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未識別民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未識別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統計里是指所有因人數太少或者是被認為已被漢族或其他族群同化而還未被正式確認的民族族群,也可能是民族問題未明而未獲中國政府所承認的少數民族,有的則是在其他國家享有少數民族地位而在中國沒獲得承認,或者是已被中國政府所承認的少數民族,而在民族劃份上出現爭議。大多數未獲承認的少數民族都沒有自己的文字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未識別民族人口有734,438人(2000年)[1]。這一群體人口占中國少數民族人口的0.697%,數量上次於列第19位傣族

未識別民族分布

中國未識別民族主要分布於西南地區,其未識別民族人口數達到722,011人,占98.3%。其中貴州省最多,達到710,486人,占96.7%;其次為雲南省,有7,404人,第三是西藏自治區,有3,817人[2]。另外,湖南浙江廣東廣西江蘇未識別民族均超過1千人以上,除寧夏回族自治區及現役軍人外,其餘省份均有未識別民族。

未識別民族的產生

中國現在的民族劃分和民族識別認定的理論依據是「民族是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種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3]」 然而因為資料不足、數據不足、劃分民族的標準未統一,造成民族劃分仍有許多錯誤,


2000年人口普查中國未識別民族人口列表(普查時點人口,單位:人)
位次
地區
總人口
未識別民族
占未識別民族
人口比例(%)
占地區
少數民族
人口比例(%)
占地區
人口比例(%)
合計 1,245,110,826 734,438 100 0.697 0.0590
31省份合計 1,242,612,226 734,438 100 0.698 0.0591
G1 西南地區 193,085,172 722,011 98.308 2.003 0.3739
G2 華東地區 358,849,244 6,449 0.878 0.258 0.0018
G3 中南地區 350,658,477 5,117 0.697 0.017 0.0015
G4 華北地區 145,896,933 440 0.060 0.005 0.0003
G5 東北地區 104,864,179 220 0.030 0.002 0.0002
G6 西北地區 89,258,221 201 0.027 0.001 0.0002
1 貴州 35,247,695 710,486 96.739 5.328 2.0157
2 雲南 42,360,089 7,404 1.008 0.052 0.0175
3 西藏 2,616,329 3,817 0.520 0.155 0.1459
4 浙江 45,930,651 3,331 0.454 0.842 0.0073
5 廣東 85,225,007 2,860 0.389 0.225 0.0034
6 廣西 43,854,538 1,697 0.231 0.010 0.0039
7 江蘇 73,043,577 1,402 0.191 0.539 0.0019
8 福建 34,097,947 889 0.121 0.152 0.0026
9 江西 40,397,598 353 0.048 0.281 0.0009
10 上海 16,407,734 225 0.031 0.217 0.0014
11 湖南 63,274,173 172 0.023 0.003 0.0003
12 河南 91,236,854 171 0.023 0.015 0.0002
13 海南 7,559,035 162 0.022 0.012 0.0021
14 重慶 30,512,763 154 0.021 0.008 0.0005
15 四川 82,348,296 150 0.020 0.004 0.0002
16 山西 32,471,242 134 0.018 0.130 0.0004
17 河北 66,684,419 131 0.018 0.005 0.0002
18 山東 89,971,789 131 0.018 0.021 0.0002
19 安徽 58,999,948 118 0.016 0.030 0.0002
20 吉林 26,802,191 117 0.016 0.005 0.0004
21 新疆 18,459,511 109 0.015 0.001 0.0006
22 北京 13,569,194 89 0.012 0.015 0.0007
23 黑龍江 36,237,576 67 0.009 0.004 0.0002
24 內蒙 23,323,347 56 0.008 0.001 0.0002
25 湖北 59,508,870 55 0.007 0.002 0.0001
26 遼寧 41,824,412 36 0.005 0.001 0.0001
27 陝西 35,365,072 35 0.005 0.020 0.0001
28 甘肅 25,124,282 34 0.005 0.002 0.0001
29 天津 9,848,731 30 0.004 0.011 0.0003
30 青海 4,822,963 23 0.003 0.001 0.0005
寧夏 5,486,393
現役軍人 2,498,600

官方定位

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的中國國民,其居民身份證上民族欄目會填上人群(未識別民族)的名稱[4]

  • 中國政府認定的民族名稱,本人有不同意見,經做思想工作仍堅持填寫自稱的,可在民族名稱後加注。如「納西族(摩梭)」、「苗族(革家)」。
  • 省、自治區、直轄市已認定為少數民族,但尚未明確是單一少數民族或為某一少數民族成員的,可填寫「XX人」,如「僜人」。
  • 已定漢族(如穿青人)而本人有意見的,二代身份證可以註明:「穿青」、「穿青人」。
  • 對於加入中國籍的外國人,如本人的民族名稱與中國已認定的某一民族名稱相同就填寫某一民族,如「朝鮮族」;如沒有相同民族的,本人是什麼民族就填寫什麼民族,但應在民族後加注「入籍」二字,如「烏克蘭(入籍)」。

未識別民族列表

漢語名稱
拉丁文字
官方分類
人口 語言歸屬 分布 現狀
[[亻革家人[5]]] Gejia 未識別民族 約6萬人 苗瑤語系苗語支苗語川黔滇方言重安江次方言 主要分布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黃平縣,散居於貴州省南部各縣市 為分布在苗語中部方言區的西部方言使用者,因苗語三大方言不能互通,所以不認為自己與周圍苗族屬同一民族。
東家人 Dongjia 部分歸為畬族 約5萬人 苗瑤語系苗語支苗語川黔滇方言惠水次方言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福泉縣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麻江縣 為分布在苗語中部方言區的西部方言使用者,因苗語三大方言不能互通,所以不認為自己與周圍苗族屬同一民族。
西家人 Xijia 歸為苗族 約4千人 苗瑤語系苗語支苗語川黔滇方言重安江次方言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黃平縣 為分布在黔東南苗語中部方言區的西部方言使用者,因苗語三大方言不能互通,所以不認為自己與周圍苗族屬同一民族。
繞家人 Raojia 麻江歸為瑤族都勻歸為布依族 1萬多人 苗瑤語系苗語支苗語黔東方言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麻江縣 為分布在苗語西部方言區的中部方言使用者,因苗語三大方言不能互通,所以不認為自己與周圍苗族屬同一民族。
布努人 Bunao 歸為瑤族 約40萬人 苗瑤語系苗語支布努語 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西北部的山區 自稱「布努」或「努」(意思是「人」),目前民族劃分中的瑤族的第二大支系,但其語言屬於苗瑤語系苗語支,不屬於瑤語支。
包瑙人 歸為瑤族 約3萬人 苗瑤語系苗語支 包瑙人說得包瑙話不屬於瑤語支。
瓦鄉人 Waxiang 大部分歸為苗族、剩下的歸為漢族土家族 約50萬人 類漢語言,瓦鄉語 湖南省西部廣大山區,少數分布於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有人認為宋祖英實際上也屬於這個民族。瓦鄉人風俗上間於當地苗族漢族之間,但其語言與苗語缺乏聯繫。或認為,瓦鄉人為該地區原著民族,因苗族漢族為最早到達此地區的外來民族,因此與兩者均有長時間的互相影響。
蔡家人 Caijia 未識別民族 約4萬人 類漢語言,蔡家語 散布於貴州省安順市六盤水市畢節市雲南省昭通市
龍家人 Longjia 歸為漢族白族布依族 約1萬人~50萬人 類漢語言,龍家語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黔西縣普定縣
盧人 Luren 大部分歸為滿族,部份歸為未識別民族 約1萬人 類漢語言,盧人語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黔西縣金沙縣交界地帶
木佬人 歸為仫佬族 3萬人以上 壯侗語系仡央語支木佬語(已滅絕)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凱里市黃平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甕安縣福泉縣等地 接近仡佬語,僅因他稱接近便被劃入仫佬族
羿人 Yiren 大部份申報爲漢族,一些歸為仡佬族一支,也有人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壯侗語系仡央語支羿語(已滅絕)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普宜鎮陰底彝族苗族白族鄉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的蠟盤溝等地 上世紀80年代末最後一位羿語使用者去世,此前搶救性研究保存了數百個羿語單詞,與仡佬語較為接近。
拉基人 Laji 歸為彝族 約2千人 壯侗語系仡央語支拉基語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 越南政府把拉基人劃分成單獨的民族;拉基語仡佬語接近。
布央人 Buyang 廣西歸為瑤族雲南歸為壯族 約2千人 壯侗語系仡央語支布央語巴哈語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文山縣廣南縣昆明市宜良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那坡縣
普標人 Pubiao 歸為彝族 約3百人 壯侗語系仡央語支普標語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 越南政府把普標人劃分成單獨的民族;普標語和布央語比較接近。
標人 歸為漢族 約10萬人 壯侗語系侗水語支標話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封開縣 原本被認為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由中原遷來的人,但是其語言屬於壯侗語系侗水語支,和漢語無關。
茶洞人 大部份歸為漢族,有一部份歸為壯族 2萬人 壯侗語系侗水語支茶洞話 廣西壯族自治區臨桂區茶洞鄉兩江鎮永福縣龍江鄉 現在民族問題含糊。
莫家人 歸為布依族 約2萬人 壯侗語系侗水語支莫語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附近
仡隆人 歸為漢族 約6萬人 壯侗語系黎語支村語 海南省東方市八所鎮三家鎮四更鎮以及周邊地區,昌江縣境內亦有分布 仡隆話是一種兼含漢語苗語黎語越南語等成分的特殊語言,其風俗也與眾不同。
臨高人 Be 歸為漢族 約80萬人 壯侗語系壯泰語支臨高話 海南省臨高縣海口市澄邁縣儋州市 臨高話為壯侗語系一支,但官方把臨高人視為漢族,使民族問題含糊。
八甲人 Bajia 猛阿鎮歸為傣族,猛混鎮歸為布朗族 約2千人 壯侗語系壯泰語支傣仂語 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猛海縣猛阿鎮猛混鎮 傣化民族
補過人 歸為哈尼族 約9百人 傣化的哈尼語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猛臘縣 傣化哈尼族
撣人 Shan 一般歸為傣族,部分人被歸為了布依族壯族,也有人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壯侗語系壯泰語支傣耶語 中緬邊境附近 通用緬甸語
倈人 Bolyu 未識別民族 約4千人 南亞語系卡西-克木語族莽語支布賡語組倈語 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貴州省交界地帶
布賡人 Pakan 歸為彝族 2千多人 南亞語系卡西-克木語族莽語支布賡語組布賡語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西疇縣
莽人 Mang 歸為布朗族 6百多人 南亞語系卡西-克木語族莽語支莽語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縣
克木人 Khmu 歸為布朗族 約3千人 南亞語系卡西-克木語族克木語支克木語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猛臘縣
昆格人 Hu 歸為布朗族 約2千人 南亞語系卡西-克木語族佤-德昂語支昆格語組昆格語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猛養鎮昆格村 昆格人的習俗和一般布朗族不同,獨特的特日有龍列節、龍恩節。
曼咪人 Manmet 歸為布朗族 約1千人 南亞語系卡西-克木語族佤-德昂語支昆格語組曼咪語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曼戈龍村 曼咪人的住房、服飾、宗教信仰、節日與傣族差不多,但民族被劃分成布朗族,現在曼咪人希望能成為一獨立民族。
勒墨人 歸為白族 約7千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彝語群白語支白語 勒墨人約是在四五百年前由瀾滄江遷徙到怒江地區,雖然他們講的勒墨話是一種白語方言,但他們沒有像洱海地區的白族擁有「姓」,與洱海地區的白族方言之間也有些差距,所以長期以來對民族劃分為白族表示不滿。
苦聰人 Kucong 歸為拉祜族 4萬多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彝語群彝語支拉祜語 雲南省南部 拉祜族中長期生活在深山老林與世隔絕的部分,也因此與一般的拉祜族在生活的諸多方面有些不同。
畢蘇人 Bisu 自稱老緬人歸入拉祜族;猛海縣自稱老品人的2百多人歸為傣族 約6千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彝語群彝語支畢蘇語 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猛海縣猛遮鎮曼品村 畢蘇人作為一個跨境族群,分布在中國泰國緬甸老撾四國的邊界區域。中國境內主要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的老緬大寨和猛海縣猛遮鎮的老品寨為主要聚居地。老品人能講流利的傣語。老品人住房為漢式平房。信仰獨特的原始宗教,有廟宇、無神像,每年全寨要舉行一次祭山神活動。
載瓦人 歸為景頗族 約8萬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彝語群緬語支載瓦語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緬甸政府把載瓦族劃分成單獨的民族,和景頗族做為區隔。
古格人 歸為回族藏族 約5千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喜馬拉雅語群藏語支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德欽縣維西縣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藏族穆斯林的一支。
夏爾巴人 Sherpa 未識別民族 約2千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喜馬拉雅語群藏語支衛藏方言 西藏自治區 民族問題未明(一說是党項後人),通常以登山嚮導為生。
倉洛人 歸為門巴族 2萬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喜馬拉雅語群藏語支倉洛語 西藏自治區
達曼人 歸為藏族 2百多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喜馬拉雅語群藏語支衛藏方言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 與藏族混居,但眼睛呈藍色,大而深。相傳18世紀末,達曼人的祖先從尼泊爾遷徙到吉隆鎮一帶。達曼人曾經沒有國籍,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達曼人正式獲得中國國籍。
嘉絨人 Rgyalrong 歸為藏族 約15萬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群羌語支嘉戎語組嘉絨語 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黑水縣理縣汶川縣金川縣小金縣雅安市寶興縣甘孜州丹巴縣 又稱為格魯人,原本被識別為單一民族,後被歸入藏族
木雅人 Munyak 歸為藏族 約10萬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群羌語支嘉戎語組爾龔語羌語組木雅語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九龍縣雅江縣新龍縣道孚縣丹巴縣爐霍縣色達縣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壤塘縣雅安市石棉縣 由於藏族人稱呼木雅人與西夏人的名稱一樣,所以很多學者懷疑講木雅語的人可能是西夏人的後代。
茂人 Mao 歸為藏族 約3萬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群羌語支羌語組卻域語扎巴語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道孚縣新龍縣理塘縣 其中,扎巴人實行走婚制。
爾蘇人 Ersu 歸為藏族 約2萬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群爾蘇語支爾蘇語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越西縣冕寧縣 有自己的語言和中國目前所發現的僅存的兩種圖畫文字之一
白馬人 Baima 歸為藏族 1萬多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白馬語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白馬河流域的木座、白馬等鄉村,和阿壩九寨溝縣下塘地區的屋角、馬家等鄉村松潘縣小河地區,甘肅省文縣的白馬峪河 民族學家認為白馬人的祖先為人,在漢代被稱為白馬氐。
顧羌人 Guqiong 歸為藏族 約6千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群羌語支貴瓊語組貴瓊語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縣的舍聯、時濟、前溪、麥崩、三合等鄉,瀘定縣的長征、烹壩、瀘橋鄉以及雅安地區寶興縣磽磧鄉的部分村寨
摩梭人 Mosuo 雲南歸為納西族,四川歸為蒙古族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群納語支納西語 雲南省麗江市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部分摩梭人實行走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曾經被「強迫」一夫一妻。
納木依人 Namuy 歸為藏族 約6千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群納語支納木依語 四川省西南部 一般被泛稱為「西番」,分布在冕寧、西昌、鹽源一帶的自稱為「納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龍一帶的自稱為「納木茲」。
史興人 Shixing 歸為藏族 約2千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群納語支史興語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
阿儂人 歸為怒族 約8千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儂語支獨龍語阿儂方言 阿儂人的生活方式接近怒族、但語言阿儂語與獨龍族語言為同一語言的兩種可以通話的方言。
僜人 Deng 未識別民族 約2千人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僜人現多住在西藏自治區南部近麥克馬洪線邊界附近 他們積極向中國政府申請重新識別,成為獨立民族,但因為中國結束民族識別政策以及該人群人數過少,計劃最終告敗。
艾努人 Aynu 歸為維吾爾族 約1萬人 維吾爾化的波斯語艾努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喀什地區 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
克里雅人 歸為維吾爾族 1千多人 突厥語族葛邏祿語支維吾爾語 克里雅人據說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後裔,另有一說是離群索居在這裡的沙漠土著民族,自然環境決定了克里雅人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生活方式,至今依然保留着古樸純厚的民俗文化和較原始的生活方式。他們多數幾代同堂住在一起,家裡的老人是最受尊重的長輩,族人很少跟外人通婚,被稱為「沙漠中的原始部落」。
土庫曼人 Turkmens 歸為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 約5千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境內帕米爾高原中的奧依塔克葉爾羌河上游的帕米爾高原斯牙山區的庫斯拉甫 自稱土庫曼青海甘肅土庫曼後裔被識別為單一民族撒拉族,但新疆的這部分本土土庫曼移民被歸為柯爾克孜族維吾爾族
圖瓦人 Tuvan 歸為蒙古族 突厥語族西伯利亞語支圖瓦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湖附近
富裕柯爾克孜人 Wuyur Girgis 歸為柯爾克孜族 1千多人 突厥語族西伯利亞語支富裕柯爾克孜語 黑龍江省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五家子柯爾克孜族村、富裕牧場七家子村 官方定為柯爾克孜族,實際上是哈卡斯人。使用富裕柯爾克孜語哈卡斯語的一種方言)和蒙古語衛拉特方言。信奉薩滿教藏傳佛教
康家人 Kangjia 歸為回族 約6百人 蒙古語族東蒙古語支康家語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 康家人的語言間於保安語東鄉語之間,生活方式混雜了回族土族,因此康家人認為自己是一獨立民族。
托茂人 歸為回族 約5百人 混合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彙的蒙古語托茂語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祁連縣 蒙古族穆斯林的一支。
翁闊人 Ongkor 歸為鄂溫克族 20人 滿-通古斯語族北通古斯語支鄂溫克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 為1763年從東北派往新疆的鄂溫克索倫部,但他們與原索倫營的人並沒有直接關係,據1945年新疆人口調查,尚有2506人,後與新疆達斡爾錫伯等民族通婚,至1993年僅剩20人,現可能已經消失。
回輝人 Utsul 歸為回族 約5千人 南島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占語支回輝語 海南省三亞市鳳凰鎮回新社區、回輝社區 占婆國滅亡後遷徙到海南島的占族穆斯林,在長期與漢族、黎族共同生活中,其語言也成為了唯一有聲調的南島語言。
疍家人 Tanka 歸為漢族 457萬以上 通用漢語 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各大小河流及沿海地區 疍家人的起源已無可考,估計他們的祖先可能是居住在中國南方秦漢以前的百越族人,是遠古越人。有人認為是先於廣府人、客家人、四邑人等珠三角漢族民繫到達珠三角的「早期南方漢族人」,已故歷史學家羅香林認為,水上人為生活在水邊的越族遺裔;已故民族學家徐松石則根據「蜑」字溯源:古文獻里的「蜑民」,蜑為僚壯水上人通稱,因「蜑」又為「蛇」異體,他推斷蜑族應為龍蛇族(伏羲女媧的一支)後裔(撣族),疍民族源是多元的。歷朝歷代不斷有人融入疍民。
惠東人 歸為漢族 漢語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 主要聚居於惠安東部的崇武、小岞、山霞、塗寨等鎮,因為其服飾獨特,被稱為漢族中的異類,有人更因之推測其並不是漢族。
穿青人 Chuanqing 歸為漢族 約70萬 漢語 貴州省畢節市安順市六盤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里民人 歸為黎族 約10萬人 漢語 貴州省西部 貴州里民人被識別成黎族,但實際上和海南黎族並無實際關係。他們其實是穿青人的一部分。
本人 歸為漢族布朗族白族蒙古族 約八千人 通用漢語 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 契丹後裔(也與當地民族通婚),自稱「埃烏」。
土生葡人 Macanese 歸為葡萄牙後裔居民(《澳門基本法》第42條) 約4千人 通用漢語,混合語言土生葡語 澳門特別行政區 是一個由多種族群混合而成的群體,難以分類。土生葡人在中國澳門特區通常為葡萄牙人或其人於東南亞各地的後裔與澳門當地的漢人結婚後生下來的人群。現時大多數人只在澳門東南亞生活。中國澳門特區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確定為澳門少數族群,享有法律認證的政治權利;中國大陸把土生葡人定為未識別民族。他們曾經使用一種以葡語粵語為主要來源的混合語言土生葡文,現基本已轉用漢語和標準葡語。
大和族 Japanese 歸為漢族 約4千人 通用漢語 二戰後被日本軍隊遺棄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 以婦女和兒童人數最多,大部份都融入東北當地的漢人家庭內。
阿爾巴津人 Albazinian 北京天津歸為滿族黑龍江歸為漢族俄羅斯族 5百多人 通用漢語,少數人會俄羅斯語教會斯拉夫語滿語 散居於東部、東北地區 斯拉夫人滿人漢人等民族的混血兒。信奉東正教。現已使用漢語。主要居住在北京哈爾濱呼倫貝爾上海天津武漢錦州等地。
者來寨人 Zhelaizhai 歸為漢族 4百多人 通用漢語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 又名驪軒人,部分人長相偏向於歐洲人,早已漢化。
土生猶太人 Jewish 有部份被劃為回族,有部份被劃為未識別民族 不詳 通用漢語 散居於中國大陸各處 尤其是在黑龍江省和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連接的中俄邊境附近。

視頻

中國未識別民族 相關視頻

這裡,是貴州
介紹雲南風光
青春湖南
山西宣傳片—壯美山西

參考文獻

  1. 中國的未識別民族 ,新浪博客 2014-5-9
  2. 盤點中國那些未識別的民族,鳳凰科技 2019-12-26
  3. 「民族」新證,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1-7-11
  4. 探索56個民族外的未識別民族 ,搜狐
  5. 貴州的一個未識別民族,傳說為後裔的後人,網易訂閱 20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