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位於西歐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由16個組成,首都最大城市柏林。其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南北距離為876公里,東西相距640公里,從北部的北海波羅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爾卑斯山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Bundesrepublik_Deutschland.ogg),通稱德國(Deutschland),是位於西歐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由16個組成,首都最大城市柏林。其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南北距離為876公里,東西相距640公里,從北部的北海波羅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爾卑斯山氣候溫和,季節分明。德國人口約8,180萬,為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僅次於美國[1]

在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徒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refTag|1=拉丁文名稱Sacrum Imperium(仁聲帝國)見於1157年的文獻,而Sacrum Romanum Imperium(神聖羅馬帝國)最初記載於1254年,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可追溯到15世紀
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國家元首為聯邦總統,政府首腦則為聯邦總理。 ​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 德國為1993年歐洲聯盟的創始成員國之一,為申根區一部分,並於1999年推動歐元區的建立。德國亦為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八國集團20國集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其軍事開支總額居世界第九。 ​ 德語是歐盟境內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德國:柏林牆的塗鴉

目錄

國名

中文德意志一詞是德語{lang|de|Deutsch}的音譯,而日耳曼是英語German的音譯,來自拉丁文日耳曼尼亞尤利烏斯·凱撒以日耳曼尼亞稱呼萊茵河東岸的各個部落,日耳曼尼亞紀載於西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亞志》,後來英語單詞的德國由此演變而來。而德文中的德國 ,德意志人的土地,起初為diutisciu land)來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語diutisc(大眾的,指屬於diotdiota"人"的 )一詞而來,該詞最初用以區別源自拉丁文羅曼語族地方話。diutisc一詞依序來自原始日耳曼語þiudiskaz(大眾的),þiudiskaz又來自於þeudō,þeudō又承繼自原始印歐語的tewtéh(人)。 ​ 日本韓國對德國的國名漢字寫法,都是「獨逸」,日文寫作「ドイツ(獨逸}},Doitsu)」,韓國字寫作「독일lang|ko|獨逸,Dokil)」。在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分別稱德國為阿勒芒(Allemagne)、阿拉曼尼亞(Alemania、Alemanha),是承襲過去稱呼由日耳曼人一支的阿勒曼尼人創建的獨立國家的舊稱。 ​

歷史

毛厄原人 下頜骨化石的發掘表明至少600,000年前在德國即有古人類活動。自舍寧根的煤礦中亦出土三支380,000年前的標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狩獵武器。在尼安德河谷發現史上第一枚非現代人類化石,這一物種被稱為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化石具有近40,000年的歷史。烏爾姆附近施瓦本汝拉山洞穴中亦有同一時期的現代人類生存跡象,包括42,000年前的鳥骨和猛瑪象牙笛,為至今出土的最早樂器。內布拉星象盤薩克森-安哈爾特內布拉附近出土,為一歐洲青銅時代銅製文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名錄。 ​

日耳曼部落及法蘭克王國

日耳曼部落最早可追溯至 北歐銅器時代 (西元前17至前5世紀)或者最晚是 前羅馬鐵器時代 (西元前5~4世紀至西元前1世紀)。西元前1世紀,部落開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與伊朗人波羅的人凱爾特人高盧部落以及東歐斯拉夫人發生接觸 。在奧古斯都的統治時代,羅馬帝國軍隊開始入侵日耳曼地區,該地區約為萊茵河乌拉山脉之間,西元9年時, 謝魯斯克 部落主阿爾米尼烏斯擊敗瓦盧斯領導的三個羅馬軍團,使奧古斯都放棄將羅馬帝國邊界擴張至易北河的意圖 。塔西佗於西元100年完成日耳曼尼亞志時,日耳曼部落已在萊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佔據現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而奧地利、巴伐利亞南部及萊茵蘭西部則為羅馬帝國所管轄 。 ​ 3世紀時出現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拉曼人法蘭克人、 夏登人 、撒克遜人、 弗里西人、斯卡姆布里人 和 圖靈吉人 等。日耳曼人約於西元260年進入羅馬帝國控制地區 。匈人於375年西移至羅馬帝國統治地區後,羅馬帝國勢力自395年起衰弱,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進一步向西南方遷移 ,同時,今日德國境內出現較大的部落取代或吸收先前的小型部落。日耳曼地區大片土地(即墨洛溫王朝時所稱的奧斯特拉西亞紐斯特利亞阿基坦一帶)為法蘭克人所佔領,建立起法蘭克王國,並向東征服薩克森和{le|巴伐利亞公國|Duchy of Bavaria|巴伐利亞}};今德國東部地區則由西斯拉夫民族(包括索布人、 維萊蒂人 和 奧伯德里特人 )定居 。 ​

東法蘭克王國與神聖羅馬帝國

查理大帝 於800年聖誕節於羅馬接受教宗利奧三世加冕,並建立卡洛林帝國,後於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分裂 ,分裂後出現的東法蘭克王國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雛型 ,領土西至萊茵河,東至易北河,北至北海,南至阿爾卑斯山 。 ​ 在奧托王朝(919年-1024年 又稱薩克森王朝 )統治期間,由各公國推舉間推舉共主,王位雖非世襲,但仍多為父死子繼的情形,而形成王室家族 。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於962年經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在薩利安王朝(1024年-1125年< name="周20" group="書"/>)統治期間,義大利北部及勃根第併入神聖羅馬帝國,但由於敘任權鬥爭,皇帝權力遭到削弱 。 ​ 12世紀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統治期間,德意志諸侯的影響力向南方和東方擴張至斯拉夫人定居地區;他們鼓勵德意志人向這些區域移居,稱東向移民運動。多數由北部德意志城鎮組成的漢薩同盟由於貿易的擴張而繁榮 。南部的大拉芬斯堡貿易組織(Große Ravensburger Handelsgesellschaft)起到類似的作用。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確立帝國的基礎政治結構,規定七個最具勢力的公國統治者或大主教為選帝侯 ,通過多數制選舉皇帝 。 ​ 14世紀上半葉德意志地區人口大幅減少。1315年發生 大饑荒 ,黑死病則於1348年至1350年流行 。即便如此,德意志的藝術家、工程師和科學家仍在這一時期發展一系列的技術,與同一時期在意大利諸城邦使用的科技類似。德意志諸國的藝術和文化中心培養 老漢斯·霍爾拜因 、其子小漢斯·霍爾拜因以及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引入歐洲,為日後知識的大眾化創造條件 。 ​ 1517年,維滕貝格教士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條論綱,挑戰羅馬公教教會並引發宗教改革 。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宣告路德宗為可接受的天主教替代信仰,但還規定諸侯的信仰應為其子民的信仰,這一原則稱「教隨國定」(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和約未涉及其他信仰,由此歸正宗仍為異端,而其原則亦未涉及神權領袖改信的狀況(如1583年科隆選侯國的情形)。自 科隆戰爭 至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一系列宗教戰事對德意志地區造成嚴重的破壞 ,其中後者導致諸邦國總人口減少近百分之三十,而在一些地區人口減少高達百分之八十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終結德意志諸國的宗教戰事 。1648年後,德意志諸侯可選擇羅馬天主教、路德宗及歸正宗為其國教 。 ​ 18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由近1,800個領地所組成 。由 帝國改革 (1450–1555年)推動的法律體系建立帝國政治體,並在其神權、世俗及世襲邦國中確定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權,由帝國議會代表。哈布斯堡王朝自1438年起保有帝國皇權。1740年查理六世過世;其生前無子嗣,由此說服各選帝侯接受《 1713年國事遺詔 》以確保王朝統治。這一問題通過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最終得到解決:《亞琛和約》規定瑪麗亞·特蕾西亞丈夫將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皇位,而特蕾西亞將以皇后之名統治帝國。自1740年起,奧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國普魯士王國的二元之爭主導德意志地區的局勢。法國大革命戰爭帝國議會最終會議之後,多數世俗的帝國自由城市均為各王朝吞併,而神權領土則被世俗化併吞並。1806年帝國終結,多數德意志邦國(尤其是萊茵河畔諸國)為法國所統治。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俄羅斯、普魯士及哈布斯堡對德意志地區的霸權展開爭奪;戰爭於1815年終結。

德意志邦聯及德意志帝國

拿破崙一世戰爭失敗後,歐洲各國於1814召開維也納會議,並建立由39個主權邦,包括1個帝國-奧地利,5個王國-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漢諾威和巴登-符騰堡,4個自由市-不來梅、漢堡、呂貝克及法蘭克福,1個選侯國(Electorate)-黑森,7個大公國(Grand Duchy),10個公國(Duchy),10個侯國(Principality)及1個伯爵領(Landgraviate)。 組成的鬆散聯盟-德意志邦聯。對歐洲協調政治的不滿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由主義運動,但隨後遭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梅特涅所鎮壓。於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則促成日耳曼邦國的經濟整合 。受法國大革命影響,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逐漸受德意志人支持,尤其是年輕知識分子,開始思考建立一個具備中央集權政府的民族國家 。受1848年歐洲革命法國建立共和國影響,德意志知識份子和平民也發動革命國民議會決議由普魯士王肺特烈·威廉四世擔任德意志帝國皇帝,但威廉四世認為其權力將受限而拒絕,使革命運動暫時遭遇挫敗 。 ​ 威廉四世的繼任者——威廉一世,與以自由派為主的議會漸生衝突,就軍事預算有相當歧異,於1862年任命奧托·馮·俾斯麥為普魯士首相,主導普魯士改革及建軍政策 。普魯士於1864年普丹戰爭及1866年普奧戰爭獲得勝利後,並成立北德意志邦聯,排除過去曾主導日耳曼地區事務的奧地利勢力 。俾斯麥欲將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及達姆施塔特等地併入北德意志邦聯,與法國衝突漸增 ,遂於1870年爆發普法戰爭,法國於普法戰爭失利後,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布成立,統合奧地利以外的日耳曼國家,即採「小德意志」路線。普魯士約佔帝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及人口,主導帝國事務,德意志帝國由霍亨索倫王朝統治,首都設於柏林 。 ​ 在德意志統一之後,作為威廉一世治下德國總理的俾斯麥在外交上試圖鞏固德國的大國地位,與外國結盟,孤立法國,避免戰爭 。但在威廉二世治下,德國同其他歐洲列強一樣逐漸朝帝國主義方向發展,同周邊國家時常發生衝突。先前的同盟關係多數終止,由此德國同奧匈帝國結盟,保證了一定程度的中立並獲得軍事支持。1882年的三國同盟將意大利攬入,這也反映德、奧、意三國對法國和俄國勢力的擔憂。同時,英國、法國和俄國亦各自結盟,以防止奧地利對巴爾幹半島(俄羅斯利益)及德國對法國進行干預 。 ​ 1884年的柏林會議中,德國對東非西南非多哥喀麥隆等殖民地提出宣稱 。此後德國進一步擴張,將新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納入其殖民地範圍。德國殖民政府在西南非(今納米比亞)對當地的赫雷羅人和納馬人展開 ,以對其反抗運動進行報復,日後被稱為「二十世紀首次種族滅絕「。近100,000人(80%的 赫雷羅人 和50%的 納馬人 )死於集中營內,多數死於疾病、虐待、積勞、脫水和饑荒 。 ​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刺殺,奧地利藉此對塞爾維亞開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四年的戰事中,德國損失嚴重,超過200萬名軍人死亡 。1918年11月11日停戰協定簽署,德軍士兵返回國內。同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及各邦國統治者被迫遜位。新政府於1919年簽署《凡爾賽條約》。作為同盟國成員,德國接受其為協約國所敗。德國民眾認為條約不公且使德國蒙羞,史學家日後稱這一態度最終導致阿道夫·希特勒的掘起 。 ​

威瑪共和國及納粹德國

1918年11月德國革命初期,德國宣布改行共和制。1919年8月11日,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簽署《魏瑪憲法》 。在此後的權力鬥爭中,左翼激進共產主義者在巴伐利亞奪權,而德國其他地區的保守派則試圖通過卡普政變推翻共和國。後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國家防衛軍、保守主義、民族主義和皇權主義者的支持。此後的德國經歷工業中心的血腥街道戰,比利時和法國軍隊對魯爾區的占領1922年至23年的惡性通貨膨脹債務重組計劃及1924年新貨幣的引入。此後黃金二十年代到來,德國進入一段文化及藝術生活的自由繁榮期。即便如此,對《凡爾賽條約》的恨意仍舊存在,刀刺在背傳說廣泛流傳,為此後二十年的反猶潮提供基礎 。經濟仍然持續動盪,史學家僅稱1924年至1929年間為「局部穩定期」。1929年全球範圍的大蕭條對德國造成衝擊。 1930年德國聯邦選舉 後,總統保羅·馮·興登堡授權海因里希·布呂寧領導的政府不經議會批淮採取舉措。布呂寧政府採取財政緊縮和通貨緊縮政策,導致大幅度的失業;1932年失業率高達30%。 ​ 1932年特別聯邦選舉納粹黨獲勝。在一系列失敗內閣後,1933年興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國會縱火案後,一項法令取消民眾的基本權利,在數周之內首個納粹集中營達豪開始運作 。《1933年授權法》授予希特勒無限立法權,由此其政府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極權主義國家,通過全民投票 1933年德國全民投票 , 退出國際聯盟 ,並開始重新武裝化 。 ​ 通過赤字財政政策,由政府支持的經濟復興計劃開始實施,主要着重於公共工程領域。1934年的公共工程項目中,170萬德國民眾投入工作,由此獲得收入和社會福利 。最為著名的工程項目為全國高速公路(Reichsautobahn) 。其他重要建設項目包括水力發電項目{le|魯爾大壩|Rur Dam}}、供水項目如 茨列巴赫大壩 及交通樞紐如 茨維考火車站 。此後五年內,失業率大幅度下跌,時均和周均薪酬上升 。 ​ 1935年,當局宣布不再履行《凡爾賽條約》,並頒布紐倫堡法案,針對猶太人及其他少數族群。德國亦於1935年收回薩爾 ,於1938年吞併奧地利,並於1939年初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 1939年8月,希特勒政府同斯大林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將東歐劃分為德國與蘇聯勢力範圍。條約簽署後,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展開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展開。作為回應,英國和法國亦對德國宣戰。1940年春,德國攻克丹麥及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並在德軍近乎占領法國全境後迫使其簽訂停戰協定。同年,英國抵禦德國的空中攻勢。1941年,德國軍隊入侵南斯拉夫希臘蘇聯。至1942年,德國及其他軸心國占領歐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區,但1943年蘇聯於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獲勝,盟軍奪回北非入侵意大利,德軍連續遭遇失敗{refTag|name=Fulbrook 190}}。1944年6月,西方盟軍在法國登陸,法國重新復國,並且加入反擊德國的行動。蘇聯向東歐推進;至是年年末,西方盟軍已進入德國境內,德軍最後一次於阿登地區展開反攻未果。在希特勒於柏林戰役自殺身亡後,1945年5月8日,美、英、法、蘇攻入柏林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終結。 ​ 在日後稱猶太人大屠殺中,德國政府對少數族裔進行迫害,並通過歐洲一系列集中營滅絕營對其所稱劣等種族進行種族滅絕。超過1,000萬平民被系統性殺害,包括600萬猶太人、220,000至1,500,000羅姆人、275,000身心障礙者、數千耶和華見證人、數千同性戀者及成千上萬政治和宗教異見者。在占領區內的政策導致270萬波蘭人死亡、130萬烏克蘭人、及近280萬蘇聯戰俘。德國約有320萬至530萬士兵陣亡 ,近200萬平民死亡 。前東部領土的損失導致近1,200萬德意志裔人被由東歐驅逐。其戰前領土損失近四分之一。戰略轟炸及地面戰事導致許多城市及文化遺產被摧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前納粹政權參與者於紐倫堡審判中接受戰爭罪審判 。 ​

東西德分裂時期

Map-Germany-1945.|1947年,盟軍佔領下的德國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法律上由波蘭及蘇聯管理,但事實上為併吞,而西部的分離地區為薩爾保護領。 於德國投降後,德國領土及柏林由同盟國中的四強美、英、法、蘇分區佔領,這些地區接受650萬名來自東部領土的德意志人 。1949年5月23日,法國、英國及美國占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49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一般也以西德及東德稱之。東德首都設於柏林,西德將波恩設為臨時首都,以強調兩國分治僅為暫時性的現狀 。 ​ 西德為議會民主制共和國,採行「社會市場經濟」。自1948年起,西德成為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受援國之一,通過援助重建其工業基礎 。1949年康拉德·阿登納當選為首任聯邦總理,並任至1963年。在他和路德維希·艾哈德領導之下,西德自1950年代起經歷長期的經濟增長,被稱為經濟奇蹟 。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並為1957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國 。 ​ 東德為一東方集團國家,蘇聯通過其軍力和華沙條約組織在政治和軍事上對其進行控制。雖然其名義上為民主國家,政治權力僅由德國統一社會黨高官(政治局成員)行使,並由控制社會諸多領域的秘密機構斯塔西支持 。民主德國採行蘇聯式統治經濟,後成為經濟互助委員會成員國 。雖然東德官方對其社會政策進行大規模宣傳,並鼓吹西德入侵威脅,諸多東德公民仍然嚮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經濟繁榮 。1961年建成的柏林牆旨在阻止東德人逃亡西德,成為冷戰的象徵之一 。在此羅納德·里根於1987年6月12日發表《推倒這堵牆!》演說,與約翰·肯尼迪於1963年6月26日的《我是柏林人》演講相應合。1989年柏林牆的倒塌成為共產主義垮台兩德統一東德轉型的象徵。 ​ 東、西德間的緊張關係在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於1970年代初期通過東方政策稍獲緩解 。1989年夏,匈牙利放棄鐵幕並開放邊界,數千名東德國民經匈牙利進入西德,此舉也對東德造成衝擊,大型抗議活動獲得更多支持。東德當局放鬆邊境限制,使東德居民能自由至西德旅遊,以維持東德的國家地位,而實際上加速轉向改革的進程。一年後於1990年9月12日,四個占領國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放棄其在投降書中獲得的權力,德國重獲完整主權。由此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德國新聯邦州|前東德五個 重新建立並加入德國 。

兩德統一與歐盟

兩德統一於1990年10月3日實現 。自1999年起,柏林國會大廈德國聯邦議院會址。 ​ 統一的德國被認為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擴大延續而非繼承國,由此其獲得西德在所有國際組織中的成員資格 。根據1994年《 柏林-波恩法案》,柏林重新成為統一德國首都,而波恩則獲得「聯邦城市」(Bundesstadt)這一獨有地位,保有一些聯邦機關 。政府遷移於1999年全部完成。 1998年德國聯邦選舉 後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格哈特·施羅德當選首位 德國總理,與聯盟90/綠黨共同組建政府。 ​ 東德經濟的現代化及集合為一長期過程,計劃至少持續至2019年,每年由西部向東部轉移金額近800億歐元 。 ​ 自統一後,德國在歐洲聯盟中日漸扮演重要角色。1992年德國與其歐洲夥伴共同簽署《馬斯特里赫特條約》,1999年建立歐元區,2007年簽署《里斯本條約》 。德國派出維和部隊以穩定巴爾幹地區局勢,並在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後,以北約成員身份派出軍隊維護阿富汗安全局勢 。由於國內法律規定德國只能部署軍隊進行國防行動,這些舉措產生一定的爭議 。 ​ 2005年選舉後,基督教民主聯盟領袖安格拉·梅克爾成為首位女性德國總理 。2009年德國政府批淮一項總額達5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以保護其產業免受經濟危機衝擊。 ​ 2009年,{le|第二屆梅克爾內閣|Second Merkel cabinet|梅克爾領導下}}的自由-保守聯盟當政。2013年, 第三屆梅克爾內閣 組建大聯合政府。21世紀的德國主要政治目標包括推進歐洲統合、向可持續能源進行轉移(Energiewende)、平衡預算、提升生育率及高科技主導的德國經濟未來轉型(「工業4.0」) 。 ​ 2015年德國受到歐洲移民危機的影響,其為多數進入歐盟移民的最終目的地。其接受超過一百萬難民,並通過配額機制將移民根據稅收及人口密度分配至各邦 。 ​

地理

在地區分類上德國屬於西歐中歐,北與丹麥相連,東面與波蘭捷克接壤,東南臨奧地利,西南偏南為瑞士,西同法國盧森堡比利時相界,西北毗荷蘭。其領土大部分位於北緯47至55度,東經5至16度間。德國北瀕北海,東北偏北臨波羅的海,於奧地利及瑞士邊界同中歐第三大湖博登湖相鄰 。德國國土面積為 357021km2 ,包括陸地及7798km2水域,為歐洲面積第7大國家及世界面積第62大國家 。 ​ 德國地勢總體南高北低,高度由位於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向位於西北的北海海岸及東北的波羅的海 。其最高點為楚格峰(阿爾卑斯山),海拔 2962m ,最低點為 威爾士特馬斯克 (北德低地),海拔為海平面以下 3.54m。萊茵河多瑙河易北河等大河穿流而過德國中部的森林高地及北部低地。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冰川正逐漸經歷消退。德國重要自然資源包括鐵礦、煤礦、草木灰、木材、褐煤、銅、天然氣、鹽、鎳、耕地及水 。 ​

氣候

德國大多數地區受西風帶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此地區氣候因墨西哥灣暖流向北延伸的北大西洋漂流而較為溫和,而該暖流較溫暖的海水影響北海周邊區域。

外部連結

政府

旅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