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竇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竇默[1]
 (公元1196—1280年)是元朝的理學名臣,又是傑出的醫學家。竇默,原名傑,字漢卿,金朝末年,流亡他鄉。金亡後「復歸鄉里,更其舊名曰默,字子聲。

人物生平

[2]
  竇默是肥鄉(今河北肥鄉)人。他的曾祖竇亨,「值金正隆間科民為兵,曾祖以丁力富強,被選為簽軍家,鄉人遂以簽軍目之。」竇默的祖父竇榮、父親竇思不曾在官府中任職。他的叔祖竇旺為絡州防禦使下屬的司吏。竇默「幼從學,喜讀儒書」,拒絕跟竇旺學為吏之道,理由是:「趨近利而棄遠圖,非計也,不若仍舊」,此後仍然致力於儒書。
  蒙古成吉思汗六年(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蒙古發動對金戰爭,竇默一家在這場動亂中也同大多數北方百姓一樣,遭遇悲慘。蒙古軍初次來到時,他被俘,「同時被俘者三十人,皆見殺,惟默得脫歸其鄉」。當他「間關險阻,還走達鄉井,家人輩皆已去,惟母氏存焉。驚怖之際,母子俱得時疾。」母親不久病死。
  蒙古軍再次南下時,竇默「親屬亡沒,家業盪盡,惟餘一身。暮夜潛出,收親屬之可識者埋痤訖,即南走渡河,依母黨吳氏」。母喪守制三年,「服闋,贅於清流河醫者王氏」。醫者王氏 「授公以方脈之術,公由是從容安居而生理瞻足,平昔義理之學益得所養而日進於高明矣」,竇默的生活暫時安定了下來。
  窩闊台汗四年(公元1232年),蒙古軍在鈞州(今河南禹縣)三峰山大敗金軍,進圍汁京。五年正月,金帝逃出注京,先到歸德,後到蔡州(今河南汝南)。這一年年底,蒙古軍與宋軍會合,圍攻蔡州。六年,蔡州破,金亡。這一次戰爭造成河南地區的巨大破壞,竇默又成了新的流遷高潮的一分子,在動亂中輾轉流徙,其艱難是可想而知的。
  金朝滅亡後,南宋以為有機可乘,出兵收復河南,結果慘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端平入洛」之役。蒙古國便以此為藉口,發動對南宋的戰爭。各種傳記資料於竇默此時遭遇的記述都比較隱晦,只是說:「河南既下,中書楊君奉朝命招集釋、道、儒士,公應募北歸。」竇默二度遭受家破人亡,輾轉流徙,最後因偶然的機會才得以回到家鄉。
  竇默是幸運的,他在楊惟中、姚樞奉命「招集」之列,因而沒有淪為驅口(奴隸),保持了良民的身分。竇默先回到大名,後來又回到鄉里,亦以教學為業。
  竇默的謀生之道並不限於教授學生, 他還為人治病, 是著名的針炙醫生。
  他的醫術是在流亡過程中學得的。他自述學醫的動機時說:在動盪的戰爭年代,疾病必多,而藥物難得,只有針炙,易於施用見效,這是竇默受外舅之教決定學習針炙的原因所在。經過十七年之久的逃難中,竇默在蔡州時遇到了明師——李浩。「逃難之際,遇儒醫李浩,授以銅人絨法,能得其微妙」。李浩不但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竇默得到李浩的傳授,加上自己的刻苦鑽研,終於成為一代針炙大家。需要說明的是,竇默逃亡到河南時,入贅「醫者王氏」,王氏「授公以方脈之術」,對於一般的診斷治療,竇默也是有一定修養的。
  因為流徙過程中的上述遭遇,竇默在回鄉後便一面教書,一面替人治病,很快便博得了聲譽。「鄉人好學者來問經書,疾病者來求醫藥,率皆欣然應答」。他繼承了李浩的高尚醫德。「人無貧富貴賤,視之如一。針石所加,醫藥所施,病輒痊安,而未嘗有一毫責報之心。久之,道譽益重」。
  公元1249年,竇默因醫術而受忽必烈之禮聘,深受重用。公元1255年或稍後,竇默「請南還」,上命大名、順德兩處各給第宅及土田、婢僕、冬夏衣服,歲以為常,待遇優厚。
  庚申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召竇默入朝。這時他已六十五歲。自此直到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去世,竇默一直在朝中任職。原為翰林侍講學士。「至元十一年,遷嘉議大夫,職如故。」 「十七年,又遷昭文館大學士,正議大夫。」同年去世。

醫學著述

[3]
  竇默在行醫學道中整理師法、總結經驗,約在金天興壬辰年(1232)前後,完成著述。計有《針經八穴》(又名《流注八穴》)、《補瀉法》、《標幽賦》 、《流注通玄指要賦》(《流注指要賦》)四種。後二種為賦體又合稱《針經指南》。當時傳本不知是刊刻還是手抄,後朱良能於元貞年(1295)刊行,元至大辛亥年(1311),竇桂芳將竇默著作合稱為《針經指南》編入《針灸四書》刊行。
  《針經指南》一卷:書中首列有《針經標幽賦》,主要全面總括針灸學基礎理論,次列《流注通玄指要賦》,精選五十多種疾病的針治腧穴,後列針經直說、絡說、交經辨、氣血問答、手足三陰三陽表里支幹、八穴定位及所主病證、真言手法、素問瀉必用方補必用圓法、呼吸補瀉法、寒熱補瀉法、春夏刺淺秋冬刺深法、手指補瀉法、迎隨補瀉法、生成數法、夫婦配合、古法流注、雜忌法等。還錄有五卷本《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中的「避忌太一之圖」 。
  《針經標幽賦》(《標幽賦》)一卷:該賦不分卷,賦中不少文句與金代閻明廣《子午流注針經》所載何若愚《流注指微針賦》及閻氏注文相同或相近,可知該賦系發揮閻注《流注指微針賦》之作。賦名中「針經」即指《子午流注針經》,「標幽」之「幽」亦取何氏「既而感指幽微,用針直訣」之義。賦文言簡意賅,論述了經絡、臟腑、氣血、取穴、刺法、宜忌等豐富的針灸基礎知識及常見病症的證治,可謂精闢的針灸學綱要。他以天人相應的思想方法,將形氣的虛實、臟腑的強弱、經脈氣血的多少及循行流注的規律,作為取穴的依據,形象地描述了氣至如「魚吞鈎餌之沉浮」、氣未至「如閒處幽堂之深邃」的針感體會。在針刺治療方面,既根據經絡系統辨證論治,又遵循經氣流注、經脈循行順序重視按時開穴的子午流注針法,且重用十二經膝肘以下的五腧穴及八脈交會穴、三根四結、十二經十二原。
  《流注通玄指要賦》(《流注指要賦》、《通玄指要賦》、《通玄賦》)一卷:據該賦題記知,竇默避難於蔡邑時,遇名醫李浩,精通針術,授其秘穴四十三個,效果神驗,「除疼痛迅若手拈,破結聚渙如冰釋」,竇默恐有遺忘,因而「輒裁八韻,賦就一篇」,於金天興壬辰年(1932)重九前二日編就。賦文簡短,不分章節,首述針刺治療蠲邪扶正、回陽倒陰的作用及通曉經絡的重要意義,後列行步難移、脊膂強痛、呆痴、風傷項急、頭暈目眩、耳閉、眼痛等五十多種病症的治療用穴。各種病證均取單穴,共用腧穴四十多個,而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占大多數,體現了選穴精、療效顯著的學術特點。

學術特色

[4]
  治病莫如用針
  竇氏在《針經指南》中,首載《針經標幽賦》曰:「拯救之法,妙用者針。……觀夫九針之法,毫針最微。七星可應,眾穴主持。」竇氏偏主用針,且尤重用毫針。竇氏重視八脈交會穴的應用,《流注八穴序》曰:「交經八穴者,針道之要也。」《八穴交會》述八穴與八脈關係,《定八穴所在》述八穴部位、取穴法,述八穴主治病證。善用針法,列《真言補瀉手法》述補法、瀉法、《素問》瀉必用方補必用圓、春夏刺淺秋冬刺深、呼吸補瀉、寒熱補瀉、生成數法、手指補瀉、迎隨補瀉等。此外,還有《夫婦配合》、《古法流注》、《雜忌法》、《針灸避忌太一之圖序》、《冬至葉蟄宮說》等有關針法的內容。全書字數不多,但內容豐富,體現了竇氏的針灸學術思想。
  制針灸歌訣
  竇氏制針灸歌訣《針經標幽賦》、《流注通玄指要賦》二文,內容豐富,言簡意賅,論理明析,文字清麗,文法精練,結構嚴謹,應律叶韻,朗朗上口,易於記憶,為古醫籍的佳作,為後世學者習誦的名篇,尤其是《標幽賦》敘述了歲時、藏腑、經絡、氣血、取穴、刺法、證治、宜忌等內容。是《內經》以來,有關針刺理論的總結和發展。
  首創下針十四法
  竇氏在《真言補瀉手法•手指補瀉》中,把針刺的基本手法歸納為「下針十四法」,曰:「凡補瀉,非必呼吸出納,而在乎手指……動、搖、進、退、搓、盤、彈、捻、循、捫、攝、按、爪、切者是也」。後列下針十四種基本手法的具體操作,曰:「動者,如氣不行,將針伸提而已」;「搖者,凡瀉時,欲出針,必須動搖而出者是也」;「退者,為補瀉欲出針時,各先退針一豆許,然後卻留針,方可出之,此為退也」;「盤者,為如針腹部,於穴內輕盤搖而已,為盤之也」;「彈者,凡補時,可用大指甲輕彈針,使氣疾行也,如瀉不可用也」;「循者,凡下針於屬部分經絡之處,用手上下循之,使氣血往來而已是也」;「捫者,凡補時,用手捫閉其穴是也」;「攝者,下針如氣澀滯,隨經絡上,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氣血,自得通行也」等,這些頗具特色的針刺手法,至今仍在臨床中應用。十四法為以後的針灸大全、針灸大成論針法奠定基礎。
  流注八穴
  竇氏對流注八穴頗為推崇,《流注八穴序》曰:流注八法得于山人宋子華之手,乃「少室隱者」之所傳。「予嗜此術,亦何啻伯倫之嗜酒也」。因竇氏善用此法,故又稱「竇氏八穴」。《八穴交會》曰: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的八穴相交會,公孫通沖脈、內關通陰維,會合於胸、心、胃;臨泣通帶脈、外關通陽維,會合於目外眥、耳後、頰、頸、肩、缺盆、胸膈;後溪通督脈、申脈通陽蹺,會合於目內眥、頸項、肩胛;列缺通任脈、照海通陰蹺,會合於肺、喉嚨、胸膈。《定八穴所在》述八穴位置、歸經、取穴法。後述八穴主治的213種病證。曰:八穴治病「先刺主證之穴,隨病左右上下所在取之,仍循捫導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未已,則求之須要停針待氣,使上下相接,快然失其所苦,而後出針」。
  真言補瀉
  真言補瀉手法對針刺手法有具體的論述和獨特的見解,是竇氏針刺手法的經驗總結。補法曰:「左手掐穴,右手置針於穴上。令病人咳嗽一聲,針入透於腠理,復令病人吹氣一口,隨吹針至分寸。待針沉緊時,轉針頭向病所。以手循捫,覺氣至,卻回針頭向下。覺針沉緊, 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氣出針,急閉其穴。虛羸氣弱癢麻者補之。」瀉法曰:「左手掐穴,右手置針於穴上。令病人咳嗽一聲,針入於腠理,復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氣入針至分寸,覺針沉緊,轉針頭向病所,覺氣至,若覺病退,便轉針頭向下,以手循捫,覺針沉悶,令病人吹氣一口,徐出其針,不閉其穴。豐肥堅硬疼痛者瀉之。」押手、刺手分別操作,使患者咳嗽以移神散氣,配合呼吸、針頭朝向、針感、候氣、調氣、行氣等整個施術過程作了具體描述。寒熱補瀉補冷法曰:針入後,「問病人覺熱否?……捻針,使氣下行至病所。」也描述得十分細緻,使人易於學習,易於掌握。

參考來源

  1. 陳高華. 論竇默[J].. 中國史研究,. 1995(02):116-125. 
  2. 陳高華. 論竇默[J].. 中國史研究,. 1995(02):116-125. 
  3. 李會敏,董尚朴,鄧國興. 竇默醫著內容與版本考[J].. 河北中醫,. 2002(05):392-393. 
  4. 嚴善餘. 竇默針灸學術思想考釋[J].. 中醫藥學刊,. 2003(12):2163-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