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哈罗德·麦克米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哈罗德·麦克米伦 阁下
The Rt Hon. Harold Macmillan
File:Harold Macmillan number 10 official.jpg
联合王国首相
任期
1957年1月10日-1963年10月19日
君主 伊丽莎白二世
前任 安东尼·艾登
继任 亚历克·道格拉斯-休姆
财政大臣
任期
1955年12月20日-1957年1月13日
总理 安东尼·艾登
前任 拉博·巴特勒
继任 彼得·霍尼戈夫
外交大臣
任期
1955年4月7日-1955年12月20日
总理 安东尼·艾登
前任 安东尼·艾登
继任 塞尔文·劳埃
国防大臣
任期
1954年10月19日-1955年4月7日
总理 温斯顿·丘吉尔
前任 哈罗德·亚历山大
继任 塞尔文·劳埃
房屋和地方政府大臣(Minister of Housing and Local Government)
任期
1951年10月30日-1954年10月19日
总理 温斯顿·丘吉尔
前任 休·道尔吞(Hugh Dalton)
继任 邓肯·桑迪斯 (Duncan Sandys)
空军大臣 (Secretary of State for Air)
任期
1945年5月25日-1945年7月26日
总理 温斯顿·丘吉尔
前任 阿齐伯德·辛克莱 (Archibald Sinclair)
继任 威廉·温德伍德·拜恩 (William Wedgwood Benn)
北非事务大臣(Minister Resident in Northwest Africa)
任期
1942年2月4日-1945年12月30日
总理 温斯顿·丘吉尔
前任 新职务
继任 哈罗德·布福尔(Harold Balfour)
殖民地政务次官(Under-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
任期
1942年12月30日-1945年7月26日
总理 温斯顿·丘吉尔
前任 乔治·豪尔(George Hall)
继任 爱德华·卡文迪许(Edward Cavendish)
物资补给大臣(Parliamentary Secretary to the Ministry of Supply)
任期
1940年5月15日-1942年2月4日
总理 温斯顿·丘吉尔
前任 约翰·立威廉(John Llewellin)
继任 文德汉姆·普特(Wyndhym Portal)
英国保守党领袖
任期
1957年4月7日-1963年12月20日
前任 安东尼·艾登
继任 亚历克·道格拉斯-休姆
个人资料
出生 Maurice Harold Macmillan
莫里斯·哈罗德·麦美伦

(1894-02-10)1894年2月10日
22x20px 英国伦敦布里克斯顿
逝世 1986年12月29日(1986-12-29)(92岁)
22x20px 英国萨塞克斯郡塞尔活门
政党 英国保守党
配偶 桃乐丝·卡文迪许Lady Dorothy Macmillan1920年结婚;1966年逝世)

第一代斯多克东伯爵 莫里斯·哈罗德·麦美伦 OM PC英语:Maurice Harold Macmillan, 1st Earl of Stockton;1894年2月10日-1986年12月29日),英国政治家保守党成员,曾于1957年至1963年出任英国首相

麦美伦的绰号是“SuperMac”,而他在晋升为贵族以前,一直也没有使用莫里斯来称呼自己,所以公众一般叫他作哈罗德·麦美伦

生平

早年生涯

麦美伦于1894年生于布里克斯顿,父母分别是莫里斯·克劳福德·麦美伦(Maurice Crawford Macmillan,1853年—1936年)和海伦·亚提·塔雷顿·贝丽士(Helen Artie Tarleton Belles,1856年—1937年)。他的祖父丹尼尔·麦美伦(Daniel Macmillan,1813年—1857年)是一位苏格兰佃农,在后来创办了麦美伦出版社。麦美伦早年入读伊顿公学,及后升读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但他在大学只读了两年,便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从军。在大战期间,麦美伦在御林军团中服役,军阶至上尉,并曾三度在战事中受伤。在索姆河战役中,麦美伦曾被子弹射中盘骨,结果他花了一整天躲在散兵坑,看古希腊作家埃斯库罗斯的原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他丧失了不少好友,因此他在战后拒绝返回牛津就学,并慨噗大学已经面目全非。

在1923年铁路国有化以前,他在大西部铁路中出任主管一职。

婚姻

麦美伦在1920年迎娶加拿大总督(第九代德文郡公爵)维克多·卡文迪许的女儿、桃乐丝·卡文迪许Lady Dorothy Macmillan女爵,而后者则于1966年逝世,享年65岁。桃乐丝一直被指与保守党政治家罗伯特·布思比Robert Boothby, Baron Boothby有婚外情。此外更有传闻指出,麦美伦的幼女莎拉,事实上为布思比的私生女

麦美伦夫妇育有一子三女:

  • 莫里斯·麦美伦,欧文登的麦美伦子爵 (Maurice Macmillan, Viscount Macmillan of Ovenden,1921年—1984年)
  • 卡罗琳·费伯女爵(Lady Caroline Faber,1923年—2016年)
  • 凯瑟琳·艾默里女爵(Lady Catherine Amery,1926年—1991年)
  • 莎拉·麦美伦 (Sarah Macmillan,1930年—1970年)

政治生涯

在1924年,麦美伦成功在蒂斯河畔斯多克东(Stockton-on-Tees)选区胜出,成为下议院议员,他虽然在1929年的选举中落选,但又随即在1931年的选举中重夺议席。由于受到妻子与布思比有婚外情所打击,麦美伦在1930年代主要都待在下院后座,除了反对绥靖政策,又对斯坦利·鲍德温内维尔·张伯伦作猛烈抨击,加上他乏味和书呆子气的性格,更使他遭到了孤立。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麦美伦终于得到政府的任用,先后在联合政府的补给部和殖民地部供职。随后在1942年获调任到北非,作盟军在地中海地区的英方代表。任职代表的期间,麦美伦得以和德怀特·艾森豪合作,两者后来更建立友谊,这在日后对麦美伦十分重要。此外,在麦美伦的参与下,希腊在1944年尾得以成立一个亲英的政府,而他更富争议性地将亲德的哥萨克人送交苏联,这批人后来遭到屠杀。

战后,麦美伦返回英国,并在邱吉尔的临时政府中短暂出任空军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Air)一职。由于工党在1945年大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临时政府垮台,而麦美伦亦再次失去了下院议席。但他不久就在1945年11月的补选中在布罗姆利选区中胜出。

随著保守党在1951年大选胜出,重掌内阁,麦美伦亦在同年10月获邱吉尔委任为房屋部长(Minister of Housing),他在任内的会议中承诺每年兴建300,000所房屋,而他真的做到了。在1954年10月,麦美伦获改任为国防大臣。从那时开始,麦美伦彻底改变了他的形象,他舍弃了那些镶上金属边的眼镜,而在公众场合也不再戴眼镜示人;他以往会用发油,把发型整理成战时的款式,现在的发型却光泽而浓密,样貌活像一个严肃的警卫,好使自己的形象更为成熟,配合自己的身份。

邱吉尔下野后,麦美伦先自1955年4月至12月,在安东尼·艾登的政府中出任外务大臣,后在1955年至1957年间出任财政大臣。在财政大臣任内,他开始发挥其政坛上的影响力,随了坚持艾登“实际上”的副首相(当时宪制上还未确立副首相一职)拉博·巴特勒的地位不可以高于他外,又要胁一定要削减面包和牛奶津贴,否则就会辞职。在后来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麦美伦可谓是“第一个策划,第一个脱身”(First In, First Out,语出哈罗德·威尔逊),因为他是第一个强烈鼓吹作入侵决定的人,但当英国后来陷入了财政困境后,他的态度却作出了180度的转变。正因为苏伊士运河危机,艾登被迫在1957年1月辞职,出乎意料的是,艾登没有找巴特勒接任,而是由麦美伦接任首相和保守党党魁。

首相

独立核威慑政策

随著英国以蓝光飞弹(Blue Streak)和蓝钢飞弹(Blue Steel)作独立核威慑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单方面宣布中止天空闪电导弹(Skybolt missile)系统,麦美伦成功在1962年12月与美国达成《拿骚协定》(Nassau Agreement),在协定中,美方承诺向英国提供北极星飞弹。而早在签订此协定以前,麦美伦已同意在英美双方共同监管的情况下,在英国本土部署60支雷神式火箭(Thor missile)。另外,在1957年时,美国国会亦已通过了《麦克马洪法案》,容许英国提取更多有关核武科技的资料。麦美伦与美国的合作,后来在彼得·库克(Peter Cook)的舞台喜剧作品,《边缘之外》(Beyond the Fringe)加以讽刺。

早于1960年,麦美伦已拉拢美、苏两国在巴黎的峰会达成有关限制核试的协定,但碍于U-2击坠事件的发生而告吹。1961年2月22日,英国外相亚历克·道格拉斯-休姆发给麦美伦密函,写道:“如果中国发动攻击,非核的途径并不能保卫香港,这对美国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用核弹攻击中国是放弃殖民地以外的唯一选择。”[1]到了1962年,在麦美伦再次大力的推动下,英国、美国和苏联三方终于成功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欧洲经济共同体

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的请求在1963年1月29日被戴高乐所否决。戴高乐否决加入申请的原因,是因为他担心欧共体从此会沦为一个“依赖美国的庞大大西洋团体”,另外,他亦因为英美两国在核武上的合作而感到愤怒。英国要迟至戴高乐在1970年逝世后,才有机会加入欧共体。

经济政策

麦美伦任财政大臣时已专注货币事务,而上任首相后,经济亦成为了他的主要专注范畴。然而,英国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促使本土在1961年出现了不合理的冻薪情况。冻薪的问题更使政府的支持率下降,并引致保守党在随后的补选中失去不少议席。麦美伦后来在1962年7月对内阁进行大规模改组,但改组行动不单没有使麦美伦政府的支持度上升,而且还被外界认定政府内部正陷于恐慌状态。

麦美伦对经济采取一国保守主义,希望能够达成高就业率的目标。可是他主要的财政部官员却是货币主义者,他们对麦美伦所采取的措施并不赞同,认为政府要支持英镑,就要严密地控制币值,最终失业率将无可避免地上升。他们的建议在1958年1月遭到了拒绝,结果,三名财政部的官员,即财政大臣彼得·霍尼戈夫财政部经济秘书尼格尔·伯奇(Nigel Birch)和财政部财务秘书埃诺奇·鲍威尔均宣布辞职。麦美伦对此事一笔擦去,表示事件只属“一件局部的小问题”。

麦美伦任内支持成立国家收入委员会(National Incomes Commission),希望以委员会控制收入,以达至“有增长,无通涨”的政策目标。除此之外,他又推行过一连串不显眼的措施,对经济进行管制。

外交政策

麦美伦对外交政策亦有强而有力的控制。他上任首相后,立即著手于修补英美两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后的疏离关系。他在战时的朋友德怀特·艾森豪成为了关键。在1957年3月,他们两人在百慕达举行了一次有建设性的会谈,并重新确立了英美两国的友好关系,而艾森豪卸任总统后,继任的约翰·甘迺迪,也同样与麦美伦建立起热忱真摰的友谊。麦美伦也知道向欧洲大陆示好的重要性,所以他请求推迟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并探讨发展欧洲自由贸易区(Europ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EFTA)的可能。

大英帝国的馀晖在其任内不断褪色,而他更见证了非洲殖民地独立的前奏。在1957年,英属的黄金海岸马来亚率先获得独立。而他在196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风云变换》的演讲,更进一步推动了独立运动。继黄金海岸独立成加纳后,尼日利亚肯亚分别在1960年和1963年得以独立。然而,在中东事务上,麦美伦认为英国仍有介入的必要,所以分别在1958年和1960年对伊拉克阿曼的管治作出干预。

1959年大选

在麦美伦的带领下,保守党成功在1959年大选中取得胜利,而在下院的多数优势更从67席增加至107席。正如竞选标语说到:“保守党下的生活好得多了”(Life's Better Under the Conservatives),保守党的成功无疑是经济改善的成果。麦美伦自己也评论到:“无疑,容我直截地说,绝大部份国民都从未有过这么好的生活[2]”这句说话后来常常被演绎为:“你从未有过这么好的生活。”(You've never had it so good)不过,不少批评者却认为,麦美伦任内实际的经济增长根本十分少,而且增长更受到了军费开支增加所限制。

辞职

由1963年春天持续至夏天的“普罗富莫事件”对麦美伦政府的威信构成了永久性的打击,而事件更使到他的病情恶化(那时他被误诊出患有前列腺癌,而此症在当时是不可动手术的)。因此,他在1963年10月18日辞去了首相一职,而首相一职在富争议性的情况下,由时任外相的亚历克·道格拉斯-休姆接任。当时曾有指控指,麦美伦透过在党内的重要人物间穿针引线,以确保巴特勒不会被选定为首相的继任人。

麦美伦在1964年9月淡出政坛,并拒绝接受封为贵族,但他后在1976年愿意接受英女皇颁赠的功绩勋章。退出政坛以后,他接掌了家族生意,成为了麦美伦出版社的总裁。

晚年

File:Harold-Macmillan-arms.PNG
麦美伦的盾徽。

在卸任后的二十年间,麦美伦间中有对政局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当戴卓尔夫人担任保守党党魁以后,麦美伦任内的施政再次受到党内的货币主义者抨击时,麦美伦亦有加以反驳。外界常以为麦美伦曾说过戴卓尔夫人大力推动私有化,是“贱卖家中的银器”,但他的说话其实是被误解了。事实上,这句话是他在1985年11月8日,托利党改革派(Tory Reform Group)在卡尔顿会(Carlton Club)举行的晚宴上所说的。他的说话内容,大意上是说不论个人,还是国家而言,在遇上经济困难时出售资产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他又道:“首先乔治时代的银器卖走了,接著是客厅里的精美家具,最后连加纳莱托的名画也要卖掉。”当指出国内赚钱的钢材业与铁路,和英国电讯也相继私有化时,他说:“它们就像仅馀两幅的伦勃朗名画。”[3] 麦美伦的言论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他也不得不在数天后,亲身在上议院澄清自己的言论:

在1984年,麦美伦终于接受了贵族爵位,获封为斯多克东伯爵欧文登的麦美伦子爵。其贵族爵位属世袭贵族爵位,而迄今为止,他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被封为世袭贵族的非皇室成员。麦美伦在世的最后一个月时,他这样回顾道:

麦美伦于1986年卒于萨塞克斯郡塞尔活门(Chelwood Gate)的白桦果园(Birch Grove),享年92岁又322日。他曾一度是最长寿英国首相的纪录保持者,但这纪录已在2005年2月14日被卡拉汉超越。

任内记趣

  • Supermac”这个绰号最先由政治漫画家维克多·威兹(Victor Weisz)所起,原意在于讽刺麦美伦,但最后却事与愿违,反而成为了一个中性,甚至是带有褒义的绰号。麦美伦后来于1962年改组内阁时,威兹曾给他起了另一个绰号“刀子麦克”(Mac the Knife,取自流行歌曲《Mack the Knife》),但这个绰号没有被广泛流传。
  • 麦美伦素以在公众面前冷静镇定和风趣幽默著称,但他曾在妻子面对表示,自己曾在下议院的首相答问环节中(通常逢星期二举行)给吓坏。在1960年9月29日,当麦美伦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说时,苏联领导人赫鲁雪夫两次以大声叫嚣和拍打桌面,打断了他的演说。麦美伦即场回答道:“如果他有话要说,我希望有人能够把他说的话翻译过来。”
  • 有一次,工党的哈罗德·威尔逊指出,有学童穷得没有穿鞋上学,麦美伦幽默地回应:“若果威尔逊先生没有穿鞋返学,是因为他的脚太大了!”他的回答随即引来保守党议员的发笑。

头衔

  • 哈罗德·麦美伦,Esq (1894年2月10日—1924年10月29日)
  • 哈罗德·麦美伦,Esq,MP (1924年10月29日—1929年5月30日)
  • 哈罗德·麦美伦,Esq (1929年5月30日—1931年11月4日)
  • 哈罗德·麦美伦,Esq,MP (1931年11月4日—1942年)
  • 哈罗德·麦美伦阁下,MP (1942年—1945年7月26日)
  • 哈罗德·麦美伦阁下 (1945年7月26日—1945年11月)
  • 哈罗德·麦美伦阁下,MP (1945年11月—1964年9月)
  • 哈罗德·麦美伦阁下 (1964年9月—1976年4月2日)
  • 哈罗德·麦美伦阁下,OM (1976年4月2日—1984年2月24日)
  • 斯多克东伯爵阁下,OM,PC (1984年2月24日—1986年12月29日)

参考资料

  1. 明报专讯〈英倡访港美舰 召开卫港密谈〉,香港,《明报》,2006年7月1日。
  2. http://news.bbc.co.uk/onthisday/hi/dates/stories/july/20/newsid_3728000/3728225.stm Harold MacMillan, Speech in Bedford, 20 July 1957
  3. Alan Watkins, A Conservative Coup (Duckworth, 1992), p. 105.
  4. 468 H.L. Deb., cc.390-1, 14 November 1985. Quoted in Watkins, p. 106.

请参见

对外连结

官衔
前任:
阿奇博尔德·辛克莱爵士
空军大臣
1945年
继任:
斯坦斯盖特子爵
前任:
突尼斯的亚历山大伯爵
国防部长
1954年–1955年
继任:
塞尔文·劳埃
前任:
安东尼·艾登爵士
外务大臣
1955年
前任:
拉博·巴特勒
财政大臣
1955年–1957年
继任:
彼得·霍尼戈夫
前任:
安东尼·艾登爵士
英国保守党党魁
1957年–1963年
继任:
休姆伯爵
英国首相
1957年–1963年
前任:
新创设
斯多克东伯爵
1984年–1986年
继任:
亚历山大·麦美伦

Template:英国财政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