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厢记」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厢记》故事发生地:山西永济普救寺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西厢 .jpg|380px|缩略图|右|[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018243474,3307807827&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www.lishen.net.cn/plus/view.php?aid=82462 来自 今日头条 的图片]]]
+
[[File:西厢 记21.jpg|350px|缩略图|右| 《西厢记》[http://s4.sinaimg.cn/bmiddle/47a17985g7106ff9deeb3&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a179850100dfgk.html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西厢记'''》是[[中国]]《[[六才子书]]》之一。最早取材于[[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莺莺传|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后被元代[[王实甫]]改编为[[杂剧]](此前有[[宋朝|宋]]人[[赵令畤]]以此题材作《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朝|金]]人[[董解元]]作《[[西厢记诸宫调]]》,然影响力均远不如杂剧《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对中国的[[汉语|语言]]、[[中国文化|文化]]等各个方面皆颇有影响。
 
 《'''西厢记'''》是[[中国]]《[[六才子书]]》之一。最早取材于[[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莺莺传|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后被元代[[王实甫]]改编为[[杂剧]](此前有[[宋朝|宋]]人[[赵令畤]]以此题材作《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朝|金]]人[[董解元]]作《[[西厢记诸宫调]]》,然影响力均远不如杂剧《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对中国的[[汉语|语言]]、[[中国文化|文化]]等各个方面皆颇有影响。
行 11: 行 11:
 
[[元朝|元代]]时[[王实甫]]基本根据这部诸宫调将《西厢记》改编成多人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但将结尾改成老夫人妥协,答应其婚事,大团圆结局。这部剧本作者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关汉卿]]所作,也有人说是关作王续,或王作关续,王作无名氏续,但认为是王实甫所作的说法比较公认。
 
[[元朝|元代]]时[[王实甫]]基本根据这部诸宫调将《西厢记》改编成多人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但将结尾改成老夫人妥协,答应其婚事,大团圆结局。这部剧本作者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关汉卿]]所作,也有人说是关作王续,或王作关续,王作无名氏续,但认为是王实甫所作的说法比较公认。
  
 王实甫原作使用[[北曲]],也称为《北西厢》。[[李景云]]有传奇戏曲《崔莺莺西厢记》,已失传。[[崔时佩]]、[[李日华]]着有《[[南西厢记]]》,人物情节与《北西厢》相同,曲文亦多沿袭王实甫《西厢记》。[[陆采]]对李日华《南西厢记》不满意,重编《北西厢》为《南西厢曲》。
+
 王实甫原作使用[[北曲]],也称为《北西厢》。[[李景云]]有传奇戏曲《[[ 崔莺莺西厢记]] 》,已失传。[[崔时佩]]、[[李日华]]着有《[[南西厢记]]》,人物情节与《北西厢》相同,曲文亦多沿袭王实甫《西厢记》。[[陆采]]对李日华《南西厢记》不满意,重编《北西厢》为《[[ 南西厢曲]] 》。
  
 
==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
 +
 +
[[File:普救寺.jpg|300px|缩略图|右|[https://dimg07.c-ctrip.com/images/fd/tg/g2/M03/B2/1D/Cghzf1Smc6CAYneyAAH8iskZdM0156_C_64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gs.ctrip.com/html5/you/travels/100056/2248736.html 来自携程 的图片]]]
  
 
 在[[山西]][[普救寺]]借宿的书生张珙(字君瑞),偶遇扶柩回乡在寺中西厢借住的原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由于互相吟诗而产生爱慕。叛将孙飞虎带手下慕名围寺,要强抢崔莺莺,三日之内若不交出莺莺,“[[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莺莺的母亲老夫人郑氏宣称谁能救他女儿就将女儿许配他,张生向他一位故旧“白马将军”蒲州杜太守写了一封求救信,由一位僧人(惠明)突出包围送出,杜太守发兵解围。过后老夫人因门第不当悔婚,只是赠金并让莺莺拜张生为义兄以谢搭救。张生在悲恸之下患病,莺莺也大为伤痛,后来在莺莺的丫鬟[[红娘]]的帮助下,两人暗通书信,并最终成功幽会。最后私情被老夫人发现,欲责罚二人,但由于红娘据理力争,无可奈何之下,老夫人命令张生上京赶考,如能蟾宫折桂便真的把莺莺许配与他,于是张生进京赴试,考中并回来迎娶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ref>[http://yuedu.163.com/source/b4058691d4424b309661077df66b5de8_4 西厢记【元】王实甫  著],网易云阅读</ref>。
 
 在[[山西]][[普救寺]]借宿的书生张珙(字君瑞),偶遇扶柩回乡在寺中西厢借住的原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由于互相吟诗而产生爱慕。叛将孙飞虎带手下慕名围寺,要强抢崔莺莺,三日之内若不交出莺莺,“[[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莺莺的母亲老夫人郑氏宣称谁能救他女儿就将女儿许配他,张生向他一位故旧“白马将军”蒲州杜太守写了一封求救信,由一位僧人(惠明)突出包围送出,杜太守发兵解围。过后老夫人因门第不当悔婚,只是赠金并让莺莺拜张生为义兄以谢搭救。张生在悲恸之下患病,莺莺也大为伤痛,后来在莺莺的丫鬟[[红娘]]的帮助下,两人暗通书信,并最终成功幽会。最后私情被老夫人发现,欲责罚二人,但由于红娘据理力争,无可奈何之下,老夫人命令张生上京赶考,如能蟾宫折桂便真的把莺莺许配与他,于是张生进京赴试,考中并回来迎娶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ref>[http://yuedu.163.com/source/b4058691d4424b309661077df66b5de8_4 西厢记【元】王实甫  著],网易云阅读</ref>。
行 93: 行 95:
 
| ** [[德国]][[汉学家]][[弗兰兹·库恩]]曾将《西厢记》翻译成德文。
 
| ** [[德国]][[汉学家]][[弗兰兹·库恩]]曾将《西厢记》翻译成德文。
 
|-
 
|-
| **[[洪涛生]](Vincenz Hundhausen)是西厢记的[[德文]]翻译者。
+
| **[[洪涛生]](Vincenz Hundhausen)是西厢记的[[德文]]翻译者<ref>[http://printmaking1101.blog.sohu.com/256452151.html 1926.德文版《西厢记》Das Westzimmer],搜狐,2013-03-04 10:20</ref>
 
|}
 
|}
  

於 2020年1月16日 (四) 21:35 的最新修訂

西廂記》是中國六才子書》之一。最早取材於唐代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會真記》(又名《鶯鶯傳》),後被元代王實甫改編為雜劇(此前有趙令畤以此題材作《商調蝶戀花鼓子詞》,董解元作《西廂記諸宮調》,然影響力均遠不如雜劇《西廂記》),被稱為「元雜劇的壓卷之作」,對中國的語言文化等各個方面皆頗有影響。

歷史沿革

西廂記的故事題材最早來自唐代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會真記》(又名《鶯鶯傳》),描寫他自己「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講述他在「有僧舍曰普救寺」中,和一美麗女子「天之所命尤物」名「鶯鶯」邂逅,認為自己「善補過」,「智者不為,為之者不惑」。

唐代以後,這個愛情故事的結局,令許多人感到遺憾和不滿,斥責張生為「薄情年少如飛絮」。逐漸在民間流傳並將結局改變,宋代有趙令畤所作商調蝶戀花鼓子詞,其情節基本同於《鶯鶯傳》,但對張生的態度變爲譴責。宋代以後,由於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入侵和漢族同化,封建禮法觀念在普通人民中間逐漸淡化,金代出現了董解元(良)(一說為董琅)所寫的《西廂記諸宮調》,諸宮調是當時的一種說唱藝術,類似現代的評彈,用琵琶伴奏,邊說邊唱。這本《西廂記》將內容大為增加,加入許多人物和場景,最後結局改為張生和鶯鶯不顧老夫人之命,求助於白馬將軍,由其做主完婚[1]

元代王實甫基本根據這部諸宮調將《西廂記》改編成多人演出的戲劇劇本,使故事情節更加緊湊,融合了古典詩詞,文學性大大提高,但將結尾改成老夫人妥協,答應其婚事,大團圓結局。這部劇本作者說法不一,有人說是關漢卿所作,也有人說是關作王續,或王作關續,王作無名氏續,但認為是王實甫所作的說法比較公認。

王實甫原作使用北曲,也稱為《北西廂》。李景雲有傳奇戲曲《崔鶯鶯西廂記》,已失傳。崔時佩李日華着有《南西廂記》,人物情節與《北西廂》相同,曲文亦多沿襲王實甫《西廂記》。陸采對李日華《南西廂記》不滿意,重編《北西廂》為《南西廂曲》。

故事梗概

山西普救寺借宿的書生張珙(字君瑞),偶遇扶柩回鄉在寺中西廂借住的原崔相國的女兒崔鶯鶯,由於互相吟詩而產生愛慕。叛將孫飛虎帶手下慕名圍寺,要強搶崔鶯鶯,三日之內若不交出鶯鶯,「伽藍盡皆焚燒,僧俗寸斬,不留一個」。鶯鶯的母親老夫人鄭氏宣稱誰能救他女兒就將女兒許配他,張生向他一位故舊「白馬將軍」蒲州杜太守寫了一封求救信,由一位僧人(惠明)突出包圍送出,杜太守發兵解圍。過後老夫人因門第不當悔婚,只是贈金並讓鶯鶯拜張生為義兄以謝搭救。張生在悲慟之下患病,鶯鶯也大為傷痛,後來在鶯鶯的丫鬟紅娘的幫助下,兩人暗通書信,並最終成功幽會。最後私情被老夫人發現,欲責罰二人,但由於紅娘據理力爭,無可奈何之下,老夫人命令張生上京趕考,如能蟾宮折桂便真的把鶯鶯許配與他,於是張生進京赴試,考中並回來迎娶鶯鶯,有情人終成眷屬[2]

藝術成就

《西廂記》有人舉之為元代最佳雜劇,劇情曲折,善於塑造人物,能因應不同人物的身分寫出不同的曲詞或賓白,突出地展示人物的心靈活動。《西廂記》又善於描摹景物,醞釀氣氛,襯托人物的內心活動。

《西廂記》打破元雜劇一人獨唱的成規,改為可由多人對唱[3]。元劇慣例一本四折,間或一本五、六折,《西廂記》則全劇共五本廿一折,鋪敘組織之功,突過前人。《西廂記》融化古詩詞中優美的詞句,提煉民間生動活潑的口語,熔鑄成自然華美的曲詞,文辭優美清麗。

文化影響

《西廂記》劇本完成後,迅速流行,幾乎中國所有幾百個劇種都以其為原本上演過這部戲,以後的許多著作都提過這部劇本,《紅樓夢》中的主人公賈寶玉和林黛玉都引用過這部劇本中的原詞「銀樣鑞槍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疊被鋪床」等,但都表現出是市間流傳,大家公子不允許讀的態度。《西廂記》中許多人物都是民間耳熟能詳的,「紅娘」更成為漢語語言中「媒人」的代名詞,甚至成功的中介都被稱為「紅娘」。以後有許多故事和劇本受其影響,開始表現基於愛情,衝破「門當戶對」的封建禮教觀念的美滿婚姻或悲劇,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天仙配》《寶蓮燈》等。《西廂記》可以說是首開先河,在世界上是第一部表現純愛情的長篇作品,藝術成就甚高[4]

《西廂記》故事發生地:山西永濟普救寺

在中國山西省西南端,秦、晉、豫三省交界處的永濟市蒲州鎮,有一處「普天下佛寺無過普救,有三檐經閣,七層寶塔,百尺鐘樓」(出自《董西廂》)的佛教十方禪院,名為「普救寺」。它位於黃河東岸約八公里的峨嵋塬頭上,與鸛雀樓、蒲州故城等景區連成一線。

普救寺建築群立於高約30米的塬頭之上,南、北、西三面臨壑,唯東面依塬平展,這裡地勢高敝,視野寬闊,居高臨下。寺院建築群坐北朝南,依塬而建,東西寬200米,南北長350米,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

普救寺乃蒲郡名剎,據《續高僧傳》載,隋初已有之。唐武周時代得到大規模擴建,成為武則天的香火院。傳說普救寺原名「西永清院」,蒲州(今山西永濟市)節度使作亂,朝廷派兵圍城討伐但久攻不克,百姓甚苦。有僧獻策:「將軍發善心,城即克矣!」翌日破城,不戮一人,從此該院更名為「普救寺」。

此劇初登戲台便驚倒四座,元末明初戲劇評論家賈仲明稱譽:「西廂記天下奪魁」。《西廂記》誕生至今七百餘年,仍活躍在京劇越劇豫劇蒲劇等諸多戲種舞台之上,廣為傳唱。

塔院四周設迴廊,《西廂記》中,張生「登了寶塔,將迴廊繞遍」,從北洞門出去,忽見一美麗女子正拈花微笑,這一下「風魔了張解元」,「一場旖旎風流事,今日相逢在此中。」於是決定不去進京趕考,搬到寺中借住,一場風流千古的愛情故事萌生於這舍利塔之下,後來人們便俗稱此塔為「鶯鶯塔」。

鶯鶯塔名聲之大,不僅在於普救寺本身的名望和《西廂記》的影響,還因其擁有獨特而神奇的回音效應。

普救寺鶯鶯塔與北京天壇回音壁、河南三門峽寶輪寺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石磴琴聲」共同成為中國僅存的「四大回音建築」;又與法國巴黎鐘塔、意大利比薩斜塔、摩洛哥的香塔、匈牙利的音樂塔及緬甸的搖頭塔等同處「世界六大奇塔」之列。

相傳當年普救寺和中條山腳下的萬固寺兩寺住持同時請來師徒二人各建一座佛塔,徒弟選建萬固寺塔,師父則建普救寺塔。徒弟心高氣盛,在塔的外形上下足了功夫,磚雕疊澀、精雕細刻,妄圖以此勝過師父。

竣工時眾人確實都認為萬固寺塔更為華麗精美。但此時師父說:「我建的塔是座寶塔,塔下壓着一對寶貝金蟾,擊地即有叫聲。」眾人當場一試果真如此,於是人人稱奇,個個喝彩,徒弟頓時拜服。

經中科院聲學研究所、山西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科研單位實地查勘,證實鶯鶯塔的聲學奇觀與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特殊的塔體構造、優良的建築材料等條件息息相關,從而產生了「普救蟾聲」、「上下難辨」、「坐在塔下能聽戲」等多種奇特的聲學奇觀,為普救寺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

相關作品

* 電視劇
**《民間傳奇》之西廂記 1976年 主演:夏雨飾張生、呂有慧飾鶯鶯、莊文清飾紅娘
**《西廂傳奇》 2001年 主演:陶慧敏劉小峰
**《西廂奇緣》 2005年 主演: 胡杏兒葉璇吳卓羲馬國明
**《新西廂記》 2013年 主演:周奇奇張曉晨宋佳王姬
* 電影
**《西廂記》,默片,侯曜導演,民新影片公司,1927年。
**《西廂記》,張石川導演,上海國華影片公司,1940年。
**《西廂記》,吳回導演,中聯影業公司,1956年,主演:紅線女張活游梅綺少新權
**《西廂記》,岳楓導演,王月汀編導,邵氏電影公司,1965年,主演:凌波方盈李菁陳燕燕李昆楊志卿
** 西廂艷談,1997年香港三級片。林義雄執導,主演徐錦江、川村千里、麥家琪、王書麒、姜嘉玲。
** 電視電影中國傳世經典名劇》之《西廂記》2005年
* 舞台劇
** 《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2011年
* 歌劇
** 《西廂記》,屈文中作曲,1986年
* 翻譯本
** 法國漢學家儒蓮曾將《西廂記》翻譯成法文。
** 德國漢學家弗蘭茲·庫恩曾將《西廂記》翻譯成德文。
**洪濤生(Vincenz Hundhausen)是西廂記的德文翻譯者[5]

視頻

西廂記相關視頻

王實甫《西廂記》導讀
《品讀》 20120114 王實甫·《西廂記》(上)賞析
《西廂記》賞析(宣傳片)
95央視版《西廂記》插曲鳳求凰

參考資料

  1. 西廂記諸宮調 作者:董解元,明清小說網
  2. 西廂記【元】王實甫 著,網易雲閱讀
  3. 六才子書之《西廂記》,發布時間:2019年07月05日 15:38:32 作者:古詩詞大會
  4. 《西廂記》主題思想的二重性及其成因,行知部落
  5. 1926.德文版《西廂記》Das Westzimmer,搜狐,2013-03-04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