪墊混淆,慕天顏任布政使後,實心任事,竭力清厘,有俾國計,朕甚嘉焉,據奏交代貯庫帑金豐裕,款項潔清,以後各布政使交代時,應照此式,詳明繕冊,具題爾部,一併定例議奏。"康熙十二年(1673)天顏表母。總督麻勒吉,巡撫瑪祜上疏言:"天顏廉明勤敏,清積年逋賦,厘剔挪移,事未竟,請令在官守制。"次年覲見康熙皇帝,陳言江南田賦徵收諸弊端,提出"吏不能欺民。"康熙十五年(1676)天顏擢任江蘇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巡撫。不久因節減驛站錢糧,加授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是時,南寧靖寇大將軍勒爾錦正與吳三桂叛軍作戰,吳三桂固守岳州恃洞庭之險,清軍不能南下,雙方相持數年。繼而尚之信叛清,形勢更加險惡,康熙又派大將軍貝勒尚善分兵赴湖廣,尚善請造船濟師,康熙命天顏督造。不到四月全部竣工送往岳州,為岳州之戰的勝利作了貢獻。康熙降旨嘉獎,贊其"急公可嘉,勤勞茂著"。遂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銜,嗣後又晉升為光祿大夫

江南水鄉,水道縱橫交錯,天顏為江蘇布政使時,請於巡撫,疏通吳淞江、瀏河淤道,使蘇、松、常、嘉、湖、杭六郡旱澇保收。康熙十九年(1680),江南霪雨,天顏請求撥款,又疏通了常熟白茆港45里,武進孟續河淤道48里,並制水閘旱蓄澇泄。他曾上疏請減浮糧,除版荒、坍沒、公占田地賦額。又親臨各地勘察,共察核出坍荒之地2306傾,歷年缺額銀230萬餘,奏請得以豁免。康熙二十年(1681),上書朝廷開放海禁,招募流民開墾版荒之地。同年,揚州知府高德貴虧缺庫銀數萬而被劾罷官,不久卒。天顏奏銷7000多兩,又檄追德貴家屬,以致被誣告,後訐告者雖被治罪,下獄至死,天顏亦被降職去官。二十三年(1684)春,復起任湖北巡撫,七月,調任貴州巡撫兼理湖北川東地方提督軍務。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漕運總督。康熙皇帝將親政以來感到最棘手的三件事(三藩、河務漕運)之一的漕運,委任天顏,足見康熙對天顏的賞識和重用。亦見天顏的辦事能力。天顏遂上疏:"京口至瓜州,漕船往來,風濤最險,請放民間渡生船,官設十船,導引護防。"部議未准,但康熙下旨:"朕南巡見京口,瓜州往來人眾,備船過渡,有益於民,如其所請行。"天顏復陳言,請免江南,江西累年未完成漕項額銀。

江南揚州淮安所屬運河東面瀕海各州縣,地勢較低,連年水患不斷,康熙納湯斌建議,遣侍郎孫在豐疏浚下游,河道總督靳輔認為疏浚無益,建議從翟家壩到高家堰築大堤,使運河水北出清口,天顏卻力主疏浚。天顏與孫在豐觀點同,並密疏力爭,靳輔亦上奏,謂天顏與在豐相連。雙方上疏爭辯。經詔勘察,部議後,天顏疏議未被採納,反而因此罷職。靳輔亦被交章劾罷。此前靳輔請在仲家莊建閘截水,引駱馬湖水,開鑿中河,俾漕船避黃河之險,天顏認為不可,故帝遣學士開音布,侍衛馬武往視,還朝奏說,天顏禁船入中河。天顏因此被捕下獄。康熙復念其昔日造船濟師之功,特予免釋,准其歸里。

天顏落職後,回歸故鄉靜寧,恰逢當地大旱,本人又疾病復發,遂帶家人到江南就醫。結果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四月十五日病逝於吳縣(今蘇州市)寓中,享年七十三歲。

康熙重臣--慕天顏

慕天顏在江南任官多年,頗多建樹,百姓交口稱讚,是靜寧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功臣。

金庸書中的慕天顏

慕天顏在《鹿鼎記》里出場不到80頁,但讀過這80頁,一個深諳官場處世之道、細心、乖巧、圓熟、周到、精幹的官僚形象如在眼前。欽差大臣韋小寶駕臨揚州,因故觸發了幼時所受的禪智寺和尚打罵之辱,不禁心頭火起,一心找茬想毀了禪智寺的芍藥盛景。"布政司慕天顏是個乖覺而有學識之人"(第1495頁),先順着欽差大臣的話說和尚的不是,接下來給欽差大臣講故事,說到後來,讓欽差大臣心滿意足:

慕天顏又道:"韓魏公後來帶兵,鎮守西疆。西夏人見了他怕得要死,不敢興兵犯界。西夏人當時怕了宋朝兩位大臣,一位就是韓魏公韓琦,另一位是范文正公范仲淹。當時有兩句話道:'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將來韋大人帶兵鎮守西疆,那是'軍中有一韋,西賊見之忙下跪'!"

韋小寶大樂,說道:"'西賊'兩字妙得很,平西王這西……"忽然心想:"吳三桂還沒起兵造反,可不能叫他'西賊'。"忙改口道:"平西王鎮守西疆,倒也太平無事,很有功勞。"吳之榮道:"平西王智勇雙全,勞苦功高,爵封親王,世子做了額駙。將來韋大人大富大貴,壽比南山,定然也跟平西王一般無異。"韋小寶心中大罵:"辣塊媽媽,你要我跟吳三桂這大漢奸一般無異。這老烏龜指日就要腦袋搬家,你叫我跟他一樣!"

慕天顏平日用心揣摩朝廷動向,日前見到邸報,皇上下了撤藩的旨意,便料到吳三桂要倒大霉,這時見韋小寶臉色略變,更是心中雪亮,說道:"韋大人是皇上親手提拔的大臣,乃是聖上心腹之寄,朝廷柱石,國家棟樑。平西王目前雖然官爵高,終究是不能跟韋大人比的。吳府尊這個比喻,有點不大對。韋大人祖上,唐朝的忠武王韋皋,曾大破吐蕃兵四十八萬,威震西陲。當年朱泚造反,派人邀韋忠武王一同起兵。忠武王對皇帝忠心不貳,哪肯做這等大逆不道之事?立刻將反賊的使者斬了,還發兵助朝廷打平反賊,立下大功。韋大人相貌堂堂,福氣之大,無與倫比,想必是韋忠武王傳下來的福澤。"

韋小寶微笑點頭。其實他連自己姓什麼也不知道,只因母親叫做韋春芳,就跟了娘姓。想不到姓韋的還有這樣一位大有來頭人物,這布政司硬說是自己的祖先,那是硬要往自己臉上貼金;聽他言中之意,居然揣摩到吳三桂要造反,這人的才智,也很了不起了。(第1498-1499頁)

話說到這個份上,"明知布政司轉彎抹角、大費心機的一番說話,意在保全這禪智寺前的數千株芍藥"(第1501頁),韋大人也得遵從官場規矩,不能駁了別人的面子。同樣是遵從官場的規矩,韋小寶"破獲"了"吳之榮策反案"後,慷慨地拉上撫台藩台,將這一大案"算是咱們三人一齊立的功勞好了"。這時候慕天顏說:"總督麻大人回去了江寧,欽差大臣回奏聖上之時,最好也請給麻大人說幾句好話。"(第1577頁)

這裡當然都是"小說家言"。但就慕天顏為官之謹慎周到,以及吳三桂叛亂前與慕天顏的關係而言,也有歷史真實的底色。《履園叢話·舊聞》"測字"條(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8頁):

閭門外上津橋朱某,家貧,欲入山尋死,遇仙解救,授測字一書,其驗如神。求之者必需預定日期,每日只測一字,取資一兩,懸牌門首,某日測某人字。時吳三桂將反,有文書來,向蘇藩庫借餉十萬兩。方伯慕公天顏躊躇莫決,乃延朱測字,且告以故。朱曰:"請命一字。"適几上有殘柬,慕公隨手翻轉,指"正"字為枚。朱曰:"不可借。'正'似'王'字,王心已亂。且柬正面合几上,正而反矣,即反之兆也。"慕即拒之。未幾,果應其言。

吳三桂沒借到的餉,當然用來打吳三桂了。《鹿鼎記》也有交代:

慕天顏又道:"皇上對吳逆用兵,可惜卑職是文官,沒本事上陣殺賊。卑職已秉承總督大人、撫台大人的意思,十天之內,派人押解一批糧餉送去湖南,聽由皇上使用。"(第1578頁)

相關科研資料

慕天顏

來源:《中國名人志 第十一卷》/清朝

編纂單位: 中國名人志編纂委員會
編纂人員: 澹泊
出版單位: 中國檔案出版社
ISBN: 7-80166-145-1
出版時間: 2001年12月
分類: 地情概況->地方名人
頁數: 2
條目類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