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甘共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分甘共苦
fēn ɡān ɡònɡ kǔ

近义词同甘共苦

反义词出尔反尔

出 处 :《晋书·应詹传

体 裁成语

释 义 :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分甘共苦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 ɡān ɡònɡ kǔ,意思是同享幸福,分担艰苦。[1]

成语出处

晋书·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兄弟。” [2]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守望相助安危与共生死之交相依为命忠心耿耿赤胆忠心众星拱月众星捧月众望所归齐心同力同心协力言而有信虚怀若谷从善如流齐心协力恪守不渝一诺千金忠贞不二万众一心啐啄同机步调一致 和衷共济一丘之貉 同甘共苦分甘同苦 同心一德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 群策群力 惺惺相惜一心一德同衾共枕披肝沥胆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形疏心契肝胆相照一言为定

【反义词】见异思迁喜新厌旧 六亲不认 大逆不道各奔前程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离心离德四分五裂一盘散沙背道而驰独断专行讳疾忌医自食其言出尔反尔食言而肥背信弃义独断专行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各执己见各行其志相忘江湖自行其是各不相谋言而不信朝秦暮楚 明争暗斗尔虞我诈 分崩离析同床异梦 三心两意 明枪暗箭 钩心斗角三心二意离经背道貌合神离勾心斗角貌合心离独往独来[3]

示例

旧五代史·卷一一○·周书·太祖本纪一》:「临矢石,冒锋刃,必以身先,与士伍分甘共苦。」也作「同甘同苦」、「同甘共苦」。

北齐书·慕容俨传》:“ 儼 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死生以之。”

对于她的日夜的操心,使我也不能不一同操心,来算作分甘共苦。 ★鲁迅彷徨·伤逝[4]

成语典故

典源

初,京兆韦泓丧乱之际,亲属遇饥疫并尽,客游洛阳,素闻詹名,遂依托之。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遂随从积年,为营伉俪,置居宅,并荐之于元帝曰:“自遭丧乱,人士易操,至乃任运固穷,耿介守节者鲜矣。伏见议郎韦泓,年三十八,字元量,执心清冲,才识备济,躬耕陇亩,不烦人役,静默居常,不豫政事。昔年流移,来在詹境,经寇丧资,一身特立,短褐不掩形,菜蔬不充朝,而抗志弥厉,不游非类。颜回称不改其乐,泓有其分。明公辅亮皇室,恢维宇宙,四门开辟,英彦凫藻,收春华于京辇,采秋实于岩薮。而泓抱璞荆山,未剖和璧。若蒙铨召,付以列曹,必能协隆鼎味,缉熙庶绩者也。”帝即辟之。自后位至少府卿。既受詹生成之惠,詹卒,遂制朋友之服,哭止宿草,追赵氏祀程婴、杵臼之义,祭詹终身。

释义

晋朝时,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应詹,孝顺父母,亲爱邻里,乐于助人,不悋财物,天下闻名。应詹在洛阳时,洛阳郊区一个名叫韦泓的士人,因为西晋末年的战乱,再加上瘟疫,家人亲戚都死尽了,没吃没喝,就慕名投靠应詹。应詹见了韦泓,并不因为他穷困就看不起他,而是与他“分甘共苦,情若弟兄”,一下子让韦泓在他家住了多年,并帮韦泓找了妻子,为韦泓买了房子,还把韦泓推荐给晋元帝,让韦泓当了官。韦泓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应詹死了之后,韦泓极其隆重地悼念他,一辈子什么事都可以忘了,就是不会忘了祭奠应詹。后人从两个人生死不忘的友谊里,摘取了成语“分甘共苦”或“分甘同苦”,让天下人知道,人世间还有种宝贵的情感,那就是友谊。

词语分解

分甘的解释 《后汉书·杨震传》“虽有推燥居溼之勤” 李贤 注引《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溼,絶少分甘。”本谓分享甘美之味,后亦以喻慈爱、友好、关切等。《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少好学篤义。陈国陈融、陈留濮阳逸、沛郡蒋纂、广陵袁迪等,皆单贫有志。就瑁游处,瑁割少分甘,与同丰约。”

苦的解释 苦 ǔ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苦。苦胆。苦瓜。 感觉难受的: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 为某种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

参考文献

  1. 分甘共苦  .汉典[引用日期2020-01-23]
  2. 分甘共苦_成语词典_八九网 成语词典 分甘共苦 发音:fēn gān gòng kǔ 释义: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出处:《晋书·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兄弟。” 示例:对于她的日夜的操心,...
  3. 分甘共苦的解释_汉语词典_词典网 亦作“ 分甘同苦 ”。分享幸福,同担艰苦。《晋书·应詹传》:“詹 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北齐书·慕容俨传》:“儼 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死...
  4. 分甘共苦的意思 - 汉语词典 - 千篇国学 引《晋书·应詹传》:“詹 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北齐书·慕容俨传》:“儼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死生以之。”鲁迅《彷徨·伤逝》:“对于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