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冷戰(英語: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及其盟國(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及其衛星國(東歐集團)之間長達半世紀的政治對抗。一般認為,冷戰始於1947年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1],結束於1991年蘇聯解體。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及軸心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員國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華約成員國則為社會主義陣營,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概述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2]、朝鮮戰爭(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越南戰爭(1955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雙方也通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布署、對第三國的支持、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羅納德·里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會主義陣營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會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爾巴喬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持,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周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12月25日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視頻
冷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解密:二戰後出現的杜魯門主義一詞出自哪裡? ,趣歷史,2016-05-12
- ↑ 1948年6月25日 蘇聯對柏林實行封鎖 ,新東方高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