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仲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仲景
張仲景
出生 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張機、張長沙
職業 醫生
知名於 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1](Zhang Zhongjing)(約公元148~219年),名機,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死於建安末年(約公元215~219年)。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他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史稱醫聖 據史書記載,張仲景的著述除《傷寒雜病論》外,還有《辨傷寒》十卷,《評病藥方》一卷,《療婦人方》二卷,《五藏論》一卷,《口齒論》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僅此一部《傷寒雜病論》的傑出貢獻,也足以使張仲景成為海內外景仰的世界醫學偉人。

人物簡介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鄧州市和鎮平縣一帶)人,中國東漢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偉人。張仲景的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元朝明朝以後被奉為「醫聖」,甚至有廟供奉香火。張仲景出生於公元150年正月十八日,於公元219年溘然長逝,享年69歲。他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張宗漢曾在朝為官。由於家庭條件的特殊,於是他從小就接觸了許多典籍。他從史書上看到了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後,對扁鵲產生了敬佩之情,也為他後來成為一代名醫奠定了基礎。漢靈帝時曾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訓,博採眾方,集前人之大成,攬四代之精華,寫出了不朽的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這部醫書熔理、法、方、藥於一爐,開辨證論治之先河,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醫學思想體系,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從小嗜好醫學,「博通群書,潛樂道術。」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他的同鄉何顒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藥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結果。

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他是處在動亂的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饑寒困頓。各地連續爆發瘟疫,尤其是洛陽南陽、會稽(紹興)疫情嚴重,「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張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對這種悲痛的慘景,張仲景目擊心傷。

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傳染病,其中傷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論喪,傷橫夭之莫救」(《傷寒論》自序)。於是,他發憤研究醫學,立志做個能解脫人民疾苦的醫生。「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傷寒論》自序)。後世醫學者稱張仲景為「醫聖」,奉《傷寒雜病論》為醫經(唐宋以後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從魏晉及今,一千六百多年來,一直是學習中醫必讀的經典著作。

當時,在他的宗族中有個人叫張伯祖,是個極有聲望的醫生。張仲景為了學習醫學,就去拜他做老師。張伯祖見他聰明好學,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和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而張仲景竟盡得其傳。何顒在《襄陽府志》一書中曾讚嘆說:「仲景之術,精於伯祖」。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後人尊稱他為「醫宗之聖」。

他所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祖國醫學偉大寶庫中的燦爛明珠,從而使中華民族的醫學獨具特色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自隋唐以後,張仲景的著作遠播海外,在世界醫學界享有盛譽。從晉朝至今,中外學者整理、注釋、研究、發揮《傷寒論》、《金匱要略》而成書的已超過一千七百餘家,這在世界史上亦屬罕見。張仲景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學說哺育了世代名醫,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至今依然是「道經千載更光輝」。

張仲景故里位於南陽郡涅陽人(今河南省南陽鄧州市穰東鎮),民眾自發地前來南陽醫聖祠紀念、拜謁。南陽民間祭拜張仲景自漢代延續至今,「瞻仰醫聖」、「疊紙求醫」、「摸羊頭」、「接聖水」等是群眾主要祭祀活動內容,這一民俗活動將持續3天。醫聖張仲景祭祀活動已入選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張仲景的墓葬於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仲景墓現存完好,成為了人們拜謁的地方。

個人生平

亂世立志

東漢末年,我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臨床醫學家張仲景。他不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以精湛的醫術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寫出了一部創造性的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這部巨著的問世,使我國臨床醫學和方劑學,發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

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使他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也篤實好學,博覽群書,並且酷愛醫學。他從史書上看到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對扁鵲高超的醫術非常欽佩。「余每覽越人人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從此他對醫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為他後來成為一代醫學大師奠定了基礎。

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朝政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兵禍綿延,到處都是戰亂,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災,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於非命,真是「生靈塗炭,橫屍遍野」,慘不忍睹。而官府衙門不想辦法解救,卻在一味地爭權奪勢,發動戰爭,欺壓百姓。這使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憐憫百姓,萌發了學醫救民的願望。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歲左右時,就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 [2]

張伯祖當時是一位有名的醫家,他性格沉穩,生活簡樸,對醫學刻苦鑽研。每次給病人看病、開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慮。經他治療過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癒,他很受百姓尊重。張仲景跟他學醫非常用心,無論是外出診病、抄方抓藥,還是上山採藥、回家炮製,從不怕苦不怕累。張伯祖非常喜歡這個學生,把自己畢生行醫積累的豐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他。

比張仲景年長的一個同鄉何顒對他頗為了解,曾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意思是說張仲景才思過人,善思好學,聰明穩重,但是沒有做官的氣質和風采,不宜做官。只要專心學醫,將來一定能成為有名的醫家。何顒的話更加堅定了張仲景學醫的信心,從此他學習更加刻苦。他博覽醫書,廣泛吸收各醫家的經驗用於臨床診斷,進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個有名氣的醫生,以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過了他的老師。當時的人稱讚他「其識用精微過其師」。張仲景提倡「勤求古訓」,認真學習和總結前人的理論經驗。

他曾仔細研讀過《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其中《素問》對他的影響最大。《素問》說:「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說「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張仲景根據自己的實踐對這個理論作了發展。他認為傷寒是一切熱病的總名稱,也就是一切因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傷寒」。他還對前人留下來的「辨證論治」的治病原則,認真地加以研究,從而提出了「六經論傷寒」的新見解。

他除了「勤求古訓」,還「博採眾方」,廣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藥,甚至民間驗方也盡力搜集。他對民間喜用針刺、灸烙、溫熨、藥摩、坐藥、洗浴、潤導、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藥,人工呼吸等多種具體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廣積資料。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張仲景收集了大量資料,包括他個人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寫成而「大行於世」。到了晉代,名醫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金匱要略》就是該書的雜病部分。

撰寫醫書

儘管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但由於他父親曾在朝廷做過官,(漢代從漢武帝開始實行舉「孝廉」「良才」的選官制度,「舉孝廉」,這是漢代發現和培養官吏預備人選的一種方法。它規定每二十萬戶中每年要推舉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職。被舉之學子,除博學多才外,更須孝順父母,行為清廉,故稱為孝廉。在漢代,「孝廉」已作為選拔官員的一項科目,沒有「孝廉」品德者不能為官。)東漢末期多舉世家子弟,仲景承襲家門,在靈帝時(約公元168~188年),被州郡舉為孝廉,進入官場。在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指派為長沙太守(長沙郡:秦置,下轄湘、羅、益陽、陰山、零陵、衡山、宋、桂陽等9縣,治所湘縣【今長沙市】。

(長沙太守,類似今天湖南省省長)。但他仍用自己的醫術,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觸百姓,就不能為他們治療,自己的醫術也就不能長進。於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地仔細為群眾診治。他讓衙役貼出安民告示,告訴老百姓這一消息。他的舉動在當地產生了強烈的震動,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對張仲景更加擁戴。時間久了便形成了慣例。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便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群眾,甚至有些人帶着行李遠道而來。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里給人看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生」,用來紀念張仲景。

張仲景看到百姓對他非常信任,在醫術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斷探索。他大量採集民間驗方,進行認真研究。有時甚至不畏路途遙遠,拜師取經。有一次他聽說襄陽城裡同濟堂有個綽號「王神仙」的名醫,對治療扼背瘡很有經驗。他立即帶着行李,長途跋涉幾百里,去拜「王神仙」為師。對「王神仙」在藥性、醫道各方面的獨到之處都用心學習研究,獲益很大。

雖然張仲景的醫術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醫治。俗話說,「大兵之後,必有災年」。東漢末年,戰亂頻繁,不斷的戰爭導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間,瘟疫大流行,前後達5次之多,使很多人喪生,一些市鎮變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於傷寒病的人最多。如張仲景的家族,原來有200多人,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來,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於傷寒病。一些庸醫便趁火打劫,不給病人認真診脈,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對片刻,便開方抓藥,只知道賺昧心錢。更多的人,雖師承名醫,卻不思進取,因循守舊,不精心研究醫方、醫術,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競相追逐權勢榮耀,忘記了自己的本分。張仲景對這些人非常氣憤,痛加斥責,他決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傷寒病。從此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刻苦研讀《素問》、《靈樞》、《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繼承《內經》等古典醫籍的基本理論,廣泛借鑑其他醫家的治療方法,結合個人臨床診斷經驗,研究治療傷寒雜病的方法,並於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開始着手撰寫《傷寒雜病論》。

這時候,東漢王朝四分五裂,張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難回。於是他就到嶺南隱居,專心研究醫學,撰寫醫書。到建安十五年,終於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經後人整理成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張仲景寫成該書後仍專心研究醫學,直到與世長辭。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後的公元285年,張仲景的遺體才被後人運回故鄉安葬,並在南陽修建了醫聖祠仲景墓

為人醫風學風

張仲景為人謙虛謹慎,提倡終身堅持學習。他在序文中說:「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張仲景引用孔子語錄,在於說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學習來獲得知識。他特別表明自己從青少年時期就熱愛醫學,請允許他扎紮實實地按照孔子的話去做,因為醫學沒有止境,必須終身堅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張仲景還為後人樹立了淳樸無華、勤懇踏實的學風。《傷寒雜病論》著述風格樸實簡練,毫無浮辭空論,對後世中醫著作影響甚大。他診病和學習時遇到一絲一毫的疑問,即「考校以求驗」,絕不放過,一定要弄清楚是怎麼回事。

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對中國古代醫學的發展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對東南亞各國的影響也很大。後人研究他的醫理,敬仰他的醫術和醫德,稱他為「醫聖」。在河南省南陽還為他修建了「醫聖祠」。解放後,翻修了「醫聖祠」,並修建了「張仲景紀念館」,以紀念這位奠定中國中醫治療學基礎的醫學家。


經典著作

東漢末年(公元三世紀),疾疫流行,張仲景家族二百多人,在不到十年的時間死去三分之二,主要病症都是傷寒發熱。仲景在傷痛之餘,發憤著書,寫成《傷寒雜病論》一書。《傷寒雜病論》一書融合了東漢以前的醫學成就與著作,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兼備的書籍。內容貫通《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湯液經》等典籍,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把中醫基礎(醫經)與經驗用方(經方)融為一體的著作。此書確立了「辨證論治」的原則。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着,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醫藥發明家

栓劑發明的先驅

張仲景也發明了許多新穎的治療方法,也是栓劑發明的先驅。相傳有一次張仲景跟着張伯祖行醫時,有一位年老的病患精神狀況很差,口乾舌燥而且發着高燒。張伯祖看完後說:「這個患者的病邪已經深入腸胃,熱傷津液,大便硬而不下,只有用強力的瀉藥才能治療,但病人年老體虛能受得了嗎?」正猶豫不決時,張仲景自告奮勇地對張伯祖老師說:「我有個法子,能讓我試一試嗎?」得到老師的同意後,張仲景拿了一些蜂蜜放在鍋里以文火慢熬,並不斷地攪拌,過了一會兒,蜂蜜熬成了黏稠的樣子,他就趁熱把蜂蜜捏成長條狀,輕輕地塞入老人的肛門裡。過了一會兒,老人的腸胃就開始攪動,並拉出了許多腥臭的糞便,這時病人的燒漸漸地退了,症狀也緩解了大半,再經過幾日的調養就痊癒了!張仲景把這成功的治療經驗記錄在《傷寒雜病論》中,命名為「蜜煎導方」,這就是我國醫學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門栓劑通便法。這種方法和原理至今還被臨床採用,並拓展到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療。

首創類心肺復甦術

相傳張仲景有一次出門,看見許多人圍着一個躺在地上的人啼哭。原來這個人是因為經濟因素而上吊自殺,被發現時已經失去呼吸心跳。但張仲景發現這個人上吊時間並不長,就叫旁人找個木板,把這個人放上去,並且用棉被替他保暖。他還找了兩個壯碩的年輕人,一個請他按壓胸部,一個請他拉住病人的雙臂,一起一落地擺動。而張仲景自己就蹲在那個人身邊,抵着他的腰部與腹部,隨着手臂一起一落地起伏,沒多久那個人就逐漸恢復了心跳、呼吸,並清醒過來,這和現在急救中廣泛使用的人工呼吸有異曲同工之妙。

軼事典故

對病下藥

張仲景在醫學上出了名,還虛心地為同行醫病,不失時機地向別的郎中學習。

從前,一些郎中們,只把醫術傳給自己的子孫,一般都不外傳。那時南陽有個名醫叫沈槐,已經七十多歲了,還沒有子女。他整天惆悵後繼無人,飯吃不下,覺睡不着,慢慢憂慮成病了。

當地的郎中們,來給沈槐看病,都縮一頭。老先生的病誰也看不好。越來越重了。張仲景知道後,就奔沈槐家來。

張仲景察看了病情,確診是憂慮成疾,馬上開了一個藥方,用五穀雜糧面各一斤,做成丸,外邊塗上硃砂,叫病人一頓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裡不覺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穀雜糧面做成的藥丸,掛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這藥丸把張仲景奚落一番。

親戚來看他時,他笑着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誰見過五穀雜糧能醫病?笑話!笑話!」

朋友來看他時,他笑着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誰一頓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

同行的郎中來看他時,他笑着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我看幾十年病,聽就沒聽說過,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這件事可笑,憂心多慮的事全拋腦後了,不知不覺地病就好了。

這時,張仲景來拜訪他,說:「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學生斗膽在魯班門前耍錛了。」沈槐一聽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慚愧。張仲景接着又說:「先生,我們做郎中的,就是為了給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無子女,我們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嗎?何愁後繼無人?」

沈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內心十分感動。從此,就把自己的醫術全部傳授給了張仲景和其他年輕的郎中。

巧「治」府台

東漢年間,南陽有個府台,他幹了很多壞事,人們氣恨他,巴不得找個出氣的機會。

這年,府台的女兒有病了,一連幾個月,遍求名醫,也治不好病。這天,府台派家人去請張仲景,來給女兒看病。那陣子,傷寒病正遊行,張仲景每天早出晚歸,到鄉下給老百姓醫病,只有兒子在家。他們就把張仲景的兒子請了去。

張仲景的兒子常年隨他學醫,也是個知名的郎中。他來到府衙,詢問了小姐的病情,府台夫人沒張嘴,淚就先落下來:「唉呀!她面黃肌瘦,茶飯不進,還不住歇地嘔吐呢!」說着說叫女兒診脈。

那時候,年輕郎中給女子看病是不能見面的。所以只好從簾幃中牽出一根紅線,一頭拴在小姐的中指上,一頭讓張仲景的兒子拉着,放在耳朵邊靜聽。他仔細聽了好久,心裡不覺好笑:哈哈!就這病竟沒人看得出嗎?

原來府台的女兒是懷孕啦!可他並不知道「病人」還是個沒出閣的姑娘,就高聲朝着府台說:「恭喜大人!小姐沒有啥病呀,她是喜脈!你快要當外爺了!」

府台一聽氣得渾身亂顫,嚎叫道:「混帳東西!純是一派胡言,快把他趕出去!」家人一擁而上,把他痛打一頓,趕出了府門。

晚上,張仲景回來聽了,心裡十分氣憤,他問兒子:「你果是看得真?」

兒子說:「確確實實是懷孕,已經六七個月啦!」

張仲景沉吟了一下,說「這個府台,干盡了壞事,明天找他出氣去!」

第二天,張仲景吆喝着鄰居,帶着禮品,來到府衙,正趕上全城紳士和名流在那裡議事。張仲景見府台施一禮,說:「不肖之子醫理不明,口出不遜之言,望大人海涵!今天,一來賠禮道歉,二來我要親自給令愛診脈醫病!」

府台一聽大喜,忙說:「賤女區區小癢,何勞先生大駕呀!」說着就要設宴款待。

張仲景說:「還是先給令愛診病要緊。」府台忙叫傭人把女兒請出來。

張仲景觀那女子氣色,早已明白了幾分。暗用右手的小姆指甲剜了一點藥,藏在寬大的袖中,然後端坐給小姐撫脈。

張仲景一撫脈,果然此婦向孕六七個月啦!就對病人說:「張開嘴巴,看看舌苔!」小姐剛張開嘴,他就彈動右手小姆指,把藥彈進小姐嘴中,又叫端來開水,小姐喝了。張仲景這才笑呵呵地對府台說:「藥到病除,送令愛到耳房觀察,一會兒就會好的。」

府台十分感激,擺上酒宴招待。他剛端起酒要敬張仲景,耳房邊傳來了小姐的呻吟聲,府台有詫異,張仲景說:「這是藥力到了,你放心,令愛頃刻就會痊癒的!」

話音未落,只聽哇哇的嬰兒哭聲從耳房傳來。府台和夫人猛地驚呆了,一時羞得面紅耳赤,恨不得鑽到地縫裡去。那些紳士名流也驚奇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交頭接耳暗暗發笑。

張仲景拍案而起,哈哈大笑,指着府台說:「現已真相大白你們口口聲聲禮義廉恥,乾的卻是男盜女娼呵!」府台和夫人聽了,氣得暈了過去。張仲景為百姓們出了氣,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張仲景與餃子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裡十分難受。

回到家後,由於張仲景的名聲早已經聞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門求醫。張仲景有求必應,整天都很忙碌,可雖然上門求醫的人很多,可張仲景依然掛念那些凍爛耳朵的人。

經過研究,他研製了一個可以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他叫徒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為窮人舍藥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里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

麵皮包好後,樣子象耳朵,又因為功效是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當初張仲景在長沙任職的時候,就在平時經常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眾的愛戴。退休以後,長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鄉去看望。

俗話說,醫生難治自己的病。張仲景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年,張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燈油就要燒乾了。

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後在那裡安身,可南陽的人不幹了,雙方就爭吵起來。

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以後,你們就抬着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麼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哪裡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張仲景駕鶴西去了。壽終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當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的時候,棺繩忽然斷了。

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託,就地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大大的,還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他,從此大家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並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祛寒嬌耳湯」很少有人吃了,但經過歲月的沖刷,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並且餃子的種類和形狀也有了很大改進,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餃子也成了闔家團圓的代表食品,但張仲景的名字卻很少有人提到了。

「堂」的來歷

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正值疫癘流行,許多貧苦百姓慕名前來求醫。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爺作風,對前來求醫者總是熱情接待,細心診治,從不拒絕。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之後,在後堂或自己家中給人治病;後來由於前來治病者越來越多,使他接應不暇,於是他乾脆把診所搬到了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診,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為千古佳話。

後來,人民為了紀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這些醫生也把自己開設的藥店取名為「××堂藥店」,這就是中醫藥店稱「堂」的來歷。

主要作品

1、《傷寒雜病論》(已經散佚,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巨著。《傷寒雜病論》的貢獻,首先在於發展並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張仲景把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症狀,根據病邪入侵經絡、臟腑的深淺程度,患者體質的強弱,正氣的盛衰,以及病勢的進退緩急和有無宿疾(其它舊病)等情況,加以綜合分析,尋找發病的規律,以便確定不同情況下的治療原則。

他創造性地把外感熱性病的所有症狀,歸納為六個證候群(即六個層次)和八個辨證綱領,以六經(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來分析歸納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的,演變和轉歸,以八綱(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來辨別疾病的屬性、病位、邪正消長和病態表現。由於確立了分析病情、認識證候及臨床治療的法度,因此辨證論治不僅為診療一切外感熱病提出了綱領性的法則,同時也給中醫臨床各科找出了診療的規律,成為指導後世醫家臨床實踐的基本準繩。

《傷寒雜病論》的體例是以六經統病證,周詳而實用。除介紹各經病證的典型特點外,還敘及一些非典型的症情。例如發熱、惡寒、頭項強痛,脈浮,屬表證,為太陽病。但同是太陽病,又分有汗無汗,脈緩脈急之別。其中有汗、脈浮緩者屬太陽病中鳳的桂枝湯證;無汗、脈浮緊者,屬太陽病傷寒的麻黃湯證;無汗、脈緊而增煩操者,又屬大青龍湯證。這樣精細的辨證及選方用藥法則,使醫家可執簡馭繁,應付各類複雜的證候都能穩操勝券。除了辨證論治的原性之外,張仲景還提出了辨證的靈活性,以應付一些較為特殊的情況。如「舍脈從證」和舍證從脈」的診斷方法。即辨證必須有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前提,如果出現脈、證不符的情況,就應該根據病情實際,認真分析,摒除假象或次要矛盾,以抓住證情本質,或舍脈從證,或舍證從脈。

陽證見陰脈、表證見沉脈。和證實脈虛,其實質都是證有餘而脈不足,即當舍證從脈而救里;而陰證見陽脈,提示病邪有向表趨勢,里證見浮脈,多提示表證未盡解;證虛脈實,則宜舍脈從證。脈、證取捨的要點是從「虛」字着眼,即實脈虛從脈,證虛脈實從證。這無疑為醫者理清臨床上亂麻一般的複雜症情,提供了可供遵循的綱要性條例。

對於治則和方藥,《傷寒雜病論》的貢獻也十分突出。書中提出的治則以整體觀念為指導,調整陰陽,扶正驅邪,還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諸法,並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劑。據統計,《傷寒論》載方113個,《金匱要略》載方262個,除去重複,兩書實收方劑269個。這些方劑均有嚴密而精妙的配伍,例如桂枝與芍藥配伍,若用量相同(各三兩),即為桂枝湯;若加桂枝三兩,則可治奔豚氣上沖,若倍芍藥,即成治療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湯。若桂枝湯加附子、葛根、人參、大黃、茯苓等則可衍化出幾十個方劑。其變化之妙,療效之佳,令人嘆服。尤其是該書對於後世方劑學的發展,諸如藥物配伍及加減變化的原則等都有着深遠影響,而且一直為後世醫家所遵循。

其中許多著名方劑在現代人民衛生保健中仍然發揮着巨大作用,例如:治療乙型惱炎的白虎湯,治療肺炎的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治療急、慢性闌尾炎的大黃牡丹皮湯,治療膽道蛔蟲的烏梅丸,治療痢疾的白頭翁湯,治療急性黃疽型肝炎的茵陳蒿湯,治療心律不齊的炙甘草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括萎薤白白酒湯等,都是臨床中常用的良方。另在劑型上此書也勇於創新,其種類之多,已大大超過了漢代以前的各種方書。計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酒劑、洗劑、浴劑、熏劑、滴耳劑、灌鼻劑、吹鼻劑、灌腸劑、陰道栓劑、肛門栓劑等。此外,對各種劑型的製法記載甚詳,對湯劑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頗細。所以後世稱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為「方書之祖」,稱該書所列方劑為「經方」。《傷寒雜病論》對針刺、灸烙、溫熨、藥摩、吹耳等治療方法也有許多闡述。另對許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如對自縊、食物中毒等的救治就頗有特色。其中對自縊的解救,很近似現代的人工呼吸法。這些都是祖國醫學中的寶貴資料。

《傷寒雜病論》奠定了張仲景在中醫史上的重要地位,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部專著的科學價值越來越顯露出來,成為後世從醫者人人必讀的重要醫籍。。張仲景也因對醫學的傑出貢獻被後人稱為「醫聖」。清代醫家張志聰說過:「不明四書者不可以為儒,不明本論(《傷寒論》)者不可以為醫。」後該書流傳海外,亦頗受國外醫學界推崇,成為研讀的重要典籍。據不完全統計,由晉代至今,整理、注釋、研究《傷寒雜病論》的中外學者記逾千家。

鄰國日本自康平年間(相當於我國宋朝)以來,研究《傷寒論》的學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鮮、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國的醫學發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響及推動。目前,《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仍是我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

2、《傷寒論》,晉代太醫王叔和根據自己搜尋到《傷寒雜病論》的傷寒部分的軼文整理而成。

3、《金匱要略》,宋代王洙、林億、孫奇等人在偶然的機會發現《傷寒雜病論》殘簡,將關於雜病的部分整理成冊,更名為《金匱要略》刊行於世。

張仲景的著述除《傷寒雜病論》外,還有《辨傷寒》十卷,《評病藥方》一卷,《療婦人方》二卷,《五藏論》一卷,《口齒論》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僅此一部《傷寒雜病論》的傑出貢獻,也足以使張仲景成為海內外景仰的世界醫學偉人。張仲景是中醫界的一位奇才,《傷寒雜病論》是一部奇書,它確立了中醫學重要的理論支柱之一——辨證論治的思想,在中醫學發展過程中,實屬「點睛之筆」。

研究著作

1.《張仲景》

2.《張仲景用方解析

3.《張仲景醫方精要金匱篇

4.《張仲景醫方精要傷寒篇

5.《張仲景方劑學》

6.《張仲景藥物學》

7.《張仲景方劑現代臨床應用》

8.《張仲景疾病學

9.《張仲景方劑實驗研究》

10.《張仲景方方族》

11.《張仲景養生學》

後世紀念

紀念活動

1、農曆正月十八張仲景誕辰大型紀念活動。

2、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民俗祭祀活動。

3、每年舉辦一次張仲景醫藥科技文化節。

醫聖祠

醫聖祠,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南陽市城東溫涼河畔,它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偉人、被人們尊為"醫聖"的張仲景的墓祠紀念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醫聖祠座北朝南,占地約17畝,其始建年代無確考,後經明、清多次擴建。解放後,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祖國醫學文化遺產和文物保護工作,曾多次撥款對醫聖祠進行修葺。現大門為仿漢建築,一對子母闕聳立門前,氣勢宏偉,金碧輝煌,闕上的彩繪朱雀傲視藍天,翩翩欲飛,醫聖祠是一組具有漢代藝術風格的建築群,博大雄渾,巍峨壯觀。正院有山門、中殿、兩廡;偏院有醫聖井、醫聖橋、素問亭等。大門內十米許為張仲景墓。

張仲景故里

張仲景故里位於中原服裝名鎮穰東鎮的張寨村,東南現立高3米,寬0.65米的「醫聖張仲景故里」碑一通,1993年,穰東鎮政府劃該鎮仲景路東端6600平方米,作為張仲景紀念地。外圍築1.5米高透景護攔牆,紀念地內建張仲景紀念塔及醫聖宮。塔為齒形四柱,自下而上,逐漸收斂交合為頂。塔頂有轉盤彩燈兩層,共計塔高30米。塔內聳立10米高的醫聖漢白玉塑金雕像,醫聖右手握《傷寒雜病論》,左手持中藥靈芝。像前設敬拜醫聖台。醫聖紀念塔下,建醫聖宮兩層。一層為地宮,占地300平方米,內設醫聖:從小立志、茅山求教、研究中草藥、針炙八卦傳統治療、發明人工灌腸術、發明人工呼吸術等20尊學習、創作、發明塑像,宮壁皆繪漢畫圖。醫聖宮第二層,建築面積80平方米。內設醫聖長沙大堂行醫塑像五尊,晚年著《傷寒雜病論》塑像兩尊。一宮壁記載醫聖故里簡介及醫聖宮簡介。宮外圍,三面建仿古式單層仲景醫院。醫聖雕像正面一側,設左右石梯,可拾梯而上至宮頂紀念塔,石梯有石柱、石獅、石欄板構成。兩梯下端正中立「醫聖故里碑」一通。碑高2.5米、碑後築有香台。[3]

主要影響

有關張仲景的事物有張仲景六味地黃丸。在南陽市有醫聖祠,是紀念張仲景的地方。

張仲景治療傷寒熱病,有獨特的功效,其用藥的要點在於精,簡,直中病情,不象現代中醫那樣,用西醫的思維方式與邏輯來看病,為後世中醫的楷模和學習的典範。

是中醫界的一位奇才,《傷寒雜病論》是一部奇書,又稱《仲景傷寒論》。它確立了中醫學重要的理論支柱之一——辨證論治的思想,在中醫學發展過程中,實屬「點睛之筆」。

張仲景為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這部著作當中體現出來的「辨證論治」的重要醫學思想,可以說,它的出現對後世中醫學發展起到了絕對的主宰作用。使用寒涼藥物治療熱性病,是中醫的「正治法」;而使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就屬於「反治法」。但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法都是用於治療熱性疾病的,相同的症狀,不同的治療方法,如何區別和選擇呢?就是要辨證。不僅僅是表面的症狀,還要通過多方面的診斷(望聞問切四診)和醫生的分析(辨證分析)得出證候特點,才能處方。這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診斷方法,就是張先師著名的「辨證論治」觀點。這種理論的形成,正是建立在精深的醫理和嚴密的辨證分析的基礎上的,它徹底地否定了僅憑症狀來判斷疾病性質和治療方法的主觀診斷法,也就確立了中醫的又一重要支柱理論——「辨證論治」的原則.奠定了後世中藥臨床學的理論基礎。

這也是幾千年來中醫長盛不衰,至今仍能傲立於世界醫林的「拿手絕活兒」,也就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綜合分析疾病的性質,因人、因病、因證來選方用藥,這才符合變化的病情和不同體質的病人,才能做到藥到病除。也可以說,整部《傷寒雜病論》就是針對當時醫生不能具體分析,準確方用藥而著述的一部「糾偏」之書,其中許多條文都是針對所謂「壞症」,就是醫生誤治後出現的問題而進行糾正性治療的。

同時,書中提出了治療外感病時的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就是將病邪由淺入深地分為6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些共同的症狀特點並衍生出很多變化,這一時期的用方和選藥就可以局限在某一範圍,只要辨證準確,方子的運用就會有很好的療效。這種方法後人稱為「六經辨證」,但「經」絕不同於經絡的「經」,它包含的範圍要寬泛得多。書中的113首處方,也都是頗具奇效的經典配方,被後人稱作「經方」,運用得當,常能頓起大病沉疴,因此,《傷寒論》也被稱為「醫方之祖」。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最早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臨床診療專書。被後世醫家譽為"萬世寶典"它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書中還精選了三百多方,這些方劑的藥物配伍比較精煉,主治明確。如麻黃湯、桂枝湯、柴胡湯、白虎湯、青龍湯、麻杏石甘湯。這些著名方劑,經過千百年臨床實踐的檢驗,都證實有較高的療效,並為中醫方劑學提供了發展的依據。後來不少藥方都是從它發展變化而來。喻嘉言高度讚揚張仲景的《傷寒論》,說:「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華,旦而復旦,萬古常明」(《中國醫籍考》)。歷代有關注釋、闡發此書的著作很多。特別是注釋、闡發《傷寒論》的著作,竟達三四百種之多。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國界,對亞洲各國,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等國的影響很大。特別是日本,歷史上曾有專宗張仲景的古方派,直至今天,日本中醫界還喜歡用張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藥製藥工廠如小太郎、內田、盛劑堂等製藥公司出品的中成藥(浸出劑)中,傷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顯是傷寒方的演化方)。可見《傷寒雜病論》在日本中醫界有着深遠的影響,在整個世界都有着深遠的影響。

張仲景高尚的醫德和醫學上的貢獻, 使他在中國醫學史上享有殊榮。 漢代以後, 研討傷寒雜病論的論著超過五百家, 張仲景的聲譽遠遠超越了國界, 特別是在日本,朝鮮,東南亞一些國家, 影響很大. 今天日本的漢方處方和成藥製劑中, 大部分仍是張仲景以後的中醫醫學院校的學生都以張仲景為楷模,他的精神永遠激勵着後世的探索。

參考資料

  1. 張仲景 ,人物簡歷網,2017-10-19
  2. 醫聖張仲景,中醫藥, 2016-1-8
  3. 醫聖張仲景誕辰1865周年 數萬民眾參加祭拜典禮,搜狐, 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