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孫奇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奇逢(1584-1675年),明末清初理學大家。字啟泰,號鍾元,晚年講學於輝縣夏峰村20餘年,從者甚眾,世稱「夏峰先生」。與李顒黃宗羲齊名,合稱明末清初三大儒

從明至清,孫奇逢前後11次被皇帝徵召做官,均堅辭不就,被稱為「孫征君」。他一生專心教授著述,理學成就突出。治學「以慎獨為宗,以體認天理為要,以日用倫常為實際」。主張「人無賢愚」,只要肯學,「必開以性之相近,使自力於庸紓」。這種不論身份地位,一律以誠相待、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在當時廣受讚譽。

孫奇逢一生著述頗豐,他的學術著作主要有:《理學宗傳》、《聖學錄》、《北學編》、《洛學編》、《四書近指》、《讀易大旨》五卷、《書經近指》。

人物生平

容城屬直隸保定府,孫奇逢出生於一個官宦家庭,父親為官清正,為鄉人所稱。孫奇逢在少年時就志向非凡,十四歲入邑庠,謁楊尚寶,被問道"設在圍城中,內無糧芻,外無救援,當如之何?"孫奇逢朗聲答道"效死勿去",楊尚寶料定此子日後必有大成。十七歲登萬曆庚子年京兆榜,與定興鹿善繼相識,一見如故。論學之餘,彼此"以聖賢相期勉"。

二十二歲,孫奇逢赴京應試,途中聞父親過世,隨即棄考歸鄉。一準古制,服喪服,築室墓旁,為父親守喪三年。偏偏禍不單行,三年期過又遭母喪,孫奇逢心傷之餘,一仍父禮,為母親服喪三年。孫奇逢的「倚廬六載」,鄉里提及,每每稱頌不已。

明朝天啟年間,魏忠賢把持朝政。天啟四年(1624年),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黃尊素等人先後下獄。孫奇逢與鹿正(鹿善繼父)、張果中等人倡義醵金營救,安頓諸人子弟,並函請督師山海關的薊遼總督孫承宗"以軍事疏請入見",對魏忠賢施以威懾。一時義聲震動儒林,譽為"范陽三烈士"。那時,鹿善繼以主事身份輔助大學士孫承宗軍事。奇逢就給孫承宗上書,以大義相責問,請求孫承宗緊急上疏搭救。孫承宗,準備借入朝覲見皇帝當面陳說求情,計謀未成而光斗等已經死於東廠監獄中。

魏忠賢誣陷光斗等貪污巨大,嚴格追查他們的家屬。奇逢與善繼之父鹿正、新城張果中籌集士民捐助代為上繳。光斗等最終因此被歸還骸骨,世人稱道他們的行為,讚譽他們為范陽三烈士。台垣及巡撫交替上奏章推舉他,推辭不起就職。孫承宗準備上疏請奇逢以職方來輔助軍事,後來尚書范景文想聘為輔助籌畫,都推辭不去。

當時,京城附近盜賊橫行,奇逢率領家人到易州的五峰山,他的門生親友跟從相互保護的有數百家。奇逢部署防守抵禦,此時教書育人也未曾停息。順治二年,祭酒薛所蘊以奇逢學問品行可以相比元代的許衡、吳澄,推薦他執掌國子監,奇逢以有病推辭。七年,向南遷徙到河南輝縣蘇門,九年,工部郎馬光裕以夏峰田廬相奉送,於是率領子弟躬耕於此,四方來學習的人,也給其授于田地來耕種,他們居住的地方形成村落。居住在夏峰二十五年,屢屢徵召都不起來應召。

順治元年(1644年)明亡後,由於故園被清軍圈占,孫奇逢舉家南遷至河南輝縣。夏峰村位於輝縣蘇門山下,緊靠名泉百泉,山清水秀,地僻清幽。工部侍郎馬光裕贈以田廬,孫奇逢從此隱居夏峰。此間清廷多次征詔,甚至以國子監祭酒之職相聘,均遭拒絕,時人尊稱其為"「征君」。

孫奇逢的著述多成於晚年隱居蘇門期間,講學之餘,兼及著述。親自定稿的著作有《理學宗傳》、《四書近指》、《晚年批定四書近指》、《中州人物考》、《畿輔人物考》都是他居夏峰時所作。《理學宗傳》是孫奇逢的傾力之作,是先於黃宗羲《明儒學案》的一部學術史著。全書二十六卷,三易其稿,幾乎傾注了畢生心血。該書全面系統地反映了作者晚年的理學觀點,特別是對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所持的態度。

康熙十四年,去世,年九十二。河南河北學者在百泉書院祭祀他。道光八年,從祀文廟。奇逢弟子甚多,而新安魏一鰲、清苑高鐈、范陽耿極等跟從遊歷最早。到家門問答,一鰲為最多。睢州湯斌、登封耿介都是做官到監司後去接受教育的,湯斌自己有傳記。

學術成就

他在明史研究中,著有《取節錄》、《乙丙記事》、《甲申大難錄》等,詳記明清之際反對閹黨、農民起義和抗清鬥爭等重大歷史事件。他在地方史志的研究中,著有《中州人物考》、《畿輔人物考》二書等。後人編有《夏峰集》、《孫夏峰先生全集》等。錢鍾書《談藝錄》認為,"方苞寫孫奇逢傳,人家看了不滿意,認為孫奇逢的為人,有三個特點:一是他的講學宗旨比較突出,主張身體力行;二是他的義俠之跡,在明末亂世,他能夠率領幾百家據守險要,保全鄉里;三是他的門牆廣大,教育了很多人才。"

孫奇逢的學術,本來以陸象山、王陽明為根本,以慎獨為宗旨,以體察認識天理為要務,以日常所用倫常為實際。他修身苛刻嚴厲。人不論賢愚,如果問學,必定用與他性格相近的道理開導他,使他能夠自力於平時行動。對人不作態,即使是武夫悍卒,必定以誠意相待他。因此,名在天下而沒有人嫉妒。著有《易大旨》五卷。他學《易》於雄縣李崶,年老以後,挑揀要旨以示與門人。闡發解釋道理,切近人事。以《象》、《傳》通一卦之旨,由一卦通六十四卦之義。他生平學問,以實用為主。因此所說的都有關法戒。又著作《理學傳心纂要》八卷,記錄了周子(即周敦頤)、二程子、張子、邵子(即邵雍)、朱子、陸九淵、薛瑄、王守仁、羅洪先、顧憲成,作為直接道統的傳人。

哲學思想

孫奇逢的哲學思想可以概括為一下幾個方面:首先,孫奇逢將朱熹的"格物致知"與王守仁的"致良知"合二為一。指出朱熹和王守仁的窮理、致知和良知均得自孔子,而這是殊途同歸,並無矛盾之處,不應將二者對立起來。其次,提出了"頓從漸來"的頓漸合一說。再次,將"道問學"與"尊德性 " 合二為一。最後,他提出了"躬行實踐"、"經世載物"的思想,在知行關係上,肯定了王守仁"知行合一"合理的一面,認為做學問的,不應是空談家,應注重實踐,重視經世致用。

後世紀念

2015年4月10日,孫奇逢紀念館在其故里保定市容城縣北城村開館,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基地。[1] 來自長城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