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言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文言文
文言文
區域 中國
朝鮮半島
日本
越南
琉球
年代 前5世紀至後2世紀;
此後直至20世紀初一直作為書面語言
語系
文字 漢字
語言代碼
ISO 639-3 lzh
Glottolog Template:Glottolink[1]

文言文古文,非華語社會稱古漢文,是漢語族諸語言的一種書面語言,起源自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漢語口語。

概述

古代漢語是與現代漢語相對而言的,它指的是「五四「運動以前歷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着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來講的,古代並無文言文這一說法。其特徵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經過歷代文人修飾越顯浮華,唐代起大文學家韓愈等發起「古文運動」,主張回歸通俗古文。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

原圖鏈接文言文

據學者胡適考證,至中國漢代,文言文已經脫離了日常口語,而當時的書面語(即文言文)已經開始向復古和口語化兩個方向發展。[2]中國時期,華語族諸語言的口語與先秦時期口語差異更加明顯,這時,有三種書面語。

一種書面語是模仿上古漢文書面文獻的書面語,如唐宋八大家散文,即古文運動的作品[2]

另一種是在兩漢至魏晉南北朝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書面語,即今日的華文,如西漢史記》、東漢佛經翻譯、南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2]

第三種則是各語言白話文的源頭,如唐代的變文、宋代的話本等。到了的近代時期,情況與中古時期類似,既有模仿上古的書面語,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謂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謂的近代白話,比如《水滸傳》、《西遊記》等。

由於文言文並不是一時一地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同時代或地區的文獻,在語法詞彙上會有差異。

在20世紀之前,以漢字書寫的文言文,於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以及馬來西亞,是士大夫都能通曉的,故文言文使用在幾乎所有正式的文書上,因而能以筆談的方式跨越語言之間的屏障,如19世紀時操朝鮮語朝鮮王朝雲峴君清朝大臣吳長慶筆談、20世紀操閩南語林獻堂與操粵語官話梁啓超於日本長崎筆談。

近代,東亞各國民族主義興起,文言文的地位逐漸被各國官方語言(日語韓語越南語)代替;而在中國,則隨着新文化運動發展被基於北方官話白話文取代。

原圖鏈接文言文

定義與分類

「文言文」這個術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三個不同的含義:古代的漢語、上古漢語和文言。「古代的漢語」泛指鴉片戰爭以前漢族人所使用的語言。現存的古漢語材料是由文字記錄下來的書面語言材料。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書面語言材料是甲骨文,從甲骨文算起,古代漢語大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三千多年來,漢語有了很大的變化。根據漢語語法、詞彙和語音變化的情形,學者[誰?]將古代漢語分為三個發展時期:上古期中古期近代期。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紀以前,即歷史上商、周、秦和兩漢時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紀到西元12世紀,即歷史上的六朝、唐和宋時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紀到19世紀,即歷史上的元、明、清時期。

西方早期來華的教會將文言文分為「深文理(英語:High Wenli)」及「淺文理(英語:Easy Wenli)」[註 1],故聖經有兩種文言版本的翻譯:深文理是指較為純粹的文言文,比較晦澀難懂;淺文理則是代指當時通行的書面用語,屬於簡單的文言文。[3]

介紹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第一個「文」字,為「紋」,修飾之意。「言」字,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兩字,就是修飾過的語言,即書面語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在中國古代長期占據統治地位。五四運動以後,白話文才取得正式書面語的資格。 最後一個「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比如像說,「你吃飯了嗎?」。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口語)、「書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裡,「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中國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書面語言寫成的。現當代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在中華數千年歷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

原圖鏈接文言文

特點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時語方言少,易於永續流傳。

文言的特點,相對官話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主要表現在語法詞彙兩方面(以下所述各項特點皆為舉例而未完備。):

句式結構

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陳勝是陽城人。

②「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管子·形勢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①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將項燕

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採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

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被動句

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其常見類型有:

1.「見」「……見……於」「於」表被動。

如:「吾常見笑於大方之家。」

①臣誠恐見欺於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③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

2.「為」「為……所」表被動。

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①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③為予群從所得。

④恐為操所先。

倒裝句

文言中的倒裝句,是相對於現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於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等。

1.賓語前置

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於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賓語前置通常分為四種情況。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微斯人,吾誰與歸?」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語後置

通常定語應該放置於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強」都是後置定語。文言中的定 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之」使定語後置。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用「者」的後置。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3.狀語後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於句後作補語。如:「於富者」就是置於句後作補語的介詞短語。

4.主謂倒裝

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快哉,此風。」 「美哉,我少年中國。」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於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語。

(1)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愛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

如:「(孟子)曰:『獨樂(yuè)樂(lè),與人樂(yuè)樂(lè),孰樂(lè)?』(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

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

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

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於」。

如:「今以鐘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固定結構

一、表疑問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與、得無……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殽之戰》)

③與不 同好,如何?(《左傳·齊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麼辦」,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為「怎麼樣」,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麼樣」,⑥句中的「孰與」是「與……比較,哪一個……」 的意思。一般地說,「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麼辦」、「把……怎麼樣」、「拿……怎麼辦」、「怎麼」,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樣」、「怎麼樣」、 「怎麼」等,要視具體語境而定。

二.表反問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何……之有、何以……為、何……為、不亦……乎、無乃……乎、得無……乎。

例如:

⑦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⑧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論語·顏淵》)

⑨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⑩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何……之有」可譯作「有什麼……」,「何功之有」即「有什麼用處」,是反問句。其用法特點是:何+名詞+之+有。「何以……為」、「何……為」可譯作「做什麼」,其中「何」是疑問代詞「什麼」, 「為」是句末語氣詞,相當於「呢」。「何以文為」譯為「要華美做什麼呢」,「何辭為」譯為「要告辭做什麼呢」。「不亦……乎」譯作「不是……嗎」。「不亦樂乎」譯作「不是很快樂嗎」。

三.表測度的固定結構常 見的有:得無……乎(耶)、無乃……乎。

例如:

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

2.成反覆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3.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殽之戰》)

「得無……乎(耶)」、「無乃……乎」均可譯為「恐怕……吧」,都表示推測、估計。「得無異乎」譯為「恐怕不同吧」,「得無教我獵蟲所耶」譯為「恐怕是教我捉蟲的地方吧」,「無乃不可乎」譯為 「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測度外,還帶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嘆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釋為「多麼」。何……之,解釋為「怎麼……這樣啊」。

例如:

4.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

5.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6.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錄〉後序》)

五.表判斷的固定結構 常見的有:是之謂、此之謂。

例如:

7.是之謂政令行。(《荀子·王霸》)

8.詩云:「殷鑑不遠,在夏後氏之世。」此之謂也。(《孟子·離婁》)

7句中的「是之謂」可譯作「這就叫做」,8句中的「此之謂」只能譯作「就是說這個」。這兩句均為判斷句,不過這裡的「是」或「此」在古漢語中卻是前置的賓語。

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因此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並且不使用標點,在「白話文運動」之前,除了白話文小說外的文章均是由文言體寫成,包含了策、詩、 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語法特點

文言文的語法特點主要表現在詞類詞序兩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話更多的詞類活用現象。

  • 名詞用作動詞
    1. 「驢不勝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名詞「蹄」在此做動詞「用蹄踢」。
    2. 「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名詞「王」在此做使役動詞「使……為王」。
    3.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歐陽修賣油翁》),「頷」原為名詞「下巴」,在此作動詞「點頭」。
  • 名詞用作副詞,常與「然」(……的樣子)連用:
    1.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蒲松齡聊齋志異》),名詞「犬」在動詞「坐」前作副詞「像犬一樣地」。
    2.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脩醉翁亭記》),「翼」在動詞「臨」前作副詞「像翼(翅膀)一樣」。
  • 受詞前置。目的:使語句順暢。為了強調受詞,將其提前。通常會加語助詞
    1. 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基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馬首是瞻」即「瞻馬首」。「是」為語助詞。
  • 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誰」、「孰」、「何」、「悉」等置於動詞之前:
    1.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
    2.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
    3.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4.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5. 「王曰:『縛者曷(通「何」)為者也?』」(《晏子春秋》)
  • 在否定句中,用代詞賓語時,一般都放在動詞前面
    1.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
  • 與「以」連用的倒裝句:
    1.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全石以為底」即「以全石為底」,「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
  • 有時會有定語後置的用法,後置的定語常前會加「之」或後面加「者」[4]
    1. 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篇第一》)
    3.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韓愈《雜說四首》)
  • 文言文中常見通假字,出現的原因有作者的主觀原因,如一時想不起此字;也有客觀原因,如避諱等。
    1. 「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陶淵明桃花源記》,「要」,通「邀」,邀請。
    2.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說」,通「悅」,喜悅。
    3.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熙」,通「嬉」,開玩笑。

詞彙特點

文言文與白話文在詞彙上有很大差異。這個差異通常必須以詞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條列,才能完整表達。不過,有個特點可以概括地觀察:文言文的詞彙較為簡潔,例如:相較於白話文的以雙音節詞為主,文言文中的詞以單音節詞為主,單字有獨立意思。

比較 文言文 現代官話白話文
長短 言簡意賅 較長篇
出處用法 書面語為主 「我手寫我口」為主,亦經書面修飾
語感 古雅精煉 通俗易明
句末助語詞 已、矣、也、乎…… 了、啊、吧、嗎……
經典例 桃花源記》《醉翁亭記》《庖丁解牛》《出師表》《六國論》…… 魯迅吶喊》自序、朱自清《綠》、冰心《紙船》、舒乙《香港:最貴的一棵樹》、朱自清《匆匆》……
流傳 有一定傳統文學修養者,但可於東亞通行 一般中小學生也能看懂,廣傳於華文世界

常見虛詞

而:表並列、遞進、承接、轉折、假設、修飾、因果關係。

且:相當於「啊」

何:什麼;怎麼樣;哪裡;多麼;為什麼;怎麼;啊;通「呵」,喝問。

若:如同,像

乎:表疑問;相當於「嗎」;表感嘆;表祈使或命令,相當於「啊」「呀」 。

所:也

乃 :你,你的;他的;此,這;這樣,如此。

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難道;怎麼。

常見的虛詞還有:也、則、以、者、因、之、為、於、兮、焉、與、莫等。

文體分類

中國歷代學者對於文體都有不同的分類法。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文體分類研究的開始,相關著作有曹丕的《典論·論文》、李充的《翰林論》、摯虞的《文章流別志論》、劉勰的《文心雕龍》、昭明太子主導的《昭明文選》等。其中《典論·論文》將文體分為4類:

  • 奏議
  • 書論
  • 銘誄
  • 詩賦

而《昭明文選》是一本分類很繁雜的選集,將所選的文章分成37類之多。

明清

明朝吳訥著《文章辨體》、徐師曾著《文體明辨》,清朝姚鼐編《古文辭類纂》,都是討論文體的重要著作。其中《古文辭類纂》將文體分為13類:

  • 論辨
  • 序跋
  • 奏議
  • 書說
  • 贈序
  • 詔令
  • 傳狀
  • 碑誌
  • 雜記
  • 箴銘
  • 頌讚
  • 辭賦
  • 哀祭

現代

郭錫良等人編著的《古代漢語》修訂本中分析,文體分類有三種標準:依語言形式分、依內容分、依應用範圍分。依語言形式,《古代漢語》先將古代文體分為3大類:

  • 散文
  • 韻文:包括詩詞歌賦、銘箴頌讚
  • 駢文:講究平仄對仗卻不押韻,不能歸於散文也不能歸於韻文,自成一類

在此分類之下,古典散文又可以分為4類:

  • 史傳文
  • 說理文
  • 雜記文
  • 應用文

當代傳承

對於華語學習者和使用者來說,文言文的缺點在於難懂、不易普及,要讀懂文言文須經過適當的訓練才能夠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寫作文言文的難度更高。

從晚開始,就存在兒童過早準備科舉狀態的現象。晚八股文更嚴重影響了中國教育的風氣。甲午戰爭前後,何啟胡禮垣等人便指出文言文的一個弊端:

所以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後,中國文壇提倡的「我手寫我口」、「能識字便能讀」的「白話文」漸漸取代了文言文。

然而也有人認為,所謂文言文「難懂、不易普及」、文言文須「經過適當的訓練」才能夠了解其中的含意、寫作文言文「難度更高」等等論點,其實是因為人們從小就一直接受現代白話文教育;如果從一開始就兼學文言文則不會有如此感覺,尤其對於非北方官話使用者來說,現在白話文並不比文言文易學。[5]

中華地區

雖然現代華文社會以白話文寫作為主,但是文言文作為一種中華傳統文化,仍然受到華人相當的重視,文言文對白話文仍有一定的影響力。現在仍有許多人喜愛在寫作白話文時引用文言「典故」、「」,以及華人社會普遍使用的「對聯」等等,中文裡的許多成語和俗語亦都來自文言文。而對於有志學習中國文學的人,文言文的訓練更是不可缺少的。

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的教育中,文言文都是必修內容。學生在小學階段的五、六年級開始接觸文言文,往後逐漸增多,到高中階段,文言文基本成了語文課(國文科、中文科)的主體。香港中國語文科課程中,小五生須學習文言文,高中生會更進一步研習文言文。

中國大陸的中考高考都有文言文的相關考題。中國各地不時會出現文言文的高考高分作文,不過自2012年起,隨著《2012年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的發布,中國大陸高考作文限用「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即網絡語言、文言文和繁體字均不能再用於高考作文,這引起了部分人的批評[6]。不過有指該規定在實際操作中並未嚴格執行,專家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7]

香港教育界通行的廣東話(粵語)保存了不少文言文的字詞。[8][9]

文壇曾流行三言混合(白話文+文言+廣東話)與「文白夾雜」(白話文+文言)。[10][11]

香港近代由粵劇粵曲粵語流行曲至著名小說家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作品是用「文白夾雜」型式寫的。因此,文言文的詞句得以在香港70後80後90後中得以傳承。

即使到了新文化運動100年後的2012年,文言文仍常被用在中華民國政府公文之中,例如立法院聘請前任立法委員黃淑英任職顧問的公文,便使用文言文書寫[12],由於用詞艱深,有「綆短汲深」等較少見詞彙,使得接到聘書的黃淑英看不懂;立委張曉風則認為書信往來要讓對方看得懂比較有誠意。[13]

在中華數千年歷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語法各自不同的方言種類眾多,惟獨文言文始終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操不同方言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但是,文言文在漢語白話文普及,以及英文成為全球准通用語後,其地位與實用性已經大不如前。

文言文復興,是當代中國文化復興運動的熱點之一。它的產生與中國文化復興運動的產生,一樣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都是中華民族復興運動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大中華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人們逐漸重視與肯定自身傳統的中華文化,因此文言文也更加得到重視。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彭富春,就建議應該加強古代漢語教學,並且提出加大文言文在語文課中的比重,文言文應超過白話文的內容、以及設立國家級的古代漢語語言考試等建議[14]

文言文復興從表面看來,是對胡適等人提倡白話文的否定,實質上則是對白話文運動的引伸。白話文的推行,極大地增加了廣義文化的受眾,但卻使傳統中國文化的直接受眾越來越少,因而就使中國文化的傳承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脅。正是基於完整、準確地傳承中國文化的需要,文言文復興才成為歷史的必然。文言文復興不能否定白話文的存在和價值。

中國大陸的文言文復興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萌芽的。文言文復興的概念,是青年學者劉周在「中國文化復興的第一步(倡議書)」中明確提出的。2007年推出的《光明日報》「百城賦」,更表明了國家對待文言文復興的態度。文言文復興的倡議書是由一位青年學者提出,說明文言文復興的發展後勁非常有力。

在網絡上,文言文得到了熱心網民的推崇和發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維基大典(文言文中文維基百科)等。文言文中文維基百科於2006年7月31日建立,截至2017年已有超過6000條目。

日本

原圖鏈接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兼六園內石碑碑文所見漢字是文言文

日本這種書面語被稱為「汉文」(かんぶん,Kanbun)。

日本自從中國唐代文化交流,到片假名平假名普及後很多年,文書、碑文、經文等多採用漢字文言文。

圖中所見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兼六園內之《石川縣戰死士盡忠碑》石碑,碑文紀念陣亡將士:「人誰無一死?死而得其所,死亦榮矣…」事件是明治十年(1877年)。石碑立於明治十一年(1878年)。

日本高中也教授漢文文言文。

朝鮮半島

在朝鮮半島這種書面語被稱為「汉文」(한문,Hanmun)。

越南

越南這種書面語被稱為「文言」(văn ngôn[15]或「古文」(cổ văn[15],現已幾乎不用。

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國中(若有選考華文)和獨中的華裔生須開始閱讀文言文。華文課本會根據年段,慢慢加入文言文的篇數。此外,文言文和古詩(各一篇)也是華文考試的必考項目之一。

琉球

在日本薩摩藩占領其之後,琉球逐漸日化,原有的文言文教學也逐漸和日本一致。

文言文研究

古漢語語法學的建立

中國古代學者很早就注意對語法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在這方面給後人留下了不少寶貴的見解。但是語法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則是近代的事了,建立古漢語語法學的是清末的馬建忠,他於西元1898年寫成的《馬氏文通》首先創建了一個語法體系。

研究語料

當我們把鴉片戰爭以前漢族人所使用的語言統稱為古代漢語時,這是個有幾千年漫長歷史的語言。對這個過程中的漢語語料,可以取幾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果我們把「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都考慮在內的話,那麽對古代漢語語料的研究可以歸結為六種:「專書、斷代、泛時」等三種的共時研究;「比較、貫通、漢語史」等三種的歷時研究

未來發展

用科學方法去建立上古漢語語法體系,將可大大節省數以億人的時間和精力,尤其是青少年以及其他想學習古漢語者。若有一套語法體系,能完善且充分反映上古漢語的語法特點,那將會是完成漢語史的奠基石。理論上,這個體系有助於充實、豐富世界的語言學理論。古漢語的研究一方面要借鑑現代漢語以及中國各地的方言之研究思想和成果,另一方面又不宜用現代語法的框架來套住古代語法。因此,要從古代漢語的語法特點入手,建立古漢語的語法系統。既要注意古今的迥異,也要注意古今的微殊,即大同中的小異。當我們用現代漢語的框架研究古漢語時,往往易於抹殺大同中的小異,易於「以同代異、以今律古」。同樣是古代,也存在分期的不同,這裡同樣有既要借鑑而又不要比附的關係。另外,還要借鑑漢藏語系裡的其他語言之研究成果。要建立文言語法體系,研究者還有許多許多基礎工作要做,需吸收訓詁學文字學音韻學等多方的成果,以求建立一套「泛時」的「古漢語語法體系」。中國從上古到清代,大量的典籍是用文言寫成的,因此極需要研究文言語法以及文言的發展。有了一部反映從上古直至清代語法全貌的「新《文通》」後,馬建忠所期望的「循是而學文焉」,將會更上一層樓。文言研究也有助發揚和恢復中華傳統文化

注釋

  1. 或稱「深文言」和「淺文言」。

參考文獻

引用

  1. Template:Glottolog
  2. 2.0 2.1 2.2 胡適. 白話文學史. 百花文藝出版社. ISBN 7530632493. 
  3. George Kam Wah Mak. Protestant Bible Translation and Mandarin as the National Language of China. BRILL, 2017. 2017-03-13. ISBN 9789004316300. 
  4. 微幽堂. 定語後置. 
  5. 俞復《蒙學讀本全書一編約旨》:「日本尋常小學讀本一二編,皆用國音白話,然彼有通國所習之假名,故名物皆可用之。我國無假名,則所謂白話者,不過用這個那個,我們他們,助成名語。兒童素未習官音者,與解淺近文言,亦未見有難易之別,況兒童慣習白話,後日試學作文,反多文俗夾雜之病……」
  6. 多數參與調查者反對高考禁用文言文. infzm.com民調中心. 2012-06-13. 
  7. 高考作文應慎用網絡語言、文言文. 東方早報. 2012-06-06. [失效連結]
  8. 陳雲 《粵語書寫的兩途(上)》
  9. 陳雲《粵語書面語的兩途(下)》
  10. 《三及第文體滾瓜爛熟》(星島教育中文網樂)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1-03.
  11. 李婉薇. 《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 ISBN 978-962-04-3082-4 (Chinese (Hong Kong)). 
  12. 何孟奎. 立院公文難懂 王金平:會改革. 中央通訊社. 2012-03-05 [2012-03-06] (Chinese (Taiwan)). 
  13. 黃揚明. 立院公文好艱澀 前立委看嘸. 蘋果日報. 2012-03-05 [2012-03-06] (Chinese (Taiwan)). 
  14. 彭富春代表建議強化古代漢語教學. 新華網. 2009-03-05. 
  15. 15.0 15.1 Nguyễn Tri Tài. Giáo trình tiếng Hán. Tập I: Cơ sở. Nhà xuất bản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2002年: 第5頁. 

書籍

  • 左松超,《漢語語法(文言篇)》,五南圖書出版(台北市),ISBN 978-957-11-5378-0
  • 李佐豐,《古代漢語語法學》,商務印書館,2005年,ISBN 978-7-100-03667-2
  • 郭錫良等,《古代漢語(修訂本)》上、下,商務印書館,1991年
  • 史存直,《文言語法》,中華書局,2005年,ISBN 978-7-101-04585-7
  • 劉景農,《漢語文言語法》,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1112-8
  • 韓崢嶸,《古漢語虛詞手冊》,吉林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383-3430-2
  • 馬建忠,《馬氏文通》,商務印書館,1983年
  • 洪乾祐,《閩南語考釋》,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ISBN 978-957-547-103-3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