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康德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康德主義

 

 

 

新康德主義(德文:Neukantianismus 英文:Neo-Kantianism),是唯心主義哲學流派之一。19世紀下半葉產生於德國,後廣泛流行於德國、俄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它包括許多分支和流派,但主要代表是柯亨和那托普創建的馬堡學派和以文德爾班、李凱爾特等人為首的海堡學派。

在哲學方面,他們一面以「回到康德去」為口號,一面否定了康德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繼承和發展了其中的先驗論和不可知論。在倫理學方面,它認為在社會中起基本作用的是道德和人們之間的道德關係;道德原則是社會發展的真正原則,歷史的進步就是道德觀念的進步,歷史進程中出現的差別實質上是道德觀念的差別。它主張建立一種以康德倫理學說為基礎的「倫理社會主義」,認為這是人類的理想社會,但它作為信仰的對象存在於「彼岸世界」中,人類只能通過道德上的不斷完善來追求它、接近它,但永遠不會達到。 [1] 因此,新康德主義的信奉者都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和倫理學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只注意經濟關係,忽視了倫理的社會。這些觀點後來被第二國際的修正主義者用來批評和「修正」馬克思主義,反對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列寧在《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中對新康德主義進行了批評

理論簡介

1865年,奧托·李普曼在《康德及其模仿者》一書的每一章都以「回到康德去」為結論,這部書使得當時德國哲學家對康德哲學的熱情再度高漲,標誌着新康德主義的開始。新康德主義是學院哲學,在世紀之交,德國幾乎所有的大學教授都被新康德主義占有。

這一運動要求重新返歸康德,並要求的哲學。對人文科學的效用理論以及政治科學的哲學理論建構的興趣是新康德主義的特點。新康德主義的馬堡學派為伯恩施坦修正主義提供了理論基礎。在20世紀初的俄國哲學中新康德主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成為溝通東正教神秘玄學與唯物主義無神論的橋樑。

理論形成

康德哲學在19世紀末德國唯心主義的強勢下淡入背景。在這一時期尚默默無聞的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在其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的首版中對康德認識論作了批判性和開創性的分析。在黑格爾逝世一年後,貝內克(Friedrich Eduard Beneke)以《康德和我們時代的哲學任務》(Kant und die philosophischen Aufgaben unserer Zeit,1832)邁出了重新發現康德的第二步。懷澤(Christian Hermann Weisse)在1847年做了題為《我們現在在何種意義上必須使德國哲學重返康德》(In welchem Sinne die deutsche Philosophie jetzt wieder an Kant sich zu orientieren hat)。

新康德主義的正式興起是與這幾個名字緊密相連的:赫爾姆霍茨(Hermann von Helmholtz)、李普曼(Otto Liebmann)、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策勒(Eduard Zeller)。朗格在《唯物主義史》(Geschichte des Materialismus,1866)中對這一觀點做出了詳盡的批判。李普曼在其《康德與後繼者》(Kant und die Epigonen,1865)中則用四個大段分別對唯心主義(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現實主義(赫爾巴特)、經驗主義(弗里茨)以及先驗哲學(叔本華)等給予批判,並且在每一個章節的末尾用類似戰鬥口號的方式寫到:「必須重返康德」。

新康德主義這一術語大約在1875年前後被用於專業文獻。該學派的代表是馬堡學派(die Marburger Schule)和西南學派(Südwestdeutschen Schule,又稱海德堡學派)。除此之外尚有一些相對獨立的哲學家被歸入「批判主義」(Kritizismus)的名下。

早期發展

李普曼、朗格等人為代表的早期新康德主義在重新解釋康德哲學的過程中,只強調康德的理論哲學,不重視康德的實踐哲學。在對康德理論哲學的解釋中,他們一般都採取心理學或生理學的觀點,即用認識主體的心理或生理的結構說明知識的問題。李普曼把康德所謂的先驗性解釋為意識的生成組織。朗格把康德所說的先天的認識形式歸結為先天的生理結構,從而拋棄了康德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使康德哲學徹底唯心主義[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