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聶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聶壹,《史記》稱「聶翁壹」。雁門馬邑人,西漢武帝時人。着名的「馬邑之謀」的發動者。

馬邑之謀始末

時代背景

據《史記·韓長孺列傳》、《史記·匈奴列傳》及《漢書·列傳》等記載,漢武帝時匈奴請求與漢朝和親結盟,當時漢廷大臣為此爭持不下,韓安國等人支持和親,王恢卻認為應該絕其所求,以兵擊之。結果韓安國一方得到較多朝臣支持,於是武帝決定與匈奴和親。

引君入瓮

在西漢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雁門馬邑一帶的豪商聶壹透過王恢向武帝表示,和親之後漢朝已經取信於匈奴,只要誘之以利,必定能將之擊潰。於是聶壹奉命以自身作餌,親到匈奴陣營,向當時的军臣单于詐降,更稱自己能斬殺馬邑縣令,迫使馬邑舉城投降,然後可盡得該城財物。单于信其言,又貪其利,便立刻策划起兵。聶壹回漢後,以一名罪犯的首級訛稱為馬邑長吏之頭,以示時機已至,引誘匈奴軍深入重地。

功虧一簣

計劃本來順利進行,詎料单于在行軍之際,發現城野之間只見牲畜,不見一人,於是起了疑心。他派兵攻下一個碉堡,俘虜了一名尉史。該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的真相,悉破陰謀的单于大驚退軍,漢軍設伏全無用武之地。王恢判斷形勢後,認為已經錯過了襲擊匈奴軍輜重的最佳時機,於是決定收兵回師,「馬邑之謀」亦以失敗告終。

聶氏下場

史書上並沒有明文記載聶壹的下場如何。據稱三國時代曹魏將領張遼本來姓,正是聶壹的後人。《三國志》中提到張遼「本聶壹之後,以避怨改姓」,而從張遼的出身及其畢生表現似乎亦看不出任何商人家族的背景,由此推測,本來是「雁門馬邑豪」的聶氏家族,到了漢末已經不再是土豪望族了。而〈張遼傳〉中提到的「避怨」,亦有可能是聶壹自知得罪匈奴一族,在漢室又失去功勞甚至還闖下了滔天大禍(破壞漢匈和平),這個聶氏家族亦難以在馬邑一帶長住久安,因此才想到易姓遠避。這個家族的後人,可能在某一代,甚至可能聶壹本人就已經開始改姓為「」了。

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