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范文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范文虎(?—公元1302年), 江西豐城人,南宋降元將領,南宋殿前副都指揮使。公元1302年去世。與其妻陳氏的合葬墓於今安徽省安慶市棋盤山,1956年考古發掘確認(有爭議)。

人物專題

基本信息

姓名    范文虎  
別名    常敗將軍     
民族    漢族      
官職    南宋殿前副都指揮使、元朝兩浙大都督、中書右丞、征東行省右丞  
出生地   江西豐城
出生時間  不詳   
去世時間   1302年 
所處時代   宋末元初  
主要成就   征日本    

人物生平

1259年春,蒙古蒙哥大汗與其弟忽必烈分道南侵,準備一舉滅宋,蒙哥入四川,忽必烈攻湖北。開始時一路勢如破竹,但在當年7月,被宋將王堅敗於合州釣魚城,蒙哥大汗負傷後不治身亡(蒙哥是否因傷重身亡尚有爭議),忽必烈為了爭奪汗位也於次年撤走。在這次戰爭中本無功績的賈似道因「大功」升到少傅、右丞相,從此走上南宋帝國的領導崗位。作為其親信呂文德的女婿,范文虎後台強硬,而且在賈似道面前奉承逢迎,也得到通報嘉獎,大力提拔,升為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成為獨當一面的宋軍高級將領。

1269年,范司令受命援救已被元軍圍攻了兩年之久的襄樊,「范文虎以舟師援貴,至灌子灘,亦為蒙古所敗,文虎以輕舟遁。」而灌子灘戰敗後僅四個月,范將軍反又升遷,時呂文德病故,「賈似道以其婿范文虎為殿前副都指揮使,總禁兵。」

1271年,宋元在襄樊爭奪進入決戰階段,宋以李庭芝為京湖制置大使,統一指揮各軍。范文虎聽聞李庭芝將要上任,暗中寫信與賈似道說:「吾將兵數萬入襄陽,一戰可平,但願無使聽命於京閫(李庭芝),事成則功歸於恩相矣。」似道即命文虎為福州觀察使,與李相互制約兵權。庭芝屢次希望進兵,文虎只是與妻妾賓仆飲酒作樂,以沒有詔書的命令為由推脫。當年4月,范文虎與蒙古阿術等戰於湍灘,大敗,統制朱勝等一百餘將領為蒙古人所俘虜。

6月,范文虎率十萬大軍進至鹿門。阿術「夾漢東、西為陣,別令一軍趣會丹灘,擊其前鋒。諸將順流鼓譟,」范文虎交戰不利,便棄旗鼓,夜遁而逃。失去指揮的宋軍大部被蒙古俘獲,戰船、甲仗被繳獲者無數。

李庭芝見范文虎兵敗,便出重賞募死士,派義兵將領張順張貴率所募水師3000人突破封鎖往援。惡戰一百二十里,宋軍終於突破元軍封鎖,進至襄陽。張順已在激戰中陣亡,幾天後屍首被發現「身中四槍六箭,怒氣勃勃如生」。入城後的張貴再次突圍接應援軍,先與范文虎相約,讓范軍在龍尾洲接應。范文虎竟因為聽到龍尾洲附近風吹鳥叫,誤以為元軍來攻(其實並無元軍),驚嚇之餘,連退三十里。此後元軍得到逃兵密報,便派一支軍隊偽裝成宋軍駐在龍尾洲以逸待勞,張貴奮力殺到龍尾洲時,已精疲力竭,又中元軍伏擊,終於戰敗,身受數十創被俘,因不屈被殺。宋軍對襄樊的救援至此徹底失敗。

襄樊失守後,作為責任最大的敗將,范文虎僅降一級,出知安慶府。1275年,元軍伯顏部進逼江州,范文虎望風而降,以城堅糧足,兵馬眾多的安慶,不放一箭,拱手投敵。元相伯顏任命其為兩浙大都督,使之為嚮導,招降東部各鄉鎮。臨安失守後,又協助元軍奪取東南州縣,遷參知政事。

宋亡後,元世祖曾問宋降將范文虎:「爾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強臣賈似道擅國柄,每優禮文士,而獨輕武官。臣等積久不平,心離體解,所以望風送款也!」元世祖說:「正如所言,則似道輕汝也固宜!」

忽必烈出於以漢制漢的考慮,對范極為器重。1278年(至元十五年)范文虎擢行省左丞。次年,奏請以個人名義寫信致日本幕府,請求通好。1280年(至元十七年)被元世祖召見,受命籌備征日之事。8月,拜征東行省右丞,佩金虎符。奉命去江南收集原南宋軍隊和願從軍者組成江南軍。次年6月,與左丞李庭同率江南軍10萬、戰船3500艘從慶元(今寧波)入海征日。7月下旬與忻都的東路軍會師,27日開往鷹島(五龍山)。本應立即進攻日本大宰府,但遲疑不發。他又無海上常識,見颱風前兆不知躲避。8月1日,遭颱風襲擊,戰船破損甚巨,士卒溺死過半。本人抱船板漂流海中,被部將張禧救起。

直到此時,元軍軍勢尚存,張禧便建議:因糧於敵,利用船壞將士無反顧之心,重整旗鼓,拚死一戰。范文虎拒絕了這個建議,反於8月5日擇堅船遁逃,棄數萬士卒於鷹島,取道高麗回國。8月7日,日軍攻鷹島,元軍因將領遁逃,慘敗,大部分被殺,余者二三萬被俘。文虎因瞞報有術,直到第二年才真相大白,被革職查辦。不過僅僅過了一年,便東山再起,「帝令立功自贖,練兵治械於揚州」。此後,范文虎多有升遷。

公元1301年,時任尚書右丞的范文虎在享盡了一生榮華富貴之後,終於結束了他長達26年的投降生涯,壽終正寢。在此之前,元世祖忽必烈已於1294年駕崩,享年80歲。距離「弘安之役」,已是20年了。

史料記載

  • 《新元史》卷一百七十七,列傳第七十四[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