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柏林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柏林牆
 
出生 1961年
國籍 德國
別名  
知名於 將柏林一分為二

柏林牆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是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的環繞西柏林邊境的邊防系統,柏林牆將柏林一分為二,阻斷了東柏林和西伯林之間人員的自由來往。

柏林牆修築前,約有250萬民主德國居民逃離民主德國,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西柏林前往聯邦德國和其他西歐國家。[1]

「柏林牆」,這座橫穿冷戰最前沿柏林的隔離建築,建於58年前(1961年8月13日),倒塌於30年前(1989年11月9日),存在了28年零2個月26天。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柏林牆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

中文名稱:柏林牆

外文名稱:Berlin Wall(英語)

建成時間:1961年

拆除時間:1990年

所屬國家: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歷史背景

1、背景

柏林牆(德語:Berliner Mauer 英語:Berlin Wall)是冷戰期間民主德國政府環繞西柏林邊境修築的全封閉的邊防系統,以將其與聯邦德國管轄的西柏林市分割開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67.8公里,最初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民主德國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德語: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其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德居民逃往西柏林。由於柏林牆把西柏林地區如孤島一般包圍封鎖在民主德國境內,因而也被稱之為「自由世界的櫥窗」(德語:Schaufenster der freien Welt)。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成為了分割東西歐的鐵幕的一個象徵。

2、德國分裂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納粹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分成四區占領。原納粹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

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相繼成立。兩個德國的分裂對峙持續了41年。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成為東西方兩大陣營交鋒的最前沿,各為其主,各不相讓。這期間,柏林牆的出現,便具有了標誌性意義,成為冷戰的符號和象徵。

1949年,蘇聯占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首都設在東柏林(柏林的蘇聯占領區),而美、英、法占領區則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首都設在波恩——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為止。

3、人員流失

1952年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關閉了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的邊境,只有東西柏林邊界仍然開放。大批民主德國公民經西柏林前往聯邦德國及其他西方國家,造成大量技術人才和勞動力的嚴重外流。人力資源的流失帶給民主德國的直接損失約為70億至90億美元,年輕勞動力的流失造成民主德國225億馬克的教育投資損失,教授和其他知識分子的流失為民主德國的經濟建設增加了困難。

柏林牆修築前,約有250萬民主德國居民逃離民主德國,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西柏林前往聯邦德國和其他西歐國家。柏林牆的建立是冷戰期間美國蘇聯兩大陣營之間衝突導致的,它是二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成為了分割東西歐的「鐵幕」的一個象徵。

4、非法越境

1960年起,民主德國邊防軍將其視為非法越境並向越境者開槍射擊。1961年8月24日,發生第一次槍擊逃亡者事件。1982年《開槍射擊令》下達後,槍擊穿越柏林牆者被合法化。截至1989年,共有61人因穿越柏林牆被民主德國邊防哨兵槍殺。

1970年,雖然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之間關係有所改善,民主德國政府還是把柏林牆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外逃。1971年9月,美、蘇、英、法四國簽署《四國柏林協議》,允許放棄任何單方面改變柏林現狀的嘗試,給西柏林人一個自由出入城市和在東柏林探親的國際法保證。1971年12月20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簽署《通行協議》,人員往來限制略有放寬。1972年5月,美、蘇、英、法四國又簽署《中轉協議》,以緩解西柏林局勢和方便東西柏林的居民通行。1980年,柏林牆的圍牆、電網和堡壘總長達1369千米。

5、阻止西逃

柏林牆是德國分裂期間民主德國政府環繞西柏林邊境修築的邊防系統,以將西柏林與民主德國領土分割開來。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柏林牆開始為鐵蒺藜圍成的路障,後改築成2米高、頂上拉着帶刺鐵絲網的混凝土牆。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線的觀察塔樓上設置警衛。民主德國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或「強化邊境」,其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居民逃往西柏林。柏林牆修建後,在1961至1989年間這類逃亡被大幅限制下來,約有5000人在此期間嘗試翻越柏林牆。[2]

歷史意義

柏林牆的倒塌,給聯邦德國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給民主德國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資金,並使民主德國的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改善。

柏林牆的倒塌,代表了一個統一的德國,作為歐洲經濟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統一後德國的發展可以帶動整個歐洲的經濟發展,使世界經濟向多元化的趨勢發展。

柏林牆的倒塌標誌着德國的統一,是東歐劇變的一部分,也推動了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

1989年11月9日,作為東西兩大陣營對立的主要象徵,柏林圍牆被拆毀。

蘇聯東歐集團,在20世紀80年代,經歷波蘭人民共和國"團結工會"運動、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七七憲章"運動,民主德國併入聯邦德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內戰等事件,最終東歐劇變,蘇聯也在1991年12月25日正式解體。

簡介

這道聞名世界的「柏林牆」高達5.3米至4.2米,寬50公分,全長近166公里,其中水泥牆114.5公里,鐵絲網55公里(主要架設在以河流為邊界的水面上);「柏林牆」沿線還建有290個瞭望塔,137個地堡暗堡、274個警犬樁;防汽車壕溝和防坦克路障共計108公里;還裝有數千個電子眼,投入警犬250隻;邊防軍巡邏道總長119.5公里,並設有7個過境站。

「柏林牆」的外圍是一道3.5米高、123.5公里長的通電鐵絲網,鐵絲網與柏林牆之間有50米寬的空地,牆的上端焊接着光滑的圓形鐵筒,使人無法攀登。「柏林牆」的建立封死了192條街道,其中97條連接東西柏林,95條連接東西德其它地區。

建牆之前,約有250萬人逃離東德地區,而柏林則是逃亡的最佳地點;建牆之後,逃亡人數大幅減少,從1961年到1989年,只有約5000人嘗試翻越「柏林牆」。根據各類統計,死亡人數約在136至245之間,確切的數字恐怕永遠是個謎了。

墉垣雖高,倒塌卻在須臾間。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在民眾的抗議下被迫開放「柏林牆」,同時也等於宣告了自己的滅亡。1990年6月,東德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不久後,兩德統一,結束了一個民族長達四十年的分離。[3]

結構形式

1、鐵絲網 (1961年)

2、加強的鐵絲網 (1962–1965年)

3、混凝土 (1965–1975年)

4、75型邊境圍牆((1975–1989年)[4]

修建過程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國政府開始沿着西柏林的邊界修建柏林牆。先是完全封鎖西柏林的邊界,民主德國軍隊和工人開始破壞道路使車輛無法正常通行,並安裝帶刺的鐵絲網和圍牆。柏林西側外圍共修築156公里,其中柏林市區43公里。鐵絲網在修建時相對法定民主德國領土稍向內側,以確保能夠射殺已翻越柏林牆的東德人。

8月17日後,開始放置混凝土構件,邊界被修建成真正的牆。在修建期間,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和工人階級戰鬥隊得到授權,可以射擊任何試圖穿越的人。之後又安裝了圍欄、雷區和其他障礙,從而清理出一個巨大的無人區來分辨逃亡者。到1961年11月20日,柏林牆基本建成。[5]

柏林牆倒塌

1989年5月,在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宣布放棄執政黨地位,實行多黨制,波蘭統一工人黨與團結工會達成實行議會民主的協議,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大選作準備的時候,匈牙利開始拆除通往奧地利邊界上的鐵絲網,打開了民主德國居民經匈入奧逃往聯邦德國的缺口。

至10月初,已有3.7萬名民德公民逃往聯邦德國。在居民大批出走的衝擊下,10月7日民德40周年國慶日前後,東柏林、萊比錫等許多城市爆發了遊行示威活動,要求民德當局發揚民主,進行改革,放寬對出國旅行和新聞媒介的限制。

為了平息事態,穩定局勢,德國統一社會黨頻繁召開會議,討論對策,但意見嚴重分歧。在10月17日的政治局會議上,民德 15個專區(包括東柏林)黨的書記中有13個要求以埃里希-昂納克為首的政治局全體成員辭職。18日,德黨召開十一屆九中全會,從1971年以來一直擔任民德最高領導人的昂納克以健康為由辭去黨和國家一切領導職務,原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會書記、國務委員會副主席埃貢-克倫茨當選為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24日又接任民德國務委員會主席、國防委員會主席)。

克倫茨上台立即表示要推行改革,要實行「自由選舉」,然而克倫茨的一個驚人之舉乃是11月9日突然下令鑿開了「柏林牆」,宣布開放東西柏林、東西德的分界線,於是,民主德國居民頃刻像潮水一般迅猛地湧向西柏林和聯邦德國各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的影響下,歐洲的政治地圖被劃定了。但是在1989年;這張地圖卻經歷了在首次劃定之後影響最為深遠的眾多變動。人民群眾自發的不滿和憤恨情緒吞沒了東歐一系列國家的政權,並開始衝擊和動搖蘇聯陣營中的國家所確立的立國根本。許多人湧現在東歐國家首都的大街上,要求進行民主改革。在公民們明顯不可阻擋的和平抗議潮流下,一個接一個的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的政府開始搖擺並倒下,這些國家包括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東德。

1989年11月9日下午6點57分,民主德國宣布從即時起開啟邊境。柏林牆第一次被鑿開一條縫,將東西柏林分隔28年的高牆很快就被推倒全世界的電視觀眾目睹了在柏林上演的偉大一幕,長久以來作為東西方對抗最有力標誌的柏林牆最終被推倒了,有1%的東德公民湧入西德與他們自1961年因關閉邊境而被迫分離的朋友和親戚們再度團聚。 [6]

歷史意義

柏林牆的倒塌,給聯邦德國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給民主德國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資金,並使民主德國的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改善。

柏林牆的倒塌,代表了一個統一的德國,作為歐洲經濟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統一後德國的發展可以帶動整個歐洲的經濟發展,使世界經濟向多元化的趨勢發展。

柏林牆的倒塌標誌着德國的統一,是東歐劇變的一部分,也推動了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

1989年11月9日,作為東西兩大陣營對立的主要象徵,柏林圍牆被拆毀。

蘇聯東歐集團,在20世紀80年代,經歷波蘭人民共和國"團結工會"運動、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七七憲章"運動,民主德國併入聯邦德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內戰等事件,最終東歐劇變,蘇聯也在1991年12月25日正式解體。

相關視頻

1、德國柏林牆的歷史

2、「柏林牆」是一段德國人永遠揮之不去的記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