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涼李攀龍 〔明代〕

平涼

春色蕭條白日斜,平涼西北見天涯。

惟余青草王孫路,不入朱門弟子家。

宛馬如雲開漢苑,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萬里封侯筆,愧我談經鬢有華。

譯文

太陽斜照,春天的景色一片寂寥冷清,在平涼城的西北遙望遠方。

從平涼城上俯視阡陌縱橫卻只有青草萋萋,昔日橫行霸道的帝子王孫,已不見蹤跡。

平涼府的大牧馬場飼養的西北良種戰馬多如雲,明朝軍隊二月向西胡開去。

想要投筆從戎到萬里外建功立業,封侯顯赫,但慚愧的是做學問的我已經兩鬢斑白了。

注釋

平涼城:在漢唐盛世時並不屬於邊塞地界,可是明王朝自永樂年間棄大寧徙東勝,宣德年間又遷開平與獨石,嘉靖時復棄哈密、河套,嘉峪關以外大片土地盡失。

漢苑:原指漢朝馬苑,這裡借寫明代平涼府的大牧馬場。平涼府西有群牧監。

宛馬:原為漢代著名的大宛馬,這裡借指當地飼養的西北良種戰馬。

如云:形容奇多。

秦兵:指明朝軍隊。

李攀龍

李攀龍(1514—1570)字於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後,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後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餘年,其影響及於清初。[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