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玄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玄宗
唐朝皇帝
Txz1.jpg
唐朝第九任皇帝
在位 712年9月8日 –756年8月1日
前任 唐睿宗李旦(第八任)
太上皇 唐睿宗李旦(太上皇,712年-716年[1]
繼任 唐肅宗李亨(第十任)
中國皇帝
在位 712年9月8日 –756年8月1日
前任 唐睿宗李旦
繼任 唐肅宗李亨
天可汗
在位 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日
前任 唐睿宗李旦
繼任 唐肅宗李亨
太上皇
在位 756年8月1日-762年5月3日
出生 武后垂拱元年八月五日(685年9月8日)
大唐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逝世 寶應元年四月五日(762年5月3日)(77歲)
大唐長安城太極宮甘露殿
安葬 唐泰陵(今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東北15公里處)
皇后 王皇后 (唐玄宗)
貞順皇后 (唐玄宗)
元獻皇后
子嗣

子:

  1. 李琮
  2. 李瑛
  3. 唐肅宗李亨
  4. 李琰
  5. 李瑤
  6. 李琬
  7. 李琚
  8. 李一
  9. 李璲
  10. 李璬
  11. 李敏
  12. 李璘
  13. 李瑁
  14. 李玢
  15. 李琦
  16. 李環
  17. 李瑝
  18. 李玼
  19. 李珪
  20. 李珙
  21. 李瑱
  22. 李璿
  23. 李璥
全名
李隆基
时代年号
先天(712年8月–713年11月)
開元(713年12月–741年)
天寶(742年–756年7月)
諡號
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廟號
玄宗
朝代 唐朝
父親 唐睿宗李旦
母親 竇德妃

唐玄宗 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統治唐朝長達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代避聖祖趙玄朗讳,清代避諱康熙帝「玄燁」,皆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格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儀表雄伟俊丽。唐玄宗是风流才子,精于琴,曾作琴曲《广寒游》,记述自己梦游月宫之事。其曲意趣高远,音调清越,飘飘然有独步太罗之想,凭虚御风之趣[2]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韦皇后,擁立睿宗李旦,並掌握朝政與京師實際兵權。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是為玄宗,隨即發動先天之變,赐死可能爭奪大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玄宗在位44年間,前30年開元之治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由於其怠政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導致了後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逃往四川,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自立為帝,即肅宗,尊玄宗为太上皇。玄宗762年病逝,葬于泰陵。唐玄宗和杨贵妃

人物生平

早年

武后垂拱元年秋八月五日戊寅(685年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后以其日为千秋节、天长节[3]。出生时其父李旦为帝,母窦氏为德妃。垂拱三年(687年)闰七月丁卯,封楚王。永昌元年(689年),祖母武則天命令李隆基過繼孝敬帝,繼其香火載初二年(690年),李隆基五岁时,父亲李旦被祖母 武氏废除帝位,迁居东宫

天授三年(692年)十月戊戌,李隆基出阁开府置官属。李隆基英俊多藝,儀表堂堂,少年時代就顯出了極有膽識的性格。當他七歲時,正是武周时期,武懿宗自認為是武則天的姪子,趾高氣揚,根本不把李氏宗室放在眼裏。有一次,武氏諸王到朝堂參加每月朔望的兩次會見時,他看到李隆基的車騎儀仗威嚴而整齊,心中不悅,便利用自己金吾將軍糾察風紀的權力橫加阻撓。李隆基卻理直氣壯地責問:「我家的朝堂,干你甚麼事?竟敢挾迫我的車騎隨從!」[4]祖母武則天知道此事後,不僅未加罪於他,反而更加宠爱他。虽然李隆基获得了祖母的宠爱,但在长寿二年(693年)正月,其母窦氏与嫡母皇嗣妃刘氏被武则天秘密杀害,尸骨无踪。根据史料可知,李旦的另一位妾室豆卢氏和李隆基的姨妈窦氏[5]抚养、照料过年幼丧母的李隆基。同年腊月丁卯,李隆基由楚王改封临淄郡王。根据《唐会要》的记载[6],就在长寿二年,李隆基娶王氏郡王妃

圣历元年(698年),李隆基再度出阁,赐第于东都洛阳的积善坊。大足元年(701年),随祖母回到西京长安,赐宅于兴庆坊。长安中,历右卫郎将、尚辇奉御。神龙革命后,伯父唐中宗复位。景龙二年四月(708年),李隆基兼潞州別駕

唐隆之变

景龙四年(710年),李隆基從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回到長安。他暗中聚結才勇之士,在皇帝的親軍萬騎中發展勢力。太宗時,選官戶及蕃口中驍勇的武士穿虎紋衣,跨豹紋韉,從遊獵,於馬前射禽獸,謂之百騎。武則天時增加為千騎,中宗時發展為萬騎。李隆基非常重視萬騎的作用。

韋后想效法武則天自稱皇帝,但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密謀,以中宗遺制,立溫王李重茂(中宗少子)為皇太子,韋后知政事,父亲相王李旦參政。韋黨宗楚客韋溫紀處訥等人,極力反對相王參謀政事。相王不想捲入宮廷鬥爭,對事件採取迴避的態度,於是李隆基就主動地策劃了消滅韋黨的宮廷政變。

當時韋后想稱帝登基,對太平公主立李重茂為帝不滿;李隆基又借助太平公主的力量壯大自己。正當雙方劍拔弩張之際,原來親近韋氏的兵部侍郎崔日用改變態度,暗中向李隆基告密,勸其立即發動攻勢。於是,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苑總監鍾紹京等,密謀策劃,欲先發制人。

有人建議,把發動政變的事先向相王報告,李隆基胸有成竹地說:「我是為了拯救社稷,為君主父親救急,成功了福祉歸於宗廟社稷,失敗了我因忠孝而死,不連累相王。怎可以報告,讓相王擔心呢!現在報告,相王若贊成,就是害他參與了危險的起事;若他不贊成,我計謀就失敗了。」[7]於是,決定背著相王,立即行動。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等人穿便服進入禁苑,到苑總監鍾紹京住處。這時,鍾紹京反悔,拒絕參加這次政變。但其妻許氏卻堅定地說:「忘身殉國,神必助之。既然參與同謀,即使不參加,勢難免罪。」鍾紹京明白,前往拜謁李隆基。入夜後,萬騎果毅李仙鳧葛福順都先後來到,請李隆基發佈命令。

二更時分,葛福順拔劍直入羽林營,斬韋黨掌握軍隊的韋璿韋播高嵩,然後宣佈:「韋后毒死先帝,謀危社稷,今夕當共誅諸韋,身高有馬鞭之長者皆殺之,立相王為帝以安天下。敢有反對者,罪及三族。」羽林軍將士紛紛表示從命。李隆基率眾出禁苑南門,進攻宮城。葛福順率左萬騎攻玄德門,李仙鳧率右萬騎攻白獸門,相約在凌煙閣會見。李隆基率兵直入玄武門。韋后惶恐逃入飛騎營,被飛騎斬首獻於李隆基;安樂公主正在畫眉,也被斬首,其夫武延秀同時被殺。凡是諸韋及韋后親信均被逮捕斬首,史稱唐隆之變

這時,李隆基才將唐隆之變的經過報告相王。相王抱著李隆基哭泣著說:「宗廟社稷的災禍是你平定的,神明百姓也都仰賴你的力量了。」[8]當日,隆基被改封為平王,兼殿中監,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押左右萬騎。

太子时期

李隆基與姑姑太平公主迫使李重茂禪讓於相王李旦。相王即位,是為睿宗。睿宗與大臣議立太子。按嫡長子繼承制度,兄长宋王李成器應為太子,但李成器堅決辭讓說:「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平王有功於國,自己決不居平王之上。」參與消滅韋黨的功臣也多主張立李隆基為太子。睿宗順水推舟,遂在秋七月己巳,册立平王李隆基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改元景云。九月庚戌,李隆基长子李嗣直封为许昌郡王,次子李嗣谦为真定郡王。

太平公主恃著擁立睿宗有功,經常干預政事。她又感到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幹,妨礙自己參政,總想另易太子。同时,太平公主在后宫中,包括李隆基的身边大量安插耳目[6]。李隆基當然不願任人擺佈,亦想除掉太平公主。睿宗最初遇到困難先聽太平公主的意見,再徵求太子的意見。後來,愈來愈傾向太子。

景雲二年(711年)二月,睿宗命太子監國,六品以下除官及徒罪以下,由太子處分。九月,李隆基的一位妾室——楊良媛生下他的第三子李嗣升,即日后的唐肃宗。楊良媛怀孕时,东宫中依附于太平公主的耳目,“必阴伺察,事虽纤芥,皆闻于上[9]”,李隆基心不自安,甚至因太平公主之故试图为楊良媛堕胎。在先天元年(712年)七月,睿宗禪讓於太子。太平公主雖力勸睿宗不要放棄處理大政的權力,但已無濟於事了。

玄宗即位

File:Li longji art.jpg
李隆基手书《鹡鸰颂》孤本(局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李隆基於延和元年(712年)八月三日即位,是為唐玄宗,改元先天。當時,宰相多是太平公主之黨,文武大臣,也多依附她。於是,除掉太平公主就成了玄宗的當前要務。而太平公主的黨羽看到玄宗銳意親政,就想廢黜玄宗。

先天元年(713年)七月,玄宗與岐王李範、薛王李業、兵部尚書郭元振龍武將軍王毛仲等決定起事。玄宗命王毛仲到閒廄取出御馬並調家兵三百餘人,親自率領太僕少卿李令向王守一,內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親信十多人,先殺左、右羽林大將軍常元楷李慈,又擒獲了太平公主的親信右散騎常侍賈膺福及中書舍人李猷,接著殺了宰相岑羲蕭至忠竇懷貞暫時走脫,最後自縊而死。太平公主驚恐萬狀,先逃入山寺,後被賜死於家,是為先天政變。自此以後,一切軍政大事玄宗完全可以自作主張了。

先天元年十月,玄宗到新豐(今陝西臨潼)閱兵於驪山下,調動二十萬人馬,旌旗連亙五十餘里,聲勢浩大。但由於軍容不整,欲斬兵部尚書郭元振,因宰相劉幽求、中書令張說求情,將其流於新州(今廣東新興)。接著,以制軍禮不肅罪殺了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本來,玄宗只是為了整頓軍紀,樹立自己的威信,並無意殺唐紹,但由於金吾將軍李邈倉促宣敕,無可挽回,故而玄宗罷了李邈的官。由於兩位大臣得罪,諸軍震動很大,秩序不穩,只有左軍節度薛訥、朔方道大總管解琬二軍穩定,玄宗讚嘆不已。

開元時期

先天元年十二月,改元開元。開元時期的三十年是唐朝的極盛時期。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重用姚崇,革新政治。姚崇建議:抑制權貴,重視爵賞,納諫諍,禁貢獻,他都採納。無關大局的具體問題,他都放手讓姚崇處理。有一次,姚崇奏請決定郎吏的任命問題,姚崇再三請求玄宗決定,玄宗只是仰視殿屋,置之不理。高力士提醒玄宗應置可否,他答曰:「朕委姚崇理政,大事應當與朕共議,郎吏小官的事,何須一一煩朕!」自此以後,群臣於是知道玄宗能尊重大臣的決定。

玄宗弟薛王李業母舅王仙童,凌辱百姓,被御史彈奏。薛王李業為其求情,玄宗命中書、門下復查。姚崇等奏曰:「王仙童罪狀明白,御史所言正確,不可縱容。」玄宗同意姚崇的意見。從此,所有貴族都不敢放肆。

為了糾正奢華的風氣,開元二年(714年)七月玄宗下令:「乘輿服御、金銀器玩,宜令有司銷毀,以供軍國之用;其珠玉、錦繡,焚於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錦繡。」又下欶:「百官所服帶及酒器、馬銜、鐙,三品以上,聽飾以玉,四品以金,五品以銀,自餘皆禁之;婦人服飾從其夫、子。其舊成錦繡,聽染為皂。自今天下更毋得採珠玉,織錦繡等物,違者杖一百,工人減一等。」(《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開元二年七月條)同時,還罷兩京織錦坊。他還反對厚葬,他認為厚葬無益於死者,有損於生者。於是,要求喪葬務遵簡儉,凡送終物品,均不得以金銀器為飾。如有違者,杖一百。州縣長官不能舉察者,一律貶官。

為了從歷史上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作為治理國家的借鑑,玄宗喜愛閱讀史書,讀到有關政事的問題,他特別留心。但常碰到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於是,他要宰相為他推薦侍讀,幫助他讀書。開元三年(715年)九月,馬懷素褚無量被推薦為侍讀。玄宗對侍讀非常尊敬,親自迎送,待以師傅之禮。开元三年(715年)正月,玄宗次子李瑛被立为皇太子。

設置黑水府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朝在伯力(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設置黑水府,置黑水軍,對黑水靺鞨地區實施有效的行政管轄,並勘探了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新唐書·北狄傳》記載:“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東北行十日得窟說部,亦號屈設,稍東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四月,玄宗與中書門下及禮官、學士宴於東都集仙殿。他說:「仙者憑虛之論,朕所不取。賢者能治理國家,朕與諸位合宴,宜更名曰:集賢殿。」「仙」、「賢」雖一字之差,卻反映了玄宗重視人才的態度。

天寶時期

隨著時間的流逝,玄宗自認為天下已經太平,逐漸喪失了積極進取的精神,以致生活奢華,減少過問政事。陳建平《中國通史一百講》:“開元二十三年的時候,他覺得國家太平,要表現國家的歡樂盛況,於是大宴五鳳樓,在五鳳樓的殿前,開了一個盛大的同樂會,各種音樂、舞蹈、戲劇,百劇雜陳,讓三百里之內的刺史縣令,都要帶領當地的樂舞伎人,集合到五鳳樓之下來表演,這種歡樂表演,熱鬧喧天,連續了五日之久。”

玄宗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改立三子忠王李玙为太子;武惠妃不久也於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去世,後宮雖多美人,但沒有一個能使他滿意。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玄宗以为逝世多年的母亲窦氏祈福的名义,敕书儿媳、第十四子寿王妃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天寶四年(745年)八月,冊楊氏為貴妃。

楊貴妃不僅個人受寵,其三個姐姐也均賜府邸於京師,寵貴赫然;其遠堂兄楊國忠也因而飛黃騰達。楊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自執轡授鞭,貴妃院有織繡工七百人。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他們獻給楊貴妃的貢品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官吏競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的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裏,民間竟然流行歌謠日:「生男勿喜女勿悲,若今看女作門楣。」可見,玄宗寵愛楊貴妃的社會影響相當深遠。

生活的奢靡,隨之而來的是政治上的腐敗。天寶初年,口蜜腹劍的李林甫被重用為相。李林甫為了掌握大權,反對諫官有益的建議。他訓斥諸諫官道:「今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之不暇,何須多言!」補闕杜璡上書言事,次日即被降為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令。自此以後,沒有人敢再有諫爭之言了。

在用人方面,李林甫認為凡在德才方面超過自己者,他都設法將其除去。玄宗想重用兵部侍郎盧絢,他就把盧絢調任華州(治所在今陝西華縣刺史,並欺騙玄宗說盧絢因病不能理事而棄而不用。玄宗又欲重用絳州(治所在今山西新絳刺史嚴挺之,李林甫又欺騙玄宗說嚴挺之年老多病,宜授其散職,便於他養病。於是,嚴挺之又被送到東京(今河南洛陽)養病去了。李林甫雖然專權亂政,但其在位期間,政局尚穩。

李林甫欺上壓下並未引起玄宗注意,他反而仍然認為天下無事,把主要政事交由李林甫處理。高力士多次勸他不可使大權旁落以免失去君威,他還甚為不悅,致使高力士惶恐自責。天寶十一年(752年)李林甫死後,玄宗一方面重用擅權弄法的楊貴妃堂兄楊國忠為宰相,一方面信任居心叵測的邊將安祿山,以圖左右平衡。

楊國忠的專權亂政比李林甫更甚,重用親信,排斥異己。天寶十二年(753年),關中大饑,因京兆尹李峴不甚順從,遂以災氣歸罪於李峴,貶李峴為長沙(今湖南長沙)太守。後來霖雨成災,玄宗過問災情,楊國忠取最好的禾苗給玄宗看,掩蓋災情真象。扶風太守房琯反映了所管地區的災情,楊國忠就派御史去追究他的責任。因此,天寶十三年(754年)雖然關中災情嚴重,但無人敢如實上報。連玄宗身邊的宦官高力士也說,楊國忠大權在握,賞罰不公,連他也不敢說話了。

范陽(今北京附近)節度使安祿山為了和楊國忠在玄宗面前爭寵,二人互相詆譭。玄宗對此搖擺不定,認為主要政事交付宰相,邊防事務交付諸將,無可憂慮。這樣一來,蓄謀已久的安祿山終於發動了反唐的大叛亂。

唐玄宗雖然沒有發動過像唐太宗唐高宗朝時那樣的大規模的開邊軍事行動,但是他在位期間中原周邊地區與鄰近少數族吐蕃契丹南詔等的戰事連綿不斷。在邊疆軍事勝利的刺激下,玄宗日益滋長了他好大喜功的思想,寵愛有戰功的邊將。邊將也因此不停對外族開戰,以邀功賞。特別是李林甫為遏制政敵而拉邊將牛仙客入相後,更開放了蕃將以邊功為手段,窺伺中央政權的機會。

安史之亂

File:Li Zhao Dao Tang Ming Huang to Shu.jpg
《明皇幸蜀圖》描繪唐玄宗到四川避難場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唐玄宗晚年驕奢淫逸,終日只顧與楊貴妃遊樂。他罢免良相张九龄,任用奸相李林甫,朝政每况愈下。玄宗本不太相信鬼神之說,後來崇信方士張果,漸好神仙;並尊奉道教,企慕長生不老,以是朝野爭言符瑞。李林甫死后,又以楊貴妃之從兄楊國忠担任丞相,李林甫在位時尚可穩住朝政,楊國忠不仅没有李林甫的才幹,反而縱容贪污腐败,局面遂不可收拾。不久,楊國忠与手握兵權的范陽节度使安祿山发生冲突,安祿山决心先發制人,發動叛变。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於時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望風瓦解。史稱安史之乱。玄宗決定逃往四川,途中至馬嵬驛,士兵譁變,士兵砍殺楊國忠,又逼玄宗賜死楊貴妃,玄宗權衡輕重下後,為了保命及維持君威,不得已下令高力士把楊貴妃勒死。

對玄宗早有不滿的太子李亨與玄宗分道揚鑣;李亨率一部份禁軍北趨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七月即位,改元至德,是為唐肅宗。李隆基與陳玄禮率另一部份禁軍南逃成都,後被尊為太上皇,玄宗長達44年的統治告終。

晚年

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隨著安祿山被殺,郭子仪收复长安,玄宗由成都返回長安,居興慶宮(南內),奉玄宗為太上皇。乾元三年(760年)七月,宦官李輔國奉承肅宗,離間玄宗與肅宗的關係,迫使玄宗軟禁太極宮(西內)甘露殿。高力士、陈玄礼等人被贬谪,玄宗浸不自怿、憂鬱寡歡。

寶應元年农历四月初五日(762年5月3日),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在長安城太極宮甘露殿內駕崩,享壽七十七歲,在位四十四年。同年四月十八日(762年5月16日),久病未癒的唐肅宗李亨亦駕崩于长生殿,享年五十一歲。广德元年(763年)三月,將唐玄宗李隆基安葬於唐泰陵(今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東北15公里處)。廟號玄宗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評價

開元年間,玄宗勵精圖治,任用賢臣,革除弊害,鼓勵生產,經濟發展,史稱「開元之治」。开元十四年(726年)杜甫《憶昔》有詩證:「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雖然玄宗後期怠政,但直到他在位四十三年的天寶十三年(754年),仍是唐代的極盛之世,全國有三百二十一,一千五百三十八,一萬六千八百二十九鄉,九百零六萬九千一百五十四戶,五千二百八十八萬四百八十八口。史載:“戶口之盛,極於此”[10]

軼事

File:Long Corridor-Emperor Xuanzong of Tang.jpg
颐和园长廊彩绘:唐玄宗游月宫

中國許多文學作品中的李隆基是感情专一的皇帝,民間習稱他為「唐明皇」,《異聞錄》載〈唐明皇遊月宮〉一事。他和杨贵妃的故事,透過白居易《長恨歌》和陳鴻長恨歌傳》千古傳誦,例如: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但也有中立如詩聖杜甫,例如《哀江頭》一段:

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唐皇室后裔李商隱更有《馬嵬》詩諷曰: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晚唐宰相鄭畋的《馬嵬坡》一首貌似為玄宗辯護,其實寓意也不過說他略強於陳後主罷了: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影視文學形象

影視形象

文學形象

唐明皇初见杨贵妃, 都只怪杨玉环太美了, 太经典了

参考文献

  1.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對立,睿宗本來也無心帝位,故傳位予李隆基,睿宗為太上皇。
  2. 唐玄宗(历史古琴大师个人简介). 乐器圈
  3. 唐《明皇实录》云:“开元十七年秋八月,上降诞之日,大置酒合乐,燕百僚于华萼楼下。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百僚上表,愿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使燕乐,休假三日。诏从之。”诞日建节,盖肇于此。天宝七载八月己亥,诏改为天长节。
  4. 《旧唐书》.玄宗纪「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騎從!」
  5. 窦氏,即唐肃宗皇后张氏的祖母。见于《旧唐书 列传第二 后妃下》肃宗张皇后......祖母窦氏......昭成为天后所杀,玄宗幼失所恃,为窦姨鞠养。
  6. 6.0 6.1 唐会要·卷三》皇后......元宗皇后王氏。长寿二年。纳为妃。先天元年八月二十日。立为皇后......开元二年八月十日诏曰。古者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以备内职焉。朕恭膺大宝。颇修旧号......往缘太平公主取人入宫。朕以事虽顺从。未能拒抑。见不贤莫若自省。欲止谤莫若自修。改而更张。损之可也。妃嫔已下。朕当拣择。使还其家。宜令所司将车牛。今月十二日。赴崇明门待进止。
  7. 《旧唐书》.玄宗纪「我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急,事成福歸於宗社,不成身死於忠孝,安可先請,憂怖大王乎!若請而從,是王與危事;請而不從,則吾計失矣。」
  8. 《旧唐书》.玄宗纪「宗社禍難,由汝安定,神祇萬姓,賴汝之力也。」
  9. 《旧唐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后妃下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10. 《資治通鑒》卷217胡三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