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教宗诺森三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宗
何诺三世
Honorius PP. III
罗马主教
来自 中国历史网 的图片
當選 1216年7月18日
就任 1216年7月24日
卸任 1227年3月18日(在位10年237天)
前任 教宗意诺增爵三世
繼任 教宗额我略九世
個人資料
本名 Cencio
出生 1148年
教宗国罗马
逝世 1227年3月18日
教宗国罗马
牧徽 何诺三世Honorius PP. III's coat of arms
參見其他以何诺為名的教宗

教宗何诺三世拉丁語Honorius PP. III;1148年-1227年3月18日)本名琴乔(Cencio),1216年7月18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7月24日即位至1227年3月18日为止。[1]

生平事迹

一、依诺增爵三世教宗的译名

依诺增爵三世(Innocent III)教宗,又译诺森三世、英诺森三世、依诺森三世等。

二、依诺增爵三世教宗的简介

据《EB》记述:依诺增爵三世教宗是意大利罗马(原教宗国坎帕尼亚-迪罗马加维尼亚诺堡)人,公元1160/1161年2月22日出生,原名塞尼的洛泰尔(Lothar of Segni),意大利阿纳尼城特拉西蒙伯爵之子。青年时代在巴黎攻读神学,在博洛尼亚攻读教会法。

公元1190年,格肋孟三世(Clemens III 1187~1191)将洛泰尔由副助祭提升为枢机助祭。

公元1198年1月8日继格肋孟三世之位任教宗的塞来斯定三世(Celestine III 1191~1198)驾崩,38岁的洛泰尔于当天当选为罗马主教,2月被受司铎职,随即被祝圣登教宗位,成为圣伯多禄的继位者,当时世界的最高领袖,天主教历史上第一七六任教宗。

公元1198年提升侄子乌戈利诺(Ugolino)为枢机助祭,公元1206年升他为枢机主教,日后是额我略九世(Gregory IX 1227~1241)教宗。

据说公元1199年,依诺增爵三世上任第二年,他向西欧全教会第一次征税。

公元1202~1204年,依诺增爵三世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公元1207年(一说1209年),依诺增爵三世教宗先用和平劝化的手段无果,最后决定发动另一支十字军,镇压法国南部图卢兹的阿尔比派(Albigensians)异端,阿尔比派异端是纯洁派异端的一支,是典型的善恶二元论,因发生在阿尔比而得名。

公元1209年10月4日,依诺增爵三世在罗马为奥托四世( Otto IV 1209~1218 德王1198起)加冕,授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

依诺增爵三世教宗于公元1209年批准方济各(Franciso 1182-1226)会的生活方式,公元1215年认可多明我(Dominic 1170~1221)成立的修会。

公元1215年,依诺增爵三世教宗主持召开第四届拉特朗大公会议,此届会议使中世纪教廷进入鼎盛时期,通过多项重要决议,例如:确认圣体质变的教义等。

依诺增爵三世教宗在任期间积极参与欧洲各国的政治角逐,使英国、丹麦、葡萄牙、瑞士等国王称臣。

公元1216年7月16日,在佩鲁贾(Perugia)病逝,葬于拉特朗大殿。

三、时代背景

自从第八世纪矮子丕平(Pippin III 751~768)送给教会一块土地之后,这个教宗国便成为欧洲制衡力量、举足轻重的重要一环。到了耶稣诞生后第一个千年之际,教宗国的权势和影响逐渐进入高峰期。

圣额我略七世(St.Gregory VII 1073~1085)教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升了教宗的地位和势力,并曾于公元1077年让德王亨利四世(Henry IV 1084~1106 德王1056起)不得不在雪地里三天三夜请求原谅。

真福乌尔巴诺二世(Bl.Urban II 1088~1099)教宗凭借他的演讲天赋,通过公元1095年在克莱芒的著名演讲,发起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使教宗国成了整个西欧的精神核心。

另一方面,基督徒的国家也受到极大的威胁:伊斯兰教侵扰基督徒国家,占领圣地耶路撒冷,各国血腥事件频繁发生。在教会内,法国南部阿尔比派(亚勒比根派Albigensians)极端二元论的异端,急速蔓延,侵蚀基督徒正统信仰。

依诺增爵三世一上任就深感任重道远,顷刻不敢怠慢,在他继位时,罗马城实际上不受教廷管辖,通过他的努力不久恢复了教廷的权威。历时不多几年间,他平息豪门之间的斗争,获得大多数人的拥护。这一切的一切都催逼着依诺增爵三世走上登峰造极,使之成为号称“万皇之皇”的教宗。

四、改革方向

依诺增爵三世教宗的改革方向,秉承圣额我略七世教宗的教权至上理念,认为教宗是天主在世上的代表,皇帝和国王应臣属于教宗,并由教宗授予世俗的权力。

依诺增爵三世教宗称自己是介于天主和人之间的存在,位于天主之下,人之上,扮演着神人之间沟通的角色。他说:“教宗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这句话是额我略七世说的,是中世纪有名的日月论)“国王如不能诚心侍奉基督的代理人,就不能正确地治理他的国家。”,“国王拥有肉体(物质)上的权利,祭司拥有灵魂(精神)上的权利,由于精神统治着肉体,教宗也应高于国王。”在这些言论的指导下,依诺增爵三世教宗在其任内,致力于建立欧洲基督教神权的一统天下。

五、改革进展

依诺增爵三世教宗的改革方案,首先从教务方面着手。他制定了教宗独揽任免神职人员大权的制度。

他利用罗马城和教宗国内的贵族王公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来自德意志的威胁,使他们服从自己的权威。他调整扩大了教宗的宫廷机构,向各地派遣枢机主教以监督各地教会(此前一直由各地大主教兼任教宗使节的监督职能)。各地主教又必须监督其属下的教区和修院,随时撤换不称职者,使欧洲的教会形成一个在教宗掌控之下的严密体系。

公元1215年,依诺增爵三世教宗主持召开第四次拉特朗大公会议,颁布了一系列教会改革条规,其中首次提到圣餐变体说的教义。

在依诺增爵三世教宗的领导下,天主教内出现了新的气象,标榜清贫的托钵修会团体也应运而生,主要组织有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依诺增爵三世教宗还加强异端裁判所运作,派遣多明我会士主持。

依诺增爵三世教宗的统治时期是教宗权势的鼎盛时代,教廷势力在当时的欧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六、扩张势力

按《EB》记述:依诺增爵三世登位后不久,在德意志国王人选问题上,神圣罗马帝国诸侯意见不一。一派拥护士瓦本公爵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力,另一派拥护韦尔夫家族的不伦瑞克公爵(日后称奥托四世Otto IV 1209~1218德王1198起),由于霍亨斯陶芬家族在南意大利拥有领地,为避免南意大利与德意志同属一君主,依诺增爵三世教宗支持奥托四世。

几年后腓力实力超过奥托,依诺增爵三世不得不同他谈判,未几,腓力突然被暗杀,于是依诺增爵三世在公元1209年为奥托四世加冕,授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

但奥托四世登上皇位之后,却立即翻脸,不承认教宗在战争中获得的利益,甚至准备兵戎相见,并蓄意吞并西西里。于是,依诺增爵三世教宗宣布绝罚奥托四世。转而支持西西里国王腓特烈,腓特烈继位后,称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西西里王1197起,德王1212起,耶王1229起,帝国皇帝1220~1250),他以德意志国王身份宣布,要将西西里的统治权完全移交给他的幼子亨利(Henry (VII)1211~1242在世,德王1220起) 。

与此同时,与奥托四世联盟的英格兰国王若望(无地王John 1199~1216)在许多件事上也明目张胆地违抗教宗,特别是在坎特伯雷(canterbury)大主教的任命权上冲突激烈。于是,教宗在公元1207年将无地王开除了教籍,还将英格兰排除在天主教教区之外长达六年之久。依诺增爵三世教宗还准备支持法王腓力二世(Philip II 1179~1223在位)进攻英格兰,无地王最终被迫屈服,接受教宗的大主教人选,并向教宗称臣纳贡。

公元1214年,腓特烈二世在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的援助下击败奥托四世和与他结盟的英格兰国王若望。

在这场长达十二年的战争中,这位教宗通过双方的许诺,得到了斯波莱托(Spoleto)、安科纳(Ancona)等地,使教宗国北达波河(Po,River)下游,南抵那不勒斯(Napoli)边境,可谓盛极一时。

七、镇压异端

教宗依诺增爵三世时代,法国南部阿尔比(亚勒比Albigensians)派异端猖獗,是典型的善恶二元论,也是纯洁派的一支,类似第三世纪由摩尼(Mani)创立的摩尼教(Manichaeism)。认为宇宙万物源于两个最高神:恶神创造了可见的物质世界,旧约也是它的工程;善神是新约的作者,它还创造了不可见的精神界。基督是最伟大善神,只有人形,没有真正受苦死亡。信友必须规避一切物质界,甚至度婚姻生活也被认为是罪恶,生育也是罪恶,死亡却是好事,因此要绝对禁欲种种……

教宗依诺增爵三世认为这种异端的流毒激烈,杀生力不可估计,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教宗在公元1207年(一说1209年)先用和平手段劝化他们无果后,便组织十字军镇压阿尔比派异端,开了教廷用武力镇压异端的先例。

依诺增爵三世教宗对阿尔比派异端的镇压是他的成就,也是他的失败。

八、召开第四届拉特朗大公会议

依诺增爵三世教宗对天主教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于公元1215年在拉特朗召开的第四届大公会议,也是天主教历史上的第十二届大公会议。该次大公会议是继君士坦丁时代尼西亚大公会议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大公会议。它不仅使依诺增爵三世个人事业达到巅峰,也使中世纪教廷地位进入鼎盛时期。此届会议各国教会首脑云集,通过许多重要决议: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了七件圣事,包括洗礼、坚振、圣体、忏悔、神品、婚姻和临终傅油礼。信徒每年至少告解一次,领圣体一次等。并且在这届会议中第一次提到了圣体圣事的质变(transubstantiation)教义。

第四届拉特朗大公会议对神职人员的生活、修会生活、信徒生活、以及谴责异端等,几乎方方面面都作了规定,例如,规定信徒每年至少告解一次,复活节必须领圣体,禁止神职人员参与决斗或其他解决纠纷的残酷手段等等。这次会议在神职人员与平信徒中间发动了重大的改革运动,是一届伟大而影响深远的大公会议,使教会在之后三百年间得以克服内外危机。

九、十字军东征

依诺增爵三世在位期间曾发动两次十字军行动。公元1202~1204年的第四次行动进攻矛头中途转向君士坦丁堡以迎合威尼斯。另一次则是在1207年讨划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异端。

公元1216年,依诺增爵三世积极准备再次发动十字军行动以收复圣地,但在准备期间于佩鲁贾病死。

十、法学领域

据《EB》记载:依诺增爵三世对教会各方面的活动都有重要的规定,宗教法学者在他在位期间就编纂颁发他的教令,其中由柯利瓦西努编订的《三编》经他本人正式批准刊行。依诺增爵三世的许多敕令收入《教会法大全》的第二部分和教宗额我略九世所编的《补编》。

十一、在位时间

依诺增爵三世教宗于公元1161年2月22日出生,公元1198年1月8日至1216年7月16日在位,任期十八年半多,任内为教会作出影响深远的巨大贡献。

译名列表

参考文献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