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保禄二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教宗 保禄二世 Paulus PP. II | |
---|---|
罗马主教 | |
| |
当选 | 1464年8月30日 |
就任 | 1464年9月16日 |
卸任 | 1471年7月26日(在位6年313天) |
前任 | 教宗庇护二世 |
继任 | 教宗思道四世 |
个人资料 | |
本名 | Pietro Barbo |
出生 |
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 | 1417年2月23日
逝世 |
1471年7月26日 教宗国罗马 | (54岁)
牧徽 | 保禄二世Paulus PP. II's coat of arms |
参见其他以保禄为名的教宗 |
教宗保禄二世(拉丁语:Paulus PP. II;1417年2月23日-1471年7月26日)原名伯多禄·巴尔博(Pietro Barbo),1464年8月30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9月16日即位至1471年7月26日为止。[1]
概述
意大利教士皮埃特罗·巴尔博(1417.2.23-1471.7.26在世)。他是出生于威尼斯的教皇尤金四世的外甥,在庇护二世死后获得皇位继承权,名号保罗二世(1464-1471在位)。因为在罗马建立了美轮美奂的威尼斯宫而留名千古。他是个老好人,与康士坦斯大公会议以后的及与他以前的五位教皇相比,他就显得平庸多了。入主教廷开始就宣布有关高级神职人员候选人操行标准的规定。这个文件对后代教皇有参考价值,但并无约束力。
事件
法兰西国王查理七世,1438年在议会审议巴塞尔会议文件后,发布布尔日国是诏书,又一次认定宗教会议高于教皇。依据此项规定,高卢教派享有若干自由权,教皇的权利应受限制。诏书特别规定高级神职人员缺席,由法兰西国王提出候选人填补。保罗二世对此很有异议,多次发表言论,进行抨击。羽毛丰满的法兰西君主,对他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致使致使教廷与后来当政的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关系恶化。
立场
波希米亚教会与胡斯派发生教义争论,保罗二世即予注意,还直接介入斗争。当地罗马派组成邦联,反对同情胡斯派的波希米亚国王乔治。保罗二世支持这个邦联,宣布革除乔治教籍,并予以废黜。保罗二世还敦促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向他宣战,到1469年马加什一世已经占领波希米亚广大地区,保罗二世为他加冕称波希米亚国王。 土耳其征服拜占庭帝国后,虎视西方,成了对基督教世界的一大威胁。保罗二世登基后,就开始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商谈组织十字军进行反击。因为各有打算,尽管接触频繁,愿望强烈,但终究没有变成行动。
事迹
从他担任教皇开始,教廷内增加了世俗的气氛,在他以后的承继者任内,这种世俗化的倾化几乎使教廷和整个教会濒临毁灭。他本人对人文运动不太热心,教皇尼古拉五世时的波卡诺事件给他的印象还很深刻。他认为过分地强调古典时代的外教文艺,对基督信仰可能有不利影响,同时,他也看到了过去的历代教皇所引进的学者当中,有些人不仅是思想有问题,连他们的私生活也不尽合乎教会的原则。而实际上,当时的教廷里面和罗马学院里的不少学者,也太嚣张,太不满现实了,这就证实了保罗二世的忧虑不是多余的。
学者中的柏拉底那和赖多斯等人,不只崇拜罗马共和时代的文艺,而且还以恢复各种古代的宗教仪式为己任。他们显然想建立一个宗教大综合来代替耶稣基督的宗教。赖多斯甚且还自称为大司祭,同时他们还经常地歌颂罗马的共和政体,当时的罗马人已经经验过像哥拉黎恩吉之类的革命,或者之后的波卡诺事件,对他们来说,这些学者的言论很可能会产生很不良的政治后果。事实也果真如此,柏拉底那和赖多斯也真的正在酝酿政变,企图推翻教皇的政权,达到他们的政治改革目的。
教皇保罗二世先发制人,下令封闭罗马学院,并且把柏拉底那、赖加斯等领袖人物逮捕下狱。虽然后来问题圆满解决,保罗二世却落了一个“反人文运动”的恶名,柏拉底那所写的教皇传,对保罗二世的批评,始终强调保罗二世是一位反人文主义者,一直到近代,史学家才逐渐替教皇洗清了这个恶名。的确,保罗二世并不是一位人文学者,再加上教廷的经济拮据,他也未曾大力支持文艺,不过,他对传播文艺的印刷事业却相当注意。
1466年,日耳曼的印刷专家孔拉德薛横汉和亚诺德巴拉兹来到了意大利,在苏比雅谷设立印刷厂,第二年,教皇保罗二世就曾邀请他们到罗马开设第二家印刷厂,又在梵蒂冈添设了出版部。他还对收藏古代的钱币碑刻很感兴趣,对后来的罗马博物院贡献不少。
译名列表
- 保禄二世:天主教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禧年专页 http://catholic-dlc.org.hk/2000.htm |date=20051123094045 、香港天主教教区档案 历任教宗、《大英简明百科知识库》2005年版[失效链接]作保禄。
- 保罗二世:《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993年版作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