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鐵穆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鐵穆耳

鐵穆耳
出生 1265年10月15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特穆爾、元成宗
職業 皇帝
知名於 元朝的第二位皇帝

孛兒只斤·鐵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即元成宗(1295年-1307年在位),元朝的第二位皇帝。。。[1]元世祖忽必烈之孫、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母徽仁裕聖皇后弘吉烈氏

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孫,總兵鎮守漠北。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在其母闊闊真與大臣伯顏等人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於上都大安閣在位期間,停止對外戰爭,罷征日本、安南,專力整頓國內軍政。採取限制諸王勢力、減免部分賦稅、新編律令等措施,使社會矛盾暫時有所緩和。同時,發兵擊敗西北叛王海都、篤哇等,都哇、察八兒歸附,使西北長期動亂局面有所改觀。名義上成為其它汗國的宗主,四大汗國一致承認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在位期間基本維持守成局面,但濫增賞賜,入不敷出,國庫資財匱乏,中統鈔迅速貶值。曾發兵征討八百媳婦(在今泰國北部),引起雲南貴州地區動亂。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魯罕和色目人大臣,朝政日漸衰敗。[2] 大德十一年(1307年)駕崩,後繼無人,埋下了元朝中期皇位爭奪戰的隱患。 [3]

基本信息

本 名 孛兒只斤·鐵穆耳 民族族群 蒙古族
別 稱 特穆爾、元成宗 朝 代 元朝
出生時間 1265年10月15日 出生地 元大都燕王府
去世時間 1307年2月10日 宗教信仰 藏傳佛教
年 號 大德 廟 號 元成宗
諡 號 元欽明廣孝帝 汗 號 完澤篤可汗
逝世地 元大都皇宮玉德殿 陵 寢 起輦谷
在位時間 公元1294年登基(在位13年) 主要成就 擊敗西北叛王海都、篤哇等,確立蒙古帝國地位,奠定儒學統治地位

生平經歷

冊立王位

在1294年2月忽必烈去世後立刻爆發了第一次繼承人危機,因為忽必烈並未正式冊立他的孫子、真金第二子鐵穆耳(1265—1307年)為繼承人。在真金1285年去世之後,年邁的忽必烈在確定繼承人上顯然一時猶豫不決。根據波斯史家拉施特的說法,是鐵穆耳之母、真金的正妻闊闊真(亦名伯藍也怯赤,1300年去世)在積極促成兒子即位。但是,雖然在1293年7月鐵穆耳被授予皇太子印,當時他被派往蒙古本土,以出鎮宗王統管草原的全部軍隊,但是他並未得到像他父親那樣的正式的皇太子冊立。這可能反映了忽必烈在他的孫子是否合適做未來的大汗上持保留態度,因為他相當清楚鐵穆耳是個嗜酒者。這樣,在忽必烈去世時繼承問題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鐵穆耳的帝位競爭對手是他的哥哥甘麻剌(1263—1302年)。作為真金的長子,甘麻剌與鐵穆耳一樣有資格成為他們的祖父的繼承者。因為甘麻剌曾多年任蒙古本土的指揮官並於1292年被封為晉王,統領成吉思汗的「四大斡耳朵及軍馬、達達國土」他的所享有的武力支持和他弟弟的一樣堅實。但是,鐵穆耳顯然比他的哥哥有優勢:他不僅被忽必烈指定為繼承人,還得到了闊闊真的幫助。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闊闊真以其賢淑得到忽必烈的喜愛並且很有影響。雖然甘麻剌的母親還難以確定,但從闊闊真站在鐵穆耳一邊的事實,似可看出甘麻剌不是她的親生兒子。[4]

同樣有意義的是重要的大臣支持鐵穆耳即位。忽必烈為他去世後指定了三個輔政大臣:玉昔帖木兒(1242—1295年),成吉思汗的著名伴當博爾朮(死於1227年)的孫子,樞密院知院;伯顏(1236—1294年),八鄰部人,曾領軍滅宋並多年任北方和西北諸軍的統帥;不忽木(1255—1300年),受儒學影響的康里政治家,中書省平章政事;這三個大臣都通過不同的途徑與鐵穆耳或他的母親建立了密切的關係。除了這三個大臣外,中書省右丞相完澤(1246—1303年)曾以重要輔臣身份陪同鐵穆耳前往蒙古本土。忽必烈是否為鐵穆耳即位做過特殊的安排尚不清楚,但是這些朝廷重臣顯然都在向這一方向努力。 當1294年4月14日在夏都上都舉行忽鄰勒台時,支持甘麻剌的不乏其人。但是他們被鐵穆耳的支持者所戰勝。實際上,據說玉昔帖木兒曾說服甘麻剌帶頭推動鐵穆耳即位。同時,戰功顯赫的伯顏為使鐵穆耳即位採取了更強硬的姿態。據說他握劍站在大殿階梯上,宣布忽必烈的旨意並解釋為什麼要立鐵穆耳為帝,結果是「諸王股慄,趨殿下拜」。顯然伯顏和玉昔帖木兒的威望和他們背後的強大軍事和官僚機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使他們操縱了忽鄰勒台。這些首要大臣在決定誰將成為新大汗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在蒙古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預示着未來將產生許多推動新君即位的官僚。

為政舉措

成宗即位後,對中央人事沒有做大調整,仍然任用中書右丞相宗澤、平章布忽木等執政。一方面多次賞賜諸王、公主、駙馬,增加官員俸祿。一方面厲行整頓吏治,約束權貴。例如,成宗即位的第二個月便下詔各道廉訪司及時追查轉運司官員欺隱奸詐的案子,以防止管財政的官員貪污中飽。同年十月,要求中書省臣約束屬宮官,凡對公事敷衍塞責者處以笞刑。元貞元年(1295年)七月,下詔告誡全體官吏,有再犯貪贓之罪者,罪加二等,從重處理。不久,又將對貪贓罪的處理改為罪加三等。十二月,下詔禁止諸王擅自干預地方行。這些措施使社會矛盾暫時有所緩和。[5]

成宗即位後,繼續實行世祖末年的減免賦役、賑濟災民等寬大的政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六月,成宗下詔減速免所在本年包銀、俸鈔,以及內郡地稅和江淮以南州縣當年的一半夏稅。後來又多次下詔減免賦稅,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元貞元年(1295年)下詔停止一切非急需的工程營建,免除本年五月以前積欠的錢糧。元貞二年(1296年),要求權貴豪紳交納所隱匿的江南田租,以減輕小民負擔。大德二年(1298年),因水旱成災,下詔減免受災郡縣當年田租的十分之三,受災嚴重地區全部減免,老弱殘疾及人丁稀少的民戶免除三年差稅。同時,停止了當年的一切土木工程。第二年,成宗派使節巡視各地,了解民間疾苦。免除當年內郡包銀俸鈔和江南夏稅的十分之三。在減輕民眾負擔的同時,成宗三令五申要求地方官員鼓勵農桑,發展生產。[6]

為了保障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成宗一即位就下詔罷征安南(越南中北部古國),寬宥其抗命之罪,釋放了扣押的安南使節,開始着手緩和與周邊各國的關係,放棄了忽必烈動輒征戰,繼續擴張的政策。對待貴族官僚則採取恩威並施的方針。一方面多次賞賜諸王、公主、駙馬,增加官員俸祿。一方面厲行整頓吏治,約束權貴。例如,成宗即位的第二個月便下詔各道廉訪司及時追查轉運司官員欺隱奸詐的案子,以防止管財政的官員貪污中飽。同年十月,要求中書省臣約束屬宮官,凡對公事敷衍塞責者處以笞刑。元貞元年(1295年)七月,下詔告誡全體官吏,有再犯貪贓之罪者,罪加二等,從重處理。不久,又將對貪贓罪的處理改為罪加三等。十二月,下詔禁止諸王擅自干預地方行政。

成宗的上述經濟、政治措施基本能夠貫徹到底。大德六年(1302年),江南朱清等貪污賄賂案被揭發出來,牽連了一大批官員,促使成宗再一次下決心查處貪污官員。當年僅七道奉使宣撫官查處罷免的貪官污吏就有18473人之多,查出贓款15865錠,審理冤案5176件。大德八年(1304年),成宗下令天下官員體恤民情,減省刑罰,免除災民差稅一至三年不等。鑑於江南佃戶田租過重,在過去減過十分之三的基礎上再減十分之二,且永為定例。同時開放山場、河泊、任民采捕。

對外舉措

在對外關係方面,成宗拒絕大臣對日用兵的請求。在大德三年(1299年)派江浙釋教總統僧人寧一山出使日本,恢復了兩國間的正常貿易和文化往來。但是,成宗後期曾一度用兵西南。 [7]

大德四年(1300年),成宗發兵兩萬出征八百媳婦國(今泰國北部、緬甸東北部,治京泰國清邁)。第二年,又因金齒(今中國雲南西部和緬甸臘戍一帶)諸國阻擊元朝的征緬歸師,下詔計伐金齒諸國。後因出征八百媳婦國"之元軍損失慘重,成宗才決心不再對西南用兵。也就在這時,成宗達成了與篤哇察八兒等西北諸王的和解,延續幾十年的西北戰亂得以平息。

大德五年(1301年)秋,元軍與窩闊台汗國的海都察合台汗國的篤哇會戰於金山附近的鐵堅古山。元軍先敗海都。篤哇後至,兩軍再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受到重創。海都、篤哇在會戰中負傷,海都於1302年去世。

大德六年(1302年),欽察汗國脫脫汗和白帳汗伯顏汗出兵2萬,與元成宗的軍隊聯合進攻篤哇和察八兒。此後欽察汗國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長期與元朝維持友好關係。

大德七年(1303年)秋,篤哇察八兒約和使臣到達元廷。元廷與西北諸王達成和議,西北諸王承元朝的宗主地位,設驛路,開關塞,這是當時舉世矚目的一件大事。

大德七年(1303年)諸蒙古兀魯思之間的約和,有異於一般的國際間的和平條約,它是源出於同一祖先的蒙古民族所建立的幾個汗國之間互相協商的結果。自阿里不哥之亂後,各蒙古兀魯思雖已各自立國近半個世紀,但各汗國的統治者仍然認為他們之間的紛爭是成吉思汗後裔間的內部事務,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

1303年,元成宗鐵穆耳成功與篤哇以及海都之子察八兒講和,使西北長期動亂局面有所改觀,名義上成為其它汗國的宗主,四大汗國一致承認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繼承人。

德九年(1305年)六月,成宗立子德壽為皇太子。十月,成宗患病,不能視朝,由皇后伯要真氏執政。朝中大事委於右丞相哈剌答孫。十二月,皇太子病逝。大德十一年農曆正月初八(公曆1307年2月10日),成宗去世,諡號為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 。

晚年弊政

他在位前期基本上保持了守成的局面。但是,為了酬謝擁立他的諸王貴戚而濫增賞賜,很快造成國庫「向之所儲,散之殆盡」,「歲入之數,不支半歲」的枯竭局面,只能依靠挪用鈔本來維持,導致鈔幣迅速貶值。在用人上,他所傾心任用的仍是伯顏(賽典赤孫)、阿里等一批色目官僚。

他在位後期,因連年患病,這些色目官僚與皇后卜魯罕內外勾結,淆亂朝政,官場中貪污因循的風氣大盛。為了能建功後世,提高威望,鐵穆耳又發兵征討八百媳婦(今泰國北部等地),使西南大擾,釀成雲南貴州各族人民起義。這些舉措都導致國力空虛,政治日趨黑暗。

歷史評價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濂等的評價是:「成宗承天下混壹之後,垂拱而治,可謂善於守成者矣。惟其末年,連歲寢疾,凡國家政事,內則決於宮壼,外則委於宰臣;然其不致於廢墜者,則以去世祖為未遠,成憲具在故也。」「世稱元之治以至元、大德為首。……。故終世祖之世,家給人足。……。大德之治,幾於至元。」

朝史家邵遠平《元史類編》的評價是:「冊曰:豢業以治,垂拱用成;中年奮武,啟釁南征;末嬰寢疾,壼柄乃萌;賴斯賢輔,鎮側弭傾。」

清朝史家畢沅《續資治通鑑》的評價是:「帝承世祖混一之後,善於守成;惟末年連歲寢疾,凡國家政事內則決於宮壼,外則委於宰臣,幸去世祖未遠,守其成憲,不至廢墜。」

清朝史家曾廉《元書》的評價是:「論曰:成宗號為能守法度,而為病虐,前星弗耀,牝雞司晨,而內難作矣。然非成宗之過也,成宗早任合剌合孫,資為羽翼,自古未有賢人在位而亂其國者也。股肱之寄,要在忠良,唐宗之言,信夫!」

民國史家屠寄《蒙兀兒史記》的評價是:「始汗為太孫時,好飲無節。忽必烈汗常戒之,不悛。 汗既登極,深以前事為非,力自節飲。其勇於改過如此。 。

《元史》本紀評價說:"成宗承天下混一之後,垂拱而治,可謂善於守成者矣。惟其末年,連歲寢疾,凡國家政事,內則決於宮壺,外則委於宰臣;然其不致於廢墜者,則以去世祖為未遠,成憲俱在故也。"其實,成宗並非只是守成者,推陳出新者居上,且政績與功德卓然。 [8]

關於如何評價元成宗,要從他登基為帝後的所作所為入手。於1294年登基後,元成宗停止了長期的對外戰爭,並且着手開始整頓國內的軍政。除此之外,他還對諸王的權利進行了限制,並且減免了部分的賦稅,調整國家的律令。這些對當時社會矛盾有一定緩解的行為讓後人就如何評價元成宗時,給他打了高分。

當然,元成宗也並不是只有功,沒有過。在他晚年的時候,因為好大喜功,大加賞賜,使得國庫空虛,從而造成了「歲入之數,不支半歲」的局面。

歷史上對於元成宗的評價是他是一個成功的守業者。作為守業者,元成宗在政治方面的的作為是整頓行政,恩威並施。他先是對諸侯王、公主、駙馬等進行賞賜,同時也增加了官員的俸祿。隨後則開始約束權貴,對其濫用刑罰和貪贓枉法進行嚴懲。

在軍事方面,元成宗先後平定了西南和海郡。自公元1298年到公元1300年,先是緬甸日益強大,開始發動戰爭,掠奪土地。後來則直接自立,不再向元朝納貢。為了使邊境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元成宗下令雲南行省平章政事薛超兀兒等人帶兵鎮壓。最終於公元1303年,西南地區終於在元軍的鎮壓下安定了。 [9]

家庭狀況

父母

父親:真金太子,1261年被封為燕王,1273年被封為皇太子,1286年去世,1293年元世祖上諡號明孝太子,1294年元成宗追尊真金為皇帝,為真金上廟號裕宗,漢文諡號文惠明孝皇帝。

母親:闊闊真王妃,1294年元成宗登基後尊為皇太后,1300年去世後元成宗上諡號徽仁裕聖皇后

兄弟

大哥:甘麻剌,1290年封為梁王,出鎮雲南,1292年改封晉王,移鎮漠北,1302年去世,1324年元泰定帝追尊為皇帝,為甘麻剌上廟號顯宗,漢文諡號光聖仁孝皇帝。

母親闊闊真王妃二哥:答剌麻八剌,1286年真金太子去世後元世祖本打算立為皇太子,但因病1292年去世,1307年元武宗追尊為皇帝,為答剌麻八剌上廟號順宗,漢文諡號昭聖衍孝皇帝。

姐妹

趙國公主 忽答迭迷失,下嫁闊里吉思魯國公主 南阿不剌,下嫁蠻子台

后妃

弘吉剌·失憐答里皇后,去世於1294年成宗登基之前,1310年追諡貞慈靜懿皇后[10]

伯牙吾·卜魯罕皇后[11]

兒子

兒子:元成宗有數子,只有德壽皇太子為伯牙吾·卜魯罕皇后所生。

女兒

昌國公主 益裏海雅,下嫁阿失昌王 趙國公主 愛牙迷失,下嫁闊里吉思 魯國公主 普納,下嫁桑哥不剌

年號

元貞(1295~1297二月)元成宗即位用的官方年號

大德(1297二月~1307)元成宗後庭改的官方年號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