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印度共和國
Republic of India


國旗


國徽
首都    新德里
最大城市  孟買
官方語言  印地語
建國    1950年1月26日
總統    拉姆·納特·科溫德 
面積

總計    3,287,263[14] km2(第7名)
水域率    9.6 % 

人口    208,450,000(第5名)    
GDP    2016年估計

總計    8.720萬億美元(第3名)
人均    6,658美元(第125名) 

貨幣    印度盧比 (₹)(INR)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Bhārat Ganarājya英語:Republic of India),通稱印度印地語भारत英語:India),是位於南亞印度次大陸上的國家,印度面積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眾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擁有人口13.4億,僅次於中國人口的13.8億,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預計近年將交叉。是亞洲第二大也是南亞最大的國家,面積328萬平方公里(實際管轄),同時也是世界第三大(購買力平價/PPP)經濟體。

印度並非單一民族及文化的國家。印度的民族種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爐」之稱,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總人口的大約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個民族都擁有各自的語言,僅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之多,其中印地語英語被定為印度共和國的聯邦官方語言,並且法院裁定印度沒有國語。英語作為共同語言使用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於印地語,但受限於教育水準,普通民眾普遍不精通英語。另外,印度也是一個多宗教信仰的國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蘭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約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約1億7千7百萬人)。伊斯蘭教是在公元8世紀隨着阿拉伯帝國的擴張而傳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紀後,北印的大多數王朝統治者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特別是莫臥兒王朝。印度也是眾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邊國際組織的成員,包括世界貿易組織英聯邦金磚五國南亞區域合作聯盟不結盟運動等。

以耕種農業、城市手工業服務業以及其支撐產業為主的部分行業已經相對取得了進展。除了民族文化與北方地形的豐富使印度旅遊業頗受歡迎之外,由於時差,大批能說英語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業(即是外國企業把客戶諮詢,電話答錄等等服務轉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寶萊塢電影的文化輸出在英語圈乃至全球的影響力不亞於世界主流。同時印度還是很多專利過期藥物的生產地,以低價格提供可靠的醫療。近年來,印度政府還大力投資本國高等教育,以利於在科學上與國際接軌,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亞半島生態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是美國歐盟日本中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國名釋義

歷史上,中國對印度的稱呼幾經改變。西漢譯為羌獨(漢語拼音:qiang dú),東漢稱它為「天竺」。唐代玄奘則仔細探討了天竺的名稱,放棄了天竺、身毒賢豆這些名稱,而根據當地發音,稱做印度。而「天竺」、「身毒」、「印度」等譯名皆源於印度河梵文सिंधु(Sindhu),其波斯語變音為هندو‎(Hindu)、希臘語變為Ίνδό(Indu),龜茲語Indaka。今日漢語音韻學研究發現,「竺」在古代就讀作du,豆可讀"du"(ou音與u音轉變),而「天」、「身」、「賢」除聲母不同外,韻母(en和an)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如限、垠、根、恨。

印度人自稱婆羅多。印度曾有過很多國名,對同一名稱的來歷,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根據耆那教傳說,教祖里施波德沃的長子叫「波勒德」,他是一位威望很高的國王,因此他的國家便以波勒德的變音「婆羅多」命名。又據《往世書》記載,包勒沃王朝著名國王杜施因德的兒子叫「波勒德」,擅長武功,在繼任國王期間,打敗了許多雅利安人小王國。《梵書》中曾記載其武功。由于波勒德的原因,其後裔一直被認為是「婆羅多」,國祚甚長。因此這個國家便以婆羅多命名。在《往世書》中尚有另外的記載,如「在大海以北和喜馬拉雅山以南,有個國家,名叫『婆羅多·沃勒施』,其名稱的由來是由于波勒德的後裔居住的原因。」由此表明,印度居民的一個古稱也叫「帕勒迪」(意即婆羅多人)。又有些學者認為,帕勒迪是指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以前的當地土著人而言,其文明遺蹟在哈拉帕摩亨佐-達羅早有發現。不過這種說法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帕勒德人是指婆羅多國王的子孫後代。

歷史

印度存在過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古印度在印度河的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文明之一,最遲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就有古代印度人創造的文明,由於最早發現該文明遺址的地方位於現在巴基斯坦境內的哈拉帕摩亨佐-達羅,所以這個文明也被稱為印度河文明或者哈拉帕文明。古印度人建立了嚴密的社會等級制度,不過該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時候突然衰落,印度河流域文明崩解,其文化的載體語言和文字也衰亡,無人能懂。導致古印度文明衰落中斷的原因至今在考古界則莫衷一是。[1]近代基因研究顯示印度人彼此的基因差異較小,可能是在古代遭遇過大天災使人口大幅減少的緣故。另有一些專家認為主因是印度河流域的大洪水或發生乾枯。[2]

公元前1500年左右,自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族群入侵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和北部的恆河流域,在之後的數世紀中,雅利安人逐漸定居並從事農業活動。雅利安人帶來的外來語言取代了當地語言,在文化上並與當地人結合,創造了經典的吠陀文化。而這一文明相對於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文明而言晚了幾個世紀,故與之相對地,一般稱之為恆河文明。雅利安人入侵後,為了區別本地土著雅利安人種姓制度慢慢開始在印度盛行。


公元前3世紀中葉,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統一除南印度邁索爾地區以外的整個印度半島。但阿育王死後,孔雀王朝走向衰落。此後印度就進入了一個長期的列國的時代。其中貴霜帝國笈多王朝曾短暫統一過北印,各種宗教在這段時期開始興起,包括佛教印度教;這個時期也是印度科學、藝術與文化的黃金時期。

公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開始入侵印度,引進了伊斯蘭文化,不過發跡於摩羯陀的波羅王朝曾在770-850年間短暫統一過北印度。12世紀開始,來自於今阿富汗的伊斯蘭化的突厥人在1148年反叛伽色尼王朝建立的古爾王朝大規模入侵北印,攻占了印度河平原和恆河平原,並且向南推進到納爾默達河,之後衍生出了了德里蘇丹國,自13世紀的德里蘇丹國開始印度歷史有了較確切的的史料記錄。德里蘇丹國在經歷圖格魯克王朝的頂峰之後開始衰落,無力控制龐大的印度南部,加上帖木兒的入侵導致衰落,印度逐漸又進入了列國的時代。

15世紀末,渡海而來的歐洲商人逐漸開始認識到印度的重要性,並積極在此開闢殖民地。德里蘇丹國瓦解後,同樣是來自中亞的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在1526年攻滅印度德里蘇丹國的最後一個王朝,建立了莫臥兒帝國,經歷胡馬雍阿克巴賈漢吉爾沙賈汗,到奧朗則布時代達到頂峰,幾乎統一了整個印度半島。但是,莫臥兒帝國的統治同樣因宗教衝突而迅速衰落,與此同時,強大的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西方殖民者卻蜂擁踏上印度這塊大陸,並為爭奪印度而發生激烈的衝突。1757年,莫臥兒帝國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間爆發了普拉西戰役,印度因戰敗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4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統治權,只余少數地區由葡萄牙及法國統治。1857年,印度全境爆發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反抗殘暴的英國殖民者,但很快被鎮壓。不過印度也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統治轉為由英國直接統治,成立印度政府,並結束了名義上還存在的莫臥兒帝國。


聯合王國直接統治下的印度(稱英屬印度)分為13個省,其中包括緬甸。另外約有700個由印度王公統治的土邦在英國嚴密監督下存在着,這種土邦占整個印度面積的2/5(有些省里也有土邦)。總之,印度雖然是一個由聯合王國統治的龐大殖民地帝國,可是,印度其實是分為英屬印度和土邦印度兩部分,造成了奇特的國中之國的現象。1877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帝國的皇帝,1911年,印度帝國的首都也由加爾各答遷往德里。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印度軍隊在英國軍隊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隨着印度現代化的緩慢深入,一部分印度上層文化人意識到由英國統治帶來的巨大恥辱,民族主義逐漸開始流行,一些印度知識分子於1885年成立了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該黨於1920年重組,由主張獨立的莫罕達斯·甘地獲得領導權,並開展了一系列謀求印度獨立的不合作運動。然而,英國殖民者利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矛盾製造分裂,使得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的矛盾日益難以調和。之後,代表穆斯林利益的全印穆斯林聯盟(簡稱穆盟)成立,穆罕默德·阿里·真納成為該黨領袖,印度的兩大教派逐漸失去了團結的可能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實力迅速衰落,由於民族主義國家思想的興起和印度人民不合作運動的廣泛開展,遂准許印度獨立。但此時印度的穆斯林已經開始謀劃建立單獨的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英國和甘地都無力改變印度社會已經分裂的現實,只得同意獨立後的印度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度在與巴基斯坦分治後實現獨立,但仍然留在英聯邦內,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這塊亞洲次大陸最終被分成以印度教為主的「世俗」印度以及較小的伊斯蘭教國家巴基斯坦

獨立後,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執政的印度傾向於社會主義,並仿照蘇聯制定了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外交上奉行不結盟政策,獨立於蘇、美兩個超級大國的集團之外。

獨立後的印度政府先後通過歸併、改組以及對土邦王公實行贖買政策,最終消滅了印度境內分裂割據的土邦國。同時在獨立後第一年與巴基斯坦就由於克什米爾爭端而爆發軍事衝突,得到克什米爾約2/3的領土。1949年6月初,印度派兵進駐錫金,並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1949年8月,印度和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係接受印度的「指導」。1950年12月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派駐錫金的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職權,並派政治專員對錫金的國防、外交和經濟進行全面的控制。後在1975年錫金被印度正式吞併。1959年印度接納達賴喇嘛丹增嘉措,中印兩國開始交惡。1961年與葡萄牙爆發戰爭得到果阿。1962年由於印軍開始進入中印邊界主權爭議地區建立軍事哨所,爆發中印邊境戰爭,擴張態勢受挫。1965年和1971年與巴基斯坦先後兩次爆發大規模戰爭,其中1971年印巴戰爭印度大獲全勝,「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獨立,宣布成立孟加拉國。1974年印度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而1998年的核試驗促使巴基斯坦也在同年進行了自己的核試驗。

此後印度政治經濟緩慢發展,不過國內教派衝突頻仍,國家長期經濟干預造成經濟發展嚴重滯後,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1990年代。1991年,印度總理拉奧開始進行市場經濟改革,並取得初步成效,印度經濟慢慢步入快車道。然而受制於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瓶頸,印度的產業工人和工業發展緩慢,強大的工會和嚴格的勞工法也限制了外來投資。

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一直存在爭端,但是自2002年開始的雙邊會談和互信措施的建立正在減弱這一地區的緊張局勢。在目前印度的經濟成就引人注目,然而也面臨了多項挑戰,例如嚴重的人口過剩、環境惡化、大量的貧窮人口以及印度國內的種族以及宗教衝突。印度的經濟在過去十年已經大幅度地擴大規模。

政治

印度是一個聯邦共和國,多達7.14億選民,1000多個政黨參與國會選舉,包括7個全國性大黨(政黨聯盟)、40個地區政黨,以及980個小黨,號稱全球最大規模的民主選舉。(2009年)[3]

印度總統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徵性的。總統及副總統任期5年,由一個特設的選舉機構間接選舉產生。印度副總統在總統無法行使權力時,並不能自動接任總統。

行政權力主要控制在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即印度的內閣)。議會多數黨向總統提名總理人選,由總統任命總理。然後再由總理向總統提名其他內閣成員。

印度國會實行兩院制,包括了上院聯邦院和下院人民院。部長會議對人民院負責。

聯邦院議員任期6年,每2年改選三分之一,其中233名成員由地方選舉產生,其餘12人由總統任命。

人民院共有545席,任期5年,其中543人民選產生,其餘2人由總統任命。

印度有一部完善的規定議會民主政體憲法,這是印度民主政治的標誌。經過多次修訂,這部憲法多達395條,1000多項具體條款,號稱「世界上最長的憲法」。印度憲法中聲明印度是一個主權、民主、社會主義的共和國,保證其公民的正義,平等和自由,並努力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

印度和中國、巴基斯坦有領土爭端,印度宣稱藏南地區是印度領土,並實際控制該地區,即阿魯納恰爾邦;另外,印度宣稱中國所控制的阿克塞欽地區為其領土。現今在印度百分之五的領土都是屬於有爭議性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