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忽必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元世祖)
前往: 導覽搜尋
忽必烈
忽必烈..jpg
原圖鏈接 來自快資訊網
安德魯·傑克遜
出生 1215年09月23日
漠北草原
逝世 1294年2月18日(1294-02-18)(78歲)
國籍 中國元朝
別名 薛禪可汗
民族 蒙古族
職業 政治家,軍事家,總統
知名作品 建立元朝
消滅南宋大理
統一全國
首創行省制度
開鑿大運河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為呼必賚[註 1],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兒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魯禾帖尼的第二子。西元1271年建元朝,為元世祖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元世祖文武皇帝像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屬臣的擁立下,自立為大蒙古國大汗,稱大蒙古國皇帝[註 2]。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成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於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為汗期間實際統治中國北方蒙古高原地區屬於蒙古大汗的直轄領地,於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為元朝皇帝統治中國,前後在位34年,作為全中國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軍攻入南宋行都臨安宋恭帝奉上傳國玉璽和降表,元朝成為全國性政權[註 3],但南宋遺臣建立小朝廷繼續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權殘餘的最後一支抵抗力量被消滅,元朝統一全中國。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為忽必烈上尊號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為忽必烈上尊號憲天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後,獲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蒙古語ᠰᠡᠴᠡᠨ
ᠬᠠᠭᠠᠨ
鮑培轉寫CAT:可能含有拼寫錯誤的蒙文sečen qaγan西里爾字母Сэцэн хаан[1][註 4]

生平經歷

大蒙古國(蒙古帝國)時期

出生與成長

成吉思汗十年八月二十八日(1215年9月23日),忽必烈生於漠北草原。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與正妻唆魯禾帖尼所生的嫡次子(蒙哥是嫡長子,旭烈兀是嫡三子,阿里不哥是嫡四子)。忽必烈長大後,「仁明英睿,事太后至孝,尤善撫下。」[2]忽必烈年少有大志、重視漢地的治理,早在1244年,年輕的忽必烈便招攬了搜羅了各方的文人、儒生、舊臣等,形成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幕僚團[3]

受到重用

1251年7月1日(農曆辛亥年六月十一日),忽必烈長兄蒙哥忽里台選舉成為大蒙古國大汗(於1264年被忽必烈追尊為元憲宗),即位後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負責總領漠南漢地事務[4]。忽必烈在這段時間內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如劉秉忠許衡姚樞郝經張文謙竇默趙璧等等,並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儒士元好問張德輝還請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師」的稱號,忽必烈悅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學,「聖度優宏,開白炳烺,好儒術,喜衣冠,崇禮讓。」[5]

1252年六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覲見蒙哥汗,奉命率軍征雲南地區大理國,為繼續進攻南宋作跳板。1253年八月,忽必烈率軍從陝西出發,於1254年1月2日(農曆十二月十二日)攻克大理城,國王段興智投降,大理國滅,雲南地區併入大蒙古國版圖。1256年,段興智前往漠北和林皇宮覲見蒙哥,被蒙哥任命為大理總管,子孫世襲。從1254年忽必烈奉蒙哥之命滅大理國,到1382年駐守雲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兵敗自殺、大理總管段世戰敗歸降明軍,蒙古族建立的政權統治雲南地區長達128年。

1256年夏天,蒙哥以南宋扣押蒙古使者為理由,正式宣布了攻擊南宋的意向,並布置了三路大軍,親自率領西路軍,以忽必烈為中路軍統帥。忽必烈率軍抵達河南汝南,繼續向南宋進發,並派命楊惟中郝經宣撫江淮。1259年9月3日(農曆八月十五日),忽必烈統領中路軍渡過淮河,攻入南宋境內,隨後一路向南,在湖北開闢新的戰場,進攻長江中游的鄂州

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四川合州釣魚山病逝。1259年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異母弟末哥派來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蒙哥去世的消息,並請忽必烈北歸參與忽里台大會,以便爭取汗位繼承權。忽必烈則認為「吾奉命南來,豈可無功遽還?」[6]於是進攻南宋,並多次獲勝,後來,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報,阿里不哥已經派阿藍答兒開平附近調兵,脫里赤燕京附近徵集民兵,催促忽必烈早日北還[7]。1259年11月17日,儒臣郝經上《班師議》,陳述必須立即退兵的理由,堅定了忽必烈退兵北返的決心[8]

忽必烈聲稱要進攻南宋首都臨安,留大將繼續對鄂州的圍攻,增加對南宋的軍事壓力,元憲宗九年閏十一月二日(1259年12月17日),南宋丞相賈似道派使者請和,約定南宋割地求和,並且送歲幣,忽必烈於是在當日撤兵北返,元憲宗九年閏十一月二十日(1260年1月4日),忽必烈率軍抵達燕京(今北京市),解散了脫里赤徵集的民兵,「民心大悅」。忽必烈率軍在燕京近郊駐紮,度過整個冬天,並積極和諸王聯絡,準備在1260年春天召開庫力台大會,舉行登基大典。

自立為汗

庚申年三月二十四日(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部分宗王和大臣擁立下於自己的封地開平(後稱上都,今內蒙古多倫縣石別蘇木)自立為「大蒙古國皇帝」[9](即蒙古帝國大汗的漢語稱謂)[10],庚申年四月四日(1260年5月15日)[11],忽必烈發布稱帝的即位詔書《皇帝登寶位詔》[12],在詔書中,他自稱為「」,稱他的哥哥元憲宗蒙哥(1251—1259年在位)為「先皇」。

中統元年五月十九日(1260年6月29日),忽必烈發布《中統建元詔》[13],正式建年號「中統」。

庚申年(1260年)農曆四月,其弟阿里不哥哈拉和林城西按坦河被部分宗王和大臣擁立為大蒙古國大汗[14]幼弟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為此發動戰爭爭奪汗位,雙方戰爭時斷時續,一共持續了四年之久。忽必烈於庚申年三月二十四日(1260年5月5日)自立為汗,又稱漢文的「皇帝」,以招攬漢族知識分子歸心,一部分漢族知識分子果然對此表示讚許,讚美忽必烈「既以正立,一時豪傑雲從景附,全制本國,奄有中夏,挾輔遼右、白霫、樂浪、玄菟、穢貊、朝鮮,面左燕雲、常代,控引西夏、秦隴、吐蕃、雲南,則玉燭金甌,未為玷缺。藩牆不穴,根本強固,倍半於金源,五倍於契丹。」[15]

1260年忽必烈稱帝後,控制了漠南草原,以及原金朝和西夏故地,吐蕃,雲南,西域東部等地區,對阿里不哥實施經濟控制。阿里不哥控制的則是漠北草原和西域西北部地區,面對匱乏的物資最終無以為繼。1264年忽必烈最終迫使阿里不哥投降,完全控制蒙古帝國的東部、原本屬於大汗直轄領地的大部分地區。阿里不哥歸降忽必烈後,忽必烈赦免了他和跟隨的諸王,只是處死了他的眾多謀臣。[16]。阿里不哥失敗後鬱鬱寡歡,於1266年去世[17]

1264年8月21日(忽必烈中統五年七月二十八日)阿里不哥投降後,忽必烈實際管轄的政治版圖包括(古今地名對照):中原地區(位於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北地區(包括整個黑龍江流域)、朝鮮半島北部、漠南漠北蒙古草原全境(內蒙古外蒙古地區),西伯利亞南部地區、西域大部分地區(今新疆東部和南部)、吐蕃地區(包括今青海西藏四川西部等地)、以及雲南地區等地。

至元元年八月十六日(1264年9月7日),忽必烈發布《至元改元詔》[18],取《易經》「至哉坤元」之義[19],改「中統五年」為「至元元年」。

完善官制

庚申年四月初一日(1260年5月12日),忽必烈立中書省,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行使宰相職權,以王文統平章政事張文謙為中書左丞

中統四年五月六日(1263年6月13日),忽必烈立樞密院,以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管理機關,以燕王真金中書令,兼判樞密院事。

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立總制院,以總制院統領全國宗教事務並管轄吐蕃地區,以國師八思巴領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書省右丞相桑哥認為總制院職責重大,故向忽必烈奏請根據唐朝時期在宣政殿接待吐蕃使者的緣故,改名為宣政院。忽必烈同意,並任命桑哥脫因宣政院使[20][21]

至元五年七月四日(1268年8月13日),忽必烈立御史台,以御史台為最高監察機關,以右丞相塔察兒御史大夫[22],以張雄飛侍御史[23]

元朝時期

建立元朝

至元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271年12月18日),因劉秉忠之勸,忽必烈發布《建國號詔》[24],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25],建立「大元」國號,其自身亦從大蒙古國皇帝(大汗)變為大元皇帝元朝正式建立。

統一中國

元軍延續自1268年秋天以來的攻勢繼續圍困襄陽,將襄陽和樊城分隔開來,至元十年正月九日(1273年1月29日),在回回炮的助攻下,元軍將領阿里海牙攻克樊城,襄陽徹底成為孤城,元世祖降詔諭襄陽守將呂文煥[26],阿里海牙親自到城下勸降呂文煥,保證呂文煥和城中軍民的安全[27],呂文煥猶疑未決。於是阿里海牙和呂文煥折箭為誓擔保,呂文煥感泣,至元十年二月二十四日(1273年3月14日),呂文煥和兒子出城投降,歸順元朝。元軍經過接近五年時間包圍,最終取得襄陽。但是以後的進展則相當順利。

至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1274年7月20日),忽必烈向行中書省及蒙古、漢軍萬戶千戶軍士發布問罪於宋的詔書《興師征南詔》[28]

至元十一年(1274年)農曆七月,忽必烈發布《下江南檄》[29],派伯顏統率大軍討伐南宋,並告誡伯顏要學習曹彬不殺平江南。[30]伯顏後來取臨安,的確做到了忽必烈的要求。[31]

至元十三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伯顏率領大軍攻陷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宋恭帝派遣使者給元軍統帥伯顏奉上傳國玉璽和降表[32],在降表中宋恭帝忽必烈尊號大元仁明神武皇帝,元軍俘虜5歲的宋恭帝謝太皇太后,以及南宋宗室和大臣,滅南宋,元朝成為全國性政權[註 3]

至元十三年二月十一日(1276年2月27日),忽必烈發布《歸附安民詔》[33],詔諭江南一帶新附府州司縣官吏士民軍卒人等,穩定江南社會秩序,安定江南士人和百姓之心。

逃離臨安的部分大臣陸秀夫等人,先後扶持宋端宗宋帝昺,建立海上流亡政權,在東南沿海一帶繼續和元軍對抗。至元十六年二月六日(1279年3月19日),在厓山海戰中,元軍將領張弘范擊敗南宋海軍,南宋丞相陸秀夫挾8歲的小皇帝「宋帝昺」跳海而死,不少後宮和大臣亦相繼跳海自殺。《宋史》記載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南宋殘餘的最後一支抵抗力量選擇了慘烈的終結,至此,元朝統一海內,結束了中國自安史之亂以來520多年的分裂局面。

晚年及逝世

1281年3月20日,忽必烈愛妻察必皇后去世。1286年1月5日,皇太子真金去世,連續幾年的時間裡,愛妻和愛子的先後去世,使忽必烈悲痛不已。此外,忽必烈晚年飽受肥胖與痛風病痛之苦。過度飲酒也損害了他的健康。

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於大都皇宮紫檀殿去世,享年79歲,在位35年[34]。忽必烈葬於起輦谷。

忽必烈去世後,在顧命大臣伯顏等人的擁戴下,其孫鐵穆耳於1294年5月10日在上都繼承皇位,是為元成宗。1303年,元成宗與西北諸王達成和議,西北的四大汗國重新承認元朝的宗主國地位。

蒙古帝國的分裂

四大汗國的形成

因為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導致蒙古帝國表面上維持統一,實際上已經分裂,帝國西部為四大汗國實際控制,而帝國東部為忽必烈實際控制。趁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內戰,西北地區的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紛紛自立,此時尚在西亞進行西征的旭烈兀也準備自帝一方,不論忽必烈還是阿里不哥都只得到一部分宗王支持,沒有召開成吉思汗四子嫡系後裔參加的「忽里勒臺」(決定繼承人的大會),忽必烈不被廣泛承認,於是,忽必烈將大汗在西亞的直轄地(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邊境)封給旭烈兀換取旭烈兀的支持,旭烈兀建立伊兒汗國(其實旭烈兀留在西亞,忽必烈也沒辦法,但忽必烈給了旭烈兀統治的合法性)。忽必烈將大汗在中亞的直轄地(阿爾泰山以西直到阿姆河的農耕和城郭地區)封給察合台汗阿魯忽換取阿魯忽的支持。而欽察汗國早在元定宗貴由和元憲宗蒙哥統治時期已經取得實際上基本獨立的地位。

後蒙古時期的黃金家族內戰

1264年8月21日,阿里不哥向忽必烈投降。勝利之後忽必烈立即向各系兀魯思派去急使,召他們東赴蒙古草原,重新召開忽里台大會。忽必烈重開忽里台的目的,是因為考慮到中統元年三月二十四日倉促即位於開平,沒有四大兀魯思的代表參加,不符合成吉思汗的扎撒(蒙古語「軍律」、「法規」之意),故而準備依照傳統慣例,在祖先發祥地斡難---怯綠漣之域召開由各系宗王參加的忽里台,重新確立自己的大汗地位,並借這次大會扼制帝國分裂的趨勢。

欽察汗別兒哥、察合台汗阿魯忽和伊兒汗旭烈兀(忽必烈之弟)一致同意東來赴會。元世祖也向窩闊台汗海都派去了急使,但海都拒絕前來。當然,這次原定於至元四年(1267年)召開的忽里台沒能如約舉行,主要是因為各汗國之間隨後爆發戰爭,以及在此後一年多時間裡原本同意參加忽里台的阿魯忽、旭烈兀、別兒哥三位汗王先後去世(旭烈兀1265年去世,別兒哥、阿魯忽1266年去世,他們不可能參加1267年的忽里台)。但窩闊台汗海都的抗命已經明白無誤地表明了分裂意圖,忽必烈聲稱的大汗之位未獲公認,成吉思汗及窩闊台汗創立的蒙古帝國處於分崩離析的邊緣。

1269年,欽察汗國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召開塔剌思忽里台,達成了協議,共同反對拖雷家族控制的大汗直轄地(即忽必烈的實際控制區)和伊兒汗國(旭烈兀家族控制區,忽必烈的唯一支持者),並協議劃分了各自在阿姆河以北地區的勢力範圍。塔剌思大會標誌着大蒙古國的實質分裂和解體,從此察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脫離了大蒙古國,與掌控蒙古帝國東部的拖雷系家族分頭發展。察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對此後數十年中亞和西亞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窩闊台汗海都一直和忽必烈敵對,企圖確立自己為大汗之位的繼承人。終元世祖忽必烈一朝,元朝和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征戰不休,直到元成宗時期才徹底解決西北問題。[註 5]

政治成就

由大蒙古國過度到元朝

大蒙古國時期的歷任大汗,雖然經由對遼、金故地的征服,與漢文明一直有接觸,也往往對漢文化表示接納,蒙古貴族卻大多數反對建立一個漢式的政府;忽必烈對其在漢地的領地則相當重視,並且花費了時間去了解漢人的治國思想和儒家文化,最終以自己的領地開平為中心,建立起了一個漢式的行政中心[35],其後忽必烈在試圖爭取整個蒙古帝國統治權的同時,一直沒有放棄嘗試讓漢人接受他作為一個中國皇帝,並為此做了一系列漢化努力。

建立太廟

忽必烈贏取漢人接受其統治的第一個措施便是效仿漢人的典章制度,將「大蒙古國」的歷史和皇族「漢化」,其中一個顯著做法就是建立太廟,按照中原王朝的傳統為大蒙古國的歷任大汗確立廟號,追尊諡號

這些做法有效地吸引了漢族謀士和儒生參與忽必烈的新政權,《劍橋中國史——遼宋夏金元》認為,這一系列做法極大地幫助忽必烈鞏固了蒙古族政權在漢地的統治。

定都大都

蒙古帝國的首都,大汗的汗庭處於蒙古高原上的和林哈拉。忽必烈掌控蒙古帝國東部以後,逐步建立了兩都制,並最終定都大都,將政權的統治中心移到了漢地文化更加發達的地區,有利於取得漢族謀士和蒙古貴族之間的平衡。

1215年5月31日,成吉思汗率大軍攻克金中都(今北京市)。1217年,太師、國王木華黎改中都為燕京。燕京即為後來兩都制中的中都。

125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開平(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建立王府,忽必烈在此建立了著名的「金蓮川幕府」。中統四年五月九日(1263年6月16日),忽必烈下詔升開平府為上都

中統五年八月十四日(1264年9月5日),忽必烈發布《建國都詔》[39],改燕京(今北京市)為中都,定為陪都,兩都制正式形成。

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忽必烈由上都遷都到中都[40],定中都為首都,忽必烈遷都中都後,居住於中都城外的金代離宮——大寧宮內,並隨即在中都的東北部,以大寧宮所在的瓊華島為中心開始了新宮殿和都城的規劃興建工作,上都成為陪都。

至元九年二月三日(1272年3月4日),忽必烈將中都改名為大都(突厥語稱汗八里,帝都之意),元大都包括南城(金中都舊城)和北城(元大都新城),兩者的城牆「僅隔一水」。

至元十一年正月初一(1274年2月9日),宮闕告成,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在大都皇宮正殿大明殿舉行朝會,接受皇太子、諸王、百官以及高麗國王王禃所派使節的朝賀。

頒定律法

至元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1291年6月18日),忽必烈下詔頒布元朝第一部全國性的法律典籍《至元新格》。

開疆拓土與對外戰爭

忽必烈統一中國後,元朝疆域空前遼闊,遠超漢唐盛世。「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漢梗於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則起朔漠,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蓋漢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東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有難以里數限者矣。」[41]

元朝不僅在疆域面積上遠邁漢唐,而且在東北、西北、西南等邊疆地區的控制程度上也遠超漢唐盛世。「蓋嶺北遼陽甘肅四川雲南湖廣之邊,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於內地;而高麗守東藩,執臣禮惟謹,亦古所未見。」[42]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朝的疆域範圍: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庫頁島,併到達朝鮮半島中部的鐵嶺慈悲嶺一帶,北到西伯利亞南部(譚其驤版地圖認為北到北冰洋),到達貝加爾湖以北的鄂畢河葉尼塞河上游地區,西北至今新疆大部分地區,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以及緬甸北部,南到南海,東南到達東海中的澎湖列島[43]

在滅南宋前後,元政府曾要求周邊一些國家或地區(包括日本安南占城緬甸爪哇琉求國)臣服,接受與元朝的朝貢關係,但遭到拒絕,故派遣軍隊進攻攻打這些國家或地區,其中以入侵日本國最為著名,也最慘烈。

忽必烈在位時期和中亞的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多次交戰,雙方互有勝負,1289年,窩闊台汗國奪取元朝控制下的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地區,元朝只控制塔里木盆地東部的且末焉耆等地區。終忽必烈一朝,元朝始終控制新疆北部的別失八里(今烏魯木齊東北)一帶和新疆東部的吐魯番哈密等地。

對日戰爭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軍發動第一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之為「文永之役」,以三萬二千餘人,東征日本。至元十八年(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史稱「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餘萬人,到達次能志賀二島,卻碰到颱風,溺死近半。通常認為颱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是這兩次征日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亦有觀點認為,忽必烈擔心歸附軍的忠誠,故而借東征日本而一舉消除隱患。

重修京杭大運河

開鑿背景 元朝統一全國後,元大都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而經濟中心仍在江南。「元都於燕,去江南極遠,而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眾,無不仰給於江南。」[44]大都需要的糧食和其他物資,主要通過隋朝修成的南北大運河北運,這條運河在海河淮河之間的一段,是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和東南伸展的。要從江南運送物資到大都,迂迴曲折,需要水陸並用,極其不便,為了避免繞道洛陽,元朝政府決定裁彎取直,開鑿新的運河,縮短江南和大都的水路距離,

從元大都到江南產糧區,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濟州臨清之間、通州大都之間,沒有便捷的水道相通。

元朝在山東境內開鑿了濟州河會通河,把濟州和臨清連接起來,又在北京境內開鑿了壩河通惠河,把通州和大都之間連接起來。從而使得南起杭州,北至大都京杭大運河得以全線貫通。

濟州河

濟州河,元朝政府開鑿的溝通泗水(今泗河)和汶水(今汶河)的運河。至元十八年(1281年)開工,至元二十年八月二十六日(1283年9月18日)鑿成[45]

這條運河南起南起濟寧路濟州(今山東濟寧)東南之魯橋鎮,北到東平路須城縣(今山東東平)西南之安山,全長150餘里。

會通河 濟州河完工後,元朝政府又開鑿了一條溝通汶水(今汶河)和御河(今衛河)的運河,至元二十六年正月十九日(1289年2月10日)開工,至元二十六年六月初四(1289年6月22日)鑿成,至元二十六年七月初四日(1289年7月22日),忽必烈賜名「會通河[46]

這條運河南起東平路須城縣(今山東東平)西南之安山,經壽張(今山東梁山西北)西北至東昌路(今山東聊城),又西北至於臨清(今山東臨清),達於御河[47],全長250餘里。

壩河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政府開鑿壩河作為運糧河[48]

這條運河西起大都光熙門(今北京東直門北面,當年這裡是主要糧倉所在地),向東到通州城北,接溫榆河,全長40餘里。

後來因壩河水源不足,水道不暢,元朝又開鑿了通惠河。

通惠河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正月開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七月鑿成,此運河鑿成後不久,至元三十年七月二十三日(1293年8月26日),忽必烈從上都返回大都,路經積水潭,看到「舳艫敝水」,非常高興,賜名「通惠河[49][50]

這條運河由負責水利的都水監、元朝大科學家郭守敬主持。從昌平縣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轉,連通數條河流後,至西水門進入大都,南匯為積水潭,然後經大都皇城東側南流,東南出文明門(今北京崇文門北),東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全長164里。[47]

通惠河建成後,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從江南杭州來的大批漕船可直達大都城內的積水潭。積水潭成了繁華的河運碼頭,元大都成為內陸港。 另外,海運至通州的漕糧也可經通惠河直達大都。

南北交流加強 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出色地解決了「南糧北運」問題,元朝後期,「歲運米至京者五百萬石。」[51]

元朝新運河的開鑿為南北物資的流動提供了重要條件,有力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成為陸地上最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動脈,它的修通同時帶動了運河沿岸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京杭大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元朝京杭大運河比隋朝南北大運河縮短了900多公里,大大縮短了從北京到杭州的水路距離。

尊諡廟號

尊號憲天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於至元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日(1284年1月24日),由右丞相和禮霍孫率百官奉玉冊玉寶,為忽必烈奉上,諸王百官朝賀如朔旦儀,大赦天下。[52]

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於至元三十一年五月初九日(1294年6月3日)忽必烈的繼任者元成宗所上,並為其議定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汗[1],漢文寫作薛禪皇帝

《世祖皇帝諡冊文》[53],內容如下:


維至元三十一年、歲次甲午、五月庚戌朔、越九日戊午。孝孫嗣皇帝臣某,再拜稽首言:

臣聞繼志述事,非盡孝無以致其誠;表行誄功,非定諡無以稱其實。肆邦彝之具舉,維天道之協從。欽惟先皇帝膺籙受圖,體元立統,蚤從藩邸,茂著徽稱。為治之基有常,經國之略則遠。役用眾智,獨斷於衷;總攬萬機,如指諸掌。內朝廷,外侯牧,等威迭降,罔不適中;先教化,後刑名,本末相循,亦皆有序。在御迨逾於三紀,推尊合冠於百王。若夫惠及困窮,恩加降附。慎終如始,每存好仁之心;保小以仁,特示包荒之量。擴盛猷之鴻鬯,沛膏澤之醇醲。方其泰運漸亨,戢濟多難,離綱復綴,混一四方。傳檄而氛祲開。渙號而方維定。乾旋坤轉,不足以喻其機;雷厲風飛,不足以比其捷。至於嘉言博採,惟典謨訓誥是師;諸藝畢延,盡陰陽圖緯之學。考音律以創字畫,參古今以制禮儀。振耀威靈,肅陳兵衛。白旄黃鉞,時則親巡;犀甲雕弧,止於不用。其聖德弗可及已,神功蔑以尚焉。蓋文之所加者深,武之所服者大。是用升崇吉祔,揆卜剛辰。謹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寶,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

伏惟睿靈,俯垂昭鑒。思皇多祜,錫羨無疆。

世祖實錄

至元三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1294年7月19日),元成宗詔翰林國史院修《世祖實錄》,以完澤監修國史。

元貞元年六月十一日(1295年7月24日),翰林承旨董文用等向元成宗進呈《世祖實錄》[54],包括《世祖皇帝實錄》210卷,《事目》54卷,《聖訓》6卷,總計270卷。明朝初年史官修《元史》,參照實錄修成《世祖本紀》14卷,為《二十六史》中篇幅最長的本紀。《世祖實錄》今已失傳,其主幹內容保存在《世祖本紀》中。

董文用等《進實錄表》[55],內容如下:


典謨述堯舜之功,令名顯著;方冊布文武之政,義問宣昭。粵自漢、隋,及夫唐、宋,咸有信史,以貽後來。況大業豐功,震今耀古,惟深善述,首議丕揚。

洪惟世祖皇帝仁孝英明,睿謀果斷。爰從潛邸,有志斯民,植根干而佐理皇綱,聘耆德而講明治道。始平大理,再駕長江,過化存神,有徵無戰。迨其龍飛灤水,鼎定大都,革弊政以維新,擴同仁而一視。規模宏遠,朝野清明。內則肇建宗祧,創設台省,修舉政令,登崇俊良;外則整治師徒,申嚴邊將,布揚威德,柔服蠻荒。加以聖無不通,明靡不燭,守之以勤儉樸素,養之以慈惠雍和。收攬權綱,綜核名實,賞罰公而不濫,號令出以惟行。萬匯連茹,群雄入彀,削平下土,統正中邦。慕義向風,聲教實朔南之暨;梯山航海,職貢無遐邇之殊。方且開學校而勸農桑,考制度而興禮樂。國號體乾坤之統,書畫煥奎壁之文。罄所有而酬戰功,不待計而救民乏。聽言擇善,明德緩刑。欽福錫民,遇災知懼。得《洪範》惟皇之理,過周宣修政之勤。以致時和歲豐,民安吏職。蓋帝德克周於廣運,故至公均被以無方。可謂文致太平,武定亂略,繼一祖四宗之志,兼三皇五帝之功。開天立極者三十五年,立經陳紀者二萬餘事。以謙讓弗遑於備紀,故纂修未至於成書。

欽遇皇帝陛下寅紹詒謀,厲精圖治,亟鑒觀於成憲,思遹駿於先聲,深詔下臣,俾為《實錄》。宅心宗祏,凝孝羹牆,開館局而增置官僚,敕群司而大紬圖籍。編摩既富,搜訪加詳,採摭於時政之編,參取於起居之注。張皇初稿,增未見於罕聞;承奉綸音,俾蠲繁而就簡。俯殫管見,仰體宸衷,盡略虛文,一存實事。其饗會征伐,文物典章,粲焉列三代之英,蔚爾開萬世之業。與夫才德孝廉之士,忠良奸佞之臣,版圖生齒之繁,財賦畜牧之盛,謹依條據,粗致無遺。今具所修成《世祖皇帝實錄》二百一十卷,《事目》五十四卷,《聖訓》六卷,凡二百七十卷,謹繕寫為二百七十帙,用黃綾夾復封全,隨表上進。臣等忝備台司,幸膺盛典。顧惟載筆,才何有於三長;勉進蕪辭,慮庶幾於一得。冒瀆聖聽,不勝驚惶。

家庭

父母

父母

兄弟姐妹

兄弟[56]

姐妹

妻妾

妻妾[57]

兒子女兒

兒子

女兒

  • 趙國大長公主 月烈 下嫁趙武襄王愛不花
  • 昌國公主 吾魯真 下嫁孛花
  • 昌國大長公主 茶倫 下嫁帖監干
  • 魯國長公主 完澤 下嫁斡羅真 Template:PUA
  • 魯國大長公主 囊家真 下嫁鐵木兒蠻子
  • 齊國大長公主 忽都魯堅迷失 下嫁高麗忠烈王王昛
  • 公主,名字史書無記載,亦可能是宗室女,下嫁宋恭帝趙㬎(1276年降元後被封為瀛國公[58]

相關史料

  • 史集》,蒙古帝國伊兒汗國史學家拉施特撰寫。
  • 馬可·波羅遊記》,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及探險家馬可·波羅撰寫。
  •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元典章》,元英宗在位後期(1322年—1323年)官修政書,收錄1234年—1322年元朝各地地方官吏會抄的有關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方面的聖旨條畫、律令格例以及司法部門所判案例的匯編,分為前集和新集,史實多為《元史》所不載。
  • 至元新格》,1291年元世祖頒布的元朝第一部法律,收錄1206年—1291年元朝政府頒布的所有法律條文中,符合天下統一後國家的實際情況的那一部分法律條文,匯編而成,現存殘篇內容96條。
  • 大元通制》,1323年元英宗頒布的元朝第二部法律,現存殘本收錄1234年—1316年元朝官方頒布的關於法律方面的聖旨條畫、律令格例以及司法部門所判案例的匯編,史實多為《元史》所不載。
  • 至正條格》,1346年元惠宗頒布的元朝第三部法律,現存殘本收錄1260年—1344年元朝官方頒布的關於法律方面的聖旨條畫、律令格例以及司法部門所判案例的匯編,史實多為《元史》所不載。
  • 國朝名臣事略》(今稱《元朝名臣事略》),元朝史學家、文學家蘇天爵撰寫,成書於1329年之前,全書共15卷,共有元朝開國功臣、文臣、武將、學者一共47人的傳記。
  • 國朝文類》(今稱《元文類》),元朝史學家、文學家蘇天爵撰寫,成書於1334年,全書共70卷,收錄元太宗時期(1229—1241年)至元寧宗時期(1332年)大約一百年間的各種文獻資料。旨在保存文獻,全書收詔制、奏議、碑傳行狀多達二百三十餘篇,為研究元代史事的重要資料。此外書中還收錄名家詩、文八百餘篇,
  • 聖元名賢播芳續集》,是收藏於日本宮內廳書陵部的一部元文選集,共6卷,1373年高麗刻本,國內未見流傳。此書仿《聖宋名賢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而作,收錄有聖元名賢一百二十三家所作表、箋、詔等各類文體的文章近二百七十篇。
  • 《元史·世祖本紀》明朝官修正史
  • 《新元史·世祖本紀》民國官修正史
  • 《續資治通鑑》清朝史學家畢沅撰寫。
  • 元史類編》,清朝史學家邵遠平撰寫。
  • 元史新編》,清朝史學家魏源撰寫。
  • 元書》,清朝史學家曾廉撰寫。
  • 蒙兀兒史記》,初史學家屠寄撰寫。

評價

  • 元朝重臣郝經中統元年(1260年)農曆四月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宋南北議和,在九月到達南宋後被扣留軟禁於真州15年,直到至元十二年(1275年)農曆二月才被南宋送歸元朝境內,他在被軟禁期間十餘次給南宋君臣上書,希望元宋締結和約,均無任何回復。郝經在中統元年(1260年)農曆十一月給南宋兩淮制置使李庭芝的書信《再與宋國兩淮制置使書》中對元世祖忽必烈的評價是:「今主上應期開運,資賦英明,喜衣冠,崇禮樂,樂賢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為諸王推戴。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59] (「漢高帝」指的是漢太祖劉邦,「太祖」為廟號,「高帝」為諡號,《史記》中常謂「高祖」,因此人多以為其廟號為高祖,其實乃廟號諡號混稱[60]。「唐太宗」指的是李世民。「魏孝文」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 元朝重臣郝經在中統二年(1261年)給南宋丞相賈似道的第三封書信《復與宋國丞相論本朝兵亂書》中對元世祖忽必烈的評價是:「夫主上之立,固其所也。太母有與賢之意,先帝無立子之詔。主上雖在潛邸,久符人望,而又以親則尊,以德則厚,以功則大,以理則順,愛養中國,寬仁愛人,樂賢下士,甚得夷夏之心,有漢、唐英主之風。加以地廣眾盛,將猛兵強,神斷威靈,風蜚雷厲,其為天下主無疑也。」[61]
  •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濂等的評價是:「世祖度量弘廣,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模宏遠矣。」[49]
  •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濂等的評價是:「世稱元之治以至元、大德為首。……。故終世祖之世,家給人足。」[62]
  • 明朝官修皇帝實錄《明太祖實錄》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八月初一日(1374年9月7日),親自前往南京歷代帝王廟祭祀三皇五帝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太祖漢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一共十七位帝王[63],其中對元世祖忽必烈的祝文是:「惟神昔自朔土,來主中國,治安之盛,生餋之繁,功被人民者矣。夫何傳及後世不遵前訓,怠政致亂,天下雲擾,莫能拯救。元璋本元之農民,遭時多艱,憫烝黎於塗炭,建義聚兵,圖以保全生靈,初無黃屋左纛之意,豈期天佑人助,來歸者眾,事不能已,取天下於群雄之手,六師北征,遂定於一。乃不揆菲德,繼承正統,此天命人心所致,非智力所能。且自古立君,在乎安民,所以唐虞擇人禪授,湯武用兵征伐,因時制宜,其理昭然。神靈在天不昧,想自知之。今念歷代帝王開基創業、有功德於民者,乃於京師肇新廟宇,列序聖像,每歲祀以春、秋仲月,永為常典,禮奠之初,謹奉牲醴致祭,伏惟神鑒。尚享!」[64]
  • 明朝官修皇帝實錄《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明太祖朱元璋北元兀納失里大王的信中,對元太祖和元世祖的評價如下:「昔中國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餘年,後其子孫不能敬天愛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於漠北,凡達達、回回、諸番君長盡平定之,太祖之孫以仁德著稱,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蠻、海外番國歸於一統,百年之間,其恩德孰不思慕,號令孰不畏懼,是時四方無虞,民康物阜。」[65]
  • 邵遠平元史類編》的評價是:「冊曰:遂辟雄圖,混一中外;德威所指,無遠弗屆;建號立制,垂模一代;崇儒察奸,旋用旋敗;英明克斷,用無祗悔。」[66]
  • 葉子奇草木子》卷三上: 「元朝自世祖(忽必烈)混一之後,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旅萬里,宿泊如家,誠所謂盛也亦!」
  • 畢沅續資治通鑑》的評價是:「帝度量恢廓,知人善任使,故能混一區宇,擴前古所未有。惟以亟於財用,中間為阿哈瑪特、盧世榮、僧格所蔽,卒能知其罪而正之。立綱陳紀,殷然欲被以文德,規模亦已弘遠矣。」[67][68](「阿哈瑪特」指的是阿合馬,「僧格」指的是桑哥,不同的人對他們的名字進行漢語音譯時,有一定差別。)
  • 魏源元史新編》的評價是:「論曰:元之初入中國,震盪飄突,惟以殺伐攻虜為事,不知法度紀綱為何物,其去突厥、回紇者無幾。及世祖興,始延攬姚樞、竇默、劉秉忠、許衡之徒,以漢法治中夏,變夷為華,立綱陳紀,遂乃併吞東南,中外一統。加以享國長久,垂統創業,軼遼、金而媲漢、唐,赫矣哉!且其天性寬宏,包帡無外。阿里不哥及海都、篤哇諸王,皆親犯乘輿。對壘血戰,力屈勢窮,一朝歸命,則皆以太祖子孫,大朝會於上都,恩禮宴賚如初。當南北鋒焰血戰之餘,或離間以侍郎張天悅通宋而不信。敕南儒被掠賣為奴者,官贖為民。所獲宋商、宋諜私入境者,皆縱遣之而不誅。置榷場於樊城,通宋互市,弛沿邊軍器之禁。其長駕遠馭如是。宋幼主母子至通州,命大宴十日,小宴十日,然後赴上都。除弘吉剌皇后厚待之事別詳《皇后傳》外,其母子在江南莊田,聽為世業。其後文宗時市故全太后田為大承天寺永業,市故瀛國公田為大翔龍寺永業,直至順帝末,始奪和尚趙完普之田歸官,直與元相終始。宋之宗室如福王與芮等,隨宋主來歸,授平原郡公,其家貲在江南者,取至京賜之。此外宗室多類此。即奸民冒稱趙氏作亂者,從不以累及宋後,其優禮亡國也如是。思創業艱難,移漠北和林青草叢植殿隅,俾後世無忘草地。又留所御裘帶於大安閣以示子孫。武宗至大中嘗詣閣中發故篋閱之,則皆大練之服。西域賈胡屢獻牙忽大珠,價值數萬而不受。宮闈肅穆,無豔寵奇聞。至元八年,平灤路昌黎縣民生男,夜中有光,或奏請除之,帝曰:『何幸天生一好人,奈何反生妒忌!』命有司加恩養。伯顏伐宋,諄諄命以曹彬取江南不戮一人為法。其儉慈也又如是,非命世天縱而何?惟功利之習不能自勝於中,故日本、爪哇之師遠覆于海島,王、阿、桑、盧掊克之臣相仍於覆轍,蓋質有餘而學不足歟!」[69](「王、阿、桑、盧」指的分別是王文統阿合馬桑哥盧世榮。四人均為元世祖朝不同時期的理財大臣。)
  • 曾廉元書》的評價是:「論曰:世祖崇儒重道,而特進言利之臣,三進三亂而訖不悟,豈非其明有所蔽耶?然其不欲剝民亦審矣。殆以為自我作則,將上下均足,堪為後世經制也。嗚呼!以世祖之仁,乘開國之運,而言利之弊,若此,然則利其有可言者耶?至其任中書樞密而重台綱,法紀立矣。國治民安是在知人哉!」[70]
  • 中華民國史學家屠寄蒙兀兒史記》的評價是:「汗目有威稜,而度量弘廣,知人善任,群下畏而懷之,雖生長漠北,中年分藩用兵,多在漢地,知非漢法不足治漢民。故即位後,引用儒臣,參決大政,諸所設施,一變祖父諸兄武斷之風,漸開文明之治。惟志勤遠略,平宋之後,不知息民,東興日本之役,南起占城、交趾、緬甸、爪哇之師,北御海都、昔里吉、乃顏之亂。而又盛作宮室,造寺觀,干戈土木,歲月不休。國用既匱,乃亟於理財,中間頗為阿合馬、盧世榮、桑哥之徒所蔽,雖知其罪而正之,閭閻受患已深矣。」[71]
  • 中華民國官修正史新元史柯劭忞的評價是:「唐太宗承隋季之亂,魏徵勸以行王道、敦教化。封德彝駁之曰:『書生不知時務,聽其虛論,必誤國家。』太宗黜德彝而用徵,卒致貞觀之治。蒙古之興,無異於匈奴、突厥。至世祖獨崇儒向學,召姚樞、許衡、竇默等敷陳仁義道德之說,豈非所謂書生之虛論者哉?然踐阼之後,混壹南北,紀綱法度燦然明備,致治之隆,庶幾貞觀。由此言之,時兒今古,治無夷夏,未有舍先王之道,而能保世長民者也。至於日本之役,棄師十萬猶圖再舉;阿合馬已敗,復用桑哥;以世祖之仁明,而吝於改過。如此,不能不為之嘆息焉。」[72]

注釋

  1. 清刊《元史》、清修《續資治通鑑》所譯。
  2. 直到1303年,元成宗與西北諸王達成和議,西北四大汗國從此承認元朝皇帝繼承「大蒙古國大汗」的稱號。忽必烈生前和死後,都沒有在整個蒙古帝國範圍實際統治,亦不被承認為「大蒙古國大汗」。
  3. 3.0 3.1 全國性政權,指代表中央政府的正統王朝,某一個王朝成為全國性政權的時候,並不意味着全國已經統一,東漢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等朝代都是類似的例子。1. 東漢於公元25年8月5日建立,成為全國性政權,此後十多年陸續消滅赤眉、張步、隗囂、公孫述等割據勢力,公元36年12月25日,漢軍攻克成都,統一全國。2. 隋朝於589年2月10日俘虜陳後主,滅南朝陳後成為全國性政權;590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隋朝統一全國。3. 唐朝於618年6月18日建立,成為全國性政權。而隋朝殘餘勢力存在到619年5月23日(皇泰主楊侗),此後十年裡,陸續消滅竇建德、王世充、蕭銑、梁師都等割據勢力,628年6月3日。梁師都被殺,夏州歸降,唐朝統一全國。4. 元朝1276年2月4日俘虜南宋皇帝,滅南宋後,成為全國性政權,1279年3月19日消滅南宋殘部,統一全國。5. 明朝於1368年9月14日攻克元大都後,成為全國性政權,元朝退回草原,成吉思汗的子孫在1368年之後繼續統治草原直到1635年,在267年裡一直和明朝對峙。從1368年開始,明朝用了十幾年的時間,1371年消滅四川明升,1372年擊敗甘肅的元軍,1382年擊敗雲南的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和元朝大理總管段世,1387年擊敗東北的元朝太尉納哈出等勢力,到1387年,版圖才基本確定。6. 清朝於1644年10月30日定都北京,成為全國性政權,此後用了十多年的時間,陸續消滅李自成,張獻忠和南明等割據勢力,直到1662年才滅掉南方的南明殘餘勢力,直到1683年才消滅台灣的鄭氏政權,統一全國。
  4. 「薛禪」在蒙古語中意思是「睿智」。
  5. 直到1303年,元成宗與西北四大汗國達成和議,後者承認元朝名義上的宗主地位,彼此之間設驛路,開關塞,四大汗國一致承認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是整個大蒙古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參考文獻

引用

  1. 1.0 1.1 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稱曰薛禪皇帝。」
  2. 《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記載:「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諱忽必烈,睿宗皇帝第四子。母莊聖太后,怯烈氏。以乙亥歲八月乙卯生。及長,仁明英睿,事太后至孝,尤善撫下。」睿宗皇帝指的是忽必烈的父親拖雷,莊聖太后指的是忽必烈的母親唆魯禾帖尼
  3. 《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記載:「歲甲辰,帝在潛邸,思大有為於天下,延藩府舊臣及四方文學之士,問以治道。」甲辰年即是1244年。
  4. 《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記載:「歲辛亥,六月,憲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長且賢,故憲宗盡屬以漠南漢地軍國庶事,遂南駐瓜忽都之地。」辛亥年為1251年。
  5. 這段文字節選自元朝名臣郝經的著作《陵川集》卷三十七《宿州與宋國三省樞密院書》 ;同時可見於《劍橋中國——遼宋夏金元史》,第五章,「忽必烈和中國,1234—1243年」。
  6. 《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
  7. 《元史》,卷4,第62—63頁
  8. 郝經給忽必烈的上書《班師議》,全文收錄於郝經的著作《陵川集》卷三十二。《元史》卷一百五十七《郝經傳》,以及《新元史》卷一百六十八《郝經傳》,則收錄了《班師議》的絕大部分內容。
  9. 大蒙古國皇帝稱號,系成吉思汗攻取金朝土地前後,在漢地區域所使用的官方尊號,然而其實質是蒙語「大蒙古國大汗」在漢語中的對等翻譯;在元朝成立以前,此「皇帝」稱號等同於「大蒙古國大汗」;在元朝成立後,所有「皇帝」則專指元朝皇帝。雖然忽必烈將蒙哥及其以前的蒙古大汗都追尊為元朝的皇帝,然而不改變的事實是,這些大汗本身並不認為自己是「元朝皇帝」、而是以「蒙古大汗」自居,其統治的蒙古帝國與忽必烈所統治的元帝國是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統治疆域不同、律法不同、文化不同、經濟水平和發展方式均不同。
  10. 《劍橋中國——遼宋夏金元史》中譯本,第五章,「忽必烈和中國,1253—1259年」。原文:忽必烈正在回兵並於1260年春天抵達開平。《元史》說許多宗王「請求」忽必烈繼承汗位。 在三次正式「拒絕」之後,忽必烈答應他們的請求,在5月5日倉促召集的一次忽鄰勒台上被選舉為大汗。因為大部分蒙古貴族沒有出席這次會議,忽必烈的選舉受到異議。 例如,一個月之內,阿里不哥在蒙古舊都和林宣布為爭位的大汗。在三個其餘的主要汗國中,阿里不哥可以得到斡羅斯的欽察汗國和中亞的察合台汗國兩個汗國的支持。忽必烈惟一的支持者是他的弟弟旭烈兀,而旭烈兀本人在中東正面臨着對他的權威的嚴重危脅。在返回蒙古的途中,旭烈兀獲悉埃及馬木魯克朝統治者於1260年9月在敘利亞的愛音扎魯特擊敗了他的軍隊。
  11. 元世祖忽必烈發布《皇帝登寶位詔》的時間,《元史》記載為庚申年四月四日,《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為《元典章》)記載為庚申年四月六日,《元史》是根據元朝官修的《元世祖實錄》修成,在詔書內容上會有所增刪,但是日期會嚴格按照《元世祖實錄》記載,而《元典章》在印刷過程中,在日期方面可能會有錯誤,故此處以《元史》記載為準。
  12. 根據元英宗時期出版的官修政書《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為《元典章》,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元刊本之影印本)卷一《詔令卷之一》記載,忽必烈即位詔書的名字是《皇帝登寶位詔》,其詔書內容和《元史》記載有個別地方有所差別。根據《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記載,中統元年四月,「辛丑,以即位詔天下。詔曰:   朕惟祖宗肇造區宇,奄有四方,武功迭興,文治多缺,五十餘年於此矣。蓋時有先後,事有緩急,天下大業,非一聖一朝所能兼備也。先皇帝即位之初,風飛雷厲,將大有為。憂國愛民之心雖切於己,尊賢使能之道未得其人。方董夔門之師,遽遺鼎湖之泣。豈期遺恨,竟勿克終。   肆予沖人,渡江之後,蓋將深入焉,乃聞國中重以僉軍之擾,黎民驚駭,若不能一朝居者。予為此懼,驛騎馳歸。目前之急雖紓,境外之兵未戢。乃會群議,以集良規。不意宗盟,輒先推戴。左右萬里,名王巨臣,不召而來者有之,不謀而同者皆是,咸謂國家之大統不可久曠,神人之重寄不可暫虛。求之今日,太祖嫡孫之中,先皇母弟之列,以賢以長,止予一人。雖在征伐之間,每存仁愛之念,博施濟眾,實可為天下主。天驏道助順,人謨與能。祖訓傳國大典,於是乎在,孰敢不從。朕峻辭固讓,至於再三,祈懇益堅,誓以死請。於是俯徇輿情,勉登大寶。自惟寡昧,屬時多艱,若涉淵冰,罔知攸濟。爰當臨御之始,宜新弘遠之規。祖述變通,正在今日。務施實德,不尚虛文。雖承平未易遽臻,而饑渴所當先務。嗚呼!歷數攸歸,欽應上天之命;勛親斯托,敢忘烈祖之規?建極體元,與民更始。朕所不逮,更賴我遠近宗族、中外文武,同心協力,獻可替否之助也。誕告多方,體予至意!」
  13. 根據元英宗時期出版的官修政書《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為《元典章》,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元刊本之影印本)卷一《詔令卷之一》記載,忽必烈建年號中統的詔書的名字是《中統建元詔》,其詔書內容和《元史》記載有個別地方有所差別。根據《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記載,中統元年五月,「丙戌,建元中統,詔曰:   祖宗以神武定四方,淳德御群下。朝廷草創,未遑潤色之文;政事變通,漸有綱維之目。朕獲纘舊服,載擴丕圖,稽列聖之洪規,講前代之定製。建元表歲,示人君萬世之傳;紀時書王,見天下一家之義。法《春秋》之正始,體大《易》之乾元。炳煥皇猷,權輿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為中統元年。惟即位體元之始,必立經陳紀為先。故內立都省,以總宏綱;外設總司,以平庶政。仍以興利除害之事、補偏救弊之方,隨詔以頌。於戲!秉籙握樞,必因時而建號;施仁發政,期與物以更新。敷宣懇惻之辭,表著憂勞之意。凡在臣庶,體予至懷!」
  14. 此據《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記載:中統元年(庚申年)四月,「是月,阿里不哥僣號於和林城西按坦河。」據《史集》阿里不哥先稱汗,當他所發詔旨被截獲後,忽必烈才稱汗。見《史集》第2 卷,漢譯本頁293—295
  15. 根據元朝名臣郝經的著作《陵川集》卷三十八《復與宋國丞相論本朝兵亂書》記載,《復與宋國丞相論本朝兵亂書》部分內容如下:「今主上既以正立,一時豪傑雲從景附,全制本國,奄有中夏,挾輔遼右、白霫、樂浪、玄菟、穢貊、朝鮮,面左燕雲、常代,控引西夏、秦隴、吐蕃、雲南,則玉燭金甌,未為玷缺。藩牆不穴,根本強固,倍半於金源,五倍於契丹,縱彼小有侵軼,則塔察國王一旅足以平盪。其餘三十餘王,猶卷甲牧馬,從容營衛。矧於中國諸侯,如史、如李、如嚴、如張、如劉、如汪等,大者五六萬,小者不下二三萬,虓將勁卒,荏習兵革,騎射馳突,視蒙古、回鶻尤為猛鷙,則前日北方之強轉而為中國,其肯使蠹國害民之尤者,復肆蛇豕?彼雖死寇,此亦死敵也。彼之崛強,只足以自斃,而不足以為害明矣。說者豈可以便小本朝,謂秦無人,以先遣使便謂怯弱,拘留待變?夫三百餘年禮義之朝,論議之多當如是乎?」
  16. 《元史》卷五《世祖本紀二》記載:中統五年七月,「庚子,阿里不哥自昔木土之敗,不復能軍,至是與諸王玉龍答失、阿速帶、昔里給,其所謀臣不魯花、忽察、禿滿、阿里察、脫忽思等來歸。詔諸王皆太祖之裔,並釋不問,其謀臣不魯花等皆伏誅。」
  17. 《新元史》卷一百一十七《阿里不哥傳》
  18. 根據元英宗時期出版的官修政書《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元典章》,元刻本)卷一《詔令卷之一》記載,忽必烈將中統五年改元為至元元年的詔書的名字是《至元改元詔》,其詔書內容和《元史》記載有個別地方有所差別。根據《元史》卷五《世祖本紀二》記載,至元元年八月,「丁巳,以改元大赦天下,詔曰:   應天者惟以至誠,拯民者莫如實惠。朕以菲德,獲承慶基,內難未戡,外兵未戢,夫豈一日,於今五年。賴天地之畀矜,暨祖宗之垂裕,凡我同氣,會於上都。雖此日之小康,敢朕心之少肆。比者星芒示儆,雨澤愆常,皆闕政之所繇,顧斯民之何罪。宜布惟新之令,溥施在宥之仁。據不魯花、忽察、禿滿、阿里察、脫火思輩,構禍我家,照依太祖皇帝紥撒正典刑訖。可大赦天下,改中統五年為至元元年。於戲!否往泰來,迓續亨嘉之會;鼎新革故,正資輔弼之良。咨爾臣民,體予至意!」
  19. 根據清朝于敏中等人編纂的《日下舊聞考》卷三十《宮室》記載:「元建國曰大元,取大哉乾元之意也。建元曰至元,取至哉坤元之意也。殿曰大明、曰咸寧。門曰文明,曰健德,曰云從,曰順承,曰厚載,皆取諸乾坤二卦之辭也。」《易經》坤卦的卦辭:「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20. 《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三》記載:「宣政院,秩從一品,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隸治之。遇吐蕃有事,則為分院往鎮,亦別有印。如大征伐,則會樞府議。其用人則自為選。其為選則軍民通攝,僧俗並用。至元初,立總制院,而領以國師。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來朝見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二員、同知二員、副使二員、參議二員、經歷二員、都事四員、管勾一員、照磨一員。二十六年,置斷事官四員。二十八年,增僉院、同僉各一員。元貞元年,增院判一員。大德四年,罷斷事官。至大初,省院使一員。至治三年,置院使六員。天曆二年,罷功德使司歸宣政,定置院使一十員,從一品;同知二員,正二品;副使二員,從二品;僉院二員,正三品;同僉三員,正四品;院判三員,正五品;參議二員,正五品;經歷二員,從五品;都事三員,從七品;照磨一員,管勾一員,並正八品;掾史十五人,蒙古必闍赤二人,回回掾史二人,怯里馬赤四人,知印二人,宣使十五人,典吏有差。」節選自《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三》
  21. 《元史》卷二百零五《桑哥傳》記載:桑哥又以總制院所統西蕃諸宣慰司,軍民財谷,事體甚重,宜有以崇異之,奏改為宣政院,秩從一品,用三台銀印。世祖問所用何人,對曰:「臣與脫因。」於是命桑哥以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丞相兼宣政使,領功德使司事,脫因同為使。節選自《元史》卷二百零五《桑哥傳》
  22. 《元史》卷六《世祖本紀三》記載:至元五年七月,癸丑,立御史台,以右丞相塔察兒為御史大夫,詔諭之曰:「台官職在直言,朕或有未當,其極言無隱,毋憚他人,朕當爾主。」仍以詔諭天下。
  23. 《元史》卷一百六十三《張雄飛傳》記載:他日,與江孝卿召見,帝曰:「今任職者多非材,政事廢弛,譬之大廈將傾,非良工不能扶,卿輩能任此乎?」孝卿謝不敢當。帝顧雄飛,雄飛對曰:「古有御史台,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間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貪穢不職者,即糾劾之。如此,則紀綱舉、天下治矣。」帝曰:「善。」乃立御史台,以前丞相塔察兒為御史大夫,雄飛為侍御史,且戒之曰:「卿等既為台官,職在直言,朕為汝君,苟所行未善,亦當極諫,況百官乎!汝宜知朕意。人雖嫉妒汝,朕能為汝地也。」雄飛益自感勵,知無不言。參議樞密院事費正寅素憸狡,有告其罪者,詔丞相糹泉真等與雄飛雜治之。請託交至,雄飛無所顧,盡得其罪狀以聞,正寅與其黨管如仁等皆伏誅。節選自《元史》卷一百六十三《張雄飛傳》
  24. 根據元英宗時期出版的官修政書《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元典章》,元刻本)卷一《詔令卷之一》記載,忽必烈建立國號為「大元」的詔書為《建國號詔》,其詔書內容和《元史》記載有個別地方有所差別。根據《元史》卷七《世祖本紀四》記載,至元八年十一月,「乙亥,建國號曰大元,詔曰:   誕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紹百王而紀統。肇從隆古,匪獨我家。且唐之為言盪也,堯以之而著稱;虞之為言樂也,舜因之而作號。馴至禹興而湯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還,事殊非古。雖乘時而有國,不以利而制稱。為秦為漢者,著從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見聞之狃習,要一時經制之權宜,概以至公,不無少貶。   我太祖聖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頃者耆宿詣庭,奏章申請,謂既成於大業,宜早定於鴻名。在古制以當然,於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茲大冶流形於庶品,孰名資始之功;予一人底寧於萬邦,尤切體仁之要。事從因革,道協天人。於戲!稱義而名,固匪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負於投艱。嘉與敷天,共隆大號。」
  25. 根據清朝于敏中等人編纂的《日下舊聞考》卷三十《宮室》記載:「元建國曰大元,取大哉乾元之意也。建元曰至元,取至哉坤元之意也。殿曰大明、曰咸寧。門曰文明,曰健德,曰云從,曰順承,曰厚載,皆取諸乾坤二卦之辭也。」《易經》乾卦的卦辭,「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26. 根據《新元史》卷一百七十七《呂文煥傳》記載:元世祖降詔諭呂文煥:「爾等拒守孤城,於今五年,宜力爾主,固其宜也。然勢究援絕,如數萬生靈何?若能納款,悉郝勿治,且加遷擢。」
  27. 姚燧:《湖廣行省左丞相神道碑》,《元文類》卷五九記載:元軍進攻襄陽的統帥阿里海牙親自至城下勸降,告訴呂文煥:「君以孤城御我數年,今鳥飛路絕,帝實嘉能忠而主。信降,必尊官重賜以勸方來,終不仇汝置死所也。」
  28. 根據元英宗時期出版的官修政書《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元典章》,元刻本)卷一《詔令卷之一》記載,忽必烈至元十一年六月發布的問罪於宋的詔書的名字是《興師征南詔》,其詔書內容和《元史》記載有個別地方有所差別。根據《元史》卷八《世祖本紀五》記載,至元十一年六月,「庚申,問罪於宋,詔諭行中書省及蒙古、漢軍萬戶千戶軍士曰:   爰自太祖皇帝以來,與宋使介交通。憲宗之世,朕以藩職奉命南伐,彼賈似道復遣宋京詣我,請罷兵息民。朕即位之後,追憶是言,命郝經等奉書往聘,蓋為生靈計也。而乃執之,以致師出連年,死傷相藉,繫纍相屬,皆彼宋自禍其民也。襄陽既降之後,冀宋悔禍,或起令圖,而乃執迷,罔有悛心,所以問罪之師,有不能已者。今遣汝等,水陸並進,布告遐邇,使咸知之。無辜之民,初無預焉,將士毋得妄加殺掠。有去逆效順,別立奇功者,驗等第遷賞。其或固拒不從及逆敵者,俘戮何疑。」
  29. 根據生活於元末明初的陶宗儀的著作《南村輟耕錄》記載,檄 世皇下江南檄,枚舉賈似道無君之罪,宋國臣民其不誠服者與。其文曰:「宅中圖大,天開一統之期;自北而南,雷動六師之眾。先謂弔民而伐罪,蓋將用夏而變夷;欲制江浙以削平,極汝海隅而混一。堪嗟此宋,信任非人,處之師相之尊,委以國柄之重。世濟其惡,真兇悖之賈充;謀及乃心,效奸雄之曹操。不學無識,無術弄權,夸滸黃僅免其身,比河清莫大之續。承君之寵,如彼之專,貪天之功,確乎不拔。惜官爵以總寶貨,苛條法以苦賢才。奪土田而無地可耕,變關會而物價溢涌。藉鄙猥者伴食於廟堂,任反側者失兵於邊徼。恬視雷星之召異,罔聞水火之降災。滿朝皆其私人,用將因其重賂。用白扎而破世守之法,曲丹筆而容天討之刑。民心已離而不知,天命將革而未悟。方且貪湖山之樂,聚寶玉之珍,弗顧母死,奪制以貪榮,乃乘君寵,立幼而固位。以己峻功碩德,而自比於周公。欺人寡婦孤兒,反不如於石莫殺而混海宇。振兵略地,隨所向而宣皇威。一戰乘勝而渡江,諸將列降而獻土,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後實先聲,易如破竹。昭天順人信之助,成我風行草偃之功。合宇宙以清寧,蘇人民而鎮撫。恩寬幼主以下,罪止元惡之身。自今檄到,應守令以境土投拜,除大支犒賞外,仍其官職。謹檄。」
  30. 根據《元史》卷八《世祖本紀五》記載,至元十一年七月,「乙未,伯顏等陛辭,帝諭之曰:「古之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汝能不殺,是吾曹彬也。」
  31. 明太祖實錄》卷五十九記載,「伯顏之有祠堂,因其初入臨安,市不易肆,有德於民,故廟食焉。」
  32. 根據《元史》卷九《世祖本紀六》記載,至元十三年正月,甲申,次皋亭山,阿剌罕以兵來會。宋主遣其保康軍承宣使尹甫、和州防禦使吉甫等,齎傳國玉璽及降表詣軍前。其辭曰:「大宋國主鳷,謹百拜奉表於大元仁明神武皇帝陛下:臣昨嘗遣侍郎柳岳、正言洪雷震捧表馳詣闕庭,敬伸卑悃,伏計已徹聖聽。臣眇焉幼沖,遭家多難,權奸似道,背盟誤國,臣不及知,至於興師問罪,宗社阽危,生靈可念。臣與太皇日夕憂懼,非不欲遷辟以求兩全,實以百萬生民之命寄臣之身,今天命有歸,臣將焉往?惟是世傳之鎮寶,不敢愛惜,謹奉太皇命戒,痛自貶損,削帝號,以兩浙、福建、江東西、湖南北、二廣、四川見在州郡,謹悉奉上聖朝,為宗社生靈祈哀請命。欲望聖慈垂哀,祖母太后耄及,臥病數載,臣煢煢在疚,情有足矜,不忍臣祖宗三百年宗社遽至殞絕,曲賜裁處,特與存全,大元皇帝再生之德,則趙氏子孫世世有賴,不敢弭忘。臣無任感天望聖,激切屏營之至。」
  33. 根據元英宗時期出版的官修政書《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元典章》,元刻本)卷一《詔令卷之一》記載,忽必烈安撫江南人心的詔書的名字是《歸附安民詔》,其詔書內容和《元史》記載有個別地方有所差別。根據《元史》卷九《世祖本紀六》記載,至元十三年二月,丁未,詔諭臨安新附府州司縣官吏士民軍卒人等曰:   間者行中書省右丞相伯顏遣使來奏,宋母后、幼主暨諸大臣百官,已於正月十八日齎璽綬奉表降附。朕惟自古降王必有朝覲之禮,已遣使特往迎致。爾等各守職業,其勿妄生疑畏。凡歸附前犯罪,悉從原免;公私逋欠,不得征理。應抗拒王師及逃亡嘯聚者,並赦其罪。百官有司、諸王邸第、三學、寺、監、秘省、史館及禁衛諸司,各宜安居。所在山林河泊,除巨木花果外,余物權免徵稅。秘書省圖書,太常寺祭器、樂器、法服、樂工、鹵簿、儀衛,宗正譜牒,天文地理圖冊,凡典故文字,並戶口版籍,盡仰收拾。前代聖賢之後,高尚儒、醫、僧、道、卜筮,通曉天文歷數,並山林隱逸名士,仰所在官司,具以名聞。名山大川,寺觀廟宇,並前代名人遺蹟,不許拆毀。鰥寡孤獨不能自存之人,量加贍給。
  34. 《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記載:至元三十一年正月「癸酉,帝崩於紫檀殿。在位三十五年,壽八十。」
  35. 《劍橋中國史——遼宋夏金元》中譯本,第五章
  36. 根據《元史·祭祀三·宗廟上》記載,至元二年(1265年)農曆十月,忽必烈為成吉思汗上廟號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農曆十月,忽必烈為成吉思汗上諡號聖武皇帝(元太祖),其他三人的廟號和諡號都是1266年尊諡的。
  37. 37.0 37.1 《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關記載:至元三年,「冬十月,太廟成。丞相安童、伯顏言:「祖宗世數、尊諡廟號、配享功臣、增祀四世、各廟神主、七祀神位、法服祭器等事,皆宜以時定」。乃命平章政事趙璧等集議,制尊諡廟號,定為八室。烈祖神元皇帝、皇曾祖妣宣懿皇后第一室,太祖聖武皇帝、皇祖妣光獻皇后第二室,太宗英文皇帝、皇伯妣昭慈皇后第三室,皇伯考朮赤、皇伯妣別土出迷失第四室,皇伯考察合帶、皇伯妣也速倫第五室,皇考睿宗景襄皇帝、皇妣莊聖皇后第六室,定宗簡平皇帝、欽淑皇后第七室,憲宗桓肅皇帝、貞節皇后第八室。」節選自《元史·祭祀三·宗廟上》
  38. 大蒙古國第一位被追尊為皇帝的人是皇子拖雷,1251年7月1日,拖雷的長子蒙哥登基即位後,追尊父親拖雷為皇帝,並上廟號睿宗和諡號英武皇帝。《元史》卷一百一十五《拖雷傳》,相關記載:「憲宗立,追諡曰英武皇帝,廟號睿宗。」節選自《元史·睿宗傳》
  39. 根據元英宗時期出版的官修政書《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為《元典章》,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元刊本之影印本)卷一《詔令卷之一》記載,忽必烈改燕京為中都的詔書的名字是《建國都詔》,其內容如下:「中書省奏:開平府闕廷所在,加號上都外,燕京修營宮室,分立省部,四方會同,乞亦正名。事准奏,可稱中都路,其府號大興。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40.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記載:大都路,唐幽州范陽郡。遼改燕京。金遷都,為大興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為燕京路,總管大興府。太宗七年,置版籍。世祖至元元年,中書省臣言:「開平府闕庭所在,加號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遂改中都,其大興府仍舊。四年,始於中都之東北置今城而遷都焉。
  41. 節選自《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
  42.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記載:「初,太宗六年甲午,滅金,得中原州郡。七年乙未,下詔籍民,自燕京、順天等三十六路,戶八十七萬三千七百八十一,口四百七十五萬四千九百七十五。憲宗二年壬子,又籍之,增戶二十餘萬。世祖至元七年,又籍之,又增三十餘萬。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圓。二十七年,又籍之,得戶一千一百八十四萬八百有奇。於是南北之戶總書於策者,一千三百一十九萬六千二百有六,口五千八百八十三萬四千七百一十有一,而山澤溪洞之民不與焉。立中書省一,行中書省十有一:曰嶺北,曰遼陽,曰河南,曰陝西,曰四川,曰甘肅,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廣,曰征東,分鎮籓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軍四,安撫司十五,縣一千一百二十七。文宗至順元年,戶部錢糧戶數一千三百四十萬六百九十九,視前又增二十萬有奇,漢、唐極盛之際,有不及焉。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雲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於內地;而高麗守東籓,執臣禮惟謹,亦古所未見。地大民眾,後世狃於治安,而不知詰戎兵、慎封守,積習委靡,一旦有變,而天下遂至於不可為。嗚呼!盛極而衰,固其理也。」節選自《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
  43. 第一、元朝1280年的邊界,其在東北一帶朝鮮半島的邊界,在西北,西南,東南的邊界,參照「元時期全圖(一)1280年」,該地圖節選自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10月第一版,1996年6月第一次印刷。 第二、元朝1280年的北部邊界,其在西伯利亞南部的邊界,參照「蒙古帝國圖」,該地圖節選自《中國歷史地圖集(古代史部分)》,編者:顧頡剛章巽;校者:譚其驤,地圖出版社,1955年3月第一版,上海第一次印刷。
  44. 《元史》卷九十三《食貨志一》
  45. 《元史》卷十二《世祖本紀九》
  46. 《元史》卷十五《世祖本紀十二》
  47. 47.0 47.1 《元史》卷六十四《河渠志一》
  48. 《元史》卷一百八十三《王思誠傳》
  49. 49.0 49.1 《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
  50. 《元史》卷一百六十四《郭守敬傳》記載:「(至元)三十年,帝還自上都,過積水潭,見舳艫敝水,大悅,名曰通惠河,賜守敬鈔萬二千五百貫,仍以舊職兼提調通惠河漕運事。」具體請參見《元史》卷一百六十四《郭守敬傳》
  51. 《元史》卷四十一《順帝本紀四》記載:元惠宗(又稱元順帝)至正六年(1346年)三月,兩淮運使宋文瓚言:「世皇開會通河千有餘里,歲運米至京者五百萬石。」(說明:「世皇」是「世祖皇帝」的簡稱,指的是元世祖忽必烈)
  52. 《元史·世祖本紀十》
  53. 《世祖皇帝諡冊文》作者為王構,冊文內容節選自:蘇天爵《國朝文類》卷十《冊文》。
  54. 參見《元史》卷十八《成宗本紀一》
  55. 《進實錄表》作者為王惲,內容節選自蘇天爵《國朝文類》卷十六《表》。
  56. 來自《元史》記載
  57. 來自《元史》記載
  58. 1276年宋恭帝趙㬎降元後被元世祖封為瀛國公,元世祖還把一個女兒嫁給了他,元朝公主嫁給投降元朝的宋恭帝一事,拉施特史集》之忽必烈合罕紀、陳霆《兩山墨談》、談遷國榷》等均有記載
  59. 這段文字節選自元朝名臣郝經的著作《陵川集》卷三十七《再與宋國兩淮制置使書》
  60. 《史記·高祖本紀》:丙寅,葬。 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廟。 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高皇帝
  61. 這段文字節選自元朝名臣郝經的著作《陵川集》卷三十八《復與宋國丞相論本朝兵亂書》,郝經給南宋丞相賈似道的五封書信按時間順序分別為:《與宋國丞相書》、《再與宋國丞相書》、《復與宋國丞相論本朝兵亂書》、《過總管回降與賈丞相書》、《與賈丞相書》。
  62. 《元史》卷九十三《食貨志一》
  63. 根據《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簡稱《明太祖實錄》)卷九十二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八月初一日,親自前往南京歷代帝王廟祭祀從伏羲至元世祖十七位帝王,這十七位帝王分別是:三皇(伏羲、炎帝、黃帝)、五帝(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三王(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高祖、漢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隋文帝的塑像被撤出南京歷代帝王廟,根據《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簡稱《明太祖實錄》)卷之一百八十八記載:洪武二十一年春正月「戊午,遣官祀歷代帝王。初,歷代帝王廟五室祀,伏羲至元世祖凡十七帝。至是,去隋文帝,凡十六帝,為五室,中三室居三皇、五帝、三王如舊,最東一室則漢高祖、光武、唐太宗,最西一室則宋太祖、元世祖,從祀名臣凡四壇,東廡第一壇九人,風后、皋陶、龍、伯益、傅說、召公奭、召虎、張良、曹參,西廡第一壇九人,力牧、夔、伯夷、伊尹、周公旦、太公望、方叔、蕭何、陳平,東廡第二壇十人,周勃、馮異、房玄齡、李靖、李晟、潘羙、岳飛、木華黎、博爾忽、伯顏,西廡第二壇九人,鄧禹、諸葛亮、杜如晦、郭子儀、曹彬、韓世忠、張浚、博爾朮、赤老溫。」
  64. 來源於《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簡稱《明太祖實錄》)卷九十二的相關記載。
  65.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簡稱《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九十八記載如下: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上以故元兀納失里大王居和林之西,因命來降。太子八郎、鎮撫渾都帖木兒往招諭之曰:「昔中國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餘年,後其子孫不能敬天愛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於漠北,凡達達、回回、諸番君長盡平定之,太祖之孫以仁德著稱,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蠻、海外番國歸於一統,百年之間,其恩德孰不思慕,號令孰不畏懼,是時四方無虞,民康物阜。自脫歡帖木兒皇帝即位,政出權臣,法度廢弛,是以上天降亂,民墜塗炭,草野間豪傑因而並起。朕時在淮甸,見生民靡寧,乃與鄉黨、豪傑紏合士馬,不四五年,群雄悉定,故元番將降附者接踵而至,凡兩遣兵,直抵漠北,時稱帝者脫古思帖木兒奔往也速迭兒之地,遂遇害,其餘士馬為知院捏怯來、國公老撒、丞相失烈門三人所有,今已悉來降附,朕處於美水草蕃,畜牧之所,俾樂生安業。朕今主宰天下,遣使告諭爾兀納失里大王知之,如有所言,使還,其具以聞,朕有以處之。」 (相關說明如下:脫歡帖木兒皇帝指的是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又稱元順帝。1333年7月19日——1370年5月23日在位,1368年9月14日明將徐達攻克元大都,元朝在全國的統治結束,元惠宗逃回長城以北的草原,延續元朝,史稱北元,繼續和明朝對抗。)
  66. 《元史類編》卷三《世祖下》
  67.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一《元紀九》
  68. 《續資治通鑑》,作者:(清)畢沅,中華書局1957年8月第1版,1979年6月上海第4次印刷。
  69. 《元史新編》卷六《世祖本紀下》
  70. 《元書》卷五《世祖本紀》
  71. 《蒙兀兒史記》卷八《忽必烈汗本紀下》
  72. 《新元史》卷十二《世祖本紀六》

來源

  • Morris Rossabi 著,趙清治 譯:《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國》(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年).
  • 安田朴 著:《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