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唐朝历代皇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在其鼎盛时的公元7世纪,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辽阔疆域。在690年,67岁的武则天改国号“”为“”,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极盛,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灭亡。唐共历经21位皇帝(若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重要时间

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隋末农民起义。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隋朝灭亡。降隋恭帝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被害。李渊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参见唐朝统一战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杀。李渊被迫退位,是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 唐太宗 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公元627—公元649)。

贞观之治

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天可汗。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他不计出身,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不论降将或建成旧臣,他也一一重用。例如魏征,为前太子建成]的幕臣,太宗登位后不计前嫌,而且事事也听从魏征的劝练。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朝鲜帝王教科书,亦为后世君主模彷学习的对象。

武周代唐

唐太宗晚年,因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宗废掉他们二人,最后立虽仁但无能的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时期对外接受了新罗之请,终于灭了高丽百济并打败日本援军。使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唐高宗太宗晚年,与唐太宗才人武氏,即武则天,早有私情,此乃大不孝。在太宗死后,武氏感业寺为尼。时高宗王皇后萧淑妃内斗,王皇后为了与萧淑妃争宠,主动准许高宗武氏回宫。武氏入宫后,先后使高宗废了王皇后萧淑妃。在大臣的反对下,高宗武氏皇后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氏来处理。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皇后武氏睿宗秸号称帝,改国号“”为“”,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公元690年-公元705年),自称圣神皇帝武后也成为了中国王朝历史唯一自称皇帝的女人。由于谥号中的“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

武周十五年内统治时期,武后为了打击高宗以来的世家大族的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传统史学家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

男性内侍张昌宗弟兄和薛怀义等。不过传统男性皇帝的后宫亦很多。武后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时期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另外武后成了后来唐朝后宫女性争权的效法者。

韦后当权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李旦被立为相王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在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韦皇后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开元盛世

后来睿宗太平公主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延和元年(公元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 唐玄宗 李隆基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汉武盛世)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城市。

安史之乱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吓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唐朝衰落

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元和中兴

自此以后,唐朝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唐德宗死后,经过了顺宗的过渡阶段,然后由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依靠禁军的兵力令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唐朝,史称“元和中兴”。

会昌中兴

宪宗末年,以牛僧孺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

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与李训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失败。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

文宗死后,唐武宗继位,建元会昌武宗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由于拥立武宗宦官仇士良鉴于朝廷派系林立,不得已给武宗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武宗重视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为三武灭佛的其中一位称号武字的君主。又称为会昌灭佛

宣宗之治

唐武宗死去后,唐宣宗宦官的协助之下继位。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一改唐武宗的封杀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

唐朝灭亡

宣宗之后,唐懿宗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朝的国势一直走下坡。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时唐朝疆域。

中十三年(公元859年)爆发唐末农民起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经过黄巢起义后,把唐朝的基础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宦官争权不断。黄巢起义后,唐僖宗唐末的动乱中死去,由弟唐昭宗继位。

残唐灭亡

朱温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全忠入宫尽诛宦官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唐昭宗朱温毒死。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唐高祖

李渊(566-635年6月25日),唐朝开国皇帝

他是西汉大将军李广二十三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的六世孙

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汉族,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故特见亲重。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政局动乱。李渊便与次子李世民大业十三年五月起义,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李渊起兵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并于七月率师南下。

唐太宗

李世民 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诗人。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唐高宗

李治 帝王生涯无所作为的懦弱皇帝 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唐中宗

李显简介 被3个女人左右一生被毒杀的皇帝 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韦后毒杀,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神龙三年八月三日加尊号为应天神龙皇帝景龙四年六月二日壬午日半(710年7月3日)被毒死于神龙殿,终年55岁,庙号中宗,谥号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景云元年十一月己酉葬中宗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武后生四个儿子,中宗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其两位皇兄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太子

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嗣圣”。中宗高宗更为庸柔无能,即位后,尊武则天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他重用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欲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侍中(宰相职),裴炎固急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36天的中宗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中宗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中宗就吓得想自杀。韦氏总是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也不一定就是赐死,何必如此惊恐。”韦氏的鼓励、帮助、劝慰,才使他在逆境中坚持着活了下来。因此,中宗韦氏作为患难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对韦氏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满足你的任何愿望。”

公元699年中宗武则天召回京城,重新被立为太子中宗很注意搞好与母亲武姓家人的关系,出于这一动机,他决定和武氏联姻。就这样,他的一个女儿即后来的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幼女即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位侄孙武崇训,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中宗与武家结亲,无疑是想通过裙带关系稳固确立自己的地位。长安元年(701)九月,他的儿子李重润永泰公主夫妇少年气盛,对祖母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深表不满,被张易之添油加醋地报告给武则天,说他们诽谤朝廷,结果武则天逼令李重润永泰公主和丈夫武延基自杀。不过,因为牵扯面不大,武则天并没有深究。显而易见,张易之张昌宗已对中宗一家构成了威胁。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2月,复国号为中宗复位后,马上立韦氏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皇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皇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封上官婉儿昭仪。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

唐睿宗

李旦简介 历史上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简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秘史(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建立武周王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是中华帝国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号()。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唐玄宗

李隆基简介 因风流而毁了大唐的开元盛世 唐朝第七位皇帝李隆基简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唐朝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唐肃宗

李亨简介 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的乱世天子 唐朝第八位皇帝亨(711—762),即唐肃宗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次年,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于灵武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他忧惊而死。

唐代宗

李豫简介 唐朝第一个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结束,大唐开始走向衰落。当时,东有诸多藩镇割据,北方又有邻国回鹘不断勒索,西面有邻国吐蕃侵扰。763年吐蕃占领首都长安十五日。唐代宗为求暂时安定,大封节度使,造成了藩镇割据。朝廷政治经济进一步恶化。779年去世,庙号代宗,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三十里的檀山)。

唐德宗

李适简介 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的皇帝

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779年——805年在位)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他是肃宗长孙代宗长子,他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但好景不长,他14岁那年(天宝十四载,755)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从此大唐帝国陷于一场亘古少见的大动乱之中。在大唐帝国的盛衰变迁中,德宗和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泾原兵变后,文官武将的相继失节与宦官集团的忠心护驾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德宗放弃了以往的观念。在执政后期,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全国范围内增收税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

代宗即位之初,李适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肩负起与安史叛军余孽最后决战的使命。平定叛军之后,适因功拜为尚书令,和平叛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八人一起被赐铁券、图形凌烟阁。

一生四大矛盾

广德二年(764)正月,李适以长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并于二月举行册礼。大历十四年(779)五月,代宗病逝于长安宫中。身为皇太子李适遵照父皇遗诏柩前即位,就是历史上的唐德宗

德宗在位整整26年,要用他遗诏中所说,就是“二十有七载”,这是虚指。唐朝皇帝中,比他在位时间长的只有高宗玄宗太宗也不过在位23年;在他之后,再没有哪个唐朝皇帝比他在位时间长。

德宗登基以后次年改。他在位期间,共使用了三个年号:建中(4年)、兴元(1年)、贞元(21年)。

青少年时代的动荡生活使德宗深知安定的可贵,他登基以后,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即位之初,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实施革新,果敢有为。但是,德宗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因为安史之乱唐帝国的积重难返而收效甚微,有的尽管粗见成效,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当德宗的一番改革遭遇挫折后,他的雄心竟然消失殆尽。德宗一生中,无论是性格还是行动,都充满了矛盾和悲剧色彩。

唐顺宗

李诵简介 被逼退位最快做太上皇的皇帝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顺宗,名李诵(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长子德宗因他中风而急死,由他继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终年46岁,葬于丰陕西省富平县东北33里)。

唐顺宗

李诵,曾被封为宣王,公元779年被立为太子。李诵东宫太子的近20年中,时常关心朝政,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认识。他不满宦官专权和宫市等扰民措施,早已有意改变宦官专权擅事的政局。常和伴读王叔文等一起筹划日后继位后的改革,留意物色人才。公元805年正月,李诵中风口哑,宗因此而于公元805年正月急死。李诵带病继位。是为唐顺宗

唐宪宗

李纯简介 开创唐朝最后一个盛世皇帝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李纯(778~820)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宪宗。805~820年在位。唐顺宗长子。初名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立为太子,改名。八月即位。宪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宪宗的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暂时平定了一些藩镇。经过削藩,藩镇势力暂时有所削弱。后为宦官陈弘志(一作弘庆)等人谋杀。享年43岁,在位15年,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唐穆宗

李恒简介 五个儿子中竟有三个做了皇帝

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穆宗宪宗第三子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师长安大明宫之别殿。最初名李宥,先封为郡王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遂王李恒是册封为皇太子以后改的名字,这一点与他的父皇宪宗相同。

穆宗以前的唐朝诸帝多能将皇位传给儿子,高宗武则天)还有二子(即中宗睿宗)即位做了皇帝穆宗的父亲宪宗另外也还有一个儿子穆宗光陵东神门石狮子(第十三子)做了皇帝,即宣宗穆宗以后的懿宗,有第五子即位为僖宗,第七子即位为昭宗。此前,睿宗的儿子当中,一位受命登基(玄宗),一位追认为帝(让皇帝李宪),三位获赠太子,已被旧史盛赞为“天与之报,福流无穷”。但穆宗一共有五子,其中竟然有三个做了皇帝,即敬宗文宗武宗,这在唐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由于每个儿子即位后都把各自的生母追尊为皇太后,所以穆宗先后有三个皇后和他配享太庙,这在唐朝历史上也属罕见。穆宗长庆四年(824)正月死时,刚刚30岁,相对于他之前的唐朝皇帝来说,可谓最短寿的一位。这些情况透露出,在穆宗君临天下时,唐朝的皇位继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皇帝的人身安全也已变得毫无保障。所有这些似乎再次提示我们,穆宗时期的宫廷局势已经难以用常规来审视了。

唐敬宗

李湛简介 唐朝帝王寿命最短的皇帝

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在位2年,为宦官谋杀,终年18岁。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

唐武宗

李炎简介 开创唐朝短暂中兴的灭佛皇帝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临死前改名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在位6年,终年33岁。武宗即位的过程,正是文宗即位的重演。

文宗即位以后,一度想立长兄敬宗皇帝的儿子晋王普为嗣,不幸的是晋王普太和二年(828)六月5岁时夭折,文宗追赐他皇太子的名号。一直到了太和六年十月,他立了自己的儿子鲁王永为太子,第二年八月举行了册礼。文宗杨妃不满意太子永,一直谋求废掉他,因为朝廷上阻力重重没有成功,但太子永开成三年(838)十月暴死,使此事划上了句号。太子的死使文宗很是伤感,认为自己枉为天子却不能保全儿子的性命,他除了追赐儿子为“[庄恪太子]]”外,还把火气发到太子身边的宫人身上,从此文宗抑郁成疾。开成四年十月,文宗没有同意杨妃立弟弟安王溶的提议,而是立了敬宗的第六子陈王成美为太子,还没有来得及行册礼,文宗就一病不起了。

开成五年正月初二,文宗密旨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监国。但是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为贪拥立之功,以太子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重立皇太子。宰相李珏据理力争,也奈何不了手握神策军的仇士良鱼弘志,他们假传圣旨,将文宗的五弟颍王瀍立为皇太弟,从十六宅迎入宫中。太子成美仍然以陈王的爵位退居藩王府邸。文宗驾崩之后,颍王柩前即位,这就是唐武宗武宗即位后,将已过世的生母韦氏追册为皇太后

武宗身材高大,性情豪爽,他即位这年,已是27岁。多年来他迷信道教,周围经常有一批道士相往来,比起纯粹生长在深宫中的王子来说,他多了一些观察社会的机会。与文宗不喜欢声色歌舞不同,武宗经常骑马游乐,还常常带着他宠爱的那位邯郸舞伎出身的王才人到教坊饮酒作乐,与乐人谐戏,就好像老百姓家的宴席一般。但又和敬宗无节制地游乐不同,武宗并没有沉湎其中,声色自娱过程中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因此耽误了国家大事。他读书虽然不如文宗,但是他更能知人善任,而且也似乎少了一些书生意气和迂腐,能够面对现实,很多时候他敢于向宰相当面认错,尤其是他信任和重用李德裕,使得他们君臣在会昌年间内忧外患交织的时刻,能够沉着应付,度过难关。

唐懿宗

李漼简介 唐懿宗实为唐朝间接的亡国之君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懿宗李漼(“漼”,拼音:cu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宣宗爱夔王滋,欲立为皇太子,而郓王长,故久不决。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疾大渐,以夔王属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等。而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副使丌元实矫诏立郓王为皇太子。癸巳,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改元“咸通”。在位14年,终年41岁。曾用年号:大中咸通;死后葬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唐懿宗李漼,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皇帝。然而,懿宗在位15年,骄奢淫逸侏儒俑,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大中十四年(860),即懿宗即位的第二年,二月安葬了宣宗,十一月改元为咸通。使用这一年号,据说是因为宣宗所作的一首曲子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懿宗改元时记得他的父皇,但君临天下以来的言行举止却几乎看不到宣宗的影子。]]咸通之政]]与大中之政相比也是相距遥遥,不可以道里计。《新唐书》的作者说懿宗是“以昏庸相继”,正是对他的综合评价。

唐僖宗

李儇简介 玩物丧志宦官手中的傀儡皇帝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僖宗李儇(862-888),唐懿宗第五子,初名。873-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僖宗懿宗第五子,本名李俨,生于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懿宗病重弥留之际,他在宦官的支持下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并于懿宗死后柩前即位。时在咸通十四年(873)七月二十日,僖宗11岁;888年三月六日死于长安

唐昭宗

唐昭宗李晔简介 在位16年皇权衰微的悲剧性皇帝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然后又改名为,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昭宗在位期间,宦官、朝臣、藩镇为争夺对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斗争激烈,藩镇跋扈,战乱不断,皇权衰微

历史上的唐昭宗李晔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皇帝昭宗嗣位时二十一岁,是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这种境况恰恰是昭宗的哥哥唐僖宗(公元873-888年在位)造成的。

唐昭宗李晔唐僖宗李儇皆是唐懿宗的儿子,僖宗行五昭宗行七。根据史书上记载:僖宗的天份还是很高的,骑射剑槊算术音乐等,无不精通。但是十二岁即位,正是贪玩的年纪,于是把政事和官吏的任免都委托给宦官田令孜处理,着他自行处之,不必汇报。宦官弄权,政令不明,又加上天灾人祸,终于在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爆发了王仙芝黄巢大起义

王仙芝死后,黄巢率领起义军在全国流动作战。最后攻进了长安唐僖宗玄宗的后尘避蜀。僖宗逃到成都后,在成都向各路节度使封官许愿,又借助沙陀兵来平叛。加上农民军朱温等人的叛变,黄巢兵败,退出长安,后在山东自杀。起义被平定后,以往在形式上听命于中央的节度使们,现在也无视朝廷了。

经过近四年的四川流亡生活以后,僖宗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阴历三月回到京师。经历了战争和洗劫的岁月的长安已经完全荒废了:“荆棘满城,狐兔纵横。”而僖宗长安也没安心的住多久,就又开始了逃亡避难,这一次是因为邠宁节度使朱玫拥立肃宗的曾孙襄王李煴为帝,僖宗四处辗转,最后于光启三年(公元887)由当时的神策军将领宋文通护卫着逃到了凤翔凤翔节度使李昌符领兵拦截,和护驾的先头部队发生激烈冲突,宋文通带兵猛攻,歼灭了李昌符全部。宋文通因为立了首功,被唐僖宗封为节度使,而且赐名李茂贞僖宗还亲自为他定字为正臣。从此,李茂贞便凭借这些常人所没有的荣誉和雄厚的实力割据一方。这一年的其余时间僖宗仍在凤翔光启四年正月回到长安。然而,他在凤翔已经得了重病,阴历三月便死去,只活了二十七岁。僖宗在位十五年,这十五年中很难说他曾进行过统治。他在位的岁月是军事、政治、社会和制度各方面的重重危机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的时代,有人把王朝的迅速崩溃归罪于僖宗的孩子气的任性,或归罪于他对施政的漫不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