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若瑟書院」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級公務員
CMH對話 | 貢獻
學術及教育界
行 524: 行 524:
 
*[[程景坡]]︰前聖若瑟書院校長
 
*[[程景坡]]︰前聖若瑟書院校長
 
*[[張榮冕]]︰前[[香港教育大學|葛量洪師範學院]]校長
 
*[[張榮冕]]︰前[[香港教育大學|葛量洪師範學院]]校長
 
# 編號清單項目
 
  
 
===法律界===
 
===法律界===

於 2021年5月30日 (日) 14:10 的修訂


聖若瑟書院英語:Saint Joseph's College)是香港現存首間羅馬天主教男子學校,創校於1875年,為基督學校修士會(喇沙會)於香港成立的首間學校,設有小學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所補助的22所傳統名校之一。學校為香港著名學府,在學術、體育、文化及課外活動均有卓越表現。校舍位於中半山堅尼地道7號及堅尼地道26號。建於1920年的校舍北座(高錕教學樓)及西座(科學樓或教堂樓)被列為法定古蹟,而建於1935年的堅尼地道26號則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學校一直培養出香港及海外的社會領袖,包括國家元首諾貝爾獎得主及奧運選手。學校的部份學生有來自香港顯赫家庭,包括早期英殖的何東李佩材家族,及後來的羅鷹石李兆基家族

辦學宗旨

書院的辦學宗旨是在智力、體能、社交、道德等各方面提供教育,並建設一個有利於學生和教師溝通的學習環境。

辦學團體

書院由聖若翰·喇沙所創立的世界性辦學團體喇沙修士會管理。香港喇沙會修士按香港法律第1048章《聖若瑟書院條例》成立為法團。[1]

喇沙會的目標是為青年,特別是家境貧窮的學生提供天主教的全人教育,其精神是信念和熱誠,即是對天主抱有信念、對教育兒童懷有熱誠。

包括本書院在內的所有的喇沙會學校均致力協助青少年自我發展成人,並在一個公義的世界裡如兄弟姊妹般生活。

歷史

創校初期(1875年─1890年)

1858年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西式教育逐步傳入香港,教會開辦不少有宗教背景的學校。[2]

書院前身是成立於1864年的聖救世主書院英語:St. Saviour's College),原址位於砵典乍街,由當時的天主教香港教區高雷門Bishop Timoleon Raimondi神父 ,簡稱「高主教」)設立。聖救世主書院大部份學生為天主教徒,主要為來自澳門葡萄牙人,亦有部份菲律賓人,及少量學習英文的華人 ,[3]為開展香港天主教教育,提高學校水準,高主教說服了羅馬教廷派出喇沙會修士到香港殖民地。1875年11月7日,第一批共六人的喇沙會修士來到了香港,翌日即接收聖救世主書院,並改名為聖若瑟書院。[4]

首任校長都化·瑪利修士(英語:Brother Hidulphe Marie)教學和管理學校經驗豐富。數周後,書院的錄取人數增長一倍,修士決定暫緩招收華人,同時擴充校舍。1876年6月,高神父用一萬四千元購置了一幢位於堅道9號的華麗房子作校舍。

1877年,書院和聖保羅書院合辦了香港開埠以來首場校際運動比賽。

1879年,在天主教徒總督軒尼詩影響下,政府放寬學校補助計劃中關於世俗教育的條件。書院加入政府補助計劃,成為首家接受政府補助的天主教學校。書院重新招收中國籍學生,當時大多數學生都是來自澳門葡萄牙人。

大約在1880年,書院成立了足球隊,為中國最早的足球隊之一。

羅便臣道歲月(1881年─1917年)

File:Tcitp d132 st joseph's english college.jpg
聖若瑟書院位於羅便臣道原校舍建於1881年,是歌德式建築。學校遷出後一直用作教區宿舍,直至1988年。

學校急速發展,至1881年,學生人數已達三百人(華人約佔10%)。高主教在羅便臣道下的己連拿利、後來聖若瑟台原址建造新校舎。羅便臣道校舎由港督軒尼斯於1881年奠基,1882年建成,初時只有兩層高,後於1898年加蓋了第三層,完成後3年又擴充了兩翼。

書院在學術和體育方面的成績漸見突出。高年級的三班為學生參加牛津大學的考試作準備,分為高班、初班和預備班。學生也屢在錄取名單上稱勝。根據政府補助學校的考核報告,書院無論在學生人數,以至考試成績,皆為香港之首,被稱為天主教教育的旗艦。[5]書院亦成為了不少足球隊和體育隊成員的搖籃。

1899年,與拔萃男書院皇仁書院舉行了香港首場校際田徑賽。

1903年,與拔萃男書院及皇仁書院組成了香港首次學界足球聯賽。

1909年,在校際足球比賽中第一次奪得總冠軍。

1913年,成立香港首支童軍隊伍,其時香港童軍總會尚未成立。

1917年,在校園靠近羅便臣道一邊,建成南座大樓,新增課室。

1918年,分別取得校際足球及游泳比賽總冠軍,並在校際田徑比賽保持六連勝成績。

堅尼地道新址(1918年─1940年)

1918年2月13日,華南發生一次歷時50秒的地震,羅便臣道的校舍嚴重損毀,不適合作學校用途。校長艾瑪修士急切尋找一個安全的新地方去繼續教育工作,於是在9月3日買下了位於堅尼地道7號的舊德國會所。該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一直丟空。同時他在九龍漆咸道建立了聖若瑟書院九龍分校,即是現在喇沙書院的前身。[6]

堅尼地道德國會所高五層,屬於維多利亞式建築。新校舍頂層用作喇沙會修士、校長及教師的宿舍。三樓曾是寄宿學生的宿舍,後來成為第一個禮堂。二樓是秘書辦公室,一樓設有一般辦公室和康樂室,而地下則是圖書館。課室則設於新興建、於1920年由港督司徒拔爵士開幕的北座教學大樓。1926年,西座(又稱教堂座/科學大樓)落成,設有教堂、實驗室,及第二個禮堂(今舊禮堂)。這二幢建築沿用至今。

羅便臣道舊校則於1921年交還天主教香港教區。該處於1917年興建的的南座新樓,自1925年起成為華仁書院校舎;1955年再成為聖貞德學校校舎,直至1960年重建。而1881年建造之原聖若瑟校舎,1920年起改作住宅,直至1987年才由長江實業重建成豪宅樂信臺(1990年第一季入伙)。

1925年,籃球隊贏得HKBA盾牌。

1925-1927年,田徑隊連續三年贏得港督盾牌,即校際田徑賽冠軍。1932年,1935-1936年再奪冠軍。

1936年,聖若瑟書院校友陳振興(Charles Chen)成為第一名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游泳項目的運動員。同年,田徑隊在設立後12年內,第6度贏得港督盾牌。

二戰期間(1941年─1945年)

香港日佔時期(1941至1945年間),書院被日本皇軍佔用,被逼停辦。部分修士逃往越南,其他則被監禁於集中營,另有一位修士任志願救傷隊被日軍伏擊身亡。校舍由一位名叫「阿耀」的職員盡力保持原狀,他亦偷運生活必需品給囚在集中營的修士。

戰後發展(1945年―現在)

File:Prince of Wales banner competition.jpg
威爾斯親王錦標賽歷屆優勝隊伍牌匾

戰後,書院繼續穩步發展。1962年,原為德國會所的舊翼拆卸,改建為一座新的八層高現代建築物,稱為新座,並由港督柏立基爵士開幕。

香港葡裔家庭在50-60年代出現移民潮,因此書院學生逐漸以華人為主。

1952年:贏得學界足球聯賽高級組及初級組冠軍及學界足球淘汰賽冠軍。

1956年:連續三年贏得學界網球冠軍。

1961年:曲棍球隊連續兩年贏得 Sir Arthur Morse Challenge Trophy。

1962年:成為香港首支同年贏得威爾斯親王錦旗 (Prince of Wales Banner)及嘉爾頓錦標賽(Carlton Trophy)的童軍隊伍。此後直至1978年,深資童軍隊(港島第一旅)連續七屆奪得威爾斯親王錦旗。

2002年: 於中學會考產生四名十優狀元。為當屆會考出産最多狀元的學校。

2007年:校舍第一期擴展工程完成,新翼(Agabeg Annex)開幕。

2010年:繼2002年後,再次於中學會考產生四名十優狀元,成為末代會考出產最多狀元的學校。

2016年:獲批准使用堅尼地道26號作校舍擴建。

2018年:完成堅尼地道26號校舍擴建工程,供中四和中六學生使用。

2020年:聖若瑟書院宣布將開始重建校舍工程,預計花費約5億元,會於22年內完成翻新工程。[7]

校際比賽成績

足球

全港學界精英足球比賽冠軍:4次

  • 1990-91,1991-92,1992-93,1998-99

埠際賽冠軍:3次

  • 1990-91,1991-92,1992-93

校際淘汰賽(1981-82停辦)

  • 甲組冠軍:1948-49,1951-52,1967-68
  • 乙組冠軍:1951-52
  • 丙組冠軍:1954-55,1955-56,1977-78

校際7人賽(1973-74停辦)

  • 甲組冠軍:1948-49,1949-50,1953-54,1954-55

中學校際足球比賽

  • 甲組冠軍:26次
    • 1906-07,1907-08,1908-09,1911-12,1916-17,1926-27,1932-33,1935-36,1951-52,1953-54
      1954-55,1967-68,1976-77,1984-85,1985-86,1986-87,1987-88,1990-91,1991-92,1992-93
      1995-96,1996-97,1998-99,1999-00,2000-01,2005-06
  • 乙組冠軍:27次
    • 1908-09,1916-17,1918-19,1919-20,1920-21,1935-36,1949-50,1951-52,1952-53,1974-75
      1979-80,1980-81,1983-84,1990-91,1991-92,1992-93,1993-94,1994-95,1995-96,1996-97
      1997-98,1998-99,1999-00,2001-02,2006-07,2007-08,2009-10 , 2013-14
  • 丙組冠軍:15次
    • 1982-83,1984-85,1986-87,1987-88,1988-89,1989-90,1990-91,1991-92,1992-93,1994-95
      1995-96,2001-02,2006-07,2007-08 , 2013-14
  • 團體冠軍:21次
    • 1955-56,1982-83,1983-84,1984-85,1985-86,1986-87,1987-88,1990-91,1991-92,1992-93
      1994-95,1995-96,1996-97,1997-98,1998-99,1999-00,2000-01,2001-02,2006-07,2007-08
      2009-10
  • 大滿貫:8次
    • 1908-09,1916-17,1935-36,1951-52,1990-91,1991-92,1992-93,1995-96
  • 連勝次數
    • 甲組冠軍 : 4 年 (1984-85 至 1987-88)
    • 乙組冠軍 : 10 年 (1990-91 至 1999-00)
    • 丙組冠軍 : 7 年 (1986-87 至 1992-93)
    • 團體冠軍 : 8 年 (1994-95 至 2001-02)
    • 大滿貫 : 3 年 (1990-91 至 1992-93)

游泳

書院代表隊於1917年成為首屆中學校際游泳比賽團體冠軍。1936年,聖若瑟書院校友陳振興(Charles Chen)代表中華民國參加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游泳項目。往後亦不斷有聖若瑟書院校友成為香港代表隊出戰奧林匹克運動會,包括方力申符泳郭迪明鄧浩光鄧國光等,至今保持著多項香港紀錄。

近年書院亦培養出不少香港代表,當中吳鎮男與另一名校友黃鍇威在2009年及2013年的東亞運動會奪得4x100米自由泳接力銅牌,為港爭光。

中學校際游泳錦標賽

  • 學界精英賽:1次
    • 2016-17
  • 甲組冠軍:12次
    • 1991-92,1995-96,1997-98,1998-99,1999-00,2000-01,2001-02,2003-04,2004-05,2006-07,2011-12,2017-18
  • 乙組冠軍:7次
    • 1951-52,1988-89,1990-91,1991-92,1992-93,2008-09,2015-16
  • 丙組冠軍:5次
    • 1990-91, 1991-92, 1992-93, 2013-14,2017-18
  • 團體冠軍:6次
    • 1917-18,1934-35,1936-37,1990-91,1991-92,1992-93
  • 大滿貫:1次
    • 1991-92
  • 連勝次數
    • 甲組冠軍 : 5 年 (1997-98 至 2001-02)
    • 乙組冠軍 : 3 年 (1990-91 至 1992-93)
    • 丙組冠軍 : 3 年 (1990-91 至 1992-93)
    • 團體冠軍 : 3 年 (1990-91 至 1992-93)

學校傳統

校訓

Labore et Virtute(拉丁文);Labour and Virtue(英文);勤奮向善(中文

校訓總結了聖若瑟的生活:聖若瑟是一位勤勞的木匠,其高尚的品格使他成為耶穌的「父親」。校訓又表達了聖若瑟應有的精神,成為學校傳統的重要部分。

校歌

聖若瑟的校歌名為「母校的召喚」(Alma Mater Call),原曲為愛爾蘭傳統民歌O'Donnell AbúO'Donnell Abú;由馬爾真修士 Brother Marcian James 在1903年填上歌詞成為校歌。馬爾真修士曾出任香港、星加坡、馬來亞多間喇沙會學校校長,此曲成為各校校歌。除香港的聖若瑟及張振興伉儷書院以外,使用這校歌的喇沙會學校包括:新加坡 St. Joseph's Institution、馬六甲 St. Francis Institution、檳城 St. Xavier's Institution、怡保 St. Michael's Institution 。

校徽

代表顏色

綠色與白色 (綠與白) 在創校初期已經是學校的代表色。 綠色代表愛爾蘭的國花——酢槳草,而白色則代表法國的鳶尾(白合)花形紋章,原因是校監多來自愛爾蘭及法國。

校園

聖若瑟書院坐落於中環半山堅尼地道7號,由金鐘太古廣場步行前往需約15分鐘,由中環港鐵站步行前往則約需10分鐘。校舍位處的堅尼地道有多條巴士線途經,包括12A,23,23B,40及103,當中23及40由金鐘站至學校車程約3分鐘。校舍附近有聖若瑟堂花園道纜車總站香港公園。校舍東面有一條連接花園道與堅尼地道,名為聖若瑟徑的小徑。學校附近也有三間士多,聖若瑟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的學生通常都在這三間士多買午飯。

校舍結合歐洲古代和現代的建築風格。在1920年建造的北座(舊座;Old Building)裡面有三間教員室和中一,中二,中三和中五課室。西座(教堂座;Chapel Block)則有禮拜堂、音樂室、實驗室、一間中五課室以及舊禮堂。這兩座建築是依照殖民地式設計而建造的,反映當時古典歐洲的感染力。其特色之處包括鐘樓、塔樓及陽台,當中陽台在未有空調的年代發揮通風用途。西座和北座在2000年8月18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為擴展空間及適應戰後教育需要,原建於1902年的德國會所大樓被拆除,於1963年改建成新座(New Building)。新座內有實驗室、多媒體學習中心、校務處、新禮堂、圖書館、電腦室及修士宿舍。新座建成後,書院不再招收寄宿學生。2007年,校舍第一期擴展工程完成,新翼(Agabeg Annex)設有教員室、留堂課室、美術室及資訊科技學習中心。

書院部分校舍被列為法定古蹟,因而不得重建,所以書院的校舍規模較其他學校為小。為此,書院於2014年申請使用比鄰位於堅尼地道26號、被列作一級歷史建築的校舍(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前校舍),並獲政府批准。該校舍裝修工程現已完成,於2018年7月落成,並於2018-2019學年啟用。堅尼地道26號校舍裏有中四和中六課室、一間教員室,音樂禮堂和兩個會議室。新校舍的正式開幕日期為2019年1月26日。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直至2018年(第33屆),聖若瑟共出產14名香港傑出學生[8],在香港所有中學中排名第6。

公開考試佳績

聖若瑟於歷屆香港中學會考出產了16位十優狀元,成績輝煌。1987年為首屆可報考十個科目,而最後一屆會考為2010年。

  • 4位狀元: 2002,2010
  • 2位狀元: 2006
  • 1位狀元: 1998,2000,2004,2007,2008,2009

香港中學會考狀元名單:

1989年:羅子敬 (9A狀元, 當屆香港沒有10A狀元)

1989年:莊錦輝 (9A狀元, 當屆香港沒有10A狀元)

1998年:譚國豪

2000年:莫如康

2002年:鄭皓文

2002年:李日端

2002年:凌霄志

2002年:梁泓鎬

2004年:周靈傑

2006年:白瑋璘

2006年:劉智豪

2007年:蘇逸軒

2008年:孔祥發

2009年:譚品堯

2010年:柯嘉俊

2010年:柯柏菱

2010年:戴樂天

2010年:陳晉登 [9]

班級結構及科目

班級結構

  • 班別以英文字母A、B、C、D、E、F命名。
    • 中一至中三以E班為精英班,不設F班。
    • 中一至中二以B班為英文小班教學班、C班為數學小班教學班、D班為中文小班教學班。
    • 中四至中六以F班為精英班。
    • 中四D班學生選修數學延伸單元一,E、F班學生選修數學延伸單元二,A、B、C班學生只修讀核心課程。

語文

  • 英國語文(中一 - 中六)
  • 中國語文(中一 - 中六)
  • 普通話(中一 - 中三)

理科

  • 數學(中一 - 中六)
  • 數學(單元一/單元二)(中四 - 中六)
  • 綜合科學(中一 - 中二)
  • 物理(中三 - 中六)
  • 化學(中三 - 中六)
  • 生物學(中三 - 中六)
  • 電腦/電腦與資訊科技/電腦應用(中一 - 中六)

商業

  • 企業基礎(中二 - 中三)
  •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中四 - 中六)
  • 經濟(中四 - 中六)
  • 旅遊與款待(中四 - 中六)

社會學

  • 綜合人文(中一 - 中三)
  • 通識(中四 - 中六)
  • 地理(中四 - 中六)
  • 中國歷史(中一 - 中六)
  • 宗教-天主教(中一 - 中四)

藝術

  • 音樂(中一 - 中三)
  • 視覺藝術/藝術教育(中一 - 中六)

體育

  • 體育(中一 - 中六)

職員

校監及校長

  • 校監:陳國強修士(Brother Chan Jeffery)
  • 校長:黃婉芬女士(Ms YF Wong)
  • 副校長:冼家銘先生(Mr KM Sin)、郭迪文先生(Mr TM Kwok)

聖若瑟書院法團校董會成員

主席:

  • 陳國強修士(Brother Chan Jeffrey)(校監)

成員:[10]

  • Ms YF Wong(黃婉芬女士)(校長)
  • Ms Tam Millie(Sponsoring Body Manager)
  • Mr Choy Peter(Sponsoring Body Manager)
  • Mr Tse Michael(Sponsoring Body Manager)
  • Mr Ku Eric(Sponsoring Body Manager)
  • Mr Ng Tony(Sponsoring Body Manager)
  • Mr Wong Kenneth(Sponsoring Body Manager)
  • Ms Ma Veronica(Independent Manager)
  • Mrs Lee Elizabeth(Parent Manager)
  • Mr Leung Carl(Alternate Parent Manager)
  • Mr Yip Peter(Alumni Manager)
  • Mr Szeto Godwin(Teacher Manager)
  • Mr Chan Alfred(Alternate Teacher Manager)

歷任校長

中文譯名參照香港教區紀錄[11]

  • 艾道非修士 Bro. Hidulphe Marie NICOLAS (1875-1879)
  • 薛彼恩修士 Bro. Gendreau CYPRIAN (1880-1884)
  • 歌 拔修士 Bro. Ivarch (Louis) GAUBERT(1884-1889)
  • 艾 賓修士 Bro. Abban GENDREAU(1889-1894)
  • 奧基夫修士 Bro. James O'KEEFE(1895-1899)
  • 拿法西修士 Bro. Julian Francis LAFRASSE 1899-1903)
  • 巴 尼修士 Bro. Joshua BARRE(1903-1904)
  • 邵維德修士 Bro. Dotto Sylvester McGRATH(1904-1908)
  • 連 儂修士 Bro. Christian LENNON(1908-1913)
  • 麥當路修士 Bro. Adrian Edmond McDONALD(1913-1914)
  • Bro. Peter Chrysologus(1914)
  • 艾 瑪修士 Bro. Aimar SAURON(1914-1921)
  • 馬爾真修士 Bro. Marcian James CULLEN (1921)
  • 洛 他修士 Bro. Michael NOCTOR(1922)
  • 艾 瑪修士 Bro. Aimar SAURON (1922-1931)
  • 連爾漢修士 Bro. Matthias LINEHAN(1931-1935)
  • 畢 奇修士 Bro. Stephen BUCKLEY(1936-1937)
  • 莊拉霖修士 Bro. John Lynam(1937-1949)
  • 賴斐爾修士 (雷斐爾) Bro. Raphael Egan(1949-1958)
  • 畢列登修士 Bro. Brendan Dunne(1958-1964)
  • 雅各伯修士 (詹度尼) Bro. James Dooley(1964-1970)
  • 亞爾豐索修士 Bro. Alphonsus Breen(1970-1974)
  • 百德修士 Bro. Patrick Tierney(1974-1986)
  • 湯瑪士修士 Bro. Thomas Favier(1986-2002)
  • 梁長興先生(Mr. C.H. Leung)(2002-2010)
  • 陳美梅女士(Ms. Caroline Chan)(2010-2016)
  • 程景坡先生(Mr. Perrick Ching)(2016-2020)
  • 黃婉芬女士(Ms. Y.F. Wong)(2020-)

學生活動

課外活動組織

直系組織

  • 學生會(英語:Students' Union[1]
  • 領袖生會(英語:Prefects' Board[2]
  • 家長教師會 (英語: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 品德學業推廣委員會 (英語:Value Education and Academic Promotion Team[3]2
  • 資訊科技組 (英語: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Team) (已於2014年與網頁出版部合併成網頁出版與資訊科技支援部)

宗教

  • 公教聯會英語:Christian Union

成立於1981年8月25日,至今已有42年歷史。由4個分部組成,分別是輔祭部,讀經部,小聖堂合唱團(英語:Chapel Choir)及聖母軍。[4]

學術

  • 生物學會(Biology and Conservancy Association)
  • 國藝會(Chinese Culture Society)
  • 英文學會(English Society)
  • 法文學會(French Club)
  • 地理學會(Geography Society)
  • 綜合人文學會 (Liberal Studies and Integrated Humanity Society)
  • 數學學會(Mathematics Society)
  • 科學學會(Science Society)

運動

  • 水上活動學會(Aquatic Club)
  • 田徑學會(Athletic Club)
  • 羽毛球學會(Badminton Club)
  • 籃球學會(Basketball Club)
  • 足球學會(Football Club)
  • 壁球學會(Squash Club)
  • 乒乓球學會(Table Tennis Club)
  • 網球學會(Tennis Club)
  • 排球學會(Volleyball Society)
  • 手球學會(Handball Club)
  • 欖球學會(Rugby Club)

興趣

  • 電腦學會(Computer Society)
  • 戲劇學會(Drama Club)
  • 美術學會(Aesthetic Society)
  • 天文學會(Astronomy Society)
  • 航空學會(Aviation Society)
  • 歷史學會(History Society)
  • 攝影學會(Camera Club)
  • 機械與科技學會(Robotics and Technology Society)
  • 棋藝社(Chess Club)

音樂團體

  • 音樂學會(Music Society)

合唱團:

  • 初級合唱團(Junior Choir)
  • 中級合唱團(Intermediate Choir)
  • 高級合唱團(Senior Choir)
  • 中級混聲合唱團(Intermediate Mixed Choir)
  • 高級混聲合唱團(Senior Mixed Choir)
  • 室內男聲合唱團(Chamber Boys' Choir)

樂團:

  • 學校管弦樂團(School Orchestra)
  • 室內弦樂團(Josephian's Chamber Orchestra)
  • 管樂團 (Wind Band)
  • 口風琴樂隊(Melodica Band)
  • 中國鼓樂隊(Chinese Drum Band)

服務

  • 香港紅十字會青年團第17團(Red Cross Youth Unit 17)[12]
  • 港島第一旅童軍團(1st Hong Kong Group Scout Troop)[13]
  • 港島第一旅空童軍團(1st Hong Kong Group Air Scout Troop) [14]
  • 港島第一旅深資童軍團(1st Hong Kong Group Venture Scout Unit) [15]
  • 港島第一旅樂行童軍團(1st Hong Kong Group Rover Scout Crew) [16]
  •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Award for Young People)
  • 扶輪少年服務團(Interact Club)
  • 社會服務團(Social Service Group)
  • 聖約翰救傷隊(St. John Ambulance)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Club)

出版

  • 編輯部(Editorial Board)
    • Green & White Magazine(校刊,每年一冊,由1958年開始出版)
    • 若文(Green & White Gazette)(每年出版兩份)
  • 網頁出版與資訊科技支援部(Web Publish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Team)(1997年成立,於2014年與資訊科技支援部合併成網頁出版與資訊科技支援部)

課外活動週

  • 學生節(Student Festival)
  • 科學節(Science Week)
  • 普通話週(Putonghua Week)
  • 國藝週(Chinese Cultural Week)
  • 數學週(Mathematics Week)
  • 電腦科技週(Tech Week)
  • 宗教節(Religious Festival)
  • 音樂週(Music Week)

學生活動

運動

  • 陸運會
  • 水運會
  • 越野賽

慈善/服務

  • 公益金便服日
  • 步行籌款(Walkathon)

宗教

  • 開學彌撒(每年九月星期一或五)
  • 平日彌撒(逢星期三舉行)(Wednesday Mass
(每個星期三於早上七時半舉行彌撒)
  • 將臨期彌撒及聖誕派對
(是由公教聯會於每年十二月舉行的彌撒)
  • 聖若瑟瞻禮彌撒(每年3月19日前後星期一或五)
  • 聖若翰喇沙瞻禮彌撒
  • 宗教節(一年一度)
  • 感恩彌撒 (每五年一次,取代該年聖若瑟瞻禮彌撒)

綠與白日(開放週年紀念日)(Green & White Day)

  • 2002年 127週年紀念:Sensation
  • 2003年 128週年紀念:Viva Josephians
  • 2004年 129週年紀念:Legendary Past, Promising Future
  • 2005年 130週年紀念:Starring Josephians
  • 2006年 131週年紀念:A Josephilic Moment
  • 2007年 132週年紀念:On Air
  • 2008年 133週年紀念:The Living Tales
  • 2009年 134週年紀念:Now Showing
  • 2010年 135週年紀念:Ignitor
  • 2011年 136週年紀念:Flagship
  • 2012年 137週年紀念:Limelight
  • 2013年 138週年紀念:Tourbillon
  • 2014年 139週年紀念:Polaris
  • 2015年 140週年紀念:Epoch
  • 2016年 141週年紀念:Amaranth
  • 2017年 142週年紀念:Skyline
  • 2018年 143週年紀念:Landmark
  • 2019年 144週紀念:Chronicle
  • 2020年 145週年紀念:因新冠肺炎關係取消

音樂

  • The Chamber of Green and White
  • 綠與白音樂會(Green and White Concert)
  • 校內才藝比賽(Internal Talent Quest)
  • 午間音樂會(Lunchtime Concerts)

美術

  • 海報設計比賽(Poster Design Competition)
  • 聖誕卡設計比賽(Christmas Card Design Competition)
  • 橫額設計比賽(Banner Painting Competition)

週年頒獎禮

  • 週年學術頒獎禮(Academic Prize-giving Ceremony)
  • 週年課外活動頒獎禮(ECA Prize Giving Day)

聖誕舞會(Green and White Ball)

  • 2008年:Vintage
  • 2009年:Fantasie
  • 2010年:Silhouette
  • 2011年:Euphoria
  • 2012年:Illuminate
  • 2013年:Rhapsody
  • 2014年:Flechazo
  • 2015年:Anteros
  • 2016年:Andanza
  • 2017年:Serenade
  • 2018年 : Sablier

迎新日(Freshman Day)

  • 2017年:Metanoia

著名校友

聖若瑟書院設有舊生會(Old Boys' Association)。

諾貝爾獎得主

學術及教育界

法律界

醫學界

行政會議成員

香港立法會議員

高級公務員

警界 、軍事界

商界

體育界

文化及演藝界

建築界

神職人員

外部連結

聖若瑟小學

聖若瑟書院

喇沙修士會網頁

參看

參考資料

  1. St. Joseph's College Incorporation Ordinance 1921-11-04. 
  2. 聖若瑟書院 百年古蹟造就才俊新生代. 明周文化. 2018-06-20 [2019-07-07] (美國英語). 
  3. 夏其龍. 香港天主教傳教史 1841-1894 香港. 香港. 2014-10-13: 334. ISBN 9789620436017. 
  4. St. Joseph's College, Hong Kong : diamond jubilee 1875-1935, 1935 (英語) 
  5. Sweeting, Anthony. Education in Hong Kong pre 1841 to 1941 : fact and opinion ; materials for 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 Press. 1990: 211. ISBN 978-962-209-258-7. 
  6. St. Joseph's College, Hong Kong : diamond jubilee 1875-1935, 1935 (英語) 
  7. 胡家欣. 聖若瑟書院籌5億重建校舍 加建學生宿舍 工程料花22年. HK01. 2020-01-09 [2020-11-06]. 
  8.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歷屆得獎者存檔副本. [201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4). 
  9. 文匯報. 誕16位末代「10優生」 會考終成歷史. 文匯報 (2010年8月4日) (文匯報). 2010-08-04. 
  10.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Committee 2017-18
  11. 歷任校長
  12. 存檔副本. [2015-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5). 
  13.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06150739/http://www.1sthkg.org/Scout-Troop
  14.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06143204/http://www.1sthkg.org/Air-Scout-Troop
  15.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06143729/http://www.1sthkg.org/Venture-Scout-Unit
  16.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06103922/http://www.1sthkg.org/Rover-Scout-Crew
  17. 聖若瑟書院 敢想敢做之勇者. 明周文化. 2018-06-20 [2019-07-07] (美國英語). 

Template:香港法定古蹟 Template: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Template:香港天主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