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本體論 (哲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本體論:又譯存在論存有論,是形而上學的基本分支,本體論主要探討存有本身,即一切現實事物的基本特徵。

本體論(Ontology),又譯存在論存有論,是形而上學的基本分支,本體論主要探討存有本身,即一切現實事物的基本特徵。[1][2]

有的哲學家,如柏拉圖學派認為:任何一個名詞都對應着一個實際存在;另外一些哲學家則主張有一些名詞並不代表存在的實體,而只代表一種集合的概念,包括事物或事件,也有抽象的,由人類思維產生的事物。例如「社團」就代表一群具有同一性質的人組成的集合;「幾何」就代表一種特殊知識的集合等。[3][4]

本體論就是「研究到底哪些名詞代表真實的存在實體,哪些名詞只是代表一種概念」。所以本體論成為某些哲學分支的基礎。近年來,人工智慧資訊技術相關領域的學者也開始將本體論的觀念用在知識表達上,即藉由本體論中的基本元素:概念及概念間的關連,作為描述真實世界的知識模型。針對此一趨勢,W3C組織也開始定義了許多本體論相關語言,如RDFDAML+OILOWL等。[5][6]

字源

|Ontology}}源自希臘語單詞|ον存有)和|λόγος邏各斯,科學、研究、理論)的組合。[7]

1870年代,日本學者西周將它漢譯為理體學,之後又出現了實體學、本體論、實有論、存在論等譯名。之後這些譯名傳入中國。1930年代之後,日本學界通常使用存在論這個譯名。[8][9]

本體論:藝術本體論。

基本問題

本體論的根本問題是:「存有的最初分類是什麼?」不同流派的哲學家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解釋。[10]

這個問題使得在神學圖書館學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都需要運用本體論的知識,而且反映到宇宙學道德和審美觀念上。另外存在論提出的問題還包括:

  1. 存有是什麼?[11]
  2. 物質物體是什麼?
  3. 物體的基本屬性是什麼?
  4. 用什麼區別確定一個物體?
  5. 「物質物體存在」的基本定義是什麼?
  6. 物體的特性是什麼?
  7. 存在的特性是什麼?
  8. 什麼時候物體不再存在?並不僅僅是變化。
  9. 為什麼物體可以相對於虛無存在?[12][13]

本體論歷史

本體論最早可推朔到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曾經定義存在論為「研究物體的存在的科學」。具體地說是研究物體的分類,也就是說:在什麼情況下,一個物體可以被定義為「存在」。比如包括「普遍」的問題和「具體」的問題。[14][15]

笛卡爾在《第一哲學沉思集》一書正文後附錄的「筆者對第二組反駁的答覆」最後一部分中對「本體」的定義是:cquote2|一件東西,以它為主體直接寄託着、或者以它為依靠存在着某種我們理會到的東西,即我們心裡有實在觀念的某種特性、性質或屬性,就是本體。因為嚴格來說,我們對於本體沒有別的觀念,只認為它是這樣一個東西,其中形式地或卓越地存在着我們所理會地東西,即客觀地在我們的某個觀念裡面的東西,因為天然的光亮告訴我們,無是不能有任何實在的屬性的。[16][17]

觀念,物體,聯繫

關於存有可以提出許多問題:「存在是什麼?」「什麼於存在?」「我是什麼?」等,對於本體論來說,最基本的是找出物體是什麼、觀念是什麼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啟蒙時代笛卡兒提出的「我思故我在」開啟了本體論基本問題的先例,但笛卡兒並沒有深入研究,也認為沒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後來的神學家們也認為:「究竟是誰可以將這句話普遍應用到一切事物中?當然只有上帝。」[18][19]

但到了20世紀,當數理哲學、科學哲學和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新發現,將以前許多物質的所謂界限都打破了,人們不再滿足於神學的說法。

實體和環境

在20世紀各個不同時期存在着形而上學的主觀主義學派、客觀主義學派、相對論學派等不同流派,後現代主義的實體哲學家們力圖通過在不同環境下的哲學行動來重新定義上述的各個問題,主要依賴於生物學生態學和認知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動物自然和人工提供的環境中的認知情況。

命題相對於不同環境的變化,使得存在更難定義。如果人們說:「A是B」,「A必定是B」或「A曾經是B」究竟有什麼含義?有的哲學家主張去掉英語中的「是」一詞,改用以免造成容易混淆的抽象含義;另一些哲學家力圖了解詞彙中的深層含義和使用方式;馬丁·海德格爾想區分開「存在」和「物體」的意義。

存在

存在主義者認為「存在」是最基本的概念,好多事物都可以說「是」,動詞「是」有許多種用法,因此是易於混淆的,所以有許多種存在。

通俗地講,「存在」即是事物固有的屬性集合,人們可能用不同的詞彙、不同的語句、甚至是不同的語言來描述同一事物,但該事物不會因為人們的不同描述而改變。信息工程中,經常研究詞彙之間的相關性,就是要找出人們對同一事物的不同描述,或者從含有相關詞彙的語句中,找出他們共同描述的事物。

參考條目

外部鏈接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本體論? - 人機與認知實驗室 - CSDN博客 2018年2月13日 - 本體論(Ontology)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質的哲學理論,該詞是由17世紀的德國經院學者郭克蘭紐(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
  2. 本體論|一種知識表達的方法 - 簡書 2018年4月24日 - 本體論是形而上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和討論「存在性」問題的。關於「存在性」的討論,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對後世的影響比較大。
  3. 本體論 (信息技術) - MBA智庫百科 2017年2月13日 - 本體論(Ontology)一般而言,本體論是一門哲學研究,中文稱為本體論或存在論,研究什麼樣的事物客觀存在——即在宇宙中存在着什麼實體。
  4. 【專家視點】賀鴻富:本體論與大數據 2017年7月21日 - 本體論(Ontology)本來是一個哲學詞彙,是一門研究世界本源或者基質的哲學理論。
  5. 什麼是本體論? - shenlanzifa - 博客園 2019年1月1日 - 但就這還都是其次,更讓人惱火的是,這些不明不白的東西竟然延伸到了科學技術領域,比如,本體論這頭怪物就已經開始在人工智能、圖書館學、知識工程等領域
  6. 關於本體論問題的思考 2018年12月5日 - 近、當代哲學或多或少表現了「告別本體論」 的思想傾向,對於這種傾向,是否也需進行必要的反思?本文從對本體論的概念的具體 分析出發
  7. 第十二講 本體論_圖文_百度文庫 評分:2.5/5 36頁 2018年6月18日 - 第十二講 本體論 - 第十二講 本體論 ? ? ? ? ? 一、何謂「本體論」 二、本體論的三重內涵 三、本體論的認識
  8. 本體論 (信息技術) - MBA智庫百科 2017年2月13日 - 本體論(Ontology)一般而言,本體論是一門哲學研究,中文稱為本體論或存在論,研究什麼樣的事物客觀存在——即在宇宙中存在着什麼實體。
  9. 本體論_互動百科 2019年2月24日
  10. 本體論證明_百度百科 2018年11月7日 - 本體論證明(ontological argument),亦稱「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是指證明上帝存在的一種理論。
  11. 華中科技大學公開課:哲學導論_本體論_網易公開課 [視頻時長 24:15 「哲學導論」課程闡釋東西方哲學思維的基本形態和特點,是一門入門課程,內容涉及哲學是什麼、哲學的基本問題與特點、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人的哲學等哲學]
  12. 本體論研究 (豆瓣) 圖書本體論研究 介紹、書評、論壇及推薦... 《本體論研究》內容簡介:本體論(ontology,現多譯為「是論」)是西方傳統哲學的核心,本書作者畢其十年功於一役
  13. 關於本體論問題的思考 2019年4月23日 - 近、當代哲學或多或少表現了「告別本體論」 的思想傾向,對於這種傾向,是否也需進行必要的反思?
  14. 儒家和道家的本體論 內容提要 中國語言可以說呈現了中國哲學的本體論,但中國哲學的本體論並不是惟一地決定於中國語言,儒家和道家的主張能夠表明這一點。
  15. 本體論是什麼意思_本體論怎麼讀_拼音_解釋 2018年12月17日 - 辭海之家為您介紹本體論的解釋,拼音是什麼,如何發音。... 本體論是探討實體之最高性質的學說或科學,是形上學(Metaphysics)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16. 【本體論轉向】 西方哲學大體上經歷了三次大的轉向:第一次是古代的本體論轉向(ontological turn),第二次是近代的認識論轉向(epistemo-logical turn),第三次是當代的語言學轉向
  17. 本體論 | 機器之心 2019年5月3日 - 在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科學領域,理論上,本體是指一種「形式化的,對於共享概念體系的明確而又詳細的說明」。本體提供的是一種共享詞表
  18. 請教:認識論和本體論的關係是什麼? 所以,人們可以認識到「不依賴於人的意識的建構反映的純粹客觀事物」的內容,這就是本體論與認識論的同一。 3,本體是「認識的結果」,認識源於「本體的存在」。
  19. 莊子哲學:本體論 2018年9月9日 - 老子和莊子的宇宙論是以道家獨特的邏輯思維方法論證哲學本體論的內容,而不是論證宇宙萬物的具體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