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教宗義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教宗
聖義祿
Sanctus Eleuther PP.
羅馬主教
來自 庫存照片 的圖片
位於城外聖保祿大殿的教宗義祿圖像
就任 171年或177年[1]

約174年[2]
卸任 185年或193年[1]

189年[2]
前任 教宗沙德
繼任 教宗維篤一世
個人資料
本名 (不詳)[1]
出生 (不詳)
伊庇魯斯尼科波利斯
逝世 189年
羅馬帝國羅馬

教宗義祿拉丁語Sanctus Eleuther PP.;?-189年[註 1][2],原名不詳[1],於171年或177年-185年或193年出任教宗[註 2][1]),出生於希臘北部伊庇魯斯地區的尼科波利斯

在《教宗名錄》一書中聲稱教宗義祿曾與想改信基督教不列顛國王路魯斯Lucius of Britain通信,然而,沒有其他證據支持這說法。

生平事跡

一、聖厄路台留教宗的譯名

聖厄路台留 (St.Eleutherius) 教宗,又譯聖義祿、聖愛留德、聖愛琉德理、聖埃留提利烏斯、聖艾流德聖厄來得利、聖埃柳蒂勒斯等。

二、聖厄路台留教宗的簡介

根據記載,聖厄路台留生於羅馬帝國依庇魯斯的尼科波利斯(尼科波爾)城(Nicopolis),就是今天希臘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尼科波爾。在聖阿尼塞多教宗時期,在羅馬教會中擔任執事職務,後來又追隨於聖素台祿教宗。聖厄路台留教宗是《教宗實錄》記錄簡易的最後一名教宗。此後,教宗的歷史資料開始豐富和確切起來。

四、時代背景

聖厄路台留教宗時代,小亞細亞基督教孟他努斯派(蒙丹派Montanism)聲稱該派與眾先知可以與天主相通,引起爭論。公元177年裡昂教徒寫信給聖厄路台留教宗,就先知孟他努斯的言論表示態度。據說聖厄路台留教宗反對孟他努斯主義,但是不知他曾如何在這場爭論中進行調解。

相傳不列顛有一位名叫西烏斯的國王,寫信給聖厄路台留教宗,請求派人到不列顛傳教,但現代史學家一致否認此說的真實性。

四、在任時間

聖厄路台留是羅馬天主教歷史上的第十三任教宗,於公元174年至189年(按《不列顛百科全書》是175~189年)在位,在位期間為教會作了重大貢獻。

五、重大貢獻

1、他頒布命令:禁止基督徒禁食或戒食某些事物,以反對諾斯底主義及某些異教習慣;

2、對蒙丹主義開始寬容,後來嚴厲譴責,因為蒙丹主義濫用神恩,攻擊正統教會;

3、與不列顛國王進行通信,同時派遣司鐸Fuganus(Phagan)和Duvianus赴不列顛諸島進行傳教。

六、教會敬禮

自四世紀開始,聖厄路台留教宗就被視為殉道聖人進行紀念,在特倫多拉丁禮典中,教會每年5月6日紀念這位殉道聖人。梵二禮儀革新後刪除大部分聖人的敬禮,他的名字在列。

後世紀念

他可能是殉教者,他的聖日是5月26日。

譯名列表

注釋

  1. 然而聖座網站表示他於185年或193年卸任教宗。[1]
  2. 然而《天主教百科全書》表示他於約174年上任教宗至189年為止。[2]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1.5 Pontiffs. The Holy See. [2019-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7) (英語). 
  2. 2.0 2.1 2.2 2.3 Kirsch, J.P. Pope St. Eleutherius.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t. 1909 [2019-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8) –通過New Advent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