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教宗良九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教宗
聖良九世
Sanctus Leo PP. IX
羅馬主教
來自 新浪博客 的圖片
位於城外聖保祿大殿的教宗良九世圖像
當選 1049年2月2日
就任 1049年2月12日
卸任 1054年4月19日(在位5年66天)
前任 教宗達甦二世
繼任 教宗維篤二世
個人資料
本名 Bruno von Eguisheim-Dagsburg
出生 (1002-06-21)1002年6月21日
阿爾薩斯
逝世 1054年4月19日(1054-04-19)(51歲)
意大利羅馬
參見其他以良為名的教宗

教宗良九世拉丁語Sanctus Leo PP. IX;1002年6月21日-1054年4月19日)本名埃吉賽姆-達格斯伯爾格的布魯諾(Bruno von Egisheim-Dagsburg),於亞爾薩斯出生。他於1049年2月2日當選羅馬主教,10天後即位至1054年4月19日期間為止。[1]

貢獻 

1054年命宏伯特樞機拜占庭調解因無酵餅、齋期等禮儀引起的爭論,但君士坦丁堡牧首馬格爾·賽魯拉留斯等教士卻都不願意接受宏伯特的意見。宏伯特憤怒衝入聖索非亞大教堂,以教宗詔書牧首以及坐在高祭壇上的主教們都絕罰的文件,之後便走出教堂,因而造成東西教會大分裂。而君士坦丁堡方面則成立了正教會,俗稱東正教[2]

而因此賽魯拉留斯宣告為「羅馬教宗是異端分子!」[3]

對於教會改革的貢獻

為了改革教會而採用樞機團的組織,從西方教界聘請熱心改革的人士在羅馬擔任高級聖職,不僅成為教宗的貼身顧問,也改變聖職界的氛圍。而這樣的一個組織可以作為西方基督教界全部的代表,其中有三位人物對教會改革造成極大的影響。分別有:宏伯特、白人休哥或譯胡哥、以及希勒得布蘭(也就是後來的教宗額我略七世)。他曾在理姆斯會議上對於教會選舉有以下規定:「非得聖職界及信眾公舉,任何人皆不得升任至教會統治者的地位。」教宗權位因此提高不少。[4]

生平事跡

一、聖良九世教宗的譯名

聖良九世(St.Leo IX)教宗,又譯聖大良九世、聖里奧九世、聖利奧九世,聖雷歐九世、聖萊奧九世等。

二、聖良九世教宗的簡介

聖良九世教宗是德國上洛林阿爾薩斯埃吉斯海姆(Eguisheim)人,原名布魯諾(Bruno 封埃吉施海姆伯爵),出身豪門伯爵,於公元1002年6月21日出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三世(Henry III 德王1039~1056;帝國皇帝1046~1056)的表兄弟。在擔任教宗前是虔誠的克呂尼(Cluny)隱修院會士。公元1048年達馬蘇二世(Damasus II 1048)教宗駕崩半年後,他於公元1049年2月12日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三世提名而被選為羅馬主教,繼承聖伯多祿聖座,成為天主教歷史上的第一五二任教宗,當時四十七歲,是德國籍的第四位教宗。

聖良九世上任後志在根除當時教會的主要弊端,即教士結婚,鬻賣神職及世俗權威任命神職人員。他主張使教會成為基督教社會的中心和宗教生活中心。他將任主教時所結識的人士召喚到羅馬。這些人士不僅痛感改革刻不容緩,而且學識淵博,善於管理,對困難有充分的估計。其中有的人後來也成為教宗。經過他們的努力,教廷不再是羅馬的地方組織,而是成為了國際性的機構。樞機主教權力提高,成為教宗最親密的顧問,後來組成樞機主教團。

聖良九世在任期內大力重組教廷,提拔了大量人才,擴充樞機團,使樞機團國際化,其中高級職務均授予具有改革熱情的克呂尼隱修院會士。要求神職人員實行嚴格的獨身制,防止教產轉移到俗人手中。宣布所有教產都屬於教宗,應向教廷納稅。

三、時代背景

亨利三世(Henry III)是一位虔誠的信徒,非常讚賞克呂尼運動。在他的影響下,召開了蘇特里(Sutri)宗教會議,廢除三個教宗對立的局面,先後選立了四位德國籍教宗,其中前兩位因早年逝世,無所作為,第三位是他自己的表兄弟,取名良九世則大有作為。聖良九世強力支持克呂尼運動。第四位維克多二世作為也比較大。

四、改革措施

聖良九世教宗一登位就非常忙碌,首先是改組樞機主教團(College of Cardinals),樞機主教亦稱紅衣主教,他們是教宗的助理與顧問。聖良九世上任後發現這個樞機團都是來自羅馬貴族,長期控制教宗,腐化了教宗制,而且不理會克呂尼革新運動。於是他重新從不同的國家地區任命了一批接受克呂尼運動的樞機主教,並將重要職務授予他們,使他們成為自己改革運動的強力支持者。

聖良九世教宗頒發諭令,將靠賄賂而受神職的人全部要經過重新授職的手續。

接着教宗認為教會要擺脫貴族與俗權的控制,奪回主教的任命權,禁止聖職買賣是第一步。為了這些目標,他不辭辛勞,日夜奔波。

聖良九世教宗在任期內遍走歐洲大地,各處召集會議,擴大改革運動,得到各地的支持和響應。

聖良九世教宗非常注重人才,其中特別看中希爾德布蘭德 (Hildebrand),當時他只是一個副祭,就任命他為教廷的財政大臣,協助自己推行各項改革,領導克呂尼運動。在公元1049年復活節的羅馬會議上,他激烈譴責神職人員結婚與神職買賣。

聖良九世教宗的改革運動也得到克呂尼隱修院院長筍哥(Hugo)大力支持:他強調三件事:1、神父絕對禁止結婚,2、不得買賣聖職,3、非經聖職人員及會眾選舉,沒有人可擔任教會職務。

五、與諾曼人開戰

公元十一世紀二十年代,諾曼人定居西西里島,威脅教廷。聖良九世聯合亨利三世對諾曼人開戰,但亨利三世撤兵,他只能指揮勢力薄弱而缺乏經驗的軍隊單獨對敵,最終被諾曼人擊敗,教宗被囚9個月。

六、教會分裂

聖良九世教宗的改革很成功,但他的痛處也很大。東西方教會雖然幾百年下來一直有摩擦、有分歧,但都還是一個教會,直到聖良九世在位時,東西方教會卻正式分裂了。

導因是聖良九世與君士坦丁堡宗牧首米恰爾(彌額爾·塞魯來、邁克爾·瑟如拉留、色拉路西烏斯 Michael Cerularius 1043~1058)之間的不睦。聖良九世教宗主張教宗至上的政策,米恰爾牧首認為這是純屬挑釁。因此羅馬教會與君士坦丁堡教會的關係更加複雜化。

公元1053年米恰爾一世突然挑戰羅馬,將君士坦丁堡的「拉丁禮」教堂全數關閉,並擅自修改耶穌和宗徒道理,指控羅馬教會諸多不是,如彌撒用無酵餅,齋期不唱阿肋路亞等。

公元1054年4月,教宗聖良九世派特使洪貝爾(亨伯特、洪伯特、亨拜Humbert)樞機調解事端,雖然與君士坦丁堡牧首、拜占廷皇帝多次會談,都未能獲得具體結果。公元1054年7月16日(一說7月14日)性情急躁的洪貝爾當眾將事先準備好的開除米恰爾的絕罰令放在聖索菲亞教堂的祭台上;於是君士坦丁堡牧首米恰爾以眼還眼也將聖良九世教宗(這時教宗已死三個月了)及代表團開除教籍。

就這樣東西教會徹底分裂了,東方為希臘教會,西方為羅馬教會或拉丁教會,但這時聖良九世教宗已去世三個月。教宗聖良九世去世後,亨利三世又指派一位德國人當教宗,取名維克多二世( Victor II 1055~1057)。

七、在位時間

聖良九世教宗於公元1049年2月12日至1054年4月19日在位,任期五年多,為教會的革新作出了巨大貢獻。

八、重大成就

1、改革樞機團,使樞機團國際化,教權得到進一步增強。

2、積極支持克呂尼運動,克服教廷腐化現象。

3、強化神職界健康發展,禁止神職買賣,禁止神職人員結婚以防止教產落入俗人手中。

4、將教會重要職務都授予接受克呂尼運動,支持教會改革的神職人員。

5、五年走遍整個歐洲,各地召開會議,推廣教會改革。

6、公元1053年4月13日,致安提約基雅宗主教伯多祿書:論信理的誓詞(DS 680~686)。

7、公元1054年,致伯多祿達彌央書:論犯男色的淫惡(DS 687~688)。

九、主要遺憾

東西方教會徹底分裂:東方希臘東正教,西方羅馬公教,或天主教。不過按歷史,正式分裂已是聖良九世去世後三個月,只是由於當時的通信等困難不知教宗已死。

十、教會紀念

教會為了慶祝教宗聖良九世的卓越功勳,每年4月19日紀念這位教宗聖人。

參考文獻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9) (英語). 
  2. 陶理主編,李伯明,林牧野合譯《基督教二千年史》,(香港:海天書樓,2012年),276。奧爾森著,吳端誠,徐成德譯,周學信總校訂《神學的故事》,(台北市:校園書房,2004年),364。
  3. 陶理主編,李伯明,林牧野合譯《基督教二千年史》,(香港:海天書樓,2012年),258,276。奧爾森著,吳端誠,徐成德譯,周學信總校訂《神學的故事》,(台北市:校園書房,2004年),364。
  4. 華爾克著,謝受靈,趙毅之合譯《基督教會史》,(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7年),353-7。

譯名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