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山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南京中山陵)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山陵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群,面積8萬餘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中山陵位於江蘇南京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鐘山風景區內,前臨平川,背擁青嶂,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主要建築有博愛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從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鐘」。融匯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築之精華,莊嚴簡樸,別創新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中山陵

外文名稱

The Sun Yat-sen Mausoleum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

占地面積

8萬多平方米

文物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設沿革

先生逝世

1925年3月12日上午9點30分,孫中山先生因膽囊(nang)癌在北平(今北京)鐵獅子胡同行轅與世長辭,舉國悲痛。逝世前一天,孫中山提出效仿列寧保留遺體,並要求葬於南京。臨終前對宋慶齡汪精衛等人說:「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lu),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其實早在1912年3月,孫中山在紫金山打獵時就曾對胡漢民說:「等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

孫中山逝世後,遵照孫中山的遺願,遺體在協和醫院進行防腐處理後,暫厝在北平香山碧雲寺,待陵寢建成後再安葬南京。在守靈人盡職護衛下,才免遭不測。

孫中山生前,曾經吩咐葬禮儀式和棺木式樣仿照列寧的格式,讓民眾瞻仰遺容。可當孫中山逝世時,蘇聯贈送的玻璃鋼棺材沒能及時運到,只好暫厝(cuo)在西式玻璃蓋棺木棺內,停放在北平香山碧雲寺石塔之中。1925年3月30日,蘇聯政府送來玻璃鋼棺材時,孫中山先生的遺體已入殮半個多月,由於當時技術原因防腐措施不當,遺容不能再供後人瞻仰,只好改為土葬。

葬事籌備

1925年4月4日,在北平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籌備安葬事宜,推舉張靜江汪精衛林森于右任戴傳賢楊庶堪邵力子宋子文孔祥熙葉楚傖林煥廷陳去病12人負責孫中山的葬事工作,為葬事籌備委員。

1925年4月18日在上海成都路廣仁里張靜江家中舉行了第一次會議。據記載,從1925年4月18日到1929年6月18日,葬事籌備委員會一共召開了69次會議,諸如孫中山先生的葬事經費(包括陵墓工程經費)的籌集、中山陵設計圖案的徵求、陵墓工程承包人的選定、中山陵園的造林和綠化以及孫中山先生的靈櫬由北京迎歸南京安葬等等,這一系列的大事,曾多次經葬事籌備委員會詳加討論,作出決定,付諸實施。

中山陵陵墓選址

​早在民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曾幾次到過紫金山。1912年3月10日,孫中山先生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之後,與胡漢民等人到紫金山打獵。他看到這裡背負青山,前臨平川,氣勢十分雄偉,笑對左右說:「待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民乞此一抷土,以安置軀殼爾。」

孫中山先生靈櫬(chen)暫厝碧雲寺。孫中山早就表示希望百年後葬於紫金山,在彌留之際,仍以歸葬南京紫金山囑咐家屬及侍疾者。孫先生有遺囑:「吾死之後,可葬於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遵照孫中山遺願,靈樞暫厝於北平香山碧雲寺內,在南京鐘山修建陵墓。

遵照孫中山歸葬南京紫金山的遺願,葬事籌備委員會成立前,北京治喪處就已派林森往南京初勘葬地。林森北京後向治喪處作了匯報,由治喪處代表與段祺瑞政府接洽。

1925年4月4日,北京政府秘書廳致電南京督辦盧永祥、江蘇省長韓國鈞,令其妥為照料。葬事籌備處成立後,首先由家屬及葬事籌備處代表林煥廷葉楚滄等實地勘察墓址,並確定工作順序進行。(一)確定墓址;(二)測量墓地;(三)交涉圈地;(四)徵求陵墓圖案;(五)決定陵墓圖案;(六)招標包工;(七)興工。

4月21日晨,宋慶齡孫科等由上海抵京(南京),上午出席了南京各界追悼孫中山大會,下午即赴紫金山。先至虎山,這是明孝陵西側的一座小丘,地勢較低,不宜作墓址,隨即登山向東行,至小茅山,途中發現有兩處小坡,都高出明孝陵,當天未能作出決定。第二天再次登山,由山頂至小茅山萬福寺,這座寺廟位於如今中山陵東北的一段平台上,從山頂上看,發現紫霞湖上也有一處平台,但面積較小,不合用。宋慶齡表示墓址不宜選在山頂,應建於南坡平陽處,實地勘察之後,便回上海

4月23日晚,葬事籌備委員會召開了第二次會議,確定紫金山中茅山坡為墓址所在地,並決定派主任幹事楊杏佛赴寧接洽圈地、測量、照相,做好建陵準備工作。

中山陵陵墓設計

中山陵在選址、圈地的同時,懸獎徵求陵墓設計圖案的工作也在積極進行。

1925年5月2日,葬事籌備委員會確定獎金總額為5000元。

5月13日,葬事籌備委員會通過了由孫科與負責工程的常務委員宋子文的建築顧問赫門起草的《陵墓懸獎徵求圖案條例》。

5月15日,葬事籌備委員會在報紙上發布公告,懸獎徵求中山陵墓設計圖案。葬事籌備委員會在《條例》中對陵墓的性質、功能、建築風格、建築材料等都做出了規定:首先,陵墓要體現「特殊與紀念之性質」;其次,祭堂和墓室要便於公眾入內瞻仰,祭堂外要有可立五萬人的空地以舉行大型紀念活動;再次,祭堂建築風格必須為「中國古式」,或者「根據中國建築精神特創新格」;最後,為了建築的永久保存,要求使用石料和鋼筋三合土,不用磚木材料;《條例》還要求陵墓建築應簡樸莊嚴,不求奢侈華貴。

原定8月31日截止,為期3個半月,後來因海外應徵者要求延期而延至9月15日截止。

到9月15日止,共收到應徵圖案四十餘份,全部陳列於上海大洲公司三樓,從9月16日起到9月20日止,由葬事籌備處敦請評判顧問到陳列室閱覽評判。評判委員會成員包括全體葬事籌備委員、家屬代表,並聘請四名專家為顧問,即土木工程師、南洋大學校長凌鴻勛、德國建築師朴士、中國畫家王一亭、雕刻家李金髮

1925年9月20日,在上海四川路大洲公司三樓召開了葬事籌備委員及家屬聯席會議,對應徵圖案進行評判。出席會議的有宋慶齡孫科及夫人、林煥廷、葉楚滄、孔祥熙、陳去病、楊杏佛。特聘評價顧問也都在前一天寫了書面評判報告,由楊杏佛在會上報告了顧問們的評判結果,大家對第一、第二兩獎意見一致,但對第三獎有不同看法,最後表決,通過了得獎名單:

大獎呂彥直;二獎范文照;三獎楊錫宗。名譽獎:1.孚開洋行乃君(Cyrill Nebuskad);2.趙深;3.開爾思(Francis Kales);4.恩那與佛雷(C.Y.Anney and W.Frey)5.戈登士達(W.Livin Goldenstaedt);6.士達打洋建築公司(Zdanwitch and Goldenstaedt)等。

得獎者由葬事籌備委員會發函通知,未得獎者每人贈送一幅孫中山遺像及著作,以示感謝。同時,在《民國日報》、《申報》等報紙上刊登廣告,公布評判結果。從9月22日到9月26日止,公開展覽5天,每天都有一千多人前來參觀。上海的各家中西報紙都發表文章加以評論,稱譽這次懸獎徵求陵墓圖案是歷史上空前的建築設計比賽。

9月27日下午4時,籌事葬備委員會在上海成都路廣仁里張靜江家中再次開會,詳細審查比較了呂彥直范文照設計的陵墓圖案、說明書及估價表,一致決定採用呂彥直設計的陵墓圖案,並聘請他為陵墓建築師。

呂彥直設計的圖案,平面呈警鐘形,寓有「喚起民眾」之意,祭堂外觀形式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整個建築樸實堅固,合於中國觀念,而又糅合西方建築精神,融匯了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築的精華,符合孫中山的氣概和精神。呂彥直設計的中山陵墓圖案,融匯中國古代建築,諸如斗拱、檐椽、券門、歇山式屋頂等民族風格,同時又吸取西方建築,如靈堂重檐歇山式四角堡壘式方屋,既莊嚴簡樸,又別創新格。特別是其全局平面圖呈一警鐘形,因而受到評選者的一致推崇。中山陵的建築剔除古代帝陵的神道石刻,保留了「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墓室」。墓室在祭堂之後,與祭堂相通,人可由祭堂入墓室瞻仰。

南洋大學校長凌鴻勛在評判報告中稱讚呂彥直的設計圖案「簡樸渾厚,最適合於陵墓之性質及地勢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鐘形,尤有木鐸警世之想」。

呂彥直被聘請為陵墓總建築師,由陵墓樣稿得獎者、著名建築師呂彥直設計施工。

1929年3月18日,呂彥直主持建造中山陵積勞成疾,中山陵墓工程還未告成,就因患肝癌不幸逝世,年僅36歲。

1930年5月28日,為了表彰呂彥直為建造中山陵所作出的傑出貢獻,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通過決議,決定在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內為呂彥直建紀念碑,地位、大小與奠基石相同。此碑由捷克雕刻家高琪雕刻,上部為呂彥直半身遺像,下部刻于右任所書的碑文:「總理陵墓建築師呂彥直監理陵工積勞病故,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於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議決,立石紀念。」

中山陵陵園興建

一期工程

在陵墓圖案及建築師確定之後,葬事籌備處即着手準備招標包工。1925年12月19日開標,投標者只有7家,最後由姚新記得標。

中山陵是姚錫舟承包的最後一項工程。因為陵墓工程浩大,所需各種建築材料,往往需要承包人墊支,所以沒有20萬兩白銀以上資本的廠家是難以承包這項工程的。據姚錫舟自述,他承包陵墓工程,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圖利,而是「抱一名譽觀念、義務、決心」,「當估價之初,即其一崇拜偉人觀念,以故一再刪削,實覺無利可圖,殊與異常營業有異」。事實也正是如此,姚錫舟承建中山陵,除費盡艱辛而外,還虧損14萬兩銀子。後來林森曾對姚說:「先生這次為修總理陵寢出了力,虧了本,國民政府是知道的……」

根據葬事籌備處與姚新記營造廠簽訂的合同,陵墓工程於1926年1月15日正式破土動工。這年3月12日是孫中山逝世一周年紀念日,下午3時在紫金山墓地舉行了隆重的陵墓奠基典禮。雖然下雨,各界代表及國民黨員冒雨前來參加典禮的仍有萬人左右,其中有外地來的三千餘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代表鄧澤如主持儀式,葉楚傖任司儀宣讀總理遺囑,鄧澤如致辭,葬事籌備處主任幹事楊杏佛報告了葬事籌備的經過。接着,中央黨部代表鄧澤如舉行奠基石揭幕儀式,將事先覆蓋在奠基石的一面國民黨黨旗揭去,露出奠基石,上鐫「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十二日中國國民黨為總理孫先生陵墓行奠基禮」。這塊譚延闓書寫,唐仲芳刻石的奠基石現在就置於祭堂西南角牆根。

1927年5月以後,第一期工程進度逐漸加快。劉夢錫工程師親自駐工地監督施工。為保證陵墓工程質量,選料十分講究。「凡水泥均須選用上等馬牌及泰山牌水泥,祭堂內牆須用灰色意大利大理石護壁,粉刷須在紙筋灰中拌入麻絲,祭堂及墓室鋪地,均須選白色意大利大理石,而且不具有灰色斑紋者……」鋼筋混凝土中竹節鋼的拉力試驗,砂、石、混凝土的強度檢驗,均由南洋大學校長凌鴻勛和中國工程學會會長徐佩璜在場主持,並參照美國材料試驗公會的檢驗標準進行檢驗。施工技術要求極為嚴格,各項工程開工前,必須根據詳圖事先做成模型一一經呂彥直親自審閱,認可後方可開工。有些事還要報告負責工程的葬事籌備委員會委員林森批准。

陵墓第一期工程,包括陵墓、祭堂、平台、石階、圍牆及石坡各項工程,由巨海姚新記營造承辦,於1926年1月15日開工,首先炸山填土,追至1927年度,因軍事之影響,運輸交通均大感困難,故工程距原定計劃甚遠。4月26日葬事籌備處由上海遷移南京,此時,國民革命軍克復南京,大局甫定,重定未完成工程分期竣工辦法,迨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春,總理陵墓第一部工程始克告竣。接下來便是迎接孫中山先生靈櫬的安葬。

二期及三期工程

1928年,中山陵第二期工程招標,經葬事籌備處討論決定,由上海新金記康號承包。原定計劃牌坊、陵門、碑亭、大圍牆、衛士室等都是屬於二期工程的,由於多種原因,留待以後三期工程了。至11月24日,在合同簽字後10日內,新金記康號開工。當時,國民政府已經定都南京,材料的運輸等都比第一期工程方便多了,除了祭堂前鋼筋混凝土護壁的石鋪面以及石階比較精細外,其餘挖土、填土、水溝等都屬粗工。所以第二部工程能按合同規定時間,到1929年春全部竣工。

第三期工程,待孫中山先生奉安後着手進行的。1929年7月,國內幾家大報紙登出中山陵第三期工程招標廣告。孫中山先生安葬南京以後,孫中山先生葬事籌備處撤銷了,代之以「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繼續主持陵墓工程。呂彥直的摯友、建築師李錦沛黃檀甫等人,按照呂彥直設計的藍圖完成了他生前未竟的事業。

第三期工程包括:牌坊、陵門、碑亭、衛士室、大圍牆等建築。經招標承辦,結果由上海陶馥記營造廠承包,以41.97萬兩銀中標,於1929年8月底正式開工,全部工程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底竣工。

1929年7月陶馥記營造廠承包了中山陵的第三期工程。這時候,各項建築材料的運輸,要比第一期工程順利得多了。如陵門、碑亭和牌坊所用的琉璃瓦,是當時冬天向廣東裕華公司定購的。裕華公司燒制以後,分三批由廣州運往南京。經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請求,財政部除了給予免稅護照之外,還分令沿途各關監督,遇到有陵工所用琉璃瓦報運,即予免稅放行。

但是,第三部工程浩大,仍然碰到不少困難。碑亭里的大石碑,牌坊的柱座、石柱和橫樑全要用整塊的巨型福建花崗石來制。陶馥記營造廠雖然是一家著名的建築公司,但那時還沒有多少現代化設備,主要還是靠人工搬運。工程所用的這些巨型花崗石的採購,以及在紫金山南坡施工建築,都要付出極大的勞力,從牌坊、碑亭、陵門仍然可以看出工程的巨大和艱辛。至1931年年底第三期工程已全部告竣,標誌着中山陵除紀念性建築外,主體工程全部完成。

奉安大典

1929年1月14日奉安委員會成立。

1929年1月18日在國民政府會議廳召開第一次委員會議,確定在國民政府組織辦公處,開始辦公,積極開展了迎櫬奉安的各項準備工作。南京修築了一條迎櫬大道,自下關江邊的中山碼頭,經鼓樓、新街口、中山門直達中山陵,全長15公里,其中由中山門至中山陵的一段長三公里,由葬事籌備委員會負責修築。當年5月孫中山先生移靈奉安的一切準備工作分別就緒。

1929年4月23日舉行,國民政府以何應欽為「總理奉安迎柩總指揮」。

1929年5月10日下午3時,迎櫬宣傳列車從南京浦口出發,途經滁州、蚌埠、徐州、兗州、泰安、濟南、德州、滄州、天津等地,均作較長的時間停留,於5月21日下午6時抵達北京

1929年5月26日,遺體從北平運往南京,當時就在如今的臥像下5米左右處安放了從美國定製的紫銅棺。

1929年5月28日,孫中山靈柩由北平運抵首都南京。三天公祭後,於6月1日開始舉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1929年6月1日凌晨2時,首都南京迎櫬大道(今中山大道)兩旁已擠滿迎櫬的群眾。

凌晨3時許,宋慶齡孫科夫婦及子女、蔣介石夫婦、宋子文夫婦、宋靄齡梅屋莊吉等以及國民黨中央委員、國府委員、葬事籌備委員、迎櫬專員、各國專使代表等到達中央黨部。

凌晨4時,移靈典禮由胡漢民主祭,獅子山炮台開始鳴禮炮101響,隨後靈櫬移出大門,由槓夫抬上汽車。宋慶齡、陳淑英、孫婉、何香凝、宋美齡、宋靄齡等家屬和女眷分乘馬車隨靈護送。

凌晨4時25分,號兵吹起啟行號,靈車啟動,送殯隊伍長達五六里,沿途瞻仰群眾達五十餘萬人。迎櫬大道沿途搭起松柏總牌樓、青白布牌樓及救護棚等51座。

上午9時20分,靈車緩緩開到中山陵,停於靈輿前。孫中山先生靈櫬從靈車上降下,移上靈輿,槓夫起槓,步石級而上。

10時零8分,靈櫬抵達祭堂,停於祭堂中央,由宣贊員宣贊,舉行奉安典禮。奏哀樂,行三鞠躬禮,獻花圈,讀誄文。蔣介石主祭,譚延闓、胡漢民、王寵惠、戴季陶蔡元培陪祭。禮畢,孔祥熙率領槓夫將靈櫬移入墓室,安於壙內,孫中山家屬親眷、中央代表蔣介石、故舊代表犬養毅、各國專使代表歐登科也隨同進入墓室。這時,獅子山炮台再次響起101響禮炮,全國民眾停止工作,默哀3分鐘。

12時正,奉安完畢,在祭堂內參加大典的人員依次進墓門瞻仰。瞻仰畢,回到祭堂,哀樂聲中,全體再行鞠躬禮。最後,由夫人宋慶齡率領孫科夫婦、戴恩賽夫婦等將墓門關閉,奉安大典遂告成。

1929年6月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舉行了奉安大典,將孫中山的遺體遷葬於南京鐘山。

1929年7月1日,國民政府組織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葬事籌委會是日撤消,一切經手事項移交總理陵管會辦理。

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面積共8萬餘平方米。

謁陵記事

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功績和高尚人格,受到中國各族同胞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八十多年來,每年全國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以及世界各地的人士都懷着崇敬的心情前來拜謁中山陵。

1929年6月2日,蔣介石夫婦等眾人至陵墓謁陵。

1930年11月16日,東北軍閥首領張學良拜謁中山陵。

1930年11月19日,北平清華大學歷史系講師吳其昌率領他的學生和家人,一同赴南京向蔣介石請願,併到中山陵哭陵絕食四天,全國為之震驚。

1931年6月1日,九世班禪額爾德尼,藏傳佛教格魯派活佛曲吉尼瑪拜謁中山陵。

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之後,全國各地學生謁陵請願集會,始終絡繹不絕,中山陵成為廣大軍民表達抗日意願的首選之地。

1935年12月16日,同盟會元老、著名愛國將領續範亭到中山陵剖腹明志,以圖喚醒國人,後經搶救後脫險。

1936年3月,河北高中學生救國社領袖郭清同學被捕入獄,並被酷刑拷打致死。南京各學校的師生以謁陵為名聚集中山陵痛哭吶喊。

南京淪陷期間,儘管日本上層出於對孫中山的敬重和籠絡人心的需要,沒有對中山陵大動干戈,但整個陵園還是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南京保衛戰中,陵園地區幾乎每處都是反覆爭奪的陣地。日軍動用坦克、飛機、大炮,並採用火攻,對陵園破壞很大,「除陵墓主體及大部分紀念建築等損壞較微、尚稱完整外,其餘房屋、道路、林木、苗圃等,悉為日寇摧為平地」。

1938年5月7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湯卜生單機飛臨南京晉謁中山陵。

1943年10月,為突顯出中山陵的地位,反擊日偽政權對中山陵的非法占有及操弄謁陵活動,戴季陶重慶主持召開禮制討論會,制定了新的更具復古色彩的「國父陵」祭祀與拜謁儀式。

1946年3月21日,孫中山先生逝世二十一周年,蔣中正率眾人謁陵。

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在中山陵舉行還都典禮,之前對中山陵的現狀進行調查摸底,典禮後立即對中山陵進行整修維護。

1946年5月19日,周恩來率領中共代表團代表團抵京不久,在董必武鄧穎超率領下首次晉謁中山陵,周恩來因病未去。

1946年7月,孫中山先生原配夫人盧慕貞女士晉謁中山陵。

1946年7月8日,蔣中正謁陵。

1946年7月7日,周恩來專程獨自一人去晉謁中山陵。

1946年8月20日,11月12日中共代表團再次集體晉謁中山陵。

1948年3月,孫中山先生長子孫科拜謁中山陵。

1947年5月5日,在南京發生了震動全國的國軍400多名高級將領集體中山陵哭陵事件。

1949年10月16日,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慶齡謁陵。

1950年4月1日,宋慶齡因公帶病離開上海赴往北京羅淑章等人同行。途經南京時,專赴中山陵晉謁。

195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謁陵。

1954年10月,貝魯特、博爾茨、什圖拉、布爾加寧、赫魯曉夫、米高揚、尼赫魯、英迪拉·甘地先後謁陵。

1956年10月9日,上海市長陳毅陪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謁陵。

30年前,契列班諾夫是黃埔軍校總顧問,陳賡是黃埔的學生,這次他們又在黃埔軍校創辦者的靈前見面了。

195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90周年,朱德李濟深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組織的中央謁陵團在中山陵舉行謁陵儀式,中山陵的孫中山石像前放置着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送的花圈。蘇聯、蒙古、日本、緬甸、朝鮮、英國、加拿大等國代表團先後謁陵。

1957年3月,捷克總理威廉·西羅基晉謁中山陵。

1960年12月21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外交部長陳毅陪同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謁陵。

1961年5月,越南勞動黨主席胡志明晉謁中山陵。

19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儀式,海外歸來的前國民黨代總統李宗仁晉謁中山陵。

1970年10月,法國前總理德姆維爾晉謁中山陵。

1971年5月,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在葉劍英許世友陪同下晉謁中山陵。

1973年4月,江澤民同志陪同羅馬尼亞機械考察團拜謁中山陵。

1974年,扎伊爾共和國總統蒙博托和夫人晉謁中山陵。

1975年4月22日,朝鮮國家主席金日成率朝鮮黨政代表團謁陵,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陪同。

1980年4月,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謁陵。

1981年,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活動時,孫穗芳曾到南京來晉謁中山陵。此後多次回國,數次晉謁中山陵。

1981年4月,瑞典首相費爾丁和夫人晉謁中山陵。

1982年6月1日,紀念宋慶齡逝世1周年,宋慶齡親屬一行25人(孫穗瑛、林達文、林淑真、戴成功、林達光、鄧廣殷、孫君蓮等)晉謁中山陵。

1983年5月8日,法國總統密特朗謁陵。

1985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顧委主任鄧小平,帶着小外孫,在江蘇省委、省軍區領導陪同下謁陵。

1986年5月,澳大利亞總理霍克晉謁中山陵。

1986年10月4日,民主德國國務委員會主席昂納克謁陵。

198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120周年紀念儀式,孫穗瑛夫婦、孫穗華夫婦、孫穗芳、戴成功,以及孫中山的其他親屬,分別來到南京,參加在中山陵舉行的謁陵儀式。

1987年7月15日,聯邦德國總理科爾謁陵。

1989年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謁陵。

1986年10月4日,民主德國國務委員會主席昂納克謁陵。

1992年6月,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拜謁中山陵。

1992年7月17日,孫中山的嫡孫孫治強率全家來謁陵。

1994年9月27日,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夫婦晉謁中山陵。

1996年11月15日,孫中山誕辰130周年之際,孫中山的親屬孫穗華、孫穗瑛、孫治強、孫國雄等幾代人從海外歸來組成一支孫中山家屬謁陵代表團,在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的陪同下拜謁中山陵。

2001年10月15日,來京參加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紀念活動的孫中山親屬孫穗英、孫穗華、孫穗芳及海外來賓等近百人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陪同拜謁中山陵。

2001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135周年,孫中山的嫡孫孫治平一行謁陵。

2003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曾孫女孫佳寧孫治強的女兒)首次來南京,與其家人一同拜謁中山陵。

2005年3月,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的江丙坤率團訪大陸,展開「破冰之旅」,為當時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首次訪問大陸鋪路。3月30日,參訪團拜謁南京中山陵,這是56年來中國國民黨首次以黨的名義委派代表團拜謁,紀念中國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

2005年4月,奧地利總理沃爾岡夫·許塞爾晉謁中山陵。

2005年4月27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領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抵達南京中山陵,舉行拜謁儀式。這是自1949年兩岸分隔56年來,中國國民黨主席首次親臨謁陵。

2005年5月,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大陸,為兩岸關係回暖展開「搭橋之旅」,期間在南京拜謁中山陵,重溫童年往事。

2005年6月4日,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芬一行四人專程晉謁中山陵。

2006年11月14日,孫中山親屬一行100餘人參加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活動後,專程來中山陵謁陵。

2008年5月27日,時任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百人訪問團拜謁中山陵。

2009年6月1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大陸訪問團謁陵,紀念奉安80周年。[1]

2010年1月16日,泰國國會主席猜·奇初一行拜謁中山陵。

2011年10月13日,全國政協暨海內外人士晉謁中山陵。

2011年前,中山陵正式接待的台灣知名人士、民間團體等遊客每年大概是1700多人。2011年之後,接待量達到了一年4000多人。中山陵已成為兩岸關係「回暖」「升溫」的特別見證人。

2012年4月1日,韓國前總理、現任首爾國際理事長李洪九一行晉謁中山陵。

2012年4月20日,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二次赴中山陵謁陵。此前,在2009年,他曾以國民黨副主席身份隨同吳伯雄前來。

2012年12月11日,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拜謁中山陵。

2014年2月12日,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負責人王郁琦一行拜謁南京中山陵。[2]

2014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89周年,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在中山陵舉行謁陵儀式,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世89周年。

2014年4月10日,台灣退役將領組團拜祭南京中山陵與抗日烈士墓。

2014年8月16日,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當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拜謁中山陵,進內殿瞻仰大理石棺。潘基文表示:「我十分榮幸地拜謁了中國人民的偉大領導人孫逸仙先生的陵墓。這一美麗的安息之地象徵着他的巨大影響仍在激勵着海內外的中國人。」

201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九十周年紀念日,社會各界人士前往南京中山陵拜謁。

2016年10月31日9時20分,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率領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抵達南京中山陵拜謁,向孫中山先生致敬。[3]

管理沿革

1938年,偽督辦南京市政公署實業局園林管理所在其下設偽中山陵園辦事處,暫時維持陵園現狀。

1942年4月6日,汪精衛指定褚民誼等組織偽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負責名義上的日常工作。

1945年8月17日,重慶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派出首批人員回南京接收偽國父陵園,恢復陵園的正常工作。

1946年7月2日,國民政府明令公布《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原《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即廢止,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遂改為「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在動盪的局勢中,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只做了一些小的修繕工作。

解放戰爭後期,蔣介石曾想將遺體遷往台灣,但由於爆破墓穴勢必會損壞遺體,因而作罷,至今80餘年,遺體一直安臥在中山陵墓穴內。

1949年4月28日,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8月前,中山陵園屬於軍管時期。1949年8月,改稱「中山陵園管理處」,隸屬於南京市政府園林管理處。

1950年,劉伯承任南京市長時,特地從雲南運來2萬株杉樹和梧桐樹,種植在這裡。

1951年7月成立中山陵園管理委員會。同年9月,成立整風委員會分會,由高藝林任主任委員。1958年4月,園林管理處併入南京市城市建設局,管理委員會也隸屬於城建局。

1960年12月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陪同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等貴賓晉謁中山陵。那時,為了支援農業,有關部門向陵園索取木材,紫金山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周恩來總理指示「中山陵園不僅是南京市的、江蘇省的,也是全國人民的,一定要保護和管理好」。第二天,採伐工人就全部撤出。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中山陵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孫中山先生誕辰100周年籌備委員會」,撥款100萬元全面維修中山陵。維修工程替換了所有損壞的琉璃瓦,全面翻修了墓道,整修了陵門。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同年6月城建局撤消。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博愛坊匾額上的「博愛」兩字和墓碑上的國民黨黨徽被紅衛兵認為是「四舊」,被迫鏨掉,祭堂和墓室屋頂用彩色馬賽克鑲嵌的中華民國國旗圖案也被鑿除,改用水泥粉刷。祭堂北牆上的蔣介石手書《總理遺訓》、胡漢民手書《總理遺囑》、譚延闓手書《總理告誡黨員演說詞》被磨平。

1968年4月成立了中山陵園革命委員會。

1970年1月22日,江蘇省革委會決定以中山陵園為範圍,增設鐘山區,實行黨政一元化領導,陵園隸屬於鐘山區革委會。

1975年4月,市革會決定撤銷鐘山區,陵園管理處劃歸南京市城建局領導。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9年奉安50周年時國家文物局撥款整修中山陵,陵園管理處維修了下水道,全面整修了台階,並處理了滲水的建築縫隙。

1981年6月至9月,為準備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活動,中山陵管委會開始着手修復在文革中受到破壞的部分。恢復了「博愛」匾額石刻,修復了祭堂和墓室的國民黨黨徽與中華民國國旗圖案,並對刻字重新貼金。墓碑上的國民黨黨徽原為陽刻,恢復時只能改為陰刻。

1982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同年8月,市委、市政府將中山陵從市城建局劃出,為市屬局一級單位,全民事業性質不變。

1986年孫中山誕辰120周年時,中山陵再次維修,處理了靈堂屋面漏水、圍牆開裂等問題,並進行了琉璃瓦的更換、銅椽除銹、陵門銅製門窗修復等工作,1987年完成。

1996年6月,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寧委發(1996)19號文「中山陵園管理處」更名為「中山陵園管理局」,為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此時的中山陵園在保護、恢復現有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不斷開闢新的景點、景區,把山水風景、文物建築、名勝古蹟及人造園林藝術融為一體,呈現出一個多功能的旅遊風景區。

1997年被國家旅遊局首批命名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2007年5月8日,南京市鐘山風景名勝區-中山陵園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中山陵園對中山陵主體建築、附屬紀念建築等進行大修,更換了全部藍色琉璃瓦。

2010年11月12日,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中山陵陵寢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每周一關閉維護。

2011年6月,中山陵進行短期保養,為期20天,對祭堂坐像底座上的浮雕進行了修復。

2011年9月中旬,中山陵墓室對外不再進行開放。

陵園建築

建築布局

陵墓建築按南北向中軸線對稱布置在中茅山南麓的緩坡上,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臥的「自由鐘」,取「木鐸警世」之意。山下孝經鼎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含「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

南面入口處的石牌坊和緩長的墓道表現如鐘下的懸索。墓道坐北朝南,傍山而築,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在中軸線上依次排列着廣場、石坊、墓道、陵門、碑亭、石階、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建築,與四周的圍牆形成了大鐘的本體。最高處的祭堂是陵墓的核心建築,到牌坊平面距離700米,垂直落差73米,祭堂後的墓室表現為大鐘的鐘鈕。

陵墓入口處有高大的花崗石牌坊,上有孫中山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從牌坊開始上達祭堂,共有石階392級,代表着當時中國的三億九千兩百萬同胞;8個平台,象徵着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台階用蘇州花崗石砌成。

整個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花崗石牆面,顯得莊重肅穆,青色象徵青天,也符合中華民國國旗的顏色——青天白日滿地紅。青天象徵中華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為公之意,以此來顯示孫中山為國為民的博大胸懷。

主要建築

為迎孫中山靈柩,從南京下關碼頭至中山陵修建了迎櫬大道,名「中山路」(又稱中山大道)。靈柩所過之處都以「中山」、「逸仙」命名,以示紀念。(中山碼頭,中山橋,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逸仙橋,中山門,陵園路)

中山陵墓道,由博愛坊至陵門,全長440米,寬36米,分辟三道,中間的一條寬12米,為鋼筋水泥路面,左右兩條道路,各寬4.6米,植檜柏各二行。在墓道兩側之間,由南向北,對稱地排列了五對長方形的花池,雪松和檜柏對稱地種植在每一對花池裡,緊緊地護衛在中道兩側,顯得高潔峻拔,氣勢雄壯,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謁陵者走在松柏侍立的墓道上,不由得產生一種對孫中山先生的懷念和崇敬之情。

中山陵第六平台繼續拾級攀至第七層平台,此大平台上布置了一對仿銅石獅子。此為福建著名雕刻鋪蔣源成的第三代傳人蔣文子所制,雕刻藝術極為奇妙,在兩隻石獅的口中,各有一隻圓球,能在口中自由轉動而不會掉出。後來,在汪偽國民政府時期,西側一隻雌獅的牙齒被損壞了,圓球也就此失落。雌獅腳下一隻小獅也被盜走了。

孝經鼎

孝經鼎位於中山陵正南面,1929年,孫中山先生靈柩奉安中山陵後,戴季陶和國立中山大學全體同學為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和懷念之情,決定捐資鑄造一尊銅鼎,安放在中山陵前。

孝經鼎由金陵兵工廠鑄造。戴季陶對此鼎的設計和鑄造極為重視。1932年04月09日,他以書面形式,對有關設計和鑄造部門提出具體要求:「圓形銅鼎,鼎上五方(萬一五方不易妥當,則六方亦可)、三級。鼎亭全部黃銅吹色(造法全由陵園作主)。向外正面刻八德字;向內正面刻智、仁、勇三字,全部集總理字。鼎內藏四方銅碑,上刻戴太夫人書孝經(如字太大時,可用照相縮小)。下面三級石台。四面欄杆石級全部雕花。」從現存銅鼎石台來看,基本上是與戴季陶的要求一致的。

1933年5月7日,在這裡舉行了莊嚴的銅鼎奠基典禮。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臨現場,戴季陶致詞。致詞畢,戴季陶和辛樹幟倆人小心翼翼地將一隻銅箱共同放入石匣中,銅箱面刻戴季陶所書的《總理遺囑》,箱內貯存着中山大學在南京的師生所恭錄的《總理遺教》。銅箱放入石匣後,由戴季陶將水泥注入石匣內封固,然後,將石匣徐徐放入距地面深約三米的地基中。隨後,建造石台,鑄造銅鼎。由此,中山陵園又添新景觀。

孝經鼎為青銅鑄造,造型別具一格。從構造上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下為銅鼓狀的底座,通體飾有花紋,平面光滑如鏡,正中刻有一個五角星,五角星周圍刻有「設計監造者」五個字,然後是一個圓圈,圓圈外圍刻有夏行時、韓棟、楊光煦等11位監造者的姓名,銅鼎的三足就鑲嵌在底座平面之上;中部為銅鼎的主體,雙立耳,二足部位飾有三隻張口的獅子頭,腹部為圓形,朝北一面鑄有楷書書寫的「智、仁、勇」三字,朝南一面鑄有楷書書寫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字,儘管已被磨去,今仍可見痕跡,腹部稍下方,鑄有楷書書寫的「國立中山大學敬獻」八字;銅鼎口沿上部為一座六柱、三重檐的六角攢尖頂亭子,屋面覆小瓦,亭內豎有六方長方形的銅碑,上刻戴季陶之母黃太夫人手書的《孝經》全文。整個鼎高4.25米,重約5噸,腹部最大直徑1.21米(一說1.3米),造價1.3萬元。

石台平面呈八角形,其內部為鋼筋混凝土構築,表面鑲蘇州花崗岩。石台高約三米,分為三層,低層直徑約16米,中層直徑12.7米,上層直徑4米,每層石台邊緣都圍有雕花花崗岩石欄杆。石台中央有一個用漢白玉雕琢的圓形石墩(又稱鼎座),銅鼎就放置在這個石墩上。石台造價2.27萬元。

銅鼎和石台堪稱珠聯璧合,不可分離,不過在「文革」期間,孝經銅鼎從石台上被拆下,運送到中山陵園工程隊的院子裡保管,而將新街口的孫中山銅像安放到此石台上。直到1985年03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60周年前夕,有關部門方將孫中山銅像遷到藏經樓孫中山紀念館廣場,孝經鼎才又重新安放在原石台上。

博愛坊

中山陵牌坊亦稱博愛坊,是墓道南端的入口處,謁陵憑弔者必經於此。整座牌坊,都帶有濃厚的中國傳統和風格。牌坊高11米,寬17.3米,三間四柱沖天式。

牌坊的頂端,蓋有藍色琉璃瓦。四根石柱的柱腳前後,夾抱鼓石,柱底是長方形的大石座。牌坊上刻有蓮瓣、雲朵和古代建築彩繪式的圖案。在牌坊中門的橫楣上,鑲有石額一方,鐫刻孫中山先生的手書「博愛」二字,因此,這座牌坊被稱為博愛坊。

石牌坊橫楣上的「博愛」兩個鎏金大字,寬博大方,空間開闊,予人暢想無窮。孫中山先生平時最喜歡將這兩個字寫以贈人。南京也因此而被譽為博愛之都。

陵門

陵門建築在中山陵中軸線上的正中,門前是一塊寬闊的水泥平台,能容納一萬多人。平台兩側是絨毯般的草坪。在左右草坪上,互相對稱的十棵四季長青的黃楊球,還有六株名貴的千頭松,其狀如傘,異常優美。陵門的外面,兩邊有半環形的石擁壁,與陵墓的圍牆相連,把中山陵墓拱衛在裡面。

在陵門的兩旁,有一對漢白玉石獅,頸毛光滑柔軟,張口正視前方,形態逼真。用這對石獅分列建築物的兩側,從而使建築物更加突出,顯得陵門氣勢磅礴。

陵門建在水泥大平台之上,但要比大平台高得多。遊人登上20級花崗石台階,方才到達陵門。它的平面為長方形,寬24米,進深8.8米,高16.5米,中國古代傳統的木結構形式,但全部用花崗石建成,其斗拱、梁、枋等處的圖案花紋,均雕刻得十分精緻。

陵門的屋頂為單檐歇山式,上覆藍色琉璃瓦。陵門有三個拱門,中間較大,兩邊稍小,由於兩邊門略為小點,覺得中門有了尺度感,顯示出高大。而南面三扇門都有梅花空格仿紫銅雙扉,北面三扇門,則僅有門洞而無門扉,南面正門的上方,鑲有一方石額,上刻「天下為公」四個鎦金大字。這是孫中山先生的手書,端莊樸實,雄邁俊逸。

陵門面闊實五為間,東西各一小間,常年門扉關閉,裡面存放六頂藤製轎子,二頂為躺式的,四頂為坐式的,為國內外年邁要人謁陵時乘坐。這些轎子「文革」期間搬到音樂台化妝室保管。

陵門前大平台東西各建有一座硬山卷棚式的相對稱的休息室,屋面覆蓋藍色琉璃瓦。東房做衛士室,西房作休息室,室內裝有洗手間設備,實際上是兩座象徵性點綴建築物。

碑亭

中山陵碑亭建在天下為公陵門後面第二層平台上,以花崗石建造,重檐歇山頂,上覆藍色琉璃瓦,為仿中國古代傳統的木結構形式,高17米,寬12.2米,平面近似方形。

墓碑為,高9米,重達幾十噸,是用一塊巨大的花崗石雕琢而成。當年建造墓碑時,曾向國內各省廣泛徵求墓碑材料。福建省選制了一塊龐大的花崗石碑料,當在裝運時,由於體積太大,又極其沉重,裝上船不久,就沉沒到水裡去了。於是,只好又從福建趕製了第二塊花崗石運到南京來。從南京下關碼頭全靠人工滾木一步一步地移到紫金山下,再從山下運到山坡碑亭工地,耗時達四十餘天,由此可見當時工程艱巨和宏大以及建築工人堅韌不拔的毅力。現在,人們在碑亭里見到的大石碑,就是用當年第二塊福建花崗石製成的。

關於碑亭中的墓碑碑文,在陵墓工程剛開始興工的時候,1926年03月18日,孫中山先生葬事籌備委員會曾討論過。當時準備在中山陵為孫中山先生刻墓碑、墓志銘、傳記等,並且作了分工,由汪精衛寫碑文,胡漢民作墓志銘,吳稚暉寫傳文,張靜江撰記文。可是,過了將近兩年多的時間,這些碑文內容都沒有確定下來,到1928年01月07日,葬事籌備委員會在上海召開會議,認為先生思想和業績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決定不用碑文。故以不用為宜。並且決定由譚延闓書寫碑文。

1930年03月07日,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又明確規定了碑文的內容和書寫格式,在這塊大石碑的正面自右至左豎刻三行鎏金碑文:

「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

字為顏體,筆畫流暢,結構嚴謹,雄健有力。

石階

從博愛坊到祭堂,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台,落差73米。392級石階象徵當時全中國的3億9千200萬人。

而從碑亭到祭堂,共有石階339級,象徵當時國民黨參眾二院議員為339人,寓意每人作為一個台階,將中山先生的精神發揚光大,其中的9寓意九州大同。迎面的這一段共有290階,分為8段,象徵着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台階全部用蘇州金山花崗石砌成。最高的平台有華表兩座,後為祭堂。

石階是中山陵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把牌坊、陵門、碑亭、祭堂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了莊嚴雄偉的「警鐘形」整體。中山陵的設計者和建築者,巧妙地把392級石階分成10段,這種布局,獨具匠心,頗有特色。由下向上仰視,只見台階,而不見平台;但從上向下俯視,只見平台,而不見台階。從第七層平台繼續攀登30級、42級,54級石階,分別到達第八、第九、第十層平台。這裡已接近陵墓,坡度較陡,更加突出了祭堂和陵墓的雄偉氣勢。這126級石階的兩側建有石欄杆,又在石階上縱向設兩行欄杆,將石階分隔為三道。中山陵的祭堂,就建在第十層平台上,但從第十層平台還要往上走過9級石階,方能進入祭堂大門。到這裡,中山陵一共是10層平台,392級石階。

祭堂

祭堂為中山陵主體建築,位於海拔高度158米的第十個大平台上。大平台東西寬137米,南北深38米。處在山頂最高峰,融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中山陵祭堂吸取中國傳統陵墓布局的特點,採取中軸線對稱的布置方式,建築的色彩也沒有採用傳統帝陵的黃色琉璃瓦和紅牆,而採用藍色屋頂灰白色牆身。反映了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願望。

祭堂長28米,寬22.5米,高26米,堂的外部全用香港花崗石砌成。祭堂三座拱門為鏤花紫銅雙扉,門楣上分刻「民族」、「民生」、「民權」字樣,由張靜江書寫六個鎏金篆字,在中門上嵌總理手書「天地正氣」四個鎏金大字。

當時,設計師呂彥直原先的設計中,碑亭、陵門的屋頂用琉璃瓦,而祭堂則採用銅瓦。銅瓦雖然堅固,但價格昂貴,葬事籌備委員會便決定改為琉璃瓦:檐下各築石斗拱飛檐二層,堂之南面有三個拱門,上刻花紋,各門設梅花空格的紫銅門二扇,

祭堂中央供奉孫中山坐像,高4.6米,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羅朗特斯基在法國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像,底座鐫刻六幅浮雕,是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的寫照。孫中山先生身着長袍馬褂,高額廣頤,手持一本長卷,那凝視着前方的深邃目光,那凝重的身軀,給肅立於此的人們以難忘的啟迪。

祭堂東西護壁大理石刻着孫中山手書的遺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堂後有墓門二重,兩扇前門用銅製成,門框則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孫中山手書「浩氣長存」橫額。二重門為獨扇銅製,門上鐫有「孫中山之墓」石刻。進門為圓形墓室,直徑18米,高11米。中央是長形墓穴,上面是孫中山漢白玉臥像,下面安葬着孫中山的遺體。墓穴深5米,外用鋼筋混凝土密封。

殿堂四周有反映孫中山革命事跡的浮雕。祭堂東西護壁大理石刻着孫中山手書的遺著《建國大綱》和胡漢民等人書寫的《總理遺囑》,穹頂上繪有巨幅國民黨黨徽。堂後有墓門二重,兩扇前門用銅製成,門框則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孫中山手書「浩氣長存」橫額。二重門為獨扇銅製,門上鐫有「孫中山之墓」石刻。

祭堂前面東西兩側,矗立一對高大的華表,是用福建花崗石雕琢而成的。華表高12.6米,下部直徑2米,上部直徑1米。華表的斷面為六角形,六面均飾浮雕捲雲紋。遠遠望去,華表仿佛直插青天,富有很強的立體感。大石階邊的兩側石座上,各置紫銅帶蓋的銅鼎一尊。華表與銅鼎,把祭堂襯托得更加宏偉壯麗,又增添了肅穆和寄託哀思的氣氛。

墓室

進門為圓形的浩氣長存墓室,直徑18米,高11米。墓室在海拔165米處,與起點平面距離700米,上下落差73米。頂部用彩色馬賽克鑲嵌成國民黨黨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鋪砌。中央是長形墓穴,上面是孫中山漢白玉臥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琪按遺體形象雕刻的。下面安葬着孫中山的遺體。用一具美國製造的銅棺盛殮。墓穴直徑4米深5米,外用鋼筋混凝土密封。瞻仰者可在圓形墓室內圍繞漢白玉欄杆俯視靈柩上的臥像。

鐘頂為山下半月形廣場,廣場南端的鼎台為鐘紐,鍾錘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權力的象徵,因此整個大鐘乃含「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

隨着中山的免費開放,參觀中山陵的客流大幅度劇增,中山陵的遊客量每天都達到近三萬人,雙休日接近五至六萬,由於靈堂墓室小門太過狹小,只有一米一,內部空間也只有六十平方左右,為了杜絕發生事故的安全隱患,更是出於遊客的安全考慮,以及對文物的保護,一般不開放墓室,但在重大節慶日將適時開放。

陵園周邊

中山陵附近,長眠着近代民主革命時期的一些風雲人物,如孫中山的親密戰友和國民黨政要等。1928年,國民政府決定在中山陵東側的靈谷寺址改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增建牌坊、紀念堂及紀念塔。在由靈谷寺無梁殿改建的紀念堂內,鐫刻着北伐、抗日諸役陣亡將士姓名軍銜,據計當時共刻碑10塊,有人名33000多個。鐘山北麓,還有座莊嚴肅穆的航空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3306位為抗日而捐軀的中、美、蘇等國烈士姓名。

陵區建築

音樂台

音樂台在中山陵廣場南面。舞台面積近250平方米,台後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11.3米,寬16.7米,具有匯聚聲音的功能。台前有彎月狀蓮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觀眾席,可容納觀眾3000餘人。

流徽榭

流徽榭,又名水榭,是中山陵紀念性建築之一,建於1932年冬,它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捐款建造,由陵園工程師顧文鈺設計。流徽榭三面臨水,一面傍陸,流徽榭以石階與岸相連。平面呈長方形,長13米,寬9米,四周圍有約一米高的藍色欄杆;卷棚頂,上覆白色琉璃瓦;立柱表面均為藍色;檐椽施以白漆藍紋;梁枋、雀替均施以彩繪;地面鑲嵌紅色八角形小瓷磚。「流徽榭」三個楷書大字,是由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的。

藏經樓

藏經樓又名孫中山紀念館,位於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茫茫林海中。是中國佛教協會於1934年11月發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此樓專為收藏孫中山的物品而建,包括主樓、僧房和碑廊三部分。主樓為宮殿式建築,外觀又像一座寺院樓,共三層,樓後有迴廊式建築,長125米,壁面鑲砌的是馮玉祥將軍捐贈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塊,「三民主義」學說全文碑刻,共十六講,計15萬5千餘字。

美齡宮

美齡宮是蔣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齡下榻的別墅,正式名稱為「國民政府主席官邸」,有「遠東第一別墅」的美譽。美齡宮主體建築是一座三層重檐山式宮殿式建築,頂覆綠色琉璃瓦。在其房檐的琉璃瓦上雕着1000多隻鳳凰,是中國唯一一例。整座建築富麗堂皇,內部裝飾奢侈豪華,裝飾以旋子彩繪,特別是藍底雲雀瓊花圖案出自工筆畫家陳之佛之手,獨一無二。四周林木藏盛,終年百花飄香。汽車可直抵宮門,樓底層為接待室、秘書辦公室等,二樓西邊是會客室、起居室,東邊是蔣介石宋美齡夫婦臥室。

景區榮譽

中山陵園景區每年吸引着500多萬中外遊客觀光攬勝。風景區先後獲得「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文明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江蘇省人居環境範例獎」等多項榮譽。

2001年12月通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中心的認證審核。

2003年2月10日,國家環保總局批准中山陵園風景區為「ISO14000國家示範區」。

2005年6月3日,通過國家環保總局,建設部ISO14000國家示範區監督檢查。

2007年3月7日,中山陵被列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山陵以其極高的旅遊資源價值、健全和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紮實有效的創建工作、極高的遊客服務滿意度評價,得到了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的全面肯定,成為江蘇省首批3家5A級旅遊景區中驗收得分最高的景區,在全國名列前茅。

2009年,中山陵景區被評為首批「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基地」(全國僅2家),並成功入選《第二批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2012年6月,中山陵被命名為「江蘇省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基地」。

2015年10月,國內最受歡迎十大景點,中山陵排名前五。

歷史故事

民國時期的祭祀與拜謁儀式

1943年10月,為突顯出中山陵的國家宗廟定位,反擊日偽政權對中山陵的非法占有及操弄謁陵活動,由考試院長戴季陶重慶北碚溫泉主持召開禮制討論會,制定了新的更具復古色彩的「國父陵」祭祀與拜謁儀式:

一、典禮開始。二、全體肅立。三、主祭者就位。四、陪祭者與祭者依次就位。五、奏樂。六、上香。七、行三鞠躬禮。八、行初獻禮:主祭者獻花,行一鞠躬禮。九、行亞獻禮:主祭者獻茗,行一鞠躬禮。十、行終獻禮:祭者獻爵,行二鞠躬禮。十一、恭讀祭告文。十二、行三鞠躬禮。十三、奏樂。十四、禮成。

抗戰勝利後,1945年8月27日,國民黨軍隊一抵達南京,立即奔赴中山陵祭告。海陸空軍將領159人、新六軍前進指揮所52人,「瞻仰國父遺容,恭行三鞠躬禮,並繞棺一周」。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正式還都,在中山陵前舉行紀念孫中山建立廣州革命政府25周年典禮。中山陵飄揚着中國國民黨黨旗和中華民國國旗,文武大員及各界人士5000多人在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帶領下,完成了歷史上登峰造極的一次謁陵儀式,參加謁陵的人們發出共同心聲:「國父,我們回來了!」

1946年10月10日是還都後第一個「雙十節」,即民國時期的國慶節。這一天,前來謁陵的各界遊人特別多,竟然超過了10萬,是民國時期謁陵遊人最多一次。由於人太多,拱衛處事先估計不足,以致靈堂處花盆10餘只被踏破,拱衛處士兵因人多擁擠,不得已將陵門關閉,不料擁擠的遊人竟將鐵門鑰匙折斷,靈堂及碑亭中的金字也有多處被擦脫金箔。

陵墓不是遊樂場,本該是莊嚴肅靜的所在。且不論這天鬧哄哄的「嘉年華」有沒有對總理在天之靈多有打擾。對於中山陵修建的本身,其實國民黨內就有很強烈的反對聲音,其出發點除了經濟上的考慮之外,還有把孫中山先生與封建皇帝進行本質區分的深遠考量。比如馮玉祥將軍,就有一首《過中山墓口占》詩;

北有頤和園,南建中山墓。

氣象何崇閡,縻款亦無數。

中山本偉大,徒惹世俗詬。

可憐國民血,嗟嗟院會部!

解放軍保護中山陵

1949年4月24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渡過長江進入南京,當時,南京的國民黨軍隊都已撤退,解放軍先頭部隊入城後,向前追擊,他們發現陵園內還有一支國民黨部隊,但這支部隊不是國民黨的正規部隊,而是守衛孫中山陵陵寢的衛隊。解放軍上級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後,認為對這支守衛中山陵的拱衛部隊,應該區別於參加內戰的國民黨軍隊。隨即,第二野戰軍第105師派某團政委劉志誠率領一批戰士進入陵園,到達陵園之後,他們與范良等拱衛處負責人談判,雙方一致決定:人民解放軍分別進駐中山陵和明孝陵、靈谷寺、紫金山天文台。拱衛大隊接受解放軍的改編,繼續擔任中山陵的守衛工作。從此,中山陵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當天上午,該團政委劉志誠召集拱衛處幹部講話,說明共產黨對孫中山是一貫尊敬的,解放軍將會嚴格保護孫中山的陵墓,囑咐拱衛處官兵照常安心工作,維護孫中山陵園的正常秩序。然後,劉志誠等解放軍負責人由范良引導登上中山陵,檢查了中山陵祭堂、碑亭、陵門等處的情況,發現沒有什麼損壞。當時,拱衛大隊的菜金已經無法維持,還缺少糧食,當劉志誠聽說了這一情況後,立即與上級聯繫,幫他們解決了暫時的困難。

25日又召集全體留守人員講話。1949年4月27日,再召開拱衛處全體班長以上幹部開會,說明怎樣在新形勢下開展工作,並囑咐將所有武器彈藥即日起造冊送劉政委轉呈上級,決定各隊暫時不使用的武器一律交存處部。與此同時,第三野戰軍司令員陳毅親筆書寫了一條「保護中山陵」的手令,派人送到中山陵,陳毅的這條手令用鏡框裝起來,放置在陵堂里。

1949年11月12日是新中國成立後迎來的第一個孫中山誕辰紀念日,這一天,南京市軍管會、南京市人民政府在中山陵舉行了隆重的謁陵儀式。參加謁陵的有市軍管會、市政府、中共南京市委的代表及各界人士共500多人。軍管會主任粟裕、副市長柯慶施、中共南京市委副書記唐亮和各民主黨派代表、文化界代表李方訓吳貽芳徐養秋陳中凡以及人民解放軍代表、工人代表、學生代表等,於1時30分到達靈堂,整齊地站立在孫中山坐像前。謁陵典禮在新中國國歌聲中開始,粟裕主任向孫中山遺像獻花後發表了簡短的演說。隨後,謁陵人員進入墓室,繞孫中山墓壙一圈,謁陵儀式在 12時結束。

以後,每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和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紀念日,江蘇省、南京市各界人士都要來中山陵舉行謁陵儀式,從未間斷。

周恩來保護中山陵

1960年12月21日,周恩來陪同柬埔寨貴賓晉謁中山陵。當時中山陵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周總理一行途經太平門時,看到沿途採伐的大批木材堆集在路邊待運,他說:「中國那麼大,難道這點木材就不能供應嗎?」第二天,採伐工人全部撤出,有關部門也不再向陵園索取木材。1968年6月,周總理又親自指示,將孫中山銅像安放到中山陵廣場前的石座上,並在銅像前豎起一塊毛澤東語錄:「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周恩來總理以自己的威望和才智,在動亂的歲月里,保護了中山陵園的許多重要文物古蹟。

交通信息

2013年4月28日,南京公交34路「博愛線」公交車從中山碼頭髮車,34路「博愛線」全場15.8公里,從中山碼頭到中山陵,全線沿着當年孫中山先生靈柩的線路運行。

公交:游1路、游2路、游3路、9路、34路

地鐵:南京地鐵2號線至下馬坊站下車,由2號出口出站後換乘34路博愛線上山至中山陵停車場。

景區小火車:

博愛線(票價5元) 沿途停靠:中山陵停車場-中山陵

明中線(票價2元) 沿途停靠:中山陵-海底世界-美齡宮-四方城(梅花谷東門)-明孝陵停車場

靈中線(票價5元) 沿途停靠:中山陵-音樂台-水榭-靈谷寺公園

相關視頻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陵,南京中山陵

中文--中山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