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麒麟」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后世影响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6 次修訂)
行 12: 行 12:
 
'''外文名称'''  :  Qilin
 
'''外文名称'''  :  Qilin
  
'''传说古物'''   :  存在于古代传说中
+
'''传说古物'''  :  存在于古代传说中
  
'''类别'''   : 仁兽
+
'''类        别'''  : 仁兽
  
'''特征'''   : 鹿特征为主融合了龙牛羊马
+
'''特        征'''  : 鹿特征为主融合了龙牛羊马
  
'''地区'''  : 中国
+
'''地        区'''  : 中国
  
'''民族'''    : 姬氏族
+
'''民        族'''  : 姬氏族
 
|}
 
|}
  
'''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 ,是建马的后代 ,其祖先为[[应龙]] 。常与龙马混淆 。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公兽为麒,母兽为麟,据说能活两千年。性情温和,身上虽有可攻击敌人的武器,但不伤人畜,不践踏昆虫花草,故称为仁兽。
+
'''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其祖先为[[应龙]]。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公兽为麒,母兽为麟,据说能活两千年。性情温和,身上虽有可攻击敌人的武器,但不伤人畜,不践踏昆虫花草,故称为仁兽。
  
 《礼记•礼运第九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麒麟的首似龙],形如[[马]],状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口能吐火,声音如雷<ref> [https://sns.91ddcc.com/t/89794 中国古代四灵兽+麒麟],才府</ref>。相传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才会出现。所以被称为瑞兽。汉许慎《[[说文解字]]》:“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
+
 《[[ 礼记•礼运]]》 第九:“[[ ]] [[ ]] [[ ]] [[ ]] ,谓之四灵”麒麟的首似龙],形如[[马]],状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口能吐火,声音如雷<ref> [https://sns.91ddcc.com/t/89794 中国古代四灵兽+麒麟],才府</ref>。相传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才会出现。所以被称为瑞兽。汉[[ 许慎]] 《[[说文解字]]》:“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
  
 据[[香港]][[历史]]文化学者[[叶德平]]先生说,中国民间信仰中之中,有所谓「四灵」之说。《礼记・礼运》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牠格外受客家人的重视,在节日庆典之中,常常看到牠的身影。
+
 据[[香港]][[历史]]文化学者[[叶德平]]先生说,中国民间信仰中之中,有所谓「[[ 四灵]] 」之说。《礼记・礼运》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牠格外受客家人的重视,在节日庆典之中,常常看到牠的身影。
  
 麒麟与龙、凤一样,都是人们虚拟出来的瑞兽,被赋予美丽的想象。传说的麒麟是十分温驯和善的,不会伤害生灵,甚至连草木也不会折断,堪称「仁兽」(《说文解字・麒》),故格外受到以耕读为务的客家人所崇拜。
+
 麒麟与龙、凤一样,都是人们虚拟出来的瑞兽,被赋予美丽的想象。传说的麒麟是十分温驯和善的,不会伤害生灵,甚至连草木也不会折断,堪称「[[ 仁兽]] 」(《说文解字・麒》),故格外受到以耕读为务的客家人所崇拜。
  
 
==历史起源==
 
==历史起源==
  
[[File:上古神兽麒麟.jpg|250px|缩略图|右|上古神兽麒麟[http://uploads.xuexila.com/allimg/1702/23-1F214102I7.jpg 原图链接][http://lishi.xuexila.com/shanggu/18738.html 来自学习啦  的图片]]]
 
  
古人把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宋书》: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麒麟每次出现都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据记载,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并表示“吾道穷矣”。孔子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ref>[http://roll.sohu.com/20160508/n448247783.shtml 麒麟或与孔子相关 “仁兽”形象频频出现(组图) 复制链接],搜狐,2016年05月08日04:36 </ref>。
+
古人把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宋书]]》: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
 
 +
 麒麟每次出现都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据记载,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 春秋]] 》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 西狩获麟]] ”,对此孔子为此落泪,并表示“吾道穷矣”。孔子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ref>[http://roll.sohu.com/20160508/n448247783.shtml 麒麟或与孔子相关 “仁兽”形象频频出现(组图) 复制链接],搜狐,2016年05月08日04:36 </ref>。
  
 
==外貌神态==
 
==外貌神态==
行 45: 行 45:
 
 麒麟是中国古人相信存在的神灵。在中国众多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麒麟是中国古人相信存在的神灵。在中国众多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从古至今不乏能人志士将麒麟的形象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自[[青铜]] 文化 兴起后,铜雕麒麟也变得更加广受欢迎,以铜打造麒麟形象,使人触及可摸,这样麒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变得更加明确。
+
 从古至今不乏能人志士将麒麟的形象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自[[青铜 文化]]兴起后,铜雕麒麟也变得更加广受欢迎,以铜打造麒麟形象,使人触及可摸,这样麒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变得更加明确。
  
 
==祥兽寓意==
 
==祥兽寓意==
行 51: 行 51:
 
 中国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另一种麒麟形象是龙头,马身,龙鳞。尾毛似龙尾状舒展。它的综合面不及龙、凤那么广泛,不过名气也不算小。
 
 中国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另一种麒麟形象是龙头,马身,龙鳞。尾毛似龙尾状舒展。它的综合面不及龙、凤那么广泛,不过名气也不算小。
  
[[File:麒麟出没,必有祥瑞!.jpg|2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08/34d68cf6ebc24185bede9dc061cf9606.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09269160_683891 来自搜狐  的图片]]]
 
  
 麒麟,是上古中国人最企望出现的吉祥动物,它们的出现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时的人们希望麒麟总是伴随着自己,给自己带来幸运和光明,而辟除不祥。当上古时代的这种信仰被传承下来的同时,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公认且牢牢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种意境的表现,某种力量的显示,并启发人们的想象,引导人们的精神去契合某种意念,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给人们以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
 
 +
 麒麟,是上古中国人最企望出现的吉祥动物,它们的出现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时的人们希望麒麟总是伴随着自己,给自己带来幸运和光明,而辟除不祥。当上古时代的这种信仰被传承下来的同时,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公认且牢牢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种意境的表现,某种力量的显示,并启发人们的想象,引导人们的精神去契合某种意念,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给人们以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85e01010082pg.html 民间崇拜:麒麟——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新浪安阳土坷垃的博客</ref>
  
 
==先神图腾==
 
==先神图腾==
行 63: 行 63:
 
==史书记载==
 
==史书记载==
  
 汉许慎《说文解字•十》:“麒,仁宠也,麋身龙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状如麕,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
+
 汉许慎《[[ 说文解字•十]] 》:“麒,仁宠也,麋身龙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状如麕,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
  
 《说文解字》:“仁兽也。麕身牛尾,一角。张揖云:牡曰麒,牝曰麟。郭璞曰:麒似麟而无角。”
+
 《[[ 说文解字]] 》:“仁兽也。麕身牛尾,一角。张揖云:牡曰麒,牝曰麟。郭璞曰:麒似麟而无角。”
  
 何法《征祥记》:“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许云仁宠,用公羊说,以其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简曰麟,咸以为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椰’同‘菽’,沼泽),又:“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何法《[[ 征祥记]] 》:“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许云仁宠,用公羊说,以其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简曰麟,咸以为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椰’同‘菽’,沼泽),又:“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五杂俎》:龙性最淫,故与阳牛人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即妇人遇之,亦有为其所污者。……王符称世俗画龙,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然龙之见也,皆为雷、电、云、雾拥护其体,得见其全角者罕矣。
+
 《[[ 五杂俎]] 》:龙性最淫,故与阳牛人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即妇人遇之,亦有为其所污者。……王符称世俗画龙,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然龙之见也,皆为雷、电、云、雾拥护其体,得见其全角者罕矣。
  
 《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故称一品麒麟。
+
 《[[ 明会典]] 》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故称一品麒麟。
  
 《清史稿》记载过很多牛产麒麟的事情。《清史稿》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平度州民家牛产麟。五年,寿州民家牛产麟,一室火光,以为怪,格杀之,剥皮,见周身鳞甲,头角犹隐也;荆州民家牛产麟,遍体鳞甲。嘉庆元年,遂安民家牛产麟。七年,镇海民家牛生一犊,遍体鳞纹,色青黑,颔下有髯,项皆细鳞。十一年五月,盐亭民家牛产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长寸许,目如水晶,鳞甲遍体,两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黄金色,八足,牛蹄,产时风雨交至,金光满院,射草木皆黄。十三年二月,绵州民家牛产一犊,首形如龙,身有鳞纹,无毛,落地而殇。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产麟。
+
 《[[ 清史稿]] 》记载过很多牛产麒麟的事情。《[[ 清史稿]] 》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平度州民家牛产麟。五年,寿州民家牛产麟,一室火光,以为怪,格杀之,剥皮,见周身鳞甲,头角犹隐也;荆州民家牛产麟,遍体鳞甲。嘉庆元年,遂安民家牛产麟。七年,镇海民家牛生一犊,遍体鳞纹,色青黑,颔下有髯,项皆细鳞。十一年五月,盐亭民家牛产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长寸许,目如水晶,鳞甲遍体,两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黄金色,八足,牛蹄,产时风雨交至,金光满院,射草木皆黄。十三年二月,绵州民家牛产一犊,首形如龙,身有鳞纹,无毛,落地而殇。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产麟。
  
 
 以前认为这些是空穴来风的记载,但2015年泰国水牛产下“异兽”,头似鳄鱼、有鳞片,跟清史稿记载类似。
 
 以前认为这些是空穴来风的记载,但2015年泰国水牛产下“异兽”,头似鳄鱼、有鳞片,跟清史稿记载类似。
 +
 +
甲骨刻辞的“小臣墙刻辞”内容为战争”获白麟”的记录。
 +
 +
麒麟最早的记载为《[[春秋经]]》哀公十四年的”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汉书]]•武帝纪》谓:”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晋书]]•武帝纪》说:”五年,春正月,虏帅树机能攻陷凉州,乙丑,使讨虏护军武威太守马隆击之,二月甲午,白麟见于平原。”
 +
 +
[[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并表示”吾道穷矣”。孔子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后世[[古琴曲]]中有《[[获麟操]]》,传为孔子所作以悼念此事。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
  
 
==传说典故==
 
==传说典故==
 
+
[[File:麒麟出没,必有祥瑞!.jpg|2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08/34d68cf6ebc24185bede9dc061cf9606.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09269160_683891 来自搜狐  的图片]]]
 
 传说,麒麟是姬氏(周天子脉)的祖神(祖先神),源自黄帝祖神应龙,是应龙血脉的主要分支之一,有诗云:“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次说一是麒麟与麒麟后人可以治病消灾,二说可以踏云而行。  
 
 传说,麒麟是姬氏(周天子脉)的祖神(祖先神),源自黄帝祖神应龙,是应龙血脉的主要分支之一,有诗云:“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次说一是麒麟与麒麟后人可以治病消灾,二说可以踏云而行。  
  
行 108: 行 114:
  
 
==后世影响==
 
==后世影响==
 +
[[File:上古神兽麒麟.jpg|250px|缩略图|右|上古神兽麒麟[http://uploads.xuexila.com/allimg/1702/23-1F214102I7.jpg 原图链接][http://lishi.xuexila.com/shanggu/18738.html 来自学习啦  的图片]]]
 +
===麒麟文化===
  
=== 麒麟文化===
+
麒麟文化 是中国旧时生育民俗。传说麒麟为仁宠,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伪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
  
  麒麟文化是中国旧时生育民俗。传说麒麟为仁宠,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伪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 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麟麒送子。”按麟麒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麒者。
+
 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麟麒送子。”按麟麒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麒者。
  
 
====风俗====
 
====风俗====
行 155: 行 163:
 
 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居民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盛行在房檐、房山墙、门楣、窗框、影壁、柱础、板墙、屋脊、抱鼓石等处以砖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装饰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动物。有的在大门的两侧装饰石雕麒麟,既显示门庭高贵,又镇宅避邪。
 
 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居民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盛行在房檐、房山墙、门楣、窗框、影壁、柱础、板墙、屋脊、抱鼓石等处以砖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装饰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动物。有的在大门的两侧装饰石雕麒麟,既显示门庭高贵,又镇宅避邪。
  
=====佩饰与纹样====
+
====佩饰与纹样====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以麒麟的工艺造像作为护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质地有[[金]]、[[银]]、[[铜]]、[[玉]]等,尤其讲究为婴幼儿佩戴“麒麟锁”,以此为孩子祈祷长命百岁。此外,以麒麟的[[艺术]]造型为图案的传统纹样也被广泛使用。在《诗经》中,就曾以“麟之趾”来赞美[[周文王]]和他的家族。所有后来都以“麟趾”来比喻子孙才德兼备。麒麟作为一种吉祥物,常常被用在朝政上。汉代[[汉武帝]]时期,他就在未央宫建造了一座麒麟阁,把功臣的画像挂在阁上,以此来表示最高功荣,这显然就是把麒麟比作才俊之士。唐代[[武则天]]时,以麒麟作纹饰绣于袍服,名曰“麒麟袍”,专门赏赐给三品以上的武将穿用。清代时,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的“补子”上,成为等级制度的标志。由此可见麒麟的地位很高,仅次于龙。在一些贵妇人的裙卦上,也常常会绣有百兽拜麒麟的吉祥图案,以此来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在民间[[剪纸]]、年画、[[刺绣]]、[[蜡染]]等工艺美术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鲜活的影子。
+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以麒麟的工艺造像作为护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质地有[[金]]、[[银]]、[[铜]]、[[玉]]等,尤其讲究为婴幼儿佩戴“麒麟锁”,以此为孩子祈祷长命百岁。此外,以麒麟的[[艺术]]造型为图案的传统纹样也被广泛使用。在《诗经》中,就曾以“麟之趾”来赞美[[周文王]]和他的家族。所有后来都以“麟趾”来比喻子孙才德兼备。麒麟作为一种吉祥物,常常被用在朝政上。汉代[[汉武帝]]时期,他就在未央宫建造了一座麒麟阁,把功臣的画像挂在阁上,以此来表示最高功荣,这显然就是把麒麟比作才俊之士。
 +
 
 +
唐代[[武则天]]时,以麒麟作纹饰绣于袍服,名曰“麒麟袍”,专门赏赐给三品以上的武将穿用。清代时,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的“补子”上,成为等级制度的标志。由此可见麒麟的地位很高,仅次于龙。在一些贵妇人的裙卦上,也常常会绣有百兽拜麒麟的吉祥图案,以此来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在民间[[剪纸]]、年画、[[刺绣]]、[[蜡染]]等工艺美术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鲜活的影子。
  
 
====麒麟文化之乡====
 
====麒麟文化之乡====
  
 
 巨野百姓对麒麟情有独钟,在巨野,关于麒麟的民俗遗迹比比皆是。描写麒麟的诗词歌赋、描绘麒麟的书法绘画、纪念麒麟的雕塑碑刻在巨野民间不胜枚举。巨野历代以麟为名的人和事物也数不胜数。2007年,巨野被命名为中国麒麟文化之乡,为巨野开发麒麟文化迎来了契机。
 
 巨野百姓对麒麟情有独钟,在巨野,关于麒麟的民俗遗迹比比皆是。描写麒麟的诗词歌赋、描绘麒麟的书法绘画、纪念麒麟的雕塑碑刻在巨野民间不胜枚举。巨野历代以麟为名的人和事物也数不胜数。2007年,巨野被命名为中国麒麟文化之乡,为巨野开发麒麟文化迎来了契机。
 +
===麒麟舞===
 +
 +
麒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早在周代就与龙、凤、龟并称“四灵”,且列“四灵”之首,是太平、吉祥的象征。麒麟文化发展到近几百年,更突出地表现为[[麒麟舞]],也就是进入表演[[艺术]]领域。
 +
 +
麒麟舞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这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宝贵财产。广东是麒麟舞流传较广的地区,全省各地麒麟舞在历史上就各具特色,如以惠州小金口为代表的东江麒麟舞、以东莞樟木头为代表的客家麒麟舞、以广州番禺为代表的黄阁麒麟舞等。
 +
 +
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后来发展到哲学意义,又进入文学领域,如韩愈写的《获麟解》、黄庭坚的《麟趾赞》等。最终走向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成为了[[陶瓷]]、年画、[[剪纸]]、[[泥塑]]、[[刺绣]]、金玉饰、建筑、雕刻等艺术创作的素材。
 +
 +
麒麟舞是客家人从北方带到南方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以锣鼓加唢呐为伴奏,具有[[长江]]北部地区花会的风格,与广东岭南音乐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麒麟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仁兽,客家人视之为吉祥物,舞麒麟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舞麒麟集歌、舞、乐于一体,所舞麒麟的骨架用竹篾扎成,皮用各色彩布做成。分成头、尾两截,中间穿孔,舞者站在穿孔处将麒麟系在身上,在春节期间,入村上街挨家逐户恭贺新年。
 +
 +
据了解,麒麟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吉祥图腾“四灵”之首,象征着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麒麟舞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表达农民辛勤劳动后丰收的心情。麒麟舞起源于四川峨眉山一带。1958年,背井离乡的新丰江水库移民将麒麟舞带到了小金口,现今辖区共有麒麟队20支,队员200人,最年长的91岁,最小的13岁。2006年6月,参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被惠州市授予“中国麒麟舞之乡”的荣誉称号。
 +
 +
据史料记载,麒麟舞原本是皇宫中的表演艺术,称之为“麒麟圣舞”,为皇家各类庆典中必有的演出。据老人们介绍,明朝灭亡之后,本地一位皇宫艺术家将他的麒麟舞绝技带回家乡,代代相承,才得以流传。
 +
===麒麟套===
 +
 +
香港历史文化学者叶德平博士指出:「关于麒麟套,有些人认为是麒麟舞音乐的调;但按考证,应该是指麒麟舞的套路。它的伴奏音乐一般是由鼓、锣、钹三种乐器合奏而成。客家麒麟舞随客家人移民坑口后,慢慢结合了本地传统音乐和武术,发展出极具坑口特色的麒麟舞套路。坑口麒麟舞套路,动作颇为精细,分别有出洞、绕头、耍尾、寻青、探青、踢青、食青、醉青、吐青、打沙、吐玉书、游花园、回洞等动作。而其中的「吐玉书」更蕴含「麒麟吐玉书」的寓意 ─ 传说在孔子降生的那晚,麒麟悄悄降临孔府,并吐出玉书。自此,「麒麟吐玉书」就代表了早生贵子的祝福。话说回来,麒麟舞套路的设计就是为了演活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当然,辗转流传至今,各条村落的麒麟套路都略有不同了。」
 +
===人物绰号===
  
 +
1.梁山好汉卢俊义,绰号”河北玉麒麟”。
 +
 +
2.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艺名”麒麟童”。
 +
 +
3.三国人物[[姜维]],字伯约,号”麒麟儿”。
 +
 +
4.盗墓笔记人物张起灵,张起灵是张家族长的称号。起灵谐音麒麟,“但纹麒麟者,凡事无愧于心。”身负麒麟,对生命怀有悲悯和敬畏。在张家内部体系中,张家族长身纹麒麟,代表着与家族使命之间的“契约”。
 +
 +
5.霹雳布袋戏人物素还真,化身天海•麒麟星。
 +
 +
6.琅琊榜人物梅长苏,被称为“麒麟才子”。
 
====地名====
 
====地名====
  
行 175: 行 213:
 
[[山东]][[济宁]]嘉祥获麟街
 
[[山东]][[济宁]]嘉祥获麟街
  
===文化起源===
+
==文化起源==
  
====集美思想====
+
===集美思想===
  
=====麒麟的创造与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
====麒麟的创造与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龙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鹿蹄”),龙鳞皮,一角,角端有肉,黄色。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龙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鹿蹄”),龙鳞皮,一角,角端有肉,黄色。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ref>[https://www.zhwh365.com/article_601.html 麒麟的创造与中国人的“集美”思想],时间:2013-11-30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中国传统文化</ref>
  
 
 所谓“集美”,通俗地说是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集中在一个事物上的一种表现。这种理念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所追求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因而,麒麟所选择的鹿身、龙头龙尾、牛马蹄、龙鳞似鱼鳞等吉祥动物进行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所谓“集美”,通俗地说是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集中在一个事物上的一种表现。这种理念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所追求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因而,麒麟所选择的鹿身、龙头龙尾、牛马蹄、龙鳞似鱼鳞等吉祥动物进行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鹿崇拜在中国属于原始动物崇拜,并在古代一种帝王的象征,同时,还被纳入神学政治的范畴之中。《宋书•符瑞志》云:“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瑞应图》亦曰:“王者承先圣法度,无所遗失,则白鹿来。”后来,当人们崇拜神仙时,白鹿又被当作仙家的神畜。中国的[[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一书中早有白鹿与始祖神诞生的神话传说。[[满族]]中有《抓罗妈妈》鹿神神话。在养驯鹿的鄂伦春、[[鄂温克族]]和打猎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萨满巫师的神灵,并以为萨满常化成鹿形出现,甚至于萨满巫术中都坚信萨满的真魂可以化为鹿身斗法,鹿胜则萨满胜,鹿死则萨满生命也终结。在民间,鹿还以长寿仙宠的形象出现,在多种场合用以表达祝寿、祈寿的主题。此外,鹿还与“禄”谐音,象征福气、奉禄。
+
 鹿崇拜在中国属于原始动物崇拜,并在古代一种帝王的象征,同时,还被纳入神学政治的范畴之中。《[[ 宋书•符瑞志]] 》云:“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瑞应图]] 》亦曰:“王者承先圣法度,无所遗失,则白鹿来。”后来,当人们崇拜神仙时,白鹿又被当作仙家的神畜。中国的[[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 蒙古秘史]] 》一书中早有白鹿与始祖神诞生的神话传说。[[满族]]中有《抓罗妈妈》鹿神神话。在养驯鹿的鄂伦春、[[鄂温克族]]和打猎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萨满巫师的神灵,并以为萨满常化成鹿形出现,甚至于萨满巫术中都坚信萨满的真魂可以化为鹿身斗法,鹿胜则萨满胜,鹿死则萨满生命也终结。在民间,鹿还以长寿仙宠的形象出现,在多种场合用以表达祝寿、祈寿的主题。此外,鹿还与“禄”谐音,象征福气、奉禄。
  
 
[[牛]],在上古时期就走向祭坛,成为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神圣物。民间传说牛是来到人间帮助人类的天上神灵,其在田野默默耕耘,给人类带来了物质的财富,而且它身上所体现的奉献精神,也给人类以精神的财富。牛崇拜在中国各族民间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书记载战国时代的秦国己设有怒特祠专祀神牛,这是古代最早记录的耕牛崇拜。象中国的[[纳西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及[[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都将牛视为创世神兽。[[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温克族]]、[[傣族]]等地区亦都有祭招神牛习俗。道家也把牛做为供奉的对象。
 
[[牛]],在上古时期就走向祭坛,成为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神圣物。民间传说牛是来到人间帮助人类的天上神灵,其在田野默默耕耘,给人类带来了物质的财富,而且它身上所体现的奉献精神,也给人类以精神的财富。牛崇拜在中国各族民间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书记载战国时代的秦国己设有怒特祠专祀神牛,这是古代最早记录的耕牛崇拜。象中国的[[纳西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及[[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都将牛视为创世神兽。[[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温克族]]、[[傣族]]等地区亦都有祭招神牛习俗。道家也把牛做为供奉的对象。
  
[[马]],被认为是聪明、忠诚、勇敢而耐劳的动物,具有高贵、飘逸、优雅的气质。《易经》中将马象征天,即“干为天”。马崇拜多流行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猎民族中,他们以马为主要乘运动力。清代文献中多有祭马神礼仪和修建马冲庙的记述。另外在古代的祭天地和出师盟誓时常有以白马为祭马,认为白马属阳,为天神所驱使。青牛属阴,为地神所享用。在[[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中都有祭天神或牲畜保护神时选神马、献神马的习俗。这种神马不准女人骑用,可随处吃走,不准驱赶,甚至可以随意在田中啃吃青苗。神马多选全白色,全尾全鬃,从不修剪,并常在鬃尾拴五彩绸作为标记。
+
[[马]],被认为是聪明、忠诚、勇敢而耐劳的动物,具有高贵、飘逸、优雅的气质。《[[ 易经]] 》中将马象征天,即“干为天”。马崇拜多流行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猎民族中,他们以马为主要乘运动力。清代文献中多有祭马神礼仪和修建马冲庙的记述。另外在古代的祭天地和出师盟誓时常有以白马为祭马,认为白马属阳,为天神所驱使。青牛属阴,为地神所享用。在[[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中都有祭天神或牲畜保护神时选神马、献神马的习俗。这种神马不准女人骑用,可随处吃走,不准驱赶,甚至可以随意在田中啃吃青苗。神马多选全白色,全尾全鬃,从不修剪,并常在鬃尾拴五彩绸作为标记。
  
 
 鱼,作为一类水生动物的总称,其身上的鳞皮被珍视为吉祥、美丽的装饰,“鱼鳞锦”,就是传统的吉祥纹样。鱼崇拜一直在中国[[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等民族广泛流传,许多神话中都有说大地是驮在巨大的鱼背上的故事传颂。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画上的世界图像,也把人间大地放在两条巨大的鱼之上。鱼又与“余”谐音,成为生活富足、美满的象征。
 
 鱼,作为一类水生动物的总称,其身上的鳞皮被珍视为吉祥、美丽的装饰,“鱼鳞锦”,就是传统的吉祥纹样。鱼崇拜一直在中国[[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等民族广泛流传,许多神话中都有说大地是驮在巨大的鱼背上的故事传颂。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画上的世界图像,也把人间大地放在两条巨大的鱼之上。鱼又与“余”谐音,成为生活富足、美满的象征。
行 195: 行 233:
 
 中国古人将以上几种吉祥动物创造性地进行组合,建构了麒麟这一神宠的形象,符合长期以来培养、铸就的心理接受力和艺术欣赏力,再现了源远流长的传统底蕴,真实地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集美”思想。
 
 中国古人将以上几种吉祥动物创造性地进行组合,建构了麒麟这一神宠的形象,符合长期以来培养、铸就的心理接受力和艺术欣赏力,再现了源远流长的传统底蕴,真实地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集美”思想。
  
====儒家思想====
+
===儒家思想===
  
=====麒麟的传承与儒家思想=====
+
====麒麟的传承与儒家思想====
  
 
 麒麟,在传说中被赋予了十分优秀的品质,比如,说其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因而被称为“仁宠”。西凉武昭王《麒麟颂》曰:“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不蹈陷阱,不罹罗罟。”《宋书•符瑞志》曰:“含仁而戴义,不饮池,不入坑阱,不行罗网。”《说苑》亦有:“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而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问循循如也。”的记载。体现了麒麟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发展传承中被广大民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正是因为这种“仁宠”所具备的品质正符合几千年来中国的礼教和儒家风范。
 
 麒麟,在传说中被赋予了十分优秀的品质,比如,说其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因而被称为“仁宠”。西凉武昭王《麒麟颂》曰:“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不蹈陷阱,不罹罗罟。”《宋书•符瑞志》曰:“含仁而戴义,不饮池,不入坑阱,不行罗网。”《说苑》亦有:“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而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问循循如也。”的记载。体现了麒麟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发展传承中被广大民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正是因为这种“仁宠”所具备的品质正符合几千年来中国的礼教和儒家风范。
行 209: 行 247: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传说麒麟见于郊野,为人所贱,孔子喟叹麒麟”出非其时”,标志着世界的日暮途穷和哲人的穷困,所写《春秋》于此绝笔,故《春秋》又别称“麟史”、“麟经”。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传说麒麟见于郊野,为人所贱,孔子喟叹麒麟”出非其时”,标志着世界的日暮途穷和哲人的穷困,所写《春秋》于此绝笔,故《春秋》又别称“麟史”、“麟经”。
  
====意义与心性====
+
===意义与心性===
  
=====麒麟的吉祥意义与人类趋利的心性=====
+
====麒麟的吉祥意义与人类趋利的心性====
  
 
 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深藏着并不多方面显示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征。民族的不同,种族的不同,还使人类在形体、肤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又有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征。有关人类基本心理特征相同的理论,学术界称之为”心性同一说”。其中之一便是趋利心性。
 
 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深藏着并不多方面显示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征。民族的不同,种族的不同,还使人类在形体、肤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又有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征。有关人类基本心理特征相同的理论,学术界称之为”心性同一说”。其中之一便是趋利心性。
行 219: 行 257:
 
 传说[[汉武帝]]时曾得到过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获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为此将原来的年号元朔改为元狩,以庆吉祥。 此外,他还修筑了麒麟阁(一说萧何造),赏赐群臣白金。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画功臣[[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11人图像于阁,以表其功。后世多以“麒麟阁”或“麟阁”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又传宋太宗亦获麒麟,满朝称贺。由此可见,麒麟预示征兆的吉祥意义已被广泛认同。
 
 传说[[汉武帝]]时曾得到过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获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为此将原来的年号元朔改为元狩,以庆吉祥。 此外,他还修筑了麒麟阁(一说萧何造),赏赐群臣白金。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画功臣[[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11人图像于阁,以表其功。后世多以“麒麟阁”或“麟阁”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又传宋太宗亦获麒麟,满朝称贺。由此可见,麒麟预示征兆的吉祥意义已被广泛认同。
  
===国外发展===
+
==国外发展==
  
 
 中国和西方均传说有麒麟,它头生一角,遍身披鳞,似鹿有尾。中国简称“麟”,西方一般叫“独角宠”(la licorne)。中国人称麒麟为“仁宠”,因为它超脱沼泽,行不踩蚁虫,止不踏花草,是祥瑞之先兆,与龙凤龟一并列为民间四灵,还有“麒麟送子”的美谈。麒麟也常借喻杰出人才,《晋书顾和传》上记载,一位文士雅重其侄,曰:“此我家麒麟”。
 
 中国和西方均传说有麒麟,它头生一角,遍身披鳞,似鹿有尾。中国简称“麟”,西方一般叫“独角宠”(la licorne)。中国人称麒麟为“仁宠”,因为它超脱沼泽,行不踩蚁虫,止不踏花草,是祥瑞之先兆,与龙凤龟一并列为民间四灵,还有“麒麟送子”的美谈。麒麟也常借喻杰出人才,《晋书顾和传》上记载,一位文士雅重其侄,曰:“此我家麒麟”。
行 225: 行 263:
 
 像中国一样,麒麟自古以来在欧洲也被视为智慧的象征,文化艺术的隐喻修辞格。可是,近代一些西方人将之变为金钱拜物教的摩登图腾,牟利者的猎取对象,故有了所谓“金麒麟”。法国当代作家,龚古尔文学院院士[[埃罗勃莱斯]]的一部畅销小说,就取名《追逐麒麟》(La chasse à la licorne),已译成中文在北京出版。当然,西方也有人发出了警惕“金麒麟”的醒世恒言。不久前,德国基督教会主教沃尔夫冈乌贝就在圣诞节前夜指责德意志银行总裁,说他过度追求利润,奉行新的金牛犊偶像崇拜,引起群众一片反响。西方的现代麒麟观似乎已引进中国,冲击着传统的儒家道德,致使孔子的后代失去自己的社会文化特性,不再甘居清贫,皈依了金钱拜物教。
 
 像中国一样,麒麟自古以来在欧洲也被视为智慧的象征,文化艺术的隐喻修辞格。可是,近代一些西方人将之变为金钱拜物教的摩登图腾,牟利者的猎取对象,故有了所谓“金麒麟”。法国当代作家,龚古尔文学院院士[[埃罗勃莱斯]]的一部畅销小说,就取名《追逐麒麟》(La chasse à la licorne),已译成中文在北京出版。当然,西方也有人发出了警惕“金麒麟”的醒世恒言。不久前,德国基督教会主教沃尔夫冈乌贝就在圣诞节前夜指责德意志银行总裁,说他过度追求利润,奉行新的金牛犊偶像崇拜,引起群众一片反响。西方的现代麒麟观似乎已引进中国,冲击着传统的儒家道德,致使孔子的后代失去自己的社会文化特性,不再甘居清贫,皈依了金钱拜物教。
  
====同名星座====
+
===同名星座===
  
 
 赤道带星座之一。位于双子座以南,大犬座以北,小犬座与猎户座之间的银河中。但是,这一部分的银河是位于银河系的边缘方向,所以远不如夏天夜晚的银河明亮。麒麟座中最美丽的天体是玫瑰星云(又称蔷薇星云,NGC2237,目视星等约为6等)。在这一片淡淡的玫瑰红色的星云中心,是一个由十来颗翠蓝和金黄色恒昨组成的疏散星团(NGC2244)。可惜这朵天上的[[玫瑰花]],从天文望远镜中直接看不出颜色,只有在用天文望远镜长时间拍摄的照片上才能看到它的颜色。
 
 赤道带星座之一。位于双子座以南,大犬座以北,小犬座与猎户座之间的银河中。但是,这一部分的银河是位于银河系的边缘方向,所以远不如夏天夜晚的银河明亮。麒麟座中最美丽的天体是玫瑰星云(又称蔷薇星云,NGC2237,目视星等约为6等)。在这一片淡淡的玫瑰红色的星云中心,是一个由十来颗翠蓝和金黄色恒昨组成的疏散星团(NGC2244)。可惜这朵天上的[[玫瑰花]],从天文望远镜中直接看不出颜色,只有在用天文望远镜长时间拍摄的照片上才能看到它的颜色。
行 231: 行 269:
 
 早在波斯星图上,就已经有了这个星座的图形。但其图形与我国神话中的送子麒麟完全不同,它是一匹形似白马,头生一角的独角兽。
 
 早在波斯星图上,就已经有了这个星座的图形。但其图形与我国神话中的送子麒麟完全不同,它是一匹形似白马,头生一角的独角兽。
  
 麒麟座位于猎户座东侧,正好被银河”切开”。其中亮星很少。每年1月5日子夜麒麟座上中天,1月和2月都是观测它的最佳月份。麒麟座的拉丁文是Monoceros,意为独角兽或犀牛。我国天文学家将其翻译为麒麟。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子虚乌有的神秘动物,中国古代传说描绘的麒麟是独角的鹿身牛尾兽。全身披鳞甲,古人用它象征祥瑞,因此麒麟座就是一个被人们称为吉祥的星座。麒麟座相当于我国的四渎、阙丘等星官。
+
 麒麟座位于猎户座东侧,正好被银河”切开”<ref>[https://www.xingzuo360.cn/88xingzuo/289551.html 麒麟座在什么位置 属于什么星座],360星座网</ref> 。其中亮星很少。每年1月5日子夜麒麟座上中天,1月和2月都是观测它的最佳月份。麒麟座的拉丁文是Monoceros,意为独角兽或犀牛。我国天文学家将其翻译为麒麟。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子虚乌有的神秘动物,中国古代传说描绘的麒麟是独角的鹿身牛尾兽。全身披鳞甲,古人用它象征祥瑞,因此麒麟座就是一个被人们称为吉祥的星座。麒麟座相当于我国的四渎、阙丘等星官。
  
 
 麒麟座α星的中文名为阙丘增七,是一颗3.93等的KOⅢ型红巨星,距离为180光年。麒麟座β星(参宿增二十六)是个三合星,复合星等为4.2等,子星A为4.7等,子星B为5.2等。子星C为6.1等。麒麟座γ星(中名参宿二十八)视星等为3.98等,距离220光年。麒麟座δ星(中名阙丘二)视星等为4.15等,距离220光年。
 
 麒麟座α星的中文名为阙丘增七,是一颗3.93等的KOⅢ型红巨星,距离为180光年。麒麟座β星(参宿增二十六)是个三合星,复合星等为4.2等,子星A为4.7等,子星B为5.2等。子星C为6.1等。麒麟座γ星(中名参宿二十八)视星等为3.98等,距离220光年。麒麟座δ星(中名阙丘二)视星等为4.15等,距离220光年。
行 237: 行 275:
 
 编号为麒麟座15的星(亮度为4.7等)也叫做麒麟座S型,它是六合星,其子星的实行等分别为A星4.8等,B星为7.6等,C星为9.9等,D星为9.7等,E星为10.0等,F星为7.8等。麒麟座S星位于一个疏散星团NGC 2264之中,该星团距离我们2700光年。围绕该星团的是一个巨大的模糊的弥漫星云。NGC 2264疏散星团周围充满了复杂而许乱的[[宇宙]]气体及尘埃,其中混杂着红色的发光云气,那是因为受到黑暗云气中刚形成的恒星所发出的高能量光线激发所致,而在形体的四周,遮蔽星体的星际尘埃反射星光形成蓝色的反射云气。
 
 编号为麒麟座15的星(亮度为4.7等)也叫做麒麟座S型,它是六合星,其子星的实行等分别为A星4.8等,B星为7.6等,C星为9.9等,D星为9.7等,E星为10.0等,F星为7.8等。麒麟座S星位于一个疏散星团NGC 2264之中,该星团距离我们2700光年。围绕该星团的是一个巨大的模糊的弥漫星云。NGC 2264疏散星团周围充满了复杂而许乱的[[宇宙]]气体及尘埃,其中混杂着红色的发光云气,那是因为受到黑暗云气中刚形成的恒星所发出的高能量光线激发所致,而在形体的四周,遮蔽星体的星际尘埃反射星光形成蓝色的反射云气。
  
===人物绰号===
 
 
1.梁山好汉卢俊义,绰号”河北玉麒麟”。
 
 
2.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艺名”麒麟童”。
 
 
3.三国人物[[姜维]],字伯约,号”麒麟儿”。
 
 
4.盗墓笔记人物张起灵,张起灵是张家族长的称号。起灵谐音麒麟,“但纹麒麟者,凡事无愧于心。”身负麒麟,对生命怀有悲悯和敬畏。在张家内部体系中,张家族长身纹麒麟,代表着与家族使命之间的“契约”。
 
 
5.霹雳布袋戏人物素还真,化身天海•麒麟星。
 
 
6.琅琊榜人物梅长苏,被称为“麒麟才子”。
 
 
===麒麟舞===
 
 
麒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早在周代就与龙、凤、龟并称“四灵”,且列“四灵”之首,是太平、吉祥的象征。麒麟文化发展到近几百年,更突出地表现为麒麟舞,也就是进入表演[[艺术]]领域。
 
 
麒麟舞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这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宝贵财产。广东是麒麟舞流传较广的地区,全省各地麒麟舞在历史上就各具特色,如以惠州小金口为代表的东江麒麟舞、以东莞樟木头为代表的客家麒麟舞、以广州番禺为代表的黄阁麒麟舞等。
 
 
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后来发展到哲学意义,又进入文学领域,如韩愈写的《获麟解》、黄庭坚的《麟趾赞》等。最终走向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成为了[[陶瓷]]、年画、[[剪纸]]、[[泥塑]]、[[刺绣]]、金玉饰、建筑、雕刻等艺术创作的素材。
 
 
麒麟舞是客家人从北方带到南方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以锣鼓加唢呐为伴奏,具有[[长江]]北部地区花会的风格,与广东岭南音乐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麒麟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仁兽,客家人视之为吉祥物,舞麒麟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舞麒麟集歌、舞、乐于一体,所舞麒麟的骨架用竹篾扎成,皮用各色彩布做成。分成头、尾两截,中间穿孔,舞者站在穿孔处将麒麟系在身上,在春节期间,入村上街挨家逐户恭贺新年。
 
 
据了解,麒麟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吉祥图腾“四灵”之首,象征着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麒麟舞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表达农民辛勤劳动后丰收的心情。麒麟舞起源于四川峨眉山一带。1958年,背井离乡的新丰江水库移民将麒麟舞带到了小金口,现今辖区共有麒麟队20支,队员200人,最年长的91岁,最小的13岁。2006年6月,参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被惠州市授予“中国麒麟舞之乡”的荣誉称号。
 
 
据史料记载,麒麟舞原本是皇宫中的表演艺术,称之为“麒麟圣舞”,为皇家各类庆典中必有的演出。据老人们介绍,明朝灭亡之后,本地一位皇宫艺术家将他的麒麟舞绝技带回家乡,代代相承,才得以流传。
 
 
==《诗经》的麒麟==
 
 
据香港历史文化学者叶德平先生说,早在周代,已经有麒麟的记载。《诗经・周南・麟之趾》描述了这只瑞兽: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趾〉是《诗经》中的名篇,而《诗经》则是周代的作品,距离现今有二千多年时间。〈麟之趾〉分别描述了麒麟的三个身体部分:「趾」、「定」、「角」。「趾」,即是牠的蹄;「定」,是「顶」的假借字,指是牠的额头;「角」,即是牠顶上的角。
 
 
从〈麟之趾〉对麒麟身体各个部分的书写,可以推想当时人们对麒麟的想象:牠四肢带蹄、顶上长有角儿。虽然麒麟此时的形象仍然很模糊,但这些身体特征却是日后麒麟必然具有的特征,是后世麒麟形象的基础。南宋闽人严粲在《诗辑》中进一步发挥想象,把麒麟的形象更具体地描写为:
 
 
「有足者宜踶,唯麟之足,可以踶而不踶,是其仁也」;
 
 
「有额者宜抵,唯麟之额,可以抵而不抵,公室子孙,其传弥远而信厚不替也」;「有角者宜触,唯麟之角,可以触而不触」《庄子》「怒则分背相踶」;踶,就是指烈性的马用后蹄踢击。根据严粲的形容,麒麟跟马匹一样,能以后蹄踢击敌人;不过,他补充道,麒麟天性仁慈,可以「踶」却不会「踶」他人。同样地,严粲认为麒麟虽然有「额」、有「角」,却不会去「抵」、「触」(攻击)他人。
 
 
〈麟之趾〉中的麒麟,拥有一个正面的形象。严粲在《诗经・麟之趾》的基础上,进一步把麒麟的形象具体地描画出来,而麒麟更被描绘为拥有武备而不会主动攻击他人,正如后来清代段玉裁所说:「(麒麟)含仁怀义」。
 
 
==历史==
 
 
甲骨刻辞的“小臣墙刻辞”<ref>《甲骨文合集》,编号36481正、反</ref>内容为战争”获白麟”的记录。<ref>殷墟发现的一个刻在牛肋骨上的长篇记事刻辞,后来被称为小臣墙刻辞。小臣墙刻辞记载征伐危方,抓获”白麟”。1955年胡厚宣在《甲骨续存》序说:”其时代当属于帝乙帝辛,在十几万片甲骨文字之中,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殷末战争史料,即在周金文中,亦唯有小盂鼎铭可以仿佛似之。”</ref>
 
 
麒麟最早的记载为《[[春秋经]]》哀公十四年的”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汉书]]•武帝纪》谓:”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晋书]]•武帝纪》说:”五年,春正月,虏帅树机能攻陷凉州,乙丑,使讨虏护军武威太守马隆击之,二月甲午,白麟见于平原。”
 
 
[[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ref>《[[孔子家语]]》卷四:”麒之至,为明君也,出其非时,而害吾,是以伤焉。”</ref>,并表示”吾道穷矣”。<ref>《春秋公羊传》:”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试面,涕沾袍。……孔子曰:‘吾道穷矣”[[何休]]注曰:”麟者,太平之符,圣人之类。时得麟而死,此亦太告夫子将没之征。故云尔。”(《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八”哀十四年”)</ref>孔子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后世[[古琴曲]]中有《[[获麟操]]》,传为孔子所作以悼念此事。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
 
 
==文化==
 
 
*据传[[孔子]]出生时有麒麟显现,所以民间认为麒麟会给人们带来儿子,使家族兴旺,因此有[[麒麟送子]]之说,也把杰出的儿童称为「麒麟儿」、「麟儿」。此后,民间慢慢出现”麒麟送子图”之作。
 
 
*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子,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
 
*[[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迦佛|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麒麟一称为龙之子,属龙族,瑞兽,与[[龙]][[凤]][[龟]]合称为[[四灵]]<ref>《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ref>,因此麒麟图案常作为吉祥,仁爱之符号,被中国古代各朝朝政常采用。史载[[汉宣帝]]在[[未央宫]]建有[[麒麟阁]],绘[[麒麟阁十一功臣|功臣图像]],以表嘉奖和向天下昭示其爱才之心。
 
*《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故称一品麒麟。
 
*[[清朝]]时,武职官员一品的补子徽饰为麒麟。
 
 
*「麟止」是指绝笔,元狩元年(前122年)冬十月[[汉武帝]]至雍(今陕西凤翔)获白麟,一角而五趾<ref>王充《论衡•讲瑞》:”武帝之时,西廵狩得白驎,一角而五趾。”</ref>,作《白麟之歌》,[[司马迁]]作《[[史记]]》于此处止笔。
 
*《[[史记]]•太史公自序》:”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ref>一说麟止是指”铸金”之事,《[[索隐]]》[[服虔]]云:”武帝至雍获白麟,而铸金作麟足形,故云‘麟止’。迁作史记止于此,犹春秋终于获麟然也。”</ref>
 
 
*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送给未成年的儿童佩戴,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曹雪芹《[[红楼梦]]》一书中的第三十一回和三十二回,大篇幅写”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里的麒麟不仅是[[史湘云]]的护身符,也是暗示她婚配的一件信物。
 
*黄梅戏《[[女驸马]]》中,一对玉麒麟也是代表爱情的见证。女主人翁与男主人翁受阻于女方父母的决定,女主人翁交于男主人翁一只玉麒麟,发誓”生生死死不变心,清风明月作见证,分开一对玉麒麟,这只麒麟交于你,这只麒麟留在身,麒麟成双人成对,散心两意天地不容”。等到双方冲破重重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麒麟成双人成对,并蒂花开万年红”,大喜之夜双方麒麟终于成对。
 
 
*[[香港中文大学]]的徽章即为麒麟。
 
 
*[[蒙通联足球俱乐部]]的吉祥物为麒麟。
 
 
==麒麟与舞麒麟==
 
 
麒麟是中国传说中的生物,与凤、龟、龙并称「四灵」(《礼记‧礼运》),常与天之四灵一说混淆。传说的麒麟十分驯良,不伤人畜,堪称「仁兽」。每当过年过节,客家人总爱舞动麒麟,期望麒麟能为他们带来福气。自康熙复界以后,麒麟舞随原居于粤北、江西一带的客家人南迁到香港。这一项植根香港逾三百年的非遗项目就是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麒麟舞]]。
 
 
坑口客家麒麟源自唐代中原地区的「麒麟狂舞」,是庆贺节日、丰年的活动,寄寓了老百姓对盛世祥和的向往,故民间有歌谣说道:「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
 
 
==麒麟套==
 
 
香港历史文化学者叶德平博士指出:「关于麒麟套,有些人认为是麒麟舞音乐的调;但按考证,应该是指麒麟舞的套路。它的伴奏音乐一般是由鼓、锣、钹三种乐器合奏而成。客家麒麟舞随客家人移民坑口后,慢慢结合了本地传统音乐和武术,发展出极具坑口特色的麒麟舞套路。坑口麒麟舞套路,动作颇为精细,分别有出洞、绕头、耍尾、寻青、探青、踢青、食青、醉青、吐青、打沙、吐玉书、游花园、回洞等动作。而其中的「吐玉书」更蕴含「麒麟吐玉书」的寓意 ─ 传说在孔子降生的那晚,麒麟悄悄降临孔府,并吐出玉书。自此,「麒麟吐玉书」就代表了早生贵子的祝福。话说回来,麒麟舞套路的设计就是为了演活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当然,辗转流传至今,各条村落的麒麟套路都略有不同了。」[https://www.hkptu.org/ptunews/35118 叶德平:〈物阜民丰瑞兽来——漫谈客家麒麟舞〉]
 
 
==麒麟与长颈鹿==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郑和]]的船队航行到[[东非]],曾带两只东非进贡的[[长颈鹿]]回[[燕京]]称是麒麟。<ref>《[[明史]]•榜葛剌传》:「永乐六年,其王霭牙思丁遣使来朝,贡方物,赍赐有差。七年,其使凡再至,携从者二百三十余人。帝方招徕绝域,颁赐甚厚。自是比年入贡。十年,贡使将至,遣官宴之于镇江。既将事,使者告其王之丧,遣官往祭,封次子赛勿丁为王。十二年,嗣王遣使奉表来谢,贡麒麟及名马方物。」</ref>[[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来表示自己施政的功绩。
 
 
当时碰巧[[索马利亚语]]中[[长颈鹿]]叫giri,”麒麟”即作为giri的音译。时至今日,[[日语]]及[[韩语]]中仍将长颈鹿称作麒麟,[[台语]]也将「长颈鹿」称作「麒麟鹿」(另有呼「长颔鹿」、「长头鹿仔」)。
 
 
有一说古人所说麒麟,实际上就是[[梅花鹿]]。雄为麒、雌为麟,合称麒麟,梅花鹿雌雄差异比较大,雄性体型更大,头上有角。而古书中描述的”白麟”,就是白化的雌性梅花鹿。
 
 
== 参考文献==
 
 
==视频==
 
==视频==
  
行 344: 行 290:
  
 
<center>{{#iDisplay:i0540yjfulw|650|480|qq}}</center>
 
<center>{{#iDisplay:i0540yjfulw|650|48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Category:280 神話總論]]
 
[[Category:280 神話總論]]

於 2020年1月15日 (三) 09:56 的最新修訂

麒麟

中文名稱  : 麒麟

外文名稱  : Qilin

傳說古物  :  存在於古代傳說中

類       別  : 仁獸

特       征  : 鹿特徵為主融合了龍牛羊馬

地       區  : 中國

民       族  : 姬氏族

麒麟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其祖先為應龍。中國古代用麒麟象徵祥瑞,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公獸為麒,母獸為麟,據說能活兩千年。性情溫和,身上雖有可攻擊敵人的武器,但不傷人畜,不踐踏昆蟲花草,故稱為仁獸。

禮記•禮運》第九:「,謂之四靈」麒麟的首似龍],形如,狀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口能吐火,聲音如雷[1]。相傳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聖人時才會出現。所以被稱為瑞獸。漢許慎說文解字》:「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

香港歷史文化學者葉德平先生說,中國民間信仰中之中,有所謂「四靈」之說。《禮記・禮運》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牠格外受客家人的重視,在節日慶典之中,常常看到牠的身影。

麒麟與龍、鳳一樣,都是人們虛擬出來的瑞獸,被賦予美麗的想象。傳說的麒麟是十分溫馴和善的,不會傷害生靈,甚至連草木也不會折斷,堪稱「仁獸」(《說文解字・麒》),故格外受到以耕讀為務的客家人所崇拜。

歷史起源

古人把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宋書》: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吉祥神寵,主太平、長壽;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民俗禮儀中,被製成各種飾物和擺件用於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麒麟每次出現都將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期。據記載,孔子與麒麟密切相關,相傳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現了麒麟,據傳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裡「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獲麟」,對此孔子為此落淚,並表示「吾道窮矣」。孔子曾寫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視為儒家的象徵[2]

外貌神態

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於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但據說麒麟的身體像麝鹿,它被古人視為神寵、仁寵。麒麟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毛之蟲:有毛的動物)。

麒麟是中國古人相信存在的神靈。在中國眾多民間傳說中,關於麒麟的故事雖然並不是很多,但其在民眾生活中都實實在在地無處不體現出它特有的珍貴和靈異。

從古至今不乏能人志士將麒麟的形象以各種形式展現出來。自青銅文化興起後,銅雕麒麟也變得更加廣受歡迎,以銅打造麒麟形象,使人觸及可摸,這樣麒麟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就變得更加明確。

祥獸寓意

中國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另一種麒麟形象是龍頭,馬身,龍鱗。尾毛似龍尾狀舒展。它的綜合面不及龍、鳳那麼廣泛,不過名氣也不算小。


麒麟,是上古中國人最企望出現的吉祥動物,它們的出現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時的人們希望麒麟總是伴隨着自己,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光明,而辟除不祥。當上古時代的這種信仰被傳承下來的同時,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義也隨之被廣大民眾公認且牢牢地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種意念的象徵,某種意境的表現,某種力量的顯示,並啟發人們的想象,引導人們的精神去契合某種意念,進入一種特定的境界,給人們以希望、安慰和某種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現在民族文化的各個方面[3]

先神圖騰

有很多民族和姓氏把麒麟當做圖騰和祖神,其中,目前被公認的「麒麟正脈」為姬氏(現為姬氏周姓),即周天子一脈。

這一脈起源於黃帝,傳說黃帝祖神為應龍,麒麟為應龍之後。 所以麒麟正脈是黃帝軒轅氏的主要分支。

史書記載

漢許慎《說文解字•十》:「麒,仁寵也,麋身龍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註:「狀如麕,一角,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

說文解字》:「仁獸也。麕身牛尾,一角。張揖云:牡曰麒,牝曰麟。郭璞曰:麒似麟而無角。」

何法《征祥記》:「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許雲仁寵,用公羊說,以其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簡曰麟,咸以為祥瑞之物。《禮記》禮運:「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椰』同『菽』,沼澤),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五雜俎》:龍性最淫,故與陽牛人交,則生麟;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即婦人遇之,亦有為其所污者。……王符稱世俗畫龍,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說,謂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然龍之見也,皆為雷、電、雲、霧擁護其體,得見其全角者罕矣。

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公、侯、駙馬、伯以麒麟作為補服圖案,故稱一品麒麟。

清史稿》記載過很多牛產麒麟的事情。《清史稿》記載:雍正二年(1724年),平度州民家牛產麟。五年,壽州民家牛產麟,一室火光,以為怪,格殺之,剝皮,見周身鱗甲,頭角猶隱也;荊州民家牛產麟,遍體鱗甲。嘉慶元年,遂安民家牛產麟。七年,鎮海民家牛生一犢,遍體鱗紋,色青黑,頷下有髯,項皆細鱗。十一年五月,鹽亭民家牛產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長寸許,目如水晶,鱗甲遍體,兩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黃金色,八足,牛蹄,產時風雨交至,金光滿院,射草木皆黃。十三年二月,綿州民家牛產一犢,首形如龍,身有鱗紋,無毛,落地而殤。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產麟。

以前認為這些是空穴來風的記載,但2015年泰國水牛產下「異獸」,頭似鱷魚、有鱗片,跟清史稿記載類似。

甲骨刻辭的「小臣牆刻辭」內容為戰爭」獲白麟」的記錄。

麒麟最早的記載為《春秋經》哀公十四年的」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漢書•武帝紀》謂:」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作《白麟之歌》。」《晉書•武帝紀》說:」五年,春正月,虜帥樹機能攻陷涼州,乙丑,使討虜護軍武威太守馬隆擊之,二月甲午,白麟見於平原。」

孔子與麒麟密切相關,相傳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現了麒麟,據傳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裡」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獲麟」,對此孔子為此落淚,並表示」吾道窮矣」。孔子曾寫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後世古琴曲中有《獲麟操》,傳為孔子所作以悼念此事。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視為儒家的象徵。

傳說典故

傳說,麒麟是姬氏(周天子脈)的祖神(祖先神),源自黃帝祖神應龍,是應龍血脈的主要分支之一,有詩云:「麒麟踏祥雲,人間百難消。」次說一是麒麟與麒麟後人可以治病消災,二說可以踏雲而行。

「西狩獲麟」:發生在春秋末期魯國西境大野澤。其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首先見於戰國成書的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春秋》。戰國史學家公羊高撰寫的《公羊傳》和穀梁赤撰寫的《穀梁傳》,也都記載了這方面的內容。

孔子同代人左丘明的《左傳•卷十二》載:哀公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史記•孔子世家》載: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在其《集解》和《正義》中又註:」大野,藪名,魯田圃之常處,蓋今巨野是也。「《兗州府志•聖里志》載:「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鑰商獲麟。」「折其左足,載以歸。叔孫氏以為不祥,棄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乎來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叔孫氏聞之,然後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之。」

據考證「西狩獲麟」發生在周敬王九年(春秋魯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書,也恰恰在這一年脫稿,這時孔子已71歲,從此不再着書。這就充分證明了至今仍在巨野流傳的「孔子獲麟絕筆」的故事是真實的。孔子獲麟絕筆,從客觀上講,是年紀大了精力不佳。但從主觀上講,感麟而憂也是個重要原因。傳說在公元前551年(魯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親顏征在懷了孕,祈禱於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時,頭頂長得有點像尼丘山,幫取名孔丘字仲尼。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死,他認為是個不祥之兆,立即揮筆為麒麟寫下了輓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由於孔子感麟而憂,再加他唯一的愛子孔鯉的早逝,使他難過極了,終於在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與世長辭了。孔子死後,獲麟絕筆的故事廣為流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古風詩》中就有「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的詩句。

人們為紀念「西狩獲麟」,在埋葬麒麟的地方建築了麒麟台,又名獲麟台,古稱獲麟古冢。

該建築地處巨野城東七公里——今麒麟鎮陳胡莊以東、後馮橋以北大窪內,為縣級名勝古蹟重點保護單位。此台為魯哀公「西狩獲麟」處,東西長73米,南北寬52米,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這裡原有唐代石碑數座,由於年湮日久,已遭毀壞。明嘉靖十四年,濟寧州通判張九敘重修麒麟碑一座,立於曹濟公路旁,碑上刻的冢字及年代署名至今尚存。」西狩獲麟」聞名全國,一些州、縣、鄉、村地名如唐代的麟州,巨野以東的嘉祥縣,巨野城東的獲麟保(鄉)、獲麟集等,都以此命名。麒麟降世,無人識曉,卻被「怪而殺之」。孔子痛惜不已,聯想到自己一生懷才不遇,觸景生悲,為麒麟寫下了輓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自此絕筆,不再着書。麒麟冢也正因獨特的文化內涵成為一方名勝,歷代文人騷客臨其境覓聖跡,或謳歌,或慨嘆,發思古之幽情,詠不朽之佳句。唐代著名學者韋表微曾作「麟台碑銘」:李白、辛棄疾以及明朝王穉登、孫宜等著名詩人均為麒麟台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唐武德四年,據西狩獲麟之故,巨野一度改名麟州。明嘉靖十四年,進士張九敘作斗書「麒麟冢」三字,刻石立於台前。天啟年間,縣令方時化在此修建廟宇,名曰「瑞麟寺」。自此,麒麟台勝跡更加名震四方。

由於古代都把龍鳳龜麟當成神靈,西狩獲麟,也就成了文人筆下的重要內容。晉征南大將軍兼史學家杜預撰寫的《春秋左傳•集解》一書云:「麟者,仁寵也,聖王之嘉瑞也」。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獲麟解》(注釋)云:「麟一角而載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游必澤土,祥而後處,不履生蟲,不踐生草,王者有出,與鳳龜龍謂之四靈。」由於麒麟為四靈之一,一些史書故事如《麟經》、《麒麟書》、《金壁故事》、宋程俱的《麟台故事》、清李玉的《麒麟閣》等,均以麒麟為書名或內容。再如古代帝王的年號或者古建築、古地名,也往往以麟字作為祥瑞的代號,漢高祖劉邦稱未央宮為記麒麟殿,漢宣帝必稱為麒麟閣。唐高祖武德四年,取西狩獲麟意,於巨野置麟州。唐高宗稱年號為麟德,武則天必中書省為麟台。唐德宗大曆四年,在麒麟台立麟台碑。後金皇統七年,取麒麟祥瑞意,在巨野縣山口鎮(今嘉祥縣大山頭一帶)增設嘉祥縣。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以麟為祥瑞,在巨野縣治北建麟鳳亭;元文宗至順二年,巨野縣主簿樊遜,重修麟鳳亭。明代,巨野知縣方時化,在麒麟台建瑞麟寺。瑞麟寺建造宏偉,規模壯觀,據當地傳說,當時整個寺院占地百餘畝,有僧侶百餘人,佃戶數十家。寺院附近有鋪店、石碾、菜園、鹽畦、車坊等,顯然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瑞麟寺南面,有一小河,名曰八里河,此河東西流向,岸柳成行,流水潺潺,游魚可數。河南岸有一渡口,即《巨野縣誌》上所說的「獲麟古渡」。每值陽春,風和日暖,鳥語花香,士家工商,男女老少來此觀光遊覽者絡繹不絕。可惜由於明崇禎末年的戰亂,整個寺院都變成了虛墟,今天能見到的只有這座荒草萋迷的土台子了。

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金世宗完顏雍大定元年),年方21歲的愛國詩人辛棄疾,參加抗金起義軍,途篤巨野麟台,即興作五言律詩一首:

終始春秋筆,經名舊記麟。荒台曾建魯,野草未燒秦。

鬱郁山川秀,蔥蔥景鈀新。韋編續繼否?書帶已成茵。

明朝詩人孫宜,游」獲麟古渡」時,作五言律詩一首,其詩曰:

古渡寒煙積,沙明照落懸。 春秋悲鳳日,天地泣麟年。

魯變時交阻,周衰轍竟旋。 至今皆絕筆,真意更誰傳。

現代作家張曉風也以獲麒為主要事件寫了一篇文章。

後世影響

麒麟文化

麒麟文化是中國舊時生育民俗。傳說麒麟為仁寵,是吉祥的象徵,能為人帶來子嗣。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偽說,實為「麒麟送子」之本,載於王充《論衡•定賢》及晉王嘉《拾遺記》。

民間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南北朝時,對聰穎可愛的男孩,人們常呼為「吾家麒麟」。此後「麒麟送子圖」之作。作為木板畫,上刻對聯「天上麒麟兒,地上狀元郎」,以此為佳兆。民間普遍認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多絕奇。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湖南》引《長治新年紀俗詩》:「婦女圍龍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龍不及紙龍好,能作麟麟送子來。」原註:「婦人多年不生育者,每於龍燈到家時,加送封儀,以龍身圍繞婦人一次,又將龍身縮短,上騎一小孩,在堂前行繞一周,謂之麟麒送子。」按麟麒屬於龍族,此乃以龍燈代麒麒者。

風俗

麒麟是以旬鹿類的特徵為主,融合了的特徵。它的始作者究竟是誰,其源流怎樣,還不是很清楚,有學者推測可能是周民族的祖先,因為周人原居西北,那時的西北,水草豐美,適宜鹿類的生長。

到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龍、鳳被最高統治者所攫取,便失去了原來的圖騰綜合的意義,而成為最高統治者帝王、后妃的象徵。性善的麒麟,在權利角逐中,被擠到了民間,老百姓期望它帶來豐年、福祿、長壽與美好。

公元1415年(永樂十三年) ,鄭和帶着麻林國王贈送的長頸鹿回到了南京。由於長頸鹿長相似中國民間傳說的吉祥之物--麒麟,加之當時國人對長頸鹿知之甚少,大家一致認定,麻林國所贈長頸鹿就是麒麟。

1.麒麟乃是傳說中的神話動物,現實生活中不存在。

2.中國古代傳說中麒麟與龍、鳳、龜合為四靈,乃毛類動物之王。

3.麒麟對老百姓而言,乃是送子神獸。民間有「麒麟送子」的說法,據傳孔子即為麒麟所送。

4.麒麟是歲星散開而生成,故主祥瑞,是最著名的瑞獸之一。麒麟含仁懷義,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帝王興衰與麒麟的傳說很多。

5.麒麟與鳳凰一樣,乃有雌雄,雄性稱麒,雌性稱麟,麋身、龍尾、龍鱗、足為偶蹄(但亦有麒麟有五趾之說,其實是將五趾的「狻猊」誤當成「麒麟」)頭上有一角,角端有肉。

6.麒麟作為吉祥物,中國古代各朝朝政也常採用。史載漢武帝在未央宮建有麒麟閣,圖繪功臣圖像,以表嘉獎和向天下昭示其愛才之心。麒麟分類有送子麒麟、賜福麒麟、鎮宅麒麟,其名字代表其寓意,現今很多普通老百姓家有擺放。麒麟因被文化賦予了高貴,仁慈、祥瑞之意,所以現今麒麟多由玉石、黃金、紅漆雕、銅、黑曜石或琉璃等優質材料製成。

7.麒麟在官員朝服上也多被採用。清朝時,一品官的補子徽飾為麒麟,可見其地位僅次於龍,清朝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佩掛龍的標識,皇帝為黃龍、紫龍,親王、阿哥、貝勒、貝子為龍子圖案

8.麒麟或許就是長頸鹿?明朝時,鄭和下西洋回國後,帶回非洲地區的長頸鹿,當時明朝人沒有見過這種只有在熱帶草原才出產的大型動物,以為其是麒麟!所以才有上面朋友說的麒麟是長頸鹿一說!。

9.麒麟的形象仍然可以看得到。中國現存最著名的麒麟形象是南京南朝帝陵的麒麟,南朝帝陵鎮守瑞寵有多種神寵,但都由麒麟形象演化而來。

10.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民俗禮儀中,被製成各種飾物送給未成年的兒童佩戴。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如名著《紅樓夢》一書中的第三十一回和三十二回,大篇幅寫「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這裡的麒麟不僅是史湘雲的護身符,也是暗示她婚配的一件信物。另黃梅戲《女駙馬》中,一對玉麒麟也是代表愛情的見證。女主人公與男主人公受阻於女方父母的決定,女主人公交於男主人公一隻玉麒麟,發誓「生生死死不變心,清風明月作見證,分開一對玉麒麟,這隻麒麟交於你,這隻麒麟留在身,麒麟成雙人成對,散心兩意天地不容」。等到雙方衝破重重阻撓,有情人終成眷屬,「麒麟成雙人成對,並蒂花開萬年紅」,大喜之夜雙方麒麟終於成對。

求子與育子

中國傳統的生育觀念是希望早立於嗣,多生兒女,子孫滿堂,多子多福,並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將不能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視為最大的不孝。這種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無論從婦女懷孕,還是到嬰兒降生、百晬兒、及其他慶賀活動,無不體現出人們為此所做的不懈的祈福努力。因為麒麟曾降臨過孔子這樣的聖賢之人,因而人們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於是,以「麒麟送子」為主題的民俗文化現象不僅見於圖畫、祝禱之語,而且也見於歲時活動,表現形式十分廣泛,意在祈求、祝願早生貴子,子孫賢德。

近代湖南長沙每逢新正之月,都要舉辦耍龍燈活動。屆時,每當耍龍燈的耍到有不孕婦女的人家時,主家都要加送禮物,並讓龍圍繞不孕婦女舞一圈,然後將龍身縮短,上面騎一小孩,在堂前繞行一周,以示麒麟送子。山東一些地方還有一種祈子的方式,是由不育婦女扶着載有小孩的紙紮麒麟在庭院或堂屋裡轉一圈,亦有人將彩繡繫於麟角,以求麒麟送子。

就《麒麟送子》的圖案而言,既有繁,又有簡。繁者或以童子為中心,戴長命鎖,持蓮抱笙; 或為童子騎麒麟,角掛一書:或為童子背後有一仕女護送,仕女張傘持扇。簡者為童子騎麒麟,手持蓮花。在民間版畫作品中,還多配吉祥聯語「天上麒麟兒,地下狀元郎」。

築裝飾物

磚木雕刻是古代建築裝飾的重要方式,題材豐富,刻工精良,賦予建築造型以生動形象。磚雕多用於磚結構建築貼面和木結構建築的磚牆外檐;木雕除在建築外檐使用外,更多地用於內檐裝修。天津磚雕當屬磚雕藝術之佼佼者,在清乾隆嘉慶年間還屬瓦作兼作的細活,磚雕藝人被稱之為「刻花活兒」的。道光年間,發展成為獨立的行業,形成聞名於世的「天津刻磚」。而垂花門、內外據雀替、額枋、花罩和四扇屏、花板、花牙等裝飾上的木雕工藝亦堪稱一絕。

中國的建築尤其是居民建築多為磚木結構,盛行在房檐、房山牆、門楣、窗框、影壁、柱礎、板牆、屋脊、抱鼓石等處以磚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裝飾寓意深刻的吉祥圖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動物。有的在大門的兩側裝飾石雕麒麟,既顯示門庭高貴,又鎮宅避邪。

佩飾與紋樣

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以麒麟的工藝造像作為護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質地有等,尤其講究為嬰幼兒佩戴「麒麟鎖」,以此為孩子祈禱長命百歲。此外,以麒麟的藝術造型為圖案的傳統紋樣也被廣泛使用。在《詩經》中,就曾以「麟之趾」來讚美周文王和他的家族。所有後來都以「麟趾」來比喻子孫才德兼備。麒麟作為一種吉祥物,常常被用在朝政上。漢代漢武帝時期,他就在未央宮建造了一座麒麟閣,把功臣的畫像掛在閣上,以此來表示最高功榮,這顯然就是把麒麟比作才俊之士。

唐代武則天時,以麒麟作紋飾繡於袍服,名曰「麒麟袍」,專門賞賜給三品以上的武將穿用。清代時,將麒麟繡於武官一品的「補子」上,成為等級制度的標誌。由此可見麒麟的地位很高,僅次於龍。在一些貴婦人的裙卦上,也常常會繡有百獸拜麒麟的吉祥圖案,以此來表達一種美好的祝願。在民間剪紙、年畫、刺繡蠟染等工藝美術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鮮活的影子。

麒麟文化之鄉

巨野百姓對麒麟情有獨鍾,在巨野,關於麒麟的民俗遺蹟比比皆是。描寫麒麟的詩詞歌賦、描繪麒麟的書法繪畫、紀念麒麟的雕塑碑刻在巨野民間不勝枚舉。巨野歷代以麟為名的人和事物也數不勝數。2007年,巨野被命名為中國麒麟文化之鄉,為巨野開發麒麟文化迎來了契機。

麒麟舞

麒麟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神獸,早在周代就與龍、鳳、龜並稱「四靈」,且列「四靈」之首,是太平、吉祥的象徵。麒麟文化發展到近幾百年,更突出地表現為麒麟舞,也就是進入表演藝術領域。

麒麟舞融音樂、舞蹈、工藝美術、雜技於一體,既具有美學的欣賞價值,又有文藝的、宗教的、民俗的、歷史的研究價值,這是祖先留給華夏子孫的一份寶貴財產。廣東是麒麟舞流傳較廣的地區,全省各地麒麟舞在歷史上就各具特色,如以惠州小金口為代表的東江麒麟舞、以東莞樟木頭為代表的客家麒麟舞、以廣州番禺為代表的黃閣麒麟舞等。

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歷史,最初是一種圖騰、一種信仰。後來發展到哲學意義,又進入文學領域,如韓愈寫的《獲麟解》、黃庭堅的《麟趾贊》等。最終走向造型藝術和表演藝術,成為了陶瓷、年畫、剪紙泥塑刺繡、金玉飾、建築、雕刻等藝術創作的素材。

麒麟舞是客家人從北方帶到南方來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以鑼鼓加嗩吶為伴奏,具有長江北部地區花會的風格,與廣東嶺南音樂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藝術文化。麒麟為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吉祥仁獸,客家人視之為吉祥物,舞麒麟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舞麒麟集歌、舞、樂於一體,所舞麒麟的骨架用竹篾紮成,皮用各色彩布做成。分成頭、尾兩截,中間穿孔,舞者站在穿孔處將麒麟系在身上,在春節期間,入村上街挨家逐戶恭賀新年。

據了解,麒麟是中華民族遠古時代吉祥圖騰「四靈」之首,象徵着祥瑞太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麒麟舞是一種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表達農民辛勤勞動后豐收的心情。麒麟舞起源於四川峨眉山一帶。1958年,背井離鄉的新豐江水庫移民將麒麟舞帶到了小金口,現今轄區共有麒麟隊20支,隊員200人,最年長的91歲,最小的13歲。2006年6月,參加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被惠州市授予「中國麒麟舞之鄉」的榮譽稱號。

據史料記載,麒麟舞原本是皇宮中的表演藝術,稱之為「麒麟聖舞」,為皇家各類慶典中必有的演出。據老人們介紹,明朝滅亡之後,本地一位皇宮藝術家將他的麒麟舞絕技帶回家鄉,代代相承,才得以流傳。

麒麟套

香港歷史文化學者葉德平博士指出:「關於麒麟套,有些人認為是麒麟舞音樂的調;但按考證,應該是指麒麟舞的套路。它的伴奏音樂一般是由鼓、鑼、鈸三種樂器合奏而成。客家麒麟舞隨客家人移民坑口後,慢慢結合了本地傳統音樂和武術,發展出極具坑口特色的麒麟舞套路。坑口麒麟舞套路,動作頗為精細,分別有出洞、繞頭、耍尾、尋青、探青、踢青、食青、醉青、吐青、打沙、吐玉書、游花園、回洞等動作。而其中的「吐玉書」更蘊含「麒麟吐玉書」的寓意 ─ 傳說在孔子降生的那晚,麒麟悄悄降臨孔府,並吐出玉書。自此,「麒麟吐玉書」就代表了早生貴子的祝福。話說回來,麒麟舞套路的設計就是為了演活傳說中麒麟的喜、怒、哀、樂、驚、疑、醉、睡等動靜神態。當然,輾轉流傳至今,各條村落的麒麟套路都略有不同了。」

人物綽號

1.梁山好漢盧俊義,綽號」河北玉麒麟」。

2.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藝名」麒麟童」。

3.三國人物姜維,字伯約,號」麒麟兒」。

4.盜墓筆記人物張起靈,張起靈是張家族長的稱號。起靈諧音麒麟,「但紋麒麟者,凡事無愧於心。」身負麒麟,對生命懷有悲憫和敬畏。在張家內部體系中,張家族長身紋麒麟,代表着與家族使命之間的「契約」。

5.霹靂布袋戲人物素還真,化身天海•麒麟星。

6.琅琊榜人物梅長蘇,被稱為「麒麟才子」。

地名

雲南曲靖有麒麟區,又名麒麟城

江蘇南京江寧區麒麟街道

江蘇南通海門市麒麟鎮

安徽安慶市樅陽縣麒麟鎮

山東濟寧嘉祥獲麟街

文化起源

集美思想

麒麟的創造與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複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龍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鹿蹄」),龍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的新合拼體,它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4]

所謂「集美」,通俗地說是將一切美好的東西集中在一個事物上的一種表現。這種理念一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所追求實現的目標和願望。因而,麒麟所選擇的鹿身、龍頭龍尾、牛馬蹄、龍鱗似魚鱗等吉祥動物進行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鹿崇拜在中國屬於原始動物崇拜,並在古代一種帝王的象徵,同時,還被納入神學政治的範疇之中。《宋書•符瑞志》云:「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則至。」《瑞應圖》亦曰:「王者承先聖法度,無所遺失,則白鹿來。」後來,當人們崇拜神仙時,白鹿又被當作仙家的神畜。中國的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一書中早有白鹿與始祖神誕生的神話傳說。滿族中有《抓羅媽媽》鹿神神話。在養馴鹿的鄂倫春、鄂溫克族和打獵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薩滿巫師的神靈,並以為薩滿常化成鹿形出現,甚至於薩滿巫術中都堅信薩滿的真魂可以化為鹿身鬥法,鹿勝則薩滿勝,鹿死則薩滿生命也終結。在民間,鹿還以長壽仙寵的形象出現,在多種場合用以表達祝壽、祈壽的主題。此外,鹿還與「祿」諧音,象徵福氣、奉祿。

,在上古時期就走向祭壇,成為祭祀活動不可缺少的神聖物。民間傳說牛是來到人間幫助人類的天上神靈,其在田野默默耕耘,給人類帶來了物質的財富,而且它身上所體現的奉獻精神,也給人類以精神的財富。牛崇拜在中國各族民間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書記載戰國時代的秦國己設有怒特祠專祀神牛,這是古代最早記錄的耕牛崇拜。象中國的納西族塔吉克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都將牛視為創世神獸。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溫克族傣族等地區亦都有祭招神牛習俗。道家也把牛做為供奉的對象。

,被認為是聰明、忠誠、勇敢而耐勞的動物,具有高貴、飄逸、優雅的氣質。《易經》中將馬象徵天,即「干為天」。馬崇拜多流行於中國北方遊牧民族與遊獵民族中,他們以馬為主要乘運動力。清代文獻中多有祭馬神禮儀和修建馬沖廟的記述。另外在古代的祭天地和出師盟誓時常有以白馬為祭馬,認為白馬屬陽,為天神所驅使。青牛屬陰,為地神所享用。在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中都有祭天神或牲畜保護神時選神馬、獻神馬的習俗。這種神馬不准女人騎用,可隨處吃走,不准驅趕,甚至可以隨意在田中啃吃青苗。神馬多選全白色,全尾全鬃,從不修剪,並常在鬃尾拴五彩綢作為標記。

魚,作為一類水生動物的總稱,其身上的鱗皮被珍視為吉祥、美麗的裝飾,「魚鱗錦」,就是傳統的吉祥紋樣。魚崇拜一直在中國漢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等民族廣泛流傳,許多神話中都有說大地是馱在巨大的魚背上的故事傳頌。在湖南馬王堆出土的漢墓帛畫上的世界圖像,也把人間大地放在兩條巨大的魚之上。魚又與「余」諧音,成為生活富足、美滿的象徵。

中國古人將以上幾種吉祥動物創造性地進行組合,建構了麒麟這一神寵的形象,符合長期以來培養、鑄就的心理接受力和藝術欣賞力,再現了源遠流長的傳統底蘊,真實地體現了中國人的一種」集美」思想。

儒家思想

麒麟的傳承與儒家思想

麒麟,在傳說中被賦予了十分優秀的品質,比如,說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因而被稱為「仁寵」。西涼武昭王《麒麟頌》曰:「一角圓蹄,行中規矩,游必擇地,翔而後處,不蹈陷阱,不罹羅罟。」《宋書•符瑞志》曰:「含仁而戴義,不飲池,不入坑阱,不行羅網。」《說苑》亦有:「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後踐,位平然而後處,不群居,不旅行,紛兮其質文也,幽問循循如也。」的記載。體現了麒麟仁厚君子的謙謙風度。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發展傳承中被廣大民眾和統治階級所接受,正是因為這種「仁寵」所具備的品質正符合幾千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範。

儒家學派是由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創立的,就其目的、功用、宗旨和結構來看,可以說是一個以教化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學派,對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發展曾起過較大的積極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學」,「仁」可以說是儒學中倫理學說的根本和最高道德準則,其主旨是「愛人」,亦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具有」仁愛之心」,並以「愛人」與否這樣一個道德標準來確定人們是否應該受到尊敬和重用。

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思想。戰國時代,儒墨並稱「顯學」。秦始皇運用法家的學說統一天下,焚書坑儒,使儒學受到一次嚴重打擊,但秦朝「二世而亡」。漢初尊崇黃老之學,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於是,儒學正式居於統治地位。魏晉時代,玄學盛行,雖然嵇康公開倡言」非湯武而薄周禮」,但玄學家仍尊崇孔子為最高的聖人。隋唐時代,佛學昌盛,儒、釋、道三教並尊,但政治法度仍是儒家學說。宋代理學興起,恢復了儒學的權威地位,歷宋、元、明、清,儒學受到統治者的尊崇。直到五四運動,儒學受到嚴厲的批判,儒學在思想意識上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宣告結束,儒學獨尊的格局一去不返了。但儒學在傳統文化中占有的主導地位和深遠影響是無可比擬的。

在民間傳說中,麒麟與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也有着密切的淵源關係。說孔子降生的當天晚上,有麒麟降臨的孔府闕里人家,並吐玉書,上有」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五,征在賢明。」字樣。既告眾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孔子家人將一彩繡系在職角上,以示謝意。周敬王末年時,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時,竟挖出了那條當初繫於麟角的彩繡。以後,人們又引申出玉書三卷,孔子精讀後成為聖人。至今,在文廟、學宮中還以《麟吐玉書》為裝飾,以示祥瑞降臨,聖賢誕生。

孔子生活的時代,」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崩樂壞,社會動盪不安。傳說麒麟見於郊野,為人所賤,孔子喟嘆麒麟」出非其時」,標誌着世界的日暮途窮和哲人的窮困,所寫《春秋》於此絕筆,故《春秋》又別稱「麟史」、「麟經」。

意義與心性

麒麟的吉祥意義與人類趨利的心性

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深藏着並不多方面顯示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徵。民族的不同,種族的不同,還使人類在形體、膚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異。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種族的人又有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徵。有關人類基本心理特徵相同的理論,學術界稱之為」心性同一說」。其中之一便是趨利心性。

趨利心性的」利」,不可狹隘地理解為利益、錢財,它泛指對人類有利的一切事項,是人類嚮往、追求吉祥、幸福,希望萬事萬物向有利於自身的方向發展,對事物的發展往往作有利於自身的解釋或賦予其有利於自身的特徵的一種心理特點。審視古往今來存在過、存在着的人們,不論何種民族、何種文化,他們都具備這樣的心理。沒有人嚮往災難、禍患,沒有人希望萬事萬物朝着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基督教、佛教教義要求人們吃苦、禁慾,其指歸也在於解脫原罪,了卻前緣,導引人們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體現了這種趨利心性。麒麟崇拜也同樣具備這樣的心性。如同在傳統文化反思中提出的中國敘事文藝作品」大團圓」的結局一樣。這也是麒麟之所以久傳不衰的主要緣故。

傳說漢武帝時曾得到過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獲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為此將原來的年號元朔改為元狩,以慶吉祥。 此外,他還修築了麒麟閣(一說蕭何造),賞賜群臣白金。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畫功臣霍光、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11人圖像於閣,以表其功。後世多以「麒麟閣」或「麟閣」表示卓越的功勳和最高的榮譽。又傳宋太宗亦獲麒麟,滿朝稱賀。由此可見,麒麟預示徵兆的吉祥意義已被廣泛認同。

國外發展

中國和西方均傳說有麒麟,它頭生一角,遍身披鱗,似鹿有尾。中國簡稱「麟」,西方一般叫「獨角寵」(la licorne)。中國人稱麒麟為「仁寵」,因為它超脫沼澤,行不踩蟻蟲,止不踏花草,是祥瑞之先兆,與龍鳳龜一併列為民間四靈,還有「麒麟送子」的美談。麒麟也常借喻傑出人才,《晉書顧和傳》上記載,一位文士雅重其侄,曰:「此我家麒麟」。

像中國一樣,麒麟自古以來在歐洲也被視為智慧的象徵,文化藝術的隱喻修辭格。可是,近代一些西方人將之變為金錢拜物教的摩登圖騰,牟利者的獵取對象,故有了所謂「金麒麟」。法國當代作家,龔古爾文學院院士埃羅勃萊斯的一部暢銷小說,就取名《追逐麒麟》(La chasse à la licorne),已譯成中文在北京出版。當然,西方也有人發出了警惕「金麒麟」的醒世恆言。不久前,德國基督教會主教沃爾夫岡烏貝就在聖誕節前夜指責德意志銀行總裁,說他過度追求利潤,奉行新的金牛犢偶像崇拜,引起群眾一片反響。西方的現代麒麟觀似乎已引進中國,衝擊着傳統的儒家道德,致使孔子的後代失去自己的社會文化特性,不再甘居清貧,皈依了金錢拜物教。

同名星座

赤道帶星座之一。位於雙子座以南,大犬座以北,小犬座與獵戶座之間的銀河中。但是,這一部分的銀河是位於銀河系的邊緣方向,所以遠不如夏天夜晚的銀河明亮。麒麟座中最美麗的天體是玫瑰星雲(又稱薔薇星雲,NGC2237,目視星等約為6等)。在這一片淡淡的玫瑰紅色的星雲中心,是一個由十來顆翠藍和金黃色恆昨組成的疏散星團(NGC2244)。可惜這朵天上的玫瑰花,從天文望遠鏡中直接看不出顏色,只有在用天文望遠鏡長時間拍攝的照片上才能看到它的顏色。

早在波斯星圖上,就已經有了這個星座的圖形。但其圖形與我國神話中的送子麒麟完全不同,它是一匹形似白馬,頭生一角的獨角獸。

麒麟座位於獵戶座東側,正好被銀河」切開」[5]。其中亮星很少。每年1月5日子夜麒麟座上中天,1月和2月都是觀測它的最佳月份。麒麟座的拉丁文是Monoceros,意為獨角獸或犀牛。我國天文學家將其翻譯為麒麟。麒麟是一種傳說中的子虛烏有的神秘動物,中國古代傳說描繪的麒麟是獨角的鹿身牛尾獸。全身披鱗甲,古人用它象徵祥瑞,因此麒麟座就是一個被人們稱為吉祥的星座。麒麟座相當於我國的四瀆、闕丘等星官。

麒麟座α星的中文名為闕丘增七,是一顆3.93等的KOⅢ型紅巨星,距離為180光年。麒麟座β星(參宿增二十六)是個三合星,複合星等為4.2等,子星A為4.7等,子星B為5.2等。子星C為6.1等。麒麟座γ星(中名參宿二十八)視星等為3.98等,距離220光年。麒麟座δ星(中名闕丘二)視星等為4.15等,距離220光年。

編號為麒麟座15的星(亮度為4.7等)也叫做麒麟座S型,它是六合星,其子星的實行等分別為A星4.8等,B星為7.6等,C星為9.9等,D星為9.7等,E星為10.0等,F星為7.8等。麒麟座S星位於一個疏散星團NGC 2264之中,該星團距離我們2700光年。圍繞該星團的是一個巨大的模糊的瀰漫星雲。NGC 2264疏散星團周圍充滿了複雜而許亂的宇宙氣體及塵埃,其中混雜着紅色的發光雲氣,那是因為受到黑暗雲氣中剛形成的恆星所發出的高能量光線激發所致,而在形體的四周,遮蔽星體的星際塵埃反射星光形成藍色的反射雲氣。

視頻

麒麟相關視頻

上古神獸「麒麟」
麒麟的傳說,麒麟在我國古代有哪些寓意?
上古神話傳說中龍與麒麟之間的關係,華夏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代四靈獸+麒麟,才府
  2. 麒麟或與孔子相關 「仁獸」形象頻頻出現(組圖) 複製鏈接,搜狐,2016年05月08日04:36
  3. 民間崇拜:麒麟——民眾生活中永遠的吉祥物,新浪安陽土坷垃的博客
  4. 麒麟的創造與中國人的「集美」思想,時間:2013-11-30 來源:中國傳統文化 作者:中國傳統文化
  5. 麒麟座在什麼位置 屬於什麼星座,360星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