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巴西聯邦共和國 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
---|
|
首都 巴西利亞 最大城市 聖保羅 |
官方語言 葡萄牙語 |
建國 1822年9月7日 |
總統 雅伊爾·博索納羅 |
面積
總計 8,515,767 km2(第5名) |
人口 208,450,000 (第5名) |
GDP 2016年估計
總計 3.134萬億美元(第5名) |
貨幣 巴西雷亞爾 (R$)(BRL) |
巴西聯邦共和國(葡萄牙語: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1]),通稱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數略多於2億,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南美洲東部,毗鄰大西洋,面積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及美國。巴西和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及法屬圭亞那接壤。巴西擁有遼闊的農田和廣袤的雨林,國名源於巴西紅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首都為巴西利亞,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於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充足的勞動力,巴西的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於歷史上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 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主要信奉天主教及基督新教,近年福音派的增長十分快。
目錄
名字的來源
巴西(葡萄牙語:Brasil;國際音標 巴西葡萄牙語:[bɾaˈziw];歐洲葡萄牙語:[bɾɐˈziɫ])一詞出自繁衍於巴西海岸的巴西紅木,巴西紅木在葡萄牙語中稱為pau-brasil,其中brasil意為像炭火一樣紅,由拉丁語bras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炭火」的意思)與後綴-il(來自-iculum[[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或-ilium[[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構成[2][3][4]。巴西紅木所產生的深紅色染料,引起了歐洲服裝業的重視,並引起了巴西早期的商業性開發。16世紀期間,當地原住民採伐大量的巴西紅木,由歐洲商人(多數來自葡萄牙,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銷往歐洲。
該地區原來在葡萄牙的官方名稱為「Terra da Santa Cruz」(聖十字架之地),而販賣紅木的歐洲商人多稱「Terra do Brasil」(Land of Brazil),這一名稱最終取代了舊的官方名稱。早期水手也稱之為「鸚鵡之地」(Terra di Papaga)。
歷史
早在6,000年前巴西就有半遊牧民族聚居,分佈於亞馬遜河一帶森林,他們主要是從事耕作活動,並且每隔一段時間遷徙。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到達巴西。隨後的三百年裡,葡萄牙人逐漸在此定居,一開始從事巴西紅木的採伐,後來逐漸擴展到淘金、甘蔗種植,逐步成為葡萄牙殖民地。之後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合併後,荷蘭人一度占巴西為己有,在英荷戰爭後又為葡萄牙奪取。1807年,拿破崙率領法軍入侵葡萄牙,1808年葡萄牙本土被法軍所佔領,導致葡萄牙的布拉干薩王室女王瑪麗亞一世一度遷都到南美的殖民地巴西直到1812年戰爭結束才返回。在此期間為了爭取巴西人民的支持,宣布葡萄牙與巴西的平等地位,並改國號為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1821年歸國。這期間,巴西開始對英國開放貿易港口,並成為葡萄牙聯合王國的一部分。巴西在這段時間裡也有一個分封王。
隨著葡萄牙王國開始走下坡,且意圖去掉巴西元首國王的稱號,1822年9月7日,攝政王佩德羅一世宣布獨立,建立了巴西帝國。1888年5月8日,議會通過無條件廢除奴隸制的法令;13日,巴西攝政伊薩貝爾公主簽署《黃金法》,巴西結束奴隸制。
1889年11月15日,佩德羅二世被共和派推翻,成立巴西共和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前期,巴西接納了超過500萬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移民,成為僅次於美國,人口最多的美洲移民國家。
1930年代,巴西開始工業化,同時處於熱圖利奧·瓦加斯長期的軍事獨裁統治下,直至1945年才結束。瓦加斯其後成立巴西工黨,於1951-1954年通過民選再度上台。瓦加斯1954年被暗殺後,巴西政局動蕩不安。
1960年,巴西首都由位于海岸的里約熱內盧遷往內陸的行政首都巴西利亞,以減輕里約熱內盧作為政治和經濟首都的壓力。1964年,巴西發生軍隊政變,推翻巴西工黨政府,建立了長達21年的反共右翼軍人獨裁統治。
1979年,若昂·菲格雷多接替埃內斯托·蓋澤爾,成為巴西最後一任軍人總統,1984年,若昂·菲格雷多在美國做心臟手術時,巴西人走上街頭,要求民選產生下任總統。
1985年1月15日,前參議員坦克雷多·內維斯在民主間接選舉中當選總統,但在他就職前突發急病,一個多月後病逝,副總統若澤·薩爾內繼任總統。1989年舉行首次總統直選。
2002年10月27日,盧拉·達·席爾瓦成為巴西歷史上通過民主選舉取得政權的第一位左翼和勞工黨總統,2006年10月29日成功連任。[5]
2010年10月31日,巴西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勞工黨候選人迪爾瑪·羅塞夫當選巴西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並且表示要繼承盧拉政府的對內外政策。2014年10月26日以51%成功連任。
2016年5月12日,巴西參議院大比數通過對總統羅塞夫的彈劾議案,羅塞夫即時被停職半年,總統職務由副總統特梅爾代理,8月31日,參議院正式以61票贊成,20票反對,彈劾總統羅塞夫,羅塞夫被罷黜總統,但被豁免不用禁止參政八年的規定,結束13年的勞工黨和左翼統治。
2016年8月,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里約熱內盧舉行。
政府
政治
1988年制訂的巴西憲法規定聯邦政府享有廣泛的權力,總統和副總統通過選民投票產生,任期4年,可以連任一次。總統有權任命內閣,同時是政府首腦和國家元首。
巴西的國家立法機構是巴西國民議會,實行兩院制。擁有81個席位的參議院,由每個州選舉的3名參議員組成,任期8年。4年改選三分之一,後4年改選三分之二。眾議院513個席位是按比例選出,任期4年。
外交
由巴西對外關係部負責掌理,巴西在拉丁美洲的政治與經濟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世界政經關係的要角。巴西的外交政策反映其為一個地域大國,並著重於保護巴西之國家利益、國家安全、意識型態和促進國家興盛。在二次大戰後至二十世紀末時,不論是民主政府或軍事政府,皆希望能夠藉由推動一個由國家領導的工業政策來提升巴西對世界的影響力。巴西現今的外交和其他南美洲國家有著緊密的連結,其致力於參與聯合國及美洲國家組織等國際組織,進行多邊外交;並時常制衡美國於拉丁美洲的政經勢力
巴西的外交政策以該國憲法為依據,內政不干涉原則、民族自決及國際主義為巴西外交政策的準則。根據該國憲法,總統有對外政策的最高管理權,而國會負責審查外交政策。 巴西對外關係(俗稱的伊塔馬拉蒂宮)負責向總統提出建議,並處理巴西的外交事務。對外關係部的職掌涵蓋政治、商業、經濟、金融、文化之交流,但總統能主導其方向。
軍事
巴西軍隊包含巴西陸軍、巴西海軍(包括巴西海軍陸戰隊與巴西海軍航空兵)與巴西空軍{{NoteTag|根據1988年版巴西憲法,巴西空降部隊是聯邦軍隊的輔助與後援部隊,直接聽從巴西聯邦政府指揮。然而,在下達集結令時,空降部隊也需強制服役。
行政區域
巴西共分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州下設市,為第二行政機構。
重要的都市和城鎮
城市 | 州 | 人口 | 城市 | 州 | 人口 | ||
---|---|---|---|---|---|---|---|
1 | 聖保羅 | SP | 11,603,114 | 11 | 貝倫 | PA | 1,428,368 |
2 | 里約熱內盧 | RJ | 6,136,652 | 12 | 瓜魯柳斯 | SP | 1,283,253 |
3 | 薩爾瓦多 | BA | 2,714,119 | 13 | 戈亞尼亞 | GO | 1,220,412 |
4 | 福塔萊薩 | CE | 2,416,920 | 14 | 坎皮納斯 | SP | 1,059,420 |
5 | 美景 | MG | 2,399,920 | 15 | 聖路易斯 | MA | 922,458 |
6 | 巴西利亞 | DF | 2,383,784 | 16 | 聖貢薩洛 | RJ | 973,372 |
7 | 庫里蒂巴 | PR | 1,788,559 | 17 | 馬塞約 | AL | 922,458 |
8 | 馬瑙斯 | AM | 1,644,690 | 18 | 卡希亞斯公爵城 | RJ | 855,010 |
9 | 累西腓 | PE | 1,515,052 | 19 | 新伊瓜蘇 | RJ | 844,583 |
10 | 阿雷格里港 | RS | 1,440,939 | 20 | 特雷西納 | PI | 813,992 |
地理
全境大部份為熱帶氣候。北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大部為赤道多雨氣候,降水豐沛,平原東北部略為乾燥。南部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首都巴西利亞位於高原之上。南端緯度較高,多丘陵、平原,多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偶見霜雪,大部分人口居住於此,是農業基地。大西洋沿岸有數條山脈,最高海拔2,900米。北部圭亞那高原的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為全境最高點。
經濟
巴西農業、採掘業、製造業和服務業較為發達,勞動力充足。巴西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在拉丁美洲位居第一,對世界市場影響日益擴大。主要出口商品有:咖啡、大豆、鐵礦石、橙汁、鋼鐵、蔗糖、飛機。
巴西的GDP年平均增長率達到5.4%,2014年人均GDP已達到12,000美元左右水準。
1998年11月,巴西從國際貨幣基金主導的國際援助項目獲得了415億美元的貸款,前提是調整財政政策和經濟結構。1999年1月,巴西中央銀行宣布雷亞爾與美元脫鈎。這一貶值措施緩和了當年經濟增長回落的趨勢。
2001年,在主要市場增長放緩,中央銀行採取高利率政策應對通貨膨脹壓力,投資者擔心新政府的經濟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巴西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降至2%以下。年底,貿易平衡方面的強勁表現使投資者信心增強。嚴重的收入分配不均仍然是巴西經濟的主要問題。
自2003年1月1日總統盧拉·達·席爾瓦上任以來,外界所擔憂的財政危機並沒有出現。2003年經濟出現了0.2%的負增長後,近年增長溫和。
人口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其中,白人占47.3%,混血人口占43.1%,非洲裔黑人占7.6%,亞洲人占2.1%,美洲原住民約占0.3%,混血人口及黑人人口增長較快。Tendências Demográficas: Uma análise da população com base nos resultados dos Censos Demográficos 1940 e 2000</ref>[6][7]南部居民多有歐洲血統,可溯源到19世紀初來自意大利、德國、波蘭、西班牙、烏克蘭和葡萄牙等國的移民。而北部和東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歐洲或非洲血統。
巴西擁有兩億一百萬人口(2013年)[8],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 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萬以上,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4200萬人,米納斯吉拉斯1900萬人,里約1500萬人)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巴西居民主要信奉羅馬天主教(約佔65%)和基督新教(約佔25%)。近年來,天主教徒呈現下降的趨勢,而新教徒則增長得很快。
民族
東南地區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該地區主要有高加索人(主要是葡萄牙後裔和意大利後裔),混血、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亞洲和印第安人後代。
這樣在整個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開始頻繁混血。1532年,自從SAO VICENTE建立以後,葡萄牙人開始以殖民者的身份來到這塊地方。由於18世紀礦業的發展,葡萄牙的各邦領主開始紛紛來到這裡,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從非洲安哥拉和米納來的奴隸,他們都屬於非洲土著人。從第一年的殖民統治開始,黑人的比例就開始極大的增長。
19世紀,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化開始受到刺激,德國人開始在1818年來到這裡,1875年,意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紀初,日本人,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這裡。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東南地區發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為這次移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那個時候開始了奴隸解放運動,當時種植園以及剛剛興起的巴西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移民
東南地區是巴西移民特徵最明顯的地區,他聚集了國內移民以及國外移民。最大的影響是從巴西東北部傳來的。近年來由亞洲中國及東南亞地方的移民有逐漸提升的趨勢。
巴西的種族歧視問題表現在社會權力架構和財富分佈上。雖然巴西的種族歧視問題不常表現於以膚色為對象的暴力事件上,但政治影響力和財富卻偏去於膚色較淺的一少部份人手上。社會階梯越高,情況越是明顯。
文化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其他地區的移民。在音樂舞蹈方面都有十分不同的表現。
不管在藝術形式或通俗特色方面,巴西音樂均引起世人注目。十九世紀具有國際聲望的作曲家安東尼奧·卡洛斯·戈麥斯 是巴西人,其作品具有義大利風情,包括一齣根據阿倫卡爾的《瓜拉尼人》寫成的歌劇。二十世紀的維拉洛博斯也獲得國際盛名,作品主要以本土主題和樂器為基礎。對巴西民間藝術重新燃起的興趣,是與一九二○年代現代主義運動同時發生的,在音樂方面為詩人小說家馬裡奧·安德拉德所提倡。巴西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為聖保羅藝術博物館。
巴西普遍的音樂舞蹈時尚(如:森巴舞)多來自民間,主要受非裔所影響深遠。也是由未接受正式音樂訓練的人演奏。每年二月嘉年華會時蜂擁而出的新歌曲,有許多題材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或是週遭發生的事情,透過個人演出表現多姿多采的嘉年華會,發展旅遊業和展現巴西的多元文化。
體育
眾所周知,巴西最流行的體育運動是足球,據1999年的統計數字,巴西大概有近2萬多支足球隊。另外,巴西國家足球隊是唯一一支由1930年至2018年的世界盃足球賽從未缺席過一屆的球隊,也是唯一一支曾五次奪取世界盃冠軍的球隊(1958年、1962年、1970年、1994年和2002年)。此外,巴西隊和巴西球員也包攬了很多世界盃足球賽紀錄。2007年美洲國家盃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以3:0擊敗強敵阿根廷獲得冠軍[9],可說是完完全全的「足球王國」。
巴西的女子體操雖然遠遠不如美國、中國、俄羅斯、羅馬尼亞,但是成績也是還可以,或多或少都有選手可以進入世界體操錦標賽一、兩個項目的決賽。2003年的世界體操錦標賽,巴西體操運動員 Daiane dos Santos 取得自由體操-金牌(第一名)。
巴西成功獲選成為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主辦國家,第二度舉辦世界盃。
巴西城市里約熱內盧成功獲選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城市,成為南美洲首個,南半球第二個國家,以及南半球第三個舉辦奧運會的城市。
巴西在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的成績:
夏季奧運:23金,30銀,55銅,108面獎牌(美洲第4,世界第35)
夏季大運會:26金33銀78銅137枚(美洲第4,世界第20)
世界運動會:5金8銀8銅21枚(美洲第4,世界前35)
夏季青奧會:2金3銀1銅(美洲第4,世界第21)
世界武博運動會:1銀1銅 (美洲第4,世界第48)
承辦2014年2014年國際足聯世界盃。由於巴西社會的生存矛盾。近幾年,巴西民眾開始抵制世界盃的承辦,他們認為世界盃耗去大部分社會資源,而忽視民眾的社保,健康,環境等投入。臨近世界盃,巴西境內卻是遊行不斷,政治社會風暴籠罩世界盃'環中'[1],巴西總統表示將不參加世界盃開幕式。不過,由於巴西在足球上的特別地位,巴西世界盃仍被寄予很高期望。
參考文獻
- ↑ Demographics. Brazilian Government. 2011 [201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7). (英文)
- ↑ CNRTL – Centre National de Ressources Textuelles et Lexicales
- ↑ Michaelis – Moderno Dicionário da Língua Portuguesa
- ↑ iDicionário Aulete
- ↑ 盧拉再次當選巴西總統
- ↑ Censo demográfico revela que o Brasil ficou mais velho e menos branco
- ↑ População que se declara branca diminui, diz IBGE
- ↑ 巴西地理統計局
- ↑ 洪偵源,美洲盃足球賽》阿根廷14年魔咒難破 巴西笑擁第8冠,麗台運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