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懷集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懷集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肇慶市北部,綏江上游。處於粵西隆起帶,西部為盆地區,中、南部為低丘和高丘區,東部、北部、西北部山地區等三部分[1]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短,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21.1℃。總面積3554.07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03月,下轄2街道16鎮1民族鄉。2019年底,戶籍人口1122956人,常住人口85.81萬人。2019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30.53億元,增長6.5%。 懷集縣於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劃南海郡四會縣銀屯鄉設立。宋朝形成今懷集縣的基本境域。元朝改隸湖廣中書行省賀州。明朝改隸廣西梧州府。1952年3月劃歸廣東省,1988年屬肇慶市管轄。

中文名 懷集縣

外文名 Huaiji

別 名 燕都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廣東省肇慶市

地理位置 廣東省西北部、肇慶市北部、綏江上游

面 積 3554.07 km²

下轄地區 2街道16鎮1民族鄉

政府駐地懷城街道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5.81 萬(2019年底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燕岩省級風景名勝區六祖禪宗文化旅遊區紅霞灣文昌書院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懷集縣的行政區劃分設2街道16鎮1民族鄉,全縣共有326個村(居)委員會。此中,縣人按習慣分其為上坊(梁村鎮、大崗鎮、崗坪鎮、冷坑鎮、馬寧鎮、藍鍾鎮6個鎮)、下坊(懷城街道、幸福街道 、坳仔鎮、汶朗鎮、甘灑鎮、鳳崗鎮、洽水鎮、中洲鎮、連麥鎮、下帥壯族瑤族鄉2個街道7個鎮1個民族鄉)和永詩橋(永固鎮、詩洞鎮、橋頭鎮3個鎮)三大區塊。

地理環境

懷集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肇慶市北部,綏江上游;東接陽山縣廣寧縣,南連德慶縣,西界封開縣和廣西賀州市,北鄰連山縣、連南縣,地處北緯23°28′07″~24°23′30″、東經110°52′09″~112°30′49″之間,是廣東省西北隅通桂達湘的要道,也是國內大西南川、滇、黔三地通粵而達港澳沿海的門戶,是「泛珠三角」的咽喉,居「泛珠三角」核心區(粵桂湘+港澳)的中心。全縣總面積3554.07平方公里。

地質

懷集縣的大地構造,因早古生代的加里東運動發生褶皺隆起而從海底上升為陸地,屬粵西隆起帶。自泥盆紀(距今3.3億~4億年)以來已露出海面成為古地塊。古生代晚期的海西(華力西)運動期間(距今2億~3億年)曾經下陷,接受泥盆紀和石炭紀(距今2.85億~3.3億年)的沉積物。中生代印支運動以形成褶皺斷裂帶為主,懷集大斷裂的方向受加里東構造控制。燕山運動(距今1.4億~1.95億年)在懷集縣主要表現為斷裂運動,今縣城至連麥、中洲一線斷層明顯可見,形成北東—南西方向為主的斷裂體系,並沿着印支運動所形成的褶皺隆起地區侵入大量的花崗岩。在本地的花崗岩侵入構造上,沉積有中生代紅色岩系。此時,地望內大部分地區及周圍還是一片汪洋。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距今0.25億~0.7億年)在懷集縣不強烈,所起作用主要為斷裂和撓曲,使讜山形成了斷塊山地,地殼再次上升。此後,懷集縣地域再沒有下沉運動。縣內出露的地層分布面積約占縣域總面積的69.5%,所保存的地層發育情況殘缺不全。按時代劃分,出露最老的地層為寒武系,其上依次為泥盆系、石炭系下統、侏羅系、白堊系上統及第四系。寒武系和白堊系上統分布最廣,是主要地層,其次為第四系,泥盆系、石炭系下統和侏羅係為零星出露,分布範圍小。寒武系主要分布於連麥—懷城—永固一線以東地區,以石羊山—牛企嶺和鳳崗—階洞—坳仔—永固一帶出露最廣,西部邊緣的讜山—七星頂次之。白堊系在縣內主要分布在三片地區,即中部的中洲—冷坑—梁村—閘崗—懷城—羅龍,西南部的橋頭鎮以西的三寶頂—木柱嶺一帶,東部的灘頭—階洞—小竹一帶,構成了北東向排列的懷城、三寶頂、小竹3個紅色盆地。懷集縣地層主要由細粒碎屑物質組成,有岩漿岩、變質岩、沉積岩三類。岩漿岩以花崗岩為主,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洽水、中洲、下帥、藍鍾和東部的鳳崗、甘灑及南部的永固、詩洞等鎮,約占全縣面積的38%。變質岩主要分布在東部、東南部,約占全縣面積的30%。沉積岩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約占全縣面積的20%。其中,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橋頭鎮,大崗、梁村、崗坪、汶朗、懷城、連麥、中洲等鎮也有部分覆蓋;砂岩主要分布在坳仔、懷城、大坑山、連麥和中洲等鎮,以及永固鎮的富德、保良、永良等村。

地形地貌

懷集縣處於粵西隆起帶,地貌大致分為西部盆地區,中部、南部低丘區和高丘區,東部、北部、西北部山地區等三部分。地域總體為山地丘陵地貌,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80%。中生代燕山運動時期,花崗岩漿侵入縣內北部、東部及南部,使地盤隆起,形成北部高、南部低,自西北至北向東南傾斜的山地,後又經河水長期侵蝕,在中部、南部形成了丘陵。縣內山地地勢起伏大,全縣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0座,其中北部53座。洽水鎮與陽山縣交界的大稠頂山海拔1626米,為全縣乃至肇慶市最高峰,西部海拔1000米以上的頭岳、二岳和三岳連叢並峙。地處中部低丘的縣城海拔為52.4~54.1米,縣城南部最高的塔山海拔僅253米,比東北部洽水鎮石瑩村的水田還低200多米。全縣有盆地面積710多平方千米,約占全縣總面積的20%。各鎮(鄉)均分布有大小不一的盆地,其中西部盆地最大,約400平方千米,懷城盆地、中洲盆地次之。西部盆地為中生代凹陷的紅岩盆地,一般由平原、階地、台地組成,地面坡度一般為5~20度,且普遍有1~2米高的殘丘。梁村鎮一帶為沖積和河谷盆地,大崗鎮以殘積為主,馬寧、冷坑兩鎮由沖積、殘積和洪積而成。盆地多開墾為耕地,西部盆地是懷集縣的主要產糧區。全縣有丘陵面積1350多平方千米,約占全縣總面積的38%。除下帥鄉、新崗林場外,其他各鎮均有丘陵,海拔一般為80~400米。橋頭鎮的丘陵多屬岩溶地貌,為中泥盆紀的石灰岩受侵蝕和溶蝕而成,形成連綿數千米的石山峰林,沿北東構造線分布。橋頭鎮岩溶石山海拔高度一般為200~400米,且有不少溶洞,洞內景觀別致,尤以穿洞燕岩為著。全縣有山地面積1500平方千米,約占全縣總面積的42%,分布在各鎮(鄉),主要在縣境內東北部和西北部。東北部山地為燕山運動造成,低山為紅色岩系組成,中山為花崗岩、變質岩組成,地勢北高南低,總面積713平方千米。縣境內,除西部有較大的梁村盆地(屬山區小平原)和中部有崗丘、平原相雜的較開闊平地外,其他地方以山地、丘陵為主。山上有許多林木和各種野生動物,地下有多種儲量較大的礦藏。

氣候特徵

懷集縣位於北回歸線北側,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短,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21.1℃,縣內雨量充沛,但年際和月際變化較大,區域分布也不均,具有北部多於南部的特點。年平均雨量約1782毫米,是肇慶市區域雨量最多的縣。暴雨(降水量等於或超過50毫米)主要出現在4~6月的前汛期,占暴雨日數的70%。如受颱風低壓等特殊天氣系統影響,在冬季也有強降水出現。累年實測年總日照時數為1319.4~1951.9小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60.2小時。在月平均日照時數方面,2月的46.3小時為最少,9月的213.3小時為最多。累年平均地面溫度為23.9℃,地溫累年極端最高為67.8℃,最低為-6.1℃。累年平均霜日為9.1天,累年平均無霜期為310天。實測累年平均地面氣壓為1006.9百帕。懷集縣遠離海邊且是山區,即便受颱風影響也沒有大風天氣,但受強雷雨或颮線影響時會有局地陣性大風出現。大風一般出現在夏秋季節。累年平均相對濕度年際變化範圍為77%~83%。縣內空氣濕潤,但在地域分布上,以北部林區濕度最大,南部中部次之,西部略小。年平均雷暴日數為89.7天,雷暴主要出現在每年的4~8月,3月和9月次之,11月至次年1月也有出現。強雷暴出現時,常有雷電災害和降雨。

縣名由來

懷集縣名由來,始見於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據《懷集縣誌》(清乾隆本)載,懷集縣名由一說縣城以西有懷高嶺而得名;一說縣城西部有「懷溪水」,沿其意而稱;一說縣域內民瑤雜居,欲長民者綏懷而聚集。學者以後一說為最符合歷史實際。

文化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懷集縣較有名的文人作品包括:明朝梁允玳的《花石洞志》,梁方圖的《五經要旨》《家禮四訓約要》,清朝梁昆的《真愚草》,高仁山的《麟岡詩草》《燕岩記》,成子剛的《確園集》,郭清的《怡園詩草》。20世紀20年代,梁一柱等革命知識分子在省內外的報紙雜誌先後發表了許多進步文章。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創辦《懷集日報》。抗日戰爭時期,以學校師生為骨幹的抗日文化團體空前活躍,他們運用話劇、漫畫、詩歌進行宣傳,推動抗日救亡工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全縣共徵集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852條,重點立項普查44項。其中「貴兒戲」「龍魚舞」「春牛舞」列入省非遺名錄,「鳳舞」「壯獅舞」「徒手攀岩」列入市非遺名錄。「壯獅舞」入選《中國民間文化之鄉全集》,「貴兒戲」入編《廣東省珍貴戲曲大典》。縣博物館收藏有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的敕命一軸。

視頻

懷集縣舉行第二屆品茶節盛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