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主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主體(Subject)在哲學上指的是一個擁有獨特的意識並且/或者擁有獨特個人經歷的存在,或者另一個外在於其自身並與其有關係的實體。 主體是觀察者,客體是被觀察者。 這一概念在大陸哲學中尤其重要。 其中,主體是討論自身本質的核心術語

  • 事物中的主要或關鍵部分。【例】學生是學校的主體,一切措施大都以他們為優先考量。
  • 哲學上指有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個體。【例】在哲學系統中,主體便是一種個別自我。
  • 法律上指權利義務賴以發生的,稱為「主體」。相對於客體而言。如人為權利義務的主體,物即為客體。【例】他擁有這棟別墅的所有權,人是主體,而別墅是客體。
  • 事物中的主要部分。如:「學生為學校的主體。」哲學上指有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個體。權利義務所賴以發生的稱為「主體」。
    • 相對於客體而言。如人為權利義務的主體,物 即為客體。
  • 行為的執行者。例,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的區別就在於犯罪主體是客觀還是主觀原因停止了犯罪。
    • 未遂是客觀原因,中止是主觀原因。

探討主體性

  • 何謂主體性?這是一個眾說紛紜、百家爭訟的題目。有人主張,主體性根本不存在,如英國哲學家休謨所說,內觀自我經驗,我們根本找不到一種東西叫做「自我」(self),因此主體的同一性是虛構的。
  • 有人主張,主體性是實在的,因此提出認識主體、政治主體、文化主體、道德主體、審美主體、性別主體等林林總總的主體論述。
    • 儘管我們不必採取休謨的懷疑論,但是,主體性的難以捉摸、不易界定卻是不爭的事實,雖然人們一直在思考它、使用它。
  • 有趣的是,在台灣,主體或主體性成為流行語言,基本上是相當晚近的事情。
    • 從台灣主要的歷史資料庫搜尋,可以發現,它們在九十年代後期才在學界與民間大量地使用。
    • 有關主體性的論述為何在九十年代後的台灣蓬勃發展?可

能有兩個不同層次的原因。

    • 第一個原因是全球思潮的西風東漸,尤其是後結構主義、後現代理論、女性主義、文化研究、後殖民思潮在當時台灣開啟的一波大流行,為主體論述的蓬勃舖了路。
    • 另一個原因則是與台灣本土政治的發展有關,尤其是台灣意識的日益昂揚,助長了主體論述在民間以及政治場域的風行。
    • 這種橫跨學院與民間、學術與政治的全面流行,彰顯出主體性概念與我們的日常實踐密不可分的關係。
  • 儘管習見於日常生活,主體性一詞仍舊覆蓋著一層令人覺得熟悉、卻又朦朧的神秘面紗,其主因,就是因為它的日常使用充滿了歧義。
  • 維根斯坦嘗言,一個詞的意義就是它在語言裡的用法。在他看來,許多哲學難題的出現,都是來自語言的誤用;而避免語言陷阱的最佳途徑,就是去了解人們如何使用日常語言。
  • 在探討何謂主體性的過程中,我們不妨循著維根斯坦的建議,先從了解人們如何使用主體性一詞開始,然後再一一廓清主體性的哲學問題。
    • 主體性是一個西方外來詞,而且它是首先經由日文(主體性)的轉譯,才成為中文用語。
    • 日本人在使用「主體性」一詞時,用法相當浮動,它不僅是

翻譯自「subjectivity」而已,它通常也可對應於autonomy」(自律性)、「independence」(獨立性),甚至是identity」(同一性/身份)。

    • 這樣的歧義也出現在中文,一般人使用主體性一詞時,經常有夾雜不清的現象。
    • 基本上,目前我們使用主體或主體性的概念時,可能同時指涉以下幾種不同的意義:
    • (1) 同一性/身份:個人內在統一的自我或靈魂,或者是群體的身份認同(這個身份認同可能是建構的,也可能是本質的),與他者與他群乃是相對立的。
    • (2) 獨立性:個人或群體乃獨立自持,不受其他個人或群體的影響與干擾,因此是自足而不依賴的。
    • (3) 自律性:個人或群體爲自身立法的能力,與他律性相對立。
    • (4) 主觀性:以自身意識為出發點認識、把握、理解客體或內省自身的特定視角,而與客觀性相對立。
  • 總的來看,主體性的歧義來自於它與同一性、獨立性、自律性、主觀性等概念的重疊與混用。
  • 這樣的分析,或許可以讓我們初步了解各種主體論述所指涉的

意涵與層次不同。

    • 例如,所謂的文化主體性,常常指的是文化獨立性的層次;而認識主體此一概念,指的是採取主觀性視角的自我意識;而當今經常為人所用的台灣主體性一詞,有可能指的是身分(台灣人作為一種身份認同),也有可能是指自律性(台灣具有立法的主權)的面向。
  • 主體性此一概念橫跨了知識論、倫理學、美學、政治學等等領域。這種跨領域的特性,也正是主體性讓人不知如何定位的原因之一。
    • 本文的建議是,我們應該把主體性當作一個概念家族(familyof concepts),而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主體性可以統括許多子概念(同一性、獨立性、自律性與主觀性),其子概念彼此之間雖然有差異,但是仍具有維根斯坦所說的家族相似性。
    • 單單釐清主體性一詞的語義,似乎未能解決困擾我們的問題。畢竟,語義指涉不清只是問題之一。另外困擾我們的問題是:
  • 主體性的構成條件為何?
    • 主體性與實踐又有甚麼關係?為何主體性常常被視為一種價值?因此,本文將從實踐哲學(practical philosophy)的角度,進一步探討主體性的構成、實踐以及價值。
    • 首先,本文將先介紹主體性概念在哲學史的變遷,尤其是康德、黑格爾的理論,以及其後的批評與超越。
    • 其次,本文也將探討主體性作為一種價值的意義究竟為何,並且分析兩種不同的價值,一種是以自由為導向的主體價值,另一種則是以正義為導向的主體價值。[1]

評論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

  • 兩家統派報紙,這幾天又在炒作政府在一○八課綱上路後,刪去或省略許多「中國史」。
    • 這樣的刻意帶風向,當然是要挑起民眾對教育部「本土化」史觀的不滿,或許有心人又會扯到「數典忘祖」,甚至「大逆不道」的說法。
    • 然而歷史以台灣為主體的方向,已成為國人的共識,搧風點火只會讓人唾棄。
  • 拜國民黨將台灣「中國化」的政策,在歷史方面的教育,筆者在讀高中,才在黨外造勢會場得知「二二八事件」,大學才懷疑自己有平埔族血統,擔任老師後才得知台灣不只有「牡丹社事件」,還有美國商船「羅妹號事件」。
    • 直到現在已經有教育博士的學歷,還熱中於台灣本土歷史書籍的閱讀,因為太多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在學生時代學校歷史教科書從來都不曾提到。
  • 「欲亡人國者,先亡其史。」所以要團結人心,要讓人民認識自己成長土地台灣的歷史,這是民族的共同記憶,也是祖先的冒險犯難的過程。然而國民黨來到台灣,帶來了中國歷史,這些中國歷史,都帶著深刻的統治者立場,中國大一統的歷史思維,到底事實有幾分,很值得懷疑。
    • 最嚴重的後果,是讓生活在台灣的人民,連自己祖先數百年的歷史都無法得知,卻要學習那遙不可及的中國帝王統治歷史。
    • 腦袋裡都保留太多「分辨忠奸」、「掌握權力」與「國家統一」的封建思想,早已失去了庶民主義,以及對這塊自己安身立命土地的歷史了解。
  • 要培養具備國際觀、胸襟開闊的未來人才,當然是要以台灣歷史作為核心,進而探討周邊區域以及世界的歷史,而新的一○八課綱正符合這樣的歷史思維。
    • 如果學生的歷史教學還綁死在「中國史」,不僅不符合歷史教學的原理原則,也會造成學生和土地斷裂,更無法體會到祖先篳路藍縷的辛苦。
  • 以中國為主的歷史,只會讓台灣人遭受到「失根的蘭花」的命運,無法團結民心,更別談國家認同。
    • 所以這些反對台灣主體史觀的報紙,當然就是主張統一的史觀,不把台灣看做一個獨立的國家。[2]

參考來源

  1. 吳豐維. 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 (PDF). 《思想》編輯委員會. 2018-10-24 [2020-08-29] (中文). 
  2. 陳啟濃. 自由廣場》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何錯之有?. 自由評論網. [2020-08-2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