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際收支平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指一國國際收支淨額即淨出口與淨資本流出的差額為零。即:國際收支淨額=淨出口-淨資本流出;或BP=NX-F。在特定的時間段內衡量一國對所有其他國家的交易支付。如果其貨幣的流入大於流出,國際收支是正值。此類交易產生於經常項目,金融賬戶或者資本項目。國際收支平衡被視作一國相關價值的另一個經濟指標,包括貿易餘額,境外投資和外方投資

簡介

當一國國際收入等於國際支出時,稱為國際收支平衡。一國國際收支的狀況主要取決於該國進出口貿易和資本流入流出狀況。一國國際收支處於不平衡狀態時,市場機制可以進行某種程度的調節,但這種調節的力度有限,特別是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政府作為宏觀經濟的管理者,在很多情況下要實施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彌補市場對國際收支平衡調節力度的不足。但是在不同的匯率制度下,其所實施的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下面分別分析在浮動匯率制度和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國際收支平衡的調節機制與政策效應。一、浮動匯率制度下的國際收支平衡的調節機制與政策效應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由於匯率是隨着市場變化自動調節的,因此,無論國際收支是處在順差還是逆差狀態,市場機制都會自動對國際收支進行調節。這種調節機制可從下面的分析中看出。

評價

一國採用積極財政政策,一般是在國際收支處於順差時,而且這種順差主要是由淨出口增加而引起的。政府增加支出,需求擴大,IS曲線右移,收入水平增加,價格上升,出口下降;在貨幣供給量不變時, 國內利率上升,BP曲線向上方移動;價格上升和收入持續增加會導致進口持續增加,進而使外貿出現逆差:與此同時,在國際資本高度流動的條件下,利率上升會導致國外資本大量流入,在此期間外資流入額往往大於進口增加額,國際收支仍出現順差。順差不斷增加,會使本幣供不應求,本幣出現升值壓力。由於匯率是自由浮動的,本幣匯率上升,出口競爭力減弱,Is曲線向左移。這表明在浮動匯率條件下,財政政策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此外,在開放條件下,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的乘數放大效應會比在封閉經濟條件下小一些,這是由於在開放經濟中乘數效應中的一些環節會通過貿易或投資轉移到國外去。例如,政府投資幾十億元建一座發電站,但部分設備、材料、技術從國外進口,那就會增加國外的總需求,使得政府增加的開支對本國經濟的刺激作用減弱。如果一國處於經濟過熱階段,政府採取緊縮的財政政策,其收效也不大,只是作用過程與上面所述過程相反。[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