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无政府主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反对威权政治哲学思想。图为无政府主义图标

无政府主义(英語: anarchism ),又译作安那其主义,是一种反对威权政治哲学思想Template:Sfnm,其认为阶级制度是不公平的,故提倡以自愿协作的方式来构建一个自治社会(包括工人自治),以此取代前者。这一种制度时常会被称为无国家的社会Stateless societyTemplate:Sfnm,不过仍有数名著者把其定义收窄,视其为一种依据非阶级制或自由结社理念而建立的独特制度[1]。无政府主义与其他政治思想的最大分歧在于其认为国家对人民有害,本身没有存在的必要Template:Sfnm

政治光谱上,无政府主义的位置一般处于极左Template:Sfnm ,它大部分的经济Anarchist economics法律Anarchist law理念反映了共产主义集体主义Collectivist anarchism工团主义互助主义Mutualism (economic theory)参与型经济阐述[2]。由于无政府主义没提供一个有关世界的单一阐释[3],所以其有不同的类型,对无政府状态的理解和实践也有差异[4]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学派Anarchist schools of thought可从根本理念上存有不一——部分支持者会抱有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亦有支持者拥护完全的集体主义[5]。无政府主义可分为社会无政府主义个人无政府主义两大类(或其他类似分类)Template:Sfnm

词源及定义

原图链接麦克斯:麦克斯·施蒂纳由弗里得里希·恩格斯所绘

英语中的无政府主义「anarchism」一词源于希腊语「anarkhia」,意指「没有统治者」。该希腊语由前缀「a-」(即没有)及单词「arkhos」(即统治者或领导者)所组成。后缀「-ism」表示有利于无政府状态的思想潮流Template:Sfnm。自1642年起,「anarchism」一词以「anarchisme」的形式出现在英语中[6][7];1539年起则以「anarchy」来表示[8]法国大革命期间,参与其中的各个派别皆标籤敌方为「无政府主义者」,不过当中有些派别与后来的无政府主义者存有很多共同理念。部分19世纪的革命活动家(包括戈德温魏特林)影响了下一代的无政府主义学说,但他们不会把自身的理念称为「无政府主义」[9]

第一位称自身为无政府主义者(法语:anarchiste)的政治哲学家为普鲁东 ,这使得无政府主义于19世纪中叶正式诞生。自由意志主义一词在19世纪90年代于法国诞生以后[10],人们常把它视作无政府主义的同义词[11],这一现象仍见于美国以外的部分地区Template:Sfnm。不过仍有人以自由意志主义特指个人主义自由市场的理念,把自由市场无政府主义free-market anarchism称为自由意志无政府主义[12]

儘管反对国家Anti-statism这一政治实体本身为无政府主义者的中心思想,但学者及无政府主义者仍很难对它下一个普遍定义,因为他们对此的理解会存有少许差异[13]。因此儘管定义无政府主义为「一系列希望社会依据自愿结社自由去中心化的理念来建立人际关係,反对权威阶层式组织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包括国家资本主义Anarchism and capitalism国家主义Anarchism and nationalism制度)」的学说可能是对的,但此定义与依据词源(没有统治者)、或像反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远超于此)、反威权主义(这是「后验」的结论)般的思想特性的定义一样,存有弊病Template:Sfnm

原图链接斯波纳:莱桑德·斯波纳

不过有关无政府主义的定义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元素[14]

  1. 对非高压式社会的渴求。
  2. 对国家机关的抵制。
  3. 相信人性能使人类在一个非高压式社会中存活及进步。
  4. 对如何追求理想中的无政府社会的一套想法。

历史

史前时代及古代

原图链接芝诺的《共和国》影响了「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克鲁泡特金[15]

在史前时代,并不存在一个在众人之上的权威。阶级制度在人们建立城镇之后才得以确立,于是便有思想家以无政府主义的理念回应之[16]。古代中国希腊出现了最著名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在古代中国,像庄子和老子般的道家思想家便阐述了「和平地使国家非法化」的哲学无政府主义philosophical anarchism思想Template:Sfnm

同样,无政府主义倾向也可以溯源至古代希腊哲学家的观点。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以有关安提戈涅的神话故事,来证明国家与个人自主的衝突。索福克勒斯质疑雅典当局不断打压个人自由的合理性。犬儒学派反对人治(Nomos)及生于人治的机关,支持人们依据自然(physis)而活。斯多葛学派支持公民在没有国家的存在底下,依据非官方的友好关係来建构社会[17]

到了中世纪期间,除了基督教欧洲及伊斯兰世界的一些禁慾主义宗教运动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外,社会没有其他的无政府主义运动。这一传统后来导致了宗教无政府主义religious anarchism的出现。在伊朗,祆教僧侣玛兹达克提倡建立一个没有君主制abolition of monarchy平等社会,但他后来受到皇帝所处决[18]。在巴士拉,一些宗教派别在佈道中加入反对国家存在的内容[19]。欧洲的一些教派出现了反国家及自由意志主义的倾向[20][21]。这些思想是后来的宗教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先驱[21]。宗教无政府主义的理念随后成功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另一边厢,由于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开始盛行,所以社会亦出现了以理性及逻辑为基础的无政府主义理念[22]

近代

法国大革命为无政府主义思潮的转捩点,当中反对国家及支持联邦制的情感开始萌芽。大多受此一情感影响的人为无套裤汉(下阶层的老百姓)及激情氓流Enragés(无套裤汉内的激进派)[23]。一些有关无政府主义的推广形象促成了首位现代意义上的无政府主义者[24]。此后直到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结束以前,无政府主义一直处于黄金时期,当中又以古典无政府主义为主流。英格兰的戈德温透过在道德论证上把国家的正当性消除,来支持哲学无政府主义philosophical anarchism施蒂纳的思想为个人无政府主义奠基。而在法国,普鲁东所提出的互助主义理论亦盛行起来[24]

原图链接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反对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支持集体反抗。而他曾与第一国际结盟,但最终被马克思主义者们开除出协会。

巴枯宁同样支持互助主义,并把其延伸至集体无政府主义collectivist anarchism上。巴枯宁的思潮以汝拉联盟的形式引进到1864年成立的,史称「第一国际」的工人联合组织国际工人协会。该协会的成立目的在于团结各式各样的革命思潮。由于它参与了当时众多的工人运动,所以知名度亦逐渐提高。及后马克思成为协会实际上的领导者。巴枯宁的追随者及一众互助主义者反对马克思所支持的国有社会主义,并主张政治上的不干涉主义abstentionism,容许个人掌握少量财产Template:Sfnm。巴枯宁的追随者跟马克思发生过激烈的论战。1872年,论战伴随著工人运动的正式决裂而结束Template:Sfnm。决裂的主要原因在于两者对如何解放工人阶级存有根本性分歧。

马克思偏向于成立政党去参与选举斗争,而巴枯宁则认为马克思的整套理念十分独裁[25]。巴枯宁之后作出了以下著名预言:若果这样一个政党由马克思主义者所掌权,它终将会成为对工人阶级的专政。在被开除出国际工人协会后,一众无政府主义者创立了圣伊米耶国际。在俄国哲学家克鲁泡特金的影响之下,无政府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出现了重合的趋势[26]。从巴黎公社的诞生中获得启发的一众无政府共产主义者主张,人民应自由地结盟,盟内亦应按照需求向人民分发资源[27]。无政府共产主义对集体主义的主要批评在于,它认为集体主义必然会导致信奉者的对立[28]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思潮直捲全球[29]。中国的一些学生引入了无政府共产主义思想,并在此之上追随民主及科学[30]。东京亦吸引了一些具有颠覆国家思想的远东青年前往学习Template:Sfnm。在拉丁美洲圣保罗是无政府主义者的一个据点,当中又以无政府工团主义为左翼意识形态中的主流Template:Sfnm

这段时期的一少部分无政府主义者利用暴力手段来达至他们的政治目的。这种策略被称为行动宣传[31]。无政府个人主义者的政治表达和行为在法国社会主义运动解体及巴黎公社社员Communards被处决和放逐后兴起[32]。儘管许多无政府主义者不从事任何的恐佈主义行为,但他们仍受到迫害及污名化[31]。 同一时期,一些无政府主义者选择去偷取Illegalism富人的财产,因为他们认为资本家不是财产的合法所有者[33]

1917年俄国革命得到了无政府主义者的热烈参与。在革命期间,无政府主义者儘管对于革命本身存有担忧,但是他们还是选择支持之,联合红军一起对抗白军。不过他们在布尔什维克政权稳固后遭到清算。俄国中部的无政府主义者要不受到监禁或加入布尔什维克派,就要转至地下活动。

圣彼得堡及莫斯科的无政府主义者为此逃至乌克兰[34]喀琅施塔得起义马赫诺自由地区的扺抗就是当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一些著名例子。就在无政府主义者于俄国受到打压之时,两股对立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先后涌现——平台无政府主义platformism合成无政府主义synthesis anarchism。平台无政府主义主张把无政府主义者分成若干羣体,以便进行革命;合成无政府主义则反对任何类近于成立一个政党的做法。

十月革命及随后的俄国内战促成了布尔什维克派的崛起,对全世界各国的无政府主义运动构成了严重打击。许多工人及活动家皆视布尔什维克的成功为一个模范,共产党数目在与无政府主义及其他社会主义运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增加。在法国及美国,大多数参与合成无政府主义运动的法国总工会世界产业工人的成员最终退出了组织,转而加入共产国际[35]

西班牙内战中,无政府工团主义者及合成无政府主义者(全国劳工联盟伊比利无政府主义联合会Federación Anarquista Ibérica)再一次跟其他左翼分子结盟。西班牙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由来已久,无政府主义者在内战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样举足轻重。为了防止内部的军事叛乱,武装民兵向农民和工人推广无政府主义,结果他们成功控制了巴塞罗那和西班牙大部分农村,并使土地集体化[36]。儘管苏联在一开始时提供了有限度的援助,但它的介入始引发了无政府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间的一场激烈斗争[37]

二战以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首年,无政府主义运动受到沉重的打击[38]。然而无政府主义思潮在20世纪60年代随即复兴。复兴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人们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失败,以及冷战期间的紧张局势[39]。这一时期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以融合其他批判国家和资本主义的运动为主,包括反核运动环保运动和平主义运动新左翼运动、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40]

除此之外,无政府主义亦跟朋克摇滚运动有密切关係,像克拉斯Crass性手枪般的朋克摇滚乐队带有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色彩[41]。儘管女性主义倾向一直以无政府女性主义的形式出现在无政府主义运动中, 但它在20世纪60年代中的第二波女性主义里才开始蓬勃发展[42]

现代

在人类步入21世纪时,支持无政府主义的人口亦有上升趋势,并对反战反资本主义反全球化运动构成影响[43]。同时无政府主义者因参与反对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论坛八大工业国组织举办会议的示威而获得关注。一些参与示威的无政府主义派别会把行动升级至骚乱层面、试图毁坏他人财産或跟警察进行武力对抗。该些行动一般由多群去中心化的匿名组织(黑群)所进行,其他首创的组织性策略包括保安文化同质群组affinity group、使用像互联网般的去中心化技术。1999年西雅图反世界贸易组织运动1999 Seattle WTO protests中的对抗为这段时期内无政府主义的标志性事件[43]。无政府主义的理念已影响了墨西哥萨帕塔及北部和东部叙利亚自治行政区(罗贾瓦)的发展[44]

随著稜镜计划大规模政府监视事件的曝光促使了密码学无政府主义的兴起[45]对等网路区块链3D列印等科技的突破也帮助了无政府主义的发展,这些技术使支持者更容易对抗中央政权[46][47]。这些科技的产物包括:去暱名而且不受监管的加密货币及交易方式,例如比特币丝绸之路;去中心化的法律服务[48];暱名而且不能被篡改的意见发表平台,例如SteemitSteemitMatters;通过生产3D打印枪械,更容易地获得生产避过枪枝管制的枪械[49]

思想学派

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学派Anarchist schools of thought一般分为两大传统类别——社会无政府主义个人无政府主义,两者的起源、演化及价值观存有些许差异Template:Sfnm。个人无政府主义注重消极自由(反对国家或社会控制个人);社会无政府主义则注重积极自由,希望能以其实现人的潜能,并宣称社会应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承认人应得到平等的权利保障」[50]

除了上述主流思想学派,还有从理论上证明国家没有道德合法性的哲学无政府主义philosophical anarchism,但它没有试图证明以革命消灭国家的必要性。它是众多无政府主义思潮背后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个人无政府主义Template:Sfnm。哲学无政府主义可能会接受守夜人国家的存在,视其为一时性的必要之恶,但仍同时认为若国家的法律与个人自由存有衝突,那麽公民便没有道德责任去服从它[51]

为了回应无政府主义的内部派别斗争,马莫尔于1899年提出不带形容词的无政府主义,主张宽容地对待内部的不同意见[52]。它试图强调所有无政府主义学派共有的反威权理念,以便求同存异[53]。 不同的学派或思潮现已不再独立存在,而是在彼此融合[54]

古典

原图链接普鲁东是无政府互助主义的主要支持者,并影响了后继的个人无政府主义社会无政府主义思想家

集体无政府主义Collectivist anarchism无政府共产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皆为社会无政府主义内的分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互助主义及个人无政府主义同为较著名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社会无政府主义反对私有制,视其为社会不平等的主因(对于动产则持尊重态度),并强调协作与互助[55]

互助主义

互助主义Mutualism (economic theory)始于18世纪英国与法国的工人运动,在经过普鲁东等人改良后便成了一种无政府主义思想[56]。普鲁东提出「自然产生的秩序」一说。在其设想中,组织会在没有中心领导者的情况下形成。当所有人「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时,便会产生一种秩序,形成「积极正面的无政府状态」[57]。他还认为「商业交易本身就会使社会产生秩序」Template:Sfnm

互助无政府主义关注的议题包括互惠Reciprocity (cultural anthropology)、自由结社、自愿合同联邦制信贷和货币改革Monetary reform。美国互助主义者葛林认为,互助主义体系下的每位工人「会收到跟其努力刚刚对称的收入;一分钱​​一分货,价格没多没少」[58]。互助主义处于个人与集体无政府主义之间Template:Sfnm。普鲁东把他的目标自定为「社会的第三种形态,共产主义与私有制的结合——我们称之为自由!」 [59]

集体无政府主义

集体无政府主义(或称无政府集体主义),是革命社会主义中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其跟巴枯宁莫斯特Johann Most两人密切相关Template:Sfnm[60]

集体无政府主义相信当压迫众人的政府被废除后,人类的良知和团结会使社会繁荣昌盛地发展[61]。集体无政府主义者反对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主张其应集体拥有。他们亦同意以暴力革命来达至这个目标——先由一个团结的小群体使用暴力开始,来激发全体工人起义,强行使生产资料集体化[62]

但集体主义不会把影响范围扩至收入分配,工人的薪酬依旧按工作时数调整,不会像无政府共产主义般主张按需分配物资。无政府共产主义者因此批评他们「把薪金制度搬字过纸」[63]。儘管集体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同一时期兴起,两者皆希望建立无国家的集体社会,但前者反对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Template:Sfnm

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及集体主义的理念并不一定互斥——儘管集体无政府主义者支持劳动报酬,但当中亦有一些支持者认为在革命后,社会有可能过渡至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制度[64]

无政府共产主义

原图链接克鲁泡特金对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发展有著重要影响

无政府共产主义(或称共产无政府主义、自由意志共产主义)是无政府主义中的一套理论,其主张废除国家、市场货币私有制(对于动产则持尊重态度)[65]资本主义;支持生产资料公有化[66]直接民主;支持建立志愿组织的纵向网络,及依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一方针生产和消费的工人委员会Template:Sfnm

无政府共产主义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激进社会主义思潮中诞生[67],但这种思想直至第一国际的意大利分部成立后才首次确切地阐述[68]。在经过延伸和发展成组织主义与反组织主义后,克鲁泡特金理论的地位开始提高[69]

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的著名(即在历史中获得全世界的关注和认识)例子包括西班牙革命Spanish Revolution of 1936期间建立的无政府主义者地区[70]。自1936年西班牙革命开始以后,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Anarchism in Spain便努力尝试建构及推广以无政府共产主义为理念的社会,他们最后成功于阿拉贡的大部分地方、莱万特及安达卢西亚的一部分、加泰罗尼亚的一处据点建构他们理想中的社会。

不过它后来受到共和派、佛朗哥国民军希特勒墨索里尼以及西班牙共产党的镇压。西班牙共和国及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备封锁更使内部状况雪上加霜[71]

无政府工团主义

无政府工团主义(或称革命式工团主义)是无政府主义中着重劳工运动的一门学说[72]

无政府工团主义者认为,工会是一种能带来革命性社会变革的潜在力量。当工会革命成功后,新社会将没有资本主义与国家,并由工人民主自治。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工人团结、直接行动工人自治。支持者认为只有直接行动能让工人解放自己。即目标不是透过像选举般的间接手段达至,而是透过能够直接实现目标的行动达至之[73]

此外无政府工团主义者相信工人组织(与薪酬制度作斗争的组织,在他们的理论中该些组织最后会成为新社会的基石)应该实现自我管理。社会亦不应出现老闆或生意代理人,使得工人能够不受约束地作出影响自身的决定。拉克Rudolf Rocker是无政府工团主义运动中最知名的人物。他在1938年的一本小册子《无政府工团主义》中写出了运动应如何开始、它在追求什麽,以及它对未来的工人有什麽重要影响。国际工人协会是一个无政府工团主义国际组织,由不同国家的工会所组成。西班牙全国劳工联盟在当地劳工运动中有著重要角色。它亦是西班牙内战中的一股重要势力[74]

个人无政府主义

个人无政府主义是无政府主义运动内的一种思想流派,其特别强调个人及他们的意志,认为上述两者比起群体、社会、传统及意识形态等因素更为重要[75]

1793年,有「史上第一位无政府主义者」之称的戈德温发表了《政治正义论》一著,一些学者认为它是第一本表达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论著Template:Sfnm。戈德温是一名哲学无政府主义者,并在以理性主义功利主义为思考前提的情况底下,反对任何形式的革命行动。他认为最小规模国家是一种「必要之恶」;随著知识的传播,它将变得可有可无,无能力影响社会状况Template:Sfnm。戈德温支持个人主义,他还提出在此前提下应根除所有的劳动合作,使得人们的利益最大化[76]

利己无政府主义Egoist anarchism为个人无政府主义当中较有影响力的派别[77]。其思想受到早期个人无政府主义的著名支持者施蒂纳所阐述[78]

施蒂纳于1844年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The Ego and Its Own》一著[78]。他认为唯一限制个人权利的就是他们在没有上帝、国家或道德的情况下,获得自己想要的事物的能力[79]。对于施蒂纳而言,权利是刻印在脑海中的事物。此外他亦认为社会并不存在,但「个人却是真实存在的」[80]。施蒂纳支持人们坚持自我,并预计利己无政府主义者们将会结成一系列非系统化的团体,在成员依照自由意志行事的状况下持续运作[81]。施蒂纳认为这最终会取代国家本身[82]

利己无政府主义者认为,利己主义将促使人们真诚地自发结联[83]。利己主义已深深渗入了施蒂纳的思想。及后的德裔哲学无政府主义者兼同志活动家麦凯John Henry Mackay则继续发扬这种思想[84][85]

个人无政府主义影响了各国一少部分的波希米亚主义艺术家及知识分子[86]自由恋爱生育控制提倡者Template:Sfnm、个人天然主义Template:Sfnm自由思想反教权活动家Template:Sfnm,以至故意作出违法行为的年轻无政府主义者(这后来被称作罪犯无政府主义或个人收复主义individual reclamationTemplate:Sfnm

后古典与当代

原图链接两位著名的当代无政府主义作家贾拉奇Lawrence Jarach(左)与瑟尔津John Zerzan(右),其中瑟尔津是无政府原始主义内的重要喉舌,贾拉奇则是后左翼无政府主义post-left anarchy的著名提倡者

无政府主义是当代激进左翼社会运动的基础。

当代无政府主义运动亦跟反全球化运动存有紧密关係[87],当中较著名的活动网络仍以无政府主义者为主[88]。该些运动塑造了21世纪的激进主义思潮,并使无政府主义更广泛地为人接受,令其出现复苏的迹象[88]

当代新闻报导在报导相关示威时较著重描述黑群的行动,使大众眼中的无政府主义更向暴力和混乱这两个既定印象靠拢,但这亦吸引了一些学者参与无政府主义运动[87]。无政府主义继续催生各种理念及运动。透过结合不同的概念,各种崭新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亦得以诞生[89]

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想在当代无政府主义中仍具有重要地位,继续延续古典无政府主义的传统[90]

无政府女性主义

无政府女性主义结合了无政府主义与女性主义。它一般把父权视作社会上阶级制度的体现,因此其应由去中心化的自由结社所取代。无政府女性主义者相信对抗父权是阶级斗争的一部分,也是无政府主义者对抗国家的过程。在本质上,无政府女性主义将无政府主义视为是女性主义和对抗邪恶的必要成分。无政府女性主义者支持对父权制进行的详细分析,并宣称压迫源自社会规范[91]

无政府女性主义起源于19世纪后期,当时像戈尔德曼克蕾般的无政府女性主义先驱就此出版了探讨著作[92]自由妇女Mujeres Libres是一个西班牙的无政府女性组织,其旨在为处于劳动阶级的女性赋权。它是依据为解放妇女和社会革命进行双重斗争的理念而建立,并认为两者同样重要,应同时推进。为了得到互相支持,他们建构了一个无政府女性主义者的联繫网络[93]。第二波无政府女性主义思潮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兴起[94]

无政府资本主义

无政府资本主义支持消灭国家及维持自由市场中的自我所有权Template:Sfnm。无政府资本主义起源于美国的激进反国家自由意志主义者及个人无政府主义者[95],它参考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学说、以及有关法律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96]。然而无政府主义思潮当中不少派别皆不把其当作无政府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因为无政府主义在历史上一直在反对资本主义,且在定义上也出现两者不相容的情况[97][98][99][100]

关注议题

自由恋爱

原图链接法国个人无政府主义者阿尔曼德Émile Armand在20世纪初期提出了自由恋爱的好处

自由恋爱为无政府主义内的重要思潮[101]。阿尔曼德为个人无政府主义者当中的自由恋爱推广主力。他提出了「友谊之爱」(la camaraderie amoureuse)这一个概念,籍此拥护成年人之间合意的性接触。他亦始终如一地拥护多边恋[102]

在德国,施蒂纳主义者布兰迪及麦凯是两位尝试使男双性恋同性恋更为人接受的先驱活动家[103]。在性革命期间,英籍无政府和平主义者康福特因写了一本畅销的性手册《性爱的欢愉The Joy of Sex》而变得知名[104]

教育

英国无政府主义者戈德温认为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议题。他反对公立教育,视之为国家延续统治阶级特权的一种手段[105]。戈德温认为教育能够改变世界。他在《政治正义论》中批评政府资助的学校教育,并主张应保护儿童,使他们免受任何形式的胁迫[106]。施蒂纳于1842年写了一篇有关教育的文章《我辈教育中的错误理念The False Principle of our Education》 ,并在当中为儿童的自主权作辩护Template:Sfnm

1901年,加泰罗尼亚的无政府主义教育家和自由思想家费雷尔Francisco Ferrer于巴塞罗纳创办了一系列以现代或进步主义思想为其理念的学校,以抗衡罗马天主教所控制的教育体系[107]。费雷尔的学校建立在世俗主义之上、尽量不让教会及国家干预教育内容,并提供一个富有自主性的学习环境予学生学习(即在课程编配上学生能有更大的参与度)。费雷尔主要希望能对工人阶级进行教育。费雷尔所创办的学校最后在国家不断骚扰的情况下被迫关掉,而他本人亦于随后被捕Template:Sfnm。费雷尔的理念影响了美国一些以现代为名的学校[107]

俄国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托尔斯泰在其晴园创立了一间以农民的孩子为对象的学校[108]。相关学校由于受到沙皇秘密警察的持续骚扰,所以只开教了一段短时间便停止教学[109]。托尔斯泰提出了教育与文化的概念差异[108]。他认为「教育的意向在于某人使其他人更像自身……教育是受到约束的文化,文化则是无拘无束的。教育是只专注于学生的教学;教导则具有排他性——教导者只教授他们认为学生有必要学的科目」[108]。对于托尔斯泰而言,「教育在没有赋予强制性的情况下才会变成文化」[108]

随后带有自由意志主义色彩的教育方式有校外自学unschooling自由学校Anarchistic free school,当中的教学以儿童主导参与的活动为主,并以此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尼尔在德国的试验驱使其于1921年创办夏山学校[110]。夏山学校常被引用作为无政府主义的成功实例[111]。不过,儘管夏山学校等自由学校带有极端自由意志主义的色彩,但它们与费雷尔的学校仍存有根本性差异——它们不豉励政治上的阶级斗争[112]

除了按自由意志主义的理念创办学校外,无政府主义者还质疑学校教育这一概念本身。使去学校化一词普及起来的伊里奇认为,学校只是为了消费型社会的建立而存在,并不能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113]

原图链接诺姆·乔姆斯基

国家

反对国家及其结构是无政府主义的充要条件[114]。无政府主义者认为国家是掌权者支配人民的工具,故认为不论整体的政治形态为何,皆没有合法性可言。他们认为国家的存在会使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生活,同时少数精英会拥有重大抉择的决定权。即使政府具备开放性及透明度也好,它的权威性依然依据其权力而建立,因为它仍具有胁迫人们的能力。

另一项反对国家存在的论点则有以下论证:体制内的人员不论多麽无私也好,也会以追求更多权力为目标,最终使人腐化。无政府主义者认为由于统治阶级与其他阶级存有很大差异,所以国家根本不是人民集体意志的体现[115]

暴力

无政府主义者对暴力的态度具有一定复杂性及争议性[116]。无政府和平主义者认为手段和目的需要统一[117]

另外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则支持包括破坏或恐怖主义行为在内的直接行动。戈尔德曼马拉泰斯塔Errico Malatesta支持有限度地使用暴力,并认为暴力只是对抗国家暴力的必要之恶。和平活动家兼无政府主义者卡特April Carter则认为无政府主义跟暴力不相容,因为暴力跟国家有密切的关係,且在很多时候国家皆会透过暴力来获得认授。她认为由于现今国家能使用极大的暴力,所以武装起事或内战最终将导致人民生活在另一种极权之下[118]

策略和方法

可把无政府主义者的策略分为两大类:消灭压迫人民的国家和机构的革命性策略,以及革命性地改变社会思潮的手段。革命性手段可包含暴力成分,如同他们在过去起事时(即西班牙、墨西哥、俄罗斯等地的起事)所用到的般。在示威中激进示威者(譬如黑群)也可能会用到暴力,但他们的暴力程度通常不像一个世纪前的革命般激烈。

无政府主义者也普遍採取直接行动的方式以尝试达至他们的目标,包括以破坏和示威的方式去反对其眼中不公平的阶级制度,或透过建立公社和去阶级化的集体组织来实现他们理想中的自治[119]。他们作集体决定时通常以反威权的形式进行,让所有人皆能对每一个抉择发表自身的观点,从而影响最终决定,这一种方法被称为横向主义。

无政府主义者亦会透过共同行动,来加强社会纽带[120]。无政府主义者还会以回收公共空间的方式,建构社交空间,使相同理念者能够聚在一起。在像示威般的重要事件发生时,该些空间会被称作临时自治区[121]

批评

乌托邦主义

原图链接乌托邦主义

批评者经常在非正式与正式辩论中,把无政府主义视为毫无可行性的构想,或视之为一种乌托邦。欧洲历史系教授兰道尔认为,社会无政府主义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并指与没有「镇压武力」的社会相比,政府只是一种「小恶」。他还认为「如果镇压的力量消失,诸恶就会跟同消失」的说法是「荒谬的」[122]

然而无政府主义者FAQ(An Anarchist FAQ)网站则反指「无政府状态并不是乌托邦。无政府主义者对『人类如何达至完美』没有说过任何话……革命后仍存的争议将透过合理的方法解决,包括利用陪审团、寻求第三方的协助、召开社区或工人大会」。它亦同时指出「司法系统仍会在革命后继续存在,以便对犯罪和民事纠纷作出裁决」Template:Sfnm

破坏工业文明

恩格斯在《论权威》这篇文章中称,无政府主义者所推崇的极端去中心化会破坏现代的工业文明。他以铁路系统为例,来证明权威的必要性[123]

这里,无数人的合作也是绝对必要的;为了避免不幸事故,这种合作必须依照准确规定的时间来进行。在这里,活动的首要条件也是要有一个能处理一切所属问题的起支配作用的意志,——不论体现这个意志的是一个代表,还是一个负责执行有关的大多数人的决议的委员会,都是一样。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一个表现得很明显的权威。不仅如此,假如铁路员工对乘客先生们的权威被取消了,那末,第一趟开出的列车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故此,他于结尾中表示权威是一种自然产物,不应被废除[124]

参见

参考资料

引用

  1. Suissa 2006, p. 7.
  2. Guerin 1970, p. 35,Critique of authoritarian socialism.
  3. Marshall 1993, pp. 14–17.
  4. Sylvan 2007, p. 262.
  5. McLean & McMillan 2003,Anarchism.
  6. Definition of Anarchism by Merriam-Webster 2019.
  7. anarchism.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8. anarchy.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Joll 1964, pp. 27–37.
  10. Nettlau 1996, p. 162.
  11. Guerin 1970,The Basic Ideas of Anarchism.
  12. Morris 2002, p. 61.
  13. Long 2013, p. 217.
  14. McLaughlin 2007, pp. 25–26.
  15. Marshall 1993, p. 70.
  16. Graham 2005, pp. xi–xiv.
  17. Marshall 1993, pp. 4, 66–73.
  18. Marshall 1993, p. 86.
  19. Crone 2000, pp. 3, 21–25: Anarchist historian David Goodway is also convinced that the Muslim sects e Mu'tazilite and Najdite are part of anarchist history. (Interview in The Guardian 7 September 2011)
  20. Nettlau 1996, p. 8.
  21. 21.0 21.1 Marshall 1993, pp. 86–89: Marshall mentions the English Peasants' Revolt in 1381, the Hussite Revolution in Bohemia at Tabor in 1419–1421, the German Peasants' Revolt by Thomas Munzer in 1525, and Münster rebellion in 1534"
  22. Joll 1975, p. 23.
  23. Marshall 1993, p. 4.
  24. 24.0 24.1 Marshall 1993, pp. 4–5.
  25. Marshall 1993, pp. 24–25.
  26. Marshall 1993, p. 5.
  27. Graham 2005, p. xii.
  28. Turcato 2019, p. 238.
  29. Moya 2015, p. 327.
  30. Marshall 1993, pp. 519–521.
  31. 31.0 31.1 Marshall 1993, pp. 633–636.
  32. Anderson 2004.
  33. Bantman 2019, p. 374.
  34. Avrich 2006, p. 204.
  35. Nomad 1966, p. 88.
  36. Bolloten 1984, p. 1107.
  37. Marshall 1993, pp. xi, 466.
  38. Marshall 1993, p. xi.
  39. Marshall 1993, p. 539.
  40. Marshall 1993, pp. xi & 539.
  41. Marshall 1993, pp. 493–494.
  42. Marshall 1993, pp. 556–557.
  43. 43.0 43.1 Rupert 2006, p. 66.
  44. Ramnath 2019, p. 691.
  45. Forget far-right populism – crypto-anarchists are the new masters. 英国卫报. 2017-06-04 [2019-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46. Russell D. Hoffmann (1996). Interview with author of PGP (Pretty Good Privacy) Template:Wayback. Transcript of a radio interview, retrieved 2008-01-21.
  47. John Pilger (2002). Impartiality of British Journalism[失效連結]. ZNet article, retrieved 2008-02-11.
  48. What Happens When Legal Tech Meets Blockchain. forbes. 2019-01-24 [2019-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5). 
  49. Rosenwald, Michael S. Weapons made with 3-D printers could test gun-control efforts.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25, 2013 [2019-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0). 
  50. Harrison & Boyd 2003, p. 251.
  51. Klosko 2005, p. 4.
  52. Avrich 1996, p. 6.
  53. Esenwein 1989, p. 135.
  54. Marshall 1993, pp. 1–6.
  55. Ostergaard 1991, p. 21.
  56. Wilburn 2019, pp. 213–218.
  57. Graham 2015,Chapter One: Anarchism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58. Greene 1875.
  59. Pierson 2013, p. 187: The quote is from Proudhon's What is Property? (1840).
  60. Avrich 2006, p. 5.
  61. Heywood 2017, pp. 146–147.
  62. Avrich 1996, pp. 3–4.
  63. Kropotkin 2007,chapter 13.
  64. Guillaume 1972.
  65. Berkman 1929: Berkman explains: "The revolution abolishes private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with it goes capitalistic business. Personal possession remains only in the things you use. Thus, your watch is your own, but the watch factory belongs to the people".
  66. Mayne 1999, p. 131.
  67. Graham 2005.
  68. Pernicone 2009, pp. 111–113.
  69. Pengam.
  70. Bookchin 2009,Chapter 1. An Overview of the Spanish Libertarian Movement.
  71. Bookchin 2009: Bookchin's quote: "This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class organization, more than any single factor in Spain, produced the collectives. And to the degree that the CNT-FAI (for the two organizations became fatally coupled after July 1936) exercised the major influence in an area, the collectives proved to be generally more durable, communist and resistant to Stalinist counterrevolution than other republican-held areas of Spain".
  72. Isaacs & Sparks 2004, p. 248.
  73. Rocker 2004, p. 73.
  74. Heywood 2017, pp. 148–149.
  75. Ryner 2007.
  76. McLaughlin 2007, p. 117.
  77. Goodway 2006, p. 99.
  78. 78.0 78.1 Leopold 2006.
  79. Miller 1991, p. 11.
  80. Ossar 1980, p. 27.
  81. Ryley 2019, p. 228.
  82. Thomas 1985, p. 142.
  83. Carlson 1972,chapter: Philosophical Egoism: German Antecedents.
  84. Karl Heinrich Ulrichs had begun a journal called Prometheus in 1870, but only one issue was published. Kennedy, Hubert, Karl Heinrich Ulrichs: First Theorist of Homosexuality, In: 'Science and Homosexualities', ed. Vernon Rosario (pp. 26–45).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85. "revolution is the fire of our will and a need of our solitary minds; it is an obligation of the libertarian aristocracy. To create new ethical values. To create new aesthetic values. To communalize material wealth. To individualize spiritual wealth." Towards the creative nothing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3-04-15 by Renzo Novatore
  86. Marshall 1993, p. 440.
  87. 87.0 87.1 Evren 2011, p. 1.
  88. 88.0 88.1 Evren 2011, p. 2.
  89. Perlin 1979.
  90. Williams 2017, p. 4.
  91. Kowal 2019, p. 275.
  92. Marshall 1993, p. 556.
  93. Kowal 2019, p. 271.
  94. Marshall 1993, pp. 672–673.
  95. Outhwaite 2008, p. 14.
  96. Stringham 2005.
  97. Marshall 1993, p. 565: "In fact, few anarchists would accept the 'anarcho-capitalists' into the anarchist camp since they do not share a concern for economic 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 Their self-interested, calculating market men would be incapable of practising voluntary co-operation and mutual aid. Anarcho-capitalists, even if they do reject the State, might therefore best be called right-wing libertarians rather than anarchists".
  98. Meltzer 2000, p. 50: "The philosophy of "anarcho-capitalism" dreamed up by the "libertarian" New Righ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Anarchism as known by the Anarchist movement proper".
  99. Goodway 2006, p. 4: "'Libertarian' and 'libertarianism' are frequently employed by anarchists as synonyms for 'anarchist' and 'anarchism', largely as an attempt to distance themselves from the negative connotations of 'anarchy' and its derivatives. The situation has been vastly complicated in recent decades with the rise of anarcho-capitalism, 'minimal statism' and an extreme right-wing laissez-faire philosophy advocated by such theorists as Murray Rothbard and Robert Nozick and their adoption of the words 'libertarian' and 'libertarianism'. It has therefore now become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ir right libertarianism and the left libertarianism of the anarchist tradition".
  100. Newman 2010, p. 53: "It is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anarchism and certain strands of right-wing libertarianism which at times go by the same name (for example, Murray Rothbard's anarcho-capitalism)".
  101. McElroy 1996.
  102. Ronsin 2000.
  103. Karl Heinrich Ulrichs had begun a journal called Prometheus in 1870, but only one issue was published. Kennedy, Hubert, Karl Heinrich Ulrichs: First Theorist of Homosexuality, In: 'Science and Homosexualities', ed. Vernon Rosario (pp. 26–45).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104. David Goodway, "Introduction" to Writings Against power and death: the anarchist articles and pamphlets of Alex Comfort. London : Freedom Press, 1994. ISBN 0900384719 (pp. 7–30)
  105. Suissa 2019, p. 514.
  106. Marshall 1993, p. 197.
  107. 107.0 107.1 Fidler 1985, pp. 103–132.
  108. 108.0 108.1 108.2 108.3 Hern 2010.
  109. Wilson 2001, p. xxi.
  110. Purkis 2004.
  111. Vincent 2010, p. 129.
  112. Suissa 2007.
  113. Illich 1971.
  114. Carter 1971, p. 14.
  115. Jun 2019, pp. 32–38.
  116. Carter 1978, p. 320.
  117. Fiala 2017, p. "One significant 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problem for politically engaged anarchists i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avoid ongoing cycles of power and violence that are likely to erupt in the absence of centralized political power. One suggestion [...] is that anarchists will often want to emphasize the unity of means and ends. This idea shows why there is some substantial overlap and conjunction between anarchism and pacifism. Pacifist typically emphasize the unity of means and ends. But not all pacifists are anarchists".
  118. Carter 1978, pp. 320–325.
  119. Williams 2017, pp. 4–5.
  120. Williams 2019, pp. 109–217.
  121. Williams 2017, pp. 5–6.
  122. Landauer 1959.
  123. Engels 1978.
  124. Goodwin 2014.

资料

第一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
第三手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