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汉」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Otheruses|other=五代十国时期的东汉|北汉}} {{Infobox 朝代 |名称 = 汉 |开始年份 = 25年 |结束年份 = 220年 |前1 = 新朝 |前1文字 = 新 |…”)
 
行 1: 行 1:
{{Otheruses|other=五代十国时期的东汉|北汉}}
+
 
{{Infobox 朝代
 
|名称 = 汉
 
|开始年份 = 25年
 
|结束年份 = 220年
 
|前1 = 新朝
 
|前1文字 = 新
 
|后1 = 曹魏
 
|后2 = 蜀汉
 
|后3 = 孙吴
 
|后1文字 = 魏
 
|后2文字 = 蜀
 
|后3文字 = 吴
 
|地图 = Han provinces-zh-classical.png
 
|地图说明 = <font size="+1" font color="#8B4513">■</font>&nbsp;棕色为189年东汉有效控制的疆域
 
|时期1-京城1 = [[洛阳]]
 
|时期1-京城1年份 = 25-190
 
|时期1-京城2 = [[长安]]
 
|时期1-京城2年份 = 190-196
 
|时期1-京城3 = [[许都]]
 
|时期1-京城3年份 = 196-220
 
|时期1-君主数目 = 14
 
|时期1-君主1 = 汉光武帝[[汉光武帝|刘秀]](开国)
 
|时期1-君主1年份 = 25-57
 
|时期1-君主2 = 汉献帝[[汉献帝|刘协]](亡国)
 
|时期1-君主2年份 = 189-220
 
|时期1-国君姓氏 = [[刘姓|刘]]
 
|时期1-事件1 = 刘秀称帝
 
|时期1-事件1年份 = 25年
 
|时期1-事件2 = [[曹丕]]篡汉
 
|时期1-事件2年份 = 220年
 
|时期1-面积1 = 650万平方公里
 
|时期1-面积1年份 = 100年
 
|时期1-常用语 = [[上古汉语]]
 
|时期1-宗教 = [[儒教 (宗教)|儒教]]、[[道教]]、[[中国民间信仰]]
 
|时期1-通币 = [[五铢]]
 
}}
 
{{中国历史}}
 
{{clearright}}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汉朝|两汉]]。东汉与西汉之间为[[新朝]],后为东汉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故而得名<ref>《搜神记》卷一已经提到过东汉一词:「蓟子训,不知所从来。东汉时,到洛阳见公卿,数十处,皆持斗酒片脯候之。」水经注卷十六:「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镂碑载《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初学记》卷十二又大量出现“东汉”一词。</ref>。东汉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国史上的盛世之一。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汉朝|两汉]]。东汉与西汉之间为[[新朝]],后为东汉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故而得名<ref>《搜神记》卷一已经提到过东汉一词:「蓟子训,不知所从来。东汉时,到洛阳见公卿,数十处,皆持斗酒片脯候之。」水经注卷十六:「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镂碑载《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初学记》卷十二又大量出现“东汉”一词。</ref>。东汉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国史上的盛世之一。
  
行 116: 行 78:
  
 
== 疆域和行政区划 ==
 
== 疆域和行政区划 ==
{{Main|东汉行政区划}}
 
 
[[王莽]]篡汉时期已经仅剩[[秦朝]]时的疆域,西域各国因为[[汉成帝]]的乱政而逐渐脱离管制。王莽末年中原战乱不断,遂放弃[[定襄郡|定襄]]、[[云中郡 (赵国)|云中]]、[[五原郡|五原]]、[[朔方]]、[[上郡]]、[[北地郡|北地]]六郡。[[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后放弃。[[高句丽]]与[[林邑]]两国蚕食东北及南方国土。只有西南地区扩展至[[大盈江]]一带<ref name="疆域和行政区划">[http://js.e21.cn/zpsc/upload_file/3/2008/07/31/20080731091029_35602391/%D7%F7%C6%B7/data/5/d.htm 汉朝疆域与政区]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1109082503/http://js.e21.cn/zpsc/upload_file/3/2008/07/31/20080731091029_35602391/%D7%F7%C6%B7/data/5/d.htm |date=2013-11-09 }} 中国西南资讯网</ref>。
 
[[王莽]]篡汉时期已经仅剩[[秦朝]]时的疆域,西域各国因为[[汉成帝]]的乱政而逐渐脱离管制。王莽末年中原战乱不断,遂放弃[[定襄郡|定襄]]、[[云中郡 (赵国)|云中]]、[[五原郡|五原]]、[[朔方]]、[[上郡]]、[[北地郡|北地]]六郡。[[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后放弃。[[高句丽]]与[[林邑]]两国蚕食东北及南方国土。只有西南地区扩展至[[大盈江]]一带<ref name="疆域和行政区划">[http://js.e21.cn/zpsc/upload_file/3/2008/07/31/20080731091029_35602391/%D7%F7%C6%B7/data/5/d.htm 汉朝疆域与政区]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1109082503/http://js.e21.cn/zpsc/upload_file/3/2008/07/31/20080731091029_35602391/%D7%F7%C6%B7/data/5/d.htm |date=2013-11-09 }} 中国西南资讯网</ref>。
  
 
 东汉[[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的疆域政区包括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所察各郡、国(王国)、属国和[[西域长史府]]辖区,以及当时中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ref>[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425/12266221.html 东汉时期中国疆域图] {{Wayback|url=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425/12266221.html |date=20131109101531 }} 中华网军事</ref>。
 
 东汉[[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的疆域政区包括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所察各郡、国(王国)、属国和[[西域长史府]]辖区,以及当时中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ref>[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425/12266221.html 东汉时期中国疆域图] {{Wayback|url=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425/12266221.html |date=20131109101531 }} 中华网军事</ref>。
  
[[州]]作为行政区划,在[[西汉]]时期逐步发展,到东汉时期宣告形成。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设了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东汉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188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十三个州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治洛阳)、[[徐州刺史部|徐州]](治剡县)、[[青州刺史部|青州]](治临淄)、[[豫州刺史部|豫州]](治谯县)、[[冀州刺史部|冀州]](治高邑)、[[并州刺史部|并州]](治晋阳)、[[幽州刺史部|幽州]](治蓟县)、[[兖州刺史部|兖州]](治昌邑)、[[凉州刺史部|凉州]](治陇县)、[[益州刺史部|益州]](治雒县)、[[荆州刺史部|荆州]](治汉寿)、[[扬州刺史部|扬州]](治历阳)和[[交趾刺史部|交州]](治龙编)。兴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 (九州)|雍州]]。则至东汉灭亡,全国有十四州。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ref name="疆域和行政区划"/>。
+
[[州]]作为行政区划,在[[西汉]]时期逐步发展,到东汉时期宣告形成。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设了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东汉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188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十三个州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治洛阳)、[[徐州刺史部|徐州]](治剡县)、[[青州刺史部|青州]](治临淄)、[[豫州刺史部|豫州]](治谯县)、[[冀州刺史部|冀州]](治高邑)、[[并州刺史部|并州]](治晋阳)、[[幽州刺史部|幽州]](治蓟县)、[[兖州刺史部|兖州]](治昌邑)、[[凉州刺史部|凉州]](治陇县)、[[益州刺史部|益州]](治雒县)、[[荆州刺史部|荆州]](治汉寿)、[[扬州刺史部|扬州]](治历阳)和[[交趾刺史部|交州]](治龙编)。兴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 (九州)|雍州]]。则至东汉灭亡,全国有十四州。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 name="疆域和行政区划"/>。
  
 
[[刘秀]]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刺史固定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刺史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可直接上奏给皇帝,使地方郡县也直接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ref name="政治概况">[http://www.hxlsw.com/history/xihan/gs/2006/0920/633.html 东汉的政治概况] 华夏历史网</ref>。
 
[[刘秀]]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刺史固定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刺史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可直接上奏给皇帝,使地方郡县也直接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ref name="政治概况">[http://www.hxlsw.com/history/xihan/gs/2006/0920/633.html 东汉的政治概况] 华夏历史网</ref>。
  
 
== 政治 ==
 
== 政治 ==
{{See also|东汉官制}}
 
 
 东汉政权和[[士族 (中国)|士族]]、豪族关系密切,代表了[[士族 (中国)|士族]]、豪族的利益,[[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几乎全部都是豪族出身。[[士族 (中国)|士族]]在东汉社会起著主导作用,[[光武帝]]跟[[士族 (中国)|士族]]、豪族取得协调,成为夺取天下的主因。<ref>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东汉政权之立与士族大生之关系〉,页285-286。</ref>
 
 东汉政权和[[士族 (中国)|士族]]、豪族关系密切,代表了[[士族 (中国)|士族]]、豪族的利益,[[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几乎全部都是豪族出身。[[士族 (中国)|士族]]在东汉社会起著主导作用,[[光武帝]]跟[[士族 (中国)|士族]]、豪族取得协调,成为夺取天下的主因。<ref>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东汉政权之立与士族大生之关系〉,页285-286。</ref>
  
 东汉王朝在政治上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通过各种办法加以控制。让他们享受优厚的待遇,而不参与政治。对于朝中诸臣,督责尤严,史称“自是大臣难居相任”<ref name="政治概况"/><ref>《后汉书·申屠刚传》:「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ref>。
+
 东汉王朝在政治上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通过各种办法加以控制。让他们享受优厚的待遇,而不参与政治。对于朝中诸臣,督责尤严,史称“自是大臣难居相任”< name="政治概况"/><ref>《后汉书·申屠刚传》:「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ref>。
  
 加强中央集权,一方面削弱[[三公]]权力,另一方面则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职权。一切政务不再经三公管理。尚书台成为皇帝发号施令的执行机构,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ref name="政治概况"/>。
+
 加强中央集权,一方面削弱[[三公]]权力,另一方面则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职权。一切政务不再经三公管理。尚书台成为皇帝发号施令的执行机构,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 name="政治概况"/>。
  
 
== 军事 ==
 
== 军事 ==
 东汉建立不久,就废除了执掌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以后又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实际上取消了地方军队。在和平时期,少量维持地方治安的郡县兵,皆由[[太守]]令长兼领,但在某些沿边及民族斗争紧张的地区,则设都尉或属国都尉别领<ref name="政治概况"/>。
+
 东汉建立不久,就废除了执掌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以后又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实际上取消了地方军队。在和平时期,少量维持地方治安的郡县兵,皆由[[太守]]令长兼领,但在某些沿边及民族斗争紧张的地区,则设都尉或属国都尉别领< name="政治概况"/>。
  
 随着[[豪强]][[土地主|地主]]势力的膨胀,在[[田庄]]内部发展了一种[[部曲]]家兵制。这种部曲家兵,承担着镇压农民、维持地方治安的某种职能。正因为有这样一支武装队伍,东汉政府才能裁减、甚至在某些地区取消地方军队<ref name="政治概况"/>。
+
 随着[[豪强]][[土地主|地主]]势力的膨胀,在[[田庄]]内部发展了一种[[部曲]]家兵制。这种部曲家兵,承担着镇压农民、维持地方治安的某种职能。正因为有这样一支武装队伍,东汉政府才能裁减、甚至在某些地区取消地方军队< name="政治概况"/>。
  
 与削弱地方兵权的同时,还逐步扩大中央军队,在重要的沿边地区,设有边防军,为中央军队的一部分。东汉政府还经常用赦免和减罪的办法,募集犯罪的人戍守边疆<ref name="政治概况"/>。
+
 与削弱地方兵权的同时,还逐步扩大中央军队,在重要的沿边地区,设有边防军,为中央军队的一部分。东汉政府还经常用赦免和减罪的办法,募集犯罪的人戍守边疆< name="政治概况"/>。
  
 
===军制===
 
===军制===
行 151: 行 111:
 
 在东汉时期灌溉工具、水利事业获得改进和发展。在中国各地已知发现的东汉墓葬里,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组合的模型,有从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有的还在出口处安置闸门。[[汉灵帝]]时,宦官[[毕岚|毕岚]]总结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创作翻车和渴乌,大大提高了灌溉水平<ref name="水利发展">[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6.htm 水利发展]{{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中华文化信息网</ref>。  
 
 在东汉时期灌溉工具、水利事业获得改进和发展。在中国各地已知发现的东汉墓葬里,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组合的模型,有从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有的还在出口处安置闸门。[[汉灵帝]]时,宦官[[毕岚|毕岚]]总结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创作翻车和渴乌,大大提高了灌溉水平<ref name="水利发展">[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6.htm 水利发展]{{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中华文化信息网</ref>。  
  
 许多已堙废的陂塘在东汉时期不仅得到了修复还扩建了,而且又新修了一批水利灌溉工程。比如在中国[[汝南|汝南地区]]的鸿隙陂,西汉时被堙废。东汉初,[[邓晨|邓晨]]当地太守时,进行了修复,可以灌溉几千顷良田。后来又不断加以扩建。[[汉和帝]]时,太守[[何敞]]又在那里修治渠道,开垦良田三万多顷。又如[[下邳]]徐县北的蒲阳陂、庐江的芍陂、会稽的镜湖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灌溉工程<ref name="水利发展"/>。  
+
 许多已堙废的陂塘在东汉时期不仅得到了修复还扩建了,而且又新修了一批水利灌溉工程。比如在中国[[汝南|汝南地区]]的鸿隙陂,西汉时被堙废。东汉初,[[邓晨|邓晨]]当地太守时,进行了修复,可以灌溉几千顷良田。后来又不断加以扩建。[[汉和帝]]时,太守[[何敞]]又在那里修治渠道,开垦良田三万多顷。又如[[下邳]]徐县北的蒲阳陂、庐江的芍陂、会稽的镜湖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灌溉工程< name="水利发展"/>。  
  
 东汉前期,中国各地还开凿了许多灌溉渠道,三辅、河内、山阳、河东、上党、太原、赵、魏及河西、江南地区,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区还开辟了很多[[稻田]]。东汉时还有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那就是对[[黄河]]的治理。公元1世纪初,黄河在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区决堤,河道南移,改从千乘(山东高宛以北)入海。河水泛滥成灾,淹没了几十个县。[[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 (东汉)|王景]]、[[王吴]]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了浚仪渠,并从[[荥阳]]至千乘海口千余里间修渠筑堤,从而使[[黄河|河]]、[[汴水|汴]]分流。黄河由于收到了两堤的约束,水势足以冲刷沙土,通流入海。经过大规模的治理,终于战胜了黄河水患。此后八百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ref name="水利发展"/>。
+
 东汉前期,中国各地还开凿了许多灌溉渠道,三辅、河内、山阳、河东、上党、太原、赵、魏及河西、江南地区,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区还开辟了很多[[稻田]]。东汉时还有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那就是对[[黄河]]的治理。公元1世纪初,黄河在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区决堤,河道南移,改从千乘(山东高宛以北)入海。河水泛滥成灾,淹没了几十个县。[[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 (东汉)|王景]]、[[王吴]]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了浚仪渠,并从[[荥阳]]至千乘海口千余里间修渠筑堤,从而使[[黄河|河]]、[[汴水|汴]]分流。黄河由于收到了两堤的约束,水势足以冲刷沙土,通流入海。经过大规模的治理,终于战胜了黄河水患。此后八百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 name="水利发展"/>。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工具改进'''
行 159: 行 119:
 
 在东汉时生产工具也有改进,出现了短辕一牛挽犁,这种工具操作灵活,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作。这种短辕一牛挽犁的出现,是跟犁铧的改进结合在一起的。东汉时期,已经大量使用全铁制犁铧,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渐缩小,不但起土省力,还可以深耕。此外,新型的全铁制的耕作工具也逐渐增多。在[[四川]][[乐山崖墓石刻画像]]中见到的曲柄锄,是便于铲除杂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绵阳]]发现的铁制钩镰,全长35厘米,是专用于收割的小型农具,操作起来很方便<ref name="生产工具改进">[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7.htm 生产工具改进]{{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中华文化信息网</ref>。
 
 在东汉时生产工具也有改进,出现了短辕一牛挽犁,这种工具操作灵活,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作。这种短辕一牛挽犁的出现,是跟犁铧的改进结合在一起的。东汉时期,已经大量使用全铁制犁铧,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渐缩小,不但起土省力,还可以深耕。此外,新型的全铁制的耕作工具也逐渐增多。在[[四川]][[乐山崖墓石刻画像]]中见到的曲柄锄,是便于铲除杂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绵阳]]发现的铁制钩镰,全长35厘米,是专用于收割的小型农具,操作起来很方便<ref name="生产工具改进">[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7.htm 生产工具改进]{{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中华文化信息网</ref>。
  
[[汉献帝]]末年,雍州刺史[[张既]]曾令[[陇西郡|陇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屋宅水碓。水碓在当时已经普遍采用了。[[水碓]]是用水力带动石碓的舂米工具,它比以前用柱臼或脚踏石碓舂米,不但省力,而且效率要高得多。考古发掘还不断有陶风车、陶磨盘模型出土,都说明农产品加工工具有了显著进步<ref name="生产工具改进"/>。
+
[[汉献帝]]末年,雍州刺史[[张既]]曾令[[陇西郡|陇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屋宅水碓。水碓在当时已经普遍采用了。[[水碓]]是用水力带动石碓的舂米工具,它比以前用柱臼或脚踏石碓舂米,不但省力,而且效率要高得多。考古发掘还不断有陶风车、陶磨盘模型出土,都说明农产品加工工具有了显著进步< name="生产工具改进"/>。
  
 
'''牛耕技术'''
 
'''牛耕技术'''
行 165: 行 125:
 
 在东汉时牛耕技术也受到了重视。一些地方官吏会注意推广牛耕技术,铁犁牛耕技术已从[[中原]]向[[北方|北方高原]]和[[江南]]一带推广。在中国[[陕西]][[绥德县]]东汉画像石上的牛耕图,和[[米脂县]]东汉牛耕图,证明了在[[陕北高原]]的牛耕技术和[[中原|中原地区]]已没有什么不同。[[任延]]做九真太守,在当地推广牛耕,田亩年年增辟。在西汉后期发明的精耕细作的区种法,到东汉时期得到了推广<ref name="牛耕技术">{{cite web|title=当时,|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8.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在东汉时牛耕技术也受到了重视。一些地方官吏会注意推广牛耕技术,铁犁牛耕技术已从[[中原]]向[[北方|北方高原]]和[[江南]]一带推广。在中国[[陕西]][[绥德县]]东汉画像石上的牛耕图,和[[米脂县]]东汉牛耕图,证明了在[[陕北高原]]的牛耕技术和[[中原|中原地区]]已没有什么不同。[[任延]]做九真太守,在当地推广牛耕,田亩年年增辟。在西汉后期发明的精耕细作的区种法,到东汉时期得到了推广<ref name="牛耕技术">{{cite web|title=当时,|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8.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崔实]]所写的《[[四民月令]]》中,记载了地主田庄内精耕细作经营农业的一些情况。这样的田庄的农业经营,注意时令节气,重视杀草施肥,还通过不同的土壤性质,种植不同的作物,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并能及时翻土晒田,双季轮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ref name="牛耕技术"/>。
+
[[崔实]]所写的《[[四民月令]]》中,记载了地主田庄内精耕细作经营农业的一些情况。这样的田庄的农业经营,注意时令节气,重视杀草施肥,还通过不同的土壤性质,种植不同的作物,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并能及时翻土晒田,双季轮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name="牛耕技术"/>。
  
 
=== 人口 ===
 
=== 人口 ===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农耕工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以及精耕细作方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帝永兴元年(公元105年)的垦田数字达到732万多顷,人口达到5325万多人。这个数字略低于西汉,但如果把东汉豪强地主隐瞒的田亩和人口包括在内,实际的垦田面积和人口数字肯定要超过西汉<ref name="牛耕技术"/>。
+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农耕工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以及精耕细作方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帝永兴元年(公元105年)的垦田数字达到732万多顷,人口达到5325万多人。这个数字略低于西汉,但如果把东汉豪强地主隐瞒的田亩和人口包括在内,实际的垦田面积和人口数字肯定要超过西汉< name="牛耕技术"/>。
  
 
=== 手工业 ===
 
=== 手工业 ===
行 176: 行 136:
 
 在东汉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普及,[[钢铁]]需要量也增加,同时也推动了冶铁技术的改进。东汉初,在南阳地区的冶铁工人发明了[[鼓风炉]](即水排),利用水力转动机械,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水力鼓风炉的发明,是冶炼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ref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cite web|title=冶铁技术的改进|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9.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在东汉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普及,[[钢铁]]需要量也增加,同时也推动了冶铁技术的改进。东汉初,在南阳地区的冶铁工人发明了[[鼓风炉]](即水排),利用水力转动机械,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水力鼓风炉的发明,是冶炼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ref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cite web|title=冶铁技术的改进|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9.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东汉时在铁器铸造方面已熟练地掌握了层叠铸造这一先进技术。在中国[[河南]][[温县]]发现的一座烘范窑,出土了五百多套铸造车马器零件的叠铸泥范。把若干个泥范叠合起来,装配成套,一次就能铸造几个或几十个铸件。同时,叠铸技术有重大改进,由原来的[[双孔浇铸]],改为[[单孔浇铸]]。叠铸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原料。根据已有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和铁钉、铁锅、铁刀、铁剪、铁灯等的大量出土,证明东汉时铁制用具已普遍应用到生活的各方面<ref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
+
 东汉时在铁器铸造方面已熟练地掌握了层叠铸造这一先进技术。在中国[[河南]][[温县]]发现的一座烘范窑,出土了五百多套铸造车马器零件的叠铸泥范。把若干个泥范叠合起来,装配成套,一次就能铸造几个或几十个铸件。同时,叠铸技术有重大改进,由原来的[[双孔浇铸]],改为[[单孔浇铸]]。叠铸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原料。根据已有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和铁钉、铁锅、铁刀、铁剪、铁灯等的大量出土,证明东汉时铁制用具已普遍应用到生活的各方面<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
  
 在冶铁手工业中已经使用[[煤]](石炭)做燃料。在中国[[河南]][[巩县]]的冶铁遗址中曾发现混杂了泥土、草茎制成的煤饼,说明煤已被用来炼铁。[[巴蜀]]地区还利用[[天然气|天然煤气]]煮盐<ref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
+
 在冶铁手工业中已经使用[[煤]](石炭)做燃料。在中国[[河南]][[巩县]]的冶铁遗址中曾发现混杂了泥土、草茎制成的煤饼,说明煤已被用来炼铁。[[巴蜀]]地区还利用[[天然气|天然煤气]]煮盐<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
  
 
'''纺织业'''
 
'''纺织业'''
  
 在纺织业方面,东汉初年已能用织花机织成色彩缤纷、花纹复杂的织锦。当时,[[蜀锦]]已驰名全国,[[襄邑]](河南睢县)和[[临淄|齐]](山东临淄)的丝织业特别发达。考古材料还证明,在边疆地区,丝织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新疆]]不少地方汉墓出土的红色杯纹罗,织造匀细,花纹规整,反映丝织工艺水平相当高。在同一地区出土了组织细密的织花毛织品,颜色鲜丽,显示出当时西北高度发展的毛纺织工艺技术<ref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
+
 在纺织业方面,东汉初年已能用织花机织成色彩缤纷、花纹复杂的织锦。当时,[[蜀锦]]已驰名全国,[[襄邑]](河南睢县)和[[临淄|齐]](山东临淄)的丝织业特别发达。考古材料还证明,在边疆地区,丝织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新疆]]不少地方汉墓出土的红色杯纹罗,织造匀细,花纹规整,反映丝织工艺水平相当高。在同一地区出土了组织细密的织花毛织品,颜色鲜丽,显示出当时西北高度发展的毛纺织工艺技术<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
  
 
== 文化 ==
 
== 文化 ==
[[File:HanHorse.jpg|thumb|250px|大约是东汉晚期的马塑像]]
+
 东汉时期的[[书法]]、[[绘画]]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大量产制画像砖及雕刻墓碑,典型的图案为制酒、收割、宴会等。< name="东汉"/>
 东汉时期的[[书法]]、[[绘画]]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大量产制画像砖及雕刻墓碑,典型的图案为制酒、收割、宴会等。<ref name="东汉"/>
 
  
 
=== 学术 ===
 
=== 学术 ===
 
 汉光武帝刘秀十分尊崇儒学,他的功臣集团中儒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军事领袖也「皆有儒者气象」。「诸将之应运而兴者,亦皆多近于儒」,「东汉功臣多近儒」的情形。不仅东汉的帝王亲自倡导[[儒家经典]]的认真研读,[[太学]]和郡国官学都得到空前优越的发展条件,东汉私学也繁盛一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累世专攻一经的[[士大夫]]家族。他们世代相继,广收门徒。许多名师教授的弟子,往往多至数百人乃至数千人<ref name="谈东汉师儒兴学的文化风貌">{{cite web|author=王子今|title=谈东汉师儒兴学的文化风貌|url=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18256-1.htm|publisher=中国民族报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状物|date=2012-07-3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107135418/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18256-1.htm|archivedate=2014-01-07}}</ref> 。
 
 汉光武帝刘秀十分尊崇儒学,他的功臣集团中儒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军事领袖也「皆有儒者气象」。「诸将之应运而兴者,亦皆多近于儒」,「东汉功臣多近儒」的情形。不仅东汉的帝王亲自倡导[[儒家经典]]的认真研读,[[太学]]和郡国官学都得到空前优越的发展条件,东汉私学也繁盛一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累世专攻一经的[[士大夫]]家族。他们世代相继,广收门徒。许多名师教授的弟子,往往多至数百人乃至数千人<ref name="谈东汉师儒兴学的文化风貌">{{cite web|author=王子今|title=谈东汉师儒兴学的文化风貌|url=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18256-1.htm|publisher=中国民族报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状物|date=2012-07-3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107135418/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18256-1.htm|archivedate=2014-01-07}}</ref> 。
  
 汉代童蒙教育的进步,是当时文化成就的突出内容之一。汉代童蒙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也有特别值得重视的地位。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得到「圣童」、「奇童」、「神童」的称号。「神」童称谓,最早就是从东汉开始使用的<ref name="谈东汉师儒兴学的文化风貌"/>。
+
 汉代童蒙教育的进步,是当时文化成就的突出内容之一。汉代童蒙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也有特别值得重视的地位。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得到「圣童」、「奇童」、「神童」的称号。「神」童称谓,最早就是从东汉开始使用的< name="谈东汉师儒兴学的文化风貌"/>。
  
 
=== 风气 ===
 
=== 风气 ===
行 209: 行 168:
 
 西汉以来中央与各少数民族之间保持的臣属关系到了[[王莽]]时期也陷于瓦解,匈奴乘机控制了整个[[西域]]及东北各族。东汉初期,当[[光武帝]]进行[[东汉统一战争|国内统一战争]]时,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匈奴单于勾结河北、山西的割据势力,经常深入长城以南,进行骚扰掠夺。当时的东汉政权因无力对付匈奴势力,一直采取以防守为主的策略<ref name="与南匈奴的关系">{{cite web|title=与南匈奴的关系|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16.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ref name="南匈奴 北匈奴">{{cite web|title=东汉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战争和安抚并用|url=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lishi/7849116.html|publisher=中国国学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ate=2009-02-07}}</ref> 。  
 
 西汉以来中央与各少数民族之间保持的臣属关系到了[[王莽]]时期也陷于瓦解,匈奴乘机控制了整个[[西域]]及东北各族。东汉初期,当[[光武帝]]进行[[东汉统一战争|国内统一战争]]时,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匈奴单于勾结河北、山西的割据势力,经常深入长城以南,进行骚扰掠夺。当时的东汉政权因无力对付匈奴势力,一直采取以防守为主的策略<ref name="与南匈奴的关系">{{cite web|title=与南匈奴的关系|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16.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ref name="南匈奴 北匈奴">{{cite web|title=东汉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战争和安抚并用|url=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lishi/7849116.html|publisher=中国国学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ate=2009-02-07}}</ref> 。  
  
 公元46年(建武二十二年),匈奴贵族为了争夺王位,互相猜忌,出现裂痕。加上匈奴所在的[[蒙古草原]]上连年旱蝗灾害不断,「人畜饥疫,死耗太半」,匈奴遂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归附,令其入居云中,东汉政府每年供给南匈奴一定数量的粮食、牛马及丝帛等物资。南匈奴的依附,极大地加强了东汉王朝的北方边防,对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南匈奴入居塞内,有更多机会接触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也促进了其本身的发展。南匈奴长期和汉族杂居在一起,逐渐改变了游牧生活,学会了农业生产,文化也深受汉族影响<ref name="与南匈奴的关系"/><ref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
 公元46年(建武二十二年),匈奴贵族为了争夺王位,互相猜忌,出现裂痕。加上匈奴所在的[[蒙古草原]]上连年旱蝗灾害不断,「人畜饥疫,死耗太半」,匈奴遂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归附,令其入居云中,东汉政府每年供给南匈奴一定数量的粮食、牛马及丝帛等物资。南匈奴的依附,极大地加强了东汉王朝的北方边防,对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南匈奴入居塞内,有更多机会接触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也促进了其本身的发展。南匈奴长期和汉族杂居在一起,逐渐改变了游牧生活,学会了农业生产,文化也深受汉族影响< name="与南匈奴的关系"/><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南匈奴]]归附'''东汉'''后,[[北匈奴]]的势力大大削弱,在交战中,数次被[[南匈奴]]击败。北单于无奈,从公元51年后,不断向东汉王朝遣使朝贡,要求[[和亲]]。东汉政府内部,在对待北匈奴的问题上,有过多次争论。最终采取了礼尚往来,报答使者的办法,以求和好安边<ref name="与北匈奴的关系">{{cite web|title=与北匈奴的关系|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17.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3201223/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17.htm|archivedate=2015-09-23}}</ref><ref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
+
[[南匈奴]]归附'''东汉'''后,[[北匈奴]]的势力大大削弱,在交战中,数次被[[南匈奴]]击败。北单于无奈,从公元51年后,不断向东汉王朝遣使朝贡,要求[[和亲]]。东汉政府内部,在对待北匈奴的问题上,有过多次争论。最终采取了礼尚往来,报答使者的办法,以求和好安边<ref name="与北匈奴的关系">{{cite web|title=与北匈奴的关系|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17.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3201223/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17.htm|archivedate=2015-09-23}}</ref><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
  
 由于匈奴力量的削弱,原来受匈奴奴役的[[乌桓]]、[[鲜卑]],也先后摆脱了[[北匈奴]]的控制。南匈奴、乌桓、鲜卑归附东汉后,切断了北匈奴与中原的经济联系,使其最必需的[[粮食]]、[[布匹]]、[[食盐]]等日常生活品出现匮乏。北匈奴不断寇扰东汉的北部的缘边郡县。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东汉王朝大举反击,[[窦固]]等分兵四路,取得很大的军事胜利,往北追至[[蒲类海]](新疆巴里坤湖),并留屯于[[伊吾卢城]](新疆哈密)。到[[汉章帝]]时,北匈奴日益衰弱,先后有数十万口入塞投降。公元89年(永元元年),[[窦宪]]、[[耿秉]]等率领汉军会合南匈奴大举北进,与北单于交战,连战皆捷,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在以后的二年内,北匈奴不断失败,向西迁移。以后,北匈奴的一部分越过[[中亚]]、[[西亚]]迁往[[欧洲]]。从这时起,匈奴东面的[[鲜卑族]]逐步西进,占据了匈奴的故地<ref name="与北匈奴的关系"/><ref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
 由于匈奴力量的削弱,原来受匈奴奴役的[[乌桓]]、[[鲜卑]],也先后摆脱了[[北匈奴]]的控制。南匈奴、乌桓、鲜卑归附东汉后,切断了北匈奴与中原的经济联系,使其最必需的[[粮食]]、[[布匹]]、[[食盐]]等日常生活品出现匮乏。北匈奴不断寇扰东汉的北部的缘边郡县。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东汉王朝大举反击,[[窦固]]等分兵四路,取得很大的军事胜利,往北追至[[蒲类海]](新疆巴里坤湖),并留屯于[[伊吾卢城]](新疆哈密)。到[[汉章帝]]时,北匈奴日益衰弱,先后有数十万口入塞投降。公元89年(永元元年),[[窦宪]]、[[耿秉]]等率领汉军会合南匈奴大举北进,与北单于交战,连战皆捷,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在以后的二年内,北匈奴不断失败,向西迁移。以后,北匈奴的一部分越过[[中亚]]、[[西亚]]迁往[[欧洲]]。从这时起,匈奴东面的[[鲜卑族]]逐步西进,占据了匈奴的故地< name="与北匈奴的关系"/><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 西域 ===
 
=== 西域 ===
行 219: 行 178:
 
=== 鲜卑 ===
 
=== 鲜卑 ===
 
=== 蛮族 ===
 
=== 蛮族 ===
 
==东汉君主与年号 ==
 
{{中国君主列表/汉朝/东汉}}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32em}}
 
{{Reflist|32em}}
行 235: 行 190:
  
 
{{-}}
 
{{-}}
{{ 中国朝代|[[新朝|新]]<br>另见[[汉朝]]:[[西汉]]|[[三国]]: [[曹魏|魏]]、[[蜀汉|汉]]、[[孙吴|吴]]}}
+
[[ 中国朝代|[[新朝|新]]<br>另见[[汉朝]]:[[西汉]]|[[三国]]: [[曹魏|魏]]、[[蜀汉|汉]]、[[孙吴|吴]]
  
 
{{汉朝君主|nocat}}
 
{{汉朝君主|nocat}}
{{ 东汉行政区划|nocat}}
+
[[ 东汉行政区划|nocat]]
 
{{汉朝历史事件}}
 
{{汉朝历史事件}}
  

於 2019年1月2日 (三) 10:09 的修訂

東漢(25年-220年)是由劉秀建立的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與西漢合稱兩漢。東漢與西漢之間為新朝,後為東漢所取代。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1]。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漢和帝以後至漢末近百年間,外戚宦官輪流執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殘殺,把東漢朝廷弄得十分腐敗。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進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并州牧[2]董卓引兵到洛陽,誅十常侍,廢少帝劉辯,殺何太后,立漢獻帝。長期左右東漢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滅,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獻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後被曹操控制,最後漢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軍事等方面亦有顯著成就。湧現了蔡倫張衡張仲景華佗等卓越人才;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東漢在91年滅北匈奴。南匈奴內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後一個呼廚泉單于去鄴城拜見曹操,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匈奴國不復存在,困擾漢朝數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佛經,用白馬駝回首都洛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馬寺

歷史

光武中興(25年-57年)

新朝末年王莽改制失敗,並引發內戰,其時身為漢朝宗室漢景帝後裔劉秀乘勢而起,在綠林軍的協助下推翻新莽而即位,是為光武帝。復國號,史稱東漢。同時因洛陽為其軍事根據地,而西漢舊都長安亦逢多次戰亂而日殘,所以定都於洛陽,並復名雒陽。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下令整頓吏治,設尚書六人分掌國家大事,進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權力;同時清查土地,新定稅金,振興農業,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史稱光武中興

明章之治(57年-88年)

漢光武帝死後,明帝即位,命竇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漢軍進抵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餘級,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盧地。其後,竇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恢復了西域與漢朝的聯繫。明帝及其子章帝在位期間,為東漢的黃金時代,史稱明章之治

外戚政治的勃興(88年-159年)

漢章帝是一個賢明的皇帝,但他卻開東漢大力任用外戚之先河。在他死後,剛登基的漢和帝劉肇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由他的養母竇太后執政。竇太后仰仗他的兄長竇憲,竇氏戚族開始掌權。儘管漢和帝後來聯合宦官力量消滅了竇氏,但是東漢政治的格局已經無法扭轉。

和帝去世後,漢殤帝劉隆年齡更小,只是一個剛滿三個月的孩子。政權當然又到了外戚的手中。這一次由鄧太后的兄長鄧騭為代表的鄧氏戚族掌握實際權力。漢殤帝只當了約八個月的皇帝就去世。由他的堂兄劉祜即位,也就是漢安帝。漢安帝本身就是由鄧氏戚族擁立的,所以自然也成了傀儡。鄧太后死後,安帝才親政,他消滅了鄧氏。然而他卻未能阻止其他外戚集團掌握權力,東漢王朝開始走向下坡路。

漢安帝死後,劉懿在閻氏戚族的支持下登基,即位二百餘日後就因病去世。不久之後閻氏戚族就被宦官消滅。宦官擁立漢順帝。但是漢順帝對外戚繼續放任自流,結果導致梁氏戚族長達20多年的專政。梁冀更是達到了外戚權力的巔峰,漢沖帝漢質帝都被他牢牢控制。漢質帝僅僅因為一句怨言就被他毒死,漢桓帝即位。

政治局面的惡化(159年-189年)

159年,漢桓帝聯合宦官一起誅滅了梁氏。漢桓帝將與他同謀的十三個宦官封侯,宦官開始成為東漢政權的主導力量。問題是,宦官的腐敗比外戚更甚。這引起了很多士大夫的不滿,他們與外戚聯合,一同對抗宦官。宦官當然不願意放棄權力,雙方鬥爭激烈。最終導致了兩次黨錮之禍,正直的士大夫全被排斥出政府。漢靈帝即位後,昏庸無道,成天沉迷於女色。漢靈帝比桓帝更信用宦官,他曾指着兩個惡名昭著的宦官說:「張讓是我父,趙忠是我母。」漢靈帝把朝政全交給宦官,使政局更為惡化。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東漢政府陷入混亂。黨錮終於被解除,但已經太遲了。

名存實亡的朝廷(189年-220年)

189年,漢靈帝去世,漢少帝劉辯即位。外戚何進官拜大將軍,掌控朝廷,他打算剷除宦官勢力。但是少帝的母親何太后反對。此時,士大夫領袖袁紹提出建議,讓擁兵自重的西北軍董卓,逼迫何太后答應。何進同意了袁紹建議,一場剷除宦官的計劃開始了。

然而,事情不幸泄漏。宦官當然不願意坐以待斃,他們先下手為強,殺掉了何進。時在西園軍的袁紹聞訊,立即率軍攻入皇宮,對宦官進行屠殺。大宦官張讓挾持漢少帝逃走,追兵趕到,張讓自殺身亡。可此時董卓的武力已經到達帝都雒邑,外戚和宦官的勢力同歸於盡,董卓控制了朝廷。

董卓為了樹立威望,他首先廢掉了漢少帝,立他的弟弟劉協為皇帝,即漢獻帝。190年,他又把漢少帝和何太后一起殺掉。這種倒行逆施的行徑引起了地方諸侯勢力的不滿。他們推舉歷代公卿的世族人士袁紹為代表,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雖然這次戰爭虎頭蛇尾,未能達到目的,但仍使董卓感到不安。董卓於是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並且焚燒了雒陽,經營多年的京師雒陽城毀於一旦。與此同時,各地的地方軍閥紛紛積極擴充自己的勢力,朝廷的威望蕩然無存。

192年,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將呂布,合作謀殺了董卓,下令大赦。朝廷的權威一度恢復。然而不久之後,董卓幕府的部將李傕郭汜捲土重來,王允被殺,朝廷再度陷入混亂。195年,李傕、郭汜發生內鬥,漢獻帝劉協和群臣逃出長安,回到雒陽。但雒陽已是一片廢墟,漢獻帝陷入窘迫的處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都(今許昌)。之後,曹操逐漸掌握朝廷權力,漢獻帝只能受制於曹操。220年,漢獻帝禪讓,曹丕篡位,東漢結束。

重要歷史事件

東漢王朝是如何建立?

劉秀起兵3年稱帝,14年完成大一統

公元6年,權臣王莽趁漢平帝去世的機會,以極力扶持兩歲的漢宣帝玄孫劉嬰稱帝為手段,獨掌了西漢帝國大權,自稱「假皇帝」。

公元8年,出於對權力的渴望,王莽又迫不及待的選擇了「弄假成真」,用武力逼迫劉嬰將帝位禪讓於自己,建立王莽新朝。

而由於王莽並非劉氏皇族出生,他的登基當即引起劉邦子孫的奮起反擊,加上王莽朝廷對南方因水災而受難的大批無家可歸的難民持「無視」態度,而誘發了農民起義,一時間「天下大亂」。

在大亂的格局之中,以農民起義為基點形成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割據勢力,其中以劉秀和其大哥劉縯最為「耀眼」,公元22年劉秀兄弟眼見好好的西漢帝國,在王莽手中變得支離破碎。

於是作為漢高祖劉邦九世孫的他們,在不忍心祖宗基業毀於一旦的使命感召喚之下,毅然在舂陵(今湖北棗陽)起兵反王莽,成為農民起義軍中少有的「名門之後」。

公元23年,農民起義軍各路諸侯,出於便於控制的需要,推舉在軍中毫無個人根基的劉秀族兄劉玄為帝,史稱「更始帝」。

因稱帝代表着起義軍跟王莽的新朝再無「收編和談」的可能,王莽立馬抽空所控制的郡縣,集結出了約四十二萬大軍,撲向當時農民起義軍的核心區昆陽和宛城一線,著名的「昆陽大戰」一觸即發。

而在此次大戰中劉秀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和膽量,當幾乎所有起義軍將領都提議棄城而逃之時,他拍着胸脯保證只要大家死守昆陽,他就能找來援軍將王莽之兵全殲。

且從歷史結果來看,它確實做到了,經過多番的「唇槍舌戰」,劉秀成功從臨近的定陵縣、郾縣搬來近2萬援軍。而因這支部隊從未出現在王莽軍團的情報之中,當援軍到達之時,出於不知來敵多少的考慮,王莽軍團一時間不敢進攻。

而此刻的劉秀拿出了「光腳不怕穿鞋」的野性,爭先士卒的率部猛衝,用旺盛士氣擊潰了數倍於自己,卻怯戰的王莽軍團。

但遺憾的是由於劉秀此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幾乎「重造」了農民起義軍,出於遏制和警告的考慮,一向不滿更始帝的劉秀兄長劉縯被直接斬殺。

劉秀個人也在「功高蓋主」的隱患中,被打發去了當時割據勢力最強的河北開荒。依照更始帝的考慮,這次安排的初衷是削弱劉秀。

但不曾想劉秀以聯姻為手段,成功將河北上谷、漁陽兩郡的豪強收入麾下,並打掉了在邯鄲稱帝的王朗所部,成為名副其實的河北王。

面對劉秀的日益壯大,更始帝一度以封賞爵位「蕭王」為誘餌讓劉秀放權。但劉秀並未上當,他與下屬斬殺了前來接權的謝躬、韋順、蔡允等人。

公元25年正月,由於更始帝開始沉迷於酒色之中,所管轄百姓之生活較王莽時期更加「苦不堪言」,一支名為赤眉軍的勢力藉機擁立了西漢末帝劉嬰為帝。

六月趁更始帝政權危難之機,劉秀在今河北省柏鄉縣稱帝,10月更始帝向赤眉軍投降,劉秀成為更始一脈「合法繼承人」。

隨後憑着河北帶出的精銳,劉秀先是打垮了剛立足關中的赤眉軍,然後兵分多路出擊,對原西漢帝國屬地進行了大規模的摸排式進攻。

最終以消滅盤據西蜀的公孫述為結局,在公元36年完成了華夏大地的大一統,建立了我們所熟知的「東漢王朝」,劉秀個人史稱「漢光武帝」。[3]

疆域和行政區劃

王莽篡漢時期已經僅剩秦朝時的疆域,西域各國因為漢成帝的亂政而逐漸脫離管制。王莽末年中原戰亂不斷,遂放棄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陝北、晉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後放棄。高句麗林邑兩國蠶食東北及南方國土。只有西南地區擴展至大盈江一帶[4]

東漢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的疆域政區包括司隸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所察各郡、國(王國)、屬國和西域長史府轄區,以及當時中國邊區各族的分布地[5]

作為行政區劃,在西漢時期逐步發展,到東漢時期宣告形成。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設了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東漢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188年),朝廷選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軍民。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至此,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制度變為州郡縣三級制。十三個州為:司隸(治洛陽)、徐州(治剡縣)、青州(治臨淄)、豫州(治譙縣)、冀州(治高邑)、并州(治晉陽)、幽州(治薊縣)、兗州(治昌邑)、涼州(治隴縣)、益州(治雒縣)、荊州(治漢壽)、揚州(治歷陽)和交州(治龍編)。興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則至東漢滅亡,全國有十四州。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 name="疆域和行政區劃"/>。

劉秀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把刺史固定為州一級的地方長官。刺史處理地方政務,不通過三公,可直接上奏給皇帝,使地方郡縣也直接置於皇帝的控制之下[6]

政治

東漢政權和士族、豪族關係密切,代表了士族、豪族的利益,雲台二十八將幾乎全部都是豪族出身。士族在東漢社會起著主導作用,光武帝士族、豪族取得協調,成為奪取天下的主因。[7]

東漢王朝在政治上防範功臣宗室諸王及外戚專權,通過各種辦法加以控制。讓他們享受優厚的待遇,而不參與政治。對於朝中諸臣,督責尤嚴,史稱「自是大臣難居相任」< name="政治概況"/>[8]

加強中央集權,一方面削弱三公權力,另一方面則擴大尚書台的權力。加強尚書台的職權。一切政務不再經三公管理。尚書台成為皇帝發號施令的執行機構,所有權力集中於皇帝一身< name="政治概況"/>。

軍事

東漢建立不久,就廢除了執掌地方兵權的郡國都尉,以後又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軍假吏,實際上取消了地方軍隊。在和平時期,少量維持地方治安的郡縣兵,皆由太守令長兼領,但在某些沿邊及民族鬥爭緊張的地區,則設都尉或屬國都尉別領< name="政治概況"/>。

隨着豪強地主勢力的膨脹,在田莊內部發展了一種部曲家兵制。這種部曲家兵,承擔着鎮壓農民、維持地方治安的某種職能。正因為有這樣一支武裝隊伍,東漢政府才能裁減、甚至在某些地區取消地方軍隊< name="政治概況"/>。

與削弱地方兵權的同時,還逐步擴大中央軍隊,在重要的沿邊地區,設有邊防軍,為中央軍隊的一部分。東漢政府還經常用赦免和減罪的辦法,募集犯罪的人戍守邊疆< name="政治概況"/>。

軍制

兩伍一什,五什一隊,兩隊一屯,兩屯一曲,曲由軍候率領。部下設曲,部由部校尉和軍司馬率領。部隊分轄若干部,將軍下有長史、司馬輔助。

經濟

農業

農業技術得到較大進步,耕技術在東漢已普遍採用。西漢時僅限於少數地方。

水利發展

在東漢時期灌溉工具、水利事業獲得改進和發展。在中國各地已知發現的東漢墓葬里,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組合的模型,有從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有的還在出口處安置閘門。漢靈帝時,宦官畢嵐總結勞動人民的實踐經驗,創作翻車和渴烏,大大提高了灌溉水平[9]

許多已堙廢的陂塘在東漢時期不僅得到了修復還擴建了,而且又新修了一批水利灌溉工程。比如在中國汝南地區的鴻隙陂,西漢時被堙廢。東漢初,鄧晨當地太守時,進行了修復,可以灌溉幾千頃良田。後來又不斷加以擴建。漢和帝時,太守何敞又在那裡修治渠道,開墾良田三萬多頃。又如下邳徐縣北的蒲陽陂、廬江的芍陂、會稽的鏡湖等,都是當時著名的灌溉工程< name="水利發展"/>。

東漢前期,中國各地還開鑿了許多灌溉渠道,三輔、河內、山陽、河東、上黨、太原、趙、魏及河西、江南地區,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區還開闢了很多稻田。東漢時還有一項巨大的水利工程,那就是對黃河的治理。公元1世紀初,黃河在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區決堤,河道南移,改從千乘(山東高宛以北)入海。河水泛濫成災,淹沒了幾十個縣。漢明帝時,在著名水利專家王景王吳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了浚儀渠,並從滎陽至千乘海口千餘裡間修渠築堤,從而使分流。黃河由於收到了兩堤的約束,水勢足以沖刷沙土,通流入海。經過大規模的治理,終於戰勝了黃河水患。此後八百年間,黃河沒有改道,水災也減少了< name="水利發展"/>。

生產工具改進

在東漢時生產工具也有改進,出現了短轅一牛挽犁,這種工具操作靈活,便於在小塊農田上耕作。這種短轅一牛挽犁的出現,是跟犁鏵的改進結合在一起的。東漢時期,已經大量使用全鐵製犁鏵,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漸縮小,不但起土省力,還可以深耕。此外,新型的全鐵製的耕作工具也逐漸增多。在四川樂山崖墓石刻畫像中見到的曲柄鋤,是便於剷除雜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綿陽發現的鐵製鈎鐮,全長35厘米,是專用於收割的小型農具,操作起來很方便[10]

漢獻帝末年,雍州刺史張既曾令隴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屋宅水碓。水碓在當時已經普遍採用了。水碓是用水力帶動石碓的舂米工具,它比以前用柱臼或腳踏石碓舂米,不但省力,而且效率要高得多。考古發掘還不斷有陶風車、陶磨盤模型出土,都說明農產品加工工具有了顯著進步< name="生產工具改進"/>。

牛耕技術

在東漢時牛耕技術也受到了重視。一些地方官吏會注意推廣牛耕技術,鐵犁牛耕技術已從中原北方高原江南一帶推廣。在中國陝西綏德縣東漢畫像石上的牛耕圖,和米脂縣東漢牛耕圖,證明了在陝北高原的牛耕技術和中原地區已沒有什麼不同。任延做九真太守,在當地推廣牛耕,田畝年年增闢。在西漢後期發明的精耕細作的區種法,到東漢時期得到了推廣[11]

崔實所寫的《四民月令》中,記載了地主田莊內精耕細作經營農業的一些情況。這樣的田莊的農業經營,注意時令節氣,重視殺草施肥,還通過不同的土壤性質,種植不同的作物,採用不同的種植密度。並能及時翻土曬田,雙季輪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name="牛耕技術"/>。

人口

由於農田水利工程的興建,農耕工具的改進,農業耕作技術的提高以及精耕細作方法的推廣,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東漢時期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和帝永興元年(公元105年)的墾田數字達到732萬多頃,人口達到5325萬多人。這個數字略低於西漢,但如果把東漢豪強地主隱瞞的田畝和人口包括在內,實際的墾田面積和人口數字肯定要超過西漢< name="牛耕技術"/>。

手工業

冶鐵技術的改進

在東漢時期由於鐵製農具的普及,鋼鐵需要量也增加,同時也推動了冶鐵技術的改進。東漢初,在南陽地區的冶鐵工人發明了鼓風爐(即水排),利用水力轉動機械,使鼓風皮囊張縮,不斷給高爐加氧。水力鼓風爐的發明,是冶煉技術史上的一大進步[12]

東漢時在鐵器鑄造方面已熟練地掌握了層疊鑄造這一先進技術。在中國河南溫縣發現的一座烘范窯,出土了五百多套鑄造車馬器零件的疊鑄泥范。把若干個泥范疊合起來,裝配成套,一次就能鑄造幾個或幾十個鑄件。同時,疊鑄技術有重大改進,由原來的雙孔澆鑄,改為單孔澆鑄。疊鑄技術的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原料。根據已有的考古發掘資料證明,和鐵釘、鐵鍋、鐵刀、鐵剪、鐵燈等的大量出土,證明東漢時鐵製用具已普遍應用到生活的各方面< name="冶鐵技術的改進"/>。

在冶鐵手工業中已經使用(石炭)做燃料。在中國河南鞏縣的冶鐵遺址中曾發現混雜了泥土、草莖製成的煤餅,說明煤已被用來煉鐵。巴蜀地區還利用天然煤氣煮鹽< name="冶鐵技術的改進"/>。

紡織業

在紡織業方面,東漢初年已能用織花機織成色彩繽紛、花紋複雜的織錦。當時,蜀錦已馳名全國,襄邑(河南睢縣)和(山東臨淄)的絲織業特別發達。考古材料還證明,在邊疆地區,絲織業也有很大的發展。新疆不少地方漢墓出土的紅色杯紋羅,織造勻細,花紋規整,反映絲織工藝水平相當高。在同一地區出土了組織細密的織花毛織品,顏色鮮麗,顯示出當時西北高度發展的毛紡織工藝技術< name="冶鐵技術的改進"/>。

文化

東漢時期的書法繪畫藝術地位逐漸顯露出來。大量產制畫像磚及雕刻墓碑,典型的圖案為制酒、收割、宴會等。< name="東漢"/>

學術

漢光武帝劉秀十分尊崇儒學,他的功臣集團中儒生也發揮着重要作用,甚至軍事領袖也「皆有儒者氣象」。「諸將之應運而興者,亦皆多近於儒」,「東漢功臣多近儒」的情形。不僅東漢的帝王親自倡導儒家經典的認真研讀,太學和郡國官學都得到空前優越的發展條件,東漢私學也繁盛一時。社會上出現了一些累世專攻一經的士大夫家族。他們世代相繼,廣收門徒。許多名師教授的弟子,往往多至數百人乃至數千人[13]

漢代童蒙教育的進步,是當時文化成就的突出內容之一。漢代童蒙教育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也有特別值得重視的地位。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得到「聖童」、「奇童」、「神童」的稱號。「神」童稱謂,最早就是從東漢開始使用的< name="談東漢師儒興學的文化風貌"/>。

風氣

東漢報仇風氣極為盛行,只要有人侮辱父母或師長便可殺之,雖為法律所不許但會被鄉里視為維護尊嚴的義行,故東漢有許多為了報仇殺人跑路但仍受歌頌讚許的記載。

科技

  • 105年,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使中國的文字記錄方式開始逐步脫離使用竹簡的時代。
  • 制陶業得到了發展,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開始進入了尋常百姓家。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均可見生產褐綠釉陶器。[14]
  • 天文學家張衡以高超的工藝製造了渾天儀地動儀等科學儀器,製造這些儀器的原理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 東漢末年長沙太守張機(字仲景)亦為醫家,著有漢醫內科學經典——《傷寒雜病論》。
  • 東漢末年名醫華佗是有記載以來第一位利用麻醉技術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的外科醫生。

民族

在東漢時期,周邊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分布在中國邊疆地區,比如北匈奴西域羌族烏桓鮮卑蠻族等各個民族。

匈奴

西漢以來中央與各少數民族之間保持的臣屬關係到了王莽時期也陷於瓦解,匈奴乘機控制了整個西域及東北各族。東漢初期,當光武帝進行國內統一戰爭時,匈奴的勢力有所發展。匈奴單于勾結河北、山西的割據勢力,經常深入長城以南,進行騷擾掠奪。當時的東漢政權因無力對付匈奴勢力,一直採取以防守為主的策略[15] [16]

公元46年(建武二十二年),匈奴貴族為了爭奪王位,互相猜忌,出現裂痕。加上匈奴所在的蒙古草原上連年旱蝗災害不斷,「人畜飢疫,死耗太半」,匈奴遂分裂為南北兩部。劉秀接受了南匈奴的歸附,令其入居雲中,東漢政府每年供給南匈奴一定數量的糧食、牛馬及絲帛等物資。南匈奴的依附,極大地加強了東漢王朝的北方邊防,對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也具有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南匈奴入居塞內,有更多機會接觸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也促進了其本身的發展。南匈奴長期和漢族雜居在一起,逐漸改變了遊牧生活,學會了農業生產,文化也深受漢族影響< name="與南匈奴的關係"/><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南匈奴歸附東漢後,北匈奴的勢力大大削弱,在交戰中,數次被南匈奴擊敗。北單于無奈,從公元51年後,不斷向東漢王朝遣使朝貢,要求和親。東漢政府內部,在對待北匈奴的問題上,有過多次爭論。最終採取了禮尚往來,報答使者的辦法,以求和好安邊[17]<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

由於匈奴力量的削弱,原來受匈奴奴役的烏桓鮮卑,也先後擺脫了北匈奴的控制。南匈奴、烏桓、鮮卑歸附東漢後,切斷了北匈奴與中原的經濟聯繫,使其最必需的糧食布匹食鹽等日常生活品出現匱乏。北匈奴不斷寇擾東漢的北部的緣邊郡縣。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東漢王朝大舉反擊,竇固等分兵四路,取得很大的軍事勝利,往北追至蒲類海(新疆巴里坤湖),並留屯於伊吾盧城(新疆哈密)。到漢章帝時,北匈奴日益衰弱,先後有數十萬口入塞投降。公元89年(永元元年),竇憲耿秉等率領漢軍會合南匈奴大舉北進,與北單于交戰,連戰皆捷,降者前後二十餘萬人。在以後的二年內,北匈奴不斷失敗,向西遷移。以後,北匈奴的一部分越過中亞西亞遷往歐洲。從這時起,匈奴東面的鮮卑族逐步西進,占據了匈奴的故地< name="與北匈奴的關係"/><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西域

烏桓

鮮卑

蠻族

參考文獻

  1. 《搜神記》卷一已經提到過東漢一詞:「薊子訓,不知所從來。東漢時,到洛陽見公卿,數十處,皆持斗酒片脯候之。」水經注卷十六:「東漢靈帝光和六年,刻石鏤碑載《五經》,立於太學講堂前,悉在東側。」《初學記》卷十二又大量出現「東漢」一詞。
  2. 《三國志》卷六,「拜前將軍,封斄鄉侯,征為并州牧。」
  3. 東漢地圖(高清版). www.yuanzaiyu.com. [2018-11-19] (Chinese (China)). 
  4. 漢朝疆域與政區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3-11-09 中國西南資訊網
  5. 東漢時期中國疆域圖 Template:Wayback 中華網軍事
  6. 東漢的政治概況 華夏歷史網
  7.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東漢政權之立與士族大生之關係〉,頁285-286。
  8. 《後漢書·申屠剛傳》:「時內外群官,多帝自選舉,加以法理嚴察,職事過苦,尚書近臣,至乃捶撲牽曳於前,群臣莫敢正言。」
  9. 水利發展[失效連結]中華文化信息網
  10. 生產工具改進[失效連結]中華文化信息網
  11. 當時,. 中華文化信息網. [2014-01-07] (中文). [失效連結]
  12. 冶鐵技術的改進. 中華文化信息網. [2014-01-07] (中文). [失效連結]
  13. 王子今. 談東漢師儒興學的文化風貌. 中國民族報網. 2012-07-31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狀物). 
  14.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東漢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2-18. 於2011年4月1日查閱
  15. 與南匈奴的關係. 中華文化信息網. [2014-01-07] (中文). [失效連結]
  16. 東漢王朝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戰爭和安撫並用. 中國國學網. 2009-02-07 [2014-01-07] (中文). 
  17. 與北匈奴的關係. 中華文化信息網.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中文). 

外部鏈接

參見

[[中國朝代|
另見漢朝:西漢|三國:

nocat

en:Han Dynasty#Eastern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