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威廉·魏特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威廉·魏特林(1808年10月5日-1871年1月24日)是普魯士裁縫、發明家、19世紀歐洲重要的激進主義者,基督教共產主義者。

新研究表明,無論在神學上,還是在地理分布上,基督徒都具有多樣性[1]。天主教徒約占一半;廣義的新教徒占37%;東正教徒占12%;其它的一些基督教派,例如摩門教和耶和華見證會,構成全球基督徒人口剩下的1%[2]

簡介

威廉·魏特林曾被馬克思和恩格斯評價為空想社會主義者,同時恩格斯也認為他是「德國共產主義的創始人」。1842年魏特林發表《和諧與自由的保證》(Garantien der Harmonie und Freiheit)。1871年魏特林在美國紐約去世。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宗教,擁有超過20億的信徒。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關於耶穌基督的誕生,生命,死亡和復活的信仰。當它從一小批信徒開始時,許多歷史學家將基督教在全世界的傳播和採用視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的書信部分,例如在《使徒行傳》第11章第26節、第26章第28節與《彼得前書》第4章第16節: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里,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在保羅傳教時代,基督徒較常以「聖徒」自稱。聖經《馬太福音》第28章第19-20節提到耶穌給基督徒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視頻

威廉·魏特林 相關視頻

聖三一主教學校(一)
兩大基督宗教融合—天主教和東正教合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