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和帝
漢和帝 | |
---|---|
概要 | |
姓名 | 劉肇 |
廟號 | 穆宗(190年獻帝劉協除廟號) |
諡號 | 孝和皇帝 |
陵墓 | 慎陵 |
政權 | 漢朝(東漢) |
在世 | 79年—106年2月13日 |
在位 | 88年4月9日—106年2月13日 |
年號 |
永元:89年-105年三月 |
漢和帝劉肇(79年-106年2月13日),東漢第四位皇帝(88年4月9日—106年2月13日在位),在位17年,得年僅27歲,其正式諡號為「孝和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和帝」,他是章帝第四子,母貴人梁氏,死後廟號穆宗,葬於慎陵。
生平
建初四年(79年),梁貴人生劉肇。皇后竇氏將劉肇養為己子。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
章和二年二月三十壬辰(88年4月9日),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是為漢和帝。當時他只有十歲,由養母竇太后執政,竇太后排斥異己,讓哥哥竇憲掌權,竇家人一犯法,竇太后就再三庇護,竇氏的專橫跋扈,引起漢和帝的不滿。永元四年壬辰年六月二十三日(92年8月14日),漢和帝聯合宦官鄭眾將竇氏一網打盡,但也導致「於是中官始盛焉」。[1]
在一舉掃平了外戚竇氏集團的勢力之後,漢和帝開始親理政事,他每天早起臨朝,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從他親政後的政績,不失為一代賢君英主。[2]和帝當政時期,曾多次下詔賑濟災民[3]、減免賦稅[4]、安置流民[5]、勿違農時,並多次下詔納賢[6],在法制上也主張寬刑[7],並在西域復置西域都護[8]。漢和帝十分體恤民眾疾苦,多次詔令理冤獄,恤鰥寡,矜孤弱,薄賦斂,告誡上下官吏認真思考造成天災人禍的自身原因。[9]漢和帝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為「永元之隆」[10]。
漢和帝在位時期,在科技、文化、軍事、外交上也有不少建樹,蔡倫改進了造紙術[11],班固修成《漢書》[12],竇憲擊破北匈奴促使其西遷[13],班超平定西域[14],並派遣甘英出使大秦[15]。元興元年乙巳年十二月廿二日辛未(106年2月13日),漢和帝病逝於京都洛陽的章德前殿,時年二十七歲。[16]
評價
《後漢書》:「自中興以後,逮於永元,雖頗有弛張,而俱存不擾,是以齊民歲增,闢土世廣。偏師出塞,則漠北地空;都護西指,則通譯四萬。豈其道遠三代,術長前世?將服叛去來,自有數也?」[17]
《東觀漢記》:「孝和皇帝,章帝中子也,上自歧嶷,至於總角,孝順聰明,寬和仁孝,帝由是深珍之,以為宜承天位,年四歲,立為太子,初治尚書,遂兼覽書傳,好古樂道,無所不照,上以五經義異,書傳意殊,親幸東觀,覽書林,閱篇藉,朝無寵族,惠澤沾濡,外憂庶績,內勤經藝,自左右近臣,皆誦詩書,德教在寬,仁恕並洽,是以黎元寧康,萬國協和,符瑞八十餘品,帝讓而不宣,故靡得而紀。」
《帝王世紀》:「孝和之嗣世,正身履道,以奉大業,賓禮耆艾,動式舊典,宮無嬪嬙鄭衛之燕,囿無般樂游畋之豫,躬履至德,虛靜自損,是以屢獲豐年,遠近承風。」
後漢蘇順和帝誄曰:「天王徂登,率土奄傷,如何昊穹,奪我聖皇,恩德累代,乃作銘章,其辭曰:恭惟大行,配天建德,陶元二化,風流萬國,立我蒸民,宜此儀則,厥初生民,三五作剛,載藉之盛,着於虞唐,恭惟大行,爰同其光,自昔何為,欽明允塞,恭惟大行,天覆地載,無為而治,冠斯往代,往代崎嶇,諸夏擅命,爰茲發號,民樂其政,奄有萬國,民臣咸祑,大孝備矣,閟宮有侐,由昔姜嫄,祖妣之室,本枝百世,神契惟一,彌留不豫,道揚末命,勞謙有終,實惟其性,衣不制新,犀玉遠屏,履和而行,威稜上古,洪澤滂流,茂化沾溥,不玦少留,民斯何怙,歔欷成雲,泣涕成雨,昊天不弔,喪我慈父。」
後漢崔瑗和帝誄曰:「玄景寢曜,雲物見徵,馮相考妖,遂當帝躬,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如喪考妣,擗踴號吟,大遂既啟,乃徂玄宮,永背神器,升遐皇穹,長夜冥冥,曷雲其窮。」[18]
洪邁《容齋隨筆‧卷三》:「漢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書之詐,誅桑弘羊、上官桀,後世稱其明。然和帝時,竇憲兄弟專權,太后臨朝,共圖殺害。帝陰知其謀,而與內外臣僚莫由親接,獨知中常侍鄭眾不事豪黨,遂與定議誅憲,時亦年十四,其剛決不下昭帝,但范史發明不出,故後世無稱焉。」
《續漢書》:「論曰:孝和年十四,能折外戚驕橫之權,即昭帝斃上官之類矣。朝政遂一,民安職業,勤恤本務,苑囿希幸,遠夷稽服,西域開泰,郡國言符瑞八十餘品,咸懼虛妄,抑而不宣云爾。」
李賢注引《序例》曰:「凡瑞應,自和帝以上,政事多美,近於有實,故書見於某處。自安帝以下,王道衰缺,容或虛飾,故書某處上言也。」
李尤《辟雍賦》曰:「卓矣煌煌,永元之隆。含弘該要,周建大中。蓄純和之優渥兮,化盛溢而茲豐。」
《通典》:「明章之後,天下無事,務在養民。至於孝和,人戶滋殖。」
葉適《習學記言序目》:「東漢至孝和八十年間,上無敗政,天下乂安。」
家庭
先祖 | ||||||||||||||||||||||||||||||||||||||||||||||||||||||||||||||||||||||||||||||||||||||||||||||||||||||||||||||||||||||||||||||||||||||||||||||||||||||||||||||||||||||||||||||||||||||||||||||||||||||||||||||||||||||||||||||||||||||||||||||||||||||||||||||||||||||||||||||||||||||||||||||||||||||||||||||||||||||||||||||||||||||||||||||||||||||||||||||||||||||||||||||||||||||||||||||||||
---|---|---|---|---|---|---|---|---|---|---|---|---|---|---|---|---|---|---|---|---|---|---|---|---|---|---|---|---|---|---|---|---|---|---|---|---|---|---|---|---|---|---|---|---|---|---|---|---|---|---|---|---|---|---|---|---|---|---|---|---|---|---|---|---|---|---|---|---|---|---|---|---|---|---|---|---|---|---|---|---|---|---|---|---|---|---|---|---|---|---|---|---|---|---|---|---|---|---|---|---|---|---|---|---|---|---|---|---|---|---|---|---|---|---|---|---|---|---|---|---|---|---|---|---|---|---|---|---|---|---|---|---|---|---|---|---|---|---|---|---|---|---|---|---|---|---|---|---|---|---|---|---|---|---|---|---|---|---|---|---|---|---|---|---|---|---|---|---|---|---|---|---|---|---|---|---|---|---|---|---|---|---|---|---|---|---|---|---|---|---|---|---|---|---|---|---|---|---|---|---|---|---|---|---|---|---|---|---|---|---|---|---|---|---|---|---|---|---|---|---|---|---|---|---|---|---|---|---|---|---|---|---|---|---|---|---|---|---|---|---|---|---|---|---|---|---|---|---|---|---|---|---|---|---|---|---|---|---|---|---|---|---|---|---|---|---|---|---|---|---|---|---|---|---|---|---|---|---|---|---|---|---|---|---|---|---|---|---|---|---|---|---|---|---|---|---|---|---|---|---|---|---|---|---|---|---|---|---|---|---|---|---|---|---|---|---|---|---|---|---|---|---|---|---|---|---|---|---|---|---|---|---|---|---|---|---|---|---|---|---|---|---|---|---|---|---|---|---|---|---|---|---|---|---|---|---|---|---|---|---|---|---|---|---|---|---|---|---|---|---|---|---|---|---|---|---|---|---|---|---|---|---|---|---|---|---|
|
父母
兄弟
姐妹
后妃
子
女
參考文獻
- 移至 ↑ 《後漢書·宦者列傳第六十八》:故鄭眾得專謀禁中,終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宮卿之位。於是中官始盛焉。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自竇憲誅後,帝躬親萬機。每有災異,輒延問公卿,極言得失。前後符瑞八十一所,自稱德薄,皆抑而不宣。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二月乙未,遣謁者分行稟貸三河、兗、冀、青州貧民。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六月,蝗、旱。戊辰,詔:「今年秋稼為蝗蟲所傷,皆勿收租、更、芻焒;若有所損失,以實除之,余當收租者亦半入。其山林饒利,陂池漁采,以贍元元,勿收假稅。」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賜下貧、□、寡、孤、獨、不能自存者,及郡國流民,聽入陂池漁采,以助蔬食。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三月戊子,詔曰:「選舉良才,為政之本。科別行能,必由鄉曲。而郡國舉吏,不加簡擇,故先帝明敕在所,令試之以職,乃得充選。又德行尤異,不須經職者,別署狀上。而宣布以來,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從好,司隸、刺史訖無糾察。今新蒙赦令,且復申敕,後有犯者,顯明其罰。在位不以選舉為憂,督察不以發覺為負,非獨州郡也。是以庶官多非其人。下民被奸邪之傷,由法不行故也。」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八月辛酉,飲酎。詔郡國中都官繫囚減死一等,詣敦煌戍。其犯大逆,募下蠶室;其女子宮。自死罪已下,至司寇及亡命者入贖,各有差。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十二月,復置西域都護、騎都尉、戊己校尉官。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九月,京師蝗。吏民言事者,多歸責有司。詔曰:「蝗蟲之異,殆不虛生, 萬方有罪,在予一人,而言事者專咎自下,非助我者也。朕寤寐恫鄉,思弭憂釁。昔楚嚴無醔而懼,成王出郊而反風。將何以匡朕不逮,以塞醔變?百僚師尹勉修厥職,刺史、二千石詳刑辟,理冤虐,恤□寡,鄉孤弱,思惟致醔興蝗之咎。」
- 移至 ↑ 《辟雍賦》:卓矣煌煌,永元之隆。含弘該要,周建大中。蓄純和之優渥兮,化盛溢而茲豐。
- 移至 ↑ 《東觀漢記》:蔡倫,字敬仲,桂陽人。為中常侍,有才學,盡忠重慎。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客,曝體田野。典作尚方, 蔡倫 蔡倫 造意用樹皮及敝布漁網作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天下咸稱蔡倫紙。
- 移至 ↑ 《後漢書·卷四十下·班彪列傳第三十下》:固以為漢紹堯運,以建帝業,至於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紀,編於百王之末,廁於秦、項之列,太初以後,闕而不錄,故探撰前記,綴集所聞,以為《漢書》。起元高祖,終於孝平王莽之誅,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綜其行事,傍貫《五經》,上下洽通,為《春秋》考紀、表、志、傳凡百篇。固自永平中始受詔,潛精積思二十餘年,至建初中乃成。當世甚重其書,學者莫不諷誦焉。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夏六月,車騎將軍竇憲出雞鹿塞,度遼將軍鄧鴻出稒陽塞,南單于出滿夷谷,與北匈奴戰於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竇憲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北單于遣弟右溫禺鞮王奉奏貢獻。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西域都護班超大破焉耆、尉犁,斬其王。自是西域降服,納質者五十餘國。
- 移至 ↑ 《後漢書·西域傳·安息傳》:和帝永元九年,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齎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冬十二月辛未,帝崩於章德前殿,年二十七。
- 移至 ↑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 移至 ↑ 卷十二·帝王部二
- 移至 ↑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和帝葬後,宮人並歸園,太后賜周、馮貴人策曰:「朕與貴人托配後庭,共歡等列,十有餘年。不獲福祐,先帝早棄天下,孤心煢煢,靡所瞻仰,夙夜永懷,感愴發中。今當以舊典分歸外園,慘結增嘆,燕燕之詩,曷能喻焉?其賜貴人王青蓋車,采飾輅,驂馬各一駟,黃金三十斤,雜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又賜馮貴人王赤綬,以未有頭上步搖、環佩,加賜各一具。
漢和帝 東漢 出生於:79年逝世於:106年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 漢章帝劉炟 (父) |
漢朝皇帝、中國皇帝 88年-106年 |
繼任: 漢殤帝劉隆 (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