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土高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土高原

中文名稱 : 黃土高原

外文名稱 : Loess Plateau

別        稱 :烏金高原

面        積 : 約62萬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中國中部偏北

位        置 :北緯34°~40°東經103°~114°

主要河流 : 黃河

門票價格 :免費

礦        產 : 煤礦、鐵礦、稀土礦儲量大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天

范        圍 :晉、陝、甘、青、寧、豫等省區

乾濕地區 :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

適宜遊玩季節 :春夏秋

建議遊玩時長 : 3天

黃土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黃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高原橫跨青、甘、寧、內蒙古、陝、晉、豫7省區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河套平原組成。。高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除許多石質山地外,高原大部分為厚層黃土覆蓋,經流水長期強烈侵蝕,逐漸形成千溝萬壑、地形支離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觀。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與寬闊谷地並存,四周為山系所環繞,如北部的陰山,南部的秦嶺,東部的呂梁山、西部的六盤山。黃土高原面積廣闊,土層深厚,地貌複雜,水土流失嚴重,世所罕見。 因此,嚴重的水土流失是黃土高原地區乃至黃河流域的頭號生態環境問題[1]

黃土高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黃土顆粒細,土質鬆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養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農墾歷史悠久。除少數石質山地外,黃土厚度在50~80米之間,最厚達150~180米。黃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黃土地獨特的文化,產生了以「窯洞」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為代表的民間文藝。

地理位置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西起烏鞘嶺,東至太行山,南靠秦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大致以長城為界),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七省(區)46個地(盟、州、市),282個縣(旗、市、區)。全區總面積63.5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積45.4萬平方千米(水蝕面積33.7平方千米、風蝕面積11.7萬平方千米),年均輸入黃河泥沙16億噸,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

自然氣候

黃土高原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春季受極地乾冷氣團影響,寒冷乾燥多風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印度洋低壓影響,炎熱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為466mm,總的趨勢是從東南向西北遞減,東南部600~700mm,中部300~400mm,西北部100~200mm。以200mm和400mm等年降雨量線為界,西北部為乾旱區,中部為半乾旱區,東南部為半濕潤區。

陝北黃土高原地質災害點多,土層厚而松,夏季氣象易變,遇暴雨天氣容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等災害。

旅遊景區

隴中高原

一稱隴西高原。位於六盤山以西,是一個新生代的拗陷盆地,屬盆地型高原,海拔1500~2000米。地形破碎,多墚、峁、溝谷、壟板地形陝北黃土高原地質災害點多,土層厚而松,夏季氣象易變,遇暴雨天氣容易發生泥石流。

隴東、陝北高原

包括六盤山以東,呂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長城以南的地區。也是一個盆地型高原,海拔800~1200米。經強烈侵蝕,除少數殘留的黃土塬(董志塬洛川塬)外,大部地區已成為破碎的墚峁丘陵。其間只有少數基岩低山突起在高原之上,狀似孤島。  

山西高原

包括五台山恆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呂梁山以東的地區。它由一系列褶皺斷塊山與陷落盆地組成。山地有呂梁、恆山、五台、中條山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縣太原臨汾運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區海拔在1000~1500米,石質山地構成高原的主體,黃土堆積僅限於盆地及山間谷地,分布範圍約占全區面積的40%。  

渭河平原

一稱關中平原。位於渭河北山與秦嶺之間,西起寶雞

旅遊指南

交通

總的來說有的地方不錯(如汾水谷地等),但是有的地區交通不發達。  

西安、太原、寶雞等地是鐵路樞紐。  

水運,這裡用黃河水運困難。

歷史文化

環境變遷

根據黃土堆積環境的不同,可將中國黃士發育分為三個時期:早更新世,相當於第一次冰期,氣候比新第三紀干寒,發生午城黃土堆積;中更新世,發生第二次冰期,氣候進一步變干,堆積了離石黃土,範圍廣、土層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氣候更加干寒,堆積了馬蘭黃土,厚度雖小,但分布範圍更廣,南方稱下蜀黃土。進入全新世,氣候轉為暖濕,疏鬆的黃土層,經流水侵蝕,形成了溝壑縱橫、墚、峁廣布的破碎地表。

古氣候的標誌

黃土地層中反映古氣候的標誌概括起來有:古土壤、湖沼相沉積、河流相沉積、黃土的顏色變化、化學元素組分含量和孢粉組合等。  

古土壤,它是在不同地質時期的地表,在當時的氣候條件下,經過成壤作用形成的。因此古土壤的類型、成分結構等特徵都帶有形成時氣候特徵留在土壤中的痕跡,這些痕跡直接記錄了當時氣候冷暖乾濕等變化。  

湖相沉積,黃土中常夾有湖相地層,這類地層主要出現在早更新世早期和晚更新世的早期或晚期,。這些湖沼相沉積物中碳質成分含量很高,富含生物碳及孢粉,其所含鐵元素多為還原狀態,氧化程度很低,這些特徵表明上述湖沼相堆積是在濕冷氣候條件下形成的。  

河流相沉積物,主要為粗砂、礫卵石等,一般屬於早更新世中後期及中更新世早期。在晚更新世時,一些盆地和山前地帶的黃土中夾有不同厚度的砂卵石層,這些粗岩相沉積物說明當時黃土堆積時,曾經有過較大的豐水期,因而河流發育,水文活動積極,反映了當時濕潤的氣候條件。  

黃土形成於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因而有不同的外觀顏色。綜合黃土高原黃土剖面顏色在垂向上的變化,自下而上大體可以分為4個主要顏色段:第一段,淺紅黃色段;第二段,棕黃色段;第三段,灰黃色段;第四段,褐黃色段。黃土顏色自下而上由紅黃~棕黃~灰黃~褐黃的變化。  

黃土中化學元素組分的遷移是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所謂元素的遷移,是指土壤中的化學元素的轉移和再分配,使化學元素重新分散或集中的遷移。在不同的物理化學環境中,遷移的方式、強度和結果都不相同。  

元素遷移除。元素自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如元素的組合及其結構等內因外,還有外界的物理化學環境,如溫度、壓力、氧化還原環境等外因。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測定黃土史時期遷移最重要的外界因素,通過測定黃土層中元素遷移量的大小、形式及其組合關係等,反演其遷移的地質歷史時期的古氣候條件,以達到了解古氣候環境波動的目的。植物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兩大類,孢子和花粉分別是這兩類植物的繁殖器官。孢子和花粉當它們在植物的孢子囊和花葯中成熟後,藉助風、水或動物等動力的作用飛離植物母體,大部分落在土壤中,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孢子花粉也就變成了化石。孢粉學的任務之一就是用特定的方法把不同地層中的孢粉化石分離提取出來並鑑定其類型及組合,以此恢復古植被類型、群落,生長的古地理景觀和古氣候條件。

古環境的變遷

新生代早期,全球性氣候變暖,我國各地區包括黃土高原的早第三系地層多呈紅或淺紅色,說明當時氣候比較炎熱。早更新世早期,黃土高原內在一些第三紀末形成的古侵蝕或斷陷盆地邊緣和盆地內,形成很多河流及大小不同的湖泊,其中堆積了厚大的湖相沉積。在早更新世末期,由於氣候逐漸變得乾旱起來,雨量減少使這些湖泊逐漸萎縮,乃至乾涸消失,並演化成河流。中更新世開始時,由於新構造運動對環境的影響,黃土高原的氣候變為溫濕和乾涼交替的波動。這一時期河流最為發育,河水流量也與氣候變化相對應而呈增多或減少的變化規律。到晚更新世初期,乾旱氣候開始顯增多或減少的變化規律。到晚更新世初期,乾旱氣候開始顯著。到全新世,黃土高原則明顯地被乾旱少雨的氣候所控制,北部向沙漠化方向演化。在整個第四紀時期內,黃土高原的古氣候環境的主要變化時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  

黃土高原環境的變遷,有其自然的因素,這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但也有人的因素,如黃土高原森林的砍伐,草地的破壞,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侵蝕,導致高原自然環境惡化。  

6000萬年前的環境

文物工作者和地質人員最近對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彭陽縣等地發現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證實,約在6000萬年前,黃土高原全是湖水,現在的山峰則是當時湖水中的孤島。  

寧夏固原地區很早以前是一片海洋。在距今6000萬年前,地殼發生劇烈斷塊式上升與下降,到了距今24萬年前,六盤山、月亮山等發生劇烈的上升運動。此後,隨着山區間歇式繼續上升,廣大的丘陵區均沉積了厚度不等的風成黃土,在盆地中心或山麓地帶則有沖積的礫岩和粘土,大量的黃土堆積,覆蓋了山坡丘陵,形成了目前黃土高原的地形地貌。

分區論述

山地區

黃土高原西部涅水與黃河谷地之間的拉脊山馬銜山等海拔3000~4000米,相對高差1000~2000米,地勢高亢,河谷深切,谷坡陡峭,是黃土高原海拔最高的石質山地。黃土高原中部的六盤山、白于山嘮山子午嶺黃龍山關中盆地北側的北山等主要為石質或土石中山。六盤山主脊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東西兩側地貌差異較大,是黃土高原中西部之間-條重要的地形界線。白于山海拔1500~1800米,是洛河延河無定河清澗河等的發源地,山體黃土厚度50~70米,嶺脊起伏和緩,山坡流水侵蝕、重力侵蝕活躍,是黃土高原典型的土石山地。子午嶺黃龍山,嶺脊和緩,受人為採伐、開墾,植被破壞嚴重,流水侵蝕,重力侵蝕嚴重。關中盆地北部的北山,由婁敬山寶鑑山碑子山堯山等構成,海拔900~1200米,山勢疏緩低矮,南陡北緩,主要由寒武奧陶系灰岩構成,岩溶地貌發育。黃土高原東部山地主要有呂梁山、太行山、中條山等,以石質中山為主。呂梁山北起管渾山,南到龍門山,山體寬度30~100千米,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山勢北高南低,山頂起伏和緩,局部保留有寬展平坦的古夷平面。中條山位於晉豫之間,走向北東東,主脊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雪花山1994米,山勢西高東低。

丘陵區

丘陵區是黃土高原面積最為遼闊的地貌區,占黃土高原面積的56.79%。由於丘陵區面積廣大,各地之間存在着較大的差異:甘肅臨夏和政渭源等地為土石丘陵,海拔1900~2300米,相對高差150~250米,坡面溝谷侵蝕強烈。甘肅定西、渭源、通渭會寧等地分布着面積廣大的黃土梁狀丘陵。陝西白于山、子午嶺、嘮山的外圍地區,以及富縣宜君-帶丘陵多呈縱長的梁狀,梁面坡度和緩、梁坡陡峭、坡面溝谷侵蝕活躍。分布於山西河曲保德興縣臨縣等黃河沿岸,以及陝西綏德米脂佳縣清澗神木府谷等地的飾狀丘陵是黃土高原最典型的丘陵地區,飾頂海拔1200~1400米,呈錯落的饅頭狀,赤坡多凸形坡,地面異常破碎,是黃土高原土壤侵蝕最強烈的地區。山西臨縣離石柳林永和汾西古縣等地,以及陝西延安安塞等地為黃土梁篩丘陵,一般海拔1300~1600米,相對切割深度150~200米,梁赤坡面溝谷密布,坡面流水侵蝕、重力侵蝕活躍。陝西榆林橫山等長城沿線梁篩丘陵表層有薄層片沙覆蓋,可稱為沙蓋梁篩丘陵。分布於陝西富縣宜川隴東環縣慶陽鎮原等地的殘源梁飾丘陵是黃土源長期受侵蝕切割,源面縮小,殘破而成。

塬區

黃土塬區主要分布在陝甘寧盆地南部與西部以及隴西盆地北部,洛川源董志源長武源白草源是黃土塬的代表。洛川源位於子午嶺和黃龍山之間的洛河中游,基底為三趾馬紅土覆蓋的山間盆地,第四紀黃土厚度120~150米,塬面向洛河傾斜。董志塬位於陝甘寧盆地西南,介於徑河支流馬蓮河蒲河之間,塬面海拔1250~1400米,走向為西北~東南。董志塬受基地古盆地控制,塬面寬暢開闊,長約80千米,寬5~10千米,最寬處近20千米。白草塬位於祖歷河中下游,在第三紀古盆地基礎上形成,第四紀黃土厚度200米左右,塬面海拔1750~1900米,相對切割深度180~200米,塬面比較完整。長武塬位於徑河流域,是隴東黃土塬的南延部分,塬面海拔1000~1300米,地勢向東南傾斜,塬面比較完整。此外在黃土塬的外圍如山西曝縣大寧、吉縣等地:太原盆地北部的黃寨大孟一帶;陝西宜川雲岩河仕望河流域;隴東環江流域等分布着大面積的黃土殘塬。黃土殘塬是黃土塬被溝谷分割的結果,源面成條塊狀。

台塬區

黃土台塬區主要分布在關中盆地、汾河谷地、豫西、晉南黃河沿岸。關中黃土台塬沿渭河兩側作東西向分布,渭河北岸面積更為寬廣。渭河以北自西向東主要有陵塬、賈村塬、周塬、咸陽塬、合腸陽、澄城塬等。渭河以南自西向東主要有五丈塬、翠峰塬、神禾塬、少陵塬、樂游塬、白鹿塬、銅人塬、代王馬額塬、陽郭塬、孟塬等。關中黃土台塬呈階梯狀向渭河傾斜,塬面平坦。豫西山地北麓台塬沿黃河南岸東西沿伸,較大的有張村塬]]、張汁塬、蘇村塬、陽店塬、焦村塬、程村塬等,塬面呈階梯狀向黃河傾斜。晉南黃土台塬分布於中條山南麓苗城、平陸一帶及峨眉台地,其中峨眉塬面積最大。汾河谷地黃土台塬沿汾河兩側分布,汾河下游浮山翼城翟山附近台塬面積尤為寬廣。

河谷平原區

關中平原、汾河谷地平原和伊洛河下游平原是黃土高原面積最大的三個平原。關中平原由渭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東西長300千米。西安附近寬可達40千米。渭河沿線的河漫灘寬窄不一,寶雞附近0.5~0.7千米,西安北郊4~6千米,華縣華陰附近5~7千米。渭河兩岸有1~級河流階地,其中汁河與溺河之間階地最寬可達10~20千米。渭河北岸河流階地在徑河以東最為寬廣,由徑河石川河洛河共同形成,階地寬度可達20~30千米。汾河谷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運城盆地,其中太原盆地長130千米,寬15~30千米,是汾河流域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臨汾盆地長150千米,在臨汾、洪洞一帶最寬可達20千米。伊洛河下游平原西起洛陽,東到鞏縣,面積達670平方千米。此外在湟水、大夏河、挑河、祖歷河、延河、無定河、禿尾河、窟野河、皇甫川、三川河、徑河、洛河及黃河幹流分布着由河漫灘和河流階地構成的河谷平原。黃河幹流永靖靖遠平原呈串珠狀沿河谷分布,以蘭州、靖遠面積最大。蘭州平原長35千米,寬5~6千米,發育有1-2級低階地。煌水河谷地寬谷和峽谷相間分布,寬谷段形成寬廣的河谷平原,如西寧段階地寬可達4~5千米。無定河在魚河堡至綏德四十里舖段形成長60千米,寬1000米的河谷平原,米脂縣城1-2級階地寬1300~1500米,上鹽灣-魚河峁附近寬度在2000米以上。

典型列舉

黃土塬

黃土塬是指黃土覆蓋的較高而面積較大的平坦地面,其周圍為溝谷所環蝕,邊緣由於受溝谷的向源侵蝕而參差不齊。它可以是黃土堆積在侵蝕切割不強、地勢平坦的大片古地面上而成;也可以是充填山間或山前低地中的平坦黃土面受溝谷分割而成。它是黃土高原特有的保存完好而寬廣的平坦地面。是中國西北黃土地區的特有地貌。塬面高出谷底約一百餘米,黃土厚度達數十米,地下水埋深普遍在20米以下。   

黃土梁

黃土梁是黃土區長條形的黃土高地,主要是黃土覆蓋在梁狀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蝕而形成的。依據黃土梁的形態,可分為平梁和斜梁兩種類型。前者頂部平坦,寬度有限,長可達幾公里。橫剖面略呈穹形,坡度一般在1-5度,沿分水線的縱向斜度不過1-3度。梁頂以下,是坡長很短的梁坡,坡度大概在10度以上,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坡折。在梁坡以下,其坡度更大。後者是黃土高原常見的溝間地,梁頂寬度較小,呈明顯的穹形。沿分水線有較大的起伏,梁頂橫向坡度3-5度,縱向坡度8~10度。

黃土峁

黃土峁是黃土受侵蝕後所呈現出來的駝峰和饅頭狀的地貌形態,是黃土梁進一步受侵蝕所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流水切割比較強烈的黃土地區。如在呂梁山與六盤山之間黃土高原北部的黃土丘陵區,地貌形態就以黃土峁為主。在侵蝕形態中,溝蝕大於片蝕,溝頭溯源侵蝕迅速,溝床下切與谷坡擴展也很快,溝頭前進速度每年平均2米~3米,其溝間地與溝谷面積之比為5:5,切割密度為5000米/平方千米~7000米/平方千米,流水侵蝕強烈,年侵蝕模數很高。

政治經濟

能源基地

黃土高原擁有極為豐富的煤炭資源,其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煤炭資源不僅量大質優,還有較好的開採條件。其中,可供露天開採的煤礦儲量達200億噸。全國探明儲量的特大型煤田,約有一半分布在這裡。  

山西省是我國最大的煤炭基地。陝西榆林市以其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被美譽為中國的「科威特」,是正在建設的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最終實現科技融入資源型的中國「能源硅谷」。黃土高原地區地理位置適中,做為全國的能源基地,正源源不斷地向全國提供煤炭和電力,人們形象地稱它為全國的「鍋爐房」。

濫伐濫墾

秦漢以來黃土高原經歷了三次濫伐濫墾高潮。  

第一次是秦漢時期的大規模「屯墾」(邊防軍有組織大墾荒)和「移民實邊」開墾。這次大「屯墾」使晉北陝北的森林遭到大規模破壞。 

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規模「屯墾」,使黃土高原北部的生態環境遭到空前浩劫。據考證,明初在黃土高原北部陝北(延安綏德榆林地區)和晉北大力推行「屯田」制,竟強行規定每位邊防戰士毀林開荒任務。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對環境破壞之嚴重。  

第三次大墾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獎勵墾荒制度,墾荒範疇自陝北晉北而北移至內蒙古南部,黃土高原北部和鄂爾多斯高原數以百萬畝計的草原被開墾為農田,使大面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劇。

治理

綜合治理黃土高原是中國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點項目。治理方針是以水土保持為中心,改土與治水相結合,治坡與治溝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實行農林牧綜合發展。這種治理措施已取得重大成績。  

水保試驗站,經過30多年的建設,位於黃土高原的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保試驗站。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位於陝西省延安市的安塞縣,始建於1973年,是科技部國家重點野外台站、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點重點站[2]。 

目前這個試驗站已建成山地、川地試驗場,其中包括農田水分平衡試驗場、養分循環試驗場、土壤侵蝕試驗場等160個小區以及先進的山地自動氣象站和農林旱地微氣候觀測站,占地75萬平方米,成為世界上面積和規模最大的水土保持試驗站。  

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重點研究領域是水土流失規律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黃土丘陵區生態環境特徵及演變規律、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系統結構功能及調控原理、流域健康診斷與管理理論及方法等多個方面。同時它還肩負研究合理開發和利用農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恢復和重建退化生態系統、為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和途徑等任務。  

這個試驗站利用身處黃土高原的特有條件,30多年來先後承擔了國家和陝西省關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農業發展的科技攻關課題和中國科學院重大研究項目31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以及中國科學院和陝西省的各類獎項18項。這裡還吸引了來自俄羅斯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的同行開展合作研究。

民族精神

如果說黃河是中華民族母親,那麼黃土高原就是中華民族的父親。黃土高原像一位中國傳統家庭中的父親。他高高在上,平時默不作聲,就像不存在一般。但他卻用水土俱下的方式影響着黃河母親,行使着丈夫和父親的職責。當他忍不可忍,沉下臉來的時候,正是黃河母親用洪水作長鞭教訓兒女之日。

人文歷史

先秦時期

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在黃土高原南部分布廣泛,尤其在汾渭河谷地和豫西地區最為稠密。當時人們以漁獵、採集為生,說明當時黃土高原南部維持着較好的自然生態系統。商周時期中國出現了文字記載,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農業生產由原始農業向傳統農業轉變。商周時周人主要活動的北豳(慶陽西峰一帶)、古豳(彬縣長武一帶)、周原(扶風岐山一帶)鋤耕農業已發展到一定水平。夏代中國有人口1355萬,周代1371萬人,其中1/2左右分布在汾渭河谷和豫西地區,這兩地區人口密度30~40人/平方千米。即便如此,從《詩經》中仍可看到黃土高原南部野鹿成群,虎豹出沒,森林面積廣大,農耕面積有限。春秋、戰國時期鐵器出現,犁耕農業逐漸代替鋤耕農業,關中、汾河谷地、洛陽盆地、天水盆地農業進一步發展。戰國時秦將自己的勢力向渭河上游、陝北北部推進,趙則向晉北地區擴張,在這些地區建立城邑,開墾土地,發展耕作,但直到戰國末農耕業主要集中在太原一龍門一天水以南地區,以北畜牧業仍占優勢,整個黃土高原人口稀少,開墾指數不高。

漢唐時期

秦漢隋唐黃土高原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人日與土地利用變化較大。秦統一全國後統治範圍向北推進到黃土高原北部秦長城一線。西漢時期統治範圍進一步向北、向西推進,漢武帝時向北到達陰山,向西到達河西走廊,黃土高原幾乎全部都在西漢的統治之下。秦漢時期是中國農業發展的第一個高峰,農耕文化大舉進入黃土高原,從綏德米脂一帶出土的漢畫像石可以清楚地反映出這一點。西漢時曾向黃土高原大量移民,再加上大批吏卒屯守邊防,黃土高原人口迅速增加。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元始二年(2年)黃土高原地區有人口880萬人,其中洛陽盆地人口密度最高為132人/平方千米,關中為30~90人/平方千米,陝北晉西北為10~13人/跑平方千米,天水盆地為10.74人/平方千米。人口的增加和農耕的發展使部分林草地被開墾,但開墾程度較高主要在南部的關中、洛陽盆地和天水盆地,當時農牧業界線在太原一龍門一寶雞一線。此線以北的廣大黃土丘陵地區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其餘地區仍保持自然狀態。東漢三國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黃土高原戰爭頻繁,社會動亂,人口大量減少,原來的農耕區向南退縮,黃土高原的廣大地區重新成為遊牧區,生態環境得以恢復。

據《續漢書·郡國志》記載,東漢永和五年(140年)黃土高原總人口為507.6萬人,比西漢減少了43%。當時陝北及晉西北人口4.94萬人,比西漢的130.55萬人減少96%,人口密度減為0.5人/平方千米以下。西晉時黃土高原人口比東漢又有減少,據《晉書·地理志》記載,西晉太康元年(280年)黃土高原總人口204萬人,比東漢減少4%5。《晉書》中山西河曲偏關保德陝北隴東馬連河流域為遊牧民族居住區,無人日記載,人口當比東漢時更為稀疏。當時西安附近的京兆人口密度為34.88人/平方千米,關中東部的左馮詡為3.29人/平方千米,關中西部的右扶風為9.46人/平方千米,洛陽附近為55.85人/平方千米,天水附近為5.55人/平方千k/耐,比西漢時減少l2/以上。

隋唐時中國重新歸於統一,而且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第二個鼎盛時期。隨着經濟的發展,黃土高原人口增加,農耕業逐步代替遊牧業。《隋書·地理志》記載,隋大業五年(609年)黃土高原總人口為1104萬人,是西漢的125%、西晉的5.14倍。陝北、晉西北人口密度己經趕上了西漢,徑河上游、馬連河上游己是西漢的數倍,唐初實行均田制,關中大興水利,不僅使關中、汾河下游,洛陽盆地全部成為農業區,而且農耕業擴大到地勢較高的黃上台源、北山南麓黃土覆蓋的山前平源。農耕區還沿渭河向西到達天水、隴西,直至涅水湟水河谷地。天寶時(742~755年)唐代經濟達到了頂峰,當時黃土高原人口1015萬人,關中、汾河下游、洛陽盆地人口密度50-100人/平方千米。隋唐時期基本奠定了黃上高原南部農業生產的格局,人口增加,植被破壞,城鎮興起,對這一地區土壤侵蝕產生了明顯的影響。但黃土高原中部、北部自然環境的總體破壞程度並不甚嚴重,黃土丘陵地區畜牧業仍占較大比重。

宋元時期

唐以後的五代十國(907年~979年)黃土高原人口有較大幅度減少,但到宋代人口得到恢復。據研究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山西人口密度為45.72人/平方千米,陝西為21.44人/平方千米。北宋在黃上高原上形成一條與遼、西夏對峙的軍事分界線,這條界線東起大同以南,經陝北寧夏南部、蘭州以北直至西寧以西,綿延1000千米。沿這條分界線,北宋修築了大量城鎮、堡寨、派駐大批軍隊戍邊防衛。為解決軍隊給養,招募人口沿邊屯耕,沿分界線形成了一條人口稠密,墾殖程度較高的地帶,也使此分界線所經地區生態嚴重惡化。此線以南的黃土丘陵溝壑區仍然以牧為主,與唐代後期比較,土地利用沒有太大變化。元代統一後,黃上高原雖結束了軍事對壘,但元代連年殘酷的戰爭和元對漢人實行的屠殺政策,黃土高原人口大幅減少,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山西人口密度僅為8.20人/平方千米,陝西2.57人/平方千米,寧夏2.82人/平方千米,甘肅2.15人/平方千米。

明清時期

明代黃土高原人口得到恢復,明弘治四年(1491年)山西人口密度達到31.6人/平方千米,陝西15.68人/平方千米,寧夏5.02人/平方千米,,甘肅4.41人/平方千米,青海1.45人/平方千米。明自建國之初就在黃土高原北部修築長城,在修建長城的同時,沿長城大興城鎮聚落,移民實邊,長城沿線形成人口密集的地帶,其人口遠較長城以南的黃土丘陵溝壑區稠密。如嘉慶《重修一統志》記載,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山西寧武人口密度為40.26人/平方千米,保德為50.64人/平方千米,而其南部的爆州僅22.88人/平方千米;榆林人口密度41.99人/平方千米,而其南部的綏德僅33.17人/平方千米,延安僅19.58人/平方千米,。當時的長城是農牧業的分界線,長城沿線不僅分布着數百萬邊民,而且駐軍也三分戍守,七分屯田,每個屯田士卒須種地50畝,使長城沿線被徹底開墾,長城以南則農牧業兼有。

清代國家統一,社會安定,人口快速增長。明弘治四年(1491年)黃土高原總人口達到1500萬人。經200多年到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人口達到1995萬。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增至4100萬人,達到封建時代黃土高原人口的峰值。1820年黃土高原人口密度是:山西91.36人/平方千米,陝西61.16人/平方千米,甘肅34.24人/平方千米,寧夏31.37人/平方千米,青海6.95人/平方千米。其中關中、諫汾河谷地洛陽盆地達100~200人/平方千米,晉西北、陝北、隴東達40~80人/平方千米,如平涼82.62人/平方千米,慶陽57.33人/平方千米,徑陽101.61人/平方千米。明清時期長城以南的疏林灌叢已被連片開墾。另一方面由於人地矛盾加劇,清末移入黃土高原的移民向人煙稀少的山區遷移,如寧夏南部地區、呂梁山西側、黃龍山區等,使這些原來的林區也逐步轉變為農耕區。可以說明清時期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徹底演變成了農耕區。

二十世紀

20世紀前半葉由於戰亂和自然災害,黃土高原人口有所減少,1935年總人口為2960萬人,1949年為3936萬人,人口分布和清末沒有大的不同。建國後,黃土高原人口增長極快,70年代以前平均人口增長速度35.3‰。遠高於中國的21.2‰的水平;70年代以後人口增長速度14.6~21.0‰,仍高於中國平均水平,是中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1960年總人口達到4913.4萬人,1980年達到7521.萬人,1990年達到9031萬人,人口的增加使耕地面積不斷增加,林地、草地面積減少。1949年~1985年黃土高原耕地增加393.3x10000平方百米,增長率為30.6%。耕地增加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丘陵地區,淨增耕地272x10000平方百米,占黃土高原淨增耕地的69%,使這些地區陷入「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經濟、生態雙重貧困[3]

改革開放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黃土高原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呈現持續的快速增長態勢。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成為該地區2000年以後國內生產總值占中國比重迅速提高的主要誘因,而晉陝蒙地區能礦產資源的開發則是其直接動因。黃土高原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空間分布整體上呈現出「兩高一低」的帶狀分布格局,且這種空間分布格局明顯地隨着時間受到極化增長的擾動和重塑。能礦資源開發、農業密集程度、人口分布狀況和自然本底條件等是影響該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空間分布格局及其變動最關鍵的因素。

黃土高原之上,溝壑縱橫之間孕育着黃土地獨特的文化,遍布在黃土高原溝溝壑壑上的窯洞,便是這種文化的直接體現。窯洞,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濃厚的漢族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陝北的窯洞分為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土基子窯洞柳椽柳巴子窯洞接口子窯洞多種。窯洞是陝北一種古老的民居形式,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居穴。《詩經》曾云:「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4]

民俗風情

信天游

「信天游」是黃土高原廣泛流行的一種民歌曲牌。「信天游」的風格樸野、簡煉、豪邁,有濃郁的西北高原韻味。「信天游」的詞文平白易懂,一般兩句一段,每句70個字不等,多用比喻手法。「信天游」的曲牌共有幾十種,大都高亢、嘹亮、剛健,內容廣泛,多為即興而歌,其中大部分歌詠愛情,表達對美好人生的渴望。比較著名的曲子有《走西口》等。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安塞腰鼓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其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氣勢磅礴[5]

四大高原

黃土高原
內蒙古高原
雲貴高原
青藏高原

視頻

黃土高原相關視頻

黃土高原的形成


黃土高原的奇蹟美
黃土高原的春夏秋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