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莊有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莊有恭

莊有恭(1713年-1767年),容可淳夫滋圃,原籍福建省泉州晉江人出生在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今屬廣州市黃埔區文沖)。[1]清朝狀元、政治人物。

乾隆四年(1739年)已未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官侍讀學士、中丞、光祿寺卿兵部右侍郎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太子少保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巡撫。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7月病卒於福建任上,享年55歲。

生平

莊有恭自小聰穎13歲通《五經》,乾隆二年(1737年)上京應試,四年(1739年)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九年(1744年)遷光祿寺卿,十一年(1746年)特擢內閣學士,升為兵部右侍郎,十三年(1748年)提督江蘇學政,十五年(1750年)授戶部侍郎,十六年(1751年)仍提督江蘇學政,並授江蘇巡撫,十七年(1752年)署兩江總督,二十一年(1756年)特擢為江南河道總督,二十九年(1764年)已被擢為刑部尚書,次年為協辦大學士,任留巡撫任。三十一年(1766年),晚年不保,牽入官員鬥爭桉件,定罪應斬,但諭改監候,後復職,改福建巡撫。三十二年(1767年)在福建任上鬱鬱而終。

莊氏一生清正,晚年在福建巡撫任上,預先告誡晉江族人不要來找他。當有族人找他的時候,他就派手下的人加以阻攔謝絕:「我為封疆大臣,嫌疑當避,且候去此之日,再相見,今則不敢也。」莊氏的做法,最終贏得了族人的理解,「及公之薨,晉江宗人始來會哭,咸稱公之公正為不可及」。

人物墓葬

11月1日,清代廣州唯一狀元墓--莊有恭狀元墓正式定案,而昔日發現的莊有恭狀元墓,原為"狀元之父"莊存齋之墓,而真正狀元墓就在莊存齋之墓50米處!

尋墓多年難定案

據介紹,在清代廣東先後有過三位狀元,分別是莊有恭林召堂梁耀樞。其中,莊有恭的建樹最大。莊有恭(1713-1767),番禺人,祖籍福建晉江,其父在奕仁時才定居番禺 。莊有恭在乾隆四年(1739)被欽點狀元,他的早期政治道路一帆風順。歷任台閣大臣、封疆大吏、學政、總督等職。乾隆三十二年(1767)卒於福建任上,終年55歲,葬於番禺(今日廣州)。

之後,莊有恭墓究竟在哪裡成為一個謎。莊氏後人、文物專家在廣州尋遍了有"狀元"地名地方,找到了一些莊氏墓。莊氏後人莊文彬說,"白雲山滴水岩有一個莊氏墓,黃埔區內數處有狀元地名的地方我們也找過。"

發現"狀元墓"

在1999年廣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在黃埔區大沙鎮飛鵝嶺發現了"莊有恭狀元墓"。隨之,2000年3月《廣州文物補查成果匯編》對莊有恭狀元墓作了介紹:"位於大沙鎮飛鵝嶺,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墳冢占地132平方米,墓園廣約200畝。墓為三級混凝土砌築,前有半橢圓形墓穴,正中嵌有巨大石碑,碑高16.7米,寬0.82米,兩邊框為龍戲珠紋飾浮雕,極為精美。碑文為:'皇清例贈中議大夫光祿寺卿顯考存齋府君莊公之墓'。……墓之前方50米處有兩個石獅子,再往前矗立花崗石墓表,高約4.8米,表之頂端臥獅,遙遙相對,氣魄雄偉……"2002年7月8日,"莊有恭狀元墓"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專家看法

2003年,廣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全面鋪開。在普查過程中,黃埔區普查人員在上述墓地前發現了盜墓者丟棄在現場的 "皇清例贈中議大夫光祿寺卿顯考存齋府君莊公墓誌"。

其中,有專家提出自己看法,新發現的墓誌上有:"府君姓莊氏,諱承輔,字奕仁,後以字行。存齋,號也。"而據清代所寫刑部尚書莊有恭墓志銘"公諱有恭,字容可,號滋圃……,父奕仁……"兩者正好吻合,說明了此墓主是莊有恭之父莊存齋無疑。

究竟真正的狀元墓在哪?文物專家繼續找,結果在荊棘布滿、雜草叢生的莊存齋墓右側距約50米處,發現了另外一個墓。

發現真正狀元墓

經過文物專家考證,該墓為莊有恭墓。莊有恭墓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間,坐東南朝西北,為灰沙構築的抄手墓,由墳頭、山手、前後護嶺、平台、月池等組成。墓前後護嶺最長距離約19米,墓前平台最長距離約8.4米。墳頭正面嵌一花崗岩墓碑,高1.4米、寬0.8米、厚0.3米,正中刻"皇清誥授資政大夫、賜狀元及第福建巡撫、前太子少保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顯考滋圃府君莊公之墓"。墓碑兩側建築部分破損,墓碑前後及左側曾被挖掘,疑墓已被盜。

據了解,"莊有恭狀元墓"定案後,文化部門將對其進行保護,也有文物專家建議,將狀元墓、狀元之父墓聯合保護,將狀元山開發為公園。

人物書法

莊有恭(1713-1767年),字容可,號滋圃。番禺(今屬廣州市黃埔區文沖村)人。祖籍福建晉江,其父在奕仁時才定居番禺 。莊有恭未得志時曾留居澄海縣江度莊厝數年,在"含輝精舍"設館課徒,並發奮研習經史。乾隆四年(1739)於蓬洲上京赴考,廷試第一,授修撰,入值上書房,任侍經筵官,遷翰林院侍讀學士,升戶部侍郎,提督江蘇學政,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兼刑部尚書,江蘇巡撫,署兩江總督,福建巡撫等。文才敏捷,識度宏遠,廉潔自矜,勤政愛民,尤以治水政績彪炳於時,深為世人敬重。 莊有恭書法以顏真卿、米芾為楷模,又學魏、晉,後遍臨歷代法帖,採集眾長。提倡"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他的書法以行書造詣最高,用筆精到,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風格蕭散自然,古雅平和,淡雅清新,生機盎然。翰墨軒收藏其行楷七言聯:"五更露結桃花實,二月春生燕子窩。"率真閒適,風華自足。張永霖收藏莊有恭行書對聯:"世事無窮做到老時學到老,人生有幾得寬懷處且寬懷。"輕捷自如,真氣橫溢。謝志鋒收藏其行書條幅,用筆老辣生拙,骨力練達,墨氣鮮潤,絕去甜俗。廣東省博物館收藏其行書條幅:"聽雨樓中也自涼,偶停筆研靜焚香。君來為煮嵇山茗,自洗冰甌仔細嘗。"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平淡自然,又含蓄靈秀,溫厚中有精靈,用筆爽利,意味雋永,風流蘊藉,有婉約之美、疏宕之雅,給人以超塵脫俗的感受。莊有恭書寫向皇帝奏事的滿漢合壁奏摺文書收藏在國家圖書館,滿文部分每面六行共六面,最後一面只四行,漢文部分也是六行一面,字數每面不等,是瘦細工整的楷書,通篇小心翼翼,謙卑中藏有剛毅,帶有顏真卿、董其昌的筆意。據傳莊有恭中狀元後曾多次回蓬州,並出資修繕"含輝精舍",親筆題贈"含輝精舍"楷書橫額及對聯"含蓬來紫氣,輝錦繡文章。"結構森然,雄健圓潤。(來源:《汕頭日報》)

莊有恭書撰《乾隆溫州府志》序文圖(共五幅)

乾隆溫州府志·序文》刻本,詳見:欣賞三篇 - 職業日誌 - 價值中國網

人物後補

清代狀元莊恭墓豎碑

位於黃埔區飛鵝嶺,墓地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即將修繕。

本報訊(記者陳捷 實習生陳飛)鞭炮聲聲,人頭攢動。昨天下午,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莊有恭狀元墓立碑儀式在黃埔區文沖街文沖社區飛鵝嶺隆重舉行。莊有恭第九代裔孫莊勞動、莊家戶等莊宗氏親近百人參加了立碑儀式。

百年古墓曾遭盜竊

莊有恭狀元墓坐落於黃埔區飛鵝嶺(又稱狀元山),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坐東南朝西北,墓地長約19米,寬8.4米。花崗岩墓碑高1.4米,寬0.8米,厚0.3米,正中刻"皇清誥授資政大夫、賜狀元及第福建巡撫、前太子少保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顯考滋圃府君莊公之墓"。墓碑兩側建築部分破損。

據修復莊有恭狀元墓籌委會會長莊文彬介紹,墓碑前後及左側曾有挖掘痕跡,可能此墓曾被盜過。墓右側約50米處,有莊有恭之父莊存齋墓。莊有恭墓於2002年7月8日公布為廣州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昨天,狀元墓旁邊正式豎起了"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莊有恭狀元墓"的牌子。文化部門表示,立碑儀式後,將儘快按照墓地原貌進行修復。

尋狀元墓幾經周折

莊文彬介紹,多年前,莊氏宗親曾多次在廣州黃埔一帶尋找狀元墓,因當地名叫"狀元山"、"狀元墓"的地點有許多處,所以一直無法確定狀元墓的確切地點。

1998年,黃埔區文化部門在飛鵝嶺發現被盜出丟棄的墓誌碑並搬回保存,之後把其父莊存齋墓認為是狀元墓。2003年,莊氏後裔在荊棘叢生的飛鵝嶺四處尋找有無其他墓地時,在距莊存齋墓地50米處發現一墓址。當時莊氏後人便認為此墓可能是真正的狀元墓。2005年8月,經廣州市文化局多位專家實地考查驗證,根據墓碑上"滋圃"(莊有恭號滋輔)這一關鍵線索最終確定了真正的狀元墓。

着作

着有《三江水利記略》。

參考資料

  • 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三 列傳一百十
  • 福建省志》,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2年。

視頻

廣東信宜大人山的九代狀元莊有恭爺爺的風水寶地

2017年祭拜清代狀元莊有恭

外部連結

官銜
前任:
李因培
福建巡撫
乾隆年間上任
繼任:
崔應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