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佗
華佗
出生 約公元145年(待考證)
沛國譙(今安徽亳州)
逝世 公元208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華旉,華元化
民族 漢族
職業 醫學家

華佗(約145—208)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東漢末醫學家,華佗生活的時代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百姓生活十分艱苦。華佗非常痛恨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為此,他不願做官,寧願捍着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脫疾苦。不求名利,不慕富貴,使華佗得以集中精力於醫藥的研究上,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現已失傳。此外,他創製的「五禽戲」也是我國傳統的健身方法,華佗的逝世年月有誤差,他是208年死的但是220年誰給關羽刮骨療傷,曹操220年頭痛病發致死下獄華佗。逝於公元208年,享年六十有三歲。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據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國著名醫學家。少時曾在外遊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已佚。今亳州市有「華佗庵」等遺蹟。

行醫歷程

>在華佗多年的醫療實踐中,非常善於區分不同病情和臟腑病位,對症施治。一日,有軍吏二人,俱身熱頭痛,症狀相同,但華佗的處方,卻大不一樣,一用發汗藥,一用瀉下藥,二人頗感奇怪,但服藥後均告痊癒。原來華佗診視後,已知一為表證,用發汗法可解;一為里熱證,非瀉下難於為治。 華先生治府吏倪尋,頭痛身熱,則下之,以其外實也。治李延頭痛身熱,則汗之,以其內實也。蓋得外實忌表、內實忌下之秘也。又按內實則濕火上沖,猶地氣之郁,正待四散也。外實則積垢中留,猶山閒之水,正待下行也。其患頭痛身熱同,而治法異者,雖得之仙秘,實本天地之道也。余屢試之,果屢見效。

又有督郵頓某,就醫後自覺病已痊癒,但華佗經切脈卻告誡說:「君疾雖愈,但元氣未復,當靜養以待完全康復,切忌房事,不然,將有性命之慮。」其時,頓妻聞知夫病已經痊癒,便從百里外趕來看望。當夜,頓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後果病發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臥床,華佗前往探 華佗 視,徐說:「自昨天請醫針刺胃管後,便咳嗽不止,心煩而不得安臥。」華佗診察後,說:「誤矣,針刺未及胃管,誤中肝臟,若日後飲食漸少,五日後恐不測。」後果如所言而亡。

華佗曾經替廣陵太守陳登治病,當時陳登面色赤紅心情煩躁,有下屬說華佗在這個地方,後來他就命人去請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先請他準備了十幾個臉盆,然後為他診治結果陳登吐出了幾十盆的紅頭的蟲子,為他開了藥,說陳登是吃魚得的這個病,告訴他這個病三年後還會復發,到時候再向他要這種藥,這個病就可以根治了,並且臨走告訴了華佗家的地址,那年陳登36歲,結果陳登果然三年後舊病復發,並派人依照地址尋找,可是華佗的藥童告訴陳登的使者說華佗上山採藥還沒回來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回來,結果陳登去世的。 (依據見《三國志·陳登傳》) 

在周泰受重傷時,華佗醫好他,所以後來有人向曹操推薦華佗時就說:「江東醫周泰者乎?」

黃疸病流傳較廣時,華佗花了三年時間對茵陳蒿的藥效作了反覆試驗,決定用春三月的茵陳蒿嫩葉施治,救治了許多病人。民間因此而流傳一首歌謠:「三月茵陳四月蒿,傳於後世切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五月六月當柴燒」。華佗還以溫湯熱敷,治療蠍子螫痛,用青苔煉膏,治療馬蜂螫後的腫痛;用蒜畝大酢治蟲病;用紫蘇治食魚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黃精補虛勞。如此等等,既簡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府中官吏倪尋、李延同時來就診,都是頭痛發燒,病痛的症狀正相同。華佗卻說:「倪尋應該把病邪瀉下來,李延應當發汗驅病。」有人對這兩種不同療法提出疑問。華佗回答說:「倪尋是外實症,李延是內實症,所以治療他們也應當用不同的方法。」說完,馬上分別給兩人服藥,等第二天一早兩人一同病好起來了。

死因之謎

華佗以醫術為業,心中常感懊悔(中國封建社會中醫生屬於「方技」,被視為「賤業」)。後來曹操親自處理國事,得病(頭風)沉重,讓華佗專門為他治療。華佗說:「這病在短期之內很難治好,即便是長期治療也只能延長壽命。」華佗因為離開家太久想回去,於是說:」收到一封家書,暫時回去一趟。「到家之後,就說妻子病了,多次請求延長假期而不返。之後曹操三番五次寫信讓華佗回來,又下詔令郡縣徵發遣送,華佗自持有才能,厭惡為人役使以求食,仍然不上路。曹操很生氣,便派人去查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賜小豆四千升,放寬假期期限;如果欺騙,就逮捕押送。結果華佗撒謊,於是用傳車把華佗遞解交付許昌監獄,經審訊驗實,華佗供認服罪(漢律:1.欺君之罪;2.不從征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說:「華佗的醫術確實高明,關係着人的生命,應該包涵寬容他。」曹操說:「不用擔憂,天下就沒有這種無能鼠輩嗎?」終於把華佗在獄中拷問致死。華佗臨死前,拿出一卷醫書給獄吏,說:「這書可以用來救活人。」獄吏害怕觸犯法律不敢接受,華佗只好忍痛,討取火來把書燒掉了。  

其中一個說法是:《三國演義》中曹操讓曾經為周泰療傷的名醫華佗來給他治療多年的頭痛,但華佗認為曹操的病因需要劈開頭顱,加以麻沸散麻醉,動大手術,多疑的曹操認為華佗想趁機殺害他,便以刺殺的罪行將華佗關押拷打致死。

醫學貢獻

醫學成果

華佗經過數十年的醫療實踐,熟練地掌握了養生、方藥、針灸和手術等治療手段,精通內、外、婦、兒各科,臨證施治,診斷精確,方法簡捷,療效神速,被譽為「神醫」。對此,《三國志》、《後漢書》中都有一段內容相仿的評述,說他善於養生(「曉養性之術,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用藥精當(「又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度,捨去輒愈」),針灸簡捷(「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手術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積聚」、「斷腸滴洗」)。所留醫案,《三國志》中有十六則,《華佗別傳》中五則,其他文獻中五則,共二十六則,在先秦和兩漢醫家中是較多的。從其治療範圍看,內科病有熱性病、內臟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蟲病,屬於外、兒、婦科的疾病有外傷、腸癰、腫瘤、骨折、針誤、忌乳、死胎、小兒瀉痢等等。他發明了麻沸散,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佗晚一千六百餘年。《世界藥學史》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佗最精此術」。《隋書·經籍志》記有「華佗枕中灸刺經」一卷,已佚。《醫心方》所引《華佗針灸經》可能是該書的佚文,《太平聖惠方》引有「華佗明堂」之文。從現存佚文看,《華佗針灸經》所載腧穴名稱及定位均與《黃帝明堂經》有較大不同。

麻沸散

華佗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藥,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華佗到處走訪了許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藥物,經過多次不同配方的炮製,終於把麻醉藥試製成功,他又把麻醉藥和熱酒配製,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覺,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塗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因此,華佗給它起了個名字——麻沸。 據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的考證,麻沸散的組成是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四錢,炒南星一錢。 如果需要灸療,也不過一兩個穴位,病痛也就應手消除。

如果病患集結鬱積在體內,扎針吃藥的療效都不能奏效,應須剖開割除的,就飲服他配製的「麻沸散」,一會兒病人就如醉死一樣,毫無知覺,於是就開刀切除患處,取出結積物。

病患如果在腸中,就割除腸子病變部分,洗淨傷口和易感染部分,然後縫好腹部刀口,用藥膏敷上,四五天後,病就好了,不再疼痛。開刀時,病人自己並不感到疼痛,一個月之內,傷口便癒合復原了。 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劑。華佗採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術,開創了全身麻醉手術的先例。這種全身麻醉手術,在中國醫學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創舉。

醫療體育

華佗也是中國古代醫療體育的創始人之一。他不僅善於治病,還特別提倡養生之道。他曾對弟子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俗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戶樞不朽也」。華佗繼承和發展了前人「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預防理論,為年老體弱者編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種禽獸姿態的健身操——「五禽戲」。

華佗在醫療體育方面也有着重要貢獻,華佗創編了一種鍛煉方法,叫做「五禽戲」,一叫虎戲,二叫鹿戲,三叫熊戲,四叫猿戲,五叫鳥戲,也可以用來防治疾病,同時可使腿腳輕便利索,用來當作「氣功」。身體不舒服時,就起來做其中一戲,流汗浸濕衣服後,接着在上面搽上爽身粉,身體便覺得輕鬆便捷,腹中想吃東西了。」他的學生吳普施行這種方法鍛煉,活到九十多歲時,聽力和視力都很好,牙齒也完整牢固。五禽戲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舒展的醫療體操。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五禽戲的動作是模仿虎的撲動前肢、鹿的伸轉頭頸、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腳尖縱跳、鳥的展翅飛翔等。相傳華佗在許昌時,天天指導許多瘦弱的人在曠地上作這個體操。說:「大家可以經常運動,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體輕便而欲食」。

外科手術

華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創造手術外科的專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發明麻醉劑「麻沸散」及發明用針灸醫病的先驅者、創始人。「麻沸散」為外科醫學的開拓和發展開創了新的研究領域。他的發明比美國的牙科醫生摩爾頓( 1846年)發明乙醚麻醉獲得成功要早1600多年。 華佗在當時已能做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他的外科手術,得到歷代的推崇。明代陳嘉謨的《本草蒙筌》引用《歷代名醫圖贊》中的一詩作了概括:「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可見,後世尊華佗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實的。


醫學精神

華佗生活的時代,是在東漢末年三國初期。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一位著名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里,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目睹這種情況,華佗非常痛恨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為此,他不願做官,寧願捍着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脫疾苦。

華佗看病不受症狀表象所惑,他用藥精簡,深諳身心交互為用。華佗並不濫用藥物。華佗重視預防保健,「治人於未病」,觀察自然生態,教人調息生命和諧。但對於病入膏肓的患者,則不加針藥,坦然相告。

華佗不求名利,不慕富貴,使他得以集中精力於醫藥的研究上。《後漢書· 華佗 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藥」。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但不能說,他的醫學經驗因此就完全湮沒了。因為他許多有作為的學生,如以針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吳普本草》的吳普,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把他的經驗部分地繼承了下來。至於現存的華佗《中藏經》,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當時尚殘存的華佗著作的內容。

華佗能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學術成果,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立新的學說。中國的醫學到了春秋時代已經有輝煌的成就,而扁鵲對於生理病理的闡發可謂集其大成。華佗的學問有可能從扁鵲的學說發展而來。同時,華佗對同時代的張仲景學說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讀到張仲景著的《傷寒論》第十卷時,高興地說:「此真活人書也」,可見張仲景學說對華佗的影響很大。華佗循着前人開闢的途徑,腳踏實地開創新的天地。例如當時他就發現體外擠壓心臟法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最突出的,應數麻醉術—酒服麻沸散的發明和體育療法「五禽之戲」的創造。

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藥品作為麻醉劑,在華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過,他們或者用於戰爭,或者用於暗殺,或者用於執弄,真正用於動手術治病的卻沒有。華佗總結了這方面的經驗,又觀察了人醉酒時的沉睡狀態,發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術,正式用於醫學,從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術的技術和療效,並擴大了手術治療的範圍。


後世評價

《三國志》評曰:「華佗之醫診,杜夔之聲樂,朱建平之相術,周宣之相夢,管輅之術筮,誠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絕技矣。昔史遷著扁鵲、倉公、日者之傳,所以廣異聞而表奇事也。故存錄云爾。」(《三國志》評)

《後漢書》記載荀彧曾說:「佗方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加全宥。」(《後漢書》評)

華佗是中國醫學史上為數不多的傑出外科醫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針、灸等方法,並擅長開胸破腹的外科手術。外科手術的方法並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礎上的中醫學的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主張之下,外科手術在中醫學當中並沒有大規模的發展起來。有些醫史學家考證出,華佗所用的治療方法在印度醫學中有所記載,他使用的麻沸散中主要藥物「蔓陀羅花」也是印度所產,因此他們提出華佗一生遊歷於中原各地,他很有可能是來自印度的天竺醫生。這種說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中國網評)

中醫外科遠在漢代,就曾經達到過相當高的水平,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和中醫學在理論和實踐方法上的不斷進步,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通過針灸、藥物等治療方法達到治癒的效果,而這些痛苦大、損傷重、傷經斷絡的外科方法就漸漸被更加「文明」和「簡便」的內治法取代了。在這種條件下,中醫學同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許多其它醫學不得不承認它超越的科學性和其理論的精妙深遠。 華佗的醫書雖然被全部焚毀,但他的學術思想卻並未完全消亡,尤其是華佗在中藥研究方面。其弟子吳普則是著名的藥學家,《吳普本草》的很多內容都可以在後世醫書中看到。(鳳凰、新浪評)


軼事典故

心理療法

華佗善於應用心理療法治病,有一郡守得了重病,華佗去看他。郡守讓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對郡守的兒子說:"你父親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應激怒他讓他把淤血吐出來,這樣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沒命了。你能把你父親平時所做過的錯事都告訴我嗎?我傳信斥責他。"郡守的兒子說:"如果能治好父親的病,有什麼不能說的?"於是,他把父親長期以來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訴了華佗。華佗寫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後,大怒,派捕吏捉拿華佗,沒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

狗腿治瘡

有一位極漂亮的姑娘,已經過了結婚的年齡,可是仍沒有嫁人,因為常期以來她的右膝,長了個瘡,不斷往外流濃水。華佗看過後,她父親問女兒的病情,華佗說:"派人騎馬,牽着一條栗色的狗跑三十里。回來後,乘狗身子正熱時截下狗的右腳,拄在瘡口上。"不一會兒,有一條紅色的小蛇從瘡口中出來,進到狗的腳中,那姑娘的病就好了。(出自《獨異志》)

槍頭化酒

後漢末年時,有人腹中長一結塊,白天黑夜疼痛無比。臨死時,他對兒子說:"我死以後,可以剖腹把那東西拿出來,看看到底是什麼。"他兒子不忍心違抗父命,於是剖腹,取出一個銅槍頭,約有三分之一升左右。華佗聽說後,就前去了解。華佗看完,從小箱子裡取出藥放在槍頭上,槍頭立刻化成了酒。(出自《志恠》)


漆葉青黏散

華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其中彭城的樊阿、廣陵的吳普和西安的李當之,皆聞名於世。吳普著有《吳普本草》,李當之著有《李當之藥錄》,樊阿喜針灸,這三個弟子後來均成為有名望的醫家。

為了將醫學經驗留傳於後世,華佗晚年精心於醫書的撰寫,計有《青囊經》、《枕中灸刺經》等多部著作,可惜失傳。吳普遵照華佗的醫術治病,許多人被治好救活了。華佗對吳普說:「人的身體應該得到運動,只是不應當過度罷了。運動後水谷之氣才能消化,血脈環流通暢,病就不會發生,比如轉動着的門軸不會腐朽就是這樣。因此以前修仙養道的人常做「氣功」之類的鍛煉,他們摹仿熊攀掛樹枝和鴟鷹轉頸顧盼,舒腰展體,活動關節,用來求得延年益壽」。樊阿精通針療法。所有的醫生都說背部和胸部內臟之間不可以亂扎針,即使下針也不能超過四分深,而樊阿針刺背部穴位深到一二寸,在胸部的巨闕穴扎進去五六寸,而病常常都被治好。樊阿向華佗討教可以服用而且對人體有好處的藥方,華佗便拿「漆葉青黏散」教給他。藥方用漆葉的碎屑一升,青黏碎屑十四兩,按這個比例配製,說是長期服用此藥能打掉三種寄生蟲,對五臟有利,使身體輕便,使人的頭髮不會變白。樊阿遵照他的話去做,活到一百多歲。


刮骨療傷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描寫,講的是關羽在襄陽之戰時右臂為魏軍毒箭所中。後來,傷口漸漸腫大,十分疼痛,不能動彈。華佗為關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劇毒,而關羽神色不變,尚在與人下棋。這個故事原本是頌揚關羽之神勇、有毅力、能忍耐,也同時說明了神醫華佗的醫技高明。博得人們的稱讚和敬佩。他是我們外科醫學的鼻祖。 這是《三國演義》和湖北《襄陽府志》上記載、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個根據事實虛構的故事。關羽雖然有刮骨療傷,但是華佗早已在幾年前死去。

曹操頭風病

華佗由於治學得法,醫術迅速提高,名震遠近。正當華佗熱心在民間奉獻自己的精湛醫術時,崛起於中原動亂中的曹操,聞而相召。原來曹操早年得了一種頭風病,中年以後,日益嚴重。每發,心亂目眩,頭痛難忍。諸醫施治,療效甚微。華佗應召前來診視後,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進針,片刻便腦清目明,疼痛立止。 曹操十分高興。但華佗卻如實相告:「您的病,乃腦部痼疾,近期難於根除,須長期攻治,逐步緩解,以求延長壽命。」曹操聽後,以為華佗故弄玄虛,因而心中不悅,只是未形於色。他不僅留華佗於府中,還允許他為百姓治病。


後世紀念

許昌華佗墓

河南許昌華佗墓位於許昌城北15公里蘇橋村南石樑河西岸,墓高4米,占地360平方米。墓呈橢園形,前有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立石碑一通,楷書:「漢神醫華公墓」。墓地六角形,青磚花牆環繞,翠柏青松掩映,1985年中華全國中醫學會河南分會在許昌召開「華佗學術研討會」,鐫立「東漢傑出醫學家華佗之墓」石碑一通

沈丘華佗墓

河南周口沈丘槐店鎮的西南角,沙潁河南岸,有一個像小山包一樣的大土堆,當地人稱華骨冢,又叫華佗冢。相傳東漢末年名醫華佗就安葬在這裡。1979年1月,當時的沈丘縣革命委員會把該冢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沈丘縣人民政府把冢前的道路更名為華佗路。冢南一華里處有個村莊叫華佗寺,因村內有座華佗寺廟而得名。


影片

華佗 馮翊綱說人解字 20180426 作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名言啟示錄》古代名醫系列-華佗:上醫醫國 中醫醫人 下醫治病(一) 20190108 作者:鳳凰衛視 Phoenix TV


《名言啟示錄》古代醫學家系列-華佗:人體動搖則谷氣得消 血脈流通 病不得生 (二) 20190109 作者:鳳凰衛視 Phoenix TV


華佗五禽戲-正朝陽 (2018修正版)


參考資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參考文獻

  1. 《後漢書》 方術列傳 華佗
  2.  「外科聖手」華佗  .鳳凰網.2013-12-28[引用日期2014-06-20]
  3. 你知道什麼是五禽戲嗎?  .鳳凰網.2010-04-07[引用日期2014-05-26]
  4. 《魏書 華佗傳》: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一名旉。遊學徐土,兼通數經。
  5. 「外科聖手」華佗  .東方早報.2013-12-28[引用日期2014-06-20]
  6. 安徽歷史名人——華佗  .中新網.2014-05-08[引用日期2014-11-05]
  7. 華佗的小故事  .中國江西網.2010-10-19[引用日期2014-06-20]
  8. 華佗  .中國網.1970-01-01[引用日期2014-08-26]
  9. 《魏書 華佗傳》:廣陵太守陳登得病,胸中煩懣,面赤不食。
  10. 華佗行醫小故事  .鳳凰網.2010-04-07[引用日期201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