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琬
宋琬
原文名 Wan Song
出生 1614年
山東萊陽
逝世 1674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詩人
知名作品 《安雅堂集》
《二鄉亭詞》
《治蜀條例》
《秦州紀異》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字玉叔,號荔裳,漢族,萊陽(今屬山東)人。順治四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永平兵仆道、寧紹台道。族子因宿憾,誣其與聞逆謀,下獄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吳、越間,尋起四川按察使。琬詩入杜、韓之室,與施閏章齊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與嚴沆、施閏章、丁澎等合稱為燕台七子。

人物生平

宋琬生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高祖宋黻,為明代萊陽第一位進士,官至浙江副使,父宋應亨,天啟間進士,歷任大名府清豐知縣、吏部稽勛司郎中,清兵入關後,死守萊陽抗清,城破殉國。

宋琬自幼聰慧,刻苦好學,應試縣、府皆名列榜首。崇禎八年(1635)以高才生充拔貢入京深造。與父宋應亨、兄宋璜,名噪京華。

崇禎十六年(1643),清兵攻打萊陽城,宋應亨、宋玫組織宋氏族人及鄉民抗清,城破殉國。宋琬則以仲兄宋璜任所在杭州,出遊吳中在外得免一死,先後流落蘇州、杭州、金陵等地,使其有機會進一步接觸社會生活,了解平民疾苦。

順治三年(1646),清廷開科取士,宋琬鄉試亞魁,翌年中進士,授戶部河南司主事,後升調吏部稽勛司主事;

順治十一年(1654),出任隴西道僉事;

順治十八年(1661),宋琬升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

康熙十一年(1672),授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被誣入獄

先輩抗清,已為新朝留下不信任的口實。順治七年(1650),宋琬因其父抗清之事被捕入獄。三個月後平反出獄,官復原職。 順治十八年(1661),宋琬升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次年春,族侄宋彝秉(又稱宋奕炳)因盜竊案發,宋琬長兄宋璠坐視不救,宋彝秉遂誣告宋璠、宋琬與農民起義領袖於樂吾(即於七)通謀造反,致使宋琬及其妻、孥、侄等被逮往京城,再次被捕下獄,關入西曹刑部大牢 。後經大司空蔣國柱親赴萊陽核查,「知其冤,力為申雪」,康熙二年(1663)十一月,清廷以「窮治無跡,證虛不當坐」,將其釋放。釋放宋琬,主要原因在於康熙帝剛繼位,為進一步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穩定全國的政局。

第二次冤獄結束後被免官,宋琬在江浙一帶生活了八年,直至康熙親政 。期間浙江又起獄案,宋琬又被牽連其中,再度入獄,幸得蔣國柱再施援手,保救得釋。

康熙十一年(1672)投牒自訴,宋琬案情得到昭雪,再次被清廷起用,授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憂憤而終

康熙十二年(1673)正月間,宋琬在回萊陽省親後,不顧身體患病,奉命赴京城朝覲康熙[1]皇帝,時逢吳三桂起兵叛亂,攻陷成都,蜀中妻子兒女陷入叛軍之手。京中宋琬聞訊後,驚恐憂鬱,以致氣塞胸臆,病逝於京都館舍,時年59歲。

作品


《安雅堂集》、《劉雪舫饋泉酒賦謝》、《九哀歌》、《壬寅除夕作》、《獄中八詠》、《土炕成》、《苦井水》、《煮枕行》、

《苦雨嘆》、《鬻帖》、《鬻畫》、《鬻硯》、《鬻觚》、《鬻爐》、《鬻字》、《鬻磁杯》、《鬻畫屏》、《鬻裘》、《鬻帽》、

《春夜吟》、《雨中讀書》、《雙燕歌》、《縛鼠詞》、《獄中之羊賦》、《感懷五首》、《蝶戀花·旅月懷人》、《踏莎行·雁》

《渡黃河》、《春日田家》、《舟中讀書》、《初秋即事》、《江上阻風》、《踏莎行·雁》、《鵲橋仙·井蛙》、《夢江南·湖上春早》。

《舟中見獵犬有感》、《同歐陽令飲鳳凰山下》、《獄中對月》、《悲落葉》、《憶秦娥·秋感》、《西江月·索林鐵崖侍史絮鐵不見作此嘲之》、《張舉之再直西省傷余在系之久賦詩志感》、。

人物評價

詩人之雄——錢謙益

年雖尚少,而詩文名實聞見四方——王熙《宋琬墓誌》;

康熙以來詩人,無出南施北宋之石,宣城施閏章愚山,萊陽宋琬荔裳是也。——王士禎《池北偶談》;

詩頗類陸放翁,五古歌行,時闖杜、韓之奧。——王士禎;

宋以雄健磊落勝。——沈德潛《清詩別裁》;

才氣充沛,似過於施。——鄧之誠《清詩記事初編》;

施如良玉之溫潤而栗,宋如豐城寶劍,時露光氣。——楊際昌《國朝詩話》;

安雅堂中句,由來北宋傳。杜、韓堪並駕,庾、鮑可齊肩。祖德真良治,孫謀有象賢,遺詩同韋、孟、奕世又重編。——尹繼善《讀安雅堂拾遺集有作》;

其思深,共識宏,其慮遠,其情長,其氣清以厚,其調雋以永,其格嚴以老,其言確而質。——金之俊《安雅堂集》序;

文則追蹤兩漢,賦則媲美三都,詩兼庾鮑李杜之長,詞檀秦柳蘇黃之勝,四海之內,五十多年來無不知荔裳先生之為人者。——張重啟《未刻安雅堂集序》;

雲水去又去青山猶在嬌雨成詞到處皆芳草,日月來復來故里情深軟風入詩滿目盡梨花。——現代著名詩人嚴陣;

宋琬長於歌行,讀其長歌,真有長歌當哭之感。讀其監獄詩,「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絕不是一種泛泛之論。——王學泰《清詞麗句細評量》;

才氣充沛似過於施,天才俊上跨越眾人。——清代詩人沈德潛;

詩風永在——冰心。

參考文獻

  1. 康熙  趣歷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