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號

國號,國家稱號。即:行使國家主權政權名。在古代,國號,即朝代名。歷代建國者的第一要務,即確立國號。國號很早就有,《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當然,這篇本紀里記載的國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朝代,僅是傳說時代的部落或部落聯盟名稱,是司馬遷錯誤追認的結果。實際上,中國的第一個國號是"夏",由崇伯鯀(受封於大夏)所定。[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國號 [2]

含義 國家稱號

拼音 guó hào

第一個國號 夏

相關記載 《史記·五帝本紀》

標誌 一個朝代或新政權開始

釋義

在中國古代,國號的確立,往往被視為一個朝代或新政權開始的標誌,並不因其統治區域的改變而改變。國號,有區分新、舊政權的作用,類似於人的名字。改朝換代,即:舊政權滅亡、新政權誕生。新政權取得統治地位後,肯定會進行重組。所以,每次朝代更替時,都會更換國號。國號變了,就不再是同一個朝代。

通稱

中國古代所有朝代,都不以中國為國名,又都以中國為通稱。至晚明、清初時期,西方傳教士東來,他們均稱明清兩朝為"中華帝國",簡稱,即是"中國"。利瑪竇在《利瑪竇中國札記》記載:"這個國家有一個各個時代一直沿用的稱號,他們的人民通常稱呼這個國家為中國(Ciumquo)或中華(Ciumhoa),意思是為'位於中央之國'。

"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訂立的中俄《尼布楚條約》,是中國與外國劃定邊界的、第一個、近代主權國家之間的條約。簽訂這個條約的中國政府,是清廷。但是,使用的國名是中國。比如,中國首席代表索額圖的全銜是:"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也就是說,他是中國皇帝的欽差,行使中國主權。

尼布楚條約》在描述"疆界劃分及兩國人民的歸屬問題"時,使用的是"中國"、"中國人"。這是以國際條約的形式,第一次將"中國"作為主權國的名字。中國古代,對"正統"問題,十分重視。不僅對古代史學是一大原則問題,即使是在王朝更替時,確定道統、法統等問題上,也是一個重大的原則問題。

但是,所有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在古代史學中,都承認其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以"正史"為例,宋代所稱"十七史",明代所稱"廿一史",以及清代中晚期所稱"二十四史",都包括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史在內。即使少數民族在邊疆地區建號稱王,也並不自外於中國,常以"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為榮。

由來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落或部落聯盟(後來,稱作部族)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的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名稱;源於宗族關係;寓意吉祥或美好。

夏:夏部族首領崇伯鯀,建都於大夏(今山西夏縣),所以,用地名"夏"來稱其政權。

商:商部族始祖契,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今河南商丘),以後,便用"商"來稱其部族。湯滅夏以後,就用"商"作為國號,定都亳(今安徽亳州)。前1300年,盤庚遷都於殷(今河南湯陰),人們又用"殷"或"殷商"來稱呼"遷都後的商朝"。

周:周部族至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商以後,就用"周"作為國號。周前期,建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洛邑在鎬京之東,故有"東周"之稱。

秦:秦部族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功,被周孝王賜姓(xíng)"嬴氏",並賜予一小塊土地(在今甘肅天水縣一帶);後來,嬴開(即:後來的秦襄公)又救周王有功,被封為諸侯;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遂以"秦"為國號。

漢: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今山西漢水縣)一帶。其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遂以"漢"為國號。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東漢"之分;從時間上,有"前漢"、"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朝代"新"的含義:革舊、立新。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着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東漢時期,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自己的國家為"魏國"。

蜀漢:劉備自稱是漢景帝的後人,因此曹丕篡漢之後,劉備自稱繼承漢朝正統,所以沿用"漢"這個國號。因為劉備建立的漢主要在古蜀國,所以有些人,如陳壽在《三國志》中稱之為"蜀",有些歷史學家如翦伯贊,稱之為"蜀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周朝時期曾經建立過吳國(吳泰伯、吳仲雍的國家);公元191年,漢獻帝封孫策為吳侯,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封孫權為"吳王",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所以,很多歷史學家就稱孫權建立的國家為"吳國",又因吳國的地理位置在蜀國之東,故又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元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元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為"晉"。

隋: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後來,楊堅繼承了此爵位,招兵買馬,推翻了"北周",建立了"隨朝"。楊堅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其不祥,於是,把國號改為了"隋朝"。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輔佐北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其後,廢隋恭帝楊侑,建立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為居於遼河上游。

宋:後周恭帝即位後,任命趙匡胤為歸德軍宋州節度使。趙匡胤的部隊,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市),不斷發展壯大,於960年在陳橋發動兵變,奪取了後周的政權,建立了宋朝。"國號"用"宋",意在紀念"發跡之地"--宋州。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山西夏縣),不斷發展壯大。至李元昊時,自立為帝,國號曰"夏",是為了紀念原統治區域。因其在西方,北宋統治者稱李元昊建立的國家為"西夏"。

金:"金"的都城上京[即:會寧(在今黑龍江省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一帶),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的意思是"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大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的意思。但是,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和圖騰有關,更有人認為與道家讖語"元元之上,我為皇帝"有關。

明:朱元璋(元末義軍領袖之一)接手的部隊,是郭子興的紅巾軍。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成員。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

朱元璋不僅曾經信奉過白蓮教,而且還承認:自己是白蓮教先頭部隊的左副元帥(小明王任命的)。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定國號為"大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漸強,重建金國(史稱"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張,割斷了與明朝的臣屬關係。清太宗皇太極,把族名"女真"改為"滿洲",把國號"金"改為"大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經常用鐵弓射箭,來練習臂力;而且,"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為"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大清"的原因,史學界有不同見解,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