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文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文統

王文統(?—1262年),字以道。益都(今屬山東)人。元初政治家。王文統少時喜讀講權謀的書,金朝末年考中經義進士。此後以所學權謀之術遊說各地軍閥。後來投靠割據益都行省的李璮,被留為幕僚,為李璮出謀劃策,取得漣、海二郡。中統元年(1260年),被元世祖起用為平章政事,總管內外百司的政務。中統三年(1262年)二月,李璮反元,王文統被認定為李璮同謀,與其子王蕘一同被處死。王文統主持中書政務時間雖短,卻建立了一套較完整的政治經濟制度。同時,在北方大規模地實行了漢法。在忽必烈對阿里不哥的戰爭中,王文統提供了有力的後勤保障。這些對於元朝的建國及其鞏固起了重大作用。[1]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王文統少時讀講權謀的書,好以言詞打動人。金朝末年考中經義進士。到處拜訪諸侯,都沒能受到接見。於是去見割據益都行省的李璮,李璮和他談話後大喜,將他留置於自己的幕府中,並要求自己的兒子李彥簡以王文統為師。王文統也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李璮。因此,有關軍事行動的事,也都由兩人共同商議決定。每年向上報告邊境將士的功勞,誇大宣傳宋人的實力,藉以鞏固自己的地位。還用官府的財物樹立李璮私人的恩惠,取得漣、海二郡,這些都是王文統的計謀。

總攬政務

元世祖忽必烈在即位以前,訪求才智之士,聽說過王文統的名字。中統元年(1260年),元世祖即位後,勵精圖治,這時有人推薦了王文統,元世祖便迅速起用了他。元世祖成立中書省,總管內外百司的政務。第一個提拔的平章政事便是王文統,讓他改革各種政務。王文統執政後,設立十路宣撫司,提出各種例式規定,並取得良好效果。在制度的約束下,官員到地方辦差,不會驚擾到百姓;政府的鹽稅收入,不會缺斤短兩;市面上的貨幣流通,暢通無阻。接着王文統按照皇帝的詔命鑄造中統元寶交鈔,在潁州、漣水、光化軍設立交易市場。中統元年(1260年)冬,初次發行中統交鈔,自十文至二貫文,共計十種不同面值的貨幣。不限年月,諸路通行,民眾可以用鈔交納賦稅。

中統二年(1261年)二月,元世祖在開平召見行中書省事禡禡與王文統,王文統親率各路宣撫使到上都開平。元世祖自中統元年(1260年)秋天,在北方親自征討叛王阿里不哥時起,所有差派以及徵收鹽鐵稅等事,都交由王文統等人處理。以往急於用兵,許多事來不及研究。元世祖想整頓朝綱卻不知道應如何去做,所以在班師回朝前,便把王文統等召來,責成他們在這方面做出成效。隨後任命游顯鄭鼎趙良弼董文炳等為各路宣撫司,又以王文統等所議的各種條款詔告各路,以便遵行。

為人忌刻

王文統為人刻薄善妒,剛成立中書省時,張文謙為左丞,他素以安國利民為己任,所以凡是討論的問題,都觀點明確,因此總和王文統意見不一致。王文統便對此憤憤不平,總想找個藉口來陷害張文謙。後來,張文謙終於以左丞之職行大名等路宣撫司事而離開中書省。這時姚樞、竇默、許衡等都是元世祖所敬重和信任的人。王文統便暗示元世祖任命姚樞為太子太師,任命竇默為太子太傅,任命許衡為太子太保。在表面上,王文統裝出對這些人很尊重的樣子,其實不想他們朝夕作為顧問在元世祖左右。竇默曾與王鶚姚樞、許衡都侍奉在元世祖身旁,他們在元世祖面前斥責王文統說:「此人學術不正,必禍亂天下,不可把他安插在相位上。」元世祖說:「如果這樣的話,那誰可為相呢?」竇默說許衡可以。元世祖聽後很不高興,此議就作罷了。王鶚曾請元世祖讓右丞相史天澤監修國史,讓左丞相耶律鑄監修遼史,讓王文統監修金史,元世祖說:「監修諸史的官職,等到修史時再定。」

謀反被誅

中統三年(1262年)二月,李璮反元,以漣海三城獻給宋朝。在這之前,李璮的兒子李彥簡由京師逃回山東後,李璮派人告訴了王文統。等到李璮的反書傳到元世祖面前時,許多人都說王文統曾派遣自己的兒子王蕘與李璮暗通音信。元世祖召見王文統質問:「你教唆李璮反對朝廷,已經有好多年了,這是舉世皆知的事,我現在問你,你到底策劃了些什麼,要都告訴我!」王文統對答說:「我也忘了,容我詳細寫下來,再交給您。」寫完後,元世祖要他自己宣讀。其中有句話說:「如果您保留我螻蟻般的性命,那我保證為皇上奪取江南。」元世祖對王文統說:「你今天還想向朕為李璮說情嗎?」恰好李璮派人拿着王文統三封書信自洺水來,元世祖把書信展示給王文統看,王文統驚慌失措,汗流不止。書信中有「甲子期」字樣,元世祖問:「甲子期是什麼意思?」 王文統答道:「李璮很早就有反元之心,因我在朝中,不敢立即發動。我很早就想告之皇上以捉拿李璮,但因皇上用兵北方,局勢還未平定,等到甲子年,則還有數年,我說這話,是為了推遲他的反期而已。」元世祖說:「不必多說了,我把你從一個平民的地位提拔起來,給你以很大的權力,待你可說不薄,你為何負心做出這種事?」王文統還支吾其詞,始終不肯自己說出「臣罪當死」四個字。元世祖於是命令左右趕他出去,一出去就將他捆起來。元世祖還召竇默、姚樞、王鶚、僧子聰及張柔等人來,將王文統的三封書信給他們看,並問道:「你們看王文統該當何罪?」文臣們都說:「做臣子的不能心存謀逆,如果心存謀逆則應該處死」。只有張柔高呼道:「應該千刀萬剮!」元世祖又說:「你們統一說辭。」眾臣都說:「當死。」元世祖說:「他自己也在我跟前服罪了。」

王文統被處以死刑,兒子王蕘也同時被殺。元世祖於是詔告天下,詔書中說:「做臣子的不能心存謀逆,這是傳承千古的訓誡。國制有規定,懷有二心者必誅。沒有想到,地位如此之高的宰相居然會心懷奸邪。平章政事王文統,自底層起用,提升到台司,我對他的信賴不可說不深,對他的待遇不可說不厚,是希望他報效朝廷,誰知他與李璮是同謀,暗中讓兒子王蕘通消息。近來得到他的親筆書信數幅,察覺他的謀反之心已有多年,應該斬首示眾,使民眾知道其滔天罪惡。已於二十三日將反臣王文統及其兒子王蕘依法處死。嗚呼,辜負國恩而謀反,死有餘辜,身處宰相之位而被處以極刑,一時可能有人還不明白原因,你們眾百姓,應該好好體會我的這些用心。」

主要成就

中統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大汗位於開平。立中書省,以王文統為平章政事。王文統在主持中書政務的近兩年中,建立了一套政治經濟制度,其中,王文統制定的中統鈔法,對解決中統初年多項政策冗雜、軍費浩繁、國用不足等問題,起了重要的作用,而為後世言鈔法者所稱道。

同時,王文統在北方大規模地實行了漢法,設立十路宣撫司。派遣的宣撫使大部分是忽必烈的藩符幕僚和漢人儒士。且完全遵照中原歷朝帝王傳統作法的儀制、建置和措施,無疑是自從蒙古太宗以來主張漢法集團的一大勝利,其意義和影響是深遠的。而且王文統還在短期間從中原地區徵集與轉輸了大量物資武器,有力地支持了忽必烈對阿里不哥的戰爭。這些事對於元朝的建國及其鞏固起了重大作用。

人物評價

《元史》:①文統為人忌刻。②然文統雖以反誅,而元之立國,其規模法度,世謂出於文統之功為多雲。

元代政治家劉秉忠張易:山東王文統才智士也。

金末元初詩人楊果:王文統材略規模,朝士罕見其比。

人物爭議

歷史專家歐陽琛認為王文統涉及謀反是一起假案,理由是《元史》中,作為王文統與李璮同謀唯一的罪證是:李璮派人自洺水帶來的三封王文統書信。但是,二人既屬同謀,李璮為何會在公開反元之後將王文統的密信送給忽必烈,以置王文統於死地呢?而《元史》中說王文統始終不肯自己說出「臣罪當死」四個字,也可以說是,王文統堅不承認與李璮同謀的罪行。

親屬成員

兒子:王蕘,中統三年(1262年),與王文統一同被殺。

史書記載

元史·卷二百六·列傳第九十三》

參考文獻

  1. 王文統. [201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