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名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名家中國對嚴謹邏輯思想之開創者,和西方邏輯思想之先鋒亞里士多德同期。是司馬談《論六家要旨》[1]的六家之一,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之一。古代名家「辯者」以嚴謹邏輯思想而聞名。名家在中國開創了邏輯思想探究,包括對思想中最基本的元素 「實」與「名」和各命題關係的詮釋,著名的命題包括「白馬非馬」、「堅白石」、「合同異」等,著名人物有鄧析公孫龍宋鈃尹文惠施等人。

思想內容

名辯之學雖然是因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為論辯之必要而興起的。然而名家對於名學的研究,與諸子相較就有了變化。名家學者首先將「語言」與「事實」分離開來,讓語言變成純粹運思的符號。接着,又任意挪移這些符號,有意識的違反語言約定俗成的內涵與外延,使得變異的語言本身就變成哲理思辯的內容。也就是說,在名家學者的思想里,語言不再只是思辯用的工具,而是思辯的主要對象。

在語言與事實分離之後,惠施藉由瓦解語言與事實之間的確定關係,從而消解語言認知和經驗知識帶給人們的固執,並理解相對的視角。當萬事萬物皆不存在絕對的分別時,就能到達天地一體的境界。

而公孫龍則更偏向純粹的語言分析,將用於描述事實、感覺、性質的語言一一分離。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分析成感覺要素之後,就可以得知真實世界都是拼湊各種感知而成的。因此,只有語言的呈現才能讓事物真實的存在,而現象世界中的萬物卻都是虛幻的。

學派發展

在先秦時期,並無「名家」的稱呼,先秦諸子的著作當中多半稱其為辯者。如《莊子‧天地篇》「辯者有言曰:『離堅白,若縣寓。』」、〈天下篇〉:「惠施以此為大觀於天下,而曉辯者。天下之辯者相與樂之。」

到了漢代始見名家之稱。司馬遷之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說:「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漢書‧藝文志》[2]采劉歆《七略》說法,則云:「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對於此一命名,後世有些學者持反對之見。著名的如胡適認為:「家家皆有名學(邏輯學),所以沒有什麼名家,不過墨家的後進如公孫龍之流,在這一方面,研究的比較高深一些罷了。不料到了漢代,學者如司馬談、劉向、劉歆、班固之流……凡有他們不能懂的學說都稱為『名家』……。」

視頻

名家 相關視頻

中華歷史文化名人 莊子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