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雲(1905~1995)江蘇青浦(今屬上海)人,陳雲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共產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共產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
陳雲有一句名言:「不解決實際問題談為人民服務,則是空話一句。」他強調,我們共產黨必須天天關心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不管是領導經濟工作還是做其他工作,切實為人民謀利益都是他遵循的一貫原則。
生平簡介
陳雲1905年6月13日生於貧苦農民家庭。2歲喪父、4歲喪母,由裁縫出身的舅父撫養。1919年高小畢業後,因家貧無法升學,到上海商務印書館當學徒,後當店員。1925年參加五卅運動。同年8月任商務印書館發行所罷工委員會(後為職工會)委員長,參加領導商務印書館大罷工,並取得勝利。隨即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作為勞工組織者從事共產黨的活動。歷任中共青浦縣委書記、淞浦特委組織部部長,中共江蘇省委滬寧巡視員、江蘇省委常委兼農委書記,中共上海閘北、法南區委書記和江蘇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書記等職。
1930年和1931年先後在中共六屆三中、四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中央委員。1931年5月擔任保衛中共中央機關安全的中央特科書記;9月任臨時中央領導成員。1932年擔任臨時中央常委、全國總工會黨團書記。1933年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並任白區工作部部長。隨後參加長征,在擔負全軍後衛任務的紅五軍團任中央代表,後任軍委縱隊政委。1935年1月在貴州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後撰寫了《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提綱》。同年6月奉命從四川省天全縣靈關殿秘密離開長征隊伍,經成都、重慶,隻身到達上海,從事恢復共產黨的秘密工作,隨後又由上海抵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報告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的情況,撰寫了最早宣傳紅軍長征的《隨軍西行見聞錄》,並參加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1937年4月回到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任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5月赴新疆、甘肅交界的星星峽地區,援助接應紅軍西路軍餘部400多人進入迪化。11月回到延安後,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對黨的建設和黨的幹部工作有重要建樹。在延安整風期間,他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總結中國革命經驗教訓,提出領導者指導工作應該採取「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科學態度,並把它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1944年3月任西北財經辦事處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主持中共中央所在的陝甘寧邊區的財政經濟工作,有效地執行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1945年6月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繼續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8月任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
抗日戰爭勝利後,參加領導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東北解放戰爭。轉戰北滿和南滿,歷任中共中央北滿分局書記兼北滿軍區政委、中共中央東北局副書記兼東北民主聯軍副政委、中共中央南滿分局書記兼遼東軍區政委、東北軍區副政委、東北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瀋陽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等職,為東北全境的解放和東北經濟的恢復做出了突出貢獻。1948年8月在哈爾濱舉行的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上作了《當前中國職工運動的總任務》的報告,10月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主持全國的財政經濟工作。1950年10月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在統一全國財政經濟,穩定金融物價,結束國民黨政權留下的長達10多年的惡性通貨膨脹,調整工商業,恢復國民經濟,保障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對糧食、棉花等主要農產品實行統購統銷等重大決策和活動中,在有步驟地開展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特別是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在制定和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奠定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的開創性工作中,他從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一系列謹慎而又現實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做出了被公認為卓越的貢獻。他堅決反對高崗、饒漱石在1953年進行的陰謀分裂黨的活動。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先後兼任過商業部部長、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主任。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作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的新問題》的發言。根據當時中國社會經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突破蘇聯經濟模式的新的經濟體制構想,即: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工商業的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是補充;在生產領域,計劃生產是工農業生產的主體,按照市場變化而進行的自由生產是補充;在流通領域,國家掌握的市場是主體,自由市場是補充。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1957年1月擔任中共中央經濟工作5人小組組長。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他一貫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反對不顧現實條件的急於求成的錯誤傾向;主張建設規模一定要和國力相適應,要在安排好人民生活的基礎上擴大建設規模;主張國民經濟計劃必須堅持綜合平衡,實行按比例地發展。50年代末60年代初,當國民經濟遭到嚴重困難時,他受毛澤東委託調整關係經濟全局的過高的鋼鐵生產指標,並同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一道,果斷地採取了動員城鎮2000萬人下鄉、通過幾種高價商品回籠貨幣等一系列正確的措施,恢復了國民經濟。為了解決農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困難,他到上海青浦等地調查,建議對農村實行包產到戶政策,代表了中國農業改革的先驅思想。他的這一主張和其他切合實際的經濟主張,曾被人認為「右傾」,而受到毛澤東的冷遇。「文化大革命」中,他在共產黨內只保留了中央委員的名義,被下放到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個化工石油機械廠「蹲點」。1972年4月回到北京,按照周恩來的意見,參加國務院業務組工作,研究國際經濟形勢和發展對外貿易問題。他提出要很好地研究當代資本主義,以便在世界市場中占有中國應有的地位。1975年被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76年參加粉碎「四人幫」的決策過程,曾對葉劍英講:這場鬥爭不可避免。
粉碎「四人幫」以後,在1977年3月中央工作會議上,他提出應該讓鄧小平重新參加中央的領導工作。在1978年中央工作會議上,他又率先提出平反冤假錯案。在接着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他重新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並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作為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黨和國家的主要決策人之一,與中央領導集體的其他同志一道,為帶領全党進行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為制定和執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正確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許多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成功地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大力支持鄧小平提出的實事求是地確立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主張。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義的思想和重大決策。例如,對比例嚴重失調的國民經濟實行全面調整;社會主義時期必須有兩種經濟,即計劃經濟和市場調節;改革的步子要穩,要「摸着石頭過河」,從試點着手,隨時總結經驗;強調無農不穩,無糧則亂;指出經濟形勢的不穩定可以引起政冶形勢的不穩定,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大量提拔培養德才兼備的中青年幹部是當務之急,等等。他還為按照「一國兩制」構想,實現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實現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傾注了大量心血。
中共十三大以後,他退出中央領導工作,擔任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向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順利過渡、保證黨和國家穩定的重大決策中,他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共十四大以後,他過着離休生活。1995年4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陳雲文選》(3卷)。[1]
實事求是的楷模
1958年,陳雲因1956年反對冒進在廣西南寧和成都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兩次受到毛澤東的嚴厲批評。
在「大躍進」搞得如火如荼之際,鋼、煤、糧、棉四大指標層層加碼。當時決定1959年鋼產量指標為2000萬噸,為留有餘地對外公布1800萬噸。陳雲認為不切實際,向中央有關領導建議不要對外公布指標,但沒有受到重視。
到1959年春,工業生產形勢表明,2000萬噸或1800萬噸鋼的生產指標已不可能實現。而且各地反映,許多春耕農用物資,人民生活用品和部分工業生產因原材料、燃料供應不足,運輸力被擠占而紛紛告急。
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領導同志向中央報告了陳雲曾提過的意見,在不久後召開的上海會議上,毛澤東稱讚陳雲,真理有時在少數人手裡,甚至在一個人手中。
當時全中國面臨進退兩難的狀況,如不改變生產指標,會使國民經濟蒙受更大的損失;如改變則擔心在國內外產生不良政治影響。鑑於國民經濟全面緊張的被動局面,毛澤東委託陳雲落實鋼鐵生產指標。
陳雲領導中央財政經濟領導小組經過認真調查、反覆研究、慎重考慮,在1959年5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生產鋼1300萬噸,鋼材900萬噸的意見,中共中央據此調整了國民經濟計劃。經過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動員和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1959年實際生產鋼1387萬噸,鋼材897萬噸。
在當時極為複雜和困難的情況下,陳雲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妥善處理了這個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對當時及以後若干年穩定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發展生產起了重大作用。
十五字箴言: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覆
陳雲從他幾十年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十五字箴言: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覆。這十五個字體現了陳雲同志的哲學思想,前九個字是唯物論,後六個字是辯證法。
不唯上,並不是上面的話不要聽。不唯書,也不是說文件、書都不要讀。只唯實,就是只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研究處理問題,這才是最靠得住的。交換,就是要經常注意同別人交換意見,尤其是多傾聽反面的意見,克服片面性。比較,就是做結論要經過上下左右的比較,要設想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經過反覆比較,作出最佳選擇,防止匆忙下結論。反覆,是因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決定問題要留一個反覆考慮的時間,聽聽不同意見。如果沒有不同的意見,也要假設一個對立面。吸收正確的,駁倒錯誤的,使自己的意見更加完整,避免草率做決定。
這十五個字,陳雲說了一輩子,也做了一輩子。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黨中央派遣彭真、陳雲、伍修權、葉季壯等六人首批到達東北。在嶄新而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在這片遼闊又陌生的土地上,黨的工作應該採取什麼方針和步驟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陳雲運用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覆的思維方法,經過兩個多月調查研究主持起草了《對滿洲工作的幾點意見》,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充分肯定。[2]
偉大經濟奇蹟的創造者,領導者
1950年10月,任弼時逝世後,陳雲進入我國的最高決策層(當時的五大書記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經常在毛主席故居院中的大松樹下議政決策。
那個時期,中國經濟極為艱難。由於八年抗戰(1937—1945),三年內戰(1946—1949),經濟秩序混亂不堪,通貨膨脹嚴重之至,真可謂「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但在僅僅三年之間(1950—1952),經濟秩序就步入正常軌道,為實行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奠定了基礎。不但制止了通貨膨脹,而且城市裡基本上無人失業;農民絕大部分吃飽了飯,穿上了新衣,蓋上了新被。這一成就使世界各國刮目相看。
那幾年的經濟逐步走上正軌,是在「邊抗,邊穩,邊建」的「三邊」情況(抗美援朝戰爭,穩定物價,恢復和建設經濟基礎)下取得的。在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里,在連年戰爭、經濟混亂的形勢下,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爭取到經濟穩定,天下大治的局面,不能不說是二十世紀的經濟最大奇蹟。試想,除了中國,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有過這種經歷呢?沒有!
這項奇蹟的出現,應首先歸功於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同時,也應歸功於當時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兼任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的陳雲同志的傑出貢獻,因為許許多多經濟方針、政策、措施等等,多出自他的手筆。
論及經濟管理能力,諾貝爾經濟學獎金,應該頒給陳雲同志。其實那些獲獎者同陳雲同志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因為他們都沒有在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里做過實際工作,他們的理論,總是失之偏頗。例如,薩繆爾森和弗里德曼等人強調自由市場,斯蒂格里茨則強調政府調控。
而陳雲同志,早在50年代初就提出了「大計劃,小自由」的經濟工作指導思想,既注意自由市場,又注意政府調控。這比那些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理論要全面得多,正確得多[3]。
家庭成員及現狀
陳雲與夫人于若木共有5名子女
長子陳元
1945年1月生,197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業經濟專業。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歷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區委書記,北京市委常委、商貿局局長兼市體制改革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黨組副書記、副行長等職;國家開發銀行黨委書記、行長,系中共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受聘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並出任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理事、國際清算銀行穩定金融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荷蘭國際集團顧問委員會成員等。2008年12月——兼任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2013年3月,當選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陳雲大女兒
陳偉力, 1942年出生,已故中共元老陳雲同志的長女,中國科技大學本科學歷。現任浙江省愛心事業基金會理事長、法定代表人,歷任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
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並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從事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 1989年至2003年11 月任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總經理; ?2003 年底退休; ?2005年12月起任浙江省愛心事業基金會理事長、法定代表人; ?2008 年8 月參加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辦的2008 年第八期獨立董事培訓考試,並取得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培訓任職資格。
陳雲二女兒
陳偉華,陳雲的二女兒。1947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1966年於北京師大女附中高中畢業,1968年被分配到北京懷柔縣辛營公社,先後在三渡河中學、辛營中學任教師。1978年3月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大學畢業後,曾在國家人事部工作,後到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任歷史教師,曾任北京市第九屆、第十屆政協委員。
陳雲三女兒
陳偉蘭,1949年4月生,上海青浦人,漢族,中共黨員,大學學歷。2008年3月任11屆全國人大常委、華僑委員會委員。2009年6月,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免去陳偉蘭的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職務。
陳雲幼子
陳方,中國中山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妻宋珍珍是宋任窮的三女[4]。
陳云為何反對江青死刑?
對於江青,她曾因為自己的貪婪犯下大錯,最後隨着四人幫的終結,她也走進了監獄。期初中國共產黨對她判的是死刑,很多人都沒有異議,唯獨他堅決反對江青死刑,甚至不惜飽受爭議。
他就是中國共產黨八大元老之一的陳雲,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當選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當時文化大革命之後留下來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慎重處理,如:怎樣認識文化大革命及如何處理四人幫及林彪集團等關鍵問題,當時曾經有兩種認識:一種認為仍然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另一種認為完全是林彪、江青野心家集團的犯罪內亂,只能通過審判處理。
但是陳雲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不能殺,同『四人幫』的鬥爭終究是一次黨內鬥爭。」「黨內鬥爭不能開殺戒,否則後代不好辦。」要知道當時許多同志都是贊成判江青死刑的,他硬是頂着這個爭議堅決反對判江青死刑。當然,會有很多人會給他穿小鞋,但是他不在乎。最後中國共產黨判江青無期徒刑。
時隔多年,現如今再來看這件事,不判江青死刑的處理方案在國內外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正是陳雲在複雜形勢下善於冷靜思考,關鍵時刻敢於挺身而出,正像他所說的「我是一方面小心謹慎,一方面又很硬」,為黨和國家渡過急流險灘,走向勝利的彼岸,作出了影響後世的重要決定[5]。
視頻鏈接
1,鄧小平 華國鋒 陳雲 李先念 鄧穎超 同群眾一起歡度春節
2,陳雲逝世
3,陳雲在1949
參考文獻
- ↑ 陳雲生平,中國網,2018-11-15
- ↑ 陳雲秘書撰文:向陳雲同志學習什麼,中國網,2018-11-17
- ↑ 王桂五:陳雲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 應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國網,2018-11-17
- ↑ 中共元老陳雲5位子女現狀,新浪網,2018-11-19
- ↑ 此人為何反對江青死刑,飽受爭議,如今看來他是正確的!,百度網,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