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
张辽(170年前后[1]-222年),字文远,并州雁门郡马邑县(今中国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大夫庄)人,原为西汉聂壹后人,因避怨而改姓。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首;官至前将军,谥号为刚侯。活跃于东汉末年,曾跟随丁原、董卓、吕布等军阀,后随曹操。公元215年,与李典、乐进以少量兵马驻守合肥城,面对东吴孙权亲征大军,以寡胜众,令孙权无功而返,甚至几乎擒住孙权。中国著名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威震逍遥津”情节,便是以此事为蓝本。
张辽 | |||||||
---|---|---|---|---|---|---|---|
前将军晋阳侯 | |||||||
清代三国演义中张辽的画像 | |||||||
征东将军 | |||||||
国家 | 中国 | ||||||
时代 | 曹魏 | ||||||
主君 | 丁原→董卓→吕布→曹操→曹丕 | ||||||
姓 | 张 | ||||||
名 | 辽 | ||||||
姓名 | 张辽 | ||||||
字 | 文远 | ||||||
封爵 | 关内侯→都亭侯→晋阳 | ||||||
籍贯 | 雁门马邑 | ||||||
出生 |
169年-171年 并州雁门郡马邑县 | ||||||
逝世 |
222年 江都 | ||||||
谥号 | 刚侯 | ||||||
| |||||||
目录
生平
侍从多主
张辽本是聂壹(汉武帝时商人,马邑之谋的始作俑者)之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2]张辽少年时便已举郡吏。汉季之期,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他带兵往赴京都。到京后,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共得千馀人。可是当张辽募兵尚未还时,京中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董卓死时,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迁任骑都尉(相当于骑兵队长,地位略低于将军)。后来,吕布为李傕所击败,张辽跟从吕布往东奔至徐州,任北地太守、鲁相(即管理当时的鲁郡的行政长,在今山东省曲阜市、泗水县、滕州市一带)等职,时年二十八岁,成为早期就掌握行政历练的将领。建安三年,曾奉吕布命与中郎将高顺攻打屯小沛的刘备。
到了曹操破吕布于下邳后,张辽部领吕布军馀众归降,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3][2]
官渡支援
张辽投靠曹操以后,随军征讨,数有战功,累迁裨将军。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派颜良袭击白马,张辽与关羽被派往救援,大败袁军[4]。曹操击破袁绍的主力部队后,派遣张辽管辖鲁国各县。
劝降昌豨
后张辽跟随夏侯渊讨伐东海郡的昌豨,二人围之历经数月,粮秣将尽,众人商议先引军而还,但张辽却向夏侯渊说:“数日以来,当我每次行于重围以外时,昌豨都会特别注视著我。而且其军所发矢石越来越稀少,此必是昌豨心内犹豫不定,所以才不求力战。我希望能跟他商谈,试探一下他的实情。倘若可以成功诱使昌豨下山,岂非更好?”于是命人向昌豨说:“曹公有命,著我前来传达。”昌豨果然下山与张辽对话。张辽便表示:“曹公正欲以德政怀兼四方之众,所以先依附曹公者皆能受大赏。”昌豨听罢答应投降。张辽知其肯降,于是只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并拜候其家人。昌豨见张辽如此坦诚相对,心中欢喜,便随之往见曹操。曹操先遣昌豨回去东海,随即训责张辽说:“莽然只身赴敌巢穴,这不是大将的所为。”张辽答道:“凭著明公昭著四海的威信,我既然奉旨前往,相信昌豨必不敢加害,因此我才会这样做。”[2]
北伐袁氏馀党
203年,张辽随曹操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联军,因战功而晋升为中坚将军。但袁尚坚守邺城,久攻不下,曹操便返回许都,命张辽和乐进攻下了阴安,迁徙当地居民到河南。204年随曹操成功攻下邺城,又转攻赵国、常山,招降缘山多个贼军及黑山贼孙轻等。[2]
205年,随曹操成功讨灭袁谭,攻下海滨,并击败辽东的贼兵柳毅等。还军到邺城,曹操亲自出城迎接,邀请张辽共乘一车以示荣耀,后曹操上表汉献帝表功张辽、乐进和于禁三人[5],并任命张辽为荡寇将军。接著张辽又率军攻打荆州,平定了江夏各县,在临颖屯兵,受封为都亭侯。
207年,曹操要征讨在柳城的袁尚,张辽进谏:“许城,是天子所在的地方。现今天子就在许都,曹公北征甚远,若刘表派遣刘备攻击许,占据它号令四方,您的形势将会大去。”[6]不过,谋士郭嘉却不认为刘表会有所行动,曹操遂继续北伐袁氏。[2]
而后,张辽随同曹操北伐,途中遇上乌桓军,张辽斗志昂扬,力劝曹操接战。曹操十分欣赏张辽的斗心,又看见乌桓的军队尚未排成阵形,于是将自己的麾旗授予张辽暂用,任命张辽为前锋出战,乌桓军大惊,单于蹋顿更被张辽所斩。[2]
赤壁前夕:内镇长社
208年,曹操准备南下荆州,先派张辽、于禁和乐进分别驻扎在颍川郡的长社县、颍阴县和阳翟县。但三人彼此不和,曹操于是命赵俨参三军军事,事事都有训喻,令到三人和睦。后张辽与于禁作为赵俨护送的七军之一参与了赤壁之战。[7]
临出发前,军中有人谋反,趁夜中制造动乱起火,全军混乱。张辽对左右说:“不要乱动。这不会是全营的人都发生动乱,必定有制造叛乱的人,想要引起其他人的骚动而已。”便令军中不是反叛的人立刻安静坐下。接著张辽率领数十亲兵,立于阵中。不一会,即查获生事者的头领,并将其斩杀。[2]
勇征天山
建安十四年[8](209年),庐江人陈兰、梅成在灊县、六县一带造反,曹操派遣于禁、臧霸等讨伐梅成,而张辽则督张郃、牛盖等讨伐陈兰。梅成向于禁诈降,于禁便即带著梅成班师。然而梅成却乘隙出走,率众会合陈兰军,两军更逃进灊山中最险要的天柱山[9]依山防守。张辽想要强行进攻,众将领均表示:“我们兵少而道路险要,难以深入。”张辽却认为:“在这种狭窄的险道上进行一对一的决战,只有勇敢的人才可以取胜向前。”于是进入山中安营,突击敌军,成功斩下陈兰、梅成的首级,掳获其军。曹操谈论到各将领战功时说:“登上天山,踏过险峻,成功讨取陈兰、梅成,都是荡寇将军(张辽)的功劳。”战后张辽获增封邑、受假节。征讨天柱山一役,是张辽军旅生涯早期的代表作。[2]经历赤壁之战后,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和七千馀兵卒驻守合肥。
当敌制决
215年八月,孙权乘著曹操征张鲁的时机,率领十万人围攻合肥。曹操曾于合肥护军薛悌留函,并吩咐合肥守将张辽等人“当贼兵来侵时便打开此信”。张辽等打开信件后,发现曹操留下了守备合肥的行军指令:“如果孙权来犯,张辽、李典两位将军出战,乐进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得参战。”可是合肥的众多将领都认为目前形势敌众我寡,难以抵敌孙权军队,因此都对曹操的指示有所怀疑。张辽却说:“曹公远征在外,如果一味等待救兵,孙权他们一定会攻破此城。所以曹公的指示是希望我们趁孙权军势尚未完整的时候便出战迎击,摧折其鼎盛的军势,为守军建立足够的信心,事后才可以设法守住此城。”对于张辽的分析,乐进等人没有给予回应。张辽发怒说:“是成是败,就视乎这一战。大家还要疑虑什么?”结果,李典率先附和张辽,其他众将亦不再有异议。[10]
于是张辽依照曹操的函信提示,与李典、乐进合作大败吴军,更于逍遥津一度包围孙权。当时张辽被甲持戟,带领部将直冲敌阵,杀掉数十人,斩二将,并于阵中大呼自己的名字,然后继续突击冲入重围,直闯至孙权麾旗之下,孙权大惊,身边的卫队均不知所措,只好登上高地以长戟自守。张辽叱喝孙权下来决战,孙权被震慑得不敢动。后来他发现张辽兵少,便下令军队包围张辽。张辽与左右一起奋力冲杀,攻破重围,可是仍有部属在重围之中,向张辽呼救,张辽便又翻身杀入重围,救出馀众。张辽在敌军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孙权军中无人能阻,两军奋战半天,孙权军队士气丧失,张辽才引军回合肥城中加紧防守,守军于是对此战充满信心,众将都很佩服张辽的判断和勇猛。孙权攻打了十馀日,攻不下合肥,并发生流行病,于是退兵。张辽见状率军追击,几乎活捉孙权。[11]不过孙权在吴将吕蒙、凌统、甘宁等人的拚死掩护下最后还是成功逃出。
大战过后曹操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并拜张辽为征东将军。[2]张辽大败孙权一事震惊孙吴势力,计《三国志·吴志》连裴注中,述及此事的列传有七篇。[12]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敌国,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更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13]“威震逍遥津”的事迹也成为《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之一。[14]
216年,曹操再征孙权,到达合肥时,沿着张辽当年所战之处走,赞叹了很久。后至濡须口与孙权战,臧霸与张辽同为前锋,当时遇上霖雨,孙军船只稍稍移动,大军不安,张辽想要撤退,但被臧霸劝止。后与孙权议和,曹操便增加张辽之兵,多留数个军队,并徙到居巢屯兵。[2]
东吴之忌
219年,关羽围攻于樊城的曹仁,当时孙权刚依归曹操,张辽及众军便前往解救曹仁。张辽未至,徐晃已经打败关羽。张辽便与曹操会师摩陂,曹操乘车出来慰劳他,并派他屯于陈郡。曹丕接任王位后,改迁张辽为前将军,封其兄张汎及子张虎为列侯。不久孙权再叛,张辽还屯合淝,进爵都乡侯,曹丕赐舆车予其母以示荣宠,并派兵马送其家人到他驻军的地方,又预先在当地告示张辽家人将要到临,命令所有守军出迎,众军士将吏都列队出候拜迎张辽家人,连旁观的人都为张辽感到荣耀。后曹丕称帝,再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食邑至二千六百户。221年,张辽到洛阳宫朝拜,曹丕在建始殿引见张辽,亲自问他破吴军的情况。曹丕听后对左右赞叹道:“这真是古代的召虎般。”特别为张辽建造屋舍,替其母兴建殿室,另外也把跟随张辽的将士们封为虎贲。[2]
孙权再次向曹魏称臣后,张辽回到雍丘驻守,不幸在此时得了疾病。曹丕便遣侍中刘晔带太医应诊,虎贲卫士们往来传达张辽病况,为张辽问病的使者经常在路上互相遇见,可见曹丕遣使频密,心忧如焚。梁章钜《三国志旁证》中提到“汉三公病,遣中黄门问病。魏、晋则黄门郎,尤重者或侍中。(张)辽位未至公,而遣侍中,盖宠之也。”可见曹丕如何重视张辽。不久后,曹丕甚至亲到张辽军营执其手问候,赐其御衣,更派太官送御食。病情稍有好转后,张辽便返回其屯军之所驻军,忠于职守。[2]
后来孙权再次背叛魏国,曹丕派张辽乘舟至海陵与曹休会合,孙权甚惧,对各将领说:“张辽虽然有病,但仍势不可挡,要十分谨慎!”同年,张辽和其他将领打败孙权的将领吕范。但他的病情却也日渐严重,最后终于在江都逝世。曹丕知道之后,非常伤心,谥为刚侯。225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的功劳,下诏道:“合肥之役,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人,大破十万贼军,自古用兵,未有如此。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其子张虎嗣爵,位至偏将军。张虎死后,其子张统嗣爵。[2]正始四年(243年)秋七月,曹芳下诏追祀功臣,当中包括“前将军张辽”。[15]
特征
张辽为人勇猛善战,多次战役都身先士卒,其合肥的勇武事迹令他留下“止啼”的威名。张辽为人也十分尽忠,当年关羽投于曹操营下,张辽与关羽为好友,曹操便派张辽问关羽去留之心,关羽表明只会跟随刘备,张辽想到如果照实说给曹操,怕曹操杀关羽。但不说,又不是事君之道,便叹息:“曹公,是如父亲般的君上;关羽,是兄弟而已。”最后选择了照实说给曹操。此举被后世认为是为臣下者懂分轻重、能识大体的表现,如南朝宋左仆射刘穆之曾说:“我蒙公(指刘裕)恩,义无隐讳,此张辽所以告关羽欲叛也。”[16]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亦曾言:“臣思张辽之言,关羽虽兄弟,曹公父子,岂得不言?”[17]
此外,张辽感悟必改。当年他与护军武周不和。后来受胡质劝解,便与武周和好。[18]与李典、乐进等虽然有不和[19],但在面对东吴大军之际,同样能以大局为重。不只李典乐进,张辽任帅以来与之共同驻兵防守的副将皆有与张辽不睦的纪录,这在魏国高级将领中十分罕见。
张辽亦十分重视部下,合肥役中,张辽率领部下闯进浩大的吴军部队中。张辽突击冲出,包围被打开缺口,张辽麾下的数十人得以逃出,其馀军士呼唤道:“将军弃我乎!(将军抛弃我们了吗?)”张辽因此再度冲进包围网,再次突围救出其他人。[2]
家庭
捐弃前嫌
张辽曾与护军武周不和,后来,张辽虚心地接受了胡质的劝解,便主动与武周和好。
张辽与李典、乐进素来不睦,甚至与李典有旧日的仇怨(李干等人是李典家族的长辈,但被吕布集团所杀),但在合肥城面对东吴大军来袭之际,张辽依然能够不计前嫌地邀请李典共同出战。
故址
现安徽省合肥市中心逍遥津公园有张辽的衣冠冢,园中有张辽持刀立马的青铜塑像。[20]另外,据《宋高僧传·卷十·唐扬州华林寺灵坦传》载:“元和五年相国李公墉之理广陵也……召居华林寺,寺内有大将军张辽墓。”此段记载则称张辽墓位于广陵(今扬州市广陵区)一带的华林寺内。
评价
在《三国志》中,张辽为魏国建立了殊多的功勋,曹操、曹丕两父子曾多次以表、诏称颂其功绩。
- 曹操:
- 曹丕:“此亦古之召虎也。”“合肥之役,辽、(李)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2]
- 孙权:“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2]
- 张辽大战合肥后,威震东南。他在孙权军中往来冲突,既能杀入重围救出部属,又敢于进取几乎擒住孙权,其勇猛表现受到后世称颂。孙权在赞扬吴将甘宁时,亦以张辽为譬喻,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22]
- 《三国志》载陈寿总评,指出张辽是曹操时期当先行军建功的勇者之一:“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 宋李昉等撰的《太平御览·人事部》有两条张辽止啼的记载:〈第一百二十九○啼〉引《魏略》和〈第七十五○勇二〉引《魏书》。
-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武帝纪》引《魏书》评曹操时亦提到:“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
后世评价
- 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兵法百言中·揭暄》讲述将领的“镇”字原则时,例子亦提到“张辽令不反者皆坐”一事。
- 《全唐文》:“张文远身先士卒,果立殊功。”
- 《旧五代史·李存孝传》载:“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23]
- 《智证传》:“魏将张辽,唐将王彦章皆有威名。当时小儿啼不止。其母呼两人者名。而儿啼止。”
- 傅玄在《傅子》中曾称“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24]
- 除了勇猛外,张辽的军事才能亦极受认同。以两件事迹最为后世军事家或小说家所称颂,其一为208年长社镇乱,其二为215年合肥之战。杜佑《通典·兵典·兵三》“料敌制胜”篇中曾引张辽屯长社时擒拿造反者之事为例,注释说明“张辽审计,立擒贼首,亦同料敌之义”。
- 张仲宣:“张辽运筹之方,可以归之于先轨;关羽搴旗之效,可以论之于后尘。”(《对知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策》)
- 张预:“设若奋寡以击众,驱弱以敌强,又不选骁勇之士使为先锋,兵必败北也。凡战,必用精锐为前锋者,一则壮吾志,一则挫敌威也。故《尉缭子》曰:‘武士不选,则众不强。’曹公以张辽为先锋而败鲜卑,谢玄以刘牢之领精锐而拒苻坚,是也。”
- 《续资治通鉴》记载:“二月,丁未朔,夏人围兰州,数十万众奄至,已据两关,李浩闭城拒守。钤辖王文郁请击之,浩曰:‘城中骑兵不满数百,安可战?’文郁曰:‘贼众我寡,正当折其锋以安众心,然后可守,此张辽所以破合肥也。’”[25]
- 苏籀:“错捐金带子舆台,李典张辽安在哉。济溺我应知大略,摧锋人自得高才。”
- 洪迈《容斋随笔》亦提到:“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
- 叶适:“孙权十万攻合肥,守者七千。旁无近援,固已不自保。而辽乃募士八百,击其未合,以至尾追,几获大丑。非操之智,无以使张辽;非辽之勇,而明亦不能自任。胜负成败,盖诚以人,不在众寡。士常如此,则立于积衰甘弱之地,为预怯莫前之说,以自附于明哲者,可察矣。”
- 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后集·卷四》有赞语颂张辽:“天造草昧,君子经纶。笃生晋侯,为魏元臣。千载嘉会,一代伟人。风云千载,孰继后尘。”
- 郝经:“张辽、徐晃诸将壮猛有谋,亦关张之亚匹;然失身于操,终为勇而无义。”
- 朱元璋:“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谋臣如攸、彧,猛将如辽、郃,予两人能高枕无忧乎。”
- 罗贯中:“諕杀江南众小儿,张辽名字透深闺。才闻乳母低声说,夜静更阑不敢啼。”
- 宋征璧:“张辽、赵云出入敌垒,使敌披靡,以英风猛气自足慑敌,敌不敢害也,然非大将之道。”(《左氏兵法测要》)
- 黄道周:“魏围昌豨,粮尽欲归。辽请少缓,当中有机。屡视以目,发矢又稀。似可挑诱,因示德威。先附大赏,豨降不违。军中忽乱,绝不惊疑。不反安坐,反者自知。有顷有定,首谋杀之。魏恐贼至,封教相遗。贼来开教,教意颇微。唯辽有识,力战破围。孙权败走,安守合肥。为将若此,方称出奇。”
- 袁枚:“然而公始则霁云断指,继乃公孙洞胸。小白未僵,大黄犹射。又典韦临危之戟,横贯数人。冲张辽已出之围,再呼残卒。浅色黄衫,盖棺之衣早备。玄緌新箧,归元之面如生。可以谓之勇矣,可以谓之烈矣。”
- 毛宗岗:“(徐)晃之战沔水,与张辽之战合淝,仿佛相类。两人皆有大将才,故关公与之友善。”[26]“张辽之守合淝,其真大将之才乎!大将之才三:既胜而能惧,是其慎也;闻变而不乱,是其定也;乘机以诱敌,是其谋也。宜其为关公之器重欤!惟大将不惧大将,亦惟大将能知大将。”
- 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经武部》载赵翼《古来用兵兵多者败》:“其以少击众,战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孙权兵十万。”
-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载曾国藩语:“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 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治体》载郑观应《储将才论》:“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英布、王霸、张辽、刘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周德威、扩廓贴木儿等,战将也。”,提到不同类型的将领时,将张辽列为战将,与英布、王霸、刘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尉迟敬德、周德威、扩廓帖木儿等并列。以上评价均对张辽的将才予以肯定。
- 王歆:“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从征柳城,格斩蹋顿;并镇合肥,突权麾下。以八百破十万众,贲育不过其勇也。合肥之战,胜不侥幸,乃得‘急’、‘裂’二字。急者,料敌于先,乘敌不备,破敌未合。权以重兵来犯,以为当者披靡,城守皆深沟高垒,不敢出应,是以惰将统骄卒。逆而击之,安得不破?裂者,募敢死士,以寡凌众,以强践弱,前指渠魁,立夺三军气也。设权杖槊当道,被矢不退,小大之势在,则辽必无功矣。不体天,不察地,不知我,不料敌,是权在合肥之谓也。辽既破贼,长屯居巢,以慑吴人,是魏武之能用人也。世多名将,鲜能终始,时移势易,胜负难以逆料。而‘张辽虽病,不可当也’语,是真畏敌也。辽能全功,或端赖权之功耶?一笑。”
- 梅公毅:“为将之道,胆欲大而心欲细;胆大则勇,心细则智,所以能战胜攻取,即有不利,亦不至一败涂地。三国时将材,可当此者,魏之张辽,汉之赵云而已。”
- 韩兆琦《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人物形象辞典》提到张辽时称其“不仅智勇双全,而且为人忠厚坦诚。在曹魏武将群中,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典范。”
逸话
文学创作形象
三国时繁钦作品《征天山赋》,主要描写张辽征讨陈兰、梅成时的状况。赋题写明:“丞相武平侯曹公东征,临川未济,群舒蠢动,割有灊、六,乃俾上将荡寇将军张辽治兵南岳之阳。”清末民初时期学者古直《曹子建诗笺》指出,陈思王曹植的作品《白马篇》中的主角,是以张辽于207年征讨乌桓时的形象为创作原型的。南北朝时的文学作品中,庾信《哀江南赋》有“张辽临于赤壁,王濬下于巴丘。乍风惊而射火,或箭重而回舟。未辨声于黄盖,已先沈于杜侯。落帆黄鹤之浦,藏船鹦鹉之洲”之句。元代杂剧中,张辽主要有两个身份:一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二是曹操的亲随军师,更有“百计张辽”之称。托名关汉卿所作的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中,张辽的开场白就已道出其出身:“笔头扫出千条计,腹内包藏七字书。小官姓张名辽,字文远。幼习儒业,颇看韬略之书。先曾在吕布之下为健将,后在于曹丞相手下为参谋。”[27]而在不少杂剧剧目,张辽与许褚分别担任曹操军中重要的文武代表,二人经常作为曹操的心腹爱将而并列。如《刘玄德醉走黄鹤楼》中有“曹操以雄兵百万,虎将千员。左有百计张辽,右有九牛许褚,独霸许,虎视中原”句[28],《诸葛亮博望烧屯》中则有“则仗著主公前关将张飞,那里怕他曹操下张辽许褚,更共那孙权行鲁肃周瑜”句。[29]《三国志平话》中,张辽仍然担任曹军军师,有“智囊先生”的称号。[30]
《三国演义》里的张辽
在著名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张辽,历程大概依循正史而为。《三国演义》有两个回目出现张辽的名字,分别是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与及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他先为吕布部将,多番令曹军陷于苦战,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他曾对张飞说:“此人(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后来吕布战败遭擒,张辽亦成为战俘,于白门楼上表现刚烈,骂吕布为“匹夫”,大呼曹操为“国贼”,视死如归。曹操下令绞杀吕布后,刘备、关羽为张辽求情,曹操便待张辽以上宾之礼。张辽感其恩情,于是投降,自此成为曹操将领。第二十五回中,曹操在下邳城外的土山上包围关羽,张辽请缨劝说关羽暂降曹军,以报关羽白门楼相救之恩。关羽降曹期间,张辽一直担任曹操与关羽之间的协调者与斡旋者。后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被夏侯惇追赶纠缠,亦赖张辽赶至拆解二人纷争,让关羽可以顺利离开曹营。张辽跟随曹操后,一直随军征讨,不久参与官渡之战,先后大战张郃,斩蒋奇,大败袁尚、沮鹄。在追击袁熙、袁尚时张辽受曹操任命,秉持军麾,担任首将,率领许褚、于禁、徐晃迎击乌桓军,张辽更亲斩乌桓单于蹋顿,建立诸多战功。
曹操南下追击刘备于长坂时,张飞据桥拒守,并威胁曹操如不退兵便深入军中取其首级,曹操一时被其气焰吓退。张辽从后追上曹操,分析张飞只有一人,不足深惧,宜重新追击。赤壁之战时,张辽与许褚一起担任“护卫往来监战使”,当孙权军中的黄盖以诈降计发动火攻时,曹操形势艰险,张辽亲载小舟渡曹操脱难,并射伤黄盖。曹军战败撤退期间,张辽一直护卫著曹操,为其抵敌吕蒙、张飞,最后曹军受关羽堵截,张辽的出现令关羽动故旧之情,放过曹操,曹操才得免于难。赤壁战后,曹操命张辽为主将,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第五十三回中,孙权亲临合肥战线,与张辽经历多场战争,均未能攻克合肥,其将领太史慈更于此役中被张辽将计就计射杀。第六十七回,孙权乘曹操远在汉中的时机,再次引军进攻合肥,张辽在曹操密令的指示下,灵活调动军队,并亲自领军迎击孙权。最终大败孙权军队,更几乎擒住孙权。张辽因是役而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
最后,张辽随曹丕以大船征伐江东,军队被徐盛所击败。曹丕登岸逃亡时,吴将丁奉从岸边杀至,张辽为保护曹丕上前迎敌,却被丁奉以箭射其腰,回营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之。及至魏将曹真、司马懿主理对蜀战争之时,以张辽之子张虎及乐进之子乐𬘭二人为军锋,可惜二人表现平庸。
惯用武器
《三国志》曾有张辽“披甲持戟”的记载。[31]而在《三国演义》里,张辽的武器主要是大刀,如在第五十三回就有“张辽挥刀来迎”语。[32]
影视作品
- 丽的电视本港台电视剧集《三国春秋》(1976年):由宋嘉豪饰演张辽。
- 亚洲电视(ATV)电视剧《诸葛亮》(1985年):由郑恕峰饰演张辽。
- 电影《关公》(1992年):由艾长绪饰演张辽。
- 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年):由徐少华、张亚坤、王卫国饰演张辽。
- 电视剧《三国英雄传之关公》(1996年):由黄仲裕饰演张辽。
- 电影《诸葛孔明》(1996年):由刘新春饰演张辽。
- 电影《一代枭雄曹操》(1999年):由刘新春饰演张辽。
- 电视剧《曹操》(1999年):由孙长江饰演张辽。
- 中国电视剧《吕布和貂蝉》(2001年):由赵毅饰演张辽。
- 电视剧《武圣关公》(2004年):由高天昊饰演张辽。
- 电影《赤壁》(2008年)/电影《赤壁:决战天下》:由徐丰年饰演张辽。
- 中国电视剧《三国》(2010年):由程相银饰演张辽。
- 电影《关云长》(2011年):由邵兵饰演张辽。
- 香港无线电视台电视剧《回到三国》(2012年):由黄文标饰演张辽。
- 中国电视剧《新洛神》(2013年):由栗小原饰演张辽。
- 中国电视剧《曹操》(2013年):由丁俊饰演张辽。
- 中国电视剧《武神赵子龙》(2015年):由孙浩然饰演张辽。
- 中国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2017年):由刘旭饰演张辽。
备注
- ↑ 张辽生年只能凭《三国志‧张辽传》中载:“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推测,但根本无法断定出吕布到底是建安元年至三年间哪一年让张辽遥领鲁相,即张辽生年笵围为169年-171年间。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三国志‧张辽传》。
- ↑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吕布作乱,师临下邳,张辽侯成,率众出降。【《魏志》曰:张辽,字文远,雁门人也,以兵属吕布。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爵为关内侯。】
- ↑ 此处仅见于《三国志·魏武帝纪》: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
- ↑ 《乐进传》
- ↑ 裴松之注引《傅子》。
- ↑ 《三国志·赵俨传》: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 ↑ 繁钦《征天山赋》题序明文记载当时为十二月甲辰日,但此月没有甲辰。
- ↑ 《三国志》及繁钦《征天山赋》提到的天山,是指现今位于潜山县西北的天柱山,而非位于新疆的天山山脉。
- ↑ 《资治通鉴·卷六十七·孝献皇帝壬建安二十年》。
- ↑ 《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载:“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即孙权)。’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 ↑ 计有《吴主传》(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吕蒙传》(师还,遂征合肥,既彻兵,为张辽等所袭)、《蒋钦传》(从征合肥,魏将张辽袭权于津北)、《甘宁传》(从权逍遥津北。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凌统传》(时权彻军,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奄至津北)、《潘璋传》(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鬭死,宋谦、徐盛皆披走)、《贺齐传》裴注引《江表传》(权征合肥还,为张辽所掩袭于津北,几至危殆)。
- ↑ 见评价【《太平御览》】
- ↑ 见《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
- ↑ 《三国志‧三少帝纪》。
- ↑ 见沈约等著《宋书·卷四十二·刘穆之传》。
- ↑ 见沈约等著《宋书·卷五十三·庾炳之传》。
- ↑ 《三国志·卷二十七·胡质传》。
- ↑ 《三国志·卷十八·李典传》:“进、典、辽皆素不睦。”
- ↑ 旅游网:逍遥津公园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1-12-04.
- ↑ 《乐进传》
- ↑ 《三国志·甘宁传》。
- ↑ 《旧五代史·卷五十三·李存孝传》
- ↑ 《三国志·卷九·曹仁传》裴松之注引《傅子》。
- ↑ 《续资治通鉴‧北宋纪‧第七十七卷‧神宗元丰六年》
- ↑ 见毛本《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
- ↑ 全元曲:关云长千里独行
- ↑ 全元曲:刘玄德醉走黄鹤楼
- ↑ 全元曲:诸葛亮博望烧屯
- ↑ 开放文学:全相平话《三国志平话卷中》载“(曹操)即便立智囊先生张辽为军师,夏侯惇为先锋,曹仁为大将”句。
- ↑ 《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
- ↑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权绰枪欲自战,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乃太史慈也。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参考资料
- 《三国志·魏书·卷十七·张辽传》
- 《资治通鉴·卷六十四》至《卷六十八》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